登陆注册
6864300000431

第431章

王颖死了,岳枫一声苦笑,其实他原本是没有打算杀死王颖的,虽然王颖当年曾经差一点毁了河东,差一点杀了林方,但是岳枫却没有想过要杀了他。

大成军中毒了是不假,但是岳枫却终归是骗了王颖,他们所中的不是什么牵机散,世上哪里有真正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影无踪的剧毒呢?他们所中的只不过事软筋散罢了,毒发之后三天之内都会全身无力,最妙的是可以在体内潜藏数天之久,不易被察觉。

岳枫命人上前将十几万大成军全部缴了械,押到一处统一看管。一下子弄了这么多的俘虏,岳枫感到有些头疼,有点后悔不如真的下了毒药了,十几万的俘虏,要不是软筋散还在发挥作用的话,就连捆绑的绳子都找不到那么多。

“大人,这些俘虏,要怎么处置?”范仲逸凑上来问道,其实要是按照他的意思,这些人留着也是祸害,不如把他们全都除掉才是。但是这话他却是不能说的,谁知道上面是什么想法呢?别说出来以为自己是冷血的就影响仕途了。

从范仲逸的眼神中,岳枫已经看出了他的用意,其实他也这么想过,以他的个性,做事是一定要保证永绝后患的,但是这毕竟关系着十几万人的性命,而且其中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毕竟真正死心塌地终于大成的人不会太多,而且他深知林方心肠软,要是知道自己妄杀了十几万俘虏,怕不是要跟自己翻脸吧。可是,到底要如何处置?他心里也没谱,虽然现在有软筋散顶着,这些俘虏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可是却也不能一直防着他们呐,自己还要领兵前去给林方助阵呢,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的兵力。

“先把那些将领和士兵分开看押,接下来的事情,容我再想想吧,”岳枫吩咐道。

范仲逸应了一声,便走开了。这时,黄远光又走了过来,“大人,这些俘虏,末将倒是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有什么主意说说看,”岳枫心说,你不说我哪里知道可行不可行。

“驾船出海,往东一日的行程,有一个小岛…”黄远光说道。原来当年魏剑反出大成的时候,早早的留了一个后手,他知道大成的实力究竟有多强,担心自己可能会挡不住石义的报复,于是早早的在东海深处修整了一个小岛,岛上设备一应俱全,能容纳二十万之众,他原本打算打不赢就前往小岛避难以保存实力的,却没有想到,最后却没有用上。

岳枫听的眼睛一亮,这倒是可以,这十几万大成军都是陆军,不擅水性,把他们困在一个小岛上,就算是没有软筋散,他们也无法逃脱,就算是给他们船,他们都不会用,只要再把其中几名重要将领和军队分离开,无需太多人就足以看守他们了,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人究竟要怎么处置,再有皇上来决定,最好不过了。

“好主意,黄将军,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准备一些粮食,拨给你三万人,可还够用?”岳枫道。

黄远光连连点头,“足够了,足够了,三万人押送他们到岛上,大概有三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岛上留下一万人看守他们就可以。”

“好,那就这样吧,拨给你三万兵马,其余的事情都交给你自己决定,本官带着剩下的兵马前去和皇上汇合,你办完了这边的事情之后赶来就是了,本官命人沿途给你留下记号,”岳枫将事情大概的安排了一番,心情大是舒畅,这个烦人的事情总算是解决了,就是耗费了许多粮食,罢了,总比损失太多人好的多了。

将俘虏的事情交给了黄远光处理之后,岳枫带着范仲逸和阮雷,以及东海军十二万大军,对此前充作诱饵阵亡的几万士兵进行了一番祭拜,随即便大军向西行进,前去为林方助阵。

大军行进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前军就已经接触到了石义军的后军。一路上岳枫不断的派探子打探消息,得知了林方歼灭了郭守义军的消息,让全军为之振奋,但是随之而来的烈镇北战败,石义大军压境的消息就让人高兴不起来了,更坏的消息是,华御廷军也战败了,狼狈退回,被来自北疆的援军进一步逼近,而且据说华御廷在战斗中负伤,伤势还不轻,具体情况不详。

岳枫算了算,算上华御廷和烈镇北的残军,怕是林方手中顶多能有三十几万兵马,面对两面夹击,并且大军的总兵力只多不少,恐怕林方是会有些难过了,看来自己来的正好。

“全军听令!”岳枫果断的命令道,“前军五万兵马,由范仲逸将军率领,对前方的大成军发起进攻,要给敌军一个下马威,在他们身上打出一个缺口来,以缓解皇上在中间的压力,范将军,你能做到吗?”

“末将必不辱命!”范仲逸大声道。

“好了,去吧。阮将军听命,你率领三万兵马,跟在范将军身后,为范将军压阵!”

“末将遵命!”

“来人呐,打起信号弹,且叫皇上得知,我们来了!”

不一会儿,东海军大营中几颗信号弹呼啸着高高飞起,直冲云霄,让处在包围圈之内的后汉军能够看的清清楚楚。

听了士兵的禀报,林方高兴道,“看来二弟是把东海的事情处理完了,果然不负朕之所托,好吧,既然来了,我们兄弟就一起会会石义,这一战我们倘若胜了,石义就再也没有翻身之力了,嘿,被他们欺负了这么多天,也该我们还手了!传令下去,全军准备,决战!”

后汉军大营中一下子便忙碌了起来,到今天为止,他们已经被大成军围困了三天了,双方进行了几次交手,后汉军始终没能冲出包围圈,现在来了援兵,一切就要重新衡量了,全军上下磨刀霍霍,准备即将到来的大决战。

同类推荐
  • 米柜皇帝

    米柜皇帝

    皇权与党争,人性与利益,帝王与人。太子禩在选择保持本心的党争之下,屈死在米柜中,随着埋葬在尘土之中的理想与抱负,会再见天日吗?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大汉兴亡四百年2

    大汉兴亡四百年2

    大汉帝国刚刚建立,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吕后临朝、诸吕作乱、南越自立、七王之乱,初建的大汉在风雨中飘摇!面对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硝烟四起的内乱危机,文景二帝将如何应对?翻开本书,看央视编剧带你领略汉朝精彩绝伦的400年!与其说是大汉王朝400年精彩绝伦的兴亡史,不如说是2000年疆域版图、统治思想、文化凝聚力的奠基史!
  • 风起辽东1613

    风起辽东1613

    辽东1613年寒冷的冬天,一群人不期而至,他们又将会掀起怎样的一场变动呢?
  • 烽烟战图

    烽烟战图

    他曾是一名冷静、甚至冷血的雇佣兵;常年机械式的执行任务让他漠视了一切情感;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背叛让他穿越了时空,在这里他将经历温婉多情的姑娘、尔虞我诈的阴谋、患难与共的袍泽和生死别离的隐痛……两世背叛的愤怒,两世情感的苏醒;且看他如何挥墨谱写复仇的乐章!
热门推荐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三个少爷一个小姐

    三个少爷一个小姐

    仔细看哟,冷诺曦说王俊凯你是我最爱的人。
  • 摇椅荡漾的爱

    摇椅荡漾的爱

    一个从来没有被人追过的完美女人,想体验被追求的感觉,被宠爱的感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大行星的故事

    九大行星的故事

    公元4012年,太阳系九大行星竟出现了生命体,而且还文明车多和我们2000年后的地球差不多,且每个星球都有各自的代表,这九个代表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最强黑暗魔法师

    最强黑暗魔法师

    “谁说学黑魔法的人都是坏人!”一个14岁的少年郎陈雨感叹到。明明在自己最重要的一天———分校日的时候,陈雨竟然被分到了自己最不想进的黑暗魔法专业。面对着现实,陈雨竟然发现“原来当黑暗魔法师原来那么有意思!!!”不用去上无聊的课了,直接练习魔法。但是总是会有很多奇怪事情发生,陈雨面对这些事情会这样与朋友们一起解决呢?
  • 零界之魔灵觉醒

    零界之魔灵觉醒

    她是一个准特工,也是一个孤儿,却在特工毕业考时穿越回了前世的世界----------零界。两次的人生都是孤儿,这让她心中仅剩复仇之念,但在他的陪伴下,她却逐渐成长并为预言而努力。
  • 雨神的传承

    雨神的传承

    转世而来的洛雨将会有怎样的历程呢。这个世界没有修仙者,有玄气练体的人类与魔兽,还有稀有的一出生就会使用魔法的龙族,而万中无一的是会用魔法的人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