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2700000012

第12章 善待他人,赢得他人好感——卡耐基人际交往经验学(6)

卡耐基说:“一般说来,如果你不喜欢人们,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教化这种特性:寻找别人的优点。你一定会找到一些的。”释迦牟尼也告诉我们:“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去试着喜欢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吧,找出他们的优点,假以时日,他们回报给你的一定是同等的喜欢,而不再是厌恶。

一个人只有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宽容的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这个人就能被他人接受、理解直至尊重,并且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沟通,为自己创造协调的人际关系,让自己能够真正体验人生的每一刻美妙,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

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我们理应谦逊,因为你我都算不了什么,百年后,你我将完全被人遗忘。生命太短促了,实在不堪以自己的渺小的成就去惹人厌烦。让我们多鼓励别人吧!

常言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古往今来,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会成功,一定是有方法和原因的,而我们就应该找出其中的方法和原因,向他们学习,这样可以减少我们摸索的时间,少走许多弯路。若条件允许,最好就是当面请教那些成功者,多与他们沟通,请他们指点迷津,这比起自己看书更有感悟。

一个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也就成为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居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博士听说过他俩只是本科学历,就想着也没啥好聊的,因此,就简单地朝他们俩微微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似的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这时,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博士生非常惊讶,但他又一想,刚才没跟他们打招呼,况且自己是博士生,还是不要问了。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他想,太不可思议了,真是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就得绕很远的路,但是回单位上就更远,他一时不知所措。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我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这则小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故事中的博士生正是因为没有虚心向两位所长请教,而导致了一场闹剧。

谦虚是人的一种思想修养,其内涵就是要不管自己有多么的成功能干都要善于认识自身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并乐于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在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故事中,有许多这样的典范之例:周公言传身教论谦虚、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晏婴谦躬等等,这一段段生动而形象的故事所揭示的都是一种谦虚处世的真谛。

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汪洋;泰山不择尘土,故能成其崔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把姿态放低点儿再低点儿,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成一片广阔的成功海洋。

有一位年轻丹青爱好者不远万里来到法门寺,他沮丧地向住持释圆和尚诉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可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师傅,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要他现场画一幅画。丹青爱好者问画什么,释圆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年轻人拿起画笔画起来,瞬间画出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茶杯中,画得栩栩如生。但释圆主持看看了却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布置在茶壶之上才是。年轻人疑惑地说:“大师有没有搞错啊,哪有杯子往茶壶里注水的。”释圆哈哈大笑:“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如果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从此虚心像别人请教学习,最后终成丹青名家。

谦虚是一个人良好教养的体现。所谓君子品行,谦谦之风。谦虚的人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为人处世时会保持一种低调,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谦虚的人即便取得了成功也会不断告诫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他们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而骄傲的人常常会满足于一得之功,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起来。这样一个不思进取、自足自满的人,又怎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呢?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德国古典文学家莱辛也说过: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完美。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人便会谦虚起来。知识越是丰富,人就越是谦虚,人越是谦虚,就对自己所拥有知识越不知足。由此可见,丰富的学识是谦虚的基础,而谦虚的态度则是不断丰富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一个人是否有谦虚的态度,对他的成功与进步有很大的影响。

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见面总会行弟子之礼,还经常亲自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位名演员而自傲。至今还流传着一段段关于他虚心求教和尊敬老师的佳话。

说是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受邀同到一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一步,他一身布衣,非常朴素,而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寒酸,也没有几个人去招呼他。过了一会,梅兰芳到了,主人宾客都高兴相迎,蜂拥而上,抢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当他看到被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时,连忙挤出人群,走到老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都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梅兰芳不仅拜画家为师,他还很虚心地拜普通人为师。有一次在演出京剧《杀惜》时,他在众多喝彩叫好声中,听到有个老年观众说“不好”。戏演完后,梅兰芳来不及卸装更衣连忙把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能指出我缺点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演得不好,必有高见,学生恳请赐教。”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连道谢。从那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他演戏,请他指正,尊称他“老师”。

由此可见,谦虚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前进路上不息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成绩,整天陶醉在自足自满的心态中,那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而那些为人谦逊、处世豁达、心胸宽阔者,在荣辱得失面前,他们会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有了这样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有了这样一种谦虚的心态,一定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有机会,你还不妨仔细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看看他们是怎样合理地支配时间,他们是怎样对待学习,他们是怎样处理问题,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捷径。如果不能向成功者当面请教,我们则可以通过阅读他们写的书来向他们学习,因为这些书就是他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当然,我们首先要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留出一个思想空间,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所以说,谦虚有百利而无一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同类推荐
  •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拈花一笑的灵感(心灵感悟书坊)

    无论再匆忙的日子,我们也会保持一种笑看风云、静观花落的心情,给疲惫的心灵带来一份洒脱。这是一本用故事来诠释成功、心灵、人生、生命、幸福的书,书中拥有故事的答案,但真正合心的答案却要靠我们自己去找。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饱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就像串起的一颗颗珍珠,光芒四射,耀人耳目。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该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功的励志经典,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世界的人文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本书,相信你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辉煌的人生。
  • 习惯是你养的狗

    习惯是你养的狗

    家犬自出生便与人共同生活,逐渐地同人类有深厚的感情,时间一长,即使人类驱赶它们,它们也不会走。山林中的野鹿则大不相同,它们一见到有人来,便会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习惯就好比人类所豢养的家犬,它已与人类密不可分,要去改变谈何容易。
  • 舍与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

    舍与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以传统文化为主线,通过一个个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阐述了“舍得”的重要性和体现出的智慧境界。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树立积极的舍得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懂得做人做事的取舍艺术,培养正面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与态度。
  • 早立志,早成才:送给青少年的人生导航书

    早立志,早成才:送给青少年的人生导航书

    本书是一本写给青少的人生导航书,书中涉及的问题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困惑的问题。本书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自我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人际问题、情感问题和生涯问题,并通过列举大量实例,给青少年和父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没有梦

    我的世界没有梦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梦的人,到底我在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呀?后面会发生什么呢?
  • 时光乍现

    时光乍现

    是谁有生之年用尽一生时光,换我甘之如殆余生不辛。
  • 沐渝倾城

    沐渝倾城

    一朝梦醒一朝醉,再度睁眼,一双羡眸尽显锋芒。这一次,是沉寂,是觉醒,是悲廖,是欢愉……她说,我的家在哪?他说,有我在,便是家。(一把推开)她说,江山否?美人否?他说,我还是喜欢我的丑八怪。(美目一瞪,惊鸿剑舞)她说,我要离家出走!他说,娘子,为夫先行一步。(然后,急忙命属下把自己包在包裹里)……
  • 歧途修道

    歧途修道

    九千年前,太古时期,天地万物汇聚灵气生于世间,混沌已分,苍穹之下,逆天之人数不胜数,追求永生便是当时不变的主题,但确是万物的期望,终于有一天,一个手握血色巨剑之人,逆天而行,和天地展开了旷世之战,万物凋零,最后,那人死在这天地之间,天地在无生灵,天地也因崩溃,在化混沌。
  • 是我亲手把你放走了

    是我亲手把你放走了

    我是一个连自己喜欢的人都不敢去追求的怂包
  • 那些年的回忆o

    那些年的回忆o

    当萌妹子5年前狠心被人甩,5年后回国变身女汉子!找到属于她唯一的爱⊙ω⊙
  • 最后的那架零

    最后的那架零

    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是以日本二战时零式战机飞行员为题材,生动表现了侵略战争残酷背景下个人对生命与和平的向往追求。
  • 落马坑的女子

    落马坑的女子

    本故事讲述一个叫紫青的苗家女孩,她、心地善良,住在一个叫落马坑的地方,从始至终,孤独终老,故事凄惨,令人怜惜,活在世俗中的她,生不逢时,5岁时父母在外务工返乡途中被匪徒杀害,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她,常常受人欺凌。8岁时爷爷奶奶在同一天突然离世,那个年代,迷信成风,世态炎凉,人情冷漠,面对这样的打击,不但邻村的村民对她没有一丝怜悯,更多的是冷漠围观,冷嘲热讽,8岁的紫青经历了超出自身年龄段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但紫青还是坚强地长大成人。紫青的经历中只有5天的爱情,在她人生最为花季,情窦初开的年龄,也只有一匹陪伴她的白马,20岁时,外乡里来了个叫格鲁的阿哥对她一见钟情。从此,一段浪漫又悲凄的故事延续了。
  • 菲力大帝传

    菲力大帝传

    菲力·威廉,新勃兰登堡公国原领主查理二世与策勒公国安德利亚公主之子。帝国奔溃之夜,菲力又该何去何从?
  • 答案在风中

    答案在风中

    在这个十几岁的年纪,我们承受了太多不属于这个年纪的事……你是否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