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0900000061

第61章 自杀(6)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杀永远都是道德的;因为我们不一定愿意接受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如果我们认为结果很重要,而且只有结果重要时,我们的看法才与功利主义一致(大体上)。但我们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道德不只关乎结果,有些情况下,哪怕某些行为的结果是好的,也仍然是为道德所禁止的。这并不是说道德不受结果的影响,而是说结果不是评判道德的唯一标准,可能会有其他道德评判标准超过结果这一标准。在伦理学上,这是义务论(deontology)的观点。

义务论者认为,除了结果以外还有其他道德评判标准。要判断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确实需要关注该行为的结果,但同时也要关注其他事情。其他什么事情?意料之中的是,不同的义务论者在细节上都持有不同意见,但一个非常常见的观点是,除了要关注结果,我们还要关注你如何实现这些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问结果是什么,还要问你用了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些结果。特别是,大部分义务论者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道德标准:为了实现这个结果,你是否需要伤害别人。

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伤害别人,至少伤害无辜的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伤害无辜的人,就算带来了好的结果,这么做也着实不对。我无疑需要加入“伤害无辜的人而非所有人”这一限定,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自卫是有正当理由的;对于那些不正当地攻击你或你的朋友、你的同胞的人,伤害他们可以是一种正当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说的不是伤害别人绝不可能是正当的。除非,那些人有罪,他们是侵略者。如果接受了义务论,我们大多数人会倾向于认为,伤害无辜的人总是不对的,而且关键在于:我们认为伤害无辜者是错的,哪怕这样做的总体结果是好的!

当然,在实际中连功利主义者几乎也总是谴责杀害无辜者的行为,因为伤害无辜者的结果几乎总是坏的(和其他可能的结果相比)。比如说,我走进一间拥挤的房间里,拿出我的乌兹冲锋枪,开始朝人群射杀,结果明显是灾难性的。所以,不只是义务论者会谴责这种行为,功利主义者也会这样做。正是因为杀害无辜者的行为几乎总是造成恶劣的结果,通常来说,无论我们认可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的观点,在这一点上没有实际区别。

因此,如果要讨论功利主义者和义务论者之间的区别,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典型的例子。我们应当思考一下非典型的例子,在这种例子里,杀害无辜者会带来好的结果。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但我们可以用虚拟小说,设想一个合适的例子。这样做能让我们看清功利主义者和义务论者之间的关键区别。

假设有五个病人因为各种器官损坏,住进医院,都快死了。一个人需要心脏移植,另一个人需要肾脏移植,还有人需要肝脏移植,等等。不幸的是,由于排异问题,我们没办法使用这五个人中任何一个人的器官(在他们死后)来救治其他人。与此同时,一个叫弗莱德的人正在医院做常规体检,他非常健康。在检查过程中——你是医生——你发现他的器官非常适合捐献给那五个病人。你想到,要是能想法子杀掉他,并且掩盖死因,让他看上去像是死于某种疾病的突然发作,你就可以用他的器官来救治那五个人。这个人得到了肾脏,那个人得到了心,另一个人得到了肝脏,诸如此类。所以,你的选择大致有这两种:只给弗莱德进行常规体检,这样的话那五个病人会死掉;或者,杀了弗莱德,将他解剖,用他的器官去拯救那五个病人。

我们怎么看这个器官移植案例?就结果而言,如果故事讲清楚了的话,似乎把弗拉德解剖了结果会更好,毕竟那是以一命换五命。虽然弗莱德死去这个结果很可怕,但死掉五个人的结果更糟。所以,杀死无辜的弗莱德,结果似乎会好一些。

显然我讲的这个故事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地方。杀了弗莱德,结果是否真的会更好?如果器官移植失败了,最后六个人都死了呢?要是你被抓了,人们发现医生有时会谋杀自己健康的病人,这会对医疗系统带来怎样的长期影响呢?与其在这里纠结这些,让我们假设最后我们能把细节弄明白:杀死弗莱德的结果会更好。但这么做真的对吗?

功利主义者看起来会说,这么做是对的。但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说,功利主义并不全对,此外还有其他的道德原则!这个看法是否成立?这是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你想进行进一步探讨,我建议你可以看看伦理学的入门书籍。就目前的讨论而言,让我们假设我们大部分人都赞成义务论的观点,认为道德原则不只是要达成最好的结果。至少从直观反应上来说,杀害无辜者是错的,哪怕假定结果是好的(比如在我们的例子里,以一命换五命)。我们会说,人们有生存权,有权利不被杀害。普遍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可义务论禁止伤害无辜者的道德禁令,即使伤害无辜者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如果我们看伦理学的书,关于这个禁令,我们会立刻有很多问题想问。比如,这个禁令的基础是什么,它所反对的究竟是什么。但现在,我们只要问:假设我们认可义务论的这个禁令,它对自杀的道德问题有什么影响?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这样的:我们只能说自杀是错的,是不道德的。因为当我自杀时,我就杀了一个人。我们刚才不是说,根据义务论者的说法,杀害无辜者是不道德的吗?我就是一个人。事实上,我就是个无辜的人。所以,杀了我是不道德的。所以,我杀死我自己就是不道德的。

如果这样的话,即使我们指出在这种例子里,我死了会更好,也无济于事。即使我们假设,如果我自杀,总体结果会更好,同样也无足轻重。因为,义务论者认为生存的权利已经大过所有结果。就像杀死弗莱德是不对的,哪怕结果会更好(一命换五命);杀死你自己同样是错的,哪怕结果会更好。总之,即使自杀是能使你脱离苦海的唯一出路,即使其总体结果是好的,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生存权大于结果。根据义务论者的理念,看起来我们得说,应该完全禁止自杀,句号。

然而在哲学中,事情通常不会这么简单地下结论。有些人会说,道德关注的只是我如何对待他人,而不是如何对待自己;人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超越了道德的总体范畴。显然,如果我们认同这种说法,顺理成章就能说,虽然生存权禁止我们杀害他人(即使结果是好的),但对于杀死自己的例子却不适用。所以,如果生存的权利并不排斥自杀,自杀就可以是符合道德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毫不确定为什么要接受这种说法,即认为道德只关注于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假设我们主动承担责任,试图解释说我杀死你为什么是错的,我们无疑会说,你是一个人,你不能被当作物品一样对待,不能只是被当成实现某种目标的手段,无论这个目标多有价值。作为一个人,有些事不应该对你来做,哪怕这么做了总体结果会更好。但我当然也是人。当我考虑自杀时,我就是要毁掉一个人。因此,很难看出为什么我杀的人是自己,就能让我要杀死一个人这件事不受道德管辖。

诚然,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想继续探讨,我们需要了解和道德终极根源有关的各种不同理论,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在此略去不谈。为了讨论能够继续,我们假设道德并不仅限于如何对待他人。那我们是否至少可以同意,如果这种说法是对的,自杀就是不道德的?如果道德确实关注(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如何对待自己,如果在道德原则里有义务论禁止伤害无辜者的禁令,那是不是意味着自杀是错的?

在这里,指出器官移植案例(我杀了弗莱德,救了其他五个人)和自杀之间的显著区别就显得很重要了。我杀死弗莱德,我伤害一个人是为了帮助其他人;但如果我自杀了,我是为了我自己。这种说法似乎与自杀的道德理论密切相关。

它确实是有关的,但我们无法百分之百肯定这一说法意味着什么。有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这可能是在说,在这类我为了自己而伤害自己的例子里,从自利的角度看,自杀是合理的,这个人死了会更好。也就是说,如果我杀死了自己,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我肯定伤害了自己,但总体来说它却不是伤害;实际上,它对自己反而有好处。这显然不同于器官移植的案例,在那个例子里,我明显总体上伤害了弗莱德。

所以,这个事实之所以和道德理论有关,是因为义务论中禁止的是对人造成总体上的伤害。举个例子,假如你大腿感染了,只有截肢才能救你一命。你找到了外科医生,他帮你截了肢。他做的事是不道德的吗?似乎没有。但等等:他锯了你的腿!他伤害了你!你以前有条腿,现在却没有了。这显然是一种伤害。难道他做的事不是不道德的吗?然而,我们要说的是,虽然他伤害了你,但总体上来说却没有给你带来伤害。总的来说,他让你变好了,而不是更糟了(和他面临的其他选择相比)。既然从总体上来说他没有伤害你,他就没有违背义务论禁止伤害的原则。

如果这么说没有错,可能自杀就不用被看成是不道德的了。即使义务论禁止伤害无辜者,但这一禁令实际上不允许的是从总体上使他们变得更糟的伤害行为。如果我死了会更好,当我自杀时,我总体上就没有伤害自己,这么做是对我有利的,所以没有违背禁止总体伤害的原则。如果这样说没错,即使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在特定情况下,自杀也可以是合乎道德的。

这是其中一种说法,解释了我自杀时,其实是为了自己好。下面是另外一种解释。自杀的时候,因为我是为了自己好,我显然赞成自己的行为。我批准了自己的行为,即我同意这么做了。要注意这一点和器官移植案例有显著的不同。我杀死弗莱德的时候,我显然没有得到他的允许,即我违背了他的意愿。但自杀是对自己做的事,我不可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这么做,我总是在自己的授意下行动的。也许这也是一个道德原则。

要接受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在义务论中加入另外一个因素。我们已经了解了与道德相关的结果原则,也了解了在达成这些结果时是否伤害了无辜者的问题,现在我们要加上同意(consent)原则。我想,大部分人经过思考都倾向于认为,征得同意后,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在没征得同意时被认为是错误的事。特别要指出的是,虽然通常情况下伤害别人是错的,但如果你征得了受害者的同意,情况则大为不同。比如,在截肢的例子里,显然医生必须征得病人同意才能安排手术了。(要是随便有个陌生人未经你同意就开始锯你的腿,我们的感觉一定大不一样!)

还有一个有关征得同意的例子。如果我走过去,一拳打在你的鼻子上,这通常是不为道德所允许的。如果你走过来,打了我肚子一拳,同样也不可以。可是在拳击比赛中,我认为,这样做是符合道德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人们打拳击的时候,他们已经同意对方这么做了。我允许你打我,或者至少允许你试着打我;作为交换,你也要允许我打你,或者至少允许我试着打你。正是由于同意原则,才能允许我伤害你,你伤害我。

所以征得同意后,伤害别人变得正当,即使在没征得同意前,这样做是不正当的。如果这是对的,就会影响自杀的道德问题的判定。诚然,当我自杀的时候,我是在伤害一个无辜的人,但由于我杀死的是自己,显然我已经得到自己的允许,可以这样做。我是征得了“受害者”的同意后这么做的。如果征得同意后,就可以做通常被禁止的事情,那么征得同意以后,我就可以杀死自己。所以,从更全面的义务论的观点出发——加入了同意原则之后——我们应该说自杀是符合道德的。

这种思路会让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极端的结论。如果得到了受害者同意,就可以做平常不准做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自杀永远都是符合道德的。因为在每一个自杀的案例里,我想,每一个自杀的人都同意自己这么做。

但是,或许我们不应该无限制地认可同意原则的说服力。假设有一天我们相遇了,你对我说:“谢利,我允许你杀了我。”于是我掏出枪把你杀了。这样做看起来是不道德的,即使我得到了你的允许。假如你以为自己杀了约翰·史密斯而觉得有负罪感,但其实你只是疯了。你没有杀害约翰·史密斯,他甚至没死,但你疯了,认为自己杀了他,于是你说:“谢利,请杀了我吧。”假如我知道你疯了,但我还是把你杀了,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或者,假设你在跟你三岁的侄子玩耍,他说:“我不想活了,杀了我。”显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杀了他。

如果我们无限制地认可同意原则的说服力,就会得到一些让人难以相信的结论。所以,我假设经过仔细思考,我们不愿意无限制地接受同意原则。或许,我们应当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全盘否定同意与道德相关?可能同意原则并非像一开始看上去的那么有道德意义,可能它跟道德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我想,这么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某种同意原则——即使只是一个受到限制的同意原则——否则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再准确地表达大多数人的看法。举个例子,假设在战争中,有个士兵看见有枚手榴弹被扔到了防空壕里,除非快速做出应对,否则手榴弹会爆炸,杀掉这个士兵的五个兄弟。不幸的是,这五个人没有看见手榴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提醒他们。于是这个士兵面临如下选择:他可以坐视不理,让他的朋友们炸死,但他自己不会受到严重的伤害(他离手榴弹还很远);或者他可以扑到手榴弹上,用身体抵挡爆炸的伤害,牺牲自己拯救战友。假设他扑到了手榴弹上,为了朋友而牺牲了自己。

恐怕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做,但令人敬佩的是,确实有人这么做。我们因为这种传奇行为和英雄式的自我牺牲而钦佩、赞扬这些人。我们说,这种行为在道德上值得称颂,它超越了自身应当承担的义务。但是等一等,这种行为为什么值得赞扬?这个士兵自己扑到了手榴弹上,知道其结果是自己肯定会死,所以他杀了一个人——一个无辜的人——这显然违背了义务论中禁止杀害无辜者的原则。

即使指出这个士兵牺牲自己结果会更好,也无济于事。结果肯定会更好——五个人活了下来,而不是一个——但是根据义务论,这种观点不应该使我们动摇。假设这个士兵看到手榴弹时,他所做的是把另外一个士兵推到手榴弹上!这显然是不被允许的,即使结果一样(以一命换五命)。这是故意杀害一个无辜的人!义务论者认为这是错的,哪怕结果是好的。

我们怎样解释这种区别呢?为什么这个士兵自己扑到手榴弹上就是合乎道德的,而把别人推过去就不是呢?我想,最可信的原因是,他自己扑到手榴弹上时,他同意了这么做。如果这个士兵这么做了,就意味着他授意了让自己受伤。这就使得一件本来不被允许的事成为了被允许的事。然而,如果我们全盘拒绝同意原则,就不得不说,这个士兵自我牺牲的行为不该在道德上受到赞扬。这是道德败坏的行为,是被道德所禁止的行为。我无法认同这一点。

所以,义务论者需要某种同意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想让同意原则太过激进,主张说只因人们要求“杀了我”,杀人就是可以接受的。我们需要一个更稳健的同意原则。同意原则可以允许本来不被允许的事情发生,但只是在某些条件下。

究竟有哪些条件呢?这是另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有这些:我们坚持认为,同意必须出于自愿(be given freely);当事人必须能知道相关行为将带来(或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此人必须心智正常、理性、能够胜任做出这种决定的行为;最后,我们可能还会要求这个人有充分的理由授意别人(我们需要用这一点来解释“你朝我走来,让我杀了你”这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你不用发疯,你只是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么说,这就足够对同意原则加以限制了)。

假设我们有了同意原则的合理修订版,那么最后我们会怎么评价自杀呢?我想我们很可能又一次得到了一个中立的观点。仅有自杀这个事实,不足以表明这样做是道德的,因为即使自杀者同意自己这么做了,他也可能是疯了,或者当时无法胜任做出这种决定,或者缺乏充分的理由这样做。但即便如此,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例子——我认为我们会有这样的例子——有人理性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觉得自己死了会更好,他考虑了方方面面,而非草率行事,在深思熟虑后自愿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这时修订版的中立原则就可以起作用了,同意原则超越了或废掉了义务论禁止伤害无辜者的原则。因此,自杀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

在我看来,无论我们接受功利主义者还是义务论者的立场,这都是一个正确的结论。自杀不总是正当的,但有时是正当的。

我们仍然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我们遇到有人想自杀,我们应当怎么做?我认为你有充分的理由问问自己,你确定这个人符合同意原则的所有限制条件了吗?或许我们应当谨慎对待,先假设此人遭遇挫折,头脑不清楚,无法全面考虑,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或没有充分的理由这么做。但接受这种初始的负面假设,并不是说我们接受这种强硬的结论:绝对不能允许别人自杀。假如我们能够认定,他们已经考虑了方方面面,同时有充分的理由,对情况进行了足够的了解,才心甘情愿地做出了这种决定。这种情况下,在我看来,自杀很可能是正当的,我们也不应加以阻拦。

同类推荐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得到:极简老子

    得到:极简老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老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老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老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七大章,以“学习老子的超常智慧”开篇,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工作、管理人际关系五大方面切入,以“道:世界和我之间的路”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00条《老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毓老师说管子

    毓老师说管子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2000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整理而成。《管子》虽非管子所著,但可体现管仲的主要思想。孔子特别赞赏管子,以管子为儒家,《论语》中有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之德不同于匹夫匹妇的小诚小信,包含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毓老师认为《管子》,道约言要,晓合经义。毓老师讲《管子》,非讲管子学,而是要我们学习管子,着重在于学会怎么做事。
热门推荐
  • 暴君请休妾:庶妃毒宠

    暴君请休妾:庶妃毒宠

    来自51世纪史料修复小组的组员奉珏,穿越时空执行修复任务,错附太师府庶女凤芮之身,恰逢有施国战败言和,凤芮被迫以妺喜之名远赴夏朝替嫁和亲。她短暂的一生,只为两个男子,一个,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夏桀,另一个,是野心勃勃的商王子履。宫闱之中几经忐忑,却发现,那些曾经感动不已的情愫,却不过商王的一场利用,而曾经以为的暴扈之君,却为她亡了天下!历史记载,履癸为妺喜筑倾宫,饰瑶台,大修酒池肉林,惹的朝野人心惶惶,然而这背后,究竟多少的不为人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学渣升职记

    学渣升职记

    我,一个长相一般中的一般而且学习烂到爆炸,没人爱没人关心的丑孩子。一天又开始了来看看我的故事吧”莹莹,起床了”自家老娘温柔的摇晃着我,鉴于昨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十二点于是我决定听从我的身体,接着赖床。“王雪莹你起不起床!”自家老娘完全一改温柔风格开始狂躁的吼起来。好吧,自己老娘向来没有耐心再加上她声音大嗓门尖,喊叫起来完全不让人活的节奏啊!
  • 王者荣耀之封神劫难

    王者荣耀之封神劫难

    根据王者荣耀为模板,创作的。希望喜欢。主角暂定是李白。如有侵权。我会尽快删除。
  • 豆比桃花盛

    豆比桃花盛

    我穿越了?!还是个绝世大美女?!文不成武不就,我该怎么办?这样的我会不会……有点危险?——很危险好嘛!!什么?!我是帅的惨绝人寰尊贵七殿下的救命恩人?!这有点意思……——做个不劳而获的米虫是我的毕生梦想啊!无奈桃花太多!好怕养主生我气喔……可人家也需要个说话的朋友有错吗?!什么?!我竟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还是七殿下的死对头!!!这……这剧情……我有点……hold……不……住……老天!快给我个保命的金手指啊!!!!!
  • 王者荣耀之召唤师的天下

    王者荣耀之召唤师的天下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肖辰玩王者荣耀穿越到王者大陆,用迷之一样的能力强势崛起。你们玩得是游戏,爷玩的是人生……
  • 葬天特警

    葬天特警

    在执行一次特殊任务,我加入了“第六处”从此踏上了一条诡异莫测之路。直到后来,我才渐渐的发现,这一切的一切,竟然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 海贼王之我有召唤师技能

    海贼王之我有召唤师技能

    21世纪宅男穿越海贼王世界可不可怕,没关系我有英雄联盟召唤师技能。读者“还有呢”罗特“没,没了”读者“那你会什么”罗特“我会闪现,还有幽灵疾步,逃跑贼快”读者“算了算了,渣渣一个,不看了”作者“别,各位进去看看吧,新人作者求关照,给跪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虚拟未来者

    虚拟未来者

    本文以内心封闭性格扭曲的男主角捷音因听到周围人口中的人气神经连接游戏〔future〕,意外的进入盛大的游戏世界遇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并渐渐向蠖他人开放心扉的心灵之旅。预计本文控制在15-20万子,不排除新作的可能。本文的绝对主角为松本光影,讲述的本非是爱情故事,而是在社会的冷漠、嘲笑的现实世界中寻找友情、仁爱、互助与幸福。虽然本文以战斗为基调,但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小说的内涵会插入人物之间的微妙情感.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游戏世界中,即〔future〕世界中,希尔周围发生的事与改变他自身的奇遇。尽量写成内涵多又简单理解,世界观丰富,令人遨游在故事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