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0900000034

第34章 关于死亡的两个惊人言论(2)

在这一章的开始,我区分了“没有人相信他们将会死去”这一言论的两个可能性解释。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讨论了第一个解释。据它所说,没有人相信他们作为一个有意识、可思考的存在会不复存在。正如我刚才解释的,这个想法最主流的论点并不成立。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们的肉体会死去,这第二个可能的解释又如何呢?如果这个解释说得通,我们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去相信原有的那个说法呢?

首先,我们应该指出,这样的提法有多怪诞。人们看起来确实相信,他们的肉体将会死去。毕竟,即便你相信说,你那不朽的灵魂总有一天会上天堂,你将作为一个有意识、可思考的存在而永存,你也会承认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你的肉体终将死去。当然,我们都承认,我们的肉体最终将停止运转,或者将成为一具需要埋葬或火化的尸体,等等。

确实,如果人们并不真正相信他们的肉体将会死去,那么他们做出的一些行为就非常难以解释。比如,人们购买人寿保险。为什么?大概是因为他们(确切)相信,他们很有可能一段时间内将会死去,也就是说,他们的肉体会死去,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你真的不相信你将会死去(也就是说,肉体的死亡),为什么要购买人寿保险?同样地,人们写遗嘱,安排他们死后如何处理他们的资产。如果你真的不相信你将会死去,为什么要花功夫写遗嘱?因为很多人都写遗嘱,或购买人寿保险,诸如此类,似乎可以合乎常情地得出结论:很多人,可能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他们将会死去。

为什么我们还会有其他的想法?其中的原因是,生病甚至病入膏肓这种事,似乎常常让人们措手不及,所以我们没有完全摒弃这些其他想法。在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The Death of Ivan Ilyich)中可以找到一个著名的文学典型。在这个故事里,伊里奇摔倒并弄伤了自己。他的伤势并没有好转,每况愈下,他最终死去。令人惊奇的是,伊里奇发现自己终有一死(mortal)时大为震惊。当然,托尔斯泰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阐述,并说服我们:我们大多数人实际上都跟伊里奇一样,口头上承认自己会死去,但某种程度上,我们并不当真相信。

为了说得更清楚些,我想强调一点,这里相关的信念,或者说信念的缺失,涉及肉体的死亡。这就是让伊里奇感到惊讶的事。让他吓一跳的是,他发现他的肉体终有一死。毕竟,我们都知道,伊里奇始终相信灵魂的存在,相信他的灵魂会上天堂。让他愣住的并不是他身为一个人的死亡预期;事实上,他或许并不相信他将会作为一个人而死去。相反,让他惊讶的是,他的肉体将会死亡。托尔斯泰刻画了一个高度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他对自己终有一死感到惊讶。

当然,尽管如此,我还是假设伊里奇已经留下遗嘱;就我所知,伊里奇也买了人寿保险。因此,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一个难题。伊里奇的一些行为表明,他确实相信他终是凡人,并完全意识到他终有一天会死去。然而,与此同时,当他真的得病并面临死亡时,震惊和意外还是会压倒他,这强烈地表明他的想法是诚实无欺的,即他完全不相信自己会死去。

这怎么可能呢?这是一个难题。甚至在探讨这种案例到底有多普遍之前,我们自己也会对其中发生的事感同身受,这确实让人迷惑。一个人怎么会同时相信又不相信自己终有一死?

也许我们需要区分某个人显意识里相信和潜意识里相信的东西。说不是伊里奇显意识中相信自己是会死的,但在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是永生的。我们需要区分他口头上说的和他真正从根本上相信的那些东西。没准伊里奇只是口头上声称他相信自己会死。如果你问他:“你会死吗?”他会说:“哦,当然会。”因此,他也购买了人寿保险。但他确实彻底相信自己会死吗?也许不是。无论如何,如果要理解伊里奇案例的意义,我们需要做一些这样的区分。

现在,假设我们认为伊里奇是一个完全可信的例子。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有人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当真相信自己会死去,这是有可能的。但我也认为,托尔斯泰不仅仅是提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人。(“你看他是多么奇怪,让我给你形容一下他。”)更应该说,他指出伊里奇的情况是很典型的。或许我们所有人,或者说大多人都像他一样。至少,我们很多人都是那样的。如果我们许多人在这方面都像伊里奇一样,那么他就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怪人了。

但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需要提供什么证据呢?由于我们大多数人,或者说所有人都可能坚持认为,我们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去,那要提出什么样的论点才能证明我们是错误的呢?

我认为,我们需要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有某种很多人都做出的行为,并假设这种行为需要我们做出解释;然后,假设要得出关于这种行为的一个合理解释,我们必须承认,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我们口口声声说相信的东西。如果这一切都成立,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承认,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我们说自己相信的东西,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现实中也有这类的例证,就拿某个患有洗手强迫症的人来说吧。我们问他:“你的手脏吗?”他可能会回答:“不,当然不脏。”然而,他又回到了洗手间,再次洗手。可以说,对这一行为的唯一解释是,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确相信自己的手脏,尽管事实上他说不脏。那么,同样地,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有待解释,而最可能的解释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并不真正相信自己会死去,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我们并不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去,即使我们说我们相信。

比如,假设你真的从根本上相信你会死去,这种意识带来的恐惧会让你开始尖叫,无法停止。(在伊里奇的病加重到某个程度时,他开始尖叫,并一直持续尖叫,几乎直到他死亡。)如果这是真的,即一旦你认真对待你将会死去这个想法,你就无法停止尖叫,那么我们的论点就说得通了。当然,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尖叫。但是,如果你真的相信你终将死亡,你真的将尖叫起来,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真的相信自己终将一死。就像我说的,我们的论证就合理了,但是当然,它只针对完全相信自己终将一死并不断尖叫的人才成立。很显然,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类似的行为。

不过,你可能会问,是否有其他一些行为同样支持这个假设,即我们并不真的相信自己会死去。以下是我认为对这个假设最合理的解释。正如我们所知,有些人曾和死亡擦肩而过。比如,他们可能在一次事故中差点儿送命,结果却毫发无伤;或者他们可能心脏病发作,在手术台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感谢心外科手术等,他们被救回来了。现在,当人们拥有这种濒死经历时,他们对这终有一死的感受会更为深刻,脑海中的画面会更加真实。死亡是他们无比确信的。有趣的是,当人们拥有这样的经历后,常常会说:“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少花些时间在工作上,花更多时间陪陪我的家人。我要做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情,不再浪费时间担心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赚钱。我要告诉我爱的人,我爱他们。”

让我们假设这对我们所有人,或者说大多数人来说是真的:当我们对终将一死的认识变得深刻时,当我们完全承认我们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时,就会改变对事情轻重缓急的判断方式。我们不再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我们将花更多的时间跟所爱的人一起,做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事情。假设这个说法是真实的,那么根据这个说法,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大多数人确实花了很多时间试图获得成功、赚很多钱,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做我们真正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没有告诉朋友和家人,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是多么爱他们。那么,这些事实该如何解释呢?也许其解释就是,尽管我们口头上说我们终有一死,但在某个更根本的层面上,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它。或者说,这信念对我们来说并不深刻,我们“自始至终”都不相信。

我认为,这个论点还是有可能成立的,在我看来是如此。我不完全确定它是正确的,但至少它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确实,有过和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的人,看起来往往会以一些显著的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因此,那些异于平常的表现方式,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并不完全或充分或从根本上相信自己会死去。就像我说的,我不确定这个论点是否正确,但它至少值得重视。

独自死去(die alone)

现在,让我转向另一个和死亡相关的言论,即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也就是说,尽管我们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度假,一起听音乐,但死亡是我们必须自己做的事:我们都将独自死去。如果这是真的,似乎它提出了一种对死亡本质的深刻理解,给人深奥之感,告诉了我们一些有关死亡本质的有深度且重要且有趣的东西。

然而,据我所见,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当然,同样地,我们很难清晰地解释这个说法。但在我看来,无论我们怎样解释,最终都是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或乏味的。所以,我会对这个说法严加斥责。

尽管我要大加挞伐这个说法,但有时候我甚至不确定它是否值得讨论。事实上,几年前我已经决定在我的死亡课程中停止讨论这个说法。我认为,人们并不真正认为我们都会独自死去,因此,何必浪费时间研究这个说法呢?我不骗你们,就在那个下午,我看到一句引言,正表达了这个说法的想法!一两天之后,我女儿给我看了另一句引言,也是如此。事实上,一旦你开始寻找这个想法,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因此,我想这毕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想法,确实值得研究。

这里有两段引言。第一段来自民谣歌手卢顿·温莱特三世的歌曲《地球上最后一个人》(Last Man on Earth):“我们学会共同生活,然后我们独自死去。”我们独自死去。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有趣的说法,看上去它道出了一些有关死亡本质的重要东西。另一段引言来自克里斯托弗·鲍里尼的儿童读物《长老》(Eldest)。“‘多么可怕’,伊拉贡说,‘独自死去,甚至远离你最亲近的人。’”他得到的回应是:“每个人都是独自死去的,伊拉贡。无论你是在战场上的王,还是躺在家中床上的卑微农民,没有人能陪你到那个世界去。”每个人都独自死去。

就像我说的,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观点。我只给你们看了两段引言,当然,我还能找到更多。因此,我们要问的是:我们能找到关于这个言论,即每个人都独自死去的一些解释,而它们也是真的吗?

实际上,这需要更多论据来说服我。假设由于一些奇异的巧合,人们都在星期一死去。我们没有理由解释为什么他们不能在其他日子死去,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事实,但它并不会真正告诉我们关于死亡本质的任何深刻道理;同样地,人们在星期二死去,也无法喻示什么,如果此类情况只是一个意外的话。总之,每个人都在星期一死去了。我想,我们寻找的是一些关于死亡的必然真理(necessary truth)。那么,同理,如果人们恰好都独自死去,并不足以满足我们。毕竟,如果恰好每个人都在各自的房间里独自死去,而且他们死亡的瞬间没有人在场,这肯定会相当有趣,我们可能会想为什么会这样。但如果没有人在那里只是一个意外,那么这就不是对死亡本质的深刻理解,就不足以证实这论点是真的。我们需要一个必然真理。

还有一点:我们如果正确理解了这个言论的所指,它最好是说了一些有趣的事!如果我们解释“每个人都独自死去”这一言论时,最后只是以一个稍微做作的方式说,每个人都会死去,我们可能回应说,即使这是真的,是一个必然真理,也不是什么特别惊人的真理!这并不是对死亡本质新颖的、深刻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会死去。如果你把这习以为常的事实用误导性的语言包裹,并以“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这样的词句表达出来,那么我只能说,你只是在装作向我们提出对死亡本质的深刻理解。

最后,当我们说每个人都会独自死去时,它应该告诉我们关于死亡的一些特别意义。它可千万别像是在说,每个人都是独自地做着每件事——无论“独自”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每个人都是独自地做每件事,这么说可能会很有趣,可能会非常重要而有见地,但如果变成每个人也是单独(与“独自”相关的含义)吃午餐,那么你说的就不是什么关于死亡特别有趣的事了。无可否认,这可能对有关死亡的这个说法过于严苛了,使其变成死亡完全独有的。或许我们也独自做其他事情,但最好不是独自做每件事。

同类推荐
  •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在历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除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他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沉思录》这本“世界之书”。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里程碑之作,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回归安宁、平静和理性的心灵状态。时至今日,对生活在巨大压力下、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剂良方。
  •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三卷):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文本解读

    本书为作者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学研究系列《文本的深度耕犁》的第三卷。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当代西方激进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如朗西埃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斯洛特戴克的全球化批判理论、维利里奥的速度政治理论和斯蒂格勒的技术批判理论。本书的附录则是对晚期马克思主义者奈格里、哈特的《帝国》和维尔诺的《诸众的语法》的文本学解读。本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锐而深刻,是了解当代西方左翼哲学思潮最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
  •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大家小书·译馆: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是一部哲学随笔集,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在加缪的哲学思想中,荒谬不是作为结果,而是作为起点来提出的,他从荒谬这个前提出发,对人的存在进行探索。这正如西西弗的命运,他受到诸神的惩罚,要不断将滚下山的巨石一次次推上山顶,西西弗明知自己是徒劳,但依然推巨石上山。他的行动本身就是对荒谬的反抗,他清醒的意识就是对自己幸福的感知。
  •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社会如江湖,混迹江湖之中,既不能做人皆如韦小宝那样圆滑善辩,过于张扬;亦不可做事都似郭靖般敦厚呆板,不懂变通。若想为人称道,又事有所成,惟有学习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 墨家的智慧

    墨家的智慧

    本书以墨家思想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关系的一系列方案。
热门推荐
  • 女王重生:风华千金!

    女王重生:风华千金!

    前世落入一个又一个的阴险陷阱,被人嘲笑,被人辱骂。今世,她势要保护自己的家人,将一切被夺走的东西一件件拿回!势必要将一切还给那些害她欺她的渣男渣女!恶魔、腹黑、成熟冷静、撒娇卖萌都是她,在父母面前,她是乖乖女,在敌人面前,她是不可侵犯的女王!女王重生,风华千金!
  • 灵气复苏的霸主

    灵气复苏的霸主

    灵气复苏的时代,神迹复苏,万物剧变。隐士、世家、王朝乱战不止。而陆离作为一个被篡位的皇帝,只能从魔主道场中复苏几个上古神魔才能勉强维持的了生活。
  • 废材少女的逆袭之路

    废材少女的逆袭之路

    陆依依是左家名副其实的嫡出大小姐,但是出生时母亲难产,家中长辈算卦说她是煞星会给陆家带灭顶之灾,因此出生之后就交给女仆张妈扶养。从小吃了很多苦。直到遇见男主,开始成长,从此人生开挂。
  • 我是王者新英雄

    我是王者新英雄

    穿越王者世界获得英雄系统成为独一无二的英雄。小乔:王路哥哥好帅。貂蝉:王路是我的男人。李白:王路是我的兄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与被爱的事情

    爱与被爱的事情

    你从来都不知道我的欢喜和悲哀,你惊艳了时光,我却用思念温柔了这之后十年的岁月。周令月:你,也许只是我难以释怀的执念,我不确定;而你,也许不只是我天长日久的习惯,我也不确定,爱是什么,我更加不确定。齐贺:我爱你,毫无疑问,但我不能、也不愿意做你的救命稻草。关曦辰:我的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却为何只换得你的患得患失和瞻前顾后。王小京:请原谅我,我不是不想爱你,我只是没有爱的能力。赵又姜:我不相信爱情,可是我相信你。格非:我想和你在一起,那么,我们就在一起。
  • 记事未果

    记事未果

    这是随笔杂记,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悲悲壮壮的旋律,但有破涛汹涌的情感,那里的有我们看不到的泣诉。凭借这些,我想虔诚地问候这个世界,或是嘶声力竭,或是悲悲戚戚,用我曾经未表达过的语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诛空传说

    诛空传说

    岁月匆匆谁又能想到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谁又能想到自己在无穷的时间内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毁灭与拯救这一刻你又会选择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