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6000000028

第28章 哀牢王举种投诚匈奴兵望营中计

却说东汉初年的高士,最着名的是严子陵,子陵已见前文。后来复有扶风人梁鸿,与妻孟光,偕隐昊中。鸿字伯鸾,父让尝为王莽时城门校尉,迁官北地,使奉少啤祭祀,遭乱病段。鸿无资葬父,用席裹尸,草草座埋。后来受业太学,博通经籍,因落魄无依,不得已至上林苑中替人牧系。偶然失火,延及邻居,当即过间所失,用泵作偿,邻主人尚嫌不足,乃愿为作佣,服劳不懈。

乡间香老,见鸿非常人扩免不得代为气忿,交责佣主,佣主人始向鸿谢过,将采还鸿。鸿不受而去,仍归扶风。里人慕鸿高义,争与议婚,鸿一一辞谢。惟同县孟氏有女,年已三十,体肥面黑,力能举臼,尝择配不嫁,父母问为何因?

女答说道:“须得贤洁如梁伯鸯,方可与婚。”(貌陋而心独明。)父母闻言,便托人代达女言,传入鸿耳。鸿喜得知己,就向孟女家纳聘。女既许字,即预制布衣、麻展,及筐营织绩等具,及吉期已届,不得不盛饰前往。

相处七日,鸿不与答言,孟女乃跪请道:“妾闻夫子高义,择偶颇苛,妾亦谢绝数家,今得为夫妇,两意相同,乃七日不答,敢不请罪?”鸿方与语道:

“我欲得布衣健妇,俱隐深山,今乃着绮罗,敷粉黛,岂鸿所愿?鸿所以不便与亲呢!”孟女道:“夫子深甘高隐,妾自有衣服预备,何必劳心?”说着,即退入内室,不消片时,已将盛饰卸尽,改易布衣、椎髻,操作而前,鸿大喜道:

“这才不愧为梁鸿妻,能与我同志了!”因名孟女日光,字日德暇。同居数月,毫无间言,孟光独发间道:“妾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奈何寂然不动,莫非欲低头相就么?”鸿从容答道:“我正欲徙居哩!”一面说,一面即摒挡行李,搬人霸陵山中,耕织为业,琴书自娱,暇时搜集前代高士,如四皓以来二十四人,共为作烦,借以为励。(四皓,并隐居商山,见《前汉演义》。)后来复隐姓改名,与妻子避居齐鲁间,转适昊中,依居富家皋伯通庞下,替人赁春。每日归餐,孟光已具食以待,不敢在鸿前仰视,举撰相晌,案与眉齐。事为皋伯通所闻,不禁诧异道:“彼既为人作佣,能使妻相敬如此,定非凡人。”乃邀鸿在家食宿,鸿得闭门着书,共十余篇。已而病剧,始将真姓名相告,且出言相托道:“我闻延陵季子,曾葬子赢博间,不归乡里,亦愿举此相托,幸勿令我子奔丧回乡。”

伯通面为许诺。及鸿已段,伯通为寻葬穴,至吴要离家旁,得有隙地,便欣然道:“要离烈士,伯鸯清高,可令相近,地下当不致岑寂了。”(恐怕是志趣不同。)安葬已毕,孟光攀子拜谢,仍回扶风去讫。

鸿有友人高恢,少好黄老,尝隐居华阴山中,与鸿互相往来,及鸿东游思恢,尝作诗云:“鸟唤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爱集兹,嗣终因道远音稀。”不复相见,恢亦终身不仕,相继告终。还有扶风人井大春,单名为丹,少时亦在太学受业,通五经,善谈论,京中人相语云:“五经纷纶井大春。”建武末年,沛王辅等,留居北宫,皆好宾客,遭使请丹,并不能致。信阳侯阴就,为阴皇后弟,向五王求钱千万,谓能使丹应召。五王即出资相给。

阴就却暗嘱吏役,出丹不意,把他强劫至府,故意用菜饭晌食。丹推案起立道:

“丹以为君侯能供甘旨,故强邀至此,奈何如此薄待呢?”就闻言后,乃改给盛撰,并亲自陪食。食毕就起,左右进荤。丹从旁微笑道:“夏莱常用人驾车,君侯岂也愿为此么!”两语甫毕,盈庭失色,就不得已用手挥荤,徒步趋入;丹亦扬长自去,卒得寿终。这且不消细叙。

且说明帝在位十余年,国家方盛,四海承平,只有汁渠历年失修,常患河溢,充、豫百姓,屡有怨咨。明帝意欲派员修治,适有人荐乐浪人王景,善能治水,乃召景诣胭,令与将作渴者(官名。)王吴,调发兵民数十万,往修沐堤。

汁渠自荣阳东偏,至千乘河口,延表约一千余里。王景量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要冲,疏决童积,每十里立一水门,使水势更相回注,不致溃漏,于是修筑堤防,得免冲激。好容易缮工告竣,已是一年有余,糜费以百亿计。但东南潜运,全赖洋渠,从前河、沐合流,水势泛滥,运船往往出险,至王景监工修治,分泄河、洋水道,潜运方可无忧了。是时哀牢夷酋柳貌,率众五万余户,乞请内附,明帝当然照准,遣使收抚,乘便勘验地形。

哀牢先世有妇人沙壹,独居牢山,捕鱼为生。一日至水中捕鱼,偶触一木,感而成孕,产下男孩十人。忽水中木亦浮出为龙,飞向牢山,九孩骇走,一孩尚未能行,背龙坐着,龙伸舌舐儿,徐徐引去。沙壹时亦惊避,待龙去后,返觅十孩,却是一个不少,惟幼孩从容坐着,毫不慌张。沙壹系是蛮人,声同鸟语,常谓背为九,坐为隆,因名幼孩为九隆。(语近荒诞。)后来诸孩长大,九兄以幼弟为父所舐敌,必有吉征,乃共推为王。可巧牢山下有一夫一妇,生得十女,适与沙壹十儿相配,遂各娶为妻室,(真是无巧不成话。)辗转滋生,日益繁衍。九隆回溯所生,不忘本来,因令种裔各刻画身体,状似龙鳞,且背后并垂一尾,缀诸衣上。到了九隆病死,世世相继,遂就牢山四面,分置小王,随地渔猎,逐渐散处,惟与中国相距甚远,未尝交通。

至建武二十三年间,哀牢王贤栗,督率种落,乘筏渡江,击邻部鹿多,鹿爹人不及预备,多被擒获。不意天气暴变,雷雨交作,大风从南方刮起,撼动江心,水为逆流,翻涌至二百余里,筏多沉没,哀牢人溺死数千名。贤栗心尚未死,再遭六部酋进攻鹿多。鹿多部酋正拟兴兵报怨,闻得哀牢又来扰境,当即倾众出战。这番接仗,与前次大不相同,鹿多人个个愤激,个个勇敢,杀得哀牢部众东倒西歪。哀牢六王,不知兵法,还想与他蛮斗,结果是同归于尽。

残众抢回尸骸,分别菜葬,当夜被虎发掘,把尸骸一顿大嚼,食尽无遗。贤栗得报,方才惊恐,召集部众与语道:“我等攻掠边塞,也是常事,今进击鹿爹,偏遭天遗,摧残至此,想是中国已有圣帝,不许我等妄动,我等不如通使天朝。愿为臣属,方算上策。”大众齐声应诺。乃于建武二十七年间,率众东下,至越冉太守郑鸿处乞降。鸿当即奏闻,有诏封贤栗为哀牢王,令他镇守原地。嗣是岁来朝贡。

到了永平十二年,哀牢王贤栗早死,嗣王叫做柳貌,又擎五万户内附。明帝遣使勘抚,得接复报,遂决议建设郡县,即将柳貌属境,分置哀牢、博南二县,罢去益州西部都尉,特置永昌郡,并辖哀牢、博南,始通博南山,度兰沧水。惟山深水湍,跋涉维艰,行人多视为畏途,尝作歌云:“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沧,为他人。”(中国人素惮冒险,即此可见一斑。)歌谣虽是如此,但往来使人,每岁不过数次,却也无甚关碍。再加西部都尉郑纯,调任永昌太守,为政清平,化行蛮貂,自哀牢王柳貌以下,各遵约束,岁贡维谨,西南一带,帖然相安,不在话下。

惟北匈奴阳为修和,阴仍寇掠,(回应第二十三回。)仆射耿秉,(耿弈从子。)屡上书请击北匈奴,明帝尚不欲遮讨,令显亲侯窦固,及太仆祭形等,商议进止。众议以为应遣将出屯,相机进取。明帝乃拜耿秉为驸马都尉,副以骑都尉秦彭,窦固为奉车都尉,副以骑都尉耿忠,(弈子。)并为置从事、司马,出屯凉州。转瞬间已是永平十六年,耿秉等急欲邀功,奏请出塞北伐,明帝因命祭形出征,使与度辽将军昊棠,征集河东、西河、羌胡各兵,及南单于兵万一千骑,出高阅塞;再遣窦固、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募兵,及羌胡万骑,出居延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植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各郡兵马,及乌植、鲜卑兵万余骑,出平城塞,四路兵共伐北匈奴。

窦固、耿忠行至天山,适与北匈奴西南呼衍王相遇,一番交绥,斩首至千余级,追杀至蒲类海,取得伊吾卢地,特置宜禾都尉,留吏士屯田伊吾卢城。

耿秉、秦彭,袭击北匈奴南部勾林王,颇有杀获,进至绝漠六百余里,直抵三木楼山,四望无人,乃收兵南归。来苗、文穆,至匈河水上,虏皆奔走,无从截夺,也即退回。祭形、吴棠与南匈奴左贤王信,出高圈塞,驰行九百余里,不见一虏,只前面有一山相阻,山势不甚高竣,信却指为琢耶山,说是冈峦回阻,不便前进,因勒马下寨,好几日不闻动静,只好却还。

其实信与祭形,两不相合,所以妄言误事。嗣经朝廷察觉,说棠与形逗留畏儒,将他革职,召还系狱。肜系故征虏将军祭遵从弟,家性沉毅,屯边有年,信及外夷,此次坐罪被系,当然有人替他救解,不过数日,便即释出。肜且惭且恨,竟至呕血不止,临终嘱语诸子道:“我蒙国厚恩,奉命出征,不能立功报国,死且怀惭,从前所得赐物,理应一律呈还,汝等能承我志,当自诣军营,效死戎行,聊补我恨!”言讫遂逝。(遗恨无穷。)长子逢依嘱上簿,具呈遗言。

明帝已知形忠诚,再拟任用,陡闻彤病重身亡,不胜惊悼,因召逢入见,详问乃父病状,悲叹不已,抚恤有加。及形葬后,次子参遵父遗命,投入奉车都尉窦固营中,随征车师,后文另表。乌桓、鲜卑,统慕祭形威信,有时使人入京,每过形家,必拜渴号泣。辽东吏民,因彤前为太守,却寇安边,追怀功德,特为立祠致祭,四时不懈。生虽失荣,死俱含哀,可见得公道尚存,虽死犹生呢!

(好作后人榜样。)是年秋季,北匈奴复大举入寇,直指云中,太守廉范,督率吏士,出城拒敌。吏见虏众势盛,恐自己兵少难支,乃请范回城保守,移书他郡求援。范微笑道:“我自有却敌的方法,何用多忧!”说着,遂令军士安营静守,不谁妄战。

好在虏兵初至,倒也有意休息,未尝相逼。俄而日暮,范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燕火,环绕营外,好似有千军万马,趋集拢来。虏兵远远望见,总道是汉兵救至,不禁惶骇,正拟待旦退兵,不防汉营中已扬旗鸣鼓,出兵前来。那时不知有多少兵马,还是走为上计,一声哗噪,弃营尽走,却被范驱杀一阵,送脱了几百颗头颅。尚恐汉兵追踢,狼狈急奔,甚至自相践踏,伤亡至千余人,嗣是不敢再向云中。

范字叔度,系杜陵人,世为边郡牧守。独范父客死蜀中,范年十五,闻讣哀恸,往迎父丧。蜀郡太守张穆,为范祖廉丹故吏,厚资赐范,范一无所受。

携棣东行,路过茵萌,载船触石,竟致破没,范两手抱枢,随与俱沉。幸由旁人怜范孝义,并力捞救,才得免死。枢亦捞起,异归安葬。乃诣都求学,师事博士薛汉,终得成名。既而薛汉连坐楚狱,伏法受诛,(楚狱,见前回。)故人门生,莫敢过问,惟范收尸硷葬,为有司所奏闻。明帝大怒,召范入责道:

“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汝不与朝廷同心,反敢收硷罪人,难道不畏王法么?”范叩头道:“臣自知无状,但以为汉等受诛,身已伏辜,尸骸暴露,臣与汉谊属师生,不忍漠视,因此草草收硷,罪当万死!”明帝听着,怒亦少平,因复问道:“卿是否廉颇后人,与前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关系否?”范答说道:“褒系臣曾祖,丹系臣祖考呢。”明帝叹道:“怪不得有此胆量,联嘉卿知义,权贯卿罪!”范乃叩谢而退。(孝义可风,故特详叙。)自是义声益着,得举茂才,再迁为云中太守。却敌有功,名扬中外,嗣复历任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导,并有政绩,再调守蜀郡。蜀俗素尚词辩,互讼短长,范每以醇厚相励,禁止告评。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通仄,旧制禁民夜作,冀免火灾,百姓更相隐蔽,屡兆焚如。范撤销旧令,但严令储水,火一触发,得水即灭,百姓称便。乃讴歌范德,编成数语云:“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孺今五裤!”范在蜀数年,坐事免归,居家考终。先是范与锥阳人庆鸿为姻颈交,始终不渝,时人谓前有管、鲍,(管仲,鲍叔。)后有庆、廉。庆鸿亦慷慨好义,位至琅呀、会稽二郡太守,所至俱有政声,不消絮述。

会由益州刺史朱辅,报称白狼王唐蔽等,(放音丛。)慕化归义,献上歌诗三章,重译以闻。明帝颁下史官,备录歌诗,第一章是“远夷乐德歌”,歌云:

大汉是冶,与天合意。吏译平端,不从我来。闻风向化,所见奇异。

多赐增布,甘美酒食。昌乐肉飞,屈伸悉备。蛮夹贫薄,无所报嗣。愿王长寿,子孙昌炽!

次章为“远夷慕德歌”二歌云: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慕义向化,归日出王。圣德深恩,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寒温时适,部人多有。涉危历险,不远万里。去俗归德,心向慈母。

末章为“远夷怀德歌”,歌云:

荒服之外,土地晓确。食肉衣皮,不见盐谷。吏译传风,大汉安乐。

携负归仁,触冒险狭。高山岐峻,缘崖播石。木薄发家,百宿到雏。父子同赐,怀抱匹帛。传告种人,长愿臣仆!

白狼以外,又有架木等百余部落,俱在西南寨外,素与中国不相往来,至此皆举种称臣,奉献方物。端的是东都昌盛,不让西京。小子有诗咏道:

哀牢内附白狼归,万里蛮荒仰仄威,读罢夷歌三叠曲,炎刘火德庆重辉。

南夷既已归附,乃更从事西戎,又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底定前功。

欲知此人为谁,待至下回发表。

哀牢为西南夷之一部,龙种之说,实属讹传。彼夷人未知又教,数典忘祖,故诞百以夸示部众耳。“班书”虽援有闻必录之例,但以讹传讹,愈足滋惑。近儒谓中国无信史,说虽过甚,要亦不能无讥。历代史家,首推迁、固,彼且如此,速论自都以下乎?祭形等四路出兵,无功而返。彤竟因此坐罪,呕血致死,论者惜之。廉范独以寡击众,有却敌之大功,而且历任郡守,迭着循声,此正当亟为褒扬,风励后世。较诸梁鸿、井丹诸人,第知正己,未及正人者,固尤为有关世道也。

同类推荐
  • 大军国之华国

    大军国之华国

    历史架空类,战国纷争,一个贫穷的国家,军事实力弱小,内忧外患,一山村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背景,没有实力,靠着命在战国年代一步步成长为军阀大佬,把实力最弱小的国家带向巅峰,统一全大陆!主角背井离乡,在人性、文化历史背景下七情六欲,百般滋味过程辛酸挫折,尽在本书…
  • 无良锦衣卫

    无良锦衣卫

    大明锦衣卫是为酷吏,纪商是一名基层锦衣卫,他没有背景,既要面对如狼似虎的外敌,又要提防尔虞我诈的内部碾压,身边只有一个傻大个,只能依靠他比别人稍微聪明一点的头脑,借他人权势,狐假虎威,保得一命。
  • 云城劫

    云城劫

    历史的某个时代,天下有九国。刀无劫,宁国的五王子,智慧超人,天生拥有异能“读心术”。十七年前,叛军在宁国重臣楚几的带领下,杀入宁国都城云城,他的父亲宁王和母后自杀。聪明绝顶的他精心设计了一条完美的复仇计划。他不但要让仇人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更要借仇人之手,完成他父亲的遗愿,灭九国统一天下。但复仇的路上,不但要面对有同样具有强大“读心术”的强大对手,还有面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北望崖”高手榜的高手。在统一天下中,更要面对“神木山”门下,天下最出色的将军和谋略家。而他,几个生死相共结拜兄弟外,一无所有!但他别无选择,踏上了家仇国恨的漫漫复仇之路……
  • 历史之谜(下)

    历史之谜(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三国之徐庶新传

    三国之徐庶新传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而每一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有一个欣赏或尊敬的历史人物。在东汉末年,有一个堪比诸葛亮的谋士,他就是徐庶、徐元直。但徐庶的命运却意外地坎坷,他就像一颗彗星般闪亮登场,短暂的在历史舞台上亮相后,就迅速黯然退场,让人深感遗憾。本书就是想给大家弥补一下历史遗憾,让徐庶通过走不同的路,展现出一个不同的三国。
热门推荐
  • 暖暖千金校草宠

    暖暖千金校草宠

    她是苏家收养的千金苏茶茶,他是苏家二少苏巩,虽然是收养的,但家人仍然对她疼爱有加,养成了苏茶茶非常不好的,公主病!但他,还偏偏喜欢上了这个没大脑的生物!容不得别人说她半点坏话!至少,她是她的!
  • 拨开云雾明天才会好

    拨开云雾明天才会好

    在这个繁华复杂的快节奏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过轻松一点,能够过的更好,有的是靠男人上位的女孩子,主角曾经也有这样的困惑与烦恼,但是生活只有靠自己双手得来才会心安理得,经历了社会的种种,经历了失恋热恋再失恋,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之后能真正遇到那个对的人吗?
  • 云端鬼城:鬼君我们去看看

    云端鬼城:鬼君我们去看看

    我,林家大小姐,林梦雨!可虽是大小姐,我的麻烦还真不多……反而,我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麻烦不知比我多上多少倍!我解决的不只这些人的麻烦,还有鬼的麻烦,顺带把鬼也解决掉。当然少不了我的两个助手——颜凌翼,颜凌霜!经常抢我的俩兄弟!拥有半鬼之身的他们,常常被人误以为是鬼。不过,我似乎对他们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情呢……
  • 卦算

    卦算

    这是一个亦悲亦喜的故事,很难说适应很多读者的胃口,我想写的无非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枰的倾斜

    天枰的倾斜

    意外变成植物人的主角在引起意外的元凶的帮助下复活。复活的主角与父母不在一个世界,所以以为父母是被自己害死的。一小段略有些堕落的经历。
  • 修仙天山

    修仙天山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盘古炼斧,开天辟地,神斧化器,散落人间,心善之人,皆入正道,斩妖修仙,心恶之人,栖息魔道,唤醒魔神,天下混沌,神器聚一体,再次化斧,封魔神千年,千年之后,魔道复仇,解封魔神,正魔大战,一触即发。
  • 我是诡异大人

    我是诡异大人

    一朝穿越异世界,化身诡异显诸天,终极进化称大人,万千显化诸世间。
  • 不止温柔

    不止温柔

    本书又名《狗男人打脸记》、《这个老公有点傲》、《大猪蹄子的追妻火葬场》刚交往时,江医生斯斯文文,温柔肆意。骨外科的权威,能一边截肢一边谈午饭。恃宠而骄的朝颜被他宠上天,还学会了两个成语。斯文败类,衣冠禽兽。婚后,朝颜才真正看清了这个男人的真面目。“温柔”的令人发指,简直就是翻版童话故事。“江医生,人家都是屠魔屠妖,你屠什么?”狗男人:“屠你。”“江医生,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江医生思索半分:“在KTV唱死了都要爱唱到要我命的时候。”“……”江医生果然与众不同。这一生,我看遍世间所有美好风景,却唯独只想做你一个人的心间月。【高冷傲娇的斯文败类VS专情秒怂的玫瑰刺】-阅读指南:本文非大总裁。日久生情细水长流的治愈向甜文。斯文败类的撩宠日常。文笔垃圾,杠精绕道。
  • 我怕是得了个假系统

    我怕是得了个假系统

    普通学生梓轩,无意中获得了优秀系统,从此走上了了被系统鞭策走向成功人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