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10200000100

第100章 范廷召鏖战

李继迁率领他的精锐骑兵静悄悄地跟在李继隆大军身后,一直出了乌白池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下手机会。他叹了叹气,便带着人马折了回来向东开去,因为哨探发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出现在乌白池东南一带。

实际上那一带来了两支宋军,一前一后分别是从延州开来的范廷召、曹璨,和从鄜州来的张守恩所部,只是两支部队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络罢了。

李继迁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过有机会吃掉一支数千人的宋军,对他还是极具诱惑。在一片开阔的沼泽地附近,他截住了这支宋军。看到乌泱泱成群结队的蕃兵,范廷召不但不感到害怕,反而充满了大打一场前的兴奋,他对自己麾下的精骑信心十足。

范廷召的计划是,由曹璨率领步兵和弓弩手前突布阵;蕃骑冲击时,则以弓箭大量杀伤敌人;待其气衰之后,自己再率骑兵突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战斗从一大早就开始了。不过蕃兵并没有像预料的那样全线压上大举突击,而是每次不过派千余骑兵骚扰性地攻击一番,被击退之后,过一阵子好像换了一队人马再攻击一番;如此这般轮番上阵。这个样子不温不火地持续了有两个时辰,窝在后面的范廷召那个火气就窜上来了,这时忽然有一队蕃兵在前面牵制,那一队蕃兵似乎想绕到侧翼,偷袭辎重,范廷召抓住时机,挥军直扑这股敌军。蕃骑猝不及防,被一顿砍杀,四散溃逃;连带着在前面牵制的那股部队也阵脚大乱,掉头狂奔。范廷召趁势策马冲进敌军大阵。

激战了没有多一会儿,范廷召的心就开始往下沉了,他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棉花堆里一样。宋军虽然骁勇,这股蕃兵却极其耐战,如同蚊蝇一般,退而复进,散而复聚,前仆后继,死战不休;再加上人数上有两三倍的优势,大半个时辰之后,范廷召已经暗暗叫苦了。

后面的曹璨也看出来有些不对劲,他组织了一支五百人的步兵分队,前去救援,结果没走出去多远,就遭到了一支蕃骑的阻击,停了下来。

又坚持了一会儿,范廷召决定集合突围向曹璨靠拢。这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悠长的哨声,蕃兵们听到了哨声,立刻停止了厮杀,缓缓地收拢队伍向后退去。处境狼狈的宋军个个莫名其妙,范廷召倒是顿感轻松,他趁机指挥部队退了回来。

李继迁立马于一个小山岗上观察战局。他看到了宋军精骑冲杀过来,他甚至看清了宋军骑士那一张张骄横的脸。他轻轻地笑了笑,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大半个时辰之后,宋军明显已经穷于应付了,他命令李继冲集合亲兵卫队,准备给这支宋军致命一击。

这时候,一个侦骑飞马奔了过来,慌慌张张地报告说,右翼突然发现了一支宋军,约有数千人,正朝战场开来。正在疑惑之际,又一名侦骑回来证实了这个情况。李继迁本来就有些不安,他认为范廷召也是一员名将,不应该这么轻易就上了自己的当,宋军一定有什么别的阴谋。这一下得到了证实,他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声,立即命令发出信号,全军脱离战斗,退回到山岗周围,准备迎战。

张守恩并没有意识到,他闯入了一个正杀得天昏地暗的战场。他一路急急前行,只是想找一个平坦点的地方,休整一下士卒。所以,当侦察骑兵回来报告说,前面发现大队的蕃兵正在厮杀时,他吓了一跳。

接受任务时,张守恩就清楚,自己只是一支佯动的偏师;而且,他对自己麾下这三千厢军的战斗力也了如指掌,所以,原本也就打算转上一圈完成任务了事。冷不丁地遇上了蕃军主力,搞得这支本来心情比较轻松的部队一下子紧张万分,将士们手忙脚乱地披挂起来,排好阵势准备接战。过了半晌,居然毫无动静。张守恩疑惑地亲自带了几个亲兵,前去看看情况。

(注:厢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成为禁军,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称为“厢军”;隶属侍卫司,管辖厢军的“名籍”。宋初,厢军不习武技,主要为地方当局从事各种劳役,为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兵,因而也称为“役兵”。)

战场明显一片狼藉,不过蕃兵似乎已经退走了。张守恩顺着留下的痕迹找到了延州大军。范廷召见到了张守恩才忽然间明白,蕃骑为什么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突然收兵。

他豪爽地招呼着张守恩,简要地讲述了一下这次遭遇战,最后只是淡淡地说,苦战一番之后,杀退了蕃兵,并没有提及蕃兵自己匆匆收兵的事。

看着延州大军的狼狈景象,张守恩暗自吸了一口凉气,他想起了父亲——前侍卫马步军都虞侯、镇宁军节度使张令铎——临终前告诫自己的话:“打仗的时候不要傻头傻脑地第一个往前冲;不要贪图立功而滥杀敌人。”

稍事盘桓,张守恩就告辞回去了。鄜州军队也随即收拾好辎重,转身回鄜州去了。

同类推荐
  • 秦汉

    秦汉

    本书讲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 商周之战

    商周之战

    商朝末年,西岐西伯侯姬昌攻打崇国,擒拿崇国大王崇侯虎,目标直指商朝,但姬昌还未来得及征讨商朝就病故了,其子姬发率领西岐大军征讨商朝,商朝众多忠义之士竭尽全力阻挡西岐大军,但终究没能阻挡西岐大军前进的步伐,西岐大军在牧野与商军进行最后的决战,商军大败,西岐大军直逼商朝国都朝歌,商朝最后一位大王帝辛绝望自焚于摘星楼,姬发在朝歌称王,是为周武王,周朝开始,姬发于称王第二天率领西岐大军回到西岐,姬发回到西岐后决定将镐京定为国都,下令在镐京建立宫殿,一年后,姬发病逝,帝辛之子武庚在朝歌企图恢复商朝,最终被周公旦擒拿并诛杀,商朝再也没有恢复的希望。
  • 乾隆十三年

    乾隆十三年

    乾隆朝历史相当久长,所以不能不作分阶段的研究,本书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但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乾隆初年曾有预言“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果然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不尽人意之事,从家庭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也连带引发了政策的全面“收敛”。
  • 幻想之三国志

    幻想之三国志

    现代的学生凌星辰,因为一本名为《幻想之三国志》的书而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因为自身独特的原因,而开始了一段梦幻般的三国之旅……
  •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

    《放言有忌》分为三辑:读史,回溯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多维度看待历史事件,评点古今历史政治文化的得失;读书,遍寻中外名家、经典,汲取智识,从书中探寻走出现实困惑的蹊径;读世,既有对“盛世修典”等热门事件的述评,又有对故人的追忆,冷眼记录亲历世事的感悟。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的诱惑复仇恋

    复仇公主的诱惑复仇恋

    她,冷漠她,热情似火她傲娇她们因为复仇结识,在复仇道路上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困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巅峰明月

    巅峰明月

    在江湖,武林,这些熟悉的仿佛有特指的名词里,我们看惯了太多的故事。武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学问?什么样的高度才是真正的战无不胜?究竟何为武?武,“止戈”为“武”!如何去止“戈”,没有人有标准答案……
  • 我的一生谢谢有你

    我的一生谢谢有你

    这本小说是我天马行空幻想出来的爱情,苏念和纪怀景的爱情,也是我本人最想拥有的苏念:“你们取代了他的位置可你们取代不了他的这个人,他的经厉,他的人生,他的功绩,都没有办法取代”纪怀景:“念念,我们下辈子、下下辈子还要遇见,我纪怀景这一生很幸运的遇见了一个叫苏念的女孩”
  • 看一场万里云野

    看一场万里云野

    【甜文】他们相遇的那天,谁也不知道他们之后会是夫妻。他是个偶像,红遍亚洲,称得上是亚洲第一人,不仅颜值高,歌唱的好听,而且演技贼好,是千万少女的梦。她一个A大高材生,16岁上大学,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无数人追捧。这看上去毫无交集的人,却发生了许多不可描述的事情。
  • 我有卡牌附身系统

    我有卡牌附身系统

    一觉醒来,王子枫多了能够获得各种卡牌能力的神奇系统,一个能够兑换各种物品的商城。不过,兑换需要魂力值。这是一部王子枫的成长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步步黑化变成魔王的故事。
  • 海贼之世界破坏者

    海贼之世界破坏者

    这个世界本不因该存在!海军只是天龙人的走狗!我虽改变不了世界!但我能改变我的命运!我新的世界破坏者——轩辕·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数字猎人

    数字猎人

    简介全新的科幻创意,战斗的爽快,任务的猎杀,美女的诱惑,兄弟的情义......真正的科技幻想主旋律,尽在《数字猎人》——————我想,如果当虚拟空间中的数字生命入侵的时候,我恐怕会赶忙卸下数字猎人的勋章,因为那太危险了。但是,如果那些数字生命,全是一个个美女,御姐,萝莉呢?忘了,其实数字猎人里,也拥有不少女皇,百合,冰美人。小易冲新书榜急需各种数据,各位看官看完若觉得不错,请给点支持。登入点击+加入书架+投推荐票=爆菊爆发。
  • 莫笑岁月抛身外

    莫笑岁月抛身外

    苏罔就站在几步开外的地方,他倚着墙,两手插在西装裤的口袋里,抬头盯着刺眼的黄色灯光。那样熟悉的眉眼,隔过四年,再一次出现在距离林汀近在咫尺的地方。一重静,一重闹,又一重静,恰如这人生,欢喜与别离一重又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