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0100000020

第20章 解老(1)

【原典】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①,言其神不淫于外也②。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注释】

①上德不德:此篇是韩非对《老子》内容的解释。“上德不德”为《老子·第三十八章》开篇首句。上德:指道德最高尚的人。不德:通常将《老子》中的这个“德”解释为“自以为有德”;韩非将这个“德”理解为“得”,不德即指不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下文“德则无德”中的第一个“德”意思与此同。②淫:游荡。

【译文】

德,是人身内部的东西;得,是从外部获取的东西。《老子》“上德不德”这句话,道德高尚的人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不把自己的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之外的东西上面,自身就能保全。自身能够保全,也就叫作“德”。“德”即得到自身。凡是德,因为无所作为才得以凝聚,因为没有欲望才得以成全,因为没有思虑才得以安定,因为不加使用才得以稳固。倘若有作为,有欲望,德就无所归宿;德无所归宿,那么自身就得不到保全了。倘若使用它,思虑它,德就难以稳固;难以稳固,就没有功效;没有功效是由于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求取外界的东西之意,就没有德;不求取外界的东西,就保全了德。所以《老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不去人为地求得,因此有德。”

【原典】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为上德。故曰①:“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

【译文】

因此推崇那些无所作为、无所思虑而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是称道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不再受到什么制约。世上那些没有掌握道术的人,故意用无所作为、无所思虑来表现虚无境界。故意用无所作为、无所思虑来表现虚无境界的人,他们的意念中常常没有忘记那虚无的目标,这就是受到那虚无目标的牵制了。所谓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是指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不再受到什么制约。现在受到虚无目标的牵制,就不是什么虚无了。达到了虚无境界的人,在对待无为上,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不把无为当作经常要注意的事,就达到了虚无境界;达到了虚无境界,德就充足;德充足了,也就叫作上德。所以《老子》说:“道德高尚的人无所作为而又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才这样做的。”

【原典】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译文】

仁是指内心自发地去爱人;喜欢别人得到幸福而不愿别人遭到祸害;仁是出自内心的不可遏抑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报答。所以说:“最高境界的仁没有功利的行为目的。”

【原典】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曰:“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译文】

义,是君主与臣子、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一种办事原则,是父亲和儿子、地位高贵的人和地位低下的人之间的一种等级差别,是知己、熟人、同学、朋友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臣子侍奉君主得当,下属依恋上司得当,孩子侍奉父亲得当,卑贱礼敬尊贵得当,知交朋友互助得当,内亲外疏得当。义就是说处理各种关系很得当,得当的才去做。所以说:“最高境界的义就是要去做而且要做得非常得当。”

【原典】

礼者,所以貌情也,群义之文章也,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故曰:礼以貌情也。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众人之为礼也,以尊他人也,故时劝时衰。君子之为礼,以为其身;以为其身,故神之为上礼;上礼神而众人贰,故不能相应;不能相应,故曰:“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众人虽贰,圣人之复恭敬尽手足之礼也不衰。故曰:“攘臂而仍之。”

【译文】

礼是体现内心感情的,是各种义的有条理的表现,是规定君臣父子之间相处关系的准则,是区别高贵和卑贱、贤能和不肖的方式。内心依恋而不能表达,所以用快速地小步走和下跪叩拜等礼貌动作来表明自己内心的怀念和归顺;心里确实有所爱慕而对方却不了解,所以用美好动听的言辞来加以申述,礼,是用来表明内心思想感情而体现在外表的礼节。所以说:礼是用来体现内心感情的。大凡人被外界的事物感动的时候,并不懂得这种感动就是他自身的礼。一般人的行礼,是用来尊重别人的,所以有时认真,有时马虎。君子讲求礼,是用它来增进他自身的修养;增进自身的修养,所以专心一意地对待它而使它成为最高的礼;君子行最高的礼专心一意而一般人却三心二意,所以两者就不能相应;两者不能相应,所以说:“最高的礼实行了却没有人响应。”一般人虽然三心二意圣人却还是毕恭毕敬地遵行所有作揖跪拜的礼而不懈怠。所以说圣人“竭尽全力继续行礼”。

【原典】

道有积而积有功;德者,道之功。功有实而实有光;仁者,德之光。光有泽而泽有事;义者,仁之事也。事有礼而礼有文;礼者,义之文也。故曰:“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

【译文】

道有所积聚,而道的积聚能产生功效;德也就是道的功效。功效有实际表观,有实际表现就有光辉;仁也就是德的光辉。光辉有它的色泽,色泽有表现它的事情;义,就是关于仁的事情。事情有礼的规定,而礼节有一定的制度;礼,就是义的制度。所以说:“失去道之后,就失掉了德;失去德之后,就失掉了仁;失去仁之后,就失掉了义;失去义之后,就失掉了礼。”

【原典】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

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①,不饰以五采②;隋侯之珠③,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故曰礼薄也。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注释】

①和氏之璧:古代的宝石,相传为楚国卞和进献给楚王的美玉。②五采:指蓝、黄、赤、白、黑五种颜色。③隋侯之珠:古代的名珠。相传隋侯曾经为一条受伤的大蛇疗伤,蛇为报答他的恩情,衔给他一颗大宝珠,后人称其为“隋侯之珠”。

【译文】

礼是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文采是内在本质的一种修饰。君子抓住那内在的真情而不去管他外在的表现,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那些依靠外在的表现来让人判断自己内心情感的人,那么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情感就是不好的;那些等外表修饰以后才让人来论断其内在本质的东西,那么它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本质就是衰败不堪的。任什么对它下这样的结论呢?和氏璧,不用赤、黄、蓝、白、黑等种种色彩来修饰;隋侯珠,也不用金银来修饰。它们内在本质美到了极点,别的东西不足以修饰它们,那些要等装饰以后才能流行的东西,它的本质肯定不美。因此父子之间的礼淳朴自然而不拘形式,所以说,礼是淡薄的。大凡事物不能够同时旺盛,阴、阳双方就是这种情形;事理总是正反相互排斥的,刑罚和奖赏二者就是这种情形;实情深厚的外貌就淡薄,父亲与儿子之间的礼就是这种情形。从这种情况来看,礼节繁琐是内心真实感情衰竭的表现。既是如此,那么施行礼,正是为了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所以,一般人的行礼,别人还礼就轻快欢乐,别人没有还礼就责怪怨恨。现在行礼的人本想从事于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又给众人提供了互相责怪的名目,怎么会不发生争执呢?有了争执就会产生祸乱,所以说:“礼是内心的忠诚淡薄的表现,是产生争乱的开端。”

【原典】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①。何以论之?詹何坐②,弟子侍,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在而白题③。”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以詹子之术,婴众人之心④,华焉殆矣!故曰:“道之华也。”尝试释詹子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视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故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而后与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首也”。故曰:“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注释】

①意度:主观猜测。意:通“臆”。②詹何:战国时楚国隐士,道家人物。③题:额头。④婴:纠缠。

【译文】

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和事理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就行动,这叫作超前意识。这种先于经验的见识,是没有依据而做出的主观猜测。凭什么对它下这样的结论呢?一次,詹何在屋里静坐,他的学生侍候在旁边,有头牛在门外叫着。学生说:“正在叫的是一头黑牛而它的额头是白色的。”詹何说:“对。这是头黑牛。但白色在它角上。”派人去验看,果然是黑牛而用白布包着它的角。用詹先生的道术来扰乱众人的心,华而不实而且太劳心伤神了!所以说“前识是先于经验的见识,是道的浮华”。不妨放弃詹何的明察,而派个身长不到一米的傻孩子去看一下那头牛,也知道是黑牛而用白布包着它的角。所以用詹何的明察,劳心伤神,然后才能和不到一米长的蠢孩子取得同样的功效,因此说这是“愚蠢的开端”。所以说:“超前意识,是道的浮华,是愚蠢的开端。”

【原典】

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所谓“处其厚而不处其薄”者①,行情实而去礼貌也。所谓“处其实不处其华”者,必缘理不径绝也。所谓“去彼取此”者,去貌、径绝而取缘理、好情实也。故曰:“去彼取此。”

【注释】

①处其厚而不处其薄:立身于淳厚而不立身于淡薄。

【译文】

所谓“大丈夫”,是说他的智慧很高。所谓“立身于淳厚而不立身于淡薄”,是说表现真情实感而去掉外表的礼貌。所谓“立身于朴实而不立身于浮华”,一定根据事理去加以判断而不是超越了事理凭主观意念去判断。所谓“去掉那些,采取这些”,去掉外表的礼貌以及不根据事理来判断事物的主观猜测,而致力于遵循事理来判断事物以及注重内在的真情实感。所以说:“去掉那些,采取这些。”

【原典】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译文】

人有祸害,心里就会恐惧不安;内心恐惧,行为就能正直不邪;行为正直不邪,思虑就成熟;思虑成熟,就能够认识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行为正直不邪,就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尽享天年。得到事理,就一定能成就功业。尽享天年,就能全身而长寿。一定成就功业,就会富裕而且高贵。寿命长而且富贵叫作福。而福本源于有祸。所以说:“祸啊,是福所依存的地方。”这是因为灾祸成就了幸福的功业。

【原典】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

人有福,荣华富贵就到来;荣华富贵到来,衣食就美好;衣食美好,骄傲放纵的心理就会产生;骄傲放纵的心理产生,就会行为邪僻而举动悖理;行为邪僻,自身就会死亡夭折;举动悖理,就不会成就功业。本身有死亡夭折的灾难而在外又没有成功的名声,也就成了大祸。而祸根源于有福。所以说:“福啊,是祸所潜伏的地方。”

【原典】

夫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无不能成者,大能成天子之势尊,而小易得卿相将军之赏禄。夫弃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①,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故谕人曰:“孰知其极?”

【注释】

①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依靠经营盐业和畜牧业而发家致富,财产可与王公贵族相比拟。陶朱:即范蠡,春秋时楚国人,他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改名换姓来到陶邑(今山东定陶)经商致富。卜祝:占卜吉凶和求神的人,当时有很多人借此致富。

同类推荐
  •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本书内容包括: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意象对话技术两部分。心灵的领域浩翰无比,远不是大海和星空可以比拟。只有更了解心灵,我门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真正需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减少贪婪、仇恨和不明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心灵是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让每个挣扎于心灵障碍中的人,早日走出自我迷宫。本书共分二部分,十二章,通过对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阐述以及意象对话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系统地就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士参阅。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自我迷失的年代如何权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如何面对人生的得与失、如何应对命运的无常、如何把握近在咫尺的幸福、如何坦然的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迷茫之时思想上得以净化与升华、灵魂得以慰藉。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六界问道

    六界问道

    百年后人类已经掌握了空间制造技术,凌天科技利用空间制作技术在宇宙中搭建出一个虚拟修真游戏世界,取名——天翎六界。商业巨头陆家的二少爷陆景离受邀进入天翎六界进行测试,但传送至天翎六界后,意外发现系统登出功能故障。天翎六界动荡,鬼神妖魔蠢蠢欲动。三千年前,界战的原因究竟为何?失踪的帝君身在何方?一劈为二的山谷藏着怎样的秘密?系统究竟能否复原?景离能否回到现实世界?侠骨豪情与儿女情长如何抉择?面对矛盾与问题,看景离如何一人一剑,问心,证道。
  • 你是我抵达不了的彼岸

    你是我抵达不了的彼岸

    暗恋多年的青梅竹马,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得到对方的回应,可命运就是如此的残酷,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你终究是我抵达不了的彼岸,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在另一个地方永远的守护着你。”
  • 全面战争1279

    全面战争1279

    宋祥兴二年,一场大海战彻底地压垮了奄奄一息的宋王朝,而一个来自21世纪的灵魂附身到一个在那次海战中苟活下的士兵身上,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作者并不是历史系的,对这段历史只能说知道一些,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有什么错误请多多包含一下。PPS:由于作者有了新脑洞,所以这本书不定时更新,当然,作为代价,本作者在此承诺,本书永久免费,谢谢诸位的支持。
  • 重生之兜兜转转还是爱你

    重生之兜兜转转还是爱你

    前世,她对夏希一见钟情,便每天在校园内上演了一副女追男的情景。“夏希,我喜欢你”冷凝在夏希背后大喊夏希愣了一下,便继续走了,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冷凝和他的青梅被绑架,绑匪让他选择一个救…………大火中,冷凝虚弱的对夏希说:“如有来世,我不要再喜欢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我穿越了?有金手指了?哈哈,太好了,系统,给我召唤几个猛将!”“对不起,本系统没有此功能。”“那来个几百万斤粮食,我保障下后勤。”“抱歉,本系统也没有此功能。”“那兑换一匹宝马,一杆神兵,这总可以吧?”“抱歉,此功能本系统也不具备。”“坑爹啊!”“不过……这些东西,本系统可以提供方法,宿主自己来培养。”带着一个奇特的金手指,刘赫开启了自己的穿越三国之路…… 书友群:913862333
  • 仙版世界

    仙版世界

    由于一场意外,全球的灵气值迅速变高,各路修仙者全部出世,且看张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变为霸主
  • 娘子你好坏:嫩嫩相公宠不够

    娘子你好坏:嫩嫩相公宠不够

    简介:她是灵珑,她是一个传说。(上部完结)
  • 读档重来

    读档重来

    林烟每天都会忘记前一天发生的事情,所以每天登录游戏的时候,她能把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给气成一脸血的表情。=皿=所以就算是小三闹上门、流氓引上身、大神要轮你、夫君要爬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林烟用一句话就可以秒杀他们:对不起,不是本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有的只是重新来过的勇气。人生都可以读档重来,更何况是一款游戏?
  • 我命给你

    我命给你

    十四中牧良川vs全市第一学霸洛安他呀,知道她爱吃韩尚道家的炒年糕和石锅拌饭,爱吃火锅。她不吃肥肉,吃了就会吐。她被太阳暴晒脸和脖子会过敏,对山药汁过敏。她爱哭鼻子,像个小哭包,可每次她哭,他就抱起来给她顺顺毛,这小丫头就没事了。她爱吃醋,常年存放在一缸千年老陈醋…他知她趣,明她意。她一个眼神他就明白她要做什么。她呀是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