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6700000013

第13章 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 (2)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谈谈英伦那场空前绝后的灾难。据记载,1665年夏天的两个月间,仅伦敦死于鼠疫的人数就达到了五万,即使是乡村,有些地方活着的人都来不及埋葬死者。半个世纪以后,当法国的马赛再次流行鼠疫,《鲁滨逊漂流记》(1719)的作者、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为了满足国民的好奇心,写出了《瘟疫年纪事》(1722),对当年伦敦那场鼠疫的发生、传播,它引起的恐怖和惶惶的内心,以及死亡的景象写得犹如身临其境。这部小说成为文学史上有关疾病的经典之作,可是,笛福本人出生在1660年,书中有不少素材取自于前人的记忆,这里我想从当时一位记者的日记里摘录一个真实的片段,

“一对母女从外面回到家,女儿说头有点痛,母亲赶紧安顿女儿躺下。她提着油灯看了看女儿的身体,不幸的是她看到了黑死病的标志——肿大的腹股沟淋巴结。母亲疯了似地奔向大街,两个小时后女儿死在床上,一个星期后母亲也死去。”

幸运的是,几个月后的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和跳蚤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

这场大火无疑是一个奇迹,另一个奇迹降临在1642年(伽利略去世)的圣诞节,在英格兰偏僻的小村庄伍尔斯托帕诞生了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叫艾萨克·牛顿。在他出生前两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管理着丈夫留下来的农庄。两年以后,母亲改嫁到了邻村,小牛顿被交给祖母抚养。后来,他在低水平的乡村学校里接受教育,除了对机械设计略有兴趣以外,没有显露出任何特殊的才华。可是,牛顿还是勉强考取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尽管他的欧几里德几何答卷有明显的缺陷。他在大学里继续默默无闻地学习,很少受到老师们的鼓励,有一次,他几乎要改变方向,从自然科学转向法律。幸好没有,他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本来,牛顿可能和其他按部就班的研究生一样,在教授的指点下顺序渐进。可是因为伦敦流行的那场可怕的鼠疫,剑桥大学放假了,并且一放就是两年。23岁的牛顿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伍尔斯托帕,那是在剑桥郡北面的林肯郡。牛顿在故乡安静地度过了1665年(费尔马去世)和1666年,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牛顿开始了数学、力学和光学上的一系列伟大发现,他获得了解决微积分问题的一般方法,观察到太阳光的光谱分解,并提出了力学上的重要定律。假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描述正确的话,牛顿是在自己农庄的果园里,看见一只苹果坠落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多年以后,牛顿故乡的一棵苹果树被移植到剑桥三一学院的门外,供游人瞻仰。

在牛顿的同母异父妹妹的后裔保存下来的一份牛顿手稿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这一切都是在1665与1666两个瘟疫年份发生的事,在那些日子里,我正处于创造的旺盛时期,我对于数学和哲学,比以后任何年代都更为用心。”

两年以后,牛顿回到剑桥,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那时硕士和博士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名称而已),并被选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两年以后,他的导师巴罗主动让贤,年仅27岁的牛顿担任了著名的卢卡斯讲座教授。

当牛顿于1664年4月离开剑桥返回故乡躲避鼠疫时,没有人意识到,他刚刚完成的大学生活是高等教育史上最有成效的学习过程。这首先归功于新哲学的影响力,牛顿进入剑桥时,一场被称为科学革命的运动已经在欧洲进行得如火如荼,开普勒把哥白尼提出的宇宙太阳中心说加以完善,伽利略提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和惯性定律,而笛卡尔已开始为自然界提供新的概念,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可是,当时包括剑桥在内的大学教授们对这些进步都视熟无睹,他们仍然固守亚里士多德的顽固堡垒,主张宇宙的地球中心说,同时只是定性而不是定量地研究自然界。也就是说,那个年代的大学尚未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中心和前沿。

其实,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初,牛顿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一样,也沉迷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可是不久,他从社会传闻而不是从课堂上了解到了笛卡尔的新哲学,开始相信物理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粒子所组成的。即使在革命性较弱的数学领域,牛顿从学习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入门,掌握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然后又转回去学习经典几何学。如所周知,为了避免伽利略所受的那种牢狱之苦,笛卡尔的《几何学》是作为他的哲学著作《方法论》的附录三出现的,因而不在正统的教课书之列。牛顿从中获得启示,得到了二项式定理,再借助费尔马的画切线方法,发展了微积分,可以用来求曲线的斜率和曲线下的面积。简而言之,牛顿的特殊教育和养料是经由大学时代的阅读闲书和道听途说(可否称之为另类选课?)获得的,这促使他此后在乡村度过的两年时光里才情勃发。

回顾科学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相当一部分都是接受了非常规或非典型的教育和思想,并且在相对缺少约束和压力的情况下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以爱因斯坦为例,他早年对严厉而又学究式的德国教育感到厌烦和恐惧,幸好他是个有才艺的小提琴手,这有效地保留了他的激情和自信。15岁那年,由于在历史、地理和语言课程成绩太差,爱因斯坦没有取得文凭就离开了慕尼黑的预科学校,主动放弃了德国国籍。后来,他来到苏黎世的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求学,成绩并不十分突出,毕业后在伯尔尼专利局做了一名专利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一生最主要的工作——狭义相对论,包括现在人们熟知的质能转换公式。这是自牛顿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而爱因斯坦工作的推动力来自于数学家新建立的四维时空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最早意识到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工具,或曰工具论已经过时,不能满足科学发展需要的哲学家并非笛卡尔,而是牛顿的英国前辈弗兰西斯·培根。培根是掌玺大臣的儿子,就读的恰好也是剑桥的三一学院。只不过他在校期间因为体质孱弱,常有疾患之苦,继而产生厌学情绪。虽然如此,培根仍是剑桥人的骄傲,在三一学院著名的礼拜堂内,牛顿的塑像立在最中心的位置,在他前面的五位院友中,就有正在打瞌睡的培根。培根毕业以后,很快建立起法学家和政治家的声誉,后来却不幸被政敌控告受贿,囚禁于伦敦塔。释放以后,培根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从而过上隐居写作的生活,并成为享誉世界的散文大家。

与此同时,培根也建立起了他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归纳法推理。他认为,之前所有有关自然的信念体系缺乏严格的证明,原因在于对从中作出推论的一般命题处理不当。它们或者是只凭一两件事情便匆匆作出判断,或者是依据众所周知和普遍认可而不加鉴别地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遗憾的是,这种新工具并没有被数学家们赏识,因为归纳法毕竟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他忽略了包括演绎法在内的其他工具。培根也不关心当时最重要的自然科学进展,如开普勒的行星三大运动定律和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虽然他本人是这位医生的一个病人。不过到了19世纪,随着达尔文的出现和生物学的进展,培根的方法和思想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最后,我想谈谈牛顿返回剑桥以后的情况。出于幼年时代产生的一种害怕批评的心理(他一直憎恨他的继父),牛顿并没有急于公布他的伟大发现,尤其是在他发表了一篇光学论文之后,立即遭到同行权威的责难和围剿,这让他大吃一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发表论文。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是在天文学家哈雷的劝告和催促下发表的,而包含微积分学理论在内的数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则是在哈雷的协助编辑和资助下出版的。这里必须提及的是,1684年,身为牛津大学教授的哈雷主动来到剑桥,向年轻的牛顿请教行星运动的力学解释,两人由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1701年,牛顿迁居伦敦,此前他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学术生涯,担任不列颠造币厂厂长(后又担任局长)。在以后的27年时间里,他没有做任何科学研究,把时间奉献给了自己缺乏创造力的神学研究,与此同时,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据说,牛顿非常注意防止伪币,成为伪币制造者的死对头,有一些人因此上了断头台。按照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三一学院院士所要求的那样,牛顿终生未婚。事实上,他与女性接触很少,除了母亲,而母亲当年几乎遗弃了他,因此母子关系也不是非常融洽。当牛顿去世时,身边只有与他同住的一个外甥女和她的丈夫。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牛顿一生的主要工作在他学生时代躲避鼠疫的那两年时间里就已经完成了。

同类推荐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原子能之父爱因斯坦

    原子能之父爱因斯坦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帮主大银:夫银是个吃货

    帮主大银:夫银是个吃货

    为什么我会来到这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家不仅穷还有一帮极品,满满的都是嫌弃的说。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吼!努力奋斗吧,让全家走上富贵的道路。咦,那美男子是谁,近看更帅了,呀!别..别动手动脚啊!啊娘,啊爹,赶紧来救你亲亲女儿啊,啊哥你还笑........
  • 神猫2011

    神猫2011

    是一部描写抗日时期的谍战作品,该作品生动精彩,构思巧妙,语言凝练。作品讲述抗日时期,“神猫”的谍战传奇,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日本特务机关冈次组织夜鹰小组,实施暗杀偷袭行动。“夜鹰”的第一次行动,情报泄密,无功而返。冈次密令揪出内鬼,布下陷阱。夜鹰小组谁是内鬼?又是谁,把共党情报员“神猫”的代号告诉了冈次?谍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神猫系列之二故事梗概:“夜鹰”出击,奔赴西安,执行冈次的“斩首”行动。围绕斩首与反斩首,一场谍战展开,斗智斗勇,险象环生。“神猫”出招,为谍战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 蝉尾决

    蝉尾决

    在杨唐县一位少年名叫杨朝曦,在江湖上斩妖除魔的英雄故事。因一场大水袭来,他和兄长杨熙风分开后被太乙救活走上了修仙之路,无意间得到“蝉尾决”。
  • 三界之天之极

    三界之天之极

    少年冯云,资质一般,偶得金手指,开始了他成仙之路。身伴美娇娘,手握君子剑一路腥风血雨,一路热血澎湃只为重上天之极!!
  • 重生千金之全民女神

    重生千金之全民女神

    作为末世女王指挥官兼女王的年月怎么也没想到,会栽在最亲近的人手里,被人当了靶子,落得个自爆的下场。一次重生,她从末世女王变成了上流社会年家的草包二小姐!土到掉渣,愚蠢,窝囊,是富家小姐贴在她身上的惯用标签。花痴,肮脏,废物,是外人对她最多的评价!前有白莲花姐姐陷害,后有好继母想法设法夺继承权,还有一个恨不得弄死她的渣爹。当她变成她,凤眸微眯,年月微微勾唇,都别急,慢慢来,让本女王挨个虐!从此以后,状元是她,冠军是她,神医是她,股神还是她!他是堂堂傅家九爷,持美行凶,喜怒无常,一张雌雄难辨的脸让多少女人趋之若鹜,可众人却知道,那张脸下隐藏着一个杀人如麻的恶魔。本以为这个恶魔这辈子孤傲清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众人看到那个恶魔跟在年家二小姐身后,撒娇卖萌求抱抱!惊掉了一群人的下巴!【本文男强女帅,专注虐渣打脸撒糖一百年!】
  • 师从林九

    师从林九

    意外穿越到类似民国的时代,在这个叫任家村的地方,见到了一个和林正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九叔?”ps:不会完全跟着电影走。只有灵异的世界,没有毁天灭地(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极品神君在日本

    极品神君在日本

    李玄羽修炼万年,成为一代神君,却意外穿越时空回到万年以前的二十一世纪的日本。修为尽失的他,是再回巅峰,还是只做一个普通高中生?李玄羽觉得是该清算一下以前的账了。
  • 她是我的心上星

    她是我的心上星

    写都是瞎写的,没什么考究的,看也就随意看看。以后会修改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此文已写蹦,慎入!!!)
  • 离婚,要戒!

    离婚,要戒!

    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梁璐这一生都在等待程楠的爱。直到签下离婚协议书的那一刻,梁璐都还固执的以为自己是程楠的良人。可是后来千帆过尽,她才明白,曾经他那达达的马蹄只是美丽的错误,他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邪凰逆天之废材九小姐

    邪凰逆天之废材九小姐

    她,21世纪佣兵界的传奇,不灭神话。她,苏家以前的天才,现在的废材。当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人凑在一起,注定了这片大陆的不安生。她依旧狂妄,练丹炼器驯兽玄灵战气更甚的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只是,似乎惹上了一个大魔头...【本文绝对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健康】【本文纯属作者恶搞,如有雷同必定巧合】(新人,写的不好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