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600000013

第13章 游戏 (2)

“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最早记载在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里。唐代学者司马贞在为《史记》所做的索引里注释道,此语源自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子。他的原话是,“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无论如何,古人心中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非今人所诠释的“吃”。

据我所知,在中国许多地方,1961年和1962年两年出生的人口,不及1963年一年的新生儿。这是因为,经过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①,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数以千万的百姓死于饥饿,活下来的人多不愿再添人口。但到了1962年夏天,情况开始好转,于是人们又纷纷孕育新生命。

其实,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此前就出现了。1955年,中央政府发行了第一套全国粮票,粮食供应定量配制的政策就此出台。后来省级政府也发行粮票,但对每个城市户口的总定量都有统一规定,只不过各个地方略有差异。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黄岩县每人每月的粮食定量是这样的:小学生24斤,初中生和妇女27斤,高中生28斤,成年男子30斤。

换句话说,我们母子两人的总定量是每月51斤,这里的斤是指市斤,一市斤相当于半公斤,即五百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量是指大米,因为江南主要栽种水稻。在北方,由于粗粮较多,定量的标准也相应高一些。例如山西省,成年男子的定量是每月37斤。

不难想象,每个家长(尤其是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总是把自己的口粮节省下来。我上学的时候,学校里经常举行忆苦思甜活动,宣传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他们在长征时饥不择食,甚至连皮带都煮了吃。相比之下,我们还只是少吃点大米而已。学校的作文题也少不了艰苦奋斗这类主题,还有就是对万恶的旧社会和地主阶级的批判,似乎那样一来,饥饿感也能减轻了。

批判管批判,每次和母亲一起进城我最渴望的一件事就是下馆子,也就是去饭店吃一餐。如果她答应了,那我们就会去吃面,我们每次去的那家老馆店在劳动北路,也就是连接永宁江大桥的主要街道上,与百年中药店——“沈宝山”相距不远。我记得面馆的店面很窄,只有一间,里面却很深,朝西的门口兼做灶台。

面馆里只有三种面(或许还有其他面,但我们只点过三种),也就是光面、猪肝面和鳝丝面。所谓光面就是清汤面或阳春面②,虽然没有浇头,但厨师事先准备好一锅讲究的面汤,顾客要时放把湿面进去浸泡几分钟后捞起来就成。鳝丝面是用黄鳝丝抄的,而猪肝面只是在光面里加几片猪肝而已。至于故乡的名吃姜汤面,儿时的我从未听说,更谈不上品尝了。

湿面是相对干的米面(米线)而言的,是麦子揉成面粉后从机器里绞出来的。其实细细的米面也是机器做的,可是故乡人却只管湿面叫机器面。我们去的那家面馆只有机器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光面一毛一碗,猪肝面和鳝丝面售价分别是两毛五和四毛。

多数情况下,母亲会点1+1,也就是一碗光面加一碗猪肝面。不用说,她老人家总是吃光面,声称不爱吃猪肝。当然了,我会夹几片猪肝到她的碗里。只有在特殊的节日,母亲才会买一碗鳝丝面,那味道鲜美极了。而无论买什么面,最后面汤都会喝干。吃过几次以后,我自己也会点了,现在想来,那家面馆就是我孩提时代的麦当劳或肯德基。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仅粮食定量供应,食用油、肉类和布匹也是如此。政府定期颁发油票、肉票和布票,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时猪肉的价钱,6毛5分一斤(大米是1毛3分6厘一斤)。有意思的是,那时猪的各个部位价钱基本一致,这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那么猪肉分类的多寡是否与物质丰富的程度成正比呢?在哥伦比亚的超市里,我亲眼见到,牛肉的分类多达70多种。

无论如何,卖猪肉的师傅在那个年代比较吃香,做老师的可能有机会沾光。假如他或她的学生家长正好是那位师傅,那就有可能买到最好的部位。那时候没有冰箱,母亲把买来的肥肉放在锅里熬成油以后,剩下的猪油渣就是我的零食了。猪油通常盛放在玻璃瓶里,一瓶猪油可以用来抄一个月的蔬菜。

说起零食(黄岩人叫零嘴),那就十分可怜了。麦芽糖最常见,甜得有点腻牙,但我还是爱吃。每次货郎挑着担子进村,他的小手鼓摇得丁咚作响,把孩子们的口水都引出来了。虽说从他那竹叶包起来的大圆盘里,切割下橡皮擦大的一小块只需两、三分钱,母亲仍舍不得。为此她鼓励我平时把牙膏皮(壳)和晒干的橘皮积攒下来,与货郎换取麦牙糖,那样一次往往能切得一大块。

我还记得,那些家里实在没东西可换的小朋友,也会借货郎的手鼓摇几下。如今,爆米花在自己家里用微波炉就能做,它甚至成了酒吧里销量仅次于花生米的下酒点心,可那时候货郎挑着又黑又重的爆米机在各个村庄四处转悠,也难得觅得一笔生意。谁家愿意用一个人一天的口粮,再贴钱去换这空心的食物呢。

夏天来临,王林施村唯一的冷饮是绿豆棒冰(若是进城还可以买到洋菜糕,味道比现在的果冻鲜美)。到了冬天,我们在燃烧的灰堆里烤红薯。而每逢过年,则有芝麻糖和冰糖葫芦。说起冰糖葫芦,我儿时一直没有品尝到,还以为是将荸荠放进冰库里再取出的。

成年以后我才知道,冰糖葫芦是将山楂用竹签串成后蘸上麦芽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制成的,因此不分地理、季候,相传南宋一位皇帝的宠妃就是靠吃冰糖葫芦治好使其日见憔悴的怪疾。至于芝麻糖,那是我的最爱,每逢过年母亲会从集市上买来一两斤,那种又香又脆的味道真是好极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他晚年读的书也是他年轻时爱读的。将来有一天,我或许会说,我现在喜欢的零食也是童年时的最爱。

现在来说说穿衣,既然使用了布票(男女定量并无区别),这就意味着,每人穿新衣服的机会很少。如果家里兄弟或姐妹比较多,那么大家轮着穿,在同伴面前亮相的衣服也就多了。可是,我们家人口太少。自打记事起,我就没有过穿新衣服的喜悦。但这不等于说,母亲没给我买过或做过新衣服,而是我不记得了。

事实上,我们在王林施村的一个邻居家里有四姐妹,老大就是个裁缝,她和我母亲关系不错,很有可能给我做过新衣服。我还记得她的丈夫是入赘的,但我之所以记得这些,是因为他们蹒跚学步的儿子非常可爱,我和他的小姨子们争先恐后地抱他玩。

在那个年代,衣服的主要功能是遮体和御寒,但也能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也就是说,它也是一种精神食粮。胭脂是妇女们仅有的化妆品,雪花糕和百雀芝是两个不同档次的品牌。对孩子们来说,除了电影以外,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看连环画,也叫小人书。

可是,那时的小人书不仅全黑白,而且几乎都是样板戏等电影的翻版。除此以外,就是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系列故事了,印象里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西游记》里的故事则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受欢迎。当然,还有一些是政治读物,如批林批孔故事,《夜半鸡叫》等忆苦思甜系列。不过,我们没钱买那么多小人书,大多是和小朋友们相互传阅。

生活虽然清苦,但人照样会长大。自文革开始以后,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不久上面又下达了“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先是中小学复课,等到70年代初期,连高校也复课了,可是学生不是通过考试入学,而是推荐上来的,称为工农兵大学生。那时候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小学只上五年,初中和高中各上两年。

1973年夏天,十岁的我小学毕业了。那年破例进行全区统一的入学考试,虽说王林施小学一点不出名,我平时的学习也并不十分突出,数学成绩居然(并未公布)名列全区第一。原先我母亲还担心家庭身份影响我的升学,结果却证明她多虑了。

秋天来到,我开始到邻村王林中学上初中了。王林是人民公社所在地,与王林施隔着三里来地,走路需要一刻多钟。午餐在学校里吃,可是,食堂里的师傅只给老师做菜。事实上,即使卖给我们菜,我和多数同学也不会买或买不起。

每天早晨去上学前,我准备好饭盒和米,还有两只小玻璃瓶,一只盛着猪油,另一只盛着酱油。到学校后,先去食堂洗米盛水,然后把铝制饭盒盖紧,放在一个叠层的大蒸笼里。上完课后,我们立刻赶到食堂,等着蒸笼一层层揭开,一只只饭盒被同学们认走,那情景颇像机场的行李提领处。只不过饭盒比行李难认,我们需要在上面刻写自己的名字。

猪(酱)油饭是我在王林中学读书时吃得比较多的午餐,但有时母亲也会改善我的伙食,放一只鸡蛋或一块肉冻在饭盒里头,或在一只瓶子里装上腌好的萝卜,让我带到学校里吃。不知为何,这些细节我记得很牢,而老师上课的情景却没有什么印象。我在王林中学一共读了三个学期的书,只记得两位老师。

教数学的陈老师是城里人,性格开朗,经常在课堂上表扬我,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施老师是民办教师,她因为年轻美丽而留在我的记忆里。施老师原来是王林施人,后来嫁到了王林,可能因为新婚燕尔的缘故,她总是穿着得体打扮入时,但神情较为腼腆、严肃,难得一笑。

多年以后,我在西子湖畔见到了陈老师,她的外孙女考入了我任教的浙江大学。陈老师依然有一颗好奇之心,师范毕业的她竟然和小外孙女挤在浙大学生宿舍的同一张床上,度过了整整一个星期。而在一次回乡省亲时,我专程拜访了施老师,她已经年过花甲,两鬓班白,坐在一张单人沙发椅上出现在我的相机镜头里,一如往昔的矜持,那时她早已经做奶奶了。

两位老师都记得我小时候的样子,但当我问起当年王林中学食堂里的景象时,却直摇头。在她们的心目中,学生们的成绩和品行永远是第一位的。她们可能记得某一个学生的某次捣蛋行为,另一个学生某篇作文或某道数学题做得出色,但不会记得饭盒里头的食物,也不会记得我们饿肚皮时脸上的表情。

①有些学者认为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接下来的人民公社等浮夸风才是罪魁祸首,因此,称“三年苦难时期”可能更为合适。

②据考证阳春面是上海人先开始叫的,他们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因为光面以前每碗售价一毛(十分),故名阳春面。

同类推荐
  • 旗山脚下

    旗山脚下

    本书五十四篇,分《道路篇》《亲水篇》《田园篇》三辑,收入作者专门写路、写水、写田园的系列文章,形象具体地反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抒写了家乡真实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
  • 流年杂履

    流年杂履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收入作者发表于报刊的文学评论、书评和影视评论。还有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对家乡、亲朋和学校生活的回忆性文字,以作者的亲历亲见亲受所感见证了家乡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历史发展,表现了作者对亲情、友情、乡情的眷顾和热爱,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并透视出特定历史时代风云的沧桑激变。书中收入的域外观感和国内游记类文字,意在通过对域外风情的介绍见出文化背景的差异,为我们的建设提供参照。国内游记旨在激发爱国情怀和亲近自然,以珍惜爱护我们的旅游资源。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 谛听花落

    谛听花落

    本书精选收录作者近年发表在各级报刊杂志上的散文随笔155篇。本书视角新颖,寓意美好;内容多姿多彩,贴近生活,是作者多年生活的见闻感受;滋润心灵,品味幸福,颇具启示意义。作者行文不浮夸不矫饰,文字一派天然,读来有神清气爽之感。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真情厚谊。
  • 飞翔的蒲公英

    飞翔的蒲公英

    本系列丛书共三册,分别为:《飞翔的蒲公英》《青春的序曲》《遇见墨香》,是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深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习作精选,题材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内容广泛,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观察、赞美,还有对生活小事的反思,对亲情的歌颂,对故乡的思念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细腻、真挚。
热门推荐
  • 佛说月光童子经

    佛说月光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有一个华为

    只有一个华为

    20多年前,华为只专注于通信设备的研发生产。如今,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更是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9年前,《华为真相》横空出世,一度成为全面揭示华为成功秘诀的唯一畅销书;如今,《只有一个华为》紧跟时代步伐,继续揭示华为在云时代的征战历程。华为,只有一个,但是,华为的成功有规律可循。本书从华为的管理理念、组织系统、资本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国际化管理、接班人等方面,讲述了华为从狼性霸主走向狮子王者、从中国通信老大到即将登顶世界第一、从未上市到将上市的发展历程,全面分析了华为独特的战略思维,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 天国奇缘

    天国奇缘

    在天国,有六人最为出名:廖欣程、苏亦安、林初落、许念初、王玮宸、苏清柠,他们也是最要好的朋友,林初洛和廖欣程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知己,打打闹闹十几年,说要保护欣儿妹妹的初洛他做到了,为了保护欣儿他受了伤,整整沉睡三年之久。可口口声声说爱欣儿的王玮宸,慢慢地眼里装不下林初洛,就设计伤害他,可他怎知,那日初洛与欣儿在一起,差点也把欣儿杀害,他又怎知初洛在欣程心里的地位,欣儿看着最疼爱自己的初洛哥哥倒在自己的面前,她的心里有多痛苦,王玮宸也让欣儿一辈子活在内疚当中,当然,他也失去了自己最爱的欣儿……但还好有人一直在欣程最痛苦的时日陪伴着她、照顾着她,那人就是苏亦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果园世界

    我的果园世界

    天干物燥,小心雷劈。东方纤云被劈成幽灵,转身投错胎,正当他准备复仇时世界‘和平’了,没办法一心一意开始搞起沙盒世界,收割一波波果实……PS:前面沙盒幕后搞事情(已蹦)后面沙盒诸天穿越(正常)<(?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摄政王的惑心独宠:养女小四

    摄政王的惑心独宠:养女小四

    “名正言顺,摄政王王妃,你要的我都给你了。可是你,我凤止卿不要了。”说完,他绝尘而去。她终于当上他的王妃,整日看尽他的背影、他的冷漠、他的不屑一顾、他在姬妾中的游刃有余……原来,他从不曾原谅过她。如果他决定了两个人的婚后相处方式是相斗一辈子,好,那她奉陪。
  • 末日之独家前妻

    末日之独家前妻

    末日,她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年后,丧尸、异能、格斗充斥,当她被丧尸围攻时,却是他用两把长刀劈开她的绝望,给她救赎。可在她步步沦陷后,他的身份随之揭穿,迎来的居然是禁锢与背叛。他的命运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而她的命运里,兜兜转转,全都是他。演绎一场爱的大逃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斗者大世界

    斗者大世界

    茫茫的斗气大陆,美丽的斗气,古老的文化,神秘的功法,种种的奇遇,不灭的姻缘交织在这里。主角,卑微的出生在这无尽大陆之上。卑微的生灵如何成为绝世的强者?弱小的少年怎样创出一番事业?黑暗的阴谋层层迭出,主角又如何面对?冲吧,我要打破一切阻碍,大陆之上,唯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