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600000010

第10章 渡口 (1)

一旦小红蟹钻出洞穴,乘它趴着观望之际,轻轻拉绳将其掀翻在海涂上,然后迅速上前活捉之。——题记

我童年在王林施村所见祖先的发明中,有一样东西并非随时可见,那就是船尾舵。王林施紧挨永宁江,村头有一个20多米长的石板码头,笔直地逐级伸入江中,从早到晚有艄公在那里摇船摆渡,遇到台风时节则暂停。每当退潮时,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便露出水面,船尾的舵自然也就看见了。

在我孩时的记忆里,船尾舵的形状就像一把大菜刀。这些船大多是捕鱼船,渔民们有时出海,有时就在江里把网竖起来,那一定是在退潮时分。渔民们一出海的话就得好几天,那会儿东海里有无数银白色的鳓鱼,通常他们在海上捕到就杀了,取出内脏扔掉,用盐腌起来,这样我们吃到的便是咸鳓鱼。尽管如此,仍然是我记忆里最美味的海鲜。此外,就数小黄鱼和水潺(又名豆腐鱼)了。

无舵的渡船大约可搭乘十来个乘客,少不了鸡鸭等家禽和农副产品,有时还有自行车,不过都是加强型的。渡船用的是大橹,艄公通过它来控制方向。大橹摇摆的幅度比较大,比小橹好掌控,后者如果不是行家摇着摇着很容易脱离金属槽臼。

每次我过渡时,总要跳到后甲板上帮艄公一起摇橹。渡船走的是Z字形,即先逆水行舟,逆水的距离取决于风浪大小。待走过一定距离后,再斜渡到对岸。艄公总是瞄准对岸码头的下水,抵达后再次逆水,慢慢接近码头。因为码头上没有废弃轮胎做防护,船头不可避免地要与坚硬的石头撞击。

每次轮渡的时间大约需20分钟,有时赶得不巧,候船的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因此,每逢我和母亲进城采购回来(通常是猪肉、食油、豆腐,也有西红柿或黄瓜等王林施村没有的蔬菜)。除了和母亲轮流挑担以外,快到码头时我总是抢先一步,看看渡船的位置。假如正好碰上渡船要开,我会喊住艄公请他稍候。

有意思的是,那时渡船就已被承包了,我记得无论村里村外人,每次过江的船费都是两分钱,全部收入归艄公。这样一来,生产队里就不另外给他记工分了,因此无需船票,服务态度也比较好。我长大以后,坐过不少轮渡,多数是汽车轮渡,著名的有直布罗陀海峡、波罗的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可是再也没见过艄公的橹了。

终于有一天,我读到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被深深地感动了。故事发生在湘川交界一条小溪渡口,摆渡人家只有爷爷和孙女翠翠两人,他们在渡船上悠然度日。城里有个洒脱、慷慨、大方的船总,两个儿子都十分优秀,他们在一次龙舟赛上与翠翠相识。兄弟俩都爱上了翠翠,翠翠也对老二有意,没想到老大却先请人提亲。爱情的悲剧从此揭开了序幕。

先是老大主动退走江湖,却不幸溺死于水上。老梢公与船总的友谊嘎然而至,随后他老人家便在一场雷声中默默死去。几乎是同时,老二也无法接受失去兄长的悲痛,离家出走了。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地写到翠翠等待意中人的决心,他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而在我看来,这部小说的恒久魅力在于,悲剧的发生并非由于特权阶层的介入或强取豪夺,而是由于一种简单的误会,这正是沈从文的高明之处。

可是,在王林施村的渡口,我却从没有听说过这类爱情故事。事实上,每一位艄公都是男性村民,他们和女乘客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我不会知道。不过,一位村民给我讲过一则故事,反倒使我对艄公这个职业产生了一种另类看法。故事的题目我记得很牢,叫做《一个屁臭死三个和尚》,可惜内容我只记得三分之二。

说的是有一天黄昏,艄公在摆最后一次渡,乘客中有一位美貌的少妇。船行半途,这位少妇不小心放了一个屁,有位好事的村民想刁难她,挨个追问乘客,被一一否定了。眼看就要轮到少妇作答,她的脸刷地红了一半。艄公见此情况,赶忙一口认了下来。

靠岸以后,为报答艄公解围之恩,少妇邀他到家中小饮,并亲自下厨做了几个可口的小菜。不料,正当他们碰杯畅饮之时,听到笃笃的敲门声。原来,出海捕渔的丈夫提前返航,情急之下,少妇把艄公关进大衣柜里头。她匆匆收拾碗筷,慌称准备菜肴是为丈夫接风,于是小两口痛饮几杯,云雨一番后丈夫呼呼大睡。此时少妇才打开柜子,只见那艄公已经憋死了。

无奈之下,少妇借着酒力把他背出家门,准备把他扔进村头池塘。路过一处茅坑,正好遇到一个解手的村民,他见一女子背着一具尸首,吓得往后一仰,跌入粪池一命呜呼。可是,那第三个男人是如何送命的,我已经记不得了,而标题中所谓的和尚大概是指未婚男子吧。

渡口留给我最可怕的记忆则是在一次强台风过后。由于地处东海之滨,黄岩乃至整个台州每年都会遭受几次台风袭击。可以说,台州和温州常常是台风的重灾区。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台风是指在北太平洋西部大规模移动的一种热带气流,是从英文typhoon音译过来的。可是,我在王林施村的时候却不知道这些。以至于我在随笔集《数字和玫瑰》(三联书店,2003)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故乡是在东海之滨的一座县城,那里离台北只有两百多公里,并且是在正南的方向,所以从小我就以为所谓“台风”就是从台湾刮来的风(至少应该途经台湾海峡),当时两岸政治和军事上的完全敌对也诱使我这样理解。我一直在心底里这样想当然,而从没有和任何人说起。

这个天真的常识错误就这样保留下来,直到我考上大学以后才得以纠正。

话说那次可怕的强台风正赶上夏季的大潮水,村里的码头、橘林、池塘和晒谷场全被淹了,很多人家里进了水。幸亏施老太太家的地基比较高,但江水还是抵达了最高一级台阶。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邻居们坐着水桶相互串门。

等到台风过去,潮水退走的次日,一则消息迅速传遍全村:码头上泊着一具尸体。于是,很多大人小孩都赶往那里看热闹,我乘母亲没注意,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去了码头。那一幕情景令我终生难忘,一具头发脱光、全身浮肿的裸体男尸依附在码头下水的一棵木桩上,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爬满了苍蝇。

显而易见,遇难者在江水里已经浸泡数日,且并非本村人,他是随潮水漂过来的。我不知道后来警察有没有查出他的身份和来历,但自那以后的许多天里,我吃饭都没有胃口,夜里睡觉时也会经常做恶梦。毕竟,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尸体,而且是一具面目全非的尸体。

当然,渡口也留给过我温馨的记忆,但并非在日出或日落时分。对此我后来也感到奇怪,那本该是渡口最美丽的时刻。之所以忽略这一美景,想必是由于村民们祖祖辈辈已司空见惯了,而我本人那时也没接受过美的教育和艺术熏陶。让我期待的一刻是,往来于黄岩县城和海门镇之间的小火轮每天两次经过渡口。

有时候,遇到有本村的乘客搭乘,那就需要渡船接应,因为王林施村的码头吃水不够深,那艘可以承载一百多位乘客的小火轮无法停靠,因此需要艄公把渡船摇到江中接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每位乘客收接应摆渡费五分钱。由于轮船到达的时间随潮水变化,因此很难确定,想要搭乘的人往往提前坐在渡船上,等着小火轮在江湾尽头出现。

永宁江本是椒江下游的一条支流,九曲十八弯之后在离开王林施村不到五公里的三江口,与从临海方向流来的一条较大的河流——灵江汇合,变成了椒江①,后者最宽处足有一千五百多米。椒江注入东海的地方便是海门,唐宋以来就是商贸重镇和海上门户,近代有“小上海”的美称。

作为浙东重要港口的地理位置,海门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跃变成了台州市府所在地,而黄岩则成为它的一个区,曾引发故乡人民强烈不满,此乃后话。我本人有幸搭乘过几次小火轮,可是每次都是往黄岩方向,因而一直未能到达那条宽阔的椒江。不过说实在的,即便不搭乘小火轮,站在码头上看它与轮渡交接,对那时的我来说也已是一种享受。

既然渡口靠近东海,自然有海涂了。小时候除了在田野里放风筝以外,最好玩的莫过于在海涂上抓蟹和弹涂了。弹涂的外形和味道都有点像泥鳅,是惟一能离水在陆上活动的鱼。蟹不是现在我们吃的大螃蟹,而是那些与大人的半个拇指一样大小的小红蟹。每当潮水退走,海涂上留下少量贝壳,有仰有卧,小伙伴们会抢着把它们捡走。更多的是小红蟹,它们喜欢从洞里钻出来晒太阳。

这些小红蟹个个很机敏,离开自己的洞穴不会太远。每当有人靠近时,便迅速爬回洞口,消失不见。但我和小伙伴们总有办法,我们会把连接长绳的一个个铁丝小圈放在洞口,再蹲伏在五、六米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一旦小红蟹钻出洞穴,乘它趴着观望之际,轻轻拉绳将其掀翻在海涂上,然后迅速上前去活捉之。

这种捕捉小红蟹的方法有些类似于在橘林的溪沟边捉青蛙,后一种游戏我将在下面的文字里提到。但由于捉小红蟹是在开阔的海涂上,因此更好玩也更浪漫一些。多年以后,我携家人驱车返回黄岩,也曾到过王林施村,看到过我和母亲从前住过的施老太太的平房,它依然好好地坐落在池塘边,只不过在村民新盖楼房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矮小了。同样变小的还有我们屋前的晒谷场,它已经完成了放映露天电影的使命。

那次我没有去渡口,因为听说下游已筑起堤坝,永宁江水复又变清了,真正吻合了它的名字——永宁江或澄江。这样一来,海涂肯定不见了,轮渡和小火轮消失了,甚至码头也迁往下游了。不过,在我的一首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诗作《再远一点》里,留存了那片海涂的影子。

再远一点

再远一点

我们将看到

人群像砂粒

堆砌在一起

彼此相似

再远一点

我们将看到

房屋像贝壳

或仰或卧

难以分辨

再远一点

我们将看到

城市在陷落

市民们纷纷出逃

搭乘超员的旅客快车

再远一点

1988,杭州

①椒江,全长两百多公里,仅次于钱塘江和瓯江的浙江第三大水系,其干流灵江发源于仙居和缙云两县交界的括苍山麓。

飞行

同类推荐
  •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书中详尽记录作者在北大中文系、哲学与宗教学学的学习、感悟、交流、碰幢与心得,兼容文学、哲学与宗教的沉思。本书从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角度,描绘北大名师的风采,诸如楼宇烈、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 希腊神话:十二星座传说

    希腊神话:十二星座传说

    探索十二星座在希腊神话中的起源,揭秘十二种基本性格原型,展现宇宙星空的独特魅力。
  • 甄家红楼(下)

    甄家红楼(下)

    本书揭开了《红楼梦》内幕,阐明了幕后的真人真事,记叙了“一叙一脂”、“白雪红梅”即曹雪芹和孔梅溪这一对痴情儿女的生平历史、离合悲欢、音容笑貌,以及他二人撰写和评注《红楼梦》的全过程,并作了论证等。
  •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

    《读红一得》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在我国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本书的作者刘广定老先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不同的版本对《红楼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地,他虽然自谦地称其为心得,但事实上通过一些章节的深刻剖析,使读者对《红楼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除灵者之时间之行

    除灵者之时间之行

    我是一个时间的见证着,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不断的在记录这时间发生的事情,说道都是除灵者们的事情
  • TFBOYS之在一起的约定

    TFBOYS之在一起的约定

    在一次偶遇,让三个女孩遇到了自己的偶像TFBOYS.这三个男生看着眼前这三个女孩,脸突然不自觉的红了起来》三个男生和三个女生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小说纯属虚构)
  • 时间反刻

    时间反刻

    1962年生人的黎光茂得到一只能够穿越影视世界的手表,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样的陌生。
  • 邪王蜜宠:逆天长公主

    邪王蜜宠:逆天长公主

    陌杨哥哥你怎么把院墙又给修高了,人家都快翻不过去了!她苏依然,尚书府千金大小姐,二十年里生活风平浪静爱恋九王爷楚陌杨,自从她为他挡了一箭后从此二人的真实身世逐渐浮出水面,她摇身变成女帝的长公主,他报灭门之仇却得知上一世的身份,上一世的爱恨情仇渐渐让原本活泼乐观可爱的依然走上黑化之路,究竟她会不会原谅上一世他的过错?这一世他和她会是什么结果?下一生,他们还会不会相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道下囚徒

    道下囚徒

    人生在世,宿世纠葛。一个怪人,一串铁链,扼住了世界的咽喉。一个老头,在瓢泼大雨中喝着烈酒,拖了一把大关刀,晃晃悠悠的上山杀了几千人。一个孤儿,一份执着,于凡世斩断浮生。一个痴儿,喝下一捧清泉,带着镣铐,长生于天地间。......咂口一小酒,叹草木俱朽。观万蚁旋磨,笑壮志未酬。人或者神,都是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两界缘由

    两界缘由

    天地之间有大隐秘:传闻上古之时,凡俗亦可撼天,三皇五帝,虽为蝼蚁,可以驱神,今朝世人,终归了了一生,不能惊天动地,前人之能,后辈坤龙,以三世之身,成无上之躯,追溯上古之谜,一界成,一界亡,两界之缘由,留待后人评说。群号:37276598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