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94900000049

第49章 摧头断尾

高奴县城外十里的山林里,张辽和其余六千多名将士正隐藏在其中。

“报。敌军前头部队已经与赵将军交战,呼厨泉等敌军主力已入高奴城。”

“张将军,动手吧。”张辽身边的几名军官个个跃跃欲试。

“百姓和辎重在什么位置。”张辽问。

“百姓离高奴城大概还有七八里地,有四五千敌军押送;辎重已经被运进城里了。”

“弟兄们,我知道你们都想拿下呼厨泉的人头,但是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机会。

呼厨泉现在身边有重兵,硬憾难免有大伤亡,不划算。

高奴的地形就和碗一样,四周是山林,中间是平地,敌人已然是瓮中之鳖。

所以我觉得当前的任务是先救走百姓,这样我们对敌军发起攻击时就不会再畏手畏脚。”

“我等听从将军安排。”

其实张辽不必向众人解释,既然命令是接受张辽指挥,就不会因为他是新来的而不服从。

“好,六营负责狙击敌人援军,七营负责解救百姓,其余三个营和我歼灭敌军!”

前后同时受到攻击令呼厨泉大惊,恐惧于对雁门军兵力的未知,仅仅派出了五千人的援军增援后方,其余兵力收缩进城内以防雁门军攻击中军,雁门军没少用调虎离山之计。

雁门将士们已经接近两年没有大战了,见到匈奴人就像许久没有吃肉的饿狼一般。

匈奴人虽然摆好了防御阵型,但还是被这群饿狼将阵型撕扯得支离破碎。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以摧枯拉朽之势清缴完押送百姓的匈奴兵后,张辽赶紧增援阻击敌人增援的六营。

由于人数上的差距,六营是整场战斗中最艰难的一个营,待张辽赶到时就已经折损近半。

“杀!”

眼前倒下的战友激发众将士的怒火,张辽长枪直指敌阵,带头冲击敌阵。

骑兵集群冲锋再一次成为了匈奴人磨灭不去的阴影,一轮冲击下去就令匈奴折损近千人,马蹄、枪芒所到之处,敌人无不胆战心惊。

匈奴将领自知不敌且士气已无,立即下令撤退。

张辽率军一路追杀,杀得匈奴军丢盔弃甲,直至高奴城外才停下脚步。

在这一仗中,张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作风赢得了将士们的赞扬和好感。

虽然他们也不反感那些坐镇后方,运筹帷幄的儒将,但终究没沙场猛将来得那么强烈。

这一仗,被拉扯成长蛇阵的匈奴军的蛇首、蛇尾都受到雁门军重创,数万名百姓被解救出来向周边逃窜。

虽然没有多少食物,但也已经开春了,山林里有不少能吃的东西,此处离定阳县不过两三日的路程,张辽相信是不会有问题的。

唯一可惜的是有一部分百姓被匈奴人驱使来运粮草,没能被解救出来。

在将匈奴人全部逼进城内后,赵云张辽也陆续收兵。

原定的甘谷驿营地让给了撤离的高奴百姓,所以只能驻扎在二者中间另选了一处作为营地,距离高奴城仅有三十多里地。

两军会合后,赵云和张辽互相通报了战况。

赵云部仅阵亡一千出头,就消灭了敌军五千多人,主要是靠弓箭杀敌,避免了伤亡。

张辽的损失则较大一些,阵亡了一千五百多人,但消灭了七千余人。

这一仗的成绩是十分喜人的,这一切得益于合理的战术。

匈奴虽然兵力总数是五倍于雁门,但通过拉长阵线,再逐一击破,使得雁门军不会在同一时间和多于己方的敌军交战。

赵云通过弓箭火力封路,迫使追击过深的三千多敌军和同样是三千多的己方交战。张辽则是用一个营去堵截从而实现这一想法。

所谓以少胜多的精髓其实就是分而蚕食,以多打少,恃强凌弱,集中优势兵力与敌弱势交战。

在同等兵力下,匈奴兵这种普通玩家面对雁门军这种又氪又肝的大佬,无疑是被碾压的。

如果不是兵种类型太过单一,以赵云、张辽的本事还可以将伤亡降得更低。

而此刻,高奴城内就又是另一幕了。

“嘭!”

呼厨泉怒砸桌子,底下诸将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一战折损万余人,还被救走了奴隶,你们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我!”

“都给我说说是什么情况。”

没有人敢第一个去触霉头,都低着头不敢出声。

“沙尔,你来说。”呼厨泉随便点了一个。

“是。”

“末将追击赵云,不了在山谷口中了他的埋伏,先头三千人马全军覆没。末将奋起还击,但赵云一直利用弓骑消耗我军,不与我交战。大王,赵云的轻骑的厉害您是知道的啊,末将也是没办法啊。”

“嗯。”呼厨泉强忍住怒气。“多伦,你呢?”

“启禀大王,卑职去增援的时候被敌军拦下,就在要突破的时候,敌人的援兵先到了,我的兵力不多,只能撤退,大王明鉴啊。”

就在呼厨泉要发火的时候,汉人军师发声了。

“大王,事已至此你再责备他们也是于事无补,此战是我军轻敌大意所致,在不知敌情的情况贸然追击所致。虽败,但元气悠哉。”

“你们遇到了多少敌军。”

“在谷口埋伏的弓箭手至少两千人,后来一共又有五千左右的骑兵,估计有七千余人。”沙尔说道。

“多伦?”

“在,敌军既然可以同时和我交战又可以救人,人数恐怕不下八千。”

这俩人为了减轻处罚,都夸大了赵云二人的兵力。

“这可如何是好啊。”

底下人议论纷纷,匈奴军中有个共识,没有三倍于雁门军的兵力就要绕着他们走,没有四倍以上的兵力就别想着和雁门军交战。

“静一静!”呼厨泉发话了。

“军师,你以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他如今的这一切都是这个汉人给他带来的,无论是技术还是谋划,如果不是楚轩的意外出现,他们已经成功的回到匈奴领地,他也可以成功的坐上匈奴单于的宝位。

“大王先不急,当前我们对敌军的实力不明,不宜轻举妄动,待明日打探清楚再行决策会更好,我军粮草充足,无需大忧。况且这个时候我们大军应该也解决了楚轩了。

等另一路大军回来会合,带上楚轩的人头,这些雁门军就可以不攻自破了。而且他们从雁门赶来,路途遥远,粮草肯定不多,大王敬候佳音即可。”

这个回答呼厨泉还算满意,怒气也消了不少,便不问责作战不利的责任。

同类推荐
  • 大唐如意郎

    大唐如意郎

    穿越大唐,李德以为低调做人方得始终,奈何人生如戏太有魅力,睁眼就被人抢亲,便宜小舅子裴元庆,赶不走的程魔王,甩不掉的罗大胖……落难的萧美人,走丢的红拂女,好事的玉郡主,逃跑的杨阿五,四猛四绝十三杰,奇葩英杰尽登场。“诸位英雄好汉,我乃大唐如意郎,道不同请各走各的,‘球’……”
  • 三国演义之极品神棍

    三国演义之极品神棍

    这是一个大时代,谋士猛将犹如天上的繁星,各自粉墨登场,观古今历史,从未有如此盛世!这是一个杀不死的小强,穿越到东汉末年,努力奋斗的故事。且看陈如龙如何在群星璀璨的三国长河中,脱颖而出,问鼎天下!
  • 众神三国

    众神三国

    重生三国,我为赵云之弟赵天。一杆长枪,外加身后万众兄弟。一腔热血,外加脑中精念无形。不求一步登天,但求步步为营。漫漫封神路,楚楚三国情。
  • 振南明

    振南明

    (书友群:三零九四二九一五九)崇祯十七年闯贼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内有贼酋流匪窃玺,外有鞑虏胡儿嚣衅,国破山河在......举国同哀之际,一个现代灵魂附身在太子朱慈烺身上。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朱慈烺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贼不两立,皇明不偏安!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热门推荐
  • 我混阴间饭的那些年

    我混阴间饭的那些年

    走过南,闯过北,还和僵尸亲过嘴!这是我行走江湖一生的名言!
  • 追猎

    追猎

    身为报社法制记者,他不断追溯,不断还原,高官十二年的心路与情感历程纤毫毕现。与此同时,更大的迷局再度铺开。
  • 核爆武者

    核爆武者

    文明发展引发平行宇宙入侵,新一代武者崛起,为文明而战,为生存而战!我叫徐凡,一个会核爆的武者。
  • 重生之网络大亨

    重生之网络大亨

    有人说Google在拒绝雷雨基金的风险投资前,应该参考暴雪的先例。有人说联通不该发布联通网苑计划,因为市面上百分之八十的网吧都归风云网络所有。有人说苹果、微软、思科、IBM、雅虎、甲骨文,只要你能想到的高科技企业背后几乎都有那个少年的影子。有人说当一场比微软当年更庞大的反垄断调查展开时,许多人都在猜测,或许这家集团将会逃脱不了分拆的命运,特别是那个二十二岁就成为世界首富的少年。那个少年叫于骏,他重生于一九九八年,那个互联网萌芽的春天。
  • 破梦之初见

    破梦之初见

    "流浪的猫狗我很乐意收留,可她不是。警察看不见她,大圣看不见她,就算你说她不是妖魔鬼怪那也不是正常的东西。我不能留。"权文钟是一名拥有无数粉丝的偶像明星,身边却凭空出现一个别人都无法看见的女孩。这个女孩没有名字没有记忆却熟知权文钟的一切习惯爱好。郑天印是一个靠走道场过生活且在北京小有名气的道士,因女孩与权文钟结实,为了探明她突然出现的秘密,郑天印违背师道,尘封的旧事被一一披露,还引来了居心叵测的noha...这一切是巧合还是天意?
  • 人生初时若不见

    人生初时若不见

    12岁的菲儿遇上17岁的伊伊,10多年后,谁也猜不到甜腻的相识如何演变成为绝望的结局。
  • 游戏修真路

    游戏修真路

    淡漠的世界,所有人为了自己,为了家族,为了种种理由,背叛,逃离。他因为曾经的自由,曾经的一切挑战了世间规则,是成功还是......
  • 将军追妻过千年

    将军追妻过千年

    她原本是现代的一外科医生,但是一场意外,她穿越到了一个从未记载过的朝代;他本是一将军,遇见了她就变成了一个妻奴,最后又是一场意外,她把他带回了现代。从此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性”福生活。
  • 乔巅

    乔巅

    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 世宠太子妃

    世宠太子妃

    沈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太子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家有长姐人似玉,玉语温存难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