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46100000444

第444章 宋哲宗驾崩

元符三年。

正月初一。

苏轼与苏过在桄榔庵中度过在昌化军的第三个新年。这些年,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期重用的旧臣中有不少人被陆续贬往岭南,由于环境条件恶劣,旧臣们又年事已高,前宰相吕大防等人死在了前往贬所的路上,刘挚等人则死在了贬所,而苏轼却平平安安地在惠州生活了三年,如今又在昌化军生活了近三年。六十五岁高龄的他虽然偶有小病缠身,但大多数时候还算康健,只不过此地食物短缺,生存环境恶劣,长期营养不良使得他面容枯槁,骨瘦如柴,两鬓皆秃。

自从宋哲宗下诏苏轼等人不得北归,除非官家驾崩,另立新君,不然苏轼等人此生定要葬身贬所。官家年少,苏轼早已做好了在此过完一生的准备,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进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同月。

宋哲宗大病,数日后驾崩于福宁殿,年仅二十五岁,且膝下无子。去年,刘皇后诞下长子赵茂,小皇子仅活数月而早夭。

刘皇后刘清菁原为高太皇太后生前随身侍奉的宫女,凭借姿色才艺博得宋哲宗芳心。绍圣二年五月,刘清菁被封为美人,十月晋封婕妤。同年,孟皇后诞下大公主福庆公主。刘清菁恃宠而骄,时常不把贤良淑德的孟皇后放在眼里。

绍圣三年,刘清菁诞下三公主懿康公主,晋封婉仪。数月后,福庆公主生病,药石无灵,孟皇后的姐姐拿着道家治病的符水入宫给福庆公主喝。宫中禁用道家符咒之术,孟皇后见姐姐拿出符准备泡水给福庆公主喝,大惊失色,命人将符藏了起来,等到宋哲宗来了以后如实相告。宋哲宗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并未怪罪,但孟皇后还是当着他的面把符烧了。

此事很快在宫中传开,刘清菁觊觎后位已久,觉得此时时机正好,让郝随等人在宫中散播孟皇后欲行厌魅之术的谣言。数日后,福庆公主夭折,孟皇后伤心欲绝,孟皇后的养母听宣夫人燕氏、尼法端与供奉官王坚做了一场法事为皇后祈福。刘清菁将此事与之前符水之事故意联系在一起,在宋哲宗面前搬弄是非,诋毁孟皇后欲诅咒官家。

宋哲宗厌恶高太皇太后,故而一并厌恶高太皇太后所选的孟皇后。他听信刘清菁谗言,当即龙颜大怒,诏入内押班梁从政、管当御药院苏珪详查此事。梁从政、苏珪对近三十名宦官、宫女严刑拷打。众人肢体毁折,甚至有断舌者,现场惨不忍睹。最后梁从政、苏珪伪造供词诬陷孟皇后。北宋案件需要复审,不能草率定案,于是宋哲宗命侍御史董敦逸复审。董敦逸命人将宦官、宫女门带到庭下审问,结果众人气息尚存,但无一人能出声者。董敦逸对此案心中存疑,秉笔迟迟未下,郝随等人见状便以言语威胁。董敦逸害怕祸及己身,只得赞同初审的结果并予以上报。

没多久,宋哲宗下诏废掉孟皇后,令其出家,居住在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绍圣四年,刘清菁诞下四公主懿宁公主,晋封贤妃。

元符二年八月,刘清菁诞下皇长子赵茂。九月,刘清菁被册立为皇后,赵茂患病。闰九月,赵茂早夭。之后数月,刘皇后与嫔妃们并未诞下一儿半女。

元符三年正月,宋哲宗驾崩,宫中大乱。官家突然驾崩,无子嗣继位,到底立何人为帝引发了朝臣的激烈争议。

这天,章惇和三省、枢密院的诸位执政大臣们在门下省聚集,黎明诣内东门,宣召入会通门,来到福宁殿。皇太后向氏坐于福宁殿东垂帘之后,章惇等人来到帘前,皇太后声泪俱下,哭诉宋哲宗突然驾崩之事,许久,稍微平复情绪,抽泣道:“邦家不幸,太行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

章惇厉声道:“先帝驾崩,膝下无子,按照礼律,应当立同母弟简王为帝。”

皇太后道:“神宗皇帝诸子之中申王虽然年长,但因为有眼疾,所以不能立申王为帝。申王不能立,按年龄,理当退而求次,立端王为帝。”宋神宗生有十四子,前面五位皇子皆亡,宋哲宗赵煦排行老六,申王赵佖排行老九,端王赵佶排行十一,老七、老八、老十皆亡,简王赵似排行十三,与宋哲宗为一母同胞。

端王素有才华,书法、绘画、诗文造诣不俗,又经常孝敬皇太后,甚讨皇太后欢心。章惇何其聪明,怎会不知皇太后之意,然而端王为人轻佻,当个才子尚可,当肩负国家命运的皇帝不可。他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和皇太后理论道:“若论长幼之序,则申王为长,应当立申王为帝;若论礼律,则应该立先帝同母之弟简王为帝。”

皇太后见章惇决口不接端王的话茬,继续说道:“他们俱是神宗皇帝之子,岂容如此分别?论长幼之序,于次应当立端王为帝。再说了,先帝曾说过端王有福寿,又仁义孝顺,与诸王不同,立他为帝最合适。”

知枢密院事曾布不想惹皇太后不悦,于是顺着他的心意说道:“此事章子厚没有与我们商量,皇太后下旨便是。”

尚书左丞蔡卞随声附和:“当依圣旨。”

中书侍郎许将也急忙说道:“合依圣旨。”

众人纷纷表示悉听皇太后旨意。章惇瞬间被众人孤立,纵然自己反对也无济于事,只得默然。

数日后,皇太后独召五位王爷中的端王入宫,章惇等人立于帘前。皇太后道:“先帝无子,端王当立。”

端王推辞道:“申王是长兄,应该立兄长为帝。”

皇太后道:“申王有疾,于次应该立端王你为帝,端王不要推辞。”

端王再三推辞,皇太后再三坚持,章惇等人就这么默默地看着,直到皇太后表示出异常坚决的态度,章惇等人才劝说端王:“天命所属,端王应该为宗庙社稷大计考虑,不要再推辞了。”

端王这才同意继位。

同类推荐
  • 大中华1895

    大中华1895

    孟飞刚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的博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意外,他穿越到1895年的晚清。他是甘心卖磺胺做富家翁,还是用满脑子的武器知识改变中国,且拭目以待。。。。
  • 我在三国当龙神

    我在三国当龙神

    三国时代,是华夏最波澜壮阔的时代,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三雄争霸。刘大路表示: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一条蛇而已,拥有龙神系统的我,苟也能把你们苟死。你们打打杀杀,我来改变世界...
  • 大明国姓爷

    大明国姓爷

    明朝末年。建奴扣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中华文明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狼烟遍地。内有义军疯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重生为名族英雄郑成功的龙天。建强军。破鞑虏。收剿义军。重振大明河山。组建无敌舰队。驱除红夷。收复宝岛台湾。乘风破浪。扬大明天威与世界!
  • 赘婿

    赘婿

    武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金辽相抗,局势动荡,百年屈辱,终于望见结束的第一缕曙光,天祚帝、完颜阿骨打、吴乞买,成吉思汗铁木真、札木合、赤老温、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秦桧、岳飞、李纲、种师道、唐恪、吴敏、耿南仲、张邦昌,忠臣与奸臣的较量,英雄与枭雄的博弈,胡虏南下,百万铁骑叩雁门,江山沦陷,生灵涂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
  • 带座北平到大明

    带座北平到大明

    意外穿越到大明末年,李子明发现脑海中竟然有座北平城,他可以从中提取到任何东西……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
热门推荐
  •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全集)

    唐太宗(三卷本)力求还原历史真貌,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慷慨激扬,权谋斗争刀光血影、动人心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土人情旖旎生动、贴近唐朝,器物描写精致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 往事留旧城

    往事留旧城

    魏倾,你不要害怕,你是不是一直以为我在十五岁那年,在那个车站,喜欢上的你?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五岁幼儿园开学那天,我就对你一见钟情了。来,抓着我的手,如果你爱我……
  • 妖孽亲王——女孩别走

    妖孽亲王——女孩别走

    绝世无双,高冷天才岚城王,从小被当作男孩培养,现在已经成为了威震八方的“修罗战神”。刚进城门的她突然接到皇兄的通知——迎娶神乐国东沙亲王的女儿做王妃……
  • 我死了,你呢

    我死了,你呢

    没有千人一面,唯有一人千面。我是谁,我自己都分不清。我活着,可我也死了。你呢?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总裁的王牌杀手

    女总裁的王牌杀手

    杀手退役回归都市阴差阳错成为美女总裁的保镖
  • 邪女VS歪男

    邪女VS歪男

    [花雨授权]给他吃点可考因,在他家放点小动物,气跑他女友,散布谣言,说他是同性恋,有AIDS,还有……因为我心情不好,所以就咒他倒霉一个月,却没想到他合伙人卷款潜逃,害他住贫民窟又出了点小车祸,差点被当成纵火狂……
  • 天降大任之小女子难抗

    天降大任之小女子难抗

    在修行的世界中,在强者为尊的世界中,人人都有一个修行的梦,凭什么每个人都有修行的潜质,有人能呼风唤雨,执掌一方,有人却只能为奴为婢,被人任意践踏凌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虽非君子,只乃一名小女子,但仍有一个修行的梦,一颗炽热的心,大道漫漫,愿自强以不息!
  • 道家诡记

    道家诡记

    本文讲述的是中华玄学之术,从东晋南朝玄学的兴盛,到隋朝的衰落,玄学之术的书籍玄学总汇被尘封在泥土之中,直到清朝起初,由一个人从洞内中取出,便开始了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直到渐渐封建迷信被现代科学所代替,消失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那些科学永远也解释不了的奇谈和传记还在较少的人口中流传着。这些奇谈和传记就由我来总结编书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