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46100000402

第402章 选纳皇后

元祐七年。

二月初二。

皇后候选名单此时已删减到十人,其中两人出自同一家。三省宰相们面见太皇太后,商议最终人选。虽说是商议,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早已属意于贤良淑德的孟氏,还将其养在宫中,亲自教其宫中礼仪。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吕大防上呈十人名单,听取太皇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道:“近来选得九家十女,惟有孟家女最合适。吾观其贤良淑德,乃皇后的不二人选。”

王岩叟道:“不知她是否是嫡出?”

太皇太后道:“她娘是王广渊之女,她爹是孟在,确实是嫡出。”

吕大防道:“孟在官职太小,好在他的父亲孟元当年的官职还不错,门第也算说得过去,只不过孟氏的八字在众多候选人中不算出众,如果考虑合婚,只怕她很难当选。”

太皇太后道:“最近台官郑雍、杨畏,谏官虞策、姚勔都递交奏章,乞求遴选皇后不用阴阳之说,还想要和诸位宰相们评议此事。”她微微停顿,用看似商量却暗含强迫的语气说着“要不就不考虑八字合婚的问题了,卿等以为如何?”

吕大防看了眼身旁的王岩叟,急忙附和着:“祖宗以来都不曾八字合婚过,不合婚也无妨。”

太皇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道:“那就这么办,不合婚了。”

王岩叟眼珠一转,奉承道:“自古圣人不取阴阳之说,太皇太后如今能放下此事,可谓十分得体。”

太皇太后对吕大防和王岩叟的一唱一和非常满意,可转念一想,毕竟是宋哲宗的婚姻大事,此事自己就这么定了似乎不太好,眉毛微抬,流露出十分纠结的语气,道:“台谏官关于不合婚的奏章,吾还没让官家看呢,不知官家是何意见。”

王岩叟脱口而出:“此事全在于太皇太后的决断。”言下之意不用征求宋哲宗的意见了。

太皇太后道:“既如此,你们回去写封立孟氏为后的扎子递上来吧。”

大家领命离去。回到都堂,吕大防提笔起草奏章,刚写了几个字被快步跑来的王岩叟一把抓住了手腕。他一脸迷茫地看着王岩叟,疑惑道:“你要干什么?”

王岩叟道:“你考虑好怎么写了吗,就这么草率动笔!”

吕大防心想着,我都写过多少封奏章了,这种事情清晰明了的奏章可谓挥毫即成,还用考虑?他随口应答着:“就写立孟氏为后啊!有什么问题吗?”说完左手上前准备掰开王岩叟紧抓不放的手。

王岩叟牢牢握住吕大防的右手,不让其动弹,脸上布满无奈之色,道:“闹了半天,你竟然没明白太皇太后的用意!”

吕大防不解其意,眉头微挑,疑惑道:“什么用意?不就是想让我们出面提议选纳孟氏为后,她再表示同意,以免落人话柄,也就是走个形势罢了。”

王岩叟本想着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家心领神会即可,没想到吕大防竟然没听懂太皇太后的言外之意,只得开门见山解释着:“太皇太后明面上是要我们写个奏章请求选纳孟家女为后,实际上是要以官员们的名义来破除官家与皇后必须合婚的说法。你不写到太皇太后心里,她能满意吗?”

吕大防恍然大悟,拍了下脑门,道:“怪不得刚才她还说了台谏官也上书表示不用合八字之类的话。还好你提醒,不然我就犯错了。”说完当即提笔在奏章上写下“奉圣谕,选纳皇后不用合婚”一行字。

王岩叟看后再度无语,无奈地摇摇头,道:“有你这么写的嘛!你这么写不就明摆着昭告天下官家和皇后不用合婚出自圣意,那我们写这封奏章还有什么用啊!你应该写大家都认为不用合婚,此举也符合圣意,是在我们的建议下,太皇太后才决定不合婚了。”

吕大防看着奏章上的字,抱怨道:“那你刚才一下子说明白不就好了!我都写上去了你才说,现在怎么办!”

王岩叟恨不得骂一句我怎么知道你这么笨,但又说不出口,只得在心里骂了几遍。

苏辙见状提笔在吕大防“选纳皇后”的字下又添了“今来众说”个四字,然后又在后面加上“臣等多次启奏,表示阴阳忌讳等事也应当省略”。如此一来,奏章的内容就变成宰相们上书建议不要为宋哲宗和皇后合婚,太皇太后只是同意了大家的提议罢了。

两日后,吕大防等人进呈纳后不用合婚,并去仔细考察孟家家底的奏章。

元祐七年。

二月初二。

枢密院官员们进宫面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对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说道:“你们打听好孟家的底细了吗?”

韩忠彦回答道:“启禀太皇太后,孟在为人和善,官职小,门户清静,没有乱七八糟的事。”

太皇太后对韩忠彦的回答颇为满意,嘴角微扬,隐约露着笑意,说道:“吾之所以不想在贵戚家中选纳皇后,就是担心选出来的人骄纵傲慢,难以调教。”

韩忠彦道:“像孟在这样的人家自然不会骄纵傲慢,而且容易调教。人只要不在富贵人家出生,那么必定行事谨慎,心生畏惧。”

太皇太后道:“是这个理。”

四月初二。

延和殿。

三省官员们再次觐见,太皇太后对吕大防等人说道:“孟家女进宫后能执妇礼,可降制立为皇后。”

吕大防启奏道:“应当选择个良辰吉日降制。”

太皇太后道:“今日明日都是好日子,那就明日降制吧。”

王岩叟道:“太皇太后应该写一封手书交给学士院,这样流程才比较顺。”

太皇太后点点头,命人笔墨伺候,亲笔写下:吾近以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历选诸臣之家,参求贤德。故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孙女,阀阅之后,以礼自持,天姿端靖,雅合法相,宜立为皇后。付学士院降制施行,其他典礼并依已降指挥。然后命宦官将手书递给吕大防。

吕大防收了手书,和王岩叟等人躬身告退。

同类推荐
  • 天国野史

    天国野史

    某天夜里,一位皇子诞生,而这个夜里星辰大变、扫把星掠过,星见预知天下即将大变,于是说这是不祥之子,应当驱出皇族,而大家只看到了这位落魄为平民的皇子,不曾注意到他手里常握着一块黑曜石。
  • 唐朝制造

    唐朝制造

    蓝弃在唐朝很牛,发展工业,连锁酒店无所不能蓝弃在唐朝很牛,享受生活唐朝制造无所不能
  • 长生的上下两千年

    长生的上下两千年

    带着前世记忆的秦子戈重生到金戈铁马,纵横睥睨的先秦时代。本欲做一看客的他,却被命运的洪流席卷。道家高人北冥子观其面相言其命犯天煞孤星,必定将是克父、克母、克师、克友、克妻、克子之人。自以为熟知历史发展的他一笑了之。但在好友惨死,母亲自尽,姐嫁鳏夫后,面对明知不可能战胜的命运,他选择了用生命来抗争。机缘巧合下,他吞下了嬴政的长生不老丹。想死的活了千年,不想死的却永眠地下。世人都道长生好,又岂知若是凄苦,纵是长生又何用。世人皆说长生好,唯君自在随天老!不渡世人不渡己,不求长生不求情。
  • 汉家儿郎——冠军侯

    汉家儿郎——冠军侯

    这是一部写霍去病的历史小说,这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史书上的记载却又如此简略。马踏匈奴,究竟是如何实现的?为什么他打仗那么厉害?六天踏平五国是怎么做到的?封狼居胥时应该考虑什么问题?受降时他独入匈奴人大营,怎么控制风险呢?他创建的车悬阵,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一名华夏兵家,他的精神境界应该在哪里?华夏的道统会如何影响到他?他会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华夏兵家的共同点在他身上如何体现?他会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还有,他会有什么样的异禀?什么样的魅力和缺点?会怎样看待自己?会爱什么样的女人?会卷入政治漩涡吗?还有那个千古谜问,他为什么会射杀自己的同袍呢?如上种种,都是本书要解答的问题。
  • 明末烟云

    明末烟云

    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过许许多多朝代,每个朝代的开始与结束,都是历史最震撼的时刻。明朝末期,腐败不堪。万历和天启时代长期积累下来的诸多弊政,明朝如今已到了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自崇祯元年起,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明廷面对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和内地的灾荒与起义,弄得崇祯处处受制并焦急万分。在中原数省范围内流窜奔袭经年的陕西农民军突然挥师南下,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克明朝中都凤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掘朱元璋祖辈之明皇陵并焚毁之,熊熊大火和弥天烟雾持续了数日之久。
热门推荐
  • 回忆中的那么一颗糖

    回忆中的那么一颗糖

    每个人,都憧憬着有那么一段美好的爱情,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回忆里一颗糖,有那么一点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他的心尖宠又苏又甜

    他的心尖宠又苏又甜

    洛北宸总结出了周子默给遇黎的择偶标准:有钱,能养得起遇黎;身份地位高,能让遇黎受到别人的尊重;能一辈子对遇黎好,不让她受委屈;长的帅,身材好虽说是次要的,但也是必须的;男方父母都要喜欢遇黎.....“这不就是你嘛?”洛北宸无奈的摊手“小白菜只能你拱是不是?”“开什么玩笑!”“就相差7岁,你是多金熟男!”“...我...我对遇黎没兴趣!”“真的?她亲你的时候你没感觉?”.......
  • 吐蕃史稿

    吐蕃史稿

    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
  • 南柯已梦

    南柯已梦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相遇,在正确的时间却又分开。走的最急的是最美的景色,伤的最深的是最真的感情。
  • 玄灵衣

    玄灵衣

    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魔界经常被人们的“欲望”召唤而来,导致魔道肆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困苦。何梵志带着游藤和钱同等人,用轩辕剑将魔王镇压在了不周山。“刀兵劫”的符咒也一同被封印在魔王体内。人们在没有魔的驱使下渐渐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从魔道回归了人道。人们又过上了安稳快乐的生活。因此,百姓拥戴,自愿跟随他们。于是,三人将百姓安顿在三座城内。分别是:关城、安城和卫城。人们开始过着丰衣足食,平安康乐的日子。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兵戈无用。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三座城内百姓的生活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关城内依然一片祥和,日月清明。人们之间,谦卑有礼,衣食无忧。然而另外两座城内人与人之间,谄伪陷害,朋友无信。不能忍辱,不务修善。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人们贪嗔痴慢疑的不断增长,渐渐唤醒了魔王体内的“刀兵劫”符咒。让魔王有机可乘,借助于何妙香的身体回到人间,以期得到‘玄灵衣’达到统治三界的目的。而何妙乐才是玄灵衣的主人。当魔王得知此消息之后,便起杀心。当她得知此生自己的使命之后,义无反顾。尽管磨难重重,前路艰险,但在曾喜音、唐韵、玉绦、白离等的帮助下,一起与魔及他两个儿子展开了正义的驱魔之路……
  • 圆墓

    圆墓

    老头说:“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圆,走了很久之后又回到了起点。”
  • 长老

    长老

    本系列作品被誉为可以与《哈利·波特》、《魔戒》比肩的国际奇幻文学经典作品,作者克里斯托弗·鲍里尼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定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畅销书系列作家”,作品讲述了伊拉龙从懵懂少年到扭转乾坤的龙骑士,从寻仇报复到肩负全大陆的反抗事业,进而肩负起整个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复兴,深刻诠释了少年成长奥义。
  • 丁玲全集(2)

    丁玲全集(2)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胖妃逆袭记

    胖妃逆袭记

    如果人生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当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会选择逃离你,那么往后的一切将不会发生,这样对于你我或许都是一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