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46100000316

第316章 调离黄州

许州。

范宅。

李成伯正要入书斋找范镇,忽闻屋内中传来阵阵哭泣声,轻敲房门,关心道:“范公,您没事吧?”

哭泣声渐止,屋内传来苍老而略带颤音的“进来”二字。李成伯推门而入,走到范镇身边,道:“范公,何事如此伤心?”

范镇道:“子瞻殁了!”说完以袖拭泪,哽咽道,“明天我就派人前去黄州吊唁。”

李成伯道:“此消息尚未验明真假,万一苏子瞻还活着,范公派人吊唁岂不晦气?不如明天我去黄州一趟,探明真假。如果是真的,您再吊唁不迟。”

范镇道:“也好。”

翌日,李成伯收拾行囊,启程前往黄州。

七月。

苏轼这场足足病了数月的赤眼病终于痊愈。期间,陈慥等好友听闻苏轼患病,几近失明,相继造访慰问,杨世昌因苏轼患病不愿继续叨扰,离开了黄州,而诗僧道潜又过来拜访,并长居于此。

这天,苏轼一觉醒来感觉神清气爽。由于昨夜下雨,凉意未消,他便约上朋友们外出游玩。几人穿行于林间,远处群山峻岭环绕,近处池塘荷花飘香。苏轼与众人游玩一天,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回城。他走到城墙外,转身回望来时之路,微微闭目,仿佛自己重回林间,呼吸着清新空气,聆听着鸟语蝉鸣,嘴角挂笑,道:“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大家意犹未尽,于是到雪堂又闲聊许久才返回临皋亭。苏轼刚一回家,见阿宗正在院内扫地,还未言语,对方抢先道:“官人,您可回来了,有人找您。”

苏轼无奈地摇摇头,道:“不会又是来看我死了没的人吧?”

阿宗笑道:“您还真猜对了。”

苏轼笑道:“前两天刚送走范公派来的李成伯,不知这次又是哪位朋友派来的人?”

阿宗道:“是蒲传正官人派来的。”

苏轼哑然失笑,想着,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看来我病逝的消息都传到京师了。他和阿宗来到正堂,见一人正襟危坐。那人见苏轼进来了,急忙起身,打量一番,猜测此人就是自己要等的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苏轼道:“主人命我将此信交予您。”

苏轼接过信,一目十行地读了一遍,瞬间眼眶泛红,未免旁人察觉,命阿宗先带此人下去休息。两人走后,苏轼又将信从头到尾地细读一遍,潸然泪下,感动道:“原来官家还念着我!”

翌日,那人启程回京后将苏轼未死的消息告诉蒲宗孟,蒲宗孟又将此事禀告宋神宗。宋神宗盼了许久,终于盼来了好消息,瞬间喜上眉梢,激动道:“太好了,苏子瞻没死,真的太好了!”随即百感交集,自言自语道,“还好……还好你没死!”此刻,他终于明白苏轼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面对如此人才,弃之可惜,也许是该召其回京了,转念一想,之前多次想重新重用苏轼都被王珪等人反对,未免这次事发突然又引起众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不如先将其调到离京师近一点的地方,等找到合适的契机来再调京师也不迟。

九月,王朝云诞下一子。苏轼中年得子,喜不自胜,为其取名“苏遁”。

秋去冬至……

元丰七年。

三月。

苏轼如往常一样与朋友在雪堂相谈甚欢,忽闻门外高声道:“圣旨到!”众人目光纷纷投向苏轼。苏轼在黄州这么多年,从没想过有一天还会接到圣旨,不免心中惴惴不安,不知是福是祸。

大家快步出门,只见雪堂外站了不少黄州衙门的官员,苏轼等人跪下,一名宦官上前宣读道:“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自今日起改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苏轼眉头微蹙,一边听那人宣读着,一边思绪游离,只是换了个地方,其他完全不变,有必要这么麻烦吗,官家此举意欲何为?

宦官读完后便离开了,黄州衙门众官员也一道离开。苏轼站起身来,直觉腿脚发软,身形一晃,被一旁的道潜顺势扶住。道潜关心道:“子瞻,你没事吧?”

苏轼道:“没……没事。你们接着聊,我先回家一趟。”

苏轼返回家中,将此事告诉王闰之等人,众人皆震惊不已。王闰之揣测道:“说不定是官家想你了,之前他以为你殁了,不是还派人来黄州查探过虚实吗……”说到此,转念一想,“不对啊……你去汝州,他又见不到,如此调动没什么意义啊!”

王朝云道:“也许是缓兵之计呢。”

苏轼道:“你的意思是……官家打算重新任用我?怎么可能!”他自嘲地笑了起来,“我看官家也就是一时起了恻隐之心,所以才这么调动一下,以示慰藉。”说着又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希望他不要起这恻隐之心,如今在黄州,一堆朋友诗酒相伴,多好啊!汝州人生地不熟,去哪儿干嘛!不如我向官家上书要求留在黄州?”

王朝云道:“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官家本是好心调动你,你如果上书拒绝,会让他觉得你不知好歹,万一龙颜大怒,降罪于你怎么办?”

王闰之一听要被治罪,连连附和道:“对啊,朝云说得对,还是听命去汝州吧,我的心可再也承受不住你有一点牢狱之灾了。”

苏轼长叹一声,道:“身不由己啊!”

黄州城的朋友们听闻苏轼要走,皆不忍其离开,只可惜君命难违,只得一波又一波地设宴为其送行。苏轼将黄州的家当处理一番,又将东坡那块地、雪堂、南堂都拜托潘丙代为打理。此外,他又写信寄往筠州,通知苏辙自己不日将会造访。

四月。

苏轼一家收拾行囊,在道潜、潘丙、郭遘、古耕道、陈慥、王齐愈等十几位朋友的陪同下离开黄州。送行队伍浩浩荡荡,大家送了许久仍不忍离去,苏轼百般相劝,总算将众人驱散,只留道潜相伴。由于苏遁年幼,沿途不易疾行,苏轼与苏辙数年未见,甚为想念,恨不得马上抵达筠州,于是决定自己和道潜先行一步前往筠州探望苏辙后,一家人在江州相聚,再去汝州。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奸雄

    三国之大奸雄

    再回汉末,从头开始,誓与群雄争霸天下!但是这一世想要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好像更难了,因为我竟然重生成了徐州牧陶谦的次子陶应!
  • 落魄少爷

    落魄少爷

    亲生父亲打下的万里江山,儿子立誓推倒。无关对错,无关正邪。以天下为棋盘,以万物做棋子,来一场博弈,但谁又是真正的棋手?“你欠我的。”“我知道!”
  • 大广告家

    大广告家

    对历史一知半解的程小浩,莫名其妙的回到宋末元初然而他根本不想呆在这个朝代可又找不着回去的方法更倒霉的是几次三番身陷险境,小命难保
  • 重生之汉室宗亲

    重生之汉室宗亲

    曹阿瞒奸诈多谋?刘循:我虽无谋,奸诈曹孟德不及我万一!刘大耳人心所向?刘循:我为宗亲,登九五之位乃世之所愿!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循:孙家小二,孙文台之后类缩头乌龟!野心狂妄称帝者?此子幼有光武之志!
  • 向天问我五千年

    向天问我五千年

    越是学历史,越是怀疑它的真实性。比如我怀疑:它是活的,趋吉避凶的生物本能让他善于伪装而避免被揭穿它是才学通天的,部分来自历史的意志影响了早期的达尔文并且造出了它行走世间的华丽外衣——#进化论#五千年上下的文明不过是胜利恶趣味的谎言!今我告密者,探你五千年!!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恰如星河璀璨

    遇见你恰如星河璀璨

    在雪花落下后,似乎就是一切的终极……在顾大佬众多马甲还没被发现前,面对殷博玖,她只有一句话“我错了。”众人都认为她是殷家养的小白花可当她的马甲一个个被扒掉后,众人惊愕,议论纷纷。“劲爆!玖爷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妻子将玖爷壁咚了!”“劲爆!殷夫人竟然将殷家大少爷打了!”“重大新闻!殷夫人竟然是个大佬!”而顾大佬的朋友们看到这一幕,欢呼雀跃,“老大!!上啊!!!”顾大佬抬起男人的下巴,“男人,我想包养你。”【超甜,双重生,甜宠,1v1】
  • 凌寒季节

    凌寒季节

    严严的寒冬不只是春暖花开的等待,还有漫天飞舞的雪花飘入眼眸落进心海,洗涤尽心底的尘埃。。。。。。
  • 克洛诺斯星计划

    克洛诺斯星计划

    随着大爆炸一同从奇点迸发的克罗诺斯星正在日渐老去,为了获得新生,他们悄悄潜入地球,拿人类进行着各种隐秘的人体试验。
  • 南默笙萧

    南默笙萧

    童年只能轻描淡写,青春只能慢慢素写。我曾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也曾为爱痴狂,也曾情所困,曾纠结于过去发生的失去,曾放不下回忆里的人,有时候我还是会想起陪我走过一段旅程的过客。只是不再心神不定,不再忧伤难过,该来的人总会出现,该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
  • 惊世传

    惊世传

    一次偶然的奇遇,一次命运的转折。且看一个山里出来的孩子,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奇幻大陆上,一步步走到强者之巅。这里有惊奇的冒险,有激烈的打斗。更有美妙的爱情,和不论生死的友情。一枪在手,夺命锁喉。一往无前,天下我有
  • 永生蜉蝣记

    永生蜉蝣记

    一个孤儿,为了拯救最爱的人,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修行之路!敌友、异兽、美女纷纷上演,到最后,他才发现,一切只不过是......
  • 悟名为空

    悟名为空

    “悟”即吾心,这个心是清净的根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悟得吾心本是清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旧事终成一梦过

    旧事终成一梦过

    我叫方羽,活了八十万亿年的一个老怪物,我来讲述一些我的旧事……
  •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是咸泡饭的“短故事”集。故事不是你的,但一定与你相关,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关于如何在爱的世界里互相成全,如何在坚硬的现实中强大内心,如何与生活、与真实的自己温情相拥,活出由衷的快乐。这些故事里有纠结、向往、欣喜和奋不顾身,它们是对爱的多维度阐释,对青春的生动描述,对生活和梦想的大尺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