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49100000033

第33章 恢复府兵制

京城在传北疆的鞑靼人又要蠢蠢欲动,所以,皇上就叫各府练兵。

李信就当个笑话听听。

如今天下文治已久,各个世家子弟,也久不习武,不仅是弓马功夫没了,就连那尚武之风,也早就不见了踪影,就李信自己,都不怎么敢打仗,近二十年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人都落魄了。

至于鞑靼人?不是在和九边打和就是女真打,九边防线可是攻不破的。

李信写给陈叔父书信了,详细问了情况,得知九边兵部记载共有兵一百三十五万,城堡共计四百一十二个,年耗近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这些全是茶税盐税矿税养着,其实只有不到九十万人,这些还包括奴隶,后勤伙夫,军户,能打的不超过二十万,其中还有近十万的私兵,所以说能自保就差不多了。

按例,一名士兵每月赏银一两,每天米一斗,肉酱一升,朴刀一把,布甲一套,每年春夏秋冬各季节两件衣服换洗,病给伤药,每年有一月多一旬探亲假,服役十年后,准许回家结婚。

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所以就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在末期边区军队是盐水拌饭,盐水也不愿多给,这怎么打得赢?

所以就有王朝前期,吊打世界不服;中期僵持;后期亡国。

京城传言突然又要恢复府兵制度,令人发笑。

但是如果真要练兵?

兵员从哪里来?装备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军官从哪来来?编制多少?练到什么程度?练的是什么兵?马军、步军、水军?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府兵制的军队可是私兵啊,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你要让我练兵,之后把兵收走,那我只能捉几个乞丐交上去了。

恢复府兵制,一看就是勋贵的事,许多勋贵之家都衰落了,如果自己出人出钱出装备,有几个能够承担得起的?

但是凭什么让我承担这个花销?就一个空头爵位,一年得一两百赏银,练十个大头兵的安家费就不止一百两,这可是买命钱。

同四王八公十二侯史家那些明显衰落的家族相比,贾府起码还有个空架子,外界还有不少人认为贾府很有钱。毕竟占了一条街,所以,一旦这个政策实行起来,贾府作为国公一级的,几乎可以确定,是逃不了这个差事的。但是,李信也跑不了,冠军侯后人,估计真要上战场。

钱的事情,李信还不是太愁。即使军费都由自己承担,现挣都来得及,毕竟,林家的家产都在手上呢。

问题是人啊。

练兵就得有军官,军官就得由主子来担任。可是,李信让他带兵打仗,还不如直接把兵卒们都杀了省事呢。

别以为知道走正步就可以练出强军了,那是热武器成熟的年代,这个年代,人又蠢,打野战骑兵一冲,就散了。

李存孝不会练兵啊。

算了,让陈叔父支援我一个军官团,要是真练兵就上,假的,就好吃好喝款待他们一个月,就当公费旅游了。

结果,果然是空穴不来风,

戴权果然过来宣旨意了。还交代皇上很看重你哟!

兵者,国之大凶也。战端一起,那就是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之时。即便现在还只是练兵,这就是个沉重的差事。这是什么好事吗?隆德帝越是看重,就需要付出越多。我这点儿账都算不明白吗?

如今,大庆朝的军队员额,足有一百七八十万。按照员额来讲,这是个庞大的数目,那里就缺这点儿府兵了?

现在大庆朝的军队,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

一是京营,负责拱卫帝都,由皇上直接调遣。

二是九边,也就是边防军队,负责戍边的。

三是卫所,属于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平时务农练兵,战时打仗。

四是团练,属于地方军队。

卫所兵不抵用,基本上都逃了,一个县卫所,按例有三百余人,能打的不超过三十个。

团练是乡兵,基本上是大户人家的家丁充当,基本上要扯皮协商,中央一般指挥不动,这就是皇权不下县的后果!

李信接过圣旨后,直接去贾府了,没办法,亲老子家里出文官,只有贾府这个队友了。

四王八公十二侯,四位郡王,一人两千,八位国公,一人一千,十二位侯爷,一人五百,共计两万二千,皇族各亲王,郡王,国公,侯爷,按例养军共两万八千人。这可是五万脱产军队,至少要四十万精壮汉子人养军啊!

贾母就召集主子们,来到荣禧堂议事。

“这皇上的圣旨你们也都知道了,说说怎么办吧?”

“这个差事可难办了,给咱们两府的员额是各一千百人,这就是要把咱们的男丁抽走一半多还不够呢。两府上下一千多口人,加上庄户男丁才够。人都抽走了,这活儿谁来干?”

贾赦愁眉苦脸的,贾琏接着说话了。

“这没人还不说,这钱从哪里来?就这么一道圣旨下来,既不给人,也不给钱,若是几十个,倒还应付的过来,现在是两千人,这可就是难了。”

贾琏说的这些,倒也是实话。一下子养上两千人,不仅不干活,还要配上吃住、装备、穿戴,平时还得进行训练,即使是贾府这样的家庭,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再说了,即便是找到了人,有了钱,这兵又由谁来带?”

贾珍还是多少有些自知之明的,虽然他袭了爵位,但是,那东西唬唬外行还行,真要练兵带兵,是根本不管用的。

“到时候,少不得就要到外面去请些人来了,只是在银两上,又要多一份开销了。”

贾政虽然不愿意管这些事情,如今也不得不说上几句了。

这时,李信走进来了。

李信说:“外祖母,表舅,表舅母,我来了!”

贾赦高兴说:“外甥,你总算来了,急死我了!”

李信笑着说,我给大家分析下局势:“首先,就是兵员的来源问题。其次是训练问题,最艰难的是军费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贾府的族人和下人们,加上庄户,抽调出两千人,还是能做到的。但是,这样一来,府里原来的劳动力就要短缺了。

劳动力短缺了,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可以雇佣一些临时工,或者给其他人增加劳动量来解决。

主要的障碍,在于这些人的素质问题。这些人都是平民,一点儿军事素养都没有。这个也能解决,一点一点的训练就行了。障碍在于这些人的年龄构成。

抽出两千人,可就不只是青壮人口了,很多十五岁以上的,五十岁一下的都要抽调出来了。”

年纪越大,越不适合训练,又都是拉家带口的,将来打仗,军心和战斗意志,也都是个大问题。

李信要想接管这件差事,就得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进行训练。否则,还不如不训练了。

李信为什么要接受这件事呢?

上战场估计是一定的,不然也不会练军五万人,最多一家练几十人,摆成军阵让皇帝检阅,既然上战场,肯定是手上的人越多越好。

正好贾府人随便用,还不用全部抚恤,自己也能保命。

贾赦撵着胡须说:“信儿有腹稿吗?”

李信苦笑说:“关键是军费和人员上有些疑难。”

贾赦说:“这有何难?”

李信解释说:“我那五百人到好解决,外祖父亲兵后代,舅父亲兵和家里的家丁,关键是两府的人员啊”

贾母咚了一下地板,说:“人我给你凑齐,老国公当年的人手后代在赦儿那养着,我在找些族人,珍哥儿你开宗祠,抽签上战场,府里的家生子也是要去的,人应该是够的。”

李信抬抬手,说:“外祖,那军费呢?我算过了,朴刀二两银子一把,皮甲八两银子一套,加上训练,府里的男丁不能太寒酸,就算训练半年,至少得三万两买装备,这还不算马,要是真的武装齐全,二十万两,至于军官,我可以给叔父写信。”

贾母差点呕过去。

缓缓神,贾母在鸳鸯的服侍下,颤颤巍巍地问:“真要这么多?二十万两银子,我也只在老国公那时候看见过,我的陪嫁才三万两现银子!”

李信苦笑,说:“您问一下政舅父,他在工部,应该对这些有了解。”

贾母看向贾政,贾政漠然点点头。

贾母喊来赖大,说:“赖大,你抓紧时间去一趟江南,把我在甄家的五万两现银子取出来,再借三万两银子。”

贾母环视四周,说:“老婆子取出两万两银子体己,剩下的,珍哥儿,宁国府还有十万两银子吗?”

贾珍跪下来,说:“老祖宗,两府一体啊,宁国府只能拿出四万两银子,剩下的,您帮下忙,要不然,违背圣意,要除爵的,您是贾府的老祖宗。”

这就把贾母惊到了,贾珍真不是纨绔子弟。只是好涩了点。

贾赦喝了口茶,说:“两府一体,我借出三万两,珍哥儿,你那有几个扇面不错,给我看看就行。”

贾珍看着贾政,贾政看着王夫人。

王夫人绞着帕子,直接跪在贾母面前,说:“儿媳一分也没有,只能典当五千两银子嫁妆,求婆婆体谅。”

贾母倒吸口气,说:“你这些年持家攒的进项呢?我只管了三年家,你可是管了近十年,从珠儿落地起!”

“儿媳全都给到公中了”

“王氏,这是阖府大事,你不要自误!”贾母捅了地板一下。

“儿媳只能找妹妹再借五千两了,多的一分没有(>﹏<)”

李信走到前头,说:“蓉哥儿新婚,我没送什么礼,这样,上次敬表舅给的方子很喜欢,我就借出两万银子,算是人情了,万一真上战场了,还希望宁府代表人蓉哥儿多多照应一下。”

秦可卿请了安,说:“谢谢叔叔了。”贾蓉跟着行了个礼。

――――――――――――――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初一看和大明军户相同,但是他比军户自由,你为军户,子子孙孙为军户,不一样的。

我这里呢,把他作为私兵使用,只有开府建牙才可以,用的不恰当。希望大家不介意。

————————————————————————————————————

具体百科

兵制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府兵制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北周、隋、唐初继续沿用。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崩坏,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取消,改而实行募兵制,前后历时约二百年。

中文名

府兵制

起源时期

北魏

建立者

宇文泰

特点

兵农合一

属性

中国古代兵制之一

历时

约二百年

1

由来起源

起源

含义

史书记载

2

府兵制度

3

府兵制的形成

4

演变过程

府兵的前身

府兵制度诞生

总结

5

性质特征

6

分布概况

7

组织系统

8

法令法规

9

废除由来

1

由来起源

起源

府兵制原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这政策明显地带有民族隔离的色彩。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杨坚为北周大丞相时,就下令西魏受赐鲜卑姓的汉人可恢复汉姓,开始破除了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规定。隋开皇十年(590年),文帝又下令府兵全家一律归入州县户籍,受田耕作,变军籍为民籍,兵士本人则由军府统领。这一措施不但使农业户口大增,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更适应了民族融合和时代趋势,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含义

府兵本泛指军府之兵。北魏在六镇起义后分为东西魏。为了与东魏相抗衡,西魏宇文泰于大统八年(542)把流入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和原在关中的鲜卑诸部人编为六军。次年与东魏作战,败于洛阳邙山,损失很大。为了补充和扩大队伍,以后几年不断收编关陇豪右的乡兵部曲,选任当州豪望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前,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八柱国的设置乃模仿鲜卑拓跋部的八部制度,其中宇文泰实为全军统帅,魏宗室元欣仅挂虚名,实际分统府兵的只有六柱国,也与周国六军之制相符。西魏恭帝元年(554),按照北魏早期所属大小部落的姓氏赐诸将姓,作为早已“灭绝”了的这些部落的继承人,所统兵士也改从各自主将之姓,这就给府兵制涂上了一层鲜卑部落兵制的色彩。

史书记载

由于记载不详和分歧,有关隋以前军府组织的某些环节不清楚。据记载,开府“二十四员分团统领,是二十四军;每一团,仪同二人”。但开府和仪同是共领,还是分领一军;仪同是否独立置府领兵;当时军府是否指二十四开府,或应包括仪同府;史籍记载上:“初置府,不满百”或“合为百府”之说是否可信,史学界对这些问题存在着不同意见。开府、仪同以下置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分级督率,则是清楚的。隋代军府有内府、外府(也就是内军、外军)之分,以骠骑将、车骑将军为长、贰,有时也设置与骠骑府并行的车骑府。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鹰扬府,长官为鹰扬郎将,副为鹰扬副郎将(后改鹰击郎将)。

2

府兵制度

府兵制度,起于西魏而盛于唐。中经北周到隋代,因为时代更革,自然免不了发生许多变化,可惜府兵材料保存到今日的太少,差不多没法研究。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情形,记载简略,论断殊难。其实一个制度成立,其发生背景和演化经过,最是重要,最是值得注意;如果研究府兵制度的本身,也应当先从起源和演变入手。

西魏设置府兵经过,《玉海》卷一三八引《后魏书》云:“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又引《邺侯家传》:“初置府兵于西魏大统中,周文帝与度支尚书苏绰之谋也。自三代之后,无与为比;虽战国之教士卒武技击皆不及。……”初置府不满百,每府有郎将主之,而分属二十四军,每军以开府一人将焉,每二开府属一大将军,二大将军属一柱国,大将军仍加号持节大都督以统之……”

府兵起于西魏大统中,两记载相同;制度方面,两说亦符合;府兵创始人为宇文泰与苏绰,也没有问题。不过府兵制度,不会是突然产生,一定有其产生的背景,因此我们不能不溯源到北魏之“镇”和“坊”的制度。《资治通鉴》卷一七七“开皇十年”诏:“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军府统领,悉依旧式。”从上引诏书内容,可以得到两个考证线索。

3

府兵制的形成

府兵制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西魏大统八年到恭帝三年(556年),主要把乡兵和增募豪右纳入六柱国统领系统之内,构成一个新的军事体系,即宇文泰当政时期;第二阶段,北周明帝元年(557)到建德元年(572年),主要是乡兵经过初步整顿,二十四军确立和巩固,即宇文护专政时期;第三阶段,建德元年到大象二年,主要是进一步扩充府兵,府兵担任侍卫及制度化,主要是北周武帝掌政时期。

4

演变过程

坊府并提,坊的制度怎样?“坊”“防”二字通用,《通典》卷一七一载,魏有孔城防,北周有通洛防。《元和郡县志》载北周有会宁防,《太平寰宇记》防作坊,魏时更有“六坊”的名目。《隋书·食货志》云:“六坊之众,从武帝而西者,不能万人,余皆北徙。”又云:“文宣受禅,多所创革。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然后取之,谓:百保鲜卑。”坊必为一地方防守的兵卒,并且是鲜卑人多,胡化汉人后来虽有,尚属例外。

六坊和六镇的制度,想必相仿,六坊也许为六镇演变而来。不过坊和镇,到后来仍然有点分别。《元和郡县志》“会州”条云:“周武帝保定二年废州,改为会宁坊,隋开皇元年改防为镇。”差异之点,恐怕只是等级问题,至多也是固定和行动的分别。《魏书》卷一八《广阳王深传》云:“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间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当时人物忻慕为之。及太和在历,仆射李冲,当官任事,凉州土人,恶免厮役,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生推迁,不过军主。”从移防与作镇对照看,意义便易于明白。

又坊府两名词连用,府和镇也可以通称。《北齐书》卷二三《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人任次叙,一准其旧”。“府户”二字,最可注意。镇民和“府户”混称,府兵的起源,与镇兵,显然有关系;下面仍当论及。

此外“府”和“军”也有关联。西魏之制,府统于军,上面已经述及;但此制亦不始于西魏,北魏太祖即已有之。《魏书》卷五八《杨椿传》:“自太祖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慑。凡有八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师,军各四六人。”军府的组织,不曾详述;当日八军分为多少府,已不可知。不过镇统于军(参看上引《广阳王深传》)和府统于军,都是早有的一种制度并不开始于西魏。

府兵的前身

北魏的“府户”,可说是府兵的前身。“府户”组成分子,有为中原强宗子弟,有为鲜卑高门子弟,任务在防戍边镇,而事业无异世袭。世袭为镇兵根本原则,而镇兵破坏亦源于此。《魏书·广阳王深传》:“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时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候白直,一主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多逃胡乡。乃竣边兵之格,镇人浮游在外者,皆听流兵捉之,少年不得从师,长者不得游宦。”这是广阳王述北魏镇叛乱的原因。镇兵破坏,自然免不了掺杂其他因素,然而府户世执兵役没有机会升迁恐怕是北镇将卒离心的主因。不过府户世执兵役,为的要使镇兵土著,当日北方各镇,地广人稀,北人只乐南徙,便不得不简选亲戚,配以高门子弟,作一种劝奖。有时还征发中原强宗子弟作镇,自然也希望他们成为土著百姓。还有一个原因:像《广阳王深传》提到“皇始以移防为重”一事,移防虽有流动性质,然而移防之后,仍旧希望防守者成为土著,使国家没有外寇危险,又没有供给烦劳。作镇可说是变相的屯田,但比屯田为有组织;或防或移,也比较活动。

府兵制度诞生

镇兵制度破坏,便改置州县。州县理民,在战乱时期军事调度诸多不便,于是府兵制度发生。最初太祖平中山,多设军府,性质如何,已不可考。专从府统于军的制度立论,当日的府应即后日府兵的起源,此点只能志疑,仍待例证。至于西魏府兵制度,正是救镇制度之穷。

《后魏书》云:(《玉海》引)“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大统十六年)”《邺侯家传》云:(《玉海》引)“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六家共蓄,抚养训导,有如子弟。”都是精选有才力者为之不完全是代服役的制度,府兵和镇兵相比大有不同。不过当日实际是否做到,仍为问题。像上引开皇十年诏书所说,则最初置府的特点有二:一是军队游移征讨,设置坊府,实非地著;一是军府的垦田籍账,不与民同。这和镇兵最初的移防作镇的方式,比较相近。诏书所指韵魏末,不知是那个时代,如果是指西魏,那么开皇诏书和《邺侯家传》记载不一,而《邺侯家传》所述的府兵制度,比开皇诏书所说的进步得多。这种安定而整齐的制度,在战乱时期要普遍实行,恐不可能。开皇诏书所指的军府,是最初的府兵制度,甚至在西魏以前的一种制度;《邺侯家传》所载,又是宇文泰时代的府兵制度,整齐划一后的事情,

“军人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恐怕到隋代才渐渐地实现。在西魏和北周,也许曾经实行过,或部分的实施过;因为镇废为州,军人籍属州县。很有可能。但隋代至少又做了一翻整理工作,把府兵制度的根本条件,重新订定,为唐代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结

由上考证,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府兵制度起源甚早,最初的性质,和“坊”“镇”相近。因为北镇叛乱的结果,渐渐演成籍民为兵的府兵制。府兵根本要义是地著,仍和镇的制度相同,不过兵的来源不同而已。《资治通鉴》卷一三二“贞元二年”:德宗与李泌议复府兵,泌历叙西魏以来兴废之由。上曰:“俟平河中当议之。三年七月,问泌以复府兵之策,泌请募戍卒屯田。旧制三年而代,及其将满,下令有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不过数番,戍卒皆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既而愿耕者什五六。”李泌恢复府兵的方策,很可以和上述结论相对照。玩味李泌的方策,对府兵的起源,也可以思过半矣。

5

性质特征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又广募汉民入伍,免其服役。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军人及其家属居城者置军坊,居乡者为乡团,置坊主、团主以领之。这种军民异籍的制度直到隋代才改变。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年(590)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这是个划时代的改变,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归军府统领的组织系统不变。

6

分布概况

由于废置不常,唐代军府总数也有增减,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一作六百三十四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少止二三府(江南、岭南)。这种布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军事意图。

7

组织系统

唐初一度恢复骠骑﹑车骑府旧称。贞观十年(636)外府更号折冲府,内府更号中郎将府。折冲府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后置),作为府一级的将领。武后垂拱时府分三等。早自北周武帝时,府兵番上宿卫,分隶于中央的司卫、司武、武候三府。

隋初,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六个府各领军坊、乡团,统率府兵,继承周制。炀帝统治时,原先不领府兵的卫或府也都加领,这样领府兵的就有翊卫(左右卫所改)、骁卫(备身府所改)、武卫、屯卫(领军府所改)、御卫(加置)、候卫(武候府所改),各分左右,共十二卫。

唐代因袭隋制,只是改屯卫为威卫、候卫为金吾卫、别置领军卫、废御卫、也是十二卫分领府兵宿卫(见十六卫)。此外,自北周、隋以来,领府兵的还有侍卫东宫的率府,唐代为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和左右清道率,称为东宫六率,但领府很少。

内府置中郎将,副为左右郎将,以下团﹑旅﹑队的设置略同外府。内府有亲﹑勋﹑翊的区分,兵士分别号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统领内府三卫兵的是:左右卫,统亲府一、勋府二、翊府二,共五府;左右卫率,统亲、勋、翊府各一;其余卫、率,各统翊府一。

内府卫士取二品至五品官的子孙充当,外府卫士取六品以下官的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在此范围内,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

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玄宗时改为六年),其服役期限为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玄宗时曾有缩减)。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

8

法令法规

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按照距离长安的远近分别给番。法令规定:百里外五番(即各府内兵士以五人为一组,此五人轮流上长安宿卫,以下类推,但七番、九番分组不尽,当有剩员),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个月;二千里外九番,每番两个月。内府卫士(三卫)除两京及其附近诸州必须番上宿卫以外,余州都纳资代役。府兵到长安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9

废除由来

府兵并非唐代唯一的兵种,承担宿卫的还有保卫宫廷,屯驻北门的禁军(见六军),与十二卫所领府兵对称南、北衙军。出征和防戍则有名为“募”而实也是“征”的兵募,以后还有防戍本州的团结兵、士镇兵等。在出征和防戍中,兵募的数量往往超过府兵,但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是军队的骨干。

唐代府兵制在太宗和高宗统治前期曾经有效地实行,但自高宗后期以至武后时就逐渐被破坏,到玄宗统治时终于被废除。破坏的原因: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原来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后来常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导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兵募也是这样)。府兵地位的低落。唐初承前代遗风,对于卫士比较尊重,但到武后时,番上卫士往往被贵族官僚借为私家役使,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高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征点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这样,玄宗统治初期,府兵逃散的情况日渐增多,以致番上卫士缺员,征防更难调发。

开元十年(722),宰相张说以宿卫之数不给,建议召募强壮。次年,募取京兆、蒲、同、歧、华等州府兵及白丁为长从宿卫。

十三年,改名“骑”,分隶十二卫,基本上代行了府兵宿卫的任务。征防兵士中﹐府兵本来就少于兵募,武后时出现了防卫本州的团结兵;玄宗初,军镇又出现了来自召募的健儿。那时,军府空虚,府兵番上宿卫已经不能足额,征防必然更难从府兵中征发,实际上除了被强留下来的以外,诸军府兵员的缺额大概很少得到补充。

开元二十五年(737),玄宗下诏命令诸镇节度使按照防务需要制定定额,在诸色征行人和客户中召募自愿长住镇戍的健儿,“便令常住”。二十六年,又下诏说诸军召募的长征健儿业已足额,以后不再从内地调发,原有兵士(包括兵募﹑键儿等)非长征者一律放还。这就在法令上停止了调发府兵征防。

天宝八载(749)鉴于军府无兵可交,遂停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终于废止。此后,折冲府只有兵额和官员,既没有兵,也没有驮马、武器等各项军资。但终唐之世,军府空名仍然存在。

――――――――――――――

府兵制优点:

1、军府所在有地团,兵士不能随便迁徙出界;平时务农,农闲练武,有事出征,其主要任务为番上宿卫和征防。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按照距离长安的远近分别给番。

2、法令规定:百里外五番即各府内兵士以五人为一组,此五人轮流上长安宿卫,以下类推,但七番、九番分组不尽,当有剩员,五百里外七番,一千里外八番,每番一个月;二千里外九番,每番两个月。内府卫士(三卫)除两京及其附近诸州必须番上宿卫以外,余州都纳资代役。

3、府兵到长安宿卫,由十二卫将军分领。出兵征防则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缺点:战事频繁、防御线延长、兵役繁重。原来防戍有一定的番休期限,后来常被强留以至久戍不归,导致人民避役,兵士逃亡(兵募也是这样)。府兵地位的低落。唐初承前代遗风,对于卫士比较尊重,但到武后时,番上卫士往往被贵族官僚借为私家役使,导致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募兵制优点:一旦入伍吴起就发给他们工资,成为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发打完仗就回家。这些人放下手中的农活出来扛戟,相当于找到一份长期工作,不但拿薪水,还“一人入伍,全家光荣”:全家免去徭役赋税,还赐给土地房屋。

缺点:东汉募兵战斗力差,除成分复杂、素质低、军纪败坏等原因外,还有,募兵制往往是应急性临时招兵,士卒平日未经军事训练,不习骑射,长期屯兵虽为职业军人,但终身从军,当兵时间很长。

同类推荐
  • 末世之杀戮之心

    末世之杀戮之心

    身处末世,人人都要有两种杀戮之心。一种是用于杀戮、大无畏的精神,一种则是新人类的图腾,力量的源泉!一人、一刀,所向披靡!这是个神奇的末世,事实上是披着末世外衣的混搭元素小说。另外,此书暗黑!
  • 何日是末世

    何日是末世

    广告公司的小销售高格,和游手好闲的公子赵四面临末世,人类濒临灭亡,小人物又如何能活下去。希望和梦想支撑着他们,而信心和毅力才是决定未来的武器。一步一步,从活下去开始,到活的更踏实更安全,高格和赵四一起跟这个末世抗争着。一天一天,从武汉开始,到占领基地,大家一起创造着自己的净土。一个一个,从高格和赵四、刘小伟三个人开始,到拥有几千万人的国中之国,说不清是高格创造了新世界,还是这满是鲜血的末世创造了高格。因为第一次发小说,所以排版和分章节部分有些问题,包括题目我都是随便写的,经过两个星期的实验,表示还有人看。所以,决定增强润色,丰富剧情及人物性格,多谢各位的支持,稍后会修改名称后发出,如果编辑看见,请直接删除本书。多谢多谢。
  • 快穿之虐渣女王求放手

    快穿之虐渣女王求放手

    岚玥对于自己莫名奇妙死了这件事情并不上心,做任务就当是玩玩。系统对于自家聪明又腹黑的宿主表示崇拜,但是她对任务这么不上心真的好吗?总裁,末世,网游,校园……一个个虐渣世界,她的毒舌和雷厉风行俨然就是一个女王!对此,岚玥只是耸肩:太聪明,我也没办法。
  • 奥特之最强觉醒

    奥特之最强觉醒

    说好的找碎片呢?说好的带妹旅行呢?某星情不自禁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收徒!
  • 太空少年

    太空少年

    公元2045年,地球突变。公元2051年,异种突破人类最后防线。公元2052年,各国元首带领仅存的3561万人乘上方舟,逃离地球。“孩子,你要好好活着!”这是母亲含着泪对小牧尧说的最后一句话......伟大的星际之路已开启,这是王者巅峰的时代,弱肉强食,唯我独尊,弱者只会被淘汰!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一本自然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自然探索发现全纪录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似是故人踏歌来

    似是故人踏歌来

    红色如血,金色魅惑,自古帝王要想君临天下,都离不开这两种颜色。长歌想起兄长曾经对她说过:那个金龙盘旋的宝座,不过是个牢笼,任何被它禁锢住的人,都会变成野兽。可是那人却道:“你说帝王家无情,出生从来都不是我能选择的。若我也有选择的机会,我生生世世都不会入这帝王家。”被放逐荒漠的少年皇子,九死一生回归朝堂,庙堂之高,身披胄甲亦不胜寒,一双握惯了强弓利剑的手,终究不过是血肉之躯,怎堪明枪暗箭?一腔报国的赤诚,隐藏于云袍之下韬光养晦,运筹帷幄的兵法化作翻云覆雨的权谋。他说:“终有一天,我要这大梁海晏河清!”荒漠边的侯门幺女,本该长于幽帘深闺中,却从小放任乡野,背后身世成谜,本欲逍遥江湖,却不料在朝堂风云中与阴谋互相胶着。一朝相遇于烟笼柳暗的江南,本以为可以两厢厮守,却不料这条路走了三生三世。他身经百战浴血而来,她亦万水千山踏遍。马蹄声声乘风归,似是故人踏歌来。
  • 我们没了以后

    我们没了以后

    很多人都说看了这么多的青春电影,难道还相信十六七岁的爱情吗?或许以前我也不信,但是有个叫‘沐小微’的女孩,让我相信了这一切,让我相信了,十六七岁放不下的爱情不一定就是不甘心……
  • 傲视星穹

    傲视星穹

    世人诽我,欺我,辱我,贱我,当如何处知乎?只需揍他,抽他,踹他,捶他,不信打不死他!盗贼宗师苏莫,一朝重生帝国纨绔,从此开始他一怒天下惧,翻手云,覆手雨的幸福生活。
  • 牵丝戏:半城烟雨半城晴

    牵丝戏:半城烟雨半城晴

    她千里而来只是逃难,他却等她……她心有所属非他不嫁,他却等她……她十里红妆不是为他,他却等她……他本是最有资格对这世事纷乱充耳不闻的人,却为她选择了勇敢与坚强。是人都会心灰意冷啊,可他始终坚信,他等的姑娘,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 盛世华英

    盛世华英

    轻小说以皆处盛世中英两国(清.康乾、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奏)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虚构中英四个具社会缩影阶层人物的风采英华、盛衰更迭,虚实交融推演现实社会人生,鉴“前世界工厂”的英国与当今中国“智造”,透视科技生产力与制度令英国曾为“日不落”帝国,而中华曾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却沦落蒙难遭耻之源,通今我国从制度顶层设计进行的改革,融佛法之自然因果富贵法则大智慧以应当今变革现实施用。内容架构集营生、商、政、情、功夫、养生、心灵港湾于一体,情节设计充分与文化产业链环环紧扣相生。受众:少年~老年(11岁~中年为主)。小说约二十五万字已完成(白话文言文)。
  • 英雄联盟之聚义苍穹

    英雄联盟之聚义苍穹

    我只是个热爱LOL的普通高中生,天知道一次普通的比赛让我变身成为德玛西亚之力,我在学校里,在生活中寻找和我一样可以变身的伙伴……堕天使和死神等同时来到了地球,地球面临着重大浩劫,苦逼的我肩负寻找伙伴的使命,保卫地球而战!
  • 三世梦缘朦朦水间

    三世梦缘朦朦水间

    三世爱恋,因之瑶的特殊血脉,不得不接受自己不爱的人,和男二相爱相杀
  • 风过异界必留痕

    风过异界必留痕

    倔强双眸戏女神,嗜血杀戮天下行。血色异芒破苍穹,剑气纵横震九州。薄命鸳鸯惊世情,只叹苍天弄世人。巅峰一战众神陨,风过异界必留痕。
  • 唯我争鸣

    唯我争鸣

    唯我独墨,非攻墨门的墨家;邪气与霸气的纵横家;浩然正气正气长存的儒家;诡异律令的法家;擅长阴阳之术的阴阳家。异界之中百家林立,高深莫测的各种能力让人惊骇,身为穿越者的羽争鸣如何在强者为尊的世界生存,是苟延残喘的默默活着,还是轰轰烈烈的爆发出璀璨的人生。“我说!你还差得远呢!”————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对于封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