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21100000001

第1章 社稷倾祸断商路,积善家终有后继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社稷将倾。虽有忠志之士想要力挽狂澜,但历史的车轮滚滚,是谁也挡不住的。这一年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继承大统。看上去新的皇帝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曙光,不久之后,洪秀全便造了反。或许这小小的反叛对比西方列强来说,咸丰帝并不上心,但战乱一起,人们难免会漂泊天涯,四海为家。

或许有一个人的经历更能道尽沧桑,因为他饱受漂泊之苦。如果您想听,容我慢慢讲。

话说江西九江,有一户俞姓人家,世代为商,贩卖茶叶。因为信誉良好,价格公道,茶叶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家中的钱粮也是不少。

每年的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的龙井茶枝嫩叶美,正是摘采之时,老掌柜便会嘱咐他的儿子俞恒看好家中生意,自己和商队一齐出发去杭州。他们按照往例会从九江走旱路去杭州,从杭州的茶农们手中收购新茶,聘请炒茶师傅,经过制作,装货成箱,走水路将茶运回九江,这一年当然也不例外,老掌柜和商队一齐去了杭州……

不久之后的一天傍晚,天色将暗未暗,路上行人已寥寥无几了,俞恒在茶铺清算账目。管家行色匆匆地来到茶铺,找到俞恒说:

“少爷,老爷回来了。”

俞恒一手拿着笔,一手打着算盘,依旧忙碌,嘴里回道:

“好,我算完这一笔帐就回。”

说罢便将手中的笔放下了,喝了口小伙计沏的茶,回头对小伙计说:

“帐算完了,你收拾收拾,打烊罢。”

小伙计应声道:“哎,少东家,慢走。”

俞恒起身往家走,管家更在后面说:

“少爷,老爷死了,刚刚把人运回了。”

说罢管家便抽咽起来,俞恒先是一愣,只觉得有一个雷在自己脑中嗡嗡的响起来,然后便赶紧往家的方向跑去。

俞恒的母亲早在俞恒年幼时就身染重疾去世了,老掌柜却从未有续弦的念想,独自将俞恒抚养成人,教他生意之事,父子之情至深。

等到俞恒跑到家中,门口已挂起了白布,只见一口黑漆棺木停在庭院之中,他便扑倒在棺木旁,此时哪里还有声音,哭都已经没有了声音。管家紧跟着也跑进来了,站在少爷身后,挥挥手,叫来两个家中的小伙计,说道:

“开棺,让少爷再见老爷一面。”

小伙计打开棺木便退到一旁。俞恒往棺中观瞧,见父亲的身上俱是刀痕,便不解地问:

“身上怎么都是……?”

管家在身后小声回道:

“送老爷回来的人说老爷在去杭州的路上遇到了长毛贼。”

“这条商路,我们家少说也跑了二十年了,虽然遇到过强盗,但也是花点买路钱,怎么就……”俞恒对管家说道:“合棺罢,明日起大办白事,高搭灵棚,请来高僧诵念经文。”

事出突然,但管家心中已有打算,他总是能有条不紊地办起事来,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

翌日,讣告发出,各界亲友前来吊唁自不用说,铁佛寺的住持智通禅师带领者寺中的十几位僧侣来念诵经文,却分文不取,只因铁佛寺中所用之茶历来是由俞家所献。只可惜俞恒舞象之年便已失了双亲,也可惜这条茶商之路从此就没人敢走了。俞家茶铺的生意也因此渐渐暗淡下去,幸好老主顾们的暗暗支持,茶铺虽然不怎么挣钱,但也不至于开不下去。

时光就像九江城外的江水般一直在流淌。一眨眼,杀死老掌柜的长毛贼成了太平军,洪秀全成了太平天国的“天王”了,九江也在其领域之内。林启荣奉命镇守九江城,整顿城防,修缮城墙,新建炮台,看上去固若金汤。人们或许应该短暂的高兴一下,享受一下战乱之中难得而又稍纵即逝的安宁。似乎俞恒清楚这一点,于是,他娶了亲。娶的是城东头杨家的小姐,名叫杨惠凤。杨家小姐向来是温柔贤惠,但是她的弟弟杨惠虎却是一个十足的赌徒,一份家业挥霍殆尽。

好景不长,曾国藩领导湘军攻打太平天国,一路势如破竹,但林启荣镇守的九江城却似铁桶一般,久攻不下。虽然九江城的东门、南门的城墙被炸塌了,但林启荣马上拆除城中的房屋填充缺口。杨家的房子靠近城东墙,自然被拆了。惠凤的双亲不忍眼睁睁地看着家中房子被拆,想要拦住军士,就这样白白的送了命。

不幸中的万幸,惠凤出嫁了,惠虎出门赌钱了,不然也势必要成刀下之魂。等到惠虎回家之时,才发现房子被拆了,双亲被杀了。惠虎无处投奔,找到姐姐惠凤,以不再赌钱为条件,随姐姐留在了俞家。惠虎天天又是早出晚归的赌钱,只是骗姐姐说是找了事由,要天天出去干活。

不久之后,曾国藩就灭了太平天国,但战乱已经给九江城中的人们带了巨大的伤害,许多人流离失所,人们腹中饥饿的所发出的声音很快地占领了九江。俞家虽然生意暗淡下来了,但家中尚有银钱,日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一天晚饭后,惠凤对俞恒说:

“老爷,再过几天就是九月十九了,此乃观音菩萨悟道出家之日。今城内外战乱已定,我有心去铁佛寺降香,不知可往否?”

俞恒回道:“我与夫人同往。”说罢,便叫来管家,让他准备一切应用之物,九月十九清早去铁佛寺中降香。

待到降香之日,早有两顶轿子在门外等候。俞恒、惠凤纷纷上轿,管家和几位轿夫步行就往寺中而去。到了庐山脚下,惠凤喊停了轿,要步行上山。众人不解,惠凤言说:

“坐轿上山,对佛不敬,你们山下等候罢,管家带上东西,我们跟着老爷走上去。”

俞恒本想坐轿上山,被惠凤一言,也只好下了轿子,一齐走上山去。

业已深秋,漫山黄遍,丛林深处偶有鸟鸣,萧瑟之感顿生心中。待到寺中,却又另外一般,香烟弥漫笼罩,僧侣念诵经文,梵音不绝于耳,实在热闹。寺中迎客之僧见有香客,便欣然相迎,俞家三人跟着迎客之僧进了大雄宝殿,三人皆跪倒在大佛面前,口中默念保佑之言,扣头三拜。起身之时,见寺中住持智通禅师立于身旁,慈眉善目地看着三人。三人施礼,智通禅师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俞家三位施主,随贫僧来禅房待茶。”

三人跟随着智通来到禅房,刚刚坐下,便有一位小徒弟捧着茶盘而进,盘中四碗茶,一人一碗,小徒弟双手递上,便立于智通身旁。智通将手中佛珠往手腕处一推,拿起茶碗,将茶盖一掀,说道:

“施主请。”

随即,细饮一口,放下茶碗。俞家三位也各自品了一口。智通将茶碗一放,微笑着说道:

“多蒙俞家施主心善,多年来施舍敝寺茶叶,寺中所饮之茶,皆为俞家施舍的好茶,香味沁人,全寺无一不爱。”

俞恒回道:“家中无好物,惟有此烂叶枯枝,幸蒙众高僧不弃,聊表寸心,以结善缘。”

“哪里,哪里,施主轻贱此茶了。”智通微微一笑道,随即又饮了一口茶。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智通终于把话头挑了出来:

“贫僧乃野寺山人,进来却听说九江城中之人饱受饥馁之苦,不知可有此事?”

俞恒叹了一口气道:

“有此事。今城内外战乱已定,只是苦了众百姓。流离之人满街,言饥之语塞路。”

智通听完闭上了眼,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现在还是秋季,到了冬日,不知饿冻至死之骨有几何啊。”

念佛之人心中都是向善的,惠凤也不例外。这时候,她便暗暗地向俞恒说道:

“老爷家大业大,施舍一点钱米,帮助穷苦之人罢。”

俞恒心中自然是明白的,点了点头对惠凤说道:

“早有此心,但此事却不知如何出力。”

智通此时又言道:

“佛家慈悲为怀,贫僧欲在此寺中搭上席棚,每月初一,施舍钱米,直至来年春暖,渡众人身脱冷饿之苦,不知寺中还有多少银钱?觉了,去问问你监寺师叔。”

智通身旁的小和尚,答应了一声,就要出去,却被俞恒叫住了:

“觉了小师傅,慢。”

觉了站住了,看了看他的师父智通,智通摆摆手叫他回来,于是他又站到智通身旁。

俞恒便接着说道:

“大师果然是得道高僧。不瞒大师,我也有心施舍,但家中琐事缠身,未能力行,故钱米之事大师不必费心,每月月底我打发家人送来钱米,麻烦寺中众高僧施予穷苦之人,只是每月一日,怕不足其所用,大师可添一日否?”

大师点了点头道:

“都说善财难舍,可见施主是至善之人啊,每月初一、十五,本寺施舍粥米之事,全仰施主了。”

俞恒自是应承。

从此之后,铁佛寺中每月初一、十五施粥送米,俞家每月月底送钱米上山,僧侣们出力,俞家出钱米,寺中主持特意在棚席之上写“俞家施粥”,自从,九江城中饥苦之人皆有粥米可用。虽然俞家家中之财半数被其所用,但九江城中之人无论穷富,提起俞家,都不觉地竖起大拇指,提到俞恒,都称其善人。俞家茶铺的生意也因此渐渐好转起来。

转眼到了冬月月底,腊月将至。俞家管家不知为何,前几日害了风寒,虽然病好的差不多了,但俞恒却不忍心让他带病奔走。因此这次上铁佛寺送钱米,自己带着几个伙计去了。一路行去,至寺中,智通迎道:

“施主亲自来了,有失远迎。”

俞恒回道:

“大师客气了,下月所用钱米,我给您送来了。下个月就是腊月了,佳节将至,我腊月十五清晨送来银钱,多予银钱,权作正月之用,共度佳节,正月就不必施粥了,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智通点了点头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施主想的周到,全依施主。”

智通本想让俞恒寺中歇息一会再下山,奈何他家中事务繁忙,也不强留。俞恒便就此下山回到家中。

待到腊月十四夜,俞恒便叫管家清算好明日施舍的银钱,装在车上,待明日好亲自将银钱送上山。

耳听得九江城中谯楼之上鼓响五更,俞恒与管家带着伙计们就往铁佛寺中而行。冬日的天总是亮的比较晚,走在前面的伙计手中还提着两盏灯笼。俞恒看了看天空,天上毫无星亮,云中隐着月亮,一阵寒风呼啸而过,俞恒身上不禁一阵颤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实指望身上的披风能挡住一点寒气,却也是徒劳。众人都不言语,仿佛开口就会有寒气进入身体中一般,只是脚下快了起来。一路马不停蹄的来到寺中,将银钱卸下车来,码的整整齐齐,吩咐伙计们等会施粥之时,分予穷苦之人,供其佳节之用。

不多时便是施粥之时,来人虽多,却也不乱。俞恒和伙计们一起分放银钱,一人一份,有条不紊。

不知为何,人群中似有争斗之声。俞恒往人群中望去,见一个年轻人与家中的三位伙计扭打在一块,年轻人虽然被按在地上,这三人却也似乎按不住他,仿佛一较劲就能站起来。

俞恒过去分开众人,问自己家伙计:

“何事如此?”

伙计回道:

“每人都领一份银钱,他却要领两份银钱,我们不给,他就上来抢,我们就想按住他,拿回银钱,却按他不住。”

俞恒看了看这位年轻人,施了礼道:

“看你年青力长,不似挣不到银钱之人,为何要领双份银钱?其中必有原因,你能否说我听听?”

这年轻人整了整身上的衣服,也还了一礼说道:

“小人叫赵武,本来是在码头上当个劳力,为人家卸货为生,虽然日子不富裕,但是能勉勉强强养活家中老母。可近来老母害了病了,大夫看了说要用好药,可是家里银钱不多,抓上两次就用的所剩无几了,我本来想接着去码头卸货,可是家中就我们母子相依为命,她的病不好,我不敢出去干活。听闻老爷在此施舍,所以我就上山来领钱米,是我多领了一份,可我也是没有办法了。望老爷行行方便。”

俞恒点了点头说道:

“倒是孝子。不应该为难你,这样罢。管家,给他五份银钱。”

管家又拿了三份银钱递到赵武手中,赵武却“扑通”地跪下了。俞恒上去搀了起来接着说道:

“病来如山倒,快拿回家,多买点补品补补。”

赵武点了点头,又跪下磕了个头,这才匆匆下山。俞恒见人人也都领了银钱,就让管家清点了一下银钱,将钱装上车,向智通告了辞,一行人也往家中走去。或许俞恒并没有将赵武的事情记得很久,但是赵武却记到了骨子里,到后来为此还少杀一个人……

春暖花开,俞家终于不再施舍粥米了,大家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俞家的家财却用了十之八九。

树木的年轮在一圈一圈的增加,鬓边的黑发也一根一根的在变白,可是俞恒却始终没有孩子。惠凤让俞恒再娶一房,俞恒却不同意,只是年年朝山拜庙,岁岁补路修桥,祈求老天爷早降麟儿。

俞恒过了四十大寿,惠凤也终于怀孕了,老来得子终归是一件好事。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俞恒请了三位有名的稳婆来接生,应用之物备好,但那个年代的生产总是困难的,惠凤在床上疼的死去活来,俞恒在门外焦急走来走去。孩子的啼哭响起,惠凤却吃力的昏睡过去了。稳婆们急忙向俞恒道喜:

“恭喜老爷,是位少爷,母子平安。”

俞恒竟然一时恍惚了,只是口中暗暗地说道:

“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稳婆们领了赏各自开心,结伴归去了。俞恒把孩子抱了过来,痴痴地看着在襁褓中啼哭的儿子,心中难以言说的欢喜。管家在旁边对着俞恒说道:

“老爷,起个名字吧。”

俞恒点点头,又看了看孩子,说道:

“叫他望卿怎么样?俞望卿,俞望卿。”

大家都附和说好,只有惠虎在一旁看了看说道:

“你们就知道望卿,望卿,就没人望望我姐吗?”

俞恒笑了笑说道:

“你姐睡着了,有人伺候着,不要担心。”

一眨眼,望卿便满月了,俞家大摆筵席,来人不少,铁佛寺中智通和他的徒弟觉了也来了。大宴已毕,大家都要看看望卿,惠凤抱了出来,都道恭喜,恭喜之后,就各自散去了,智通和觉了却没走。

智通施了一礼道:

“施主,老衲年事已高,今天色已晚,山路难行,恐要叨扰一宿。”

俞恒自然是欢迎的,说道:

“大师稍坐,我叫人打扫洁净房间。”

智通看了看惠凤怀里的望卿,笑了笑。惠凤却问智通:

“大师,你看此子命运如何。”

智通回道:

“生此乱世,难免如浮萍漂泊于江湖。”

说罢,又看了看望卿,又笑了笑。或许智通说对了,生逢乱世,怎能安生?但是他为什么总是笑,乱世之中,笑从何来?或许,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惠凤怀中的望卿。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智通参禅悟道真的是太久了,久到大概已经忘记了时间。时间可真是公平且无情,年小的出生了,年长的便老了,昔日的贫僧现在已经是老衲了。或许智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在年老之时,来看一看新生的孩子,他想看一看时间到底是怎么流逝的,我想他应该看到了,但是看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时间,它总归是在流逝的。时间,他总归是参看不破的。

同类推荐
  • 十恶苍途

    十恶苍途

    只闻善恶终有报,可何时时辰才到?独孤双煞震江湖,三怪四鬼山河啸!
  • 大唐从赘婿开始

    大唐从赘婿开始

    大唐元和八年,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了半个世纪,唐宪宗李纯励精图治,国情好转,史称元和中兴。现代医学生徐明穿越回大唐,从赘婿开始,周旋于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中。温情,亦或铁血......在这盛极反衰又回光返照的年代,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拉动整个历史的巨轮......
  • 大唐第一长子

    大唐第一长子

    新书《李佑的大唐》贞观九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崩于垂拱殿。而在临死前,李渊说出一个天大的秘密。也是贞观九年,一位现代驴友李战在蓝田县天顺山游玩,被一道闪电劈到了大唐。一个神奇的融合,李战成为了李战,拥有两个时代的记忆,且看李战如何在贞观年间混的风生水起。只是越到后面李战身世突然曝出...我居然是大唐皇长子!!!
  • 功名

    功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男儿担当生前事,何须计较身后评。功名恰似草上露,佳人好比昨夜灯。在这风云繁嚣之地,龙争虎斗的大闹一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现实是即将过去的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作者已有《过关》《夺标》等完本作品。
  • 重建明朝

    重建明朝

    穿越成了明朝靖江王的世子朱若极,这可是根红苗正的皇室子弟啊,此时清军已经攻破在南京的南明政权,看着这纷乱的世界,朱若极唉声叹气的,“我只想活下去,为什么这么难。”
热门推荐
  • 山海大陆逍遥记

    山海大陆逍遥记

    不烦你身为本寺弟子怎么在酒楼里吃肉喝酒?易不烦说道: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我说师兄啊,咱们修的是心,心中有佛我自是佛,尔等苦修不如我做个自在和尚,咦!师兄?那边那妹子真是俊俏啊。
  • 大叔上司好凶猛

    大叔上司好凶猛

    跟相恋七年的男友一同走进婚礼殿堂的时候,甄百合才明白: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我跟你一起走上红地毯,你是新郎,我却是伴娘!失恋不可怕,可怕的是,参加完前男友的婚礼却在陌生男人的房间醒来!更可怕的是,还遇到一个热心肠泛滥又没心没肺的二货闺蜜,二到卯足劲把她拐到了自己老爹的身边。她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却渐渐在顶头上司霸道的爱情里沉沦。她不愿给最好的闺蜜当后妈,却始终挣脱不了他的温柔陷阱。她说:“我不会再相信承诺。”他笑:“你只要相信我就行!”是什么样的爱能让绝望的她怦然婚动?可却在全身心给予信任的时刻,再次坠入悬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木槿犹风

    木槿犹风

    嘿~你不怕吗?怕啊~那为什么你没有让他们得偿所愿?因为我怕的不是在黑暗里一直找不到光,我更怕的是在黑暗里就此消亡。
  • 剑外有剑

    剑外有剑

    魔教教主重楼为复情仇,立誓血屠天下。九天玄灵恰逢百年天劫,渡劫失败,苍生陷入血海。传说只有寻到三把上古神剑的主人,才能抵挡这场千年浩劫。紫云村惨遭屠村,一少年云景夕绝境忽然爆发出强大力量,逃离紫云村。这是一场苍生的劫难………
  • 天堂多了一只魔鬼

    天堂多了一只魔鬼

    在学生时代,旅行西藏并收获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旅程。
  • 绝世仙路

    绝世仙路

    上古元年,混沌初现,万物启灵,自此踏入修仙时代,万族皆有机会进入无上大道。时间飞逝,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大千世界经过无数年的衍进,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世界也变得更加精彩。
  • 暖冬之愿

    暖冬之愿

    冬暖这一生温暖了周边所有人,却唯独忘了温暖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颜席救赎了她,让她做了她自己
  • 曹家档案史料

    曹家档案史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牛仔达人

    牛仔达人

    南部沿海地区,有一个牛仔生产名镇,其中发生了一个小人物经过奋斗,而有车有房有实力的故事。一个慢慢成长的牛仔达人,一段不一样的打工经历,一颗越来越成熟的心。
  • 每天一个冷笑话

    每天一个冷笑话

    本书完全免费,发上来给大家图一乐。然后我要说的是,看我真挚的眼神→_→你好意思不点收藏么╰_╯(吹牛b专用群291884364,入群暗号——我从不吹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