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700000033

第33章 :分享与回馈是最美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追求“富贵”的人生,可是什么才是“富贵”?很多人认为富贵就是有钱,其实,有钱之人并非都是富贵之人。

富贵不单是钱财的问题,还有精神或思想上的问题。“富贵”包括“富”与“贵”。富是拥有金钱、知识、经验,或健康的身体,贵则代表人格品质的高尚,意味着心灵的富足。

有些人先追求富,再追求贵,也有些人不追求富,只追求贵,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只求富不求贵。

第一种人是有仁德的富人,他们懂得对已拥有的财富心怀感恩,因此才能对周围的社会和人群满怀善意,用手中的财富为人造福。

第二种是不富有却很高贵的人,他们也许生活贫寒,也许只是很普通的老百姓,却愿意将自己的时间甚至整个人生奉献出来,用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在付出中实践自己平凡却伟大的理想。

第三种则是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只顾享乐,只顾自己享用物质带来的欢愉,却任由心灵苦恼苍白,他们不明白财富的来源是整个社会,因而也就不懂得拥有财富之后要回馈社会。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否拥有金钱物质,是由福报的多少决定的。反过来讲,聚敛金钱的过程,就是消耗福报的过程。一生的福报有限,消耗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富有之后,要懂得知足,感恩,要与人分享自己的财富和快乐,才能惜福造福,并不断积累新的福报。

佛经中记载了一则故事:顶生王在旁人看来,非常有福气。不仅妻妾子孙、贤臣名士不缺,钱财更是颇为丰厚,真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但是,这样一个在人们眼中富有的人,却仍然不知足。他常常对子臣说:“我要去天下走走,这样才能把我的国土延伸至各个角落。”

于是,顶生王开始到处走,如他所愿,国土最后延伸至四洲,他也统治了天下。

欲念是个无底洞。过了一段时间后,顶生王又开始躁动不安了。他想,人世间我是走遍了,接下来要想法子到天上去。

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顶生王如愿来到天界,见了天帝。并且还得到一半的权力,和天帝平起平坐。但一回到人间,顶生王就想:一半始终是一半,总有一天要一个人坐天帝的位子。

顶生王开始慢慢变老,病痛也不断光临他,但是天帝的位子却一直没有得到。垂死之时,他的臣子们问他:“国王,还有什么未了之事吗?或者说有什么一生的心得要告诉子民的?”

顶生王想了想,叹了口气,说:“你告诉大家。我是一个贪婪的人,时时刻刻都不满足。直到临死都是,我还在想着要完全得到天帝的位子。我已经拥有了一切,可是我的心很累,很苦。”

生命中“万般带不去”,然而人们都习惯性地奔赴自己想要的目标,在生活中重复着顶生王的苦累,不断地索求,最终幡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没得到。

纵有广厦千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地。拥有再多财富,也不过是身外之物。重要的不是彰显钱财的多少,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考虑财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能给他人带来什么。

2003年“非典”时期,本焕长老组织祈福法会,并在法会上发动弟子、信众全力捐款救灾,他说:“出家人无资无产,但信众供养佛祖的钱,我们用于利民,更是应当。所以我发心,你们也要发心,除了诵经祈福外,还要倾囊捐受,佛家讲究慈悲,自利利他,在行善助人的同时,你会得到福报,我希望善众与我一起来积此功德。”

本焕长老力行“回报大众”的想法,前半生,忘身求法,后半生,弘化天下,建寺安僧。临走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此事。重病期间,他召集开了一次会,当着大家的面说:“我要走了,对所有的事情做一个交接,现在我手上还剩下6000多万元,1000万给大洪山,1000万给新洲报恩寺,300万给大乘寺扫尾工程,其余剩下的钱用来修深圳的万福寺。”

钱财乃身外之物,本焕长老深深懂得这一点,故而能在临终前将所有的钱财散尽,用以造福于民。既然所得来源于社会和民众,那么也当用于社会与民众。回馈无疑是最美的生活方式,一个不忘与人分享、回馈他人的人,最终所得的是心灵的宽慰和富足。

来源《禅悟人生大全集》

《用好你的富缘——活佛的人生财富课》P21-23

老实做事,无言自有妙言生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正常。

——明·憨山德清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不能一步迈到千里之外,凡事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事。不懈怠,坚持不断学习;不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行走;不倚赖,依靠自身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向达成目标靠近。如此实实在在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自会历练一段不花哨的人生。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任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这是唐人留下的遗憾。早上花开,一树灿烂,可是时光流水过后,晚上便花谢凋残,美景不再,再绚烂的花海也只在朝夕。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有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面对无可挽回、不可重来的生命,世人会畏惧,同时也会更加郑重地对待每一分每一秒地现实光阴。

一日,学僧看见年迈的典座在晒海苔。这些海苔由信众送来,为的是与寺里的僧人们结缘。湿漉漉的海苔必须及时在阳光下晒干,否则一定会发霉。当时的日头很毒,让人不忍出屋,但是典座却独自一人顶着烈日,弯着腰晒海苔。

学僧见此情此景,便走到典座跟前劝道:“这工作太辛苦,您年纪大了,还是叫年青僧人来帮忙吧。”

典座没有停下手上的活,只是淡淡地说:“别人不是我。”

“那何不等阳光小些呢?”

典座缓缓说:“时日已不多。”

“时日已不多”,简简单单地五个字,里面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认真生活的郑重。时间像一本书,看得快,翻得也快,唯有让每一页不苍白、不浮夸,人世一遭才会走得踏踏实实,不留遗憾。

那一年本焕长老95岁,依然坚持每天三点五十分起床,阅览八到十卷的《普贤行愿品》,直至晚上十点才休息。记者问他为什么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这般坚持,他说,因为“这是成佛的根本。”参禅修佛不是只想不做,守株待兔,它要求让人们能在学习的路上,丰盈头脑、精进己身。诚如本焕长老教育僧众时所说:“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没办法的。佛祖鼓励我们要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将来才有能力教化大众。好学很有好处,我们成圣成贤,成佛作祖,都是要好学不倦。”

这话虽然说得质朴,但时间又何曾繁华,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质朴的东西从来不是要靠这些终究要失去的东西衡量,能让质朴变得丰富、让生命变得厚重的唯一途径就是本焕长老所说的“好学不倦”。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除非埋入黄土,否则是没有办法毕业的。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后大感惊讶,他虽然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个外甥,但却知道这个外甥自幼苦读,学识颇深,不知缘何却没有在书本中学到些许做人的道理。

禅师不辞辛劳,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到家乡。这位外甥久闻舅舅的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外甥本以为禅师会对自己苦口婆心一番,不成想,当夜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

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熬到天亮,来到禅师床边。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他弯下腰,又直起腰,回头对他的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把我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啊,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翩然离去。就从那一天起,这个外甥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工作。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但一句“来不及”却胜过千言万语,足够震慑挥霍青春的年轻人。好学不倦固然是件好事,可是好事并不是人人有优势、有资本去做。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老年人总归是不占优势的,可悲的是,年轻人总是被懒惰、享乐裹挟,白白错过了“好学”的最佳时期。

求职时后悔大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作了剩男、剩女,后悔当初没有惜取眼前人;躺在床在只剩最后一口气时,才想着如果有来生要本本分分做人……可是后悔时永远是事后诸葛,没有实用。为此,不妨在后悔之前踏上学习的路,认真读书,认真做人。

曾经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之后又到海外求学,在夏威夷读了硕士,又到耶鲁攻读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之后,他前来拜会法师,求教说:“师父,我现在已经是博士了,以后还要再学习什么呢?”法师淡然一笑,回答说:“学习做人。”

生的求学之路漫长,所有学识并非如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为究竟,只重求读书而不重做人,便大错特错。先学做人,继学知识,再求成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当书本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不妨放下万缘全部接受,事事好奇处处学习,求精求全,忍耐办事认真做人。

同类推荐
  •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百科问答

    《古兰经》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各门学科知识,该书以问答形式分门别类整理和归类了《古兰经》中涉及的历史故事、山川河流、天文历法、动植物、工农业、商业贸易、社会关系等,有助于读者了解、认知和研究《古兰经》。
  •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文学朝圣》写大手印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妙用,以及雪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实践大手印的生命轨迹,包括创作随笔、创作谈、作品序跋集、文化随笔、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开启文心、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故乡、文化般若、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文学衰微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文学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在无常中抓住永恒,应该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应该在虚幻中实现不朽;真正的文学,应该承载神性的大美,应该承载利众的大善,应该承载智慧的大真。
  •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故事(第三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是一本系统阐述有若千年法脉传承的钟吕丹道实修入门的专著。全书秉承师传风格,体现真修实炼。书中介绍了钟吕丹道的渊源和传承,论述了悟道心法和入门体系,详解了核心功法和辅助功法,方便读者理解和研习丹道养生。
热门推荐
  • 洛尘烟逸

    洛尘烟逸

    平凡如一颗尘土一般的叶琦洛,在到来的中学生活里,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关注,对于男生莫名的吸引力,叶琦洛慢慢自尊自爱。真正成为最美好的她时遇到了他,闪闪发光的一颗金子却不断否定自己价值的秦逸轩。相爱,奋斗,中考结束,他们来到云南,叶琦洛说起了她的往事……
  • 至尊女帝:虏获冷情将军

    至尊女帝:虏获冷情将军

    月黑风高夜,生米煮饭时!呼哧呼哧,一个小身影,正努力的和墙做着斗争。时不时嘴里还发出阵阵奸笑,嘿嘿,今天晚上就把这个将军给吃了,让他再也跑不掉!把突然起夜的下人吓了一大跳,屁滚尿流的跑了,一边跑一边大喊:“将军,快逃啊,皇上又来爬墙了!”
  • 想住在你心里

    想住在你心里

    谨以此书,献给一切想要美好青春的人一天,著名学渣突然在班级叫嚣着要考年级第一,从此无心爱良夜,窗前的小灯下又多了一个苦读的身影……
  • 神仙情侣高冷女王的夫君

    神仙情侣高冷女王的夫君

    在一次晚宴上,作为客人的她见坐在对面的他长相俊俏,笑容温和,便一时被美色迷了心智,扬言道:“对面的,对,就是你,等我长大了,我要娶你!”他平静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吃惊的神色,稚嫩的脸上也浮现了两抹红晕。本是年少无知,却不想两个孩子的父皇当场就为两人定下了娃娃亲……是亲生的吧?晚宴后的第二天,她便跟着自己的父皇回到了她的国家,从那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晚宴上的事也逐渐淡忘在两人的记忆中。再次相见时:“姑娘说过长大后要娶在下的,莫不是儿戏之言吧?”“嗯。”“那可不行,可是定了亲的。”“退了。”“那我娶你吧。”“……我有喜欢的人了。”......
  • 别动我的蛤蟆

    别动我的蛤蟆

    本文脑洞有点大,所以好奇的可以进来看看。本人才疏学浅所以肚子墨水太少写不好别见笑。
  • 等待莲花的开落

    等待莲花的开落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不能说的秘密,每个秘密都记载着不愿说的悲伤与憧憬。等待让时间如白驹,等待让你我苍老了容颜,等待着我们不愿说的那些秘密被彼此发现……
  • Hard Cash

    Hard Ca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零落馥华

    零落馥华

    “柳馥华,这天下这么多女子,为何偏偏是我!”“洛溪,我只爱美人,不爱江山。这天下,我不要也罢,但你,我要定了。”自己的国家竟毁在自己深爱的人手里,在她以为错信了他的时候,他却恍惚过来他要的,始终只是她罢了。那到底,她是否愿意再次把心交给他?这两人,又是否功德圆满,修成正果呢?
  • 异界吞噬大陆

    异界吞噬大陆

    每隔一段时间,两块不同的大陆将连接在一起,一山不容二虎,两块大陆的王者,必将迎接生死之战。
  • 悬.红

    悬.红

    异想之中。我把自己埋葬,在梦里追寻身体的记忆。充满悬念。我的文字柔软而富有弹性,努力的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