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4800000002

第2章 创建速成中学

赵君陶认为: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选好领导和教师。

赵君陶风趣地说:“他们把知识交给你们,这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的工农化了。”

宋盛云在自传上写道:“今天能够来学习,真是想不到的事。”

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扫盲

1949年12月23至3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大行政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干部200多人。

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

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改造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问题。会议提出:

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

会议还指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的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中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

会议制定了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即普及与提高的正确结合。指出必须坚持正确地对待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

会议提出:

要做必要的准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伟大工作。

这次会议制定了《工农速成中学实施方案》。《方案》指出:

方针任务:为有计划地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干部,特举办工农中学,吸收工农干部及工业青年,给以文化科学教育,使其获得中等文化程度和基本科学知识,升入大学深造,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骨干。此项学校,由各部队、机关、工厂、学校大量举办。

招生对象与条件:学生来源,由各部队、机关、工厂、学校有计划地抽调与选送。其条件为:

1、参加革命斗争3年以上,具有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年在16岁至30岁,思想进步、身体健康、工作积极的部队、机关工作人员。

2、有3年以上的工龄,年在16岁至28岁,具有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思想进步、工作积极、身体健康的工人,首先着重产业工人。

修业年限与课程:修业年限,暂定3年。必要时得延长为4年。其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工农青年干部具备高等教育的条件,获得中等文化水平和基本科学知识升入大学或专科学校。为此,课程应力求精简,集中学好集中主要的学科。

此外,《方案》还对科目、教学计划、经费、学生待遇、教职员工待遇等,做了相应的规定。

《方案》规定:

经费:由中央统一筹划者,由中央拨发。在中央计划之外由各地举办者,由各地自筹。部队机关举办者,有部队机关统一筹划。

校舍及设备:校舍以用现有的房子为原则。设备可参照普通中学标准。

学生待遇:供给制。

教职员工待遇:供给制或相当于普通中学薪金制。

这次会议还讨论改进北京师范大学和各地师范学校的意见。

会议决定,集中一批有经验的干部、教师,编审中小学教科书等事项。同时,会议还作出了“争取在1951年开始扫除文盲的决定”。

在1953年11月24日,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

《通知》规定,扫盲标准为:

干部和工人,一般可认识20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

农民一般能识1000个常用字,大体上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常用的便条、收据;

城市劳动人民一般能识1500个常用字,读、写标准参照工人、农民的标准。

各省、市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根据群众要求,县扫盲工作委员会或教育科可给考试及格者发扫盲毕业证书。

从此,中国80%的文盲开始走进夜校、补习班,学习常用字。

教育部筹办工农速成中学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速成中学还是新生事物。因此,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有关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指示中,指出:

使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在短期内受到中等教育,以便进入人民大学及其它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培养成为新型高级知识分子,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坚强骨干。

1950年4月,中央教育部筹办第一所实验工农速成中学。这是根据《工农速成中学实施方案》制定的“中央教育部直接举办一所招收学生200人”的要求,而实施筹办的。

这所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是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它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直属中央教育部领导的中学。

学校本着“用最少的钱办出好的学校”的号召,校址就附设在大同中学内。一个破旧的院落内,立刻充满了崭新的气氛。

第一届学生有116人,这是从政务院、中央组织部、北京市文教局三处,统一选送的194人中录取的。

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建校后,因为中学校舍条件较差,教育部又在北京西城区东养马营八号,觅得一处新址,有一个院子和一个小操场。

1950年8月,学校迁入暂住。同时,着手筹建正规的校园。

1950年10月,师生们日夜企盼的西郊新校舍,建成东教学楼和一座平房饭厅。二层楼的教职员宿舍还正在建造,学校便迁入了新校址。

当时,新校址还是一片旷野荒郊,甚至偶尔还有狼出没,连旁边的人民大学,也只盖了一栋“灰楼”和几排平房。

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召开全国第一次工农速成中学工作会议,会议指出:

今后工农速成中学设置,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向大学附设方向走,这样师资设备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根据中央会议精神,1952年7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下达文件,通知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移交中国人民大学领导。

在同年的8月15日,完成接交手续。

“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学校在创办初期,教育部从东北、河北、山东等老解放区,选配了一批既有革命经验,又有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干部,担任学校的领导工作。

首任校长胡朝芝,1939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历史系。1940年,胡朝芝到延安,在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一班学习。

1949年12月,胡朝芝调入北京。

1950年1月,胡朝芝被教育部任命为北京工农实验速成中学校长。胡朝芝原则性强,而且富于经验,威望甚高。

副校长王食三,从老解放区河北正定师范学校调入,他博学多才,后来长期在人民大学任教。

教务副主任唐孝纯,是老教育家俞庆棠的女儿,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成人教育,并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唐孝纯就来到该校,担任教务副主任。

在1951年迁校不久,教育部又调山东昌乐中学校长夏加,来校担任教务主任。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夏加积极参加了第一所工农速成中学的创建工作,发展了他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教育思想,在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总结出经验,在全国同类学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新型的工农教育起到示范作用。

全国办成工农速成中学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干部,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各地纷纷作出了关于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决定。

1950年4月,中南区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并进行师资训练。

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还设立了一所实验工农速成中学。该区在1950年2月举行的教育工作会议上,曾讨论创办工农速成中学问题。

4月1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布关于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决定,就工农速成中学的任务、学生来源及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项做了规定。

同时,中南军政委员会指出,开办工农速成中学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上半年训练师资抽调学生,下半年正式开学。

并计划在年内,成立工农速成中学4所,其中一所由中南教育部直接领导,其余3所由河南省、武汉市、广州市分别创办。

中南教育部根据上述决定,研究了开办工农速成中学的步骤,决定首先在部内设置机构,并着手训练师资、编选教材和筹办实验工农速成中学。

中南教育部计划,除河南省工农速成中学师资,由该省自行委托河南大学训练外,其余3所的教师,由该部委托武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师资训练班进行训练,由各省、市选调95名优良教师参加学习。

师资训练班在5月15日开学。预定学习期为半年。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在4月份便已着手筹备。校址设在中原大学内,决定首先举办4个班,招生160名,9月1日开学。

这4个班的各科教师,由工农速成中学师资训练班选任。师训班的各科教员,均担任集体编选教材和集体讨论教学法等工作,在教与学中实验,以体会工农学生特点,从而修改教材,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

师训班的教育行政组学员,还参加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的行政工作,以便取得工作经验。

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的招生事宜,经中南教育部邀请中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局、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商讨,分配名额,由中南直属机关和江西、湖南、湖北省保送学生,参加入学考试。

第一次入学考试在7月中旬举行。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在第一次入学考试时,发现各部门送来投考的优秀干部不多,而且有一部分不够入学条件。而中南军政委员会人事局,在审核学员入学条件上,有些放松。

因此,在同年的7月28日,中南教育部又召开了一次招生会议,邀请民政部、人事局、中南总工会等单位参加,由中南教育部潘梓年部长作报告。

潘梓年指出了第一次招生工作中的缺点,并介绍了东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招生的情况。

接着,中南人事局召开中南直属各机关的人事会议,商讨如何选送合格干部,进入工农速成中学学习的问题。

195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发出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决定以速成的办法,培养经过革命战争和各项实际锻炼的先进人物之后,中南教育部成立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领导小组。赵君陶任副组长,当时赵君陶是中南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处处长。

赵君陶认为:

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选好领导和教师。

为了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赵君陶亲自到中南选教师。

同时,赵君陶还十分重视教材。她在中南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处,抽调许多高水平的教师,组织起来编写教材。

赵君陶注重改进教法,主张教师们互相观摩、交流,相得益彰。

她还积极热情地帮助教师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以保证他们能够用心学习。

由于工农学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赵君陶就把原来定的3年毕业,改为3年至4年毕业,这充分体现了赵君陶实事求是的精神。

赵君陶教育学生要尊重教师。她风趣地说:

他们把知识交给你们,这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的工农化了。

1953年,赵君陶调到中宣部工作。

为适应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各项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为了迅速提高工农干部的素质,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热潮,专门培养工农干部。

赵君陶被调到南开大学速成中学任职。她的教育非常有特色,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速成中学既有普通中学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既要速成,又要系统扎实地掌握知识。

赵君陶认为,若不扎实,谈不上速成。因此,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

为此,赵君陶和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赵君陶采取老师指导,老师学生共同讲,老师总结的办法,以老师为主,启发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赵君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主张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研究会。

赵君陶还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她组织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观摩学习、跟班听课和老师一起备课、上课、辅导、实验、修改作业。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速成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赵君陶要求青年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她特别重视知识分子、关心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摸索,以赵君陶为领导的南开大学速成中学的教学有了显著地提高。

工农速成中学的发展

工农速成中学是崭新的人民教育,因而没有旧教育的传统制度、条件、习惯的限制。

根据《速成中学暂行实施方案》的指示,各地从实际出发,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制度、课程、教材、方法,走自己的道路。

速成学校偏重于文科,这与工农学生补习文化有着密切地关系。

北京实验速成中学的第一届学员,仅在北京市范围内招生,由学校向中央和北京市党政部门分配报名和录取名额,经中央组织部、中央人民政府人事局或北京市文教局审查,一律经过考试,合格后录取入学。

王成选同学是财委会行政科的办事员,入学时22岁。他14岁就参加了革命。

王成选小时候是因为家里穷而不能读书。

参加革命后,他又先后当特务连的战士、班长、警卫员等工作,不能专门进行学习。但是,王成选学习的心,并没有放下过。

到了北京后,王成选更感觉到没有文化的苦闷。他在机关工作,写不出报告,作不出总结,他感到非常地苦恼。

在听到工农速成中学招生的消息后,王成选再也坐不住了,加紧了刻苦学习。

入学后不久,正当学校要考试的时候,王成选在医院进行盲肠的手术。但还没有等伤口愈合,王成选就跑到学校参加考试。

宋盛云同学是一位保育工作者。她的家庭是雇农。宋盛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有饭吃,就到地主家给照看孩子。

1938年,宋盛云的家乡解放后,她参加了儿童团的工作。1944年,当宋盛云到延安的时候,以为可以接着学习了。可是没想到,组织上派她到保育院工作。她当时就闹情绪,不愿再带孩子。

在保育院工作了两年之后,宋盛云才把思想搞通,明白了保育工作也是革命的一部分。

现在,组织上把她送来速成中学学习,宋盛云真是感到十分地欣喜。她在自传上写着:

今天能够来学习,真是想不到的事。

谷敏同学本是一个弃婴,她是被邻居收养,长大成人的。长大后,谷敏又做了童养媳。

新中国成立了,谷敏变成了一个机关的办事员。现在,组织上又把她送到学校学习。在谷敏心中,这的确是天大的喜事。

刘桂生同学是想了10年的学校,到现在才如愿以偿。

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着。

1952年,学校移交人民大学,改为人大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后,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招生基本条件未变,只在年龄上规定为16至30岁。

此后,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有相当一部分参加过长征和抗日战争的干部、部队指战员和全国劳动模范,入校学习。

战斗英雄周天才、战士作家高玉宝、劳动模范郝建秀、杭佩兰等,都曾在该校学习。

郝建秀当时是全国闻名的劳动模范。她在青岛国棉六厂做档车工时,首创的“细纱工作法”,曾大大促进了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提高。

郝建秀本来没有什么文化,她之所以能在后来的各级领导岗位上从容应对,与她曾在工农速成学校努力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是分不开的。

1952年,山东大学建立了工农速成中学。全校上下对此都十分重视,华岗校长亲自指导速中教师如何备课。

1952年11月30日,山大工农速成中学正式开学,郝建秀作为首届学生,从工厂来到校园。

郝建秀虽闻名全国,但是她到校后,便立即融入到班级活动中,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团支部书记刘晓桐老师,负责帮助郝建秀处理一些社会事务,主要是回复校外大量的来信。

每次,刘晓桐征询郝建秀的意见时,她总是先问组织上是怎么看的?校长是怎么说的?然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入学前,郝建秀只有小学三年级水平,写一篇文章字句不通,错别字连篇。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郝建秀的进步很快,一学期下来,7门功课都得了良好。第二学期开始分文、理科,又增加了几门新的课程。郝建秀不畏艰难,学习质量稳步提高。

1953年,郝建秀先后当选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她经常要去北京开会,往返于北京与学校之间,花去了不少时间。

1954年,领导决定将她转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插班学习。

郝建秀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中毕业后,考入上海华东纺织学院。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青岛、北京等地纺织系统担任领导工作。

工农速成中学的举办,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积极创办工农速成中学

在建国初期,教育“向工农开门”,这在当时是普及教育之举。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大量的工农速成中学,在全国遍地开花。

1950年4月15日,大连工农速成中学创办。

在旧社会,许多劳动人民和自己的子女,连小学也进不去。因为没有钱,上不起学。在4个月前,这些同学有些是拿枪杆子的军人,有些是拿锤子的工人,有些是拿锄头的农民。

在开学前,有些同学是在报纸的招生广告上知道招生的消息:念书不花钱,人民政府和共产党要培养大批工农专家。有些同学是在自己的工厂,或者农村的小组会上听说:上级号召上工农中学学习。过去旧社会把咱们弄成大老粗,现在是新社会啦,咱们是当家的主人,要学习成一个新型的知识分子。

在新生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从各工作岗位,背着简单的行李,就开始学习了。在同学们当中,真正高小毕业的只有半数,其余有些根本没有进过学校。

开始的时候,学起来真是有些困难。年龄大的同学,虽然容易领会,但是记不住。水平低的同学听课又听不懂,又不能各科都听。但是,这些工、农、兵学生,从来就没有怕过困难。

每天19时至21时,在上自习课的时间内,各科教师都和同学们在一起,随时解答一切疑难问题。同学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自习时间,有不明白的问题,马上就问老师。

仅仅上过二年级的高淑枝,开始各科都跟不上。

但是,她使用了“一好三多”的方法,不久就可以跟上学习进度了。高淑枝说:我在学习上并没有什么好法子,就是上课好好用心听,不会就多问,自习时间多练习,在课外也多想学习的问题,慢慢就不难了。

郭防同学在辽东省党校学习时,刚开始学了“小九九”。在工农速成中学开始学习时,老师在课上问他:“九乘六是多少?”郭防都不能马上回答上来。

因此,郭防在思想上有很大的顾虑,学习不够安心,始终怀疑自己跟不上学习。教师在特别辅导时,就专门帮助他,从而解决了这个困难。

国文老师在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时,规定每天写50个字,或造两、三个句子,并随时检查,纠正错误。

举办这样的工农速成中学,是相当紧张而又艰巨的。由于是在试办摸索经验,因此课程标准与进度,都没有统一的规定。

工农速成中学的目的是,要争取在3年内,完成中学的全部课程。学校的师生们,都在为完成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着。

一位曾在速成中学任教的老师说,在学校的教师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

这位老师说,当时他开始教学时,只有19岁,面对这些比他大好多的特殊学生,面对他们的朴实,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位完全的老师,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学生,也是战友。他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优秀品质,感受到了他们的那份热情。

这位老师说:“这是我走上社会的第一站,也是这第一站,让我把握了人生的方向,知道了应该为谁工作。”

同类推荐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移情视阈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

    移情视阈下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研究

    本书以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为研究对象,在伦理批评的框架内以“移情”为切入点,系统考察麦克尤恩6部主要小说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多种移情类型以及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而深入研究麦克尤恩对复杂人性的探询。本书在题材和内容上拓展了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跨学科地运用文学伦理批评、移情心理学、关怀伦理学的研究方法,为麦克尤恩小说研究开辟了新的跨学科阐释视角。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李健吾译文集·第八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八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 暴雨将至

    暴雨将至

    这是著名诗人周瑟瑟耗费几年时间重点梳理和打磨的一部诗歌集。诗歌集收录了多年来周瑟瑟的代表作品,所选作品都是作者的得意之作。诗集按时间倒叙进行编排,是诗人周瑟瑟近30年来诗歌作品的总结之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热门推荐
  • 从小就上常青藤

    从小就上常青藤

    本书给了中国家长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带着孩子”从小就上常青藤”。我们提炼了常青藤精英教育的若干法则,每一个法则都能有效运用于儿童成长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让您的孩子无需走出国门,便能从小享受到更为国际化、更适应当前时代的启蒙教育。
  • 亿万星光入我怀

    亿万星光入我怀

    他是她年少的欢喜,梦醒时分的眷恋,遥不可及的星辰从未想过,会有一天他们会共同踏入婚姻的殿堂。“陆祁泽,我想学厨艺。”她美滋滋说道第二天顶级大厨到场“夫人,轻帮忙尝下咸淡。”秦栀若“???”大厨满脸微笑“夫人,您的厨艺简直是惊为天人!”本以为这场婚姻是不幸的,最后才恍然察觉,原来与他有关的,都是她人生中最横的豪礼。传言都说陆总是个妻管严陆祁泽“散播谣言,全体加班!”回家后万分委屈,看向秦栀若“若若,你为什么都不管我!”“从来不打电话催我回家,也都不问我绯闻的事。”“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死亡三连秦栀若“???”
  • 异世天人

    异世天人

    异界大陆,一个没有任何体质的废柴,却染上了拯救上天的命运,看他如何成就天人之路
  • 废柴轮回:傲娇王爷调气灵妃

    废柴轮回:傲娇王爷调气灵妃

    这本小说是佳佳第一本小说,故事情节我自认为不错,希望大家喜欢
  • 极品修真弃少

    极品修真弃少

    他是一个弃少,却在长大后重新成为了自己,换回了自己的身份。当回公子哥的他,在外人眼中是废物加傻子,他遇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未婚妻上门退婚,可他已不是外人眼中的废物大傻,而是极品修真弃少……
  • 穿越过来的犀利王妃

    穿越过来的犀利王妃

    拜托,这是穿越时空的爱恋?还是命中注定的情感?穿越过来的于府二小姐于钦玥上演一场穿越恋爱!霸道的二皇子轩辕梓城对他同样有柔情一面~这是什么样的爱情?(丫丫幽默第一小说,偶尔2一下)
  • 评说晚年周恩来

    评说晚年周恩来

    本书辑录的评说,首先辑录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论述,作为本书的开篇。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辑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对“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说;下编主要辑录外国政要、友好人士和专家学者有关“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论。
  • 血蝶:以血养蝶,每日一滴

    血蝶:以血养蝶,每日一滴

    【蓬莱岛原创社员】蝴蝶公馆,坐落于北京一个幽暗破旧的老胡同中。店里出售各式美丽的活体蝴蝶,以及稀有的蝴蝶标本。但店里最有名的蝴蝶,竟是传说中的血蝶……以血养蝶,每日一滴,不可多喂,不可断喂。它可以……帮你实现任何愿望,只是……你必须依照契约,去喂养它……
  • 半语斋

    半语斋

    当风流画师,邂逅文雅门客,一切诡秘幻事,开始酿就。花开成酒,木焚引魂,物化成妖,神堕为魔。一只东风画笔,勾勒亡国遗恨,一本前朝古书,尘封妖魔异世。半语斋,语未完。
  • 狂野法师

    狂野法师

    我拥有黑色的眼睛,我却用这双眼睛来毁灭世界!拥有野蛮人,黑暗精灵血统的法师,将会统治无数的位面。谁说法师就一定是站在那里拿着法杖扔魔法,我就不一样,暴力法师,一样狂野。不一样的法师,不一样的魔法世界!尼欧拥有一对截然不同的眼睛,一只看向光明,可以带给亲人祝福,另外一只代表死亡,送给敌人。魔法战争,光与黑暗的战争,位面战争。法师将不再是龟缩在后面单单释放魔法的所在,而是可以冲锋陷阵,冲杀在最前方,同样可以展示暴力美学的职业。————-----------------------------------------------------------------苍龙会用心写好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同时求收藏,推荐票,希望大家留下宝贵的意见,另外征求版主,龙套,可发站内短信,也可在书评区申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