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9100000039

第39章 金军穷悍压城头 忠臣奋勇保社稷

到得靖康元年元月三日,梁方平弃濬州南遁,何灌不守河津,望风溃散的消息传入汴京,京城震动。而十二月中旬借给事中出使金营的李邺返京,一上朝便奉道:“不可战,不可战啊!臣在贼营,知贼虚实,贼强我弱,非和不可御敌。”赵桓惊问:“金贼如何强盛,卿且如实道来。”李邺道:“其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李纲勃然出班奏道:“陛下不可听信此人之言。以中国之大,都城之坚,必可守之;而勤王之兵在途,不日即可大集;金人便抵城下,其势如强弩之末,必不可久之。且请陛下用兵!”李邺哂笑道:“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某自金营归朝,此‘六如’皆亲眼所见,亲身感受,岂能有假?”李纲则道:“好一个‘六如给事’,我却说你胆小如鼠,障目如蝠,蠢笨如牛,乞怜如犬,赴贼营如媚主,归朝堂如报丧。”“你!”李邺气得说不出话来。李纲则得理不饶人,又道:“大敌当前,此人丧节媚敌,该当处斩。上皇以社稷相托,天下瞩目,陛下不战不足以报天下人之厚望啊。”于是降旨,迁门下侍郎吴敏知枢密院事,为行营副使,以兵部侍郎李纲为参谋官,团结军马于殿前,立志与金人一战。

翌日,李纲待对于延和殿。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奏曰:“汴都实不可守,汴都以北,一马平川,虏骑朝渡河而夕至矣。唐昭宗乾宁初,国子监博士朱朴就有迁都襄邓之议。襄、邓者,南阳也,汉光武龙兴而未王之地也,山河壮丽,沃野千里,其险足固,其土足食;东瞰吴越,西控川陕,南跨汉沔,北接京洛,自古形胜之地,兵家必争之;又实为水陆枢纽,若广浚漕渠,运天下之财,可使大集。”赵桓两眼放光,道:“依卿家所言,端的是好地方,强似这汴京许多。”白时中点头微笑,面有得意之色。

李纲在殿外听不下去了,心急火燎,恰好遇到知东阖门事朱孝庄经过,忙拉住朱孝庄,道:“有急事,欲与宰执廷辩,公能代我启奏么?”孝庄道:“宰执奏事未退,而从官求对,这没有先例啊。”李纲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用什么先例。为宗社计,请孝庄兄破例一回!”孝庄许诺,上殿启奏。继而圣旨下,宣李纲入对。

李纲拜讫升殿,立于执政之末。启奏曰:“闻诸道路,宰执欲奉陛下出狩,以避狄。果有之,宗社危矣。且道君太上皇帝以宗社之故,传位陛下,今舍之而去,可乎?”赵桓听罢,默然许久。白时中冷笑道:“都城岂可以守?”李纲反驳道:“天下城池,还有比都城更坚固的么?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岂能舍弃之?若能激励将士,慰安民心,与之固守,岂有不可守之理。”话未说完,太监陈良弼自内殿出,奏道:“京城四壁城墙虽然坚固,但城上楼橹久未修葺。又城东樊家冈一带,护城河既浅且狭,决难保守。仆领京城所,故而知之,愿陛下详议之。”赵桓听罢,对李纲道:“卿可同蔡懋、良弼去实地看一看,朕就在这里等候爱卿。”李纲领旨下殿,与同知枢密院事蔡懋、太监陈良弼急急赴城东,登城楼,检视城濠。不久,即回奏延和殿。

赵桓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蔡懋道:“臣以为不可守。”李纲抢白道:“城坚且高,楼橹虽然是有破损,但是没有楼橹一样可以守御。护城河是因为樊家冈一带为皇室禁地,不许开凿,所以确实较为浅狭,然而以精兵强弩占据,可保无虞。”赵桓这才稍稍安心,又环顾几位宰执,问:“策将安出?”宰执皆默然。李纲道:“今日之计,莫若整饬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赵桓问:“谁人可以为将?”李纲道:“朝廷平日以高爵、厚禄畜养大臣,是为了有事的时候能够使用。今日形势,虽然白时中、李邦彦等都是书生,未必知兵,然而借其位号,控驭将士,以抗敌锋,却是作为宰执当仁不让的职责。”白时中大怒,心道:“凭什么你李纲在皇帝面前邀功,却叫我们上阵送死?”越想越气,便厉声对李纲喝道:“李纲你不是能耐么,你能将兵出战否?”

李纲徐徐答道:“陛下若不以臣为庸懦,如果能叫李纲治兵,李纲愿以死报。然而李纲人微官卑,恐不足以镇服士卒。”赵桓忙问宰执:“执政有何空缺?”赵野对曰:“尚书右丞缺。以宇文粹中随道君东幸故也。”赵桓道:“李纲除尚书右丞。”当即赐予袍带并笏板。李纲拜谢,道:“时局艰难,社稷倾危,臣虽不才,却不敢推辞,惟有尽心竭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待胡虏退却之日,臣必将还此高位,退归原职,不敢有丝毫僭越。”赵桓笑道:“爱卿过谦了。”

时候不早,皇帝起驾进膳,赐宰执食于崇政门外庑,食罢再召对于福宁殿,继续讨论去留之计。

众宰执犹劝赵桓南狩襄邓,又有迁江南之议,又有幸巴蜀之议。赵桓颇为心动。末了,圣旨下:“命李纲为东京留守、李棁副之。车驾即日启程,西幸秦陇。”李纲大惊,出班启奏道:“万万不可啊陛下。昔日安史之乱,唐明皇闻潼关失守,即幸巴蜀,宗社、朝廷碎于贼手,多年之后才勉强恢复。本朝范祖禹评价此事,谓其失误之处在于不能坚守以待勤王之师。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欢欣拥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虏骑必不能久留。舍此而去,如龙脱于渊,车驾朝发而都城夕乱。虽臣等留,何补于事?宗社、朝廷也会因为陛下的离去、京城的失守而成为一片废墟,愿陛下再三思之啊。”

赵桓听完李纲的言论,暗暗点头,思之良久。然而太监王孝竭从旁奏曰:“皇后、勋戚重臣都已经启行,陛下岂可留此?”赵桓闻之色变,从御榻上走到李纲跟前,哭道:“爱卿不要再挽留朕了,朕将亲往陕西,起兵以复都城,决不可留此。”李纲泣拜,俯伏上前,道:“陛下一走,都城即乱,臣等俱将陷于敌手,与其死于贼营,不若陛下赐臣以死,尚可保全忠节。”

正在赵桓左右为难之际,宋神宗第十二子燕王赵俣、第十四子越王赵偲到了。两人都是皇帝的叔父,都以才具见闻,在宗室中颇有人望。赵俣道:“臣闻陛下欲弃宗社而去京城,臣窃以为不妥。京城,国之根本,陛下不守京城,却叫天下臣民何以聆听圣训,何以得闻圣旨?京城非一般之城,乃国之象征也。且宜固守。”赵偲也奏道:“京城有精兵七万,民逾百万,自古天子守国都,陛下只须振臂一呼,京城军民无不愿为陛下死战。臣闻虏骑过河者不过六万,多为契丹、渤海杂虏,能战之兵不过三万。我以禁军精锐据守坚城,又有百万士民助之,京城何愁不守?”赵桓默然点头。经过再三思量,赵桓意志稍定,随即取来纸笔,御书“可回”二字,用玺,交给太监,使之追还皇后及勋戚重臣等人。又望着李纲,道:“是卿等留朕,朕既留,治兵御寇之事就完全托付给爱卿了,爱卿不要误朕,守国之事重大,不可稍有疏虞。”李纲诚惶诚恐,慌忙叩头谢恩,道:“陛下以社稷安危托与微臣,臣敢不效死!守都城,拒强虏,安社稷,臣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于是仍以前旨,赵桓命李纲与李棁同出治事,共卫京城。

这天夜里,李纲宿于尚书省。入夜,风雪不止,寒气逼人。有执事禀报:“辕门外有人奉当年鲁国公曾太师遗作欲献于大人,以助大人守城。”“是什么人?”李纲问。答曰:“是一男子,身形俊伟,仪表堂堂。”李纲想了想,道:“快带我去见他。”

出得都堂,只见得一男子端立于门外一旁,于风雪中,宛如冰铸玉雕一般。李纲赞道:“好男儿!”便上前询问:“阁下可是送书之人?”赵豫正想着事情,听到有人这么一问,便回过神来,赶忙施礼道:“正是在下。敢问尊驾就是尚书右丞李大人么?”李纲微笑道:“我就是李纲。”赵豫喜道:“大人亲出问询,足见诚明。”说罢将《神火密令》恭敬奉上,道,“此书已非原著,乃经前辈高人钻研提升,更甚实战。只是谨慎起见,书作以回鹘文写就,须经通译,才能得窥真义。”李纲接过书本,大致翻了翻,因问:“此书得自何方?”赵豫道:“大人不必细究此书出处,但得有助于守城,便可告慰先贤。”李纲又问:“阁下索价几何?”赵豫笑道:“此书无价,惟付忠臣,使守社稷,善莫大焉。”说罢恭敬地行了礼,转身欲去。李纲忙止住赵豫,问:“义士愿为国家效力否?”赵豫道:“愿杀金贼,誓保黎民。”李纲赞道:“好!义士可愿投我麾下,共卫京城?”赵豫道:“小子无尺寸之功,怎敢辱没大人英名,愿为一小卒上城守御可也。”“好!”李纲道,“请义士留下名姓,我可代为引荐。”赵豫道:“在下姓赵,单名一个豫字。”李纲道:“义士稍候,我入城楼取纸笔。”赵豫还待说什么,李纲却已匆匆返入衙门。同来的兵士道:“李大人就是这副急性子,此刻定是写荐书去了,烦请义士稍候。”赵豫没奈何地笑笑。

不多时,果见李纲风尘仆仆地回来,手里握着一卷书札,照了面便笑着递与赵豫,道:“义士久候,这是荐书并本官的名刺,义士可赴东壁樊家冈守御,那里正缺像义士这样的忠勇儿郎。”赵豫接过书札。李纲想想,又道,“对了,义士若有什么困难,或有什么建言、计策,都可以到都堂找我。”赵豫点头答应,再三拜谢李纲,径直回府。

一家人都在焦急等待赵豫归来,见赵豫进门,都喜上眉梢。清儿自是端上热腾腾的姜汤,安伯和张简则问长问短,赵豫一一具答。清儿道:“李大人端的是个忠臣,这年头,像李大人这样的,殊是少见。”赵豫点头道:“郑伯母的遗作,终归是有了恰当的归宿,也可告慰她的在天之灵了。”张简则道:“希望能对守城有所补益。”赵豫道:“小简子,咱既然拿到了荐书,明日可就要登城守御了,你可愿意同往?”张简笑道:“大哥去哪里,小简子就去哪里。”赵豫拍拍张简肩头,道:“好兄弟!”又对安伯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明日还要早起呢。”两人答应着,各自回房休息。

半夜里,赵豫醒时,枕畔不见清儿,却见妻子端坐案前,正在书写文字。待清儿收笔起身,赵豫才问道:“清儿,睡不着么?”清儿回首,对丈夫笑笑,眼角却挂着泪珠。赵豫赶忙起身,为妻子披上大氅,又拥入怀中,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若是缘尽今生,咱俩却已约定来世,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清儿含泪点头,道:“来世终属渺茫,今生却要珍惜。哥哥须得答应清儿,在生死面前,该当记着清儿,得能不死,便不要轻生。”赵豫流泪答应,夫妻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末了,赵豫问:“清儿写的什么?”清儿笑答:“睡不着,故而填了一首拙词。”

赵豫展卷细看,却是一首《女冠子》,题曰:不南冠。词曰:

“北风穷悍,吹皱一池秋泮。荒云散。江烟飞残岸,野燹焚秦篆。

“抬望其汹汹,伏却之惶乱。何事作南冠?战中原。”字体一改清儿惯用的娟秀小楷,用了草书。赵豫轻吻妻子秀发,道:“清儿最是解语之人,有妻若此,死亦无憾矣。”

正是马滑霜浓,两人重归卧榻,只是相叙离愁,静待天明。

天明雪霁,李纲上朝,道路纷纷,所见所闻却与昨日之议不同。御前车马,卤簿法驾均已罗列于道路;太庙神主已出,据闻已于太常寺暂寄。李纲行至祥曦殿,见禁卫皆全副武装,穿戴整齐,而乘舆服御皆已陈列,六宫袱被正在装车。李纲顿时悲从心生,厉声喝问禁卫:“你们愿意以死守京城,保宗社么?还是更愿扈从皇帝,巡幸州郡?”禁卫皆呼曰:“愿以死守宗社!”又有士卒流泪大呼:“我等父母妻儿皆在京城,不居此,将安之?请尚书大人为我等进言!”李纲听将士们这么说,亦流泪,便拉着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楚等人,一起去见皇帝。

见到赵桓,李纲跪拜道:“陛下昨己许臣留,今复戒行,何也?且六军之情己变,彼有父母妻子皆在都城,岂肯舍去?万一中途散归,谁来守护陛下?而且虏骑己近京畿,若彼得知陛下离开京城未远,以健马疾追,陛下又何以抵御?”赵桓皇皇不知所答,思之半晌,始命辍行。

李纲知道都是白时中、李邦彦之流撺掇皇帝,便顺势对在场的宰执们道:“上意已定,敢有异议者,斩!”李纲进而出祥曦殿,传旨宣示道:“官家已降圣旨,许以留守京城,乘舆不复出城!”众禁卫欢呼雀跃,皆拜伏,口呼万岁,其声震地。

李纲情绪激动,复又入殿,劝赵桓:“陛下,你听,壮哉我儿郎!军心可用,陛下此刻宜登御楼以见将士,鼓舞士气,可令诸将士效死也。”赵桓点头称善,遂登宣德门。

李纲与吴敏草就诏书,递与阁门官,阁门官读道:“金虏者,北隅小民,人不过十万,起于微末,屡犯尊上。先灭契丹,不知餍足,复来犯境,危我宗社,戮我人民,掠我资财。中国虽大,岂容其牧马;财物虽丰,繄填其欲壑?惟我亿万中国之人,同仇敌忾,奋醒狮之威武,倚祖宗之福荫,一人即一城池,一木即一长戟。贼兵可有数万?中国之人何止千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觊觎大宋者,虽悍必亡!使我士庶人人有效死之心,每每有御侮之志,则虏骑南来,必叫其匹马不得北返!《礼》曰: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朕心决绝,与众将士守宗庙、死社稷,不退半步,不惜一死,势不叫胡虏轻视中华!”阁门官每读一句,将士声诺一片。须臾,六军皆感泣流涕。于是固守之议始决。

于群情激励之际,赵桓又因时而授李纲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曚副之。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罢职,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守中书侍郎张邦昌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左丞赵野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同知枢密院事蔡懋为尚书左丞。

以李纲起于太常寺,故而李纲的亲征行营司置司于宣德门外太常寺一侧,早已被裁撤掉的衙门大晟府。皇帝赐银、绢、钱各一百万贯匹两;文臣自从五品朝请大夫以下,武臣自正七品武功大夫以下,可直接听命于行营司;又颁给将校官告、宣帖三千余道,一切许以便宜从事。

自此,李纲开始着手京城守御,诸般守备之具开始措置城头。以百步法分兵备御,每壁用正兵二千余人,保甲、居民、厢军之属不算在内;使人抢修楼橹、挂毡幕、安炮坐、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凡防守之具,无所不备;四壁各有从官、宗室、武臣为提举官,诸门皆有中贵人、大小使臣;又团结马步军四万人,为前、后、左、右、中军。八千人设一统制官,统驭将领、队将、士卒等,每天抓紧操练。

李纲又按地域排布四万守军,使其各有所守:以前军居东水门外,护延丰仓。延丰仓有粟、豆四十万石。后来,勤王之师二十万大集城外之时,其军粮供给靠的就是这个大仓。又以后军居东门外,占樊家冈,使贼骑不敢近。而左、右、中军居城中,以备缓急。

这一天是靖康元年元月五日,赵豫洒泪辞别了清儿,与张简一道,赴城东樊家冈城墙投军。听闻东壁提举乃是郓王赵楷,赵豫心下踌躇,便站在一旁不再向前。张简不解,问:“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再晚,怕是报不上名了。”赵豫将张简拉到一旁,道:“我与郓王素有嫌隙,不如,咱们换个地方。”张简挠挠头,道:“可是换个地方,李大人的荐书就没用了呀。”赵豫笑笑道:“只做个平头小卒,一样可以保家卫国。”说罢向城北酸枣门而去。张简忙道:“大哥等等我。”待追上赵豫,又笑道,“大哥去哪里,小简子就去哪里,当官儿也好,当兵也罢,小简子誓死保着大哥。”赵豫问:“保着我做甚?刀箭无眼,紧要关头万一顾不上你,你还是要照顾好自己才是。”张简道:“哥,便是小简子死了也不能让你死,你若是死了,嫂子还怎么活呀?”赵豫顿时一愣,叹了口气,道:“傻小子,我与你嫂子生死都在一起,是生或是死,又有什么分别?你年纪还小,将来还要成家立业,可不能说死就死呀。”张简心下感动,不知该说什么,只是答应了一声。

到得酸枣门,时候尚早,两人顺利地投了军,成为卫戍京城的两名普通士兵。

京城守御在李纲的统筹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赵豫和张简每日操练步伍,搬运矢石,修葺楼橹,一切紧张有序。到得夜间自有正兵戍守,两人还得回家住宿。每日里清儿总是做好热腾腾的饭菜,殷勤服侍丈夫,照顾张简,日子过得颇为舒心。可是好景不长,元月八日,金军还是来了。

金军主力径直抵达城西北牟驼冈下寨。因为郭药师曾经来过汴京,当时道君皇帝赵佶曾命其打毬于其间,故而知道此地可以屯兵下寨。牟驼冈地势缓缓地伏,三面据水。前枕雾泽陂,是大宋朝廷养马的地方,草料豆麦堆积如山。金人在此下寨,不但抢得了宋人的两万匹军马,更解决了战马的粮草供应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李纲毕竟是书生,没有经验,事前未对此地给予充分的重视,只派两千士兵把守。那两千人哪里抵得住六万如狼似虎的金军?金人一来,便纷纷溃退。城头上的李纲见此情状,痛心悔恨不已。如若提前将驷监的军马并草料抢入城中,而不是只派个两千官军把守,将使局面不至于如此被动。

当天傍晚,金人以大船数十只顺汴河相继而下,攻汴京正西的西水门。李纲率众临城捍御,募敢死之士二千人,列布拐子弩于城下。大船至,即以长钩摘就岸,投石碎之。又在中流安排扠木,又运来蔡京家的山石,叠于门道间。宋军奋勇,就水中斩获百余人。自入夜防守至天明,始保西门无虞。

李纲顾不上休息,金人退却后,即入对乘拱殿。然而正当奏事的期间,传报金人转攻城北,酸枣门、封邱门一带告急。赵桓急忙命令李纲赴北壁守御。李纲刚出大殿,想到什么,又即退回,启奏道:“昨夜贼兵攻城不克,势必恼羞成怒,此番攻来攻北壁,其势必然凶悍无极,目下京城每壁皆平均用力,兵力恐不敷用。臣斗胆,乞禁卫班直善射者千人以从,可保北壁无虞。”赵桓应允,即遣御药卢端同行,领御龙弓箭直千人赴援北门。

汴京乃是大宋首善之都,形制巨大,自禁中到外城新酸枣门,差不多有二十里路。李纲心中惴惴,恐怕去迟了城防会失手,便一路不断催促车夫速行。马车驰过大街小巷,大队人马急奔城北。好容易到得新酸枣门,见金人悠悠然胸有成竹,布列方阵,推着云梯来攻城墙。李纲急忙命令御龙弓箭直登城射箭。御龙班直骁勇,弩箭射出,金人往往应弦而倒。李纲心中大喜,终于缓了一口气。连夜来忧心操劳,神形疲惫,便叫人摆了胡床,坐于酸枣门下稍事休憩。正当此时,竟闻城头纷乱,有六七个人头自门上掷下。李纲见是汉人首级,急忙询问。卫士答道:“这些都是斩获的奸细。”李纲摇头道:“奸细?奸细岂有如此成群结伙,大张旗鼓的?怕是有人乘乱妄杀。”于是领着众卫士登城查证。

登上城头,李纲大吃一惊,只见赵豫领着数人,正自抵抗,有御龙弓箭直指着赵豫不住嚷道:“他是奸细,不杀此人,城门恐失。”赵豫领着众人不住解释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不要血口喷人,拿些陈年旧事来蛊惑人心。我等流血流汗,为的是守御京城,杀退金贼。你可曾见我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便是有,也等打退了金人再作处置不迟。”那人兀自不听,只是煽惑众人上前围捕赵豫,却被李纲喝止。

李纲喝问御龙班直姓名,那人道:“小人姓吴,名守道。四年前,小人与赵豫一同供职于禁中。赵豫仗着柔福帝姬青睐,不可一世,从来不把我们这帮兄弟放在眼里。其后因伙同其母勾结辽国而入台狱,于押送滑州途中潜逃。此事可考问于郓王殿下。而再后来,此人荫补大辽兰陵郡王。此事可直接考问其本人,今日又有这些识得他的民夫作证。这些民夫,竟是燕中汉儿,这些人,岂是能够真心守城的,难保战不利时倒戈相向,助纣为虐。不如杀之,以绝后患。”

赵豫流泪跪下道:“大人明鉴,赵豫身边,都是有血有泪的汉家男儿,为保社稷,抛家弃子,性命在所不惜,若大人信不过他们,放他们回家便是,何至于杀戮?若要拿问,只拿赵豫一人,与旁者无关。”不料赵豫这么一跪,呼啦啦跪下一大片。不但赵豫身旁的汉儿们跪下了,与赵豫一同入伍守城的士卒也有跪下的。众人齐呼:“请大人明鉴!”又有人大呼道:“此处无奸细,都是好男儿!”有人道:“要杀杀我,与赵郡王无关!”

李纲见状,对身旁一位匠作官道:“去,将手炮取一些来。”又道,“前天夜里,就是你们这位赵郡王来找我,献了一本先贤的遗作,经翻译成汉文,果然是论述精妙,方法实用。其荦荦大者,无不洋溢着安邦保国、抗敌御侮的情怀。先贤若此,其传人岂有不肖之理?又此人与柔福帝姬交厚。帝姬之中,柔福最为敦厚,天下之人莫不知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人不类帝姬,帝姬何以垂青?此事待本官问过帝姬便知。如今大敌当前,疑人不用,既用之,岂能复疑之?接战至今,本段城墙未失,足见尔等汉儿也罢,投附人也罢,皆是炎黄子孙,能舍命为国之义士也。英雄不论出身。自今而始,众位不得相疑,既在这个城头之上,便是我大宋子民,且宜戮力同心,杀金贼,保社稷。尔等可能做到?”众人大呼:“能做到!能做到!”

李纲又从匠作官手中接过手炮,道:“此物名曰‘手炮’,乃依赵豫所献之书札赶制而成,如今分发一些给你们试用。”于是将十支手炮发放给守城士卒。又兴致勃勃地对赵豫道:“书作者将焰硝的配比从五成提升至七成,居然威力大增。”

此时金人发起了另一波攻击。众人大呼应战。持手炮的士卒在匠作的教习下装药,点火,瞄准,射击。弹丸碎片挟着火药威力爆射出去,火光耀目,声如惊雷,金兵大片倒下,又为火药声势所慑,茫然不知所措。宋人大呼威武。李纲则拈须大笑。

金人暂退。赵豫与众汉儿将死难同伴的尸身抬下城头,与城下首级连缀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摆放了一排,众人见此情景,无不唏嘘流泪。李纲拍拍赵豫肩头,安慰道:“赵兄弟,本官来迟,以至有此不幸。”赵豫摇头道:“若不是大人主持公道,我等岂还有命在?大人是国家栋梁,百姓喉舌,就算是为了大人,我等也愿戮力死战,请大人放心。”李纲含泪点头。赵豫说罢,辞别了李纲,与张简等人复又登城守御。

金人复来攻城,此番拥数十座鹅车而来,其势甚张。赵豫急急来找李纲,道:“务必要烧了鹅车,否则金人一拥而上,我辈难保城墙不失。”李纲忙问:“义士有何计策?”赵豫道:“请募敢死之士数百人,缒城而下,务使鹅车不得靠近城墙。”李纲道:“义士壮哉!”于是令守将在守城士卒中招募死士,须臾之间,数百死士已集。赵豫提了环首大刀,领着一班死士用绳子缒下城头。

到得城下,只见护城河已被填平,金人簇拥着鹅车正缓慢地靠近城墙。赵豫振臂高呼,众人在赵豫的带领下冲杀出去。杀金兵,夺鹅车,引火焚烧一气呵成。人人奋不顾身,喊杀之声震天。李纲立于城头,令御龙弓箭直以神臂弓弩掩护已方死士,射杀来援金兵。城上城下配合默契,死士们烧毁鹅车数十座,岂旋登城。将割取的金人左耳撒了一地,计斩获金人首级数百级,其中十余级耳有金环,而金军之中领兵者皆戴金环。

是日,城北四门皆受到金军的猛烈攻击。除赵豫所在的新酸枣门外,陈桥、封邱、卫州三门也都经受住了金军浪潮般的猛攻。四门之中,金军以攻击新酸枣门为重中之重,此门之战最为惨烈。金人箭矢集于城上有如猬毛,士卒亦多有中箭而伤亡者。李纲皆厚加抚恤并厚赏守城众将士;赵桓则派遣太监劳问,降御笔褒谕,又发内库御酒、银碗、彩绢等赏赐将士,众将士人人雀跃,大呼“官家圣明”。

从天明杀到黄昏,宋军将士手刃、射杀金兵数千。而金人受阻之余,知道汴京城防坚固,士庶同心,不可以武力攻取,于是转而使出了和谈的手段。

话说赵豫和张简两个血人回到家中,令清儿悲喜交集。喜的是两人都活着回来了,悲的是战争之惨烈,两人已是半人半鬼,便似从冥界归来一般,而赵豫身上伤口兀自涔涔渗血,尤令清儿泪流心痛不止。

两人清洗干净,扔了血衣,方显出人的模样。此刻的清儿,含泪望着哥俩,笑靥如花,心里只是高兴。一边吃饭,张简一边道:“嫂子,就冲着你这笑脸,小简子和大哥必然每天都能活着回来。”清儿笑着点头。赵豫笑着拍了拍张简,道:“金人胆寒,不复来攻,明日你便不想活着回来,怕都是不行的了。”四人皆笑。赵豫又不无忧虑地叹息道:“打是打赢了,谈和却未必容易了。”张简问:“这是为何?还有什么比打仗死人更难的么?这么难都打赢了,还怕他谈和作甚?”赵豫道:“小简子,你还太年轻,有些事情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能打退金军,那是李大人统御有方,战事上,惟李大人说了算。若是和谈,朝中多少奸佞环伺帝侧,庙堂之上,怕就是奸邪的乐土了。金人从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完全可能假借朝中奸人之手而得到。而今上庸懦,反复无常,怕是经不住奸臣们的撺掇,最终让将士们的血白白流洒啊。”清儿道:“哥哥已尽了本分,庙堂之事,自有大臣们裁处,哥哥不必挂怀。再怎样,李大人还是会据理力争的,必不叫奸人得惩。”赵豫点头道:“但愿如此。”又道,“清儿,明日哥哥就在家里陪你了。”清儿喜出望外,问:“哥哥不去守御了么?”赵豫笑道:“和谈之议既起,哥哥便去巡城站岗也是枉费时日,不如在家陪伴清儿。”清儿喜笑颜开,点头称是。张简则道:“今日收兵之时,李大人有意委大哥以官职,大哥便已却而不受,说什么自己‘终究是身世不清不白的人,混迹于军中,总归受人嫉恨,不若离去。国家若有用人之时,再当效命’云云。”清儿却不管这些,只为丈夫不再命悬一线,便是天大的喜事。

第二天一早,赵桓登崇政殿。“六如给事”李邺连夜出使金营,半夜被李纲堵在门外不得进城,至天明才得进入,已是憋了一肚子的气。这时候李邺恭敬地向太监呈递斡离不书信,因奏道:“金酋斡离不具言所以举师中国者,以上皇用人不察,用事不明,诸多违背两国誓约之故。闻上内禅,愿复讲和,乞遣大臣赴军前,议所以和者。而臣以为李纲既然主持大局,当赴金营议和。”

李纲出班奏道:“臣愿往。”赵桓默然良久,摇头道:“卿方治兵,不可。”又顾问众臣道:“宰执谁愿赴金营议和?”问了两遍,竟无人应答。李纲复道:“陛下还是派臣出使吧。”赵桓道:“卿性刚,不可以往。”又道,“兹命同知枢密院事李棁奉皇命出使金营,尚书驾部员外郎郑望之,亲卫大夫、康州防御使高世则副之。”李纲对曰:“今虏势方锐,吾大兵未集,不可以不和。然而怎么个和法,却是殊为关键,谈得好,则中国之势遂安,不然却是祸患无穷啊。今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惧李棁柔懦,恐误国事也。”

同类推荐
  • 三月桃花相思愁

    三月桃花相思愁

    没有人知道,那一日东宫红烛如霞,相府鲜血淋漓。她落了一个三个月的男胎,血染红了整个被褥也染红了她的眼。而东宫的太子拿酒杯的手抖了一下,心悸了许久,随后进了洞房。侍儿说,许是殿下酒喝的多了罢。
  • 小女历险记

    小女历险记

    他是夜国权倾朝野的三皇子,手握兵权,杀伐果断,却不近女色,她是地地道道的山野丫头,人前文静淑女,知书达礼,人后却不拘小节,把酒言欢,他与她本没有任何交集,却因着一次暗杀,她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从此二人的生命被捆绑在了一切!
  • 浮花落寞

    浮花落寞

    大周国武王之女翊昕郡主生而被预言:国之兴亡系于此女,她一笑而过。然而若干年后,一语成谶。终,大周国灭,划为东盛国土。金銮殿上,锦绣龙袍,万臣跪拜,说一不二的无上权利,真的就如此重要么?而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印证:这世上所有的人和事,终抵不过。天灾、人祸。他,预料到她对自己的不舍,却料不到她的决绝。血染红她的衣裳那刻,他慌了,他乱了。他费尽心机,一朝荣登高位,得到的,又是什么?后来,他得到了那锦绣江山,却只想换她一笑。
  • 八美图

    八美图

    男变女,女扮男。堂堂皇子化身女婢?“少爷请用茶”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奇葩风流王子如何把妹。男人调戏男人?“美眉,别跑啊~l”
  • 梨花点点,斑驳江山

    梨花点点,斑驳江山

    前面越嗨皮,后面虐越惨。疼彻心扉的旷世绝恋。。。。。。。。她风髻露鬓,,皮肤细润如若腻,,娇艳若滴,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柔拂面凭添几分诱人的风情。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他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亦正亦邪,难以捉摸。。。。。。。他精致的五官,白皙的肤质如同千年,无瑕,苍白,微微透明,而又有一种冰冰凉的触感。令人就此沉沦。女主何去何从,在这古代不知是倾世江山为红颜还是红颜降世乱江山,何种凄凉。种种凄凉
热门推荐
  • 直上三楼

    直上三楼

    母亲和父亲早就认识他。当年--1938年,我父母在武汉刚入党,恰巧王震有事过武汉,他们见过面。解放初期,王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兼任中共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母亲则参加中央访问团来到新疆。返回后在报刊写过不少文章,王震在新疆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写信表示感谢。1955年,王震奉调进北京,担任新组建的国家农垦部部长;1957年,我父母双双被打成右派。此后虽在同一个北京,但从父母这边讲,已经自惭形秽了。
  • 前夫追妻路漫漫

    前夫追妻路漫漫

    一个是外冷内热女强人,一个是狂帅酷拽大总裁,家族联姻,他们的婚姻鸡飞狗跳,硝烟弥漫。好不容易关系平缓,不想,白莲花初恋回归,抢家产,抢老公,各种撒娇扮柔弱?!她刚要揭穿小三真面目,不想老公横插一杠要维护?某女咆哮体:前夫你给我死开!
  • 最强复兴

    最强复兴

    背负复兴家族重担,与天下间强者为敌。族人出卖;美女诱惑;群雄截杀;世人仇视……前路坎坷,一切荆棘皆不可阻挡王恒复兴家族的步伐。他誓要让这天地倾覆,翻身成为绝世王者,带领家族站上巅峰!
  • 甜蜜电竞在线掉马甲

    甜蜜电竞在线掉马甲

    【已结局】[1v1小可爱X王者荣耀]夏梓星是国际歌手+演艺事业因家事把事业转到国内,却沦陷入王者荣耀主播。谁都知道,她那游戏技术几斤几两,常常被虐。遭到某只大灰狼的暗恋她,逐渐设计套路让她一步一步走进大灰狼的窝里,成功拐小白兔回家据为己有。黑粉:你这么菜赶紧退游吧,别祸害热爱王者荣耀的玩家。大灰狼:“她,我护着,敢弄她,过我这关再说。”(分分秒你,虐到你泉水不出,自闭退游)护:她,我罩着,敢动她,我分分用科技技术黑s你们。姐妹们:我们护着,敢说她,我们分分喷s你们。(支援多,加上各自的粉丝们)惹到夏梓星等于惹到地球的一半人。黑粉:阔怕…姐…我错了我不敢了【小青铜在大佬们带领走上巅峰之路】
  • 时空树之外星来客

    时空树之外星来客

    金甲无情,搅动风云,大千世界皆棋子;人间有义,扫清寰宇,一株杨柳载恶魂。
  • 幻剑修罗

    幻剑修罗

    剑道成神,血脉至尊。广袤的混沌海中,万千宇宙交汇,无数种族与文明碰撞,无数生命挣扎求存,追寻生命的永恒。这是一个小人物不断挣扎求存,为自己,为亲朋战天斗地的故事,也是一部生命、血脉的进化史!
  • 都市神游记

    都市神游记

    成为天庭下放凡间的驻凡大使,叶梓同学表示前途堪忧——前有变态大叔想和她玩养成游戏后有一群神魔鬼怪蹦出来乱折腾还有来当外援结果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三个师兄师姐求包养重点是……尼玛这是在神马法术技能都得藏着掖着的各种不科学的现代社会~!--<-<-<@PS***这是一场神二代、仙N代的都市混游记~俺只是想求一张免费的推荐票而已o(╯□╰)o
  • 时光尽头的你

    时光尽头的你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遇见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从此,你是我生命里唯一的温柔。——简夏大千世界,人来人往,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意外,你隔着万水千山,跨越时空的尽头,唤醒我沉睡的记忆。——沈清歌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错过了错的人,是为了更好的遇见对的人,上苍给了你机会,时光流逝,兜兜转转,曾经冰冷的心已不知何时起温暖起来。本文男女主身心健康,误会什么的不存在的。——挽明月
  • 轮回禁咒使

    轮回禁咒使

    我...我...我到底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管他呢,做好现在就行了!爱德华.凯撒?米罗?不不不,我是叶天啸,大黑龙,你碰上我算你倒霉,之前被你打得落花流水,但是现在我不是他们,我只是我,你做好觉悟吧!
  • 青春曾经一路走过

    青春曾经一路走过

    青春懵懂,又搞笑不断,爱恨情仇交织,她们的真命天子到底是谁......两个花季女孩,一样的生活轨迹,不同的性格趋向,不同的人生观,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段人生路......从学生时代,到都市生活,最后,出人意料的结果......心,善则美,纯则真------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