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3100000037

第37章 董贼的改革

李陵下手坐着典韦、赵云、王成刚、欧阳陈华、王洪几人,一个个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他们都是今天傍晚才赶到的雒阳城,但在城外就耳闻了董卓在皇宫外那令人震惊的一幕。此刻从李儒口中听说后,都各自沉默了。董卓所说的那些,又何尝不是大汉王朝开始没落的根源呢?虽然在有些方面,董卓为大汉皇室推卸了责任,这也正是他维护皇权,尊崇汉室的表现啊。难道这才是真正的董卓?一个意欲创造理想世界的疯子?哪怕要去挑战世俗、道德、伦理!哪怕要遗臭万年,也要用凶残和鲜血去为大汉王朝去铸就一条王者之路?

这些已经超脱了李陵从史书上所了解的范畴,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董卓?历史当真只是由最终的胜利者书写的吗?如果父亲李儒所说的一切都是他亲眼所见所闻,那么李陵大概能理解到历史上的李儒为何会与西凉暴君董卓走到了一起了。也许,在牺牲自己的名声而辅佐君王、成就霸业这方面,他们属于同一类人。

为了亲眼见证真相,李陵于是安心的在雒阳待了下来,他想亲眼看看这座雄伟的都城雒阳,在历史上那个残暴的董卓手中终究会变成什么样。只不过他还是劝说李儒暂时与董卓保持距离,他可不想让李儒上了董卓的贼船。也不知道是不是李儒因为有了李陵这个表现得异常聪颖的儿子,从而多了一份历史上他不曾有过的野心,总之李儒似乎对与董卓的言行表现只是刮目相看而已,并没有向董卓表示靠拢的意思,这也让李陵稍稍安心了一点,虽然历史上李儒在董卓之乱后并没有死,但是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自己成为了李儒的儿子,他可不想这么早就跟着父亲归隐山田,让自己的穿越人生这么潦草的结束。

在随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李陵却是被董卓的一连串动作弄得是眼花缭乱。首先是董卓将自己升迁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领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相国,并享有三项特权:拜见皇帝时可以不报姓名,上朝时可以不小步快走,上殿时可以不脱鞋子不解佩剑,叫“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又征辟蔡邕、荀爽、陈纪、韩融等天下名士为官,蔡邕三天之内连升三次;荀爽九十三天时间从一介布衣升为司空;陈纪一入洛阳就被拜为五官中郎将,后升至尚书令;名士韩融先为博士,后任大鸿胪。

接着董卓又为党锢之祸所害的忠臣名士平反。董卓亲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陈蕃、窦武乃天下名士,声望极高,在党锢之祸时为宦官所枉杀,当时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此等天下大冤而今却在董卓手上一朝得雪。

董卓不但为党人昭雪,还重新提升和任用了大批党人,如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尚书郑泰、长史何颥、司空伍处士等。不仅如此,只要是与以上人员有关的党锢之徒,董卓都把他们拔为列卿,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所显拔”。

接着董卓又提拔任命了一批地方大员: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任命韩馥为冀州牧;任命刘岱为兖州刺史;任命张邈为陈留太守;任命刘岱为兗州刺史;任命逃出雒阳的袁绍为渤海太守等等等等。当然也有很多不买账的,比如董卓任命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却怕自己因为庶兄袁绍得罪了董卓而遭到报复,一早便逃到了南阳。

这一连串的任命和升迁中,竟然没有董卓自己的亲信,后汉书中提到此事,说到董卓的亲信们“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连后世的裴松之对董卓任用贤能加以充分的肯定:“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

而李儒等人却看到了关键所在,那就是兵权。董卓不管如何提拔和重用士族、名士,手里的兵权却是不肯松动半分,并且不断的在吞食其他人的兵权。当然,兵权的集中也有利于京师雒阳的稳定,至少能震慑到一些心怀异志之人。

董卓这一连串的提拔任命也让李儒等人感叹董卓的决心和魄力了,士族世家也似乎也看到了一丝改革的曙光。只有李陵清楚,董卓和士族永远是两个世界的人,出生西北边陲的他,不会就这么轻易被中原士族接受。何况,那些世家门阀想要的根本就不是大汉皇权的稳定,否则,当初的西园八校完全有实力将西凉军赶出雒阳。董卓进京当时,鲍信就曾劝说袁绍:“董卓拥有强兵,素有野心,如果现在不想办法除掉他,今后必将受其牵制。如今董卓军队人员混杂,军心不稳,组织不严,正可趁早除掉。”可是袁绍不从;曹操身为八校之一,也握有兵权,最后却只是拒绝董卓递来的橄榄枝,而选择了离开雒阳拥兵一方。

他们没有选择趁董卓初来乍到,立足不稳之时将其扼杀,不是没有为汉室拼杀的勇气。董卓进京只带了三千西凉铁骑,即使他们不知道董卓的真实实力,趁董卓立足未稳,骑兵不善巷战和攻坚,合力击之,完全可以将董卓驱逐甚至击杀,要知道那会雒阳的常备兵力最少也有数万之众!雒阳城驻军众多,不说北军五校、西园八校,仅卫尉统领的皇城卫士就有数万人。(《汉书*韦玄成传》明确记载,汉宣帝时,凡诸帝、后的寝庙176所、园陵30所,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到汉灵帝时寝庙、园陵只多不少),再东汉加上各世家的家兵护院,倘若真有心除贼,完全可以趁董卓初到,给予雷霆一击,还不是眼睁睁看着董卓收编军队,扩充实力,大权独揽。

归根结底,他们的目标跟董卓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他们不希望董卓推动改革,他们不希望皇权得到巩固。他们想看到的是董卓的作乱!他们想要的是皇权的没落!他们想要的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所以,当下他们在董卓手里得到了实惠,也许暂时不会怎么样,他们只是在静待时机,若是董卓他不做乱,他们也会一步步将董卓拉入深坑,推向作乱的深渊!

而李儒等一众人也在观察,他想看清楚董卓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会给这迟暮的大汉王朝带来怎样的变化。不过让李陵留在雒阳,李儒却不放心。毕竟董卓进京之后,形势变得更加微妙,眼下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可随着袁绍、袁术逃离雒阳,先不说袁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现在袁绍、袁术又拥兵一方。特别是袁术奔南阳,恰巧遇富春人士孙坚先杀荆州刺史王睿、又杀南阳太守张咨,在鲁阳与袁术汇合,拥兵数万,直指洛阳。

紧接着陈留太守张邈在其兄弟张超帐下谋士臧洪的建议下,在酸枣会合,共商讨董大计。不多时,又有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代理奋武将军曹操率军前来会盟,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虽然不在酸枣,但也纷纷在各自属地摇旗呐喊,并共推渤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虽然袁绍远在渤海,但是那四世三公的威名可不盖的,于是众诸侯设坛盟誓,扯起了讨伐董卓的大旗。

天下暗流涌动,李儒思前想后,雒阳如今乃是群雄逐鹿之地,而董卓提拔的那些诸侯竟然绝大部分起兵造反,弄得董卓极为震怒,杀了不少大臣和与关东军有来往的富商。最大牌的当属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了。

袁绍被推为讨董联盟的盟主,董卓为防袁隗等人为袁绍内应,自然不会留手了,于是将其二人上下几百口统统赶尽杀绝,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大臣们更是人人自危,生怕哪一天自己人头就不见了。

李儒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打算将李陵打发回无极县,李陵却是苦苦哀求父亲坚持要留下来,拗不过儿子,李儒只得作罢,却是让典韦和王成刚几人寸步不离李陵身边。

李陵熟知这段三国历史,知道这乱世的始作俑者正是袁绍,至于袁隗、袁基的死,也是袁绍递刀的罢了。不过他如果不献“引狼入室”一策,而袁隗、袁基和袁家一众嫡亲不死,那他这个庶子要上位可不知道会有多难了。而其他大臣,只要不惹到董卓,还是可以确保性命无忧的,特别是自己的师父蔡邕还得到了董卓的重用呢,董卓对自己家也是极力拉拢,除非是雒阳城被联军攻破,不然暂时是没有什么危险。

如今董卓因自己提拔的那些士人两面三刀,纷纷造反,心情极不痛快,雒阳人人自危,而李陵却仍要留在京师雒阳,不是他不怕死,才穿越来的他可还没活够呢;也不是他要守护在李儒身边,在雒阳好歹李儒也掌管了羽林和虎贲二军,更有帝师王越做保镖,别提还有黄忠、甘宁等猛将在旁护卫了。加上李儒本身也是智计过人,在历史上都没有出什么纰漏,何况现在李儒拥有的实力比历史上只强不弱呢。

真正让李陵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那个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划下了重重一笔的传奇人物,号称“战神”的——吕布!他要留在雒阳,亲眼见证吕布的传奇!

吕布,字奉先,原为并州刺史丁原部将。丁原受何进之邀,入雒阳诛杀宦官十常侍,却没想到还没赶到雒阳,何进就被十常侍给干掉了。既然来了,还是带兵勤王的,总不能寒人家心吧?于是丁原被何太后拜为执金吾,负责雒阳城和皇城安全,也算是军权在握了。然而好景不长,董卓进京后,迅速吞并了何进、何苗的部属,又将目标转到了丁原的头上,于是便对仍在丁原帐下的吕布许以重利,诱使吕布杀了丁原,并尽吞其部。从此董卓在雒阳独揽军政大权,吕布也被董卓认为义子,封为骑都尉,不久又被董卓提拔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李陵已经分不清这究竟是不是游戏了,除了一些人物的性格和想法外,一切竟然与真实的历史如此惊人的贴近,那么自己等人的到来会让这历史的走向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过吕布的确像书上说的哪样,生得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那天吕布亲自登门,请父亲李儒前往相国府议事。由于自己年幼,并没能在直接近距离接触到战神吕布,只是在院门内偷偷张望,看着头顶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内擐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的战神吕布,恭恭敬敬的扶请父亲上了马车,然后翻身上了一匹赤红色的骏马,之间那马浑身上下如烧红的火炭一般赤红,没有半根杂毛,从头至尾竟然约有一丈长,从蹄之顶,高约八尺,如此雄伟壮硕的马,定然是赤兔无疑了。

只是那吕布在翻身上马之后,却是回首向着门内望了望,正看见李陵那向着院内急闪的身子,那张稚嫩而又慌乱的脸,不由得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只是他也没有想到,那张稚嫩的脸,竟然会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脑海里,直到英雄末路的那一天……

李陵努力在平复自己那颗狂乱跳动的心,暗暗的自嘲自己那不争气的小心脏,他也没想到吕布的感官竟然会如此的敏锐,那一瞬间不经意释放出来的气场,哪怕是没有杀意,也让他如坠冰窟,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打湿。他在想,如果终有一天,他和吕布走到了对立面,能不能在那方天画戟之下逃出生天?

终于,李陵拿自己的年幼作为借口,掩饰了自己在吕布一个眼神之下的不堪。自己还想关注一下这个凭借自身武勇站在这个时代最顶端的男人如何去改变历史的走向呢,连人家一个眼神都承受不住那自己真就是白瞎了。看来回头是要抓紧武艺方面的修行了!想起自己从异空间拿回来的两件神兵,那杆枪自己暂时还舞不动,不过那柄长剑倒是挺趁手的,如今自己身边的一帮人里面,赵云似乎是枪弓剑样样精通,倒是不愁没有师傅。只不过那血色的剑身太过扎眼了一点,看样子得专门走一趟,替那柄宝剑打造个合适的剑鞘了。

回房叫来了管家熊伯,让他帮忙打听下雒阳城内制作剑鞘的几家作坊,便关上房门,拉上门栓,将藏在床下的血饮长剑给找了出来。只是令他奇怪的是,那原本血红的剑身此时看起来竟然和其他长剑已然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还不如当下上等的百锻钢那样锃亮渗人。仔细回想了下从那个神秘空间拿到这柄长剑时的情形,绝对是血色的没有错啊!要不是那杆“夺命索魂枪”还静静的躺在那里,加上自己先前拿起这柄长剑时,自己的脑海里竟然隐约升起一团血红色的红日与之产生共鸣,想起之前第一次接触它时似乎有一团血光射入了自己脑海中,似乎让自己与这柄剑之间建立了微妙的联系,让李陵确定这就是血饮,不然还以为自己的东西被下人调包了呢。不过这样也省了李陵费心思去伪装血饮的力气了。

几天后,一大早,李陵叫上了典韦和王成刚,将熊伯写好的作坊地址交给了李府的车夫,便坐上马车奔作坊而去了。一路上也寻思着给典韦弄一双趁手的兵器。之前典韦用的那双铁戟,在中牟的时候被王成刚给弄断了小枝,这次也顺便修补一下,如果看到上好的镔铁,倒也可以买来为典韦打造一双趁手的铁戟。本来之前李陵特意让王成刚去问了他的便宜老爸王越,如果打造鬼头环首刀的寒铁还有剩余的话,自己就花钱买下来,为典韦重新打造一对双铁戟,再为弟兄们打造一些趁手的兵器。可惜王越那些寒铁本就不多,又全都用在王成刚的那柄鬼头环首刀上了,李陵只得作罢。

到了熊伯推荐的铁匠作坊,说明来意,掌柜的倒是十分热情,一面安排作坊里的大师傅为血饮剑打量尺寸,查看典韦双铁戟能否修补,一面吩咐几个学徒去将作坊里收藏的几块上好的生铁取来。

李陵几人见状,也乐得清闲,便开始打量起大厅里挂售的成品兵器了,一看却不由惊讶,这个作坊的兵器种类不少,质量竟然也较为上乘,看来熊伯对自己的话非常上心啊,推荐的作坊在雒阳城内应该也是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了。

李陵深知汉代是封建社会前期冶铁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汉代铸铁技术达到了成熟阶段,已能生产白口生铁、麻口生铁、灰口生铁以及白心、黑心可锻铸铁。不但铸铁技术有重大发展,铸造铁器也有飞跃进步。这时已能铸造大型的薄壁铁器,铁斧有直径达两米左右。同时铸造较小器物,已采用叠铸技术,把同一规格的具有多件范腔的铸范,多层叠装,通过一个浇注系统加以浇铸。看着大厅内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上至长枪大斧方天戟,下至匕首短刀袖里剑,甚至连头盔铠甲也是应有尽有,让初次踏入铸造领域的李陵是眼花缭乱。忽然他想起了刘谦、熊剑锋、李可、李武等一众小鬼头,毕竟他们虽然还只是娃娃兵,但是自己总得未雨绸缪,先替他们挑选一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兵器吧。

也许是知道李陵的身份,也或许是熊伯与掌柜的交情匪浅,掌柜亲自陪着李陵挑选兵器,一边还耐心的介绍着。旁边大师傅已经量好了血饮剑的尺寸,记录了下来,然后又仔细的研究了下典韦的双铁戟,发现打造材料并不是当下最好的百锻钢,所以才会被王成刚的鬼头环首刀轻易给崩断了,于是大师傅建议典韦重新打造一对。典韦闻言,自己也做不了主,还得看公子的意思,不过他也没去打扰李陵,只是与大师傅一道在旁静静候着,等待李陵挑选完兵器。

同类推荐
  • 锦衣御天下

    锦衣御天下

    大明天顺三年,皇宫失窃,大明天顺帝大怒,派遣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使李啸云负责查探,而本书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 随便的世界

    随便的世界

    生前不曾抛头,死后何须留名。我们藏器于此身,隐匿于无形;我们路见不平,拔剑助之;不羁于形,但求本心;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我们是黑夜下的先行者,我们无处不在,却无人知我们在。其实我们没有名字,一定要说的话...请叫我们:探丸郎!
  • 一品神婿

    一品神婿

    曾经的桂市名门望族沈家独子。沈家与白家百年世交,定有娃娃亲。性格低调,为人正直,不爱言语,护短,对敌人心狠手辣。
  • 我的岳父是刘邦

    我的岳父是刘邦

    汉高祖刘邦的女婿,赵王张耳的儿子,标准的富二代官二代。张敖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老丈人刘邦要夺了所有异姓王的王位,这个有点儿过分了。刘邦要将张敖的老婆公主刘乐改嫁匈奴单于。张敖怒了:“这个大汉要由我老婆说算!”“靠实力平推没有什么意思。”韩信对张敖攻打匈奴的战略很有意见。
  • 风起三晋

    风起三晋

    万历末年一小僧,酒色财气都不空。一不小心种田成首富,家丁也成了天下最强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

    你是我坚守一生的诺言!无论春夏秋冬,过了多少年月只要是你,只要你出现我就一定会抓住那虚无缥缈的爱情
  • 当初就不应该下凡

    当初就不应该下凡

    岑乐觉得,自己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神,放眼三界,再也找不到比她还矜持听话的神了。某仙:“听说乐正真神被罚下凡了?”众仙淡定反驳:“不是被罚,是自愿下凡的,乐正上神矜持有度,清高谦逊,怎会被罚。”某仙不甘心:“那,还有传言说乐正上神喜欢软绵绵的东西吗,这是我从二表姑的三姨娘的堂兄的女儿的朋友那听来的,信息可靠!”众仙依旧淡定:“都是了是传言的啦,听听就好,乐正真神淡漠至极,想当年仙帝美男计都没有用的撒。”然而,在众仙看不到的角落,岑乐盯着一只瑟瑟发抖的兔子,眼睛发光!
  • 大汉的旗帜插遍影视位面

    大汉的旗帜插遍影视位面

    穿越三国世界,成了大汉末代皇帝刘协,要当大半辈子的傀儡皇帝?身为穿越者,岂能屈服于命运,我先去其他世界升个级,顺便找点人才回来!爱情公寓5,SSR超级学霸诸葛大力,我大汉缺一个栋梁啊!唐人街探案,林默,大汉的刑狱需要你~2亿年前的外星元帅阿布多瑞,美女请留步,大汉的军队缺一个巾帼女将军啊~大明首富万三千,以后你就是朕的首席财务大臣了~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 凤凰奇侠②:风骚老板娘

    凤凰奇侠②:风骚老板娘

    他真以为自己是打不死的蟑螂啊!明明伤重得快要挂掉还爱逞强。辛苦救回他一条命,他不知感激就算了,也不能恩将仇报的把她当犯人对待吧?战场上百战无敌的将军跟个恶棍没两样,不但无耻的偷窥她洗澡还强行扣留她。饶是好脾气的她也气得想一把火烧了军营──说来好笑,他爱做“白日梦”关她什么事?又不是她作法让他大白天见鬼的……明知不该与他有瓜葛,她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只是她一直没有把身分对他说清楚、讲明白。那关于他们从前世纠缠到今生的秘密……
  • 幻夜森林特工小队

    幻夜森林特工小队

    幻夜森林番外篇偶然的偶然,幻夜大陆爆发了一场战争,真正的高科技战争,为了保护幻夜大陆,“幻夜家族”组成了一个特工小队。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有些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初,常常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但随着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事业屡屡受挫,当初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艰辛。当他们将抱怨当作习惯的时候,他们就沦为了平庸无奇的人。反过来看那些平庸的人,你会发现抱怨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可以说,抱怨就像一颗钉子,会将一个人钉在失败的墙上,永远都不得解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天无名录

    九天无名录

    因没人观看以及签约没有过,大纲没有,细纲混乱,所以太监了。下一本会很久才能准备就绪,再发新书,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