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13900000014

第14章 所谓帝王

朱允炆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就好似一个外乡人到了大城市,跟整个大环境格格不入,无论做什么,都谨小慎微的跟身边的一切保持着安全距离。

所以朱允炆连自己的浅邸都不敢待,他躲在詹事府,没日没夜的看着全国各地而来的奏报,像一块海绵,拼命的吸收着所有外界的讯息。

那时候的朱允炆,便是做梦,都在谋划着要如何才能杀掉朱棣,来保住自己的江山,自己的性命。

这种感觉,尤其是在第一次见到朱棣之后,变得更为汹涌迫切。

朱棣狡猾、厚黑,又会领兵打仗,论能力,朱允炆知道自己是万万比不上朱棣的。

朱棣不死,他的江山,永远坐不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朱允炆用上几个月的时间开始慢慢融入大明之后,开始了解大明之后,朱允炆的心,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后世的朱允文,他来到这个时空也不是仅仅为了求活生存,他是这个时空下大明的建文皇帝!这个国家六千万人的君父!

大明的北方有蒙古的黄金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成吉思汗留下的游牧帝国,不会仅仅因为从中原退出去就走向衰败。瓦剌、鞑靼、兀良哈,他们都在等着中原衰败的机会。

大明的南方,还有无数膏腴之地,东方,有着一个长年包藏祸心的恶邻。

西方,大航海时代即将萌芽,那群落后天朝几百上千年的白种人,即将进入疯狂迅猛的成长期。

在这么一个时代,他朱允炆的心里,不可能只装着一个小小的朱棣。

杀死一个朱棣,所带来的利益,只不过是自己一朝的皇位安稳,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害处太大了。

随着太祖南征北战的武勋们,洪武一朝几乎斩杀殆尽,这才让区区的杨文、宋晟之流高居五府,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朱允炆能拿出来领兵的,只剩下一个纸上谈兵的李景隆。

朱棣是眼下大明朝硕果仅存的名将了,这些年协调九边,百战百胜,蒙元余孽,被打的北遁西逃,支零破碎,是大明军人眼中的战神。

杀了朱棣,天下人嘴上不说,心里总会以为是朱棣功高盖主,朱允炆这是在效法太祖,为了江山稳固,大杀功臣名将。

朱高炽曾经劝朱棣不万万能杀方孝孺,说方孝孺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杀了方孝孺,读书人就断了种,永乐一朝就没人参加科考为国效力了。

如果说方孝孺是文气的风向标,那么朱棣,就是武勋的领头羊,没了朱棣,武勋的精气神就会受到挫折,大明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就会每天只想着如何不引起皇帝的忌惮,甚至于说句不好听的,不敢立功!

功高则有杀身之祸。

长此以往,文盛武衰。

武勋可是大明的脊梁骨,武衰,则大明永远没法直起腰杆!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永乐一朝,尚有五征漠北,打得大草原望风而遁。

等到朱棣死后,大明的武备便越来越松弛,继位的仁宣二宗,都厌倦了战争,自此大明文盛武衰,等到土木之变,大明便彻底走了下坡路。

现在的朱棣,对于朱允炆的威胁已经在朱允炆的重重安排下降到了几乎微乎其微的地步,他朱允炆,又为何容不下一个朱棣呢?

时过境迁,朱棣就算再怎么想造反当皇帝,他还反的起来吗?

造反需要大义,他朱棣能打出什么旗帜?

打不出旗帜,朱棣贸然造反,就算他手下有一大批忠诚与他的将领愿意跟着他反,那,四万燕王卫呢?

燕王卫只是戏称,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北直隶经制之兵,归北直隶都指挥使统领,朱棣,只不过是以亲王之尊代领统帅之事,他自己的燕王亲兵,不过一万人,即使他在顺天协调九边,这也是因为有朱元璋钦定而已。而不是他自己威望已经高到可以统帅九边、漠南。

这四万人,领的是南京的饷银,吃的是正儿八经的皇粮,朱棣造反,他们凭什么跟着朱棣一起?

就靠着这些年出生入死的交情?就去冒着诛三族的风险谋逆?

历史上,朱棣谋逆,举得旗帜是靖国难、清君侧,理由是朱允炆听信齐黄二人谗言,滥杀亲王,他朱棣起兵,是符合太祖所定之皇明祖训的。

朱棣起兵之后,手信漠南卫众将,称“你我皆为兄弟同袍,有血战漠北之情分,佞臣在朝,迷惑帝心,以致天下大乱,国有危难,孤遵从皇明祖训而兴兵南下,是为国家之事,愿尔等紧守边疆,勿让蒙元侵袭。”

漠南卫众将皆赞朱棣是心系国家之重臣,不疑有他,也没有进攻顺天断朱棣后路。

这才给了朱棣扫荡河北的机会,朱允炆先后以耿炳文、李景隆为将讨伐,皆未能取胜,无奈,罢齐黄二人之官,信息传至前线,朱棣不得不罢兵回顺天。

你说清君侧,好,我把你要清的人给罢黜了,你还有什么借口?

在打,朱棣手下的兵一定兵变。

按理说,事到这一步,朱允炆你就别闹幺蛾子了行不?

谁知道朱允炆竟然又复用了齐黄二人,并称朱棣为谋逆反贼,革出宗谱,朱棣麾下兵将,皆为同犯!

好家伙,你一下把几万人都推上了悬崖边,那还不跟你玩命?

朱棣去找宁王朱权哭诉,“孤本为清佞臣而兴兵,万不敢做他念,皇帝年幼,偏信奸贼,以致孤被革出宗谱,从此,世间以再无朱棣此人了。”

朱权怜朱棣,要帮朱棣求情,朱棣复请朱权一同起兵,“佞臣在朝,皇帝以不信亲族,不如你我同往金陵,诛杀叛党。”

朱权大惊失色,拒之,被朱棣擒下,“兴兵失败,也是日后才死,今日汝若不从,当速死。”

朱权无奈,只好交出兵权和朵颜三卫的兵符,朱棣大喜,“他日,你我共坐江山。”

朱棣得了宁王八万劲旅,又有朵颜三卫的指挥权,加上河北拉的壮丁,大军一度也有近二十万,南北悬殊差距缩小许多。

朱棣在山东跟李景隆打了几仗,接连取胜,军心大振,朱允炆只好将李景隆罢职,拿回京师,以盛庸为将,盛庸至山东,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兵力优势遏制朱棣兵峰,战争就此进入拉锯战。

战争一旦拖起来,那打得就是后勤补给了。

朱棣只有河北一地,哪里养得起二十万大军?没多久,军中就开始缺粮,朱棣没辙,只好铤而走险。

“朝廷主力皆在山东,京师空虚,孤领奇军,绕道南下,必一战功成!”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朱棣神兵天降南京,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金川门献城投降。

至此,靖难一战以朱棣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整个过程中,朱允炆失败了无数次,而朱棣却仿佛有天助一般一帆风顺。

但凡朱棣有一丁点的失误,他的造反都是必然失败的。哪怕最后打到了南京城下,没有朱橞、李景隆两人卖国,朱棣也不可能打进南京,一旦变成攻城战,南京城高河阔,朱棣没有几个月断不可能打进去。

都不用几个月,最多十天,浙江、湖广的军卫就会得到消息,顷刻间可以拉起一支二十万的民兵勤王。

他朱棣,必然死在南京城下。他是不能退的,造反者哪能退。

一旦后退,他拿什么来养活他的大军。

到时候,不战自溃!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朱允炆虽然历史记得不甚贴切,但对于这件明初最大的事变还是有些印象的,所以,他不需要什么雄才伟略,他只需要不去犯历史上朱允炆犯的错误就可以轻松的战胜朱棣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朱棣在会打仗,比得上兵仙韩信吗?

韩信能逼死楚王,却在刘邦面前只能饮恨未央,无力回天。

大义虽然看不见,但真的太重要了。

朱允炆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无声无息之间把朱棣所有的出路给慢慢堵死,犹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等朱棣什么时候发现不妥时,他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便是想奋起一搏,也只是徒增笑料了。

既然最大的麻烦即将被解决,朱允炆也就开始着眼更遥远的事情,他是皇帝,他的心胸要能够容纳下日月山河,又怎么会,容纳不下一个朱棣呢?

他的敌人,只有大明疆域外面那些邻居!

所以,他需要朱棣活着。即使,这辈子朱棣都不会为他打一场仗,朱棣也得活着。

只谋一时者,不配为帝王!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寒门传

    三国之寒门传

    从小吏做起,拥有现代人智慧的他能改变历史让刘备不在遗憾吗?庞统的落凤坡,徐庶的长别离,阿斗的长成,诸葛亮是真正的忠臣吗。悬疑的事情从这里出发。历史的光辉不会被遗忘。人性的力量,智慧的竞争。不为未来事,只做有情人。尔虞我诈,群雄争锋。曲折的历史从现在开始。一切的精彩,全尽在本书。
  • 帝基

    帝基

    皇位?“太子,三哥?抱歉,你们不行的话,麻烦从哪个位置...起开!”天下?“呵,贼寇寻衅,烽火扬州,唯我赵氏五郎引百万,叩玉门!”太祖牌位在上,我赵元烨,上承寰宇,下掌乾坤。
  • 侍从军神

    侍从军神

    毛主席最为推崇的古代将军——陈庆之。毛主席在解放后日理万机的国事操劳中,对正史《陈庆之传》一读再读,对传内许多处又圈又点,划满着重线,并充满深情地批注:“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张贻玖《毛泽东读史》)。书写了历史神话般战迹的武候——侍从军神——陈庆之!(免责申明:本书一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 帝圣:帝成系统

    帝圣:帝成系统

    地球上最聪明的男人——龙战,被车祸送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大陆,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皇帝,但是,这个国家,有秘密………
  • 蛮汉

    蛮汉

    他来自蛮夷之地,但身上流着炎黄血统;他坚持自认汉人,豪门世族视其为蛮夷;他多年血战求活,诸侯皇室视其为恶狼;……忍无可忍的他,闯进‘月旦评’拔剑逼迫许邵为其正名,却得来‘蛮汉’两字。且看李广十世孙李蛮如何纵横三国……(感谢起点封面制作组:琦里,提供本书封面。)
热门推荐
  • 安天下定乾坤

    安天下定乾坤

    沈辞,靖王世子,黎州战败,却官拜丞相柳清,长宁郡主,一朝回京,步入仕途举国震惊,他们二人何德何能,得皇帝如此恩宠只有他们二人清楚,他们背后,不是圣宠,而是成堆的白骨。皇子夺嫡,风云动荡本该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在诡谲朝堂上拨弄风云支撑他们的或是显而易见的真相或是心中的家国大义
  • 不想醒的梦

    不想醒的梦

    青春,生命里最美好的东西,初恋,青春里最美好的东西,小说,纪念青春和初恋最美好的东西。
  • 萃英阁

    萃英阁

    神魔时代?仙魔时代?那是神话!那是传说!一去不复返,万载空悠悠!如今的神州大陆,是什么?或许仅仅算是修真时代!不知能否追随数百万年前的辉煌?只好拭目以待!我们的主角,一步一履,拜入萃英阁,偶获《道决》,勤而行之觅仙路……有诗云:修真需修身心神,心是主宰身是根。神求外物反相成,合归一处得本真。正所谓:“奉劝修仙客,各要常宁耐。万难千魔志转坚,休把初心改。”
  • 我和我的单身狗

    我和我的单身狗

    同一个大学宿舍出来的6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在广州打拼生活的故事。其中主角吴羽谦和他的单身狗住在一起,期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活历程,有快乐也有挫折,平凡却又不缺少跌宕起伏。从遇到自己的狗开始展开吴羽谦的平凡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同时穿梭其他宿舍朋友的故事,6个人一起面对充满挑战的社会和现实,在茫茫人海中找寻自己的另一半,相爱相知的过程。大致是希望读者在看完本书中的故事后能代入正在拼搏的自己,心存感激地回忆起生命中出现的那些人、不断成长的那些事。
  • 囚禁亿万新娘老婆我爱你

    囚禁亿万新娘老婆我爱你

    一场囚禁,也把她深深的禁锢在了自己的心中。当一切真相都浮出水面,他鼓起勇气说出了他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一切,遭来的却是——“老婆我爱你!”“可我想杀了你!”
  • 别让穷人思维害了你(套装共6册)

    别让穷人思维害了你(套装共6册)

    《别让穷人思维害了你(套装共6册)》深刻剖析了富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所长,启发人们找到与富人的差距及形成原因,学习富人的思维方式,观察富人的做事方法和出手风格,炼就富人的眼光和判断力,形成富人的价值观,让人们改正自己的商务理念,走出思维误区,快速从穷人思维的泥塘中抽身,让你学会赚钱,实现自己人生的财富梦想。
  • 空辰的泡沫

    空辰的泡沫

    一把看似普通的黑剑古老的万年仇恨本为凡人一世,却因缘步入三分界,修大道,三千年的风雨磨难,纵不如巅峰强者,依然傲视天下群雄。本为三分界强族公主,牵汝之手,愿分自身一切只为一缘,妾为君逆天可好?纵为万古深仇,为君妾愿用永生换那与你短暂的一生一世,化为清风,守护在君身畔。世分三界众生之点——人间界,妖乱群生——乱魂界,仙灵幽境——天灵界在这个三分界中,万古仇恨将为三界添上传奇一笔。最终为幻影泡沫,还是梦境成真?
  • 缘起之咏月

    缘起之咏月

    她,傲如凤,娇如凰。美如月,形如灵。前生的错换来了今生的爱恨情仇,错综复杂的关系,却隐含着太多的无奈。纠缠一生的桃花,却成了最终的劫难。缘起终缘灭。无尽的长空里,无边的传说中。她,重生于六十年后自己一个小辈上。当年那个天才在此出现在这世间,天下又会出现怎样的动荡。高傲的她,却终是躲不过一个情字。
  • 人格守护者

    人格守护者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的戴上面具与人交流,正是因为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人格,为守护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不忘初心,不被世俗所打败,人格守护者将守护每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 下了整夜整夜的雨

    下了整夜整夜的雨

    边境小镇的校园趣事与青春之际的少年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