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89700000018

第18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向左走?向右走……人生的地图上,处处是十字路口。你做出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一步走对了,又一步走对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选择走对了,你才能够品尝到成功与喜悦的甘甜果实。

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林肯总统,非常重视选择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他曾说:“所谓聪明人,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去选择。”林肯是一个懂得如何选择的人,在南北战争中一度处于劣势的时候,他仍坚定地选择了“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道路,终于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做出正确的选择的确需要智力、眼光与勇气,人在选择时,常常要面对很大的变数、超强的诱惑、艰苦的困难,然而正是因为做正确选择之难,才会有强者与庸夫之分。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死海里钓不到鱼,不管你的饵料多香;沙漠里挖不出蚯蚓,除非你挖穿地球。很多人一生平庸,并非不够努力,而是方向不对。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因此,在埋头赶路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抬头认路,去选择道路、寻找捷径。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众多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轨迹。

人生有着许许多多的选择,在我们选择之前,应该先学会放弃。因为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正确地选择。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小腿,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条腿而保全生命, 这是狐狸生存的哲学。所以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面前,我们应该学

会去权衡,学会放弃,虽然放弃意味着痛苦,但痛苦换来的却是生命。

能够放弃是一种跨越,当你能够放弃一切,做到简单从容地活着的时候,你的人生中的那道“坎”也就过去了。

人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那就是几十个春秋。也就是那么几个“坎”,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

20岁之前谈梦。人自母体分离出来,初谙世事至少要十四五年,而初谙世事并不意味着成熟,很多想法都很浪漫,有些近似童话。所以,这个季节经常做梦,梦见自己会飞,梦见自己成为心目中的偶像。同学之间, 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也往往与现实离题万里。在这段花季年华里,一切都是浮动的,一切都是彩色的。

20岁以后谈理想。二十岁是迈人大人行列的第一道门槛,以前的彩色梦幻渐渐淡化,在现实面前,开始走向成熟,也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但20岁的抱负却又气吞山河,有些不切实际。所以,我们说人到20岁已经长大了,但绝对不意味着已经成熟。总之,20岁时,已经有了向前跋涉的目标,少了很多梦幻色彩。

30岁谈责任。“三十而立”于今人来说也许为时尚早,以现代平均寿命计,人生尚未过半,少年得志者毕竟。但岁的人已是成熟的人了,至少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基点。在这个阶段,世界会把许多重担压在你的肩头,你无可逃遁也别无选择地要背着这些重担往前走。人生由此便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责任,人生的内涵也丰富起来。结婚了需要有个爱巢栖息爱情,儿女出世了要拼力哺育,父母老了要尽赡养之责,工作的担子也加重了……这一切责任,都得30岁的你一个一个地去履行,没人能代替你。这个时候,一切言谈行为都变得实际。

40岁谈事业。迈过四十岁的沟坎,人已如日中天了,此刻,有志者已经事业有成,即使平凡之辈,积蓄也开始殷实。人的心理也已成熟,万事都有主张。一切责任也因时光流淌而减负了,儿女也快自立,这个时候, 人通常会像爬上一道高坡一样,长长地舒口气。然而当回头看时,才发觉前些年为自己活得太少。于是,发展自己便成了这个阶段的主旋律。

50岁开始谈经验。孔夫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此刻对于人来说应

该是尘埃落定的时候了。优胜者已经胜出,淘汰者已经出局。那么,优胜者便领受尊敬的风光,淘汰者也只好独尝出局的悲哀。无论优或劣,都会明白成败的原因。而大局已定已难更改,优胜与淘汰的总结成了宝贵的经验,化作了后人财富。

60岁以后谈往昔。衰老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老了就力不从心了,即使想大展宏图也难于展翅了。此刻的成功者可以享受他自己创造的成果,失败者也只好独饮自酿的苦酒了。好汉不提当年勇也好,蹉跎一生不堪回首也罢,岁月刻在自己身上和心上的痕迹是无法抹杀的。夕阳苦短,来日无多,不再思想前景的辉煌,但回首昔日风光或坎坷,多少能激活生命的潜力,保持旺盛的活力。

一辈子就这样走过来了,不管辉煌还是平凡,都得一个一个坎地迈过。当然,怎样迈过,迈得成功与否,都由你自己来完成,而围绕着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选择与放弃。

完美的人生在于选择

家门口种了一株葡萄,每年开春,母亲都跟赵森华说,要学着去修剪葡萄的枝节,这样长出来的葡萄才会大而甜。所以等春天一到,赵森华便尝试着去修剪葡萄的藤枝,待赵森华修剪完后,就高兴地向母亲展示着自己的艺术才华,因为赵森华不仅仅把枝节修剪了很多,而且把整个藤剪成一串葡萄似的。

母亲看了摇了摇头,但是她却没有多做修改。赵森华问母亲为什么摇头,她说,这固然好看,但却不是完美的。母亲还问赵森华是否需要她多做修剪,赵森华点了点头,母亲便将所有多余的枝节全部剪掉,只剩下几条主干。赵森华对母亲说,今年我们肯定收获不了多少葡萄了,枝节都被你剪完了。母亲说,那边还有一株是去年种的,你按照你的想法去修剪那株,到了盛夏的时候,我们看看谁收获的比较多。

转眼到了盛夏,赵森华修剪的葡萄,因为枝节太多,果实过于密集, 以致很多果实没有成熟就一串串地枯萎了,而母亲的那株,果实却丰硕得很。母亲跟赵森华说:“其实,葡萄、花跟人一样,在成熟和绽放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营养,营养跟不上,就会渐渐枯萎、败谢,剪去多余的枝节, 就能保证营养的供给,一朵花的美丽绽放在于修剪枝节,而一个完美的人生在于修剪选择。”

赵森华听后恍然大悟。

你是否曾修剪过自己的选择呢?这时,或许你会问,为什么要去修剪选择?

生活的道路上,始终有着许多的枝蔓延伸,如果我们没有修剪枝蔓的话,主干就会被枝蔓所误导,从而让我们走向成功的路有所偏离,变得更为崎岖。修剪枝蔓,可以让我们更容易辨清方向,选择得更准确,更快走上幸福之路。

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这时父亲说:“你答对了,你打到的野兔一定会比哥哥多。”

结果真的如此!

老三将所有的“枝蔓”都修剪掉了,把精力放在野兔上,所以在他射击的时候,当然射得比老大老二准。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心中所愿,得学会修剪目标、修剪选择。到底该怎样修

剪自己的选择呢?

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学生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个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个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

教授说:“请你画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再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感到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 教授平静地说: “请再画掉一个。” 女生迟疑着,艰难地做着选择……她举起粉笔,画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画掉一个。”身边又传来了教授的声音。 她惊呆了,颤抖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地画掉了儿子的名字。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寻找的,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

女生平静而又缓慢地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肯定也会另筑新巢,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选择时,答案又会是怎样的呢?显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绝对值得肯定,那就是要选择“我所思”的。生活就像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不要害怕被别人误会,生命不是用来更正别人的错或证明自己的对——生命是用来生活的,要活出自己的本色,活出自己的价值。

要有主见

一只掉进深井的狐狸,因为想不出逃脱的方法,所以就像囚犯般地被拘禁在井底。

此时,有一只山羊因为禁不住口渴而走到井边。当它看到井里的狐狸,于是就问狐狸井水的味道是否良好。狐狸以欢欣的态度掩饰悲惨的处境,极力夸赞水质之优美并鼓励山羊下到井底,山羊只顾及口渴,而不假思索地往井里跳。

等到山羊解渴后,狐狸告诉它目前它们所共同面临的困境,并提议脱困的方法。狐狸说:“你把前脚放在墙上,头部低俯。我跳到你的背上, 便可爬出这口井,然后再帮助你脱困。”

山羊接纳狐狸的这个建议,狐狸立刻跃登山羊的背上,抓住山羊的两只角,稳步地爬到井口,然后拔腿就跑。山羊痛骂狐狸毁约,狐狸则转身大叫:“大笨蛋!假如你的头脑能像你的须子那样多,你将不会在摸清出路之前,就纵身往井里跳,也不会让自己置于无法逃脱的困境中!”

生活中,像山羊这样没有主见的人比比皆是,虽然他们似乎在每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人缘也很好,但最后胜利的果实却轮不到他们品尝,还陷入埋怨的痛苦中。

小轩是某事业单位的一名职员,她认真负责,反应迅速,有毅力, 有思路,可以说具备了职业女性必备的要素,她的工作成绩突出,业绩骄人,是领导和同事有目共睹的。然而,她最大的弱点,就是太看重别人的看法和反应,在考虑问题时不够理智客观,顾虑太多,考虑别人太多。看到别人脸色不好看时,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她都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自己清清楚楚地暴露给别人。其实,有些事情是无

须解释的。这样,反将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办复杂化了。后来,单位调整了几次干部,提拔了几名职员,也都没有小轩。理由是她太看重别人的看法,缺乏主见,一个连自己性格都管理不好的人,如何去管理下属呢?一个不懂得独立思考、凡事按照别人的意见去做的人,怎么会去领导别人呢?所以,她只能做一个小职员。

工作中,不要埋怨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一味去听从领导的话、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而从来就没有想过把自己的想法上报领导。

做事不能没有主见,处事不能没有决断。拿主见难,坚持主见更难, 盲目自信是固执,偏听偏信是糊涂。

正确的主见都是事物本质的反应,坚持主见就是坚持真理,就是坚持胜利,而真理总是被少数人发现而被多数人所认同的。

做事情如果需要别人都点头,那你的事情就肯定平凡得像沙漠的一粒沙子,像大海的一滴水。此时,如果我们还强调别人去寻找你的闪光点, 是否有点强人所难了呢?

赫尔岑是俄罗斯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请他去参加一个音乐会。音乐会开始没多长时间,赫尔岑就用双手堵住耳朵, 低着头,满是厌倦之色。不久,他竟打起瞌睡来。

他的朋友看赫尔岑竟然打起了瞌睡,很是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怪异、低级的乐曲有什么意义?”

“你说什么?”朋友大叫起来,“你说这音乐低级?你知不知道,这是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音乐。”

赫尔岑心平气和地问:“难道流行的一定好吗?” “那当然,不好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朋友反问。 “那按你的意思,流行性感冒也是好的!”赫尔岑微笑着回答。朋友顿时哑口无言。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被一种习惯思维所左右。其实,对一件事情的不同解释,往往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两种选择。

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 游船开始下沉。船长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大副的劝说失败,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让各国的商人都弃船而去。大副惊诧不已。船长解释说:“劝说其实很简单,我告诉英国人说,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告诉意大利人说,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告诉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告诉法国人说,那样做很时髦;告诉俄罗斯人说,那是革命;告诉美国人,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告诉中国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这则笑话令我们捧腹之余,不难引发有关各国文化差异的思索,从中可以看出,在大家印象里,有一些中国人行事比较没有主见、喜欢盲从。这个笑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中国人喜欢跟风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实例。

总之,持自己的主见去选择,选择出来的必定是你独特的人生之路, 而只有独特的路,背后才会有一群追随者。

把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方面

一个楚国人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国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后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国

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国人以为郑国人后悔了要退货,还没等楚国人回过神来,郑国人就已走到楚国人跟前,他打开的盒子,取出里面的珍珠并交给楚国人,说道:“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记放在了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然后,郑国人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国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喧宾夺主,真令他哭笑不得。

郑国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国人的过分包装也着实可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珍珠。可见,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像这位买椟还珠的郑国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

相信大家对小猴子捡了芝麻、丢西瓜的故事很熟悉,都会觉得小猴子很傻气。可是,当西瓜和芝麻真的出现在生活当中的时候,身陷迷局的我们,真的就能果断地判断哪是芝麻?哪是西瓜?在现实中,漏掉西瓜捡芝麻的人到处都是。有的人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得罪多年的好朋友;有的人为了追求成功,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有的人为了一时的享乐,不惜向公款伸手……总之,他们认不清所处的位置,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从前,有一对夫妇,家里有三个饼。夫妇俩一起分着吃,你一个,我一个,最后还剩下一个。他俩相约说:“从现在起,如果谁先开口说话, 就不能吃这个饼了。”这样,为得到那个饼,俩人谁也不愿先开口说话。这天晚上,一个盗贼溜进屋里,偷了他们家的财物,可是,夫妇俩因为先前有约,眼睁睁看着财物丢光,谁也不愿首先开口讲话。盗贼看到没人说话,便当着丈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着两眼还是不肯讲话。妻子急了,高声叫喊有贼,并恼怒地对丈夫说:“你怎么这样傻啊!为了一个饼,眼看着盗贼也不叫喊。”丈夫高兴地跳了起来,拍着手笑道:“啊, 蠢货!你最先开口讲的话,这个饼属于我了。”

这虽然是个荒诞笑话,却耐人寻味。夫妇二人之所以落得财失家破的结果,是因为夫妇俩没能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当两人打赌争饼时,谁遵守赌约、闭口无言是双方的主要矛盾,自然应着力解决。可是,当盗贼进屋盗窃财物时,如何联手赶走盗贼、保护家中财产就成了主要矛盾,赌饼约定就成为次要矛盾。此时此刻,夫妇二人就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齐心协力,抓住盗贼,保护财产。然而,夫妇二人因为牢记赌约,对盗贼不予理睬,让盗贼有了可乘之机,将财物盗走,从而丧失了抓贼的大好时机,落得家破财丢。因此,想问题、办事情,应该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

卡尔森有着敏锐的思维,做事情往往能够分辨轻重、主次。他1968年加入温雷索尔旅游公司,从事市场调研工作。三年以后,北欧航联出资买下了这家公司,卡尔森先后担任了市场调研部主管和公司部经理。他由于熟悉业务,并且善于解决经营中的主要问题,使得这家旅游机构发展成瑞典第一流的旅游公司。

卡尔森的经营才能得到了北欧航联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对卡尔森进一步委以重任。航联下属的瑞典国内民航公司购置了一批喷气式客机,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到最后就连购机款也偿还不起了。1978年,卡尔森调任该公司的总经理。担任新职的卡尔森充分发挥了擅长重点思维的才干,他上任不久,就抓住了公司经营中的问题症结:国内民航公司所定的收费标准不合理——早晚高峰时间的票价和中午空闲时间的票价一样。于是,卡尔森将正午班机的票价削减一半以上,以吸引去瑞典湖区、山区的滑雪者和登山野营者。此举一出,很快就吸引了大批旅客,载客量猛增。卡尔森任主管后的第一年,国内民航公司即扭亏为盈,并获得了丰厚利润。

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一定要仔细地考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方面,重点考虑使我们的人格、精力与体力不受到损害,又能获得最大效益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留什么给你,我的孩子:价值观是孩子一生的资本

    留什么给你,我的孩子:价值观是孩子一生的资本

    本书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为主要目标,从是非观、人生观、情商观等七个方面,以简洁有力的论述、生动的案例,详细地剖析了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建议,包括建立是非观念,接受建议与批评,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奋斗意识等,并由此培养尊重、无私、友善和仁慈等品质,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价值观,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 懂得倾听,是学会沟通的第一步

    懂得倾听,是学会沟通的第一步

    作者通过长期研究和总结,发现各层面的商业业务技巧,归结起来可能就是对话,以及利益和损失、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听和说之间的差异。通过训练倾听技能,培养一个厉害的耳朵。书中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教你在商业生活中学会倾听,这些技巧包括从识别不同的倾听者,到注意所有倾听者必须意识到的关键词。并且讨论了如何有效地把倾听和判断连接起来。我们都需要倾听。
  • 自动自发(全新修订典藏版)

    自动自发(全新修订典藏版)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根据美西战争中罗文中尉的事迹,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杂志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该书印数高达4000万册。一个世纪以来,该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公务员、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公务员、士兵、职员敬业精神的必读书。《自动自发》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商业思想的完美结合,涵盖了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对《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更深入、更详细的阐述,是一部所有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
  • 成功者的人生

    成功者的人生

    成熟的第一步是自己负责任。要确信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跌倒了便找把椅子来踢的小孩子了,面对人生,自己要负起责任来。有一天,我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儿唐娜·戴尔搬着她的小椅子来到厨房里,想要爬到冰箱上去。我急忙跑过去,但已经来不及在她跌倒之前扶住她。当我把她抱起来时,她狠狠地踢了那把椅子一脚,叫道:“坏椅子,害得我跌了一跤!”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暗恋三步曲

    暗恋三步曲

    刚上高一的夏沫沫和肖阳,在面对陌生的环境下和青春期懵懵懂懂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一个傲娇小鲜肉和一个倔强女孩,到底谁会先表白呢!
  • 星耀盛世

    星耀盛世

    那一年,还是年少的他以为自己拥有一切,却在一次事件后发现自己一直被欺骗,他愤怒,却被陷害镇压,一年后,他强势回归,曾经说过的血债血还仍记忆犹新,他重整旗鼓,顶着无数人的嘲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峰。
  • 鬼魂照相机

    鬼魂照相机

    一个古老的照相机,带你走入一个灵异的鬼怪世界。我是娱乐记者,但是我写的却不是活人明星的新闻。而是......嘿嘿嘿嘿
  • 琴涯缘定

    琴涯缘定

    一曲红尘缘起,一曲相送缘定。一句承诺终归尘,一句再见终归零
  • 全职武器

    全职武器

    重拾热血之魂,掌握世界最强武器,且看少年逆乾坤。
  • 流年且停

    流年且停

    人生若只如初见,天涯何处有芳草?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 今天开始当仙帝

    今天开始当仙帝

    那些年,如来还是个带头大哥,金蝉子还是正直的中二青年,李靖的右手还托不起塔,天蓬只是个耍菜刀的……哦,对了,洛基主神是个护女狂魔,布伦希尔德是个精分妹子。而那一年,李小白手握平底锅,华丽丽的穿越到东胜神州,得到老仙帝传承的小黄书,从此开始了没羞没躁的仙帝之路。作者满满节操,为博诸位一笑……(本书乃不正经仙侠,非卡牌流,道貌岸然者慎入)
  •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阔端与萨班凉州会谈

    西藏自古与中原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交往和联系逐渐由松散向稳固的方向深化,到元朝时期,西藏已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地方政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地方萨迦派法主萨迦班智达在甘肃武威举行会谈(即凉州会谈),尽管会谈过程简单,但是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解决了重大问题。正是通过这次会谈,产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
  • 竹之物语

    竹之物语

    他是一棵草,随波逐流,随风摇曳,任人踩踏,却绝不低头,狂风知劲草,即便漫雪封山,万物沉寂。当春风吹来时,依旧熠绿盎然,辉映九天。他是一根竹,狂风呼啸,密雨顷降,弯腰匍匐,却绝不折断,春夏交替,青黄相接,孤独凋零,绝不消逝,终有一朝,参天万丈,直破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