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6200000025

第25章 挣开人性的枷锁 《窦娥冤》的背后 (1)

我们身之所处,是一个调侃的时代。“靠,我比窦娥还冤!”这句顽皮话,八十二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中国人,几乎每个人都曾絮叨过。文化“档次”高一点儿的人,可能还会双眼望天故作沉痛状,加上一句:“六月盛夏,咋不下雪呢?”以此表示他“冤”得可以。

窦娥,昔日关汉卿笔下那个贪婪、无耻社会的牺牲品形象,在中国人力避沉重的天性中,逐渐消解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充满轻松俏皮的言语皮屑。庄严、悲沉,在无知无畏的时代,皆沦为浮薄的滑稽、调笑。

我们是个喜欢矫枉过正的民族。数十年前,《窦娥冤》不仅仅“反映封建社会普通人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反映被压迫妇女的反抗意识”,还“反映出在元朝蒙古奴隶主残酷压迫下亡国的中国人对现实社会的几种不同态度”,阐而发之,上纲上线的学者们还把窦娥的悲剧提高到“民族气节”的高度,大加鞭挞“封建主义”、“民族败类”、“投降恶势力”,等等。所有这些牵强附会,无外乎是“政治挂帅”时代的产物,文学分析,沦落为庸俗社会学与政治学的教条分析。这种看似“崇高”的议评,其实与今天的口头禅“我比窦娥还冤”,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分。

时代,生活,人性,才是《窦娥冤》真正的精髓所在。

文学史上的“孙志刚”——关汉卿

读者乍看此小标题,定认为笔者玩新闻记者那一套吸引人眼球的把戏,拿肉麻当有趣——关汉卿和孙志刚怎么沾得上边,一个是元朝大戏剧家,一个是因无“暂住证”被打死的无辜青年,哪挨哪儿啊?其实,两个人确实有相似之处:在中国文学史上,别说“暂住证”,关汉卿的“户口簿”记录都十分可疑,不仅居住地不清楚,生卒年月也模糊无据。出生地方面,有说他是大都人(今北京),又有说他是河北祁州(今河北安国)伍仁村人,当然,祁州其实当时也属于“大都”范围内(元代时祁州属中书省保定路),关汉卿的出生地应该歧异不是很大(又有一说他乃解州人,即今天的山西运城)。最模糊不清的,是老关的生卒年问题。元末杨廉夫称他为“大金优谏”,另一位元末的朱经(《青楼集序》作者)也称他为“金(国)之遗民”,大多数介绍性文字皆称关汉卿青年时代(二十岁左右)经历了金朝的亡国之痛,所以认定他的卒年最迟不会超过1300年。这是因为,钟嗣成所著《录鬼簿》成书于1300年,把关汉卿列为已经“西归”的才子第一人。可以肯定的是,关汉卿在南宋亡国时的1280年左右仍很健朗,并做《杭州景》描述临安风貌: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此外,证明关汉卿在1297年还活在人世的“证据”是,他曾做《大德歌》十首,而“大德”是元成宗在1297年的年号,由此可以推算,关汉卿1297年仍活蹦乱跳地活在世上。在《大德歌·夏歌》中,老关还神气活现地唱道:“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因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但是,细心钩沉的中外学者悉心推究,又“推翻”了关汉卿卒于1300年以前的说法——研究元史学者所凭据的最重要历史笔记之一《辍耕录》(元末天台人陶宗仪著)上讲了一个“掌故”:

诗人王和卿临死时,其老友关汉卿去生祭他,看见正在学和尚临死趺坐的王和卿鼻孔中垂下两条大混鼻涕。文人喜诌,有人就嚷嚷说王诗人坐化了,他的大鼻涕乃佛家所称的“玉筋”,只有道行高的信者坐化时才出现。关汉卿不以为然,拿这位一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王诗人大开玩笑,说他那鼻涕不是“玉筋”,而是牲口得疫病要死时流出的“嗓”涕。众人闻言皆笑,关汉卿很是“无厘头”了一把。

有据可考的是,诗人王和卿死于1320年,那时距金国灭亡已过去了八十六个年头。即时金亡时关汉卿只有十几岁,推算下来,王和卿死时他就有百岁高龄了。百岁的“无齿之徒”还能开这么生猛的玩笑,大可令人生疑。恰恰因为陶宗仪的《辍耕录》很权威,学者们便又展开遐思,并大胆论证出:关汉卿应该有两个人,一个是由金入元的关汉卿,一个是活跃在元代中前期的关汉卿。这两个人都写杂剧,都行为纵荡,都老不正经,所以后人便把二人合而为一。

笔者揣测,上述“论断”,过于拘泥于《辍耕录》的记载。其实,“两个关汉卿”之说根本站不住脚,虽然天下无巧不成“书”,却也巧不到有两个老关都以写杂剧著名。陶宗仪所载,有些是史实,有些是梨园内对前辈艺人和创造者道听途说的“轶事”。可以这样讲,到王和卿家吊丧之事就属于“轶事”。依关汉卿性格,这样的事情他做得出,但对象不一定是王和卿。王和卿死时年近八十,其儿子又是当朝司天监这样体面的官员,那种场合下不可能出现任由老关“搞笑”的情况。极有可能的是,有一位姓名类似“王和卿”的诗人或梨园人物入殓之际,老关前往生吊,才演出了这么一出活报剧。陶宗仪不知就里,把“死人”按在了他所知道的“王和卿”身上。所以,我认为钟嗣成《录鬼簿》中记载可信,关汉卿应是死于1300年之前,确乃金亡入元的人物。

关汉卿像老关确实是艺术大家,创作力惊人,比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都不遑多让。他一生写出六十三本杂剧(比莎士比亚多出近一倍),可惜的是,后世留存的关汉卿剧本仅有十八本,除三本是误归入他名下的,其实只有十五本。所以,在这一点上,英国的莎士比亚比“东方莎士比亚”要幸运好多,人家的东西基本都保存下来,还有手稿呢。此外,莎士比亚生活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即使是写戏的“戏子”,也有吃有喝风光无限。反观我们的关汉卿,正处于中国知识分子最黑暗的年代,仕进不得,又位列“臭老九”,故而他们只能向市井瓦栏的“劳动人民”投靠,写些剧本或传奇赖以糊口。

蒙古灭金时,曾因耶律楚材建议一度恢复过科举,但很快就因蒙古人、色目人的反对而罢止。这一停就停了八十年,元仁宗延祐元年才“恢复”科举。所以,亡金亡宋的汉族士大夫们,或沦为刀笔吏当“公务员”,或卖身入蒙古、色目大户人家作账房先生,实在混不上一口饭的就只能一手提灰一手拎竹枝在闹市中画字行乞(不像“文革”时期,老九们还能进“牛棚”啥的,他们累得臭死之余总算有口续命饽饽)。

与上述几种“士人”相比,关汉卿们其实混得还算不错,称得上是汉族士人群中的“天王巨星”。如此心气,才能写出这样放荡不羁的“自诉状”: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

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北宋以来,中国的都市发展迅速,手工业和各种行会组织雨后春笋般兴起。蒙古人的铁蹄虽蹂躏中原、江南数十年,但横跨欧亚的大元帝国的建立,使得海上、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辐射南北东西,城市发展逐渐恢复了元气。大都、苏州、杭州等地商业繁华,人头涌动,昔日已经风行一时的瓦肆勾栏中的说唱、杂技、戏剧,在元朝这样一个畸型时期忽然更加发达。同时,随着南宋王朝的覆灭,大批蒙古、色目、汉人等“北人”随着军队蜂拥到中国南方,或行戍,或做官,或经商,战尘落定,这些人也需要适合自己口味的娱乐。于他们而言,北曲歌吟为主并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杂剧,最符合他们的欣赏需要。由此,供需关系形成,本来应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士人们因科举停罢,只能走“形而下”道路,为了谋生糊口,他们“屈尊俯就”地与昔日的“俳优”之流合作,写话本,弄杂剧,甚至自编自导自演,又是“梨园领袖”,又是“杂剧班头”,总算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此以来,南方的知识分子逐渐知道了整天吟诗作赋会饿死,也开始模仿北方作家的杂剧等体裁进行“创作”,诸如杭州沈和甫,因戏本写得好,名气渐大,被人称诩为“蛮子汉卿”,即“南方关汉卿”。

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昔日吟风弄月的士大夫在串场走穴中不仅挣得了活命饭,物质生活越过越滋润,放下身架后,他们又能在戏曲中抒发胸中块垒,自然日渐投入,并把剧场和书会逐渐发展成行会组织。元代的汉族大官赵孟很熟悉关汉卿等人的“动作”,他认为:

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扮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娼优扮者谓之“行家”,失之远也。或问其何故哉?则应之曰: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娼优岂能扮乎?推其本而明其理,故以为“戾家”也。故关汉卿以为:“非是他当行本事,我家生活;他不过为奴隶之役,供笑殷勤,以奉我辈耳。子弟所扮,是我一家风月”虽复戏言,甚近于理。

同类推荐
  •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安家大院的天林、天锡、天孝三兄弟是唐朝平西大元帅安崇诚的后裔,家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在清末混乱的世道下,内有天傅、四老爷等族人使坏,外有黎道强、张麻三等强敌作对,加上县衙腐败无道,把天林逼上了绝路。故事从天林的银号出现存银吃紧、黎道强闹事开始,引发了天林向四老爷要帐、天林失落河中生死未卜、安家大院因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而众叛亲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情节;后来,又因为猫耳岭马蜂、赵明出手,救天林于水深火热之中,引发了黎道强害死小翠、谋杀亲爹,并嫁祸天林而被入狱等意想不到的事情;难为可贵的是,天林的妻子刘国秀为了保全大院和天林,一个弱女子费尽心思、吃尽苦头,甚至不惜变卖家业,就连天锡、天孝为了拯救大院和天林,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犯险,苦寻失联的大哥、勇做冲锋陷阵的小卒……苦尽甘来。以清官省府巡抚二老爷的出场作为转折,揭示了坏人终会遭到惩治、好人得以保全的正能量。故事结束时,特意把天林刻画成一个英雄,以武德战胜坏人的光辉形象。人物塑造:吃货铁牛、吝啬的四老爷、机灵的马玉柔、冤家丁东和瘦猴……情节设计:土家风情花灯戏、过年猪泡汤肉、激情与刺激的打斗……
  • 蛟行天下

    蛟行天下

    以妖邪之力,逐鹿天下。卑微出身,最后位登大宝!!!!以妖邪之力,倾覆天下。意外穿越,却是身陷龙腹,鸠占鹊巢,醒来我已非我!由最为卑贱的衙役做起,步步为营,由吏至官,最后倾覆天下,其中软红十丈,艰难险阻,诸君且慢慢看来。
  • 大明海商1557

    大明海商1557

    大明1557年,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朝着舟山,就在一帮看众兴奋不已之际,船队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拍拍屁股溜走了。王直的命运就此转折,历史也从此而改变。王直:我只是个海商而已,皇帝仅仅是兼职罢了。
  • 汉末弄臣

    汉末弄臣

    穿越汉末三国,闻人杰摇身一变成了汉献帝身边弄臣。只不过这个弄臣很忙,正逢乱世,东奔西跑,为了保住汉献帝的江山,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终于……
  • 金鼓雄心

    金鼓雄心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民族崛起画卷,一部可歌可泣的国家奋斗史诗,一首芸芸众生的嘹亮赞歌!唤醒心底的尚武精神!
热门推荐
  • 浪木村少年

    浪木村少年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王石对梦想的追求他从荒山来,要到都市去走天涯,闯出精彩的人生他是90后,只为自己代言
  • 恶劣女生VS拽男生

    恶劣女生VS拽男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撞了人,不道歉就算了,连扶一下也奢侈极了!还冷冷地瞪着她,招谁惹谁啦!还一副痞子拽样若无其事从她身边酷酷地走过去。真是欠扁到了极点!以为自己很帅呀!还时装表演,又不是MODEL。(根本与一只蟋蟀长得没两样)。跌了个狗吃屎的我,誓立-要-报-复!
  • 醉梦亭

    醉梦亭

    北漠狼军?东荒蛮夷?南郡慕容?西岭道人?中州一见天?何人还记得我醉梦亭独步天下?
  • 王者英雄异界行

    王者英雄异界行

    穿越时空,来到王者大陆,凝望长城与长安之间,这是灵魂的守望,这是李长安终身的信仰。
  • 逆转长空

    逆转长空

    星痕大陆幅员辽阔,有一皇七国三百零八郡的说法。此大陆上灵气充沛,修仙者日益增长,占据绝大部分资源。数千年前尘世凡人不满修仙者的威压,灭仙之战最终爆发。现在据灭仙之战已过千年,看似平静的世界实则暗流涌动……
  • 巨星替身别低头

    巨星替身别低头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绝色美人,她的身份也绝不简单:国际巨星——凌潇湘的替身,穆小纯。说实话,她不喜欢当别人的替身,可是,父亲的病一直没有好转,现在又是急需用钱的时刻,她只能坚持下去了。不过……
  • 幼官图

    幼官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帝国之种族战争

    新帝国之种族战争

    当强大的帝国倒下,异族践踏人类的土地、啃食人类的血肉、驱使人类奴牛马。南方的王国还在夜夜笙歌,北方的部落还在冷眼观望,分裂的帝国还在各自为战。当两个不同世界的灵魂相容,把这个分裂的世界重新拼接,只为再现人类的繁盛。
  • 梅镇雪

    梅镇雪

    她,本是北京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公认的校花,却突然来到南方一个名不见经传且终年阴雨的小镇——梅镇里,寄住在姑姑家的她,会在原本平静的小镇高中里掀起怎样的波澜?又是怎样邂逅了看似古怪却拥有超能力的他?
  • 离婚再恋爱

    离婚再恋爱

    三个月的相识,三年的婚姻,结果不用三十分钟两人便分道扬镳。欧阳昱宸怎么也想不明白,蒋舒心为什么会和他离婚。而更让他想不明白的事,他怎么就这么答应离婚了。在拿到离婚证的时候他后悔了,可惜,人家拍拍屁股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