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44

第44章 权令智昏 (4)

万历五年九月二十四日,首都北京,阴云密布,雷声轰鸣。午门外,御林军环列廷中,围成三圈,手持戈戟杖木,林林而立。长安街上,数以万计的人群,或伸长了脖子向午门外张望;或窃窃私语,议论着、猜测着……

张居正的“黑老大”——冯保的下属、司礼监太监数十人,手捧驾贴,呼啸而来,先喝叫了一声:“带犯人上来——”御林军并公务人员,千百人应声大喊,声震天阕。吴中行等四人,已经在两日前被锦衣卫逮捕,下了诏狱。此时被押送到场。

司礼监太监宣读驾贴——也就是张居正和冯保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命令。太监不男不女尖尖的嗓音传出很远,人们听清楚了:先杖吴中行、赵用贤,每人各六十。杖后发回原籍为民,永不叙用。

只见吴中行、赵用贤被押着,趴在专用的条凳上,交右股于左脚之上。“打!”随着一声令下,“噼噼啪啪”的棍棒声响了起来。六十棍打过,两人已经昏死过去。锦衣卫校尉用布条把两人拽出长安门,用门板抬走。

躺在门板上的吴中行已经气绝。他的同乡急忙带医生赶到,紧急抢救,才得苏醒。赵用贤身体肥胖,被打后一块块巴掌大的肉溃落下来。等回到家里,他的妻子把溃肉腌制起来,以留作刻骨铭心的纪念。

接下来,该轮到沈思孝和艾穆了。他们两个更惨,各杖八十,发极边充军,永不得赦免。

四人的“待遇”还有区别,因为什么呢?不难理解的。吴中行和赵用贤只是说,张居正很勤政,为国操劳,公而忘私;但是自己十九年没有见面的父亲死了,还是应该回家看看,哭上一声,然后马上回北京上班,继续领导国家。而沈、艾两人就不同,他们坚持认为,张居正应该丁忧守制,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夺情。那他们的“待遇”能一样吗?

可怜沈思孝、艾穆,年纪轻轻,遭受酷刑,还要发配极边充军,而且永远不能赦免!八十大棒打过,两人不省人事,又被戴上枷锁,用门板抬进锦衣卫的诏狱。三天后,又被用门板抬出都门,发配充军。一路上,血还在涔涔而下。

就在吴中行等四人受到廷杖的时候,奉命在一旁观看的干部队伍中,有一个年轻人,只见他发愤顿足,怒不可遏!他,就是刚刚进士及第还未分配工作、在刑部实习的观政进士邹元标。此时,他的怀中,正揣着抗议夺情的奏疏。邹元标知道,自从吴中行这四人上疏以后,所有想再上疏的人,无论是论救他们四人的还是抗议的,都再也报不上去了。他想上疏,有关部门拒绝接收。

身在廷杖现场,恐怖的场面,令人心惊肉跳。可是,愤怒的情绪使得邹元标忘记了恐惧。当廷杖结束,文武百官散班以后,邹元标急急忙忙追到一个太监,说有本要上奏,请他接收。

“不收!”小太监吃惊之余,趾高气扬,斩钉截铁。

邹元标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小太监的手里,说:“我是告假的本子,烦请收转。”

也是,只听说过花钱免灾的,哪有花钱买灾的啊?小太监打消怀疑,以为邹元标报来的,真是告假的报告,就收下来了。就这样,邹元标的上疏,呈达御前。冯保拆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什么告假,是抗议夺情,弹劾张居正的!再看看内容,冯保很可能冒出一身冷汗。看来看去,冯保看明白了,邹元标的中心思想是,连自己的父亲死了都不奔丧的人,还是人吗?像这样的人,实在不堪再用!

邹元标这个小子,真是胆大包天啊!这个时候居然敢上疏,而且文字之大胆,出人意料。他不再是要求张居正丁忧,而干脆说,皇帝应该炒张居正鱿鱼了!为什么要张居正回家卖红薯呢?邹元标的理由是,张居正这个人,心胸狭窄,私心自用;施政又打压贤才,堵塞言路,实在太不像话了!这是其一。其二,张居正的亲爹死了,他连奔丧都不愿意,这样的人,不是丧心,就是禽兽!怎么可以让他继续表率百僚呢?

不仅攻击张居正不遗余力,邹元标还对皇帝大加讥讽。他说,陛下为什么要留张居正呢?说是因为你现在学尚未成,志尚未定——这些其实是冯保和张居正替皇帝写好的——那假如现在张居正死了,是不是陛下之学终不成、志终不定呢?用现在的话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开张居正,难道皇帝你就活不了了?地球就不转了?

最后,邹元标还说,张居正是不是回家丁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如果后世揽权恋位者动辄援引张居正的恶劣先例,那不是遗祸万年吗?他言外之意甚至说,像张居正这样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会不会有朝一日篡夺大位呢?

可以想像,邹元标的这道上疏,会让张居正多么愤怒!

遗憾的是——站在张居正的角度,邹元标刚刚中进士,实在抓不到他的把柄,连编造也不容易做到,不能像去年整那些已在官场经年的干部那样(以后专述)。所以,张居正对邹元标恨之入骨,也只能廷杖八十,发配极地充军。

邹元标被打得死去活来,落下了终身残疾。这个人在张居正死后,刚刚被平反召回,就不顾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决定,替张居正评功摆好,实在是高风亮节,而且,再后来,也正是他领衔上疏,要求给张居正平反!这是后话。

就因为张居正要不要回家奔丧的争论,革职的革职、发配的发配,公开站出来抗议的干部受到严厉镇压;甚至两个热血青年,也因此丧命。一时间,朝野沉默了。

过了十几天,南京的一位朱“议员”,终于忍不下去了,他上疏为被廷杖的五君子鸣不平,结果又遭到开除的处分——夺职为民。

事情还没有完。

当被廷杖、被杀害的“五君子”和两青年血迹未干,被撤职的“组织部长”张瀚、“议员”朱先生,因表示抗议而拂袖而去的翰林院修撰——这个职务是状元或者榜眼的专利——沈懋学等还正在卷铺盖的时候,张居正就利用天上出现了彗星这个借口,对中央干部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凡是没有表态坚决支持张居正不回家奔丧的,贬斥!也就是对这些人免职的免职,降职的降职,外调的外调。

一场震动朝野、闹得沸沸扬扬的政治风波,在铁腕镇压下,很快平息了!

张居正自认为胜利了!

可是,他错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眼里,张居正是典型地发昏了。一时间,京城内外、朝野上下,议论纷纭,人心不服。自己的亲爹死了,他连回家哭一声也不干。别人说工作永远干不完的,为国家效劳了这么多年了,为父母之情耽误几天工作也应该的,所以还是回家哭一声吧,快去快回就是了,这居然惹得张居正怒火万丈!让人不可思议啊!

引车卖浆者流会说:“张居正怎么是这样的人啊,自己的亲爹死了,却千方百计不想回家奔丧,真真让人理解不了啊!”衣冠人物会说:“作为大臣,居然自己导演夺自己的情;居然操纵权柄廷杖同僚,揆诸历史,真是闻所未闻,绝无仅有啊!”“如此看来,张居正其人,实在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会否窥视神器也未可知啊!”

解释一句,所谓窥视神器,也就是夺皇位的意思。

老实说,上述的对话,是我个人根据记载的情形推测出来的。不过,请诸位不要怀疑,我是有充分根据的。

当是时,谣言四起,人心惶惶。长安街上,出现了无名揭帖,也叫谤书,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小字报或者说传单吧,说张居正要造反,夺了大明的江山!

有一个余姚的布衣,也就是平头老百姓,正好在首都办事或者旅游,挺关心国家大事,给中央上书,大意是说,张居正这样做,是很不合情理的,我们不要这样的人领导国家了。结果被打了一百大板,押送回籍。

这个余姚的布衣,他还算幸运的,毕竟,他是在首都,人多嘴杂,投鼠忌器,捡回一条命;而两个在地方表示抗议的学生就倒霉透顶了,他们竟然因为表达对张居正做法的不满而惨遭杀害(后面专门谈到)!

体制内的干部们,要说对谁当领导还有推荐的权力的,可是,打压太严酷,都不敢公开站出来说话了。但是,也不只是沉默。翰林院的一个许翰林,后来也入阁拜相的,当时还在翰林院任职,在送别受到廷杖的两个同事时,各赠送了他们一只杯子。

赠给吴中行的是只玉杯,杯上镌诗一首:

斑斑者何?

卞生泪!

英英者何?

蔺生气!

追追琢琢永成器!

赠给赵用贤的是只犀杯,杯上镌诗一首:

文羊一角,

其理沈黝。

不惜刻心,

宁辞碎首?

黄河在中,

为君子寿!

还有,这一年的新科进士、邹元标的同年、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屠隆,目睹这一切,很不理解。他凭吊吴同学——也就是奔波几百里去见被发配的邹元标的那个学生——的坟墓,挥笔写下了诗一首,说张居正是“奸雄”,“天亡”之!

而被张居正严厉惩处的吴中行、邹元标等人,本来都默默无闻,可是被廷杖以后,立即就被尊为“五君子”,声名大振,妇幼敬仰。因为公开表示同情五君子、或者因为不表态支持张居正不奔丧等各种原因而被撤职、降职、外调的一大批干部,不管过去表现如何,现在也都成为人们敬佩的对象。

这么说吧,张居正在乃父死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得人心,一系列乖张举措,导致其威信大跌!按照专家韦先生的话说,平息了这场政治风波,张居正也只是“取得了表面的胜利,而其实付出了沉重的政治和道义的代价,加深了潜在的危机”。

可以说,张居正死后受到清算时,到了人人拍手称快的程度,与他在处理这场政治风波时固执己见、滥施酷刑有很大关系。所以,正如韦先生所说,夺情引发的这场风波,是张居正人生道路上带有关键性的环节和转折之一。平心而论,张居正大大的失策了。可是,张居正本人不这么看!

也就是说,张居正从来没有进行反思,更没有觉得自己有错儿!恰恰相反,他是从反面吸取教训的。为什么会有人反对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够强硬,镇压不够残酷;所以,以后遇到反对者甚至仅仅是善意的提醒者,只要惹他不高兴的,就要铁腕打压!唯有高压,才是处理问题、平息风波的有效手段。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这次事件以后,张居正越发自负,甚至说他神志恍惚了,对人对事的处理,“务快己意”;对待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一个思路:“以威权劫之,益无所顾忌”!

或许,这是所有专制独裁者的通病吧,迷信权力,崇拜权力,没有宽容、没有妥协,因而其统治必然成为成为暴政!迷信权力的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法律,不是制度,不是道义,也不是人心,是怕失去权力。张居正在自己的父亲死后,所作所为之所以如此不堪,如此令人匪夷所思,并不是像很多专家说的那样,是为了他的所谓改革大业。

那就让我来回答这个我自己在前文中给自己出过的题目。我要说的有两点。

第一,从当时的策划看,张居正和他的幕僚,在研究要不要丁忧守制的时候,所有的出发点和立论,都是权力两个字。特别是,对失去权力后可能发生的不测后果的推断,是张居正的幕僚,比如宋先生和李副部长提出应该或者不应该丁忧的基本立足点。这个,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从反面来推论。吴中行作为张居正的学生,仅仅是提出要张居正回家奔丧,然后立即回京的建议,这不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吗?前前后后也就是个把月的时间,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张居正回家一两个月,大事还是要他来决断的,怎么就会对他推行所谓改革大业造成大的影响呢?他为什么非要廷杖吴中行呢?说不通的。要真的是为了所谓的改革大业,按照吴中行的建议行事,不是更好吗?

所以,张居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太监密谋、公开场合虚伪表演,拒不回家奔丧,为达目的甚至不惜自贬人格尊严,不顾脸面,丑态百出,令人不堪入目;后来又不顾人心向背,不分青红皂白,悍然使用非常手段,都完全是他的权力崇拜心态所支配的。

不过,我还要声明一句:客观地看,张居正不丁忧守制——我指的是辞官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虽然在当时确实是很不正常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说不算什么大问题,甚至还可以说,也许是个正确的选择。

对张居正来说,执政当国的前五年,虽然也进行了整顿,也有改革措施,比如推出了考成法,但是较多的是人事布局的考量,有固位擅权的因素,恰恰是受到诟病的;真正可以称得上改革的实际上就是一条鞭法,而这恰恰是在平息这场政治风波以后开始启动的;其他的一些整顿成果,包括整顿驿递、修治水利等,也多是在此事件以后实质性推进的。从当时的形势分析,张居正丁忧二十七个月,是不是能够回来,还不好说;即使能够顺利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是不是要从头再来也未可知。

而且,张居正没有因父丧而影响工作,他只是在得到讣闻的一两天停止批文件,此后一直在工作;抛开伦理道德及其他的因素不说,这样的敬业精神,哪里去找啊?政策和工作的连续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也是很难得的。

同类推荐
  •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实地探访历史遗迹,爬梳史料,带着温情与敬意亲近杨度、章士钊、李大钊、陈独秀等北洋时期代表人物,追述他们在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中的升降沉浮,以崭新的视角,生动的笔触,还原了北洋时代的风貌,颠覆了人们对北洋的既有认识,呈现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 正说明朝十八臣

    正说明朝十八臣

    本书精选了18位在明朝有过重大作为的大臣,他们分别是:武略文韬首推徐达、开国宰相李善长、僧人宰相姚广孝、铁骨青天海瑞、留世清白惟于谦、一夫当关袁崇焕等。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傻妞的为妻之道

    末世之傻妞的为妻之道

    傻妞别哭,娶个相公暖窝,末世之行,一朝回到原始社会,升级流,养成记,脑洞大开,什么都有。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十八岁与自己相依为命奶奶的也去世了,爹没了,娘没了,没人疼的孩子是棵草,末世时代,拥有全村土地的傻妞成了香馍馍。“那个谁,对,就是你,我想娶你当相公。”傻妞挠挠自己脏兮兮的头发。简而言之,这就一个末世时代,海外归来的洋海龟被一个傻妞包养,结果发现自己需要又当爹又当妈,最重要还要承担传宗接代的这么一个悲催小故事,末世不可怕,看傻妞一枚玩转末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世盛宠不负你

    三世盛宠不负你

    这一生,赢了天下,夺了江山,唯独负了你......前世我是你的丫头,今生我是你的王妃,来世定还做你的妻......我什么都不曾害怕,只是阴阳相隔,让我怎牵你手......我最大的劫,是忘了你之后还能再爱上你......于我,你就是天下......做我的女人,你可曾后悔?我这一生最无悔的,就是嫁给你!你若敢死,我便要整个天下为你陪葬!我为你戎马半生,你却终不愿放过我的女人。
  • 重生空间大佬的偏执妻

    重生空间大佬的偏执妻

    前世,为了那个不爱她的男人,伤害了那个用生命爱着她的男人,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顾觅糖才知道谁对她是重要的人,只可惜……一切都迟了……重生后,她抱紧那根大腿不放,偿还前世欠下的情债和恩情,只要是这个男人想要的一切,她都愿意给,哪怕是……这辈子她只想和这个前世亏欠的男人好好地生活,却不想,妖魔鬼怪就是不放过他们,更是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们的周围,而且,她竟然拥有了让人想象不到的宝贝……
  • EXOD.O.光

    EXOD.O.光

    那些曾经信任我的人,都变了光明,我看不见了。。。我终究还剩些什么。。。
  • 诛天封神录

    诛天封神录

    天象生,神君降,群魔乱,武神起;战九霄,破苍穹,舞乾坤,逆轮回。这个时代天才云集,这个时代天魔缭乱,将这个混乱的时代拔回正轨!《诛天封神录》陪你看不一样的热血,不一样的玄幻。
  • 独家私宠:总裁大叔,你走开

    独家私宠:总裁大叔,你走开

    一场醉生梦死,被大叔捡回家;以为是幸福是天堂,结果,她发现她怀孕了,手足无措的道:“大叔,我有了。”大叔久久的看着他,沉默不语!若她不思考,就会被人彻底吃掉!尸骨在哪里都不知道。若她不挣扎,就会在痛苦中溺亡,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她该怎么办?
  • 虚无道统

    虚无道统

    身据不死血、掠夺神体、虚无道体。以虚无命运者的姿态俯视众生。看主角如何走过一个个世界。碾压一个个自命不凡的天才。加439940535。与我一起讨论虚无道统。
  • 侠之一名

    侠之一名

    天才和废材只有一个读音的差距,那么两者之间也是只有着一线之差。而林山却是越过了这一条线,由一个天才变成了废材,在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断定了自己将不会有着什么变化知道一辈子的结束时,他面前却出现了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少年
  • 神帝的妖

    神帝的妖

    从前,有一个神帝遇到了一只狐妖,从此以后过上了鸡飞狗跳的生活……注:这是冥王的妻,神帝和妖君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