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100000012

第12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宰着整个美国社会——早在革命之前美国人就已经实行人民主权原则——这次革命促进人民主权原则的发展——选举资格缓慢而无法遏制地降低讨论美国的政治制度,总得从人民主权学说开始谈起。

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制度的深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民主权原则,但通常隐而不现。人们服从它,却又不肯承认,即使有时它在片刻之间出现,人们也会马上将它送回到圣殿的幽暗角落。

不论何时的阴谋家和所有时代的暴君最常盗用的口号之一,就是民族意志。有的人在某些当权人物的贿选活动中听说过它,有的人则在少数人出于私利和畏惧而为他人拉选票的活动中也听说过它。除此之外,还有的人把人民的沉默看成是对这一口号的正式承认,认为默认他们的发号施令权力就是服从的标志。

人民主权原则在美国并不像在某些国家那样隐而不现或者毫无成效,而是被民情所承认,被法律所公布;它可以自由传播,不受阻碍地达成最终目的。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能让人们自由而公正地评价人民主权原则,研究人民主权原则在社会事务各个方面的应用,并且指出它的优点和缺陷,那么可以说,这个国家只能是美国。

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人民主权原则一开始就成为美洲的大多数英国殖民地的基本原则。

但是,人民主权原则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影响,远不及今日所产生的那样强大。

有两个障碍延缓了它的迅猛发展,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因为在那时殖民地还不得不服从宗主国,所以人民主权原则并未能公然见诸法律。因此,它只能出现在各地的人民大会中,特别是在乡镇的政府中,秘而不宣地发挥作用,并在这些地方秘密地发展起来。

当时的美国社会,还没有做好接受人民主权原则的全部成果的准备。正如我在上一章所提到的,新英格兰的文化水平,赫德森河以南地区的富庶条件,曾长期产生一种贵族影响,促使少数人得以操纵管理社会的权力。所有的公职人员并非全部产生于选举,而所有的公民也并非全是选民。选举权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还

①马里兰州的1801年宪法和1809年宪法,对普选进行了修改。(参见1776年宪法第十四条)必须具备选举资格。对此,北部的要求很低,而南部则又过高。

美国革命爆发了。人民主权原则走出乡镇并占领了各州政府,所有的阶级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卷进了战争,人们以人民主权原则的名义进行斗争并且最终取得胜利,人民主权原则成了法律的法律。

社会内部也几乎同样迅速地发生了变化。继承法也完成了粉碎地方势力的大业。

当人们开始清楚地看到法律和革命的此种效果时,民主已经庄严地宣布了它的彻底胜利。实际上,权力已被民主所掌握,而且不再允许反抗民主。因此,上层阶级不敢乱说乱动,只能乖乖地忍受之后无法逃避的苦难。上层阶级必然要丧失权势,因为它的成员都各怀鬼胎。既然从人民手中夺回权力已经不可能,而且不能嫌恶相当多的人敢于去冒犯它,它就只好不顾一切地去讨好人民。所以,一些最民主的法律,反而是由利益受到这些法律严重制约的人们投票通过的。如此,上层阶级并没有引起群情激愤而向它开火,而是自发地促进了新秩序的凯旋。事物的发展就是如此匪夷所思!

原先贵族因素最根深蒂固的州,反而成为了民主的飞跃进展最不可遏止的州。

马里兰州原来是由一些大地主建立的,可它后来却第一个宣布进行普选①,第一个将最民主的管理方式纳入了全部政府机构中。

一个国家从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这些规定要被全部取消,只是时间到来的早晚而已。这是引导社会发展的不变规律之一。选举权的范围越向外扩大,人们就越想再扩大,因为每得到一次新的让步之后,民主的力量就会有所增加,而民主的要求也就会随之增加。不具备选举资格的人奋起争取选举资格,其争取的热情与具备选举资格的人数多寡成正比。最终,例外终于成了常规,也就是接着让步,直到实行普选为止。

如今在美国,人民主权原则已经取得了人们可以想象到的一切实际进展。它根据情况的需要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美国,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有时,像雅典那样由全民直接制定法律;有时,又由普选出来的议员代表人民,在人民的近乎于直接监督下进行工作。

有一些国家,社会不仅要按政权的指示行动,而且还要被迫按照一定的道路前进,可以说其政权是由外部加于社会的。

还有一些国家进行分权,有时候让权力属于社会,有时候则不让它属于社会。美国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它的社会是由自己管理,并且是为自己而管理的。所有的权力都归于社会,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产生到处去寻找权力的想法,更不要说提出这种想法了。人民通过推选立法人员的办法参与立法工作,通过挑选行政人员的办法参与执法工作。可以说是人民自己在治理自己,这样留给政府的那部分权力不仅微乎其微,而且还薄弱得很,更不要说政府还要受人民的监督,服从建立政府的人民的权威。人民对美国政界的统治,好比上帝对宇宙的统治。凡事皆出自人民,并用于人民,人民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和结果。(H)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四)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2013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中遭遇暗礁。年中的“钱荒”以及“最难就业季”的继续加剧,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下一步是“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国力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三期叠加”,“克强指数”、政府改革、产业转型、改善民生等词的社会热度有增无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几乎囊括全部改革领域。现在成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这些提振信心的信号还需要不断重复、加强。《中国国力报告》以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同读者分享编者对宏观经济、政府改革、区域动态、产业经济、城市比较等系列主题的研究成果。
  •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是一个意蕴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它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方位。各个学科因研究的视觉和内容不同,对区域的界定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区域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自然标准划分、政治标准划分、经济标准划分、社会标准划分的四个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学科对区域概念的界定。
  •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吴建民谈公共外交

    书稿是吴建民大使公共外交的记录,记录了他2012年4月至2016年1月参加各种会议的情况和感受,目的在于帮助中国读者认识世界的变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和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作者以外交活动家的亲身经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做了具体而生动的阐释。
  •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关键在党: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记事

    本书主要反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抓党的建设的要事、大事。第一部分为要事综述,详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抓党的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反对腐败斗争等方面)第二部分为大事记,概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党在抓党建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部分全面、突出地反映全党抓党建的氛围。
热门推荐
  • 九龙入魂

    九龙入魂

    人有几时,情有几何,问求剑道,修心入世。一人一剑为情久,宁愿成魔不做仙。
  • 惹我试试看

    惹我试试看

    当神经大条的花樱贝碰上IQ300的韩元诺时,她的生活就开始变得不再一样。原本只有简单笑容的生活也因为这两个校草系的男生的介入而变得狂风暴雨,雷电交加。好不容易不用再挥动拳头的花樱贝又开始为了守护自己重要的东西而出手了。
  • 倾国倾城之从凤

    倾国倾城之从凤

    夜里,好不宁静。当景言知道那个她天天欺负的小丫鬟是公主的时候,她震惊,她恨。为什么,她不是那个公主!景夫人走了进来,对她说......
  • 锦瑟华年

    锦瑟华年

    家族联姻到底是她的劫,还是她的幸?亦或是,她的命?是不是如花美眷,终究敌不过似水流年。家族联姻的女孩,兜兜转转,最终,与自己的丈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仙尘巅峰

    仙尘巅峰

    一次星空探险,一场空间风暴,一块家传玉牌,带领张逸来到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仙路崎岖,灵根驳杂,凭借这家传的那块神秘的玉牌,他能否在这个冷血无情、凶险狡诈的修仙世界走到巅峰,逆天成仙。
  • 香草柠檬精

    香草柠檬精

    你个冤家,你个对头,你是个乖乖惹人爱。美女是你,妻子是你,我的一切都是你。明星也好,贵妇也罢,只要你愿意,我都可以满足你。
  • 君可倾心

    君可倾心

    前世,她是君家的嫡亲大小姐,天赋异禀风华万千,却死于一场阴谋之中。不甘的她带着仇恨重新归来,誓要在这幻域大陆闯下一片天地!
  • 职场武林外传

    职场武林外传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同福客栈就是一个古代版的企业办公室,里面有抠门的女老板佟湘玉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小职员——酸溜溜的书生吕秀才、会偷懒的小杂役郭芙蓉、爱偷吃的厨师李大嘴、擅长拍马的跑堂白展堂,还有职场“实习生”莫小贝……他们能在老板娘的带领下,把业务经营下去实在不容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娑婆吟

    娑婆吟

    络以自以为可以看透世事,殊不知原是连自己也没看透的人,而如玄一所说,像她这种人,又怎能看透他人他事。终其锦瑟华年,她也吟了娑婆吟,绝了娑婆世,终是娑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