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5700000025

第25章 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3)

从坦荡到阴暗

今人常说“程朱理学”,朱即朱熹,程即程颢、程颐兄弟,都是北宋时代的大儒。下面是一则对于理学家来说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故事:

二程一日赴某士大夫家宴会,座中有两位歌妓(即今日的三陪女郎)劝酒,程颐一见,立刻拂袖而去,程颢则仍与众宾客尽欢而散。次日二程见面,谈到昨日之事,程颐犹有怒色,程颢却笑道:我昨日在那里,座中有妓,心中原本无妓;你今日在这里,斋中无妓,心中却还有妓。程颐不觉愧服。

在文学上,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大程心中无妓”的典故。但是这个故事的意义,并不在于说明那位首倡“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程颐之严于律己,或程颢之处世圆通,而在于开始以一种道学的眼光、一种禁欲主义的标准来看待男女关系和性。因为在唐宋时代,歌妓劝酒娱客、演唱助兴,在官员和士大夫中原是极为普遍之事,参加这样的宴会本来不会招致任何道德方面的非议。

在这方面朱熹也大有“贡献”。例如,他有一部《诗集传》,是通过为《诗经》作注的形式阐发他自己的道学观点的。可是《诗经》这部连朱熹自己也相信是经过孔子删定的儒家经典中,竟然有至少22篇——都是优美的爱情诗歌——被朱熹斥为“淫奔之辞”。对于《郑风》中那些反映女子追求男子的篇章,朱熹更是深恶痛绝,斥之为“女惑男”,是“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汉唐时代坦荡开放的性观念,在道学家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是难以容忍的,故有“脏唐臭汉”之说。

理学在宋代的兴起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宋儒鼓吹的理论也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要点之一,就是对“男女大防之礼教”的大力提倡。此后这些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封建集权统治者又动用行政手段来加以鼓励,比如明太祖下诏:“民间寡妇,三十以前亡夫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就不仅有精神鼓励,而且直接对家庭产生经济利益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学家逐渐成功地将这样一套观念强加给中国人,那就是:女子必须从一而终,否则就是下贱而可耻的;男女之间的性爱是丑恶的,除了传宗接代不得已而行之,应该尽量压抑、回避和谴责性爱。之所以说这套观念是被强加的,是因为大部分人并非由衷地接受这套观念——这套观念根本就是反人性的,要大部分人由衷接受是不可能的。人们只是迫于舆论的压力,不敢公开表示反对而已。

对于这套禁欲主义的道学观念,既不敢表示反对,又不愿意接受和实行,那么出路何在?当然只剩下一条路,就是虚伪——表面上赞成、甚至大力鼓吹禁欲主义的道德标准,行动上则照样追求和享受性爱、欣赏乃至创作色情文艺作品、甚至****狎妓。好几百年以来,许许多多中国人就是这样生活的。正是这种禁欲主义的舆论和虚伪的传统,普遍造成了人们阴暗而病态的性观念。

20世纪的震荡

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穷途末路,中国人经历了欧风美雨的冲击,性观念开始发生剧烈变化。这种变化在都市人群中表现最为明显。

都市生活的展开,新式教育的兴起,使得男女之间必须发生频繁的交往,“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光景再难重现。许多男女抛弃了女子从一而终的旧道德观念。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为了逃避父母包办的婚姻而离家出走,是二十世纪初期经常发生的故事。这些青年通过自由恋爱寻找他们自己的爱人。

与上述现象相呼应的,是一部分文化人,在反封建的大旗之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言行成为在性观念方面改革开放的先锋。例如鲁迅和郭沫若都有不止一次的婚姻,有的放到今天来看,也不无可议之处,甚至是不合法的。新旧交替之际,人们一时无所适从,有时也就容忍了某些过激之举。

这一时期还有更为过激的行动,足以考验今日中国人的想象力。例如,1927年,在武汉曾举行过裸体游行,口号是“打破羞耻”,另一说是为了欢呼北伐胜利。两次这样的游行被当时的某报诋为“为世界人类开中国从来未有之奇观”、“真不异百鬼昼行之世界”。周作人表示不太相信真有此事,又说即使真有,“也只是几个谬人的行为,没有多少意思,用不着怎么大惊小怪”。又如那时激进的青年人还搞“天体(即裸体)运动”和自由同居。这些行为自然遭到卫道之士的痛斥,也不可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

随着西方现代性学知识的传入,为了让性学取得科学的“身份”,并且成为可以进行研究的学问,先行者曾作过代价惨重的尝试。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推原北京大学教授、留法哲学博士张竞生。张竞生提倡节育、发表“爱情的四项定则(爱情有条件、爱情可比较、爱情可变迁、夫妻为朋友之一种)”时,社会尚能容忍;等到他编辑出版了《性史》一书,却立刻成为千夫所指,连最能容人的北大也容不得他了。张竞生当时任北大“风俗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该委员会当时搜集民间****歌谣并编辑出版以供研究,未曾招来什么物议;张竞生认为性风俗也在应该研究之列,故有《性史》之作,不料物议沸腾,几乎所有当时激进的、以反封建名世的新派学者都不能接受他的作法,更不用说保守派了。

《性史》初版仅印1000册,张竞生作序,书中收有“一轲女士”的《我的性经历》、“小江平”(金满成)《初次的****》等数篇文章。“一轲女士”即张竞生当时的夫人褚问鹃。《性史》问世之后,不法商人仿冒出版其所谓“续集”至十集之多。张竞生为此付出了身败名裂的代价。尽管他一再说明、辩解乃至忏悔,却长期不能得到世人的谅解。他所讲论的“第三种水”,原是指女性在****过程中达到快感高潮时射出的****,本意在说明性爱技巧之重要,也长期蒙受“****”恶名。

1949年之后,本来有着提倡更为健康、更为科学的性观念的极好契机,可惜因左的观念——反映在性的方面就是禁欲主义的观念——日渐盛行,局面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向封建道学家们的理想境界回归。改革开放之后,这才拨乱反正,性观念的发展重新走上正确轨道。不过几十年的折腾,后果极为严重,我们仍然不得不在极低的水平上重新起步,这只要看一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就不难领会:

从90年代起,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广播电台开始播出有关性知识的夜间成人节目,如“悄悄话”、“夜半私语”、“今夜不设防”之类。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在中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产物,笔者起先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最近因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原来早在30年代的上海,那时的电台广播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节目,题为“夫妇之道”;而且还出版了与这一节目相配合的书,观其内容,实与今日的节目大同小异!

但是近年来中国人在性观念、性心理方面的进步,毕竟是非常迅速的、是能够令人满意的。对此我们也举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来帮助理解∶198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曾筹办“人之由来”展览,却因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受阻,据当时《光明日报》的报道,领导的意见共三条,其中两条是∶一、一张两性拥抱的照片必须拿掉;二、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必须写上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从中不难窥见八十年代某些领导对性的看法之一斑。而到了1994年底,同样是在北京举办的“1994全国性健康教育展览会”,情况却有了惊人的改观,1994年11月20日的《科技日报》有如下报道∶

1994全国性健康教育展览会在开展44天之后,于11月10日圆满闭幕。说其圆满,首先是展览会没有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道德指责,其次展览期间一切没出什么问题,顺顺利利。

这次展览会的举办是成功的。能够……将与性有关的400多幅照片、107块专版及30盘录像公开展出播放,能够让有“****姿势与体位”、“如何正确对待****”、“女性性敏感区——G点”等内容的图文展版堂而皇之地挂在展厅,这本身就说明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展览期间,有7万人主动来接受健康的性教育,有1100多人勇敢地坐在咨询专家的对面,探寻自己平时绝难开口的性问题。

与6年前的事两相对比,反差何等明显——连****姿势与体位、G点之类都可以介绍,连录像都可以播放,6年前却为了一幅两性拥抱的照片就不能开展。短短6年,“弹指一挥间”耳,中国人在性观念方面的进步是多么迅速。而且,这次展览是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全国科协等九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是国内第一次由官方举办的性知识展览,其意义自然非同小可。

如今又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就总体而言,目前中国人在性观念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冲破禁区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开放的问题,而是开放不够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和人性化的问题。

为了让我们能够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一书把文化象征当作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的方式。例如通过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痴迷,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德国人对交响乐的推崇,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巴西人对桑巴舞的陶醉,等等,描述不同国家的特色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思维。这样,文化象征就成了向异或地图,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探索世界文化的旅行,从而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运行的。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白鹿书院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四年来一直坚持每半个月邀请一位在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开坛至今。影响甚大。它也是陕西新世纪以来最早开办的向社会开放的论坛。
  • 生肖文化:羊致清和

    生肖文化:羊致清和

    本书研讨生肖羊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光月大陆

    光月大陆

    在这片大陆上只有魂气以及魂气输出,武器也是需要魂气发动,除了魂之国以外,还有两个至高国家——明皇之国、天之国。每个人需在自己十二岁时开启自身的魂型,有了固定的魂型以后就可以训练魂气了。
  • 二婚女的幸福

    二婚女的幸福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打工妹和北京某高校毕业生的真实故事
  • 大道从心

    大道从心

    夏小迟捡到一串手环,他以为这是他奇遇的开始,却没想到这是他一家奇遇的开始。——————————我以为我是人生的主角,但现在我知道我只是个二传手—夏小迟。新书《千机殿》已经发布,仙侠谍战智斗流,喜欢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了
  • 雇佣兵异界归来

    雇佣兵异界归来

    我是一个雇佣兵,在一次任务后无意间打开了前往异界之门,在异界我用两千年时间到达了那个时间的巅峰,我又回到了异界之门回到了我带着一身修为原本的世界
  • 科塔萨尔作品集

    科塔萨尔作品集

    马尔克斯、聂鲁达、萨拉马戈、略萨、莫言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齐声推崇,安东尼奥尼、王家卫2代新浪潮导演倾心爱重,天才的,迷人的科塔萨尔:生活,本该是日复一日的奇迹。惊艳的想象力以文字闪耀在读者面前,每个短篇都足以媲美一部电影。金棕榈大奖电影《放大》原著小说中文版面世//《秘密武器》(收录在《南方高速》)短篇中文版面世。如果所有的事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呢?如果万事万物到头来都指向一处呢?
  • 月夜下的晚茶

    月夜下的晚茶

    月夜之下,一位少女静静的站在那里。"公主殿下,请收下。"一名女子把宝剑高举过头。少女冷笑一声:"虚情假意!"女子嘴角微微上翘,冷哼一声:"把嵌有蓝宝石的宝剑献给我可敬可亲的公主殿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毒女配三千虐法

    恶毒女配三千虐法

    刷新你的三观,是你喜欢的类型吗?好好感觉到女配的强大吧!
  • 哀伤纪

    哀伤纪

    我想着你说过的话,仿佛看见我们的往事,经过回忆的渲染和幻想的铺排,一如水中之月碎而且多,充满了整个水面。我把手探入水里捞寻,开始明白美丽的世界,永远只可存在于心中,如今我已失去我的玫瑰色的世界。二十年没有多长,不够我们脱胎换骨,只够我们世故些、困顿些、幻灭些。原来人永远有更低的低处可去……《哀伤纪》分为“哀歌”和“哀伤书”两部分,作品缘起于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一九八六年一位少女孤身到美国旧金山读书,认识一对打鱼伙伴,三人成为好友。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发展着,因为海洋,因为年纪,因为签证,少女匆忙离开美国,一段感情也就此失落。二〇一四年,少女和以海为梦的男子们经历种种人生起伏、生活的错失和亲友的亡故。时光过去,迈入中年的他们辗转浮世,三个人的命运再次交错,书写一出“哀伤书”。钟晓阳说:“哀这个字在字典中,除了悲伤的意思,还包含了爱、怜悯、同情、珍惜。至于伤,那是人生更深层的东西,哀则是人生的基调。”与早年作品相比,作者不再执着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浪漫,始于梦幻,落脚到现实;写爱情,也是为人生做注脚。文字更为凝练、克制,火候恰到好处。
  • 报告我来自1008号监狱

    报告我来自1008号监狱

    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还是老鼠愚弄猫的消遣?“未易欢,你被逮捕了!”“哦~?”女子眯着狭长的丹凤眼,红唇微启:“游戏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