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61100000010

第10章 你轻轻地读,我静静地听

——听谷宪民老师的听读课有感

听工作室成员谷宪民老师的课的前一天,得知谷老师要上一节“听读课”。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听读课”,于是产生了诸多的疑惑:什么是听读课?听读课和讲读课有什么不同?听读课听什么内容?听读课应该怎么听?第二天,这些疑惑终于解开了,两个小时内,谷老师轻轻地读,我们静静地听,但在我们的心底,都有一股冲动,因为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力量:教育,原本就是温和的浸润。

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听读课,这是我们本学期第三次上听读课。回忆一下,上听读课时,最重要的一点要求是——(师拖长声音,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没有学生回答,老师又这样提醒)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呢?

生:倾听。

师:说得真好。听读课一定要认真倾听,只有听清了文章内容,才能准确提出问题。在听读过程中,你可以在老师读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站起来,说出你的感受或者提出疑问,记住了吗?我再说一遍,你可以在老师读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站起来发言,说出你的感受或者提出疑问。记住这一点了吗?

生:(齐)记住了。

师:好。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十秒钟,让心静下来。(孩子们闭上眼睛,老师用目光扫视孩子们,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慢慢睁开眼睛。我相信,你的心已经静下来了,我们正式开始。

教学片段赏析

正式听读之前,谷老师向学生传递了这样几个信息:今天的课型——听读课;听读课的要求——认真倾听,倾听的过程中随时提出疑问或感受;听读课的准备工作——静心,并且通过十秒钟的活动安静下来。

这几个信息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简明扼要的。交流这几个信息时,谷老师语气舒缓而又平和,营造了一份宁静,但宁静中却让人有了一份强烈的期待。因为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这样的语气和语调极具亲和力,似乎是随风潜入夜的细雨,又似乎是从远方吹来的一缕杨柳风,一切都那么温和。

简单的几句话表明,谷老师一直在寻找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起点,力争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起点出发。例如,当她问上听读课,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时,她故意拖长声音,让学生思考。没有学生回答时,她又更换了一个问法:“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呢?”比较一下“回忆一下,上听读课时,最重要的一点要求是——”和“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呢”这两个问题,我们会发现,第二个问法的指向更具体、更明显,降低了思考难度,强调的是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在做什么。有了这个具体的指向,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倾听”。

对于听读的过程,谷老师还提出这样的要求:“在听读过程中,你可以在老师读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站起来,说出你的感受或者提出疑问,记住了吗?”说完一遍后,谷老师又强调说:“我再说一遍,你可以在老师读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站起来发言,说出你的感受或者提出疑问。记住这一点了吗?”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教师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赶时间,匆忙布置任务,匆忙开始,唯恐时间不够用。而谷老师却在这里顿了一顿,重复了一次,这样的重复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会重点强调三类语言:指令性语言、点拨性语言、总结性语言。其中指令性语言就是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须清楚、明白。并且,老师在提出指令性语言时,要尽可能重复,要一边重复一边观察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听明白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下一步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没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仓促地表达,不管学生明白不明白,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但具体要做什么,学生却不得而知。谷老师重复指令性语言,有效地避免了课堂的仓促,让课堂从容地展开。

教学片段

(课堂继续,老师开始读课文。)

黄昏时分,马车抵达这座百里外的小镇。

师:你了解到怎样的信息?

生:这所小镇离他住的地方很远。

师:是啊,百里远呢,你听得真清。

“要在这里住一夜了。”父亲看着儿子,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

师:谁从这句话中了解到“栗子皮”是什么?(师重复:“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并重读“浓密”“鬃毛”)

生:马。

师:你真会听,大家也都听出来了吧?从“浓密的鬃毛”,就可以初步推断出“栗子皮”是一匹马,再想想第一段有一句“马车抵达”,他们是赶马车来的,前后结合,就肯定地推断出“栗子皮”是一匹马。

妻子病故,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

师:从这句话里,你了解到有关这个家庭的什么信息?

生:他的妻子快死的时候。

师:快死的时候?(其他学生举手发言。但老师没有让这位学生坐下,而是接着说)不要紧孩子,慢慢说出你的理解。

生:他家有点儿穷。

师:哦,你从“这匹马是他生命中的一份儿珍宝”听出了他家里有点儿穷。你先坐下孩子,听听其他孩子了解到了什么。

生:我了解到他很喜欢这匹马。

师:哦,你从“珍宝”一词了解到他喜欢这匹马,还有谁了解到什么?这个家庭是个怎么样的家庭呢?

生:他有个12岁的儿子。

师:他妻子呢?妻子病故,什么是病故,知道吗?

(生无人作答。)

师:故,就是故去的意思,就是说,孩子的母亲还在不在呢?

生:(齐)不在了。

师:对,不在了就叫“故去”。

师:他们到这儿干什么呢?你有疑问吗?我们接着听。

“行。”儿子从车上抱下铺盖卷儿。今天乡村学校也放暑假了。他跟父亲出门拉脚儿,锻炼锻炼。

师:过去有一种体力活,就是用马车替人家拉东西,拉到很远的地方,人家给一定的报酬,这种体力活叫“拉脚”。大家一起说一遍,这个词语叫——

生:(齐)拉脚。

师:听到这里,你学到一个词语——“拉脚”。从这句话里,你还得到什么信息?孩子上学没有?但今天他怎么没有上学呢?哦,今天他放假了。

师:仔细倾听,一会儿老师不问问题,看哪个孩子能自己主动站起来提出问题。

教学片段赏析

原来,听读课是凭借“听”这种途径来接触文本、感知文本、走进文本的课型。学生没有纸质文本,不能反复阅读,只能凭借一双耳朵,因为声音的传递是瞬时的,所以,学生们只有认真倾听,怪不得一上课谷老师就再三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呢。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因为我们的好奇心可以在故事的铺陈中得到满足。“听读”也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吗?在这几分钟内,我就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到了听读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掌控着故事进展的速度,当抵达某个关键点时,老师有意停下来,不急着往下赶进程。这样的顿一顿,就给出了学生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回味和想象。这时,学生会把前后环节联系在一起,对故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定位。这样,无形中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锻炼,思维会严密、合理起来。例如,当老师问“‘栗子皮’是什么”时,老师重复了关键信息“拍了拍‘栗子皮’浓密的鬃毛”。当学生回答出“马”后,老师又分析了学生这样推断的初步原因:“浓密的鬃毛”;然后强调上下关联处:“马车抵达”。有了这两个信息,就可以“肯定地推断”“栗子皮”是一匹马。有这样的上下联系,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锻炼。

在这一环节中,美中不足的是对“故去”一词的处理方式。谷老师已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语,并让学生了解了这个词语,在这个时候老师可再多一次板书,多一句提示:孩子们,今后当你形容你非常敬重的人离世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故去”。让学生借机积累“故去”这一词语,词语教学无处不在,无心之处皆可有为。有这些点滴的积累,孩子们的能力会一点一点提高。

教学片段

(课堂继续,老师继续读课文。)

“拿些料喂喂它。”父亲吩咐。儿子拖下条麻袋。里面沙沙作响——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生:麻袋里面有什么?

师:是啊,沙沙作响的是什么呢?

里面沙沙作响,是寸步不离的麦糠。就在他向外掏麦糠的时候,一只大刺猬滚了出来,扎疼了他的小手。

师:掏出麦糠要喂马,却掏出来一只刺猬,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觉得这个故事该怎样发展下去?你希望故事怎么样?你来说。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你想不想知道啊?

生:想知道。

师:好,想知道我们就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吗?谁来说说?

生:麻袋里有刺猬,就只给马吃了一点麦糠,其余的都让刺猬吃了。

师:你很有爱心啊,只是刺猬不吃麦糠。(生善意地笑)看起来,大家肯定都觉得,下文的故事肯定很精彩。那好,我们往下读,看到底是怎么精彩呢?

“哎哟!爸爸你看——”

“什么啊?”父亲走过来,发现地上花白的刺猬,“哎,怎么连它也带来了?”家中有堆麦糠,里面住着一窝刺猬:母刺猬和它的三只才出生的小刺猬。一定是装麦糠时没注意,将它装了来。

师:哦,原来是家里的刺猬,猜猜,现在带来的是哪只刺猬?

生:(齐)母刺猬。

师:对,就是那只母刺猬。

“怎么办啊?”儿子停下手。

能怎么办呢?父亲摇摇头:“不好,家里还有三只小刺猬哩。一天了,那么小。”

师:这里补充一个知识:刺猬是哺乳动物,小刺猬要吃母刺猬的奶。了解了这个细节,你觉得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

生:他们会不会马上返回去?

生:他们应该马上把母刺猬放走。

生:让小刺猬自己找吃的吧。

师:小刺猬会不会自己找吃的呢?把母刺猬放走,母刺猬能自己回去吗?他们会不会马上返回呢?刚才所有的回答都表明了一点:你们是有爱心的孩子,为你们的爱心鼓掌。看得出来,现在大家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期待。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我们要明天才能回去。”儿子脸朝西转,叹了口气。

“最快也要这个时候到家。”父亲扫视夕阳。

“它们会饿死吧?”

“一天一夜。很有可能,也不一定。先把它装进去,明天咱早点回家。”

师:对父子两个人,你有什么评价?

生:很聪明。

生:很有爱心

生:很担心小刺猬。

师:大家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两个是有爱心的人,老师也同意你们的看法。

父亲坐着,一口接一口咝咝地吸烟,吸得满腹苦香。妻子临走,抓住他的手说:“你要照看好孩子。”这还用说吗?我的儿子!可他当时什么也没说出,只一个劲儿地掉泪。现在想想,多遗憾。“放心吧!我,你还不放心吗?”他时常这样自言自语,似面对暗中的她。让儿子跟着出来,并不是叫他干活,主要是怕孤单、省牵挂。看到儿子,他就浑身是劲,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妻子。

师:对这个男人,你怎么评价?

生:这个男人很爱他的妻子和孩子。

师:对,他很爱家。

儿子也没睡着。他仰卧席上,盯着父亲的背出神。母亲去世后,父亲胡子长了,话少了,但对他却温柔百倍,有时“柔”得让他不习惯,受不了。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儿子?

生:诚实的。

师:诚实的?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吧,孩子?你看,他发现父亲的胡子长了,话少了,这说明——

生:他很爱父亲。

师:是啊,他很爱他父亲,所以他才观察到父亲的变化,可以说,他因爱而细心。

“多好的爸爸啊!这么累,这么疼我。我要听话,多帮他干活。”他默默地想,跟父亲出门,是他乐意的。一来能帮父亲,二来呢,他觉得父亲在哪里——(此句没读完就拖长声音停下来,叫起一个学生)

生:家就在哪里。

师:对,他说的跟原文的句子一模一样。

父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你饿了吗?”父亲问。

“不饿,你呢?”

“我也不饿。”

“那就睡觉吧,翻山越岭跑了一天,挺累,睡吧,明天还得早起。”疲倦如同烈性白干,使他们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醒来——

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生:赶着马车回家。

生:傍晚的时候,老刺猬因为担心刚出生的小刺猬,所以已经跑回去了。

儿子想起麻袋里的刺猬,打开一看,刺猬没了。

(读到这里,很清晰地听到学生倒吸了一口气。)

师:大家为什么倒吸一口气呢?

生:很惊讶。

师:是啊,确实很惊讶,猜猜,刺猬到哪里去了?

生:回家喂它的孩子去了。

“刺猬呢?爸爸,刺猬呢?”

“跑了吗?找找。”

车上车下没有,四下里找找还是没有。“跑哪儿去了?这个家伙。”父亲不打算再找了,“耽误事儿吧?你看!小刺猬是白搭了。”

“胡乱跑!”儿子有些愤恨,对那只刺猬骂。停了一会儿,他问“小刺猬好喂吧?”

“问那个干什么?也可能没事儿。”

儿子点点头,怀着一腔惋惜,不再说话。黄昏时分马车终于返回小村。儿子跳下车……

师:他要去干什么?

生:去看小刺猬。

师:对,因为他很担心小刺猬。

儿子跳下车,跑去看那三只小刺猬。

“爸爸!”儿子惊叫道。

师:惊叫什么?

生:小刺猬没有死。

生:母刺猬在家。

生:母刺猬在喂小刺猬。

“大刺猬回来了!”

“是吗?”父亲慢慢走近,“哪儿呢?真是它吗?”

“是!是它。”

“像!”父亲伸手捧起刺猬,“咦?它怎么回来的?百十里山路啊!了得!”

师:百十里山路啊,大刺猬是怎么回来的,你能想象到路上的场景吗?

生:是跑回来的。

师:怎么跑回来的呢?现在小组交流交流。小组交流后,小组代表回答,有的说是爬回来的,有的说是滚回来的。

师:无论是爬回去,还是滚回去,母刺猬都不容易,身上已经伤痕累累的了。

“血!爸爸你看它肚子上有血。”

“对,它是爬回来的,磨破了。也不知道回来多久了。百十里地,翻山越岭,连滚带爬啊!这家伙真厉害。”

“它怎么认得路呢?这么远,还在麻袋里。”

“就是呀,怎么认路呢?奇怪,就是人,也没这种好记性。它牵挂着几个孩子——小刺猬啊。想它们,想着想着,就回来了。”父亲边寻思边解释。

“再远它也能认得路吗?”

“嗯。当娘的就这样,真不孬。”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

师:儿子的双眼会怎样呢?

生:泪流满面了。

师:双眼能泪流满面吗?

生:泪汪汪的了。

父亲只顾感叹,没留意儿子俊秀的双眼已波光粼粼。

师:读到这个地方,你想说句什么?儿子在想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自己的妈妈。

师:是啊,也许他想到了妈妈在家时家里的温暖,也许他想到了妈妈疼爱他时的一个场景,从这里,你又怎么评价母爱呢?请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作文纸,用一句或者两句话写出你心中的母爱,书写的时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生写,交流。)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温暖的爱。

生:母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最坚不可摧的。

生:母爱是伟大的,没有母爱,世界就不会这么美好。

生:母爱是什么也阻挡不了的。

生: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孩子都爱他的母亲。

师:是啊,正因为每个母亲都爱他的孩子,所以,每个孩子都爱他的母亲。读了这篇课文,用两个字来形容你的心情,你用哪两个字来形容?

生:(齐)感动。

师:是的,感动,无论是对母刺猬,还是对这一对父子。听读最后解决的问题是?

生:(齐)给文章加题目。

师:那我们就给文章加个题目吧。

生:爱行旅程。

生:带有母爱的刺猬。

生:刺猬的母爱。

生:勇敢的刺猬。

生:爱的故事。

师:这个题目不错,因为这个故事不仅仅有刺猬的爱,还有父亲对儿子的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爱的旅程”。(边说边板书)

师:请大家深情地朗读题目。想不想知道作者?作者是晨义,谢谢这位晨义,给我们带来这么美的文章,祝愿所有同学的人生充满爱,祝愿我们每一位的人生都是爱的旅程。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片段赏析

如果说,课堂的前半节我们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的话,那么后半节课,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想象力的展开以及情感体验。

这就是听读课,处处是悬念,处处是未知,正因这些悬念和未知在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中来,发挥想象力,给故事种种不同的走向。例如,“第二天清晨醒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不同的孩子就有不同的回答;到家后,当儿子去看小刺猬时,他又在惊叫什么呢?孩子们也会给出多种答案;母刺猬是怎么回来的呢?爬回来的?滚回来的?连滚带爬回来的?……这些问题,给了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学生足以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储备,给文章不同的走向。文以载道,每篇故事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情感,在听读的过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又经受了一次情感上的巅峰体验。例如这是个什么样的爸爸、这是个什么样的儿子、儿子想到了什么等等问题,都能在情感上感染学生,故事中的孩子从母刺猬那里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么,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也应该会有更为广泛的感受吧?

原来,听读课既有思维训练,又有想象力的训练,还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听中感悟,在听中提升。

总体赏析

其实,写“课堂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纠结的过程,我深刻体验到了“文字是罪恶的漏斗”这句话,因为无论我试图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表述,我都不能准确地恢复谷老师课堂上的温度。尽管在文字上我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但是,这原汁原味的文字却因缺少了一份情感而少了一份韵味。可是,我也只能留下来这些文字,尽管这些文字已经漏掉了谷老师课堂语言的味道。

可以说,这节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节课的时间,学生的思维一直在跟着一个线索行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思维训练和情感体验,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素养得到了提升。听完这节课,我只有一句话想说:这是一场温和的浸润。

怎样才能有这样温和的浸润呢?这首先得力于教师内在的涵养和修炼。

谷老师内在的涵养和修炼体现在耐心等待上。面对刚刚成立三个月的班级,面对仅仅上过两次听读课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谷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涵养。例如,当老师读到掏出来一只小刺猬,问故事会怎样往下发展时,一个学生说“不知道”,面对他的“不知道”,谷老师面带微笑地反问他:“不知道?你想不想知道啊?……想知道我们就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吗?”谷老师允许孩子“不知道”,并且又用一个问句了解了学生想不想知道,让陷入僵局的课堂找到了缓冲点。再例如,当谷老师让学生评价“儿子”时,一个学生回答“诚实”,而文字里并没有表现出诚实,怎么办?谷老师又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再次点拨:“诚实的?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吧,孩子?你看,他发现父亲的胡子长了,话少了,这说明……”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又一次回答,“他很爱父亲”,老师相机点拨:“是啊……他因爱而细心。”当读到母刺猬不见了时,学生倒吸了一口气,谷老师敏锐地抓住这点,问学生:“大家为什么倒吸一口气呢?”这点点滴滴,都是课堂上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仅是技巧,更是老师的一个课堂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上要留有期待,要从学生现有的水平出发。

谷老师内在的涵养体现在她舒缓而平和的语气和语调上。上课伊始,谷老师就用她略为缓慢而平和的声音做了开场白。这舒缓的声音,让学生快速地安静下来。从心理上说,低缓平和的声音让人感觉舒服,易于被听者接受。从这点上来说,教师应该适当让自己的声音沉着而柔和下来,从而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和的环境,如此生命才能够自由地舒展,自由地成长。平和,其实蕴含着很多力量。

除了谷老师的自身因素外,听读课这一独特的课型也是这节课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总觉得新娘最美的时刻是揭开盖头的那一刹那。那一刻,所有的期盼、所有的想象、所有的猜测、所有的悬念都汇集成眼前这个具体的人儿。课堂也是这样。正因有悬念,正因有了期盼,课堂才有了吸引力。这节课上,所有的时间都是在悬念中行走,学生一直在悬念中穿行:从故事开头人物的出场,到故事高潮刺猬的命运,以及到故事结尾情感的抒发,这一切,都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即使故事结束了,但仍然有悬念:故事的题目呢?故事的作者呢?整节课都在悬念中缓慢展开,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欲罢不能。正因悬念,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被激荡起来;正因悬念,学生想象的翅膀才得以张开;正因悬念,学生的情感才逐渐丰富起来。这样的课堂,相信所有学生的大脑都一直在高速运转,所有的学生也一定会在思考中茁壮成长。

但是,正如没有完美的人一样,也没有完美的课堂。

根据选文的内容,我觉得这节课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稍有欠缺。例如,针对“刺猬从百十里之外差不多一天一夜回到家里”这一细节,教师就可以做做文章,可以试着启发学生:从能力上来说,刺猬有这种能力吗?从百十里之外差不多一天一夜回到家,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记忆功能,二是行走功能。按照常理,装在麻袋里的刺猬没有识路的能力,那它是怎么回来的?即使识路,它的爬行速度是多少?一天一夜能赶回来吗?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质疑应该是很正常的,但是课堂上,没有一个孩子这样问,当他们听到刺猬从百十里之外赶回来时,他们只有一种感慨:母爱伟大。这种思维其实是一种极其固化的思维,是一种崇尚书本的思维。面对刺猬从百十里之外差不多一天一夜回到家这一细节而没有一点质疑,这一点确实令人害怕。告诉孩子,尽信书不如无书,孩子们应该有质疑精神。

另外,在课堂组织形式上,谷老师进行了两次合作交流,但从结果上来说,合作交流的效果并不好。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但是,我们还是要慎用。如果要用,也应该考虑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也就是说,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有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例如,对于刺猬是怎么跑回来的这一问题,难度就较小,只能体现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方向而已,所以,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新课程的新,不是通过形式展示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师理念的转变体现出来的。

瑕不掩瑜,我们非常感谢谷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这节课,给了参加观摩课堂的同行者那么多的启发和思考。

同类推荐
  •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7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共招生283万人,在校学生861万人,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质量逐步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高等教育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

    我国寺庙的数量众多,建筑风格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承载与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兴衰,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我国悠久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我国的寺庙文化源远流长,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说它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可谓当之无愧。我国的寺庙建筑与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异域风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掌握沟通艺术的66个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海洋深潜全记录

    海洋深潜全记录

    本书内容包括:海底的多样性地形、大洋深处的山脉、海底瀑布的真面目、海底地震和火山、海底火山的分布、会唱歌的海洋动物等。
热门推荐
  • 忆重之蔷薇殇

    忆重之蔷薇殇

    前世,她痴心待他。换来的,是他的利用。今世,她必让他血债血偿。换来的,是家人的繁盛不衰。
  • 公主,我来保护你!

    公主,我来保护你!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倒好,直接穿越成女王!别人坐享美男,她要拯救国家!好在,还有一个,不,是n个男人,说:我来保护你!……所以,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哪个把我娶回家呢?
  • 逃离帝王阴谋

    逃离帝王阴谋

    “恨吧,越强烈越好,因为这样会让你记我一辈子,恨,有时和爱一样刻骨铭心啊红豆。”他冰冷的眼中,深情似海。可红豆知道,一切再也无法挽回,明天,他就会娶别的女子……父皇,这就是你的阴谋吗?让我痛苦……在一岁之前,她常常被打得死去活来。一岁后,开始对她好了,为什么?怕她有记忆么,可是,她早就有记忆分得清是非好坏了。这是那个所谓父皇从来也没有想到的吧。因为,她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人啊。深沉宫院,暗藏狂潮。某天,忽然发现,自己并不是他亲生的女儿。她精灵鬼怪,却也逃无可逃。李绝尘,你的阴谋,究竟是什么?绝不仅仅是为了让我痛苦吧。试看——帝都血染,风起云涌。两国兵戈相见,揭露帝王阴谋!
  •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实践

    自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现象的存在,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历史性。其中,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与介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谈及现代教育理论,我们必从杜威的教育理论说起,因为杜威所发起的“新教育运动”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界线。
  • 医毒王妃:嘿!美人你等等!

    医毒王妃:嘿!美人你等等!

    一朝穿越,魅无情遇到了一个比她还无耻的人,哎呀,what?!这人是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的阎王?!说好的冷若冰山呢?哪去了?这个动不动就动手动脚爬她床的人是谁?!“小魅儿~快看我!~轻柔软弱易扑倒~快扑倒我吧!~”“好啊!给你两个选择,一,我在上你在下,二,你在下我在上,选一个吧~”“……不可能!”(略有小虐,表介意啊~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陨元

    陨元

    地球因为绯红之劫而改变。宇宙间也有许多这类的现象。这个宇宙的秘密是什么呢?这个世界的秘密是什么了呢?
  • 转世魔帝

    转世魔帝

    开天神魔战天地,后纪何人统九霄?若想傲世天寰宇,来世轮回转为人。上古大战,神魔尽数陨落,唯有傲世魔帝保住神元,转世为人。战天伐地,傲立人间,欲统寰宇……
  • 星恋靡宝:樱花树下

    星恋靡宝:樱花树下

    她来到A市,原本是来找寻那个他,谁知道楚梦轩闯进了她的生活,那个他和她相识后,她却不爱他了,可他却固执的爱着她,而她爱上了楚梦轩……
  • 还没有想好吼

    还没有想好吼

    反正就是穿越,女强,男强,开挂,扮猪吃虎的故事都有。
  • 满天星辰不及君

    满天星辰不及君

    (甜文)顾星辰觉得自己的前二十年人生虽然并不是顺风顺水,平平静静,却也没丢过什么人。但是自从遇见了陆君临这个男人后,不是在丢脸就是在丢脸的路上,她甚至觉得这个男人天生就是克她的,自从遇见了这个男人后她觉得喝水都塞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远离这个男人。但谁能告诉她,外界传闻雷厉风行,杀伐果断,不近女色的陆氏总裁就像个牛皮糖粘着她是怎么回事?某天她回到自己的公寓,男人将她堵在电梯里:还打算躲我到什么时候?未、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