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8600000008

第8章 靠谱的雕刻与有风格的绘画

这一章我们来讲罗马人的雕刻与绘画。

整体上来说,罗马人的雕刻与绘画大体是对希腊人的依葫芦画瓢,但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美,这一点我们后面就会看到了。不过,罗马人对于雕刻艺术另一种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对希腊人雕刻的保护与传播。现存那些最伟大的雕刻作品,如《持矛者》《掷铁饼者》等都并非希腊人的原作,而是罗马人的复制品。

原来,罗马人征服希腊之后,深深地被希腊人美妙的艺术,尤其是美妙的雕刻吸引了,因此几乎所有罗马公民,从贵族到平民,都成了希腊雕刻的赞美者与收藏家,他们大量购买希腊人的雕刻作品,并聘请希腊雕刻家来罗马工作,也有许多希腊雕刻家来到罗马办起了自己的雕刻作坊,按客户的要求制作各种雕像。这些希腊雕刻家在制作什么呢?他们有两项工作:一是大量地复制伟大的希腊古典雕刻原作。二是按照罗马人的要求制作新雕像,这些新雕像也体现了罗马人对雕刻的创新——实际上这些雕刻的创作者大都是希腊人,不过他们几乎罗马化了,他们的雕刻也成了罗马人的雕刻。

我们下面将分成两类来讲解罗马人的雕刻,分别是人物雕像和浮雕。

靠谱的罗马人物雕像 罗马人物雕像的最大特征是“有”与“像”。

所谓“有”,指的是罗马人的肖像雕刻常常有其实际的模特,所以虽然是艺术作品,但都是“靠谱”的,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人。

古希腊雕像几乎没有哪一尊实有其人,要么是神话人物,例如宙斯和阿波罗,要么就是一个什么“典型的人”,例如《掷铁饼者》描绘的就是一个典型的运动员,但这个运动员到底是谁呢?也许雕刻家在塑造时参考了某个现实中的运动员,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桂冠获得者,然而却并非在为他雕像,而是在为所有运动员造像,或者说为运动本身,以及运动之美造像。但到了罗马人这里就不同了,罗马人常常为特定的某个人造像,像某位政治家、自己的父亲或者某位先人。

这样的雕像里最著名的应当算是奥古斯都像了。这件雕像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雕刻的正是奥古斯都本人,这个罗马人伟大的领袖,罗马帝国时代的奠基者。

罗马人雕像的第二特征是“像”。既然是替具体的人造像,当然要造得像才是,要不就不称其为这个人的像了。例如奥古斯都像,当然要像奥古斯都本人才行,那些普通的罗马人同样如此,要是为他自己造出来的像他自己都不认得,他会付给雕刻家钱才怪。

我们再以最有名的奥古斯都像为例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一下罗马人的雕像。

这座著名的雕像高约2米,发现于一个叫普里玛门的地方,现藏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

这是一尊奥古斯都的全身雕像,描绘他开步走或者前行中迈步的一刹那,他赤着脚,左脚在前,前足掌已经着地,后跟提起。右脚在后,即将离开地面,后跟已经提起,只有前面几个脚趾还同地面接触。前面的左腿直立,全身重量都置于其上,后面的右腿基本不着力,膝部稍弯曲。再往上是铠甲,它包裹着奥古斯都的整个躯干,还有一领披风,它的下摆横在小腹前,铠甲无疑是相当薄的,因为还可以隐约看到铠甲下面根根肋骨的轮廓。他的左手弯曲,手里握着象征其至高权力的节杖。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右手,但见它举起,食指指向前方,仿佛在为罗马人民指明前进的方向!与手指一致,他的目光也朝向同一个方向,十分坚定,与他紧抿的嘴唇一起,充分展现着他那帝皇般的威仪以及如钢似铁的意志。

他的脸很瘦削,颧骨凸出,并不特别俊美。也许这就是罗马人的写实主义吧!

这样的雕像方式体现了罗马人的审美观与道德感,以及对于作为罗马人民“元首”的奥古斯都的崇敬之情。

我们看到了,希腊人的大部分雕像都是裸体的,而罗马人雕像里除了对于希腊古典雕像的复制品,凡有关罗马人自己的雕像却看不到裸体。这是因为罗马人的道德观念与希腊人有很大不同。在希腊人看来,裸体是展现人体美的最佳形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运动员们个个都是一丝不挂的。在和罗马人一样以武力称雄的斯巴达,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少女们都是公开赤身裸体的。罗马人就不同了,他们认为无论男女公开赤身裸体乃是极为不雅的野蛮行为,是没有修养、也绝不允许的。作为他们神圣君主的奥古斯都当然更不能那样了。我们看到的也是,他的阴部乃至整个小腹不但被用铠甲罩起来,还加上了一件披风挡着。此外,作为罗马人崇敬万分的“奥古斯都”——奥古斯都一词的拉丁语原意就是“神圣”——他必须时刻都有崇高的目标,时刻都要目光坚定地紧盯着自己的目标。他必须是威仪的,他应该为自己的人民指引前进的航向。

罗马人民对他们伟大的奥古斯都的这一切感觉尽都体现在这座奥古斯都像中了!

当然,如果从纯粹的艺术角度上讲,这尊《奥古斯都像》还没有达到古希腊名作如《持矛者》的艺术水准,但作为一尊领袖造像,它取得了异常好的效果,可以说,在西方历代的君主雕像中,没有哪尊像如《奥古斯都像》一样出色,它几乎完美地体现了一个君主所应该具有的一切特征:既具有基本的写实特征,又完整地表达了“君主”的抽象概念。

和平祭坛与图拉真柱 除了雕像外,罗马人在浮雕上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值得一提。

罗马人每当战胜敌人后,往往要举行凯旋仪式,就像恺撒所做的一样。不仅如此,后来,到了共和国末期,罗马的统治者们及以后罗马帝国的帝皇们,当他们取得胜利后,不但要举行凯旋仪式,还要弄一些永久的纪念性建筑来使他们的业绩永垂不朽。这些纪念性建筑就是我们熟悉的凯旋门和凯旋柱了。几乎所有的罗马皇帝都建立了自己的凯旋门或者凯旋柱,现在还有不少流传下来,其中艺术上最著名的凯旋柱当属图拉真柱,最著名的凯旋门当数提图斯凯旋门了,此外还有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它们都以精美的浮雕而闻名于世。

我们先来看看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

和平祭坛位于罗马的战神广场,在广场的围墙中,有一个用云石砌成的神龛,由奥古斯都下令修建,公元前9年落成。之所以称为和平祭坛,是因为奥古斯都是一位爱好和平的君主,他建立祭坛不是为了祈祷战胜敌人,而是为了祈求不要有战争,使罗马人民得享和平。

和平祭坛的形状像间平顶的屋子,前面还有个开口,开口前有一道低低的台阶,通向开口处。在这间小屋子似的祭坛墙上有许多装饰性雕刻,它们常常被看作是罗马浮雕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浮雕大体包括三大类内容:罗马神话、各种花卉、神龛落成典礼的盛况,其中又以第三者最为有名,我们现在来看看其中的一段。

这一段里共有11个人物,从画面上看,他们是从东往西走,其中3个是小孩,3个是妇女。最有意思的是3个小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吧。先看最西边的小孩,从身高上看得出来他年纪最小,他把右手伸向头顶,紧紧地抓住姐姐——这位走在最前面的女士看上去十分年轻,大概不会是他的母亲——的手,瞪着双眼,一幅对这热闹场面胆怯又好奇的样子,相当传神。这个小孩后面不远还有一个小孩,看得出他年龄要大点儿,如果前面那个是四五岁的话,他就是七八岁了,正是爱淘气的年纪。他的眼睛在四处张望,似乎在打量周围,看能不能找出点什么搞搞恶作剧。对了,他的右手抓住了一个正同前面那个小小孩的姐姐聊得热乎的男青年的袍子,是不是想搞点什么鬼或说句什么促狭话儿呢?紧跟在这个较大的小孩的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点的小孩,算得上是个少年了,足足高出他前面小孩一个半头,只见他低着头,露出友善的微笑,看着前面的小鬼头,似乎正在对他说什么呢!我猜这个少年是小鬼头的小哥哥,他大概看出来了弟弟的鬼主意,正微笑着警告他:“好弟弟,别闹!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些人物无论大小都一律披着那种罗马人的长袍,衣服甚至性别特征都看不出。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浮雕时,却不但能清楚地看出每一个人的特征,甚至他们的年龄、表情、性格等都看得出!由此可以想见雕刻家技艺之高超。连他们那人人一样的就像披着一块布的长袍,由于雕刻得十分细致,那下垂的褶皱都垂落得十分精致合理,就像现在姑娘们穿的带褶的裙子一样,有种特别的美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罗马人与希腊人浮雕的一个区别:希腊人的浮雕在艺术技巧上无与伦比,然而罗马人的却更富有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前者看起来更美丽,后者看起来更亲切。

再来看图拉真柱。

图拉真是罗马五贤帝之一,为帝国立下了卓著功勋。他为帝时罗马的征服达到了顶点。此时的罗马帝国东起直通波斯湾的美索不达米亚,西到西班牙,北至不列颠和达西亚,南包埃及,地中海已经变成了罗马不折不扣的内湖。而罗马的征服也至此结束。就是这位图拉真,罗马人也为他竖立了一根辉煌的纪功圆柱,主要就是为了纪念他对达西亚的征服而建的。

圆柱建筑于公元1世纪初,位于罗马图拉真广场,包括基座在内高近40米,内有图拉真陵墓,圆柱的直径近4米,里头有一部螺旋形的梯子可以直通柱顶。柱顶原来有图拉真的铜像,后来改成了圣彼得像。

图拉真柱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外面的浮雕。在圆柱的外面,从底部直到顶部绕满了浅浮雕。这些浮雕像带子一样斜斜地从左下方往右上方缠去,从底部一直缠到顶部,活脱脱像条饰带,这条由浮雕组成的饰带宽超过1米,长超过240米,比帕特农神庙那长长的中楣都要长了足足80米。在这条漫长的饰带上满满地缀满了浮雕,全是图拉真在达西亚的光辉战绩。据说它足足雕刻了图拉真及其统帅的军队约150个不同的故事。对于这样多的内容,要说清楚它得要整整一本《图拉真在达西亚》,在这里我们且不管它,只说其中一小段的艺术特色。

这一小段记述的是图拉真的军队在营垒里与前来劫营的达西亚人奋战的故事。

只见城下,成群的达西亚人猛扑向营垒的城墙,有的攀爬城墙,有的张弓搭箭射向城上的罗马士兵。城上的罗马人则左手提着盾牌挡住敌人的箭,右手举起石头掷向下面的攻城者。

这片浮雕最大的特色是城墙与人物之间可笑的比例。按常理来说城墙要比人高得多,至少要高上七八倍吧。但在这里,那城墙的高度只比下面的达西亚人高一两个头,有一个人伸手就能够上墙顶了。这样的结果当然是,若以实际大小标准来看,这幅浮雕简直幼稚得可笑,哪值得在这里提出来解说!

但在这里我们可不能这样。我们首先当明白它的雕刻者不是一个不懂艺术的孩子,而是一个优秀的雕刻家,他的艺术作品也并不幼稚,相反,它乃是一幅杰作呢!为什么呢?我这里只要反问一句您就会明白了:假如雕刻家尊重事物正常的大小比例,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我们说过,浮雕带的总宽度不过1米左右,如果他要像正常比例那样雕刻城墙与人,那么人应该有多高呢?即使整个的高度都算是城墙的,人最多只能高出有一两分米。这样当然可以雕刻出来,但我们不要忘了,这些雕刻是刻在高高的圆柱上,这么小的人下面怎么看得清楚?而且城墙是一个很单调的东西,就是一堵墙,如果浮雕带的绝大部分地方都用来装它,本来应当是浮雕中心的人反缩到了下面一个小小的区域,这岂不是太本末倒置了吗?

也许正是基于如此考虑,雕刻家才把城墙与人雕刻成这样的比例。当然,我们现在无法知道雕刻家当时的想法,但一个事实是:通过这种方式,雕刻家在狭小的空间里刻上了原来需要大得多的空间才刻得下的东西,且得以充分地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内容:罗马士兵的英勇奋战。

这种“不合理”的方式在十分讲究逻辑与对象的实际比例的希腊人那里是见不到的,而是罗马艺术家们的创造,它使得浮雕艺术能在狭小的空间里表达更多的内涵。

绘画的四种风格 在绘画上和雕刻一样,罗马人受到了希腊人强烈的影响。

罗马人绘画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房间装饰画,这些画构成了罗马绘画的主体和精髓。

我们知道,石头或者青铜雕刻由于其质地的缘故,能够保存千年而不坏。画由于通常是画在布等软质易朽的东西上,在空气或水中容易腐蚀,难于长久保存。即使是画在墙或者石头上,由于绘画所用的颜料就像我们写字用的墨水一样,是可以褪色的,因此同样难以太长久地保存。古罗马距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有千载之久,自然应当绝少有绘画保存下来。

然而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导出了一个对考古和美术史学家们大有益处的结果。

公元79年8月24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在了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庞贝城。这天午后一点多钟,离城约10千米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了。滚滚浓烟和无数火星从山顶腾空升起,剧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顷刻之间,天色昏暗,大地摇撼,连平静的那不勒斯湾也翻腾起汹涌的巨浪,赤红灼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像洪水般冲向山下,向山下猛烈冲去。庞贝,这座那时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就这样整个地掩埋了。

过了一千多年,人们又发现了这座被埋在火山灰岩下的城市,由于火山灰岩不像水,并没有侵蚀作用,因此反而很好地保护了被它埋葬的东西。现在,它被考古学家们发掘后,人们发现了一座几乎完整的古代城市,那些得到保护的包括许多座房屋和它们里面的装饰壁画——如果不是火山灰的保护,即使房子不倒,它们也早消失在空气里了。

艺术家们将庞贝的壁画按绘制时间和画面特征分成了四种风格,都可以代表罗马人的绘画风格。

简单的第一种风格 第一种风格最简单,大约盛行于公元前2世纪,据说一度遍及环地中海。它也是四种风格中最简单的一种,简单到只是将一层灰泥抹在墙上,然后趁它们还是湿的时,在上面塑出一条条沟纹,使整个墙壁像用一块块昂贵的大理石贴了面。类似的方法到今天都在用呢,例如有的人家在墙上先涂出一层红色,然后在上面画出一条条白线,使房间好像是用漂亮的红砖砌成的。古罗马人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大理石很贵重,那些没有钱去买真大理石装饰房间的人当然只好用这种办法达到“好像用了大理石”的目的了。这就像我们现在有些人想穿名牌,可是没钱,怎么办呢?于是便去买那些假名牌了:一条金利来领带只要10块钱,一件鳄鱼T恤20块,一双老人头皮鞋100块,如此等等,把全身用名牌装饰起来也不过花上200块。

有画的第二种风格 在墙面上画了一阵子大理石板后,有些聪明的画家想:既然我们能用笔在墙上画出砖块的模样,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地画出别的更加好看的东西呢?于是便产生了第二种风格:在墙上画出的不再是简单的大理石板模样,而是一幅幅风景画。从意大利博士科里利出土的一个房间里的壁画就是这样的典型形式。

这个房间的地板上与墙根处仍是第一种风格,即在地上画出大理石板模样。但在墙根以上的部分就不同了,画出了各式各样的图案,例如左边墙上先被画家在中间画上了几根柱子,这样就把一面墙分成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宽度大体一样,然后再在几个部分分别绘上各种图案。这个房间的图案基本上都是房子的图案,例如我们可以在中间的一部分上看到一座神殿的模样,它的周围是大街小巷,这是建筑所谓的深景,是一种使狭小的房间看上去显得更加广阔的画面。当然画的不一定都是房子,也有的是人物,例如在著名的庞贝的“秘仪别墅”里,满墙都是人物,有大人,也有小孩,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端着盘子,有的女士还戴着头巾,有点像现在伊斯兰国家的女人模样。画面总的背景是暗红色的,画面的颜色也很重,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令人感觉画中的人在举行一种神秘的仪式,难怪会被称为“秘仪别墅”。

某一位罗马皇后的别墅壁画也是有名的属于第二种风格的作品。它约作于公元前1世纪。画面结构比秘仪别墅还要简单,整面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上面画着一个花园:最前面是一道浅浅的白色围墙从东横到西,中间往里凹进去一个半圆状,半圆中间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围墙里面就是花园了,地上满是青青浅草,许多灌木开着各色花儿,高些的树上挂着熟透了的果子,树上黄莺在鸣,天空鸟儿在飞,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

这第二种风格的一大特点是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只是将墙面简单地分成几大部分,然后在各部分绘上图画,画面基本占满了整堵墙壁。

有情调的第三种风格 后来在第二种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种风格,其特点是结构更加独特,画面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有了另外一种东西——情调。

我们来看看第三种风格的一幅代表作,它出土于庞贝附近的一座别墅。

与前面的几座别墅比起来这幢别墅要富丽堂皇得多,它乃是罗马帝国皇族成员的住所,里面的装饰非同一般。

我们来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面墙吧!这面墙一看上去就不同凡响:它通体竟然是黑色的,上面有几条线一样的东西,看上去相当普通,但这只是画面太小了的缘故,如果您看了实际的墙面,或者更仔细地看画面的话,您就会觉得它的不一般了。

墙的底部是褐色的护墙板,上面勾勒出一些简单然而很有意思的纹路,与前面两种风格都迥然不同,也要耐看得多。护墙板上面的整个墙面乍看上去一片黑魆魆,只在靠近边缘的地方有几条白线,大体呈四方形。但现在且让我们仔细地看吧!

原来,护墙板上面紧靠它的那条白线是一个小小的壁架,其左右各有两根小小的圆柱,一大一小,大的在外,小的在内,小的细得像一根线。在两对壁柱的上面,靠近墙顶的地方,更细的一对上面托了根比它要粗得多的金属横框,好像是银制的,上面精雕细镂。至于外面比较粗的那对壁柱,它们要更长一点,到了横框上方,托起了一个架子,有点类似于我们在帕特农神庙看到的山墙,规模要小很多,功能也不同,帕特农神庙的山墙是用来雕刻的,但这个小山墙却是用来挂珠宝的,那些小小的珠宝仿佛还在清风中摇曳呢!

更让人惊异的是它的中间。乍一看中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看会发现一个白斑,再走近仔细地一看,白斑原来是一幅画。

这是一幅很小的画,而且是一幅同前面所有那些装饰性的画都不同的,是一幅真正的风景画,上面有一间像塔似的高高的屋子,斜斜的屋顶,下面有扇窗子,窗子上面还安装了窗棂。在房子边上还有两座附属建筑:前面有个门廊,左边还有个凉亭。屋子周围是葱茏的树木,还有几个人,有的在树下乘凉,有的倚着栏杆闲聊。虽然这幅画现在已经很模糊了,但仍看得出它绘画技术的高超。而且,由于这幅精美的杰作以这样一种方式在比它大几十倍的纯黑的空间里浮现出来,就像无边黑夜中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在飞舞,别有一番浪漫动人的情趣。而且,即使就纯粹的艺术角度而言,这一幅画比起前面的作品来也有质的飞跃:它看上去符合透视规则,有明显的立体感。

综合型的第四种风格 至于第四种风格的壁画,则是结合前面三种风格而成的,我们来看看它的例子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维季住宅中的壁画。

我们来看其中一个房间吧!这房间的特点是有一个中心和几个基本点。

我们首先看最下面墙根处的护墙板,它是第一种风格的,即画出大理石板的形状。然后上面的墙,乍看上去有点乱纷纷,因为就像博物馆的展览室一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不过更仔细地一看就可以发现这些画还是有规律的:它们都围绕着中心一幅大画。这幅画常常是第二种风格的,然后在它的周围特别是两边再有若干幅面积小不少的壁画,它们常常是用第三种风格画出来的,例如一大块白,然后在中间画上小小的一幅。只是这一幅作品的质量远没有前面那幅经典之作那么好罢了。这样看来,它只能算是前面三种风格的混合体了,只是其水平其实还比不上第二甚至第三种风格,因为它虽然融合了三种风格,但既没有第二种风格的使整个墙面浑然一体的劲儿,又失去了第三种风格的浪漫情调,表面上是两者兼而有之,实际上是一无所得。

除了这四种风格的壁画,实际上罗马还有许多其他的好画,例如有一幅画上描绘的是一根树枝上挂着有大有小的四个果儿,还有青青的绿叶,旁边另放了一个已经被剖开的果儿,露出了里面的核儿。前面还摆着一口小玻璃缸,盛着半缸水。整幅画极富立体感,仿佛就是现在画家们的写生呢!

还有一个男孩的头像,漆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直直的鼻梁,脸蛋儿丰满,嘴角隐隐带着一丝微笑,极为生动。但不像罗马人,倒像埃及人,因此也被称为埃及-罗马艺术,不过我觉得它是地道的罗马艺术,只是画的是一个埃及人而已。埃及的画我见过,相当呆板粗糙,而且十分公式化,哪有这么生动的!当然它们也有它们的优势,例如那悠久而又厚重的历史,那种特别的古味儿,都是罗马艺术所没有的。以后要是可能的话,我会写一本《古代东方艺术的故事》,在那里头我们就能谈谈古埃及的艺术了,就像古埃及的历史一样,别有一番迷人之处呢!

同类推荐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萌芽于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与甲骨文同龄。
  • 中国艺术史

    中国艺术史

    本书讲述了我国在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等各个方面的艺术成就。
  • 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本书对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以导游的角色带领读者游历中国的各种著名建筑。
  •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热门推荐
  • 我真是特工

    我真是特工

    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楠意外的获得了一个超级流氓系统。干点坏事就能增强能力,调戏美女就能获得异能,踩踩人就能兑换灵药......嗯,流氓这个职业很有前途嘛!
  • 我们都曾途经幸福

    我们都曾途经幸福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个破旧的芭比娃娃跟好朋友吵一架,有时候我们会愤怒地在黑板上写上“XX是王八蛋”这样触目惊心的字眼,因为那个时候年幼的我们,以为友谊不过是生活中的附属品,而芭比娃娃却是一个奢侈品。五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却不得不接受一连串地变故:一直恋爱的夏禹海和兔子突然分手了、而阮空空暗恋的男孩白小池,对混血姑娘佐薇一见钟情……当大家的感情都变得微妙时,夏禹海爸爸突然去世,他变了一个人似的对友谊和爱情都十分冷淡,而兔子又被人嫁祸进监狱……接踵而来的灾难,让阮空空觉得,五个人曾经纯真的感情,成了这世间最奢侈的物品,她求之却不得。而这些灾难,到底是意外,还是某个躲在暗处的黑影的阴谋?
  • 闺房丝宝

    闺房丝宝

    玩个游戏,她华丽丽的登场。“老娘乃万人产一的召唤师!”打个BOSS,她死到临头,对着BOSS羞涩一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遇到萌物,她大义凌然,吼道:“小小受,就让我来保护你!”巧遇大神,她抽抽噎噎,可怜巴巴道:“大神,小女子决定以身相许了。”她最大的愿望便是寻上几个特色男人当闺房密友,哪知大神冷然一笑,许久不语,一语便是惊人。“怎么?我一个还满足不了你?”对此,巧丝丝尴尬沉默。她能说她恨死这个让她梦想破灭的大神了吗?
  • 魔起荒天

    魔起荒天

    既然世人忘记了我,称我为魔。那我就是魔!将那残存的善念镇守荒天,将那滔天的魔念血战异域。魔念滔天不做仙!
  • 礼忏文

    礼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巫女

    都市巫女

    同居的神秘的少女与面瘫的男人地下室中血红的双眼一体双魂的后世纠缠千年的恩怨这些是她的因果而你呢,如果有缘,如果有怨,会到地下室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关于少主的两三事

    关于少主的两三事

    十岁那年。古佑安不顾父王反对带她回家,从此她为他鞍前马后成为了他最得意的左膀右臂。二十岁。灾难来袭,为了古佑安她心甘情愿对敌人投怀送抱。二十五岁。兵临城下,昔日爱人反目成仇,面对他的利刃,她悲凉一笑……———————女主前期懦弱心机婊,后期有黑化迹象。男主前期冷漠嗜血,后期忠犬。接受不了设定的小可爱请移步啦,还有背景科幻但经不起推敲(自黑一下),不要拿科幻小说标准来看,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言情文,微虐少甜。
  • 漠上生溪

    漠上生溪

    医女阿慕溪,长期和父亲流落在北漠边境,自三年前父亲去世,就独自一人无依无靠了,机缘巧合下,救了受伤的将军于青,并与之成为好友。降服北漠后,于青把阿慕溪也带回了京城。谁知,在京城却遇到了自己的恩人陆庭生。多年前,阿慕溪和父亲曾被敌国抓捕,那时陆庭生随军出征,救他们的人就是他,短短几面他的模样就深深的刻在了阿慕溪的脑海里。陆庭生并没有认出阿慕溪,而她却尽力地想要报答陆庭生,事无巨细为他着想,尽管他如今有爱慕之人……长时间的讨好都已经让阿慕溪麻木了,当她准备和于青离开时,陆庭生却突然挽留。阿慕溪意识到,她从未真正看懂过陆庭生……
  • 秦殇:生于乱世

    秦殇:生于乱世

    她,是楚亡国的后人,楚湘,倾国倾城的姿色,遇上一份执着的爱,一份疯狂的爱,一份毁灭的爱,究竟该何处何从?肩负着国仇家恨又该如何选择?众生俯首,他,是秦始王的大公子,扶苏,有帝王之命,却终与帝王之位无缘,国家、爱情如此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