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3800000002

第2章 缘起: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

我自幼在萨里郡小镇伍斯特公园长大。小时候,隔段日子,我就去高街[1]上那家“佛乐斯”[2]独立文具店逛逛。我始终对那家店很感兴趣。是,山脚确有一家规模比它大的W.H.史密斯[3],我也着实花了不少钟头待在那儿看钢笔,但那不一样。佛乐斯更专注于文具,而W.H.史密斯除文具之外,还卖书、杂志、玩具、糖果和录像带之类的东西。相比之下,佛乐斯更专一,它家卖各式各样的曲别针和标签,不像W.H.史密斯店里那些玩意儿。佛乐斯里有大页纸悬挂式文件夹卖,还有其他办公用品,净是些大人用的东西。店里很安静,呆板严肃,有点图书馆的味道。或者说,至少有一半如此,我对那半边没兴趣。另外半边卖贺卡、包装纸,还有些便宜的小礼品。这半边才是我喜欢的,那成架成架的笔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会在这儿待上许久,仔细琢磨它们,看看这个,倒腾倒腾那个,偶尔还买几支回家。

几年前,我回了一趟佛乐斯。它还是我印象中的那个样子,几乎没什么变化,连柜台后面的收银员都还是同一个人。也没什么特别要买的,不过我还是在店里逛了逛,随便看看。在几盒记录卡(希尔维恩[4],204毫米×127毫米,印有平行线)后面,我瞄到一个看着甚是破旧的方盒子,长宽约莫6英寸,2英寸高的样子。盒盖上,俗气的粉色底上印着一行白字,“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下面还有一行稍微小些的字,“六格,有盖”,旁边印着黑白的实物展示图。我把盒子从后面取了出来。从未听说过“维洛斯”这个牌子,不过瞧瞧那盒子,也就不觉得奇怪了,估计这个文具收纳盒岁数比我还大。看盒子,这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东西。盒子上全是灰,应该不少年没人碰过了。它就这么一直卡在架子里头,被人遗忘了。我一定得把它买回去,于是我拿着它去柜台付钱。收银员在盒子上找条形码但没找到——那个年头还没有条形码扫描仪。好在盒子后头有张已经褪色的价格贴纸:5.1英镑(这肯定不是最初的售价吧?是的话也太贵了。价格什么时候被人改过?)。收银员耸了耸肩,往收银机里输了价格,我付钱的时候,他在一个小存货簿上做了记录。

到家后,我很小心地打开盒子,以免把它给弄坏了。盒子里就放着那个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它完好无损。这也不奇怪,虽然它上了年头,但我买回来时,它实际上还是新的。这个文具收纳盒呈筒状,体积也不大,高抗冲聚苯乙烯材质,顶部有个透明的封盖,透过它能看到六个分格。这个筒状收纳盒被隔成了六格,可以放些杂七杂八的零碎物件。从上往下看,这个收纳盒有些像从中部横切开来的葡萄柚。封盖上有个扇形口,形状大小刚好跟一个分格的开口吻合,扇形口上面还有个小盖子,你可以转动它来打开或者关闭那个扇形口。封盖也可以转,因此,不管你想拿哪个分格里的东西,只要把扇形口对准它,就可以从里面拿出曲别针、图钉或者其他任何你放进去的东西(盒盖上的实物展示图展示的是空文具收纳盒,没有“使用建议”——维洛斯相信其顾客自有创造力)。

我仔仔细细地将我的文具收纳盒填满。现在,第一个分格里满满地躺着67枚曲别针。我不记得这些曲别针是什么时候买的,也不记得是在哪儿买的,光看这些曲别针也看不出什么线索来。我只能说,很抱歉,我没记录清楚。不过,在你批评我太粗心之前,我想说明,我也不过是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才会如此。身处所谓的文明社会,我们一直都十分麻木[5]——或者说很自负——以至于我们甚至不愿费心去记录真正发明了曲别针的人是谁。

想到曲别针的时候,你脑中便会立刻出现它熟悉的样子——两端弯曲的双环设计,像用金属丝做出来的长号。但这其实只是众多曲别针中的一种,它叫“宝石牌回形针”,这个名字是英国的宝石有限公司取的。这家公司跟曲别针的发展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很显然,它的回形针营销做得很出色,所以回形针这个名字才如此深入人心。实际上曲别针还有别的(有人觉得是更好的)种类。为什么我们竟不知道曲别针是谁发明的呢?困难之一在于曲别针的种类、设计样式实在繁多,于是冒出了大批的“冒牌货”,声称自己是发明者。各种说法层出不穷,这个谜团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常见的说法是:曲别针由挪威专利局职员约翰·瓦勒(Johann Vaaler)于1899年发明。他的专利申请(1899年于德国提交申请材料,两年后转至美国)中申请的曲别针是“用一段可弯曲的材料(比如金属丝)拧成矩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环,且材料尾端与起始端并列但朝向不同方向”。其专利申请描述中提到的个别特征确实跟宝石牌回形针颇为相似,但是“早期办公室博物馆”[6]网站(我最爱的网站)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设计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怎么重要。”

瓦勒生前,人们并不觉得他“可能是曲别针之父”。可他死后,关于他的故事不断演变,人们竟试图将他塑造成挪威的一位民族英雄。当初,纳粹侵占挪威,人们将曲别针佩戴在身上,以示抗议。这实际上跟瓦勒是个挪威人无甚关联(尽管瓦勒最初提交的专利申请确实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是过了很久人们才开始相信曲别针是他发明的),但这个事实有个微妙的暗示——曲别针用于装订、约束,这提醒着挪威人要团结一致,抵抗侵略军(“我们是绑定在一起的”)。战后那几年,群众普遍开始相信曲别针是瓦勒发明的,挪威百科全书也收录了这个说法。不久“曲别针象征着反抗”这样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如此一来,曲别针的地位迅速提升,几乎成了挪威的国家象征。1989年,为了纪念瓦勒,BI挪威商学院[7]在桑维卡校区立了一个7米高的回形针雕塑(后来挪到了奥斯陆校区)。不过,这个雕塑跟瓦勒专利申请中描述的回形针并不相同——雕塑展示的回形针有所改动(其中一端更加方正)。无独有偶,十年之后,挪威发行了一套纪念瓦勒的邮票,邮票上印在瓦勒旁边的回形针并非瓦勒设计的那种,而是“宝石牌回形针”(尽管邮票背景中还印有他当时的专利申请书)。

跟瓦勒的设计比起来,另一个设计跟“宝石牌回形针”更像,其专利属于马修·斯库利(Matthew Schooley)。1989年,他改良了同时期其他回形针造型,设计了这种“纸夹”。他在专利申请中解释说:

“我知道,此前已经有人设计了一些回形针,跟我的设计思路大致相同。但是,就我所知,他们设计的回形针全都有部分突出,不能完全与纸面贴合,这一点让人不太满意。”

瓦勒设计的回形针是一个平面回环,而斯库利回形针的回环部分与自身重叠,这样一来,回形针就能与纸面完全贴合,不会有任何突出部分,因而不会被别的东西勾住。此外,斯库利还补充道:“这样构造的回形针不会弄皱夹着的纸张。”这确实是一大改进,但这还不是“宝石牌回形针”。

直到1899年,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出现类似“宝石牌”回形针的设计。威廉·米德尔布鲁克(William Middlebrook)为其能够自动生产“用来代替图钉、用于装订/固定纸张的回形针”的机器申请专利,专利申请中还附有图片,展示回形针的大致形状与特征。图中所示回形针酷似“宝石牌回形针”,可是这份专利申请只针对机器,图片只是为了解释机器能生产出什么样的回形针。而且,在此机器出现之前十多年,人们就已经知道“宝石牌回形针”了。亨利·波卓斯基教授(Henry Petroski,《利器》[8]的作者)曾引用亚瑟·佩恩(Arthur Penn)1883年所著图书《家庭图书馆》(The Home Library)中的一句话来赞美曲别针,称其在用来“装订分类纸张资料、信件或者手稿”时,比别的工具好用。

尽管设计出“宝石牌回形针”的不知名人士在斯库利和瓦勒之前就出现了,但是,还有比那更早的回形针设计。塞缪尔·B.费伊(Samuel B.Fay)是最受世人认可的“回形针发明者”,不过他发明回形针时根本没想用它来固定纸张——1867年,他设计这个“票夹”是为了把标签或票固定在细薄织物上,以取代图钉。在那之前,人们都用图钉戳进细薄织物,但戳出来的小洞多多少少会损坏织物(不过他在专利说明中也提了一句,说这个票夹也可以用来夹纸张)。费伊的设计是“将一段铁丝扭成环,然后将余下的铁丝两端往回掰,直到可以卡进刚才扭成的环中,整体形成一个弹簧扣”。这个设计多少有点像我放在文具收纳盒第二格里的交叉回纹针(PremierGrip Crossover Clip)。

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1904年出版的自传中,声称自己在1846年发明了“订书图钉”(Binding Pin)。如今,人们熟知斯宾塞皆因其名句“适者生存”,却不知他还是个重要的发明家。他发明这个图钉是为了固定报纸期刊这些“未装订出版物”,以便阅读(报纸“从中间打开,把图钉戳进报纸中缝的上端和下端,所有页面都被图钉戳住,也就不会乱了”)。斯宾塞跟梅塞尔·阿克曼公司(Messrs Ackermann&Co.)签了协议,允许他们生产这种图钉。第一年,这些图钉卖了70英镑(相当于今天的6150英镑),但此后销量急遽下降。一开始,斯宾塞认为,问题在于阿克曼不懂得怎么卖出更多的图钉(“我觉得问题在阿克曼,他不善经商,之后不久就破产自杀了”)。不过,斯宾塞后来声明:问题在于民众“疯狂追求”新奇事物,却“完全不懂辨别好坏,结果反而遗弃了好的东西,开始用虽新奇但并不称手的东西:根本不会从整体上考量到底哪个更好。”好了,关于适者生存就说这么多。

在上文所说的这些文具出现之前,人们要固定纸张都用圆柱销。不过,这种固定工具缺陷很多,显而易见。其中一个主要缺陷就是需要戳破纸张。纸是固定在一起了,但是每张上面都多了个洞。这实在是个问题,只要能解决就是一个重大进展。而且,没了尖锐的钉尖,对于手指也安全些。回头想想,回形针——比如费伊设计的那种——明显比这圆柱销好得多。于是你忍不住想问:为什么没人早点发明出回形针呢?不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没人早点发明出回形针呢?”——忽视了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圆柱销并没有什么问题。是,圆柱销有问题,可关键是当时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也就没理由抱怨它不好。圆柱销没有非改进不可的理由,就那样挺好的。因此,要改良圆柱销,前提是要改变其社会生存环境。19世纪后期发生了三件事,社会环境因此改变,回形针也就应时而生。

首先,要想回形针能正常运作,必须有带弹性的铁丝。因此,要有回形针,首先要有生产这些铁丝的可靠技术。其次,回形针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一定要低廉到大众能够接受的程度(虽然人们不希望纸被圆柱销戳个洞,但如果回形针太贵不实用,人们也就不那么在意圆柱销的缺陷了)。最后,一定要有迅速发展的官僚机构——这是工业化的副作用,也是前面两点的前提。一定要有新的办公环境和基础设施,才会有大量的纸张作业,然后就需要新的资料整理方法,回形针的时代就此到来。

任何地方都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因此,19世纪末,许多国家几乎同时出现各种回形针设计,也就不足为奇了。从1867年起,不少人都在申请专利,各式各样,试图找出一个最好的办法,靠一根金属固定不少于两张的纸。他们设计的回形针五花八门——1894年,乔治·法默(George Farmer)设计出“尤里卡(Eureka)回形针”:从铁片上切割下来的椭圆形铁片,中间有一条尖齿,用来夹纸;1895年,有人设计出“实用(Utility)回形针”:形似对折过的老式拉环;1897年出现一款“尼亚加拉(Niagara)回形针”:基本上就是把两个费伊回形针连起来;1897年,还有一款“小剪刀(Clipper)回形针”,跟尼亚加拉回形针相似,只是把环变成尖角;1904年出了一种“韦斯(Weis)回形针”:等腰三角形中套着一个等边三角形;还有一种名字比较花哨的“赫拉凯勒斯两用回形针(Herculean Reversible Paper Clip)”:将铁丝扭成两个略微倾斜的等腰三角形;还有“雷加尔(Regal)回形针”或“猫头鹰(Owl)回形针”:看上去有点像猫头鹰——就像是一只猫头鹰被关在一个不够大的笼子里养大,渐渐长成奇怪的方形;1902年出了一款“完美(Ideal)回形针”:铁丝被扭成复杂的蝴蝶造型。各种各样的回形针层出不穷——“林克利普(Rinklip)回形针”、“大人物(Mogul)回形针”、“丹尼森(Dennison)回形针”、“伊兹翁(Ezeon)回形针”……

1902年至1903年,有个名叫乔治·麦吉尔(George McGill)的人,提出的回形针专利申请约有12份之多。此人想必醉心于文具设计,一刻也闲不下来(他还设计了纽扣型纸夹、票夹和订书机)。我猜想,他肯定无时无刻不在信封背面或纸片上涂画新设计,而他妻子则十分懊丧,对他十分绝望,怀疑他连跟自己一起躺在床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心思也不全然在她身上,还在思考着如何设计出完美无缺的回形针。他的理想最终实现了几分呢?看起来,他并没有取得多大成绩。由于麦吉尔造成的混乱,“早期办公室博物馆”网站并未收录1902年后注册的回形针设计:

“对于1902年后申请专利的回形针,除非有证据证明它曾投入生产,否则我们不会收录。我们这么做,是因为1903年出了13种回形针,其中10种的发明者都是乔治·W.麦吉尔。这10种回形针中,除了‘五弦琴(Banjo)回形针’之外,全都没有证据表明曾投入生产或打过广告。”

可能麦吉尔的许多设计确实仅仅止步于得到专利,但是“早期办公室博物馆”网站的做法对他有点不公平。至少,麦吉尔1903年设计的一款回形针也曾投入生产——我桌上就有一盒“环形(Ring)回形针”(该款回形针专利属于乔治·W.麦吉尔,1903年6月23日及11月7日)。

虽然这段时间涌现了大量回形针设计,沿用最久的仍是狭窄双回环设计的“宝石牌回形针”,人们常说它是“完美”的设计。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都曾做过“宝石牌回形针”的专题展览。《费顿设计经典》丛书的编辑之一艾米莉亚·特拉尼(Emilia Terragni)将回形针列为她的最爱物件之一:

因为回形针中蕴藏着设计的本质:既有漂亮的设计,又是简便的械具,一百年也不曾变化——还是老样子。即使过了一百年,它的功能也仍然存在,人人都要用它。

但是,“宝石牌回形针”真如众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吗?所有文章,在谈论回形针的漂亮设计时,都只盯着回形针本身,对于它在使用中是否仍然美丽,全都避而不谈。其实,一旦拿来夹纸,回形针有一半会被纸张挡住。如果夹的文档较厚,回形针就会扭曲变形。很多时候,人们过分珍视回形针简约的设计,对其功用性的夸赞言过其实。

另外,说它一百年都不曾变化,这一点也值得怀疑。确实,我们如今使用的回形针跟19世纪90年代广告里描绘的回形针十分相似。但很多回形针,虽然看上去跟“宝石牌回形针”相似,但是细节上有细微差别。现在有一种回形针,内环顶端微微上翘,这样的设计使得纸张更容易卡进回形针里(不过乔治·麦吉尔在1903年的专利申请中就曾提出此构想)。另外还有一个变种是亨利·兰克努(Henry Lankenau)1934年设计的“哥特式(Gothic)回形针”——传统回形针的两端都是罗马式圆头,而“哥特式回形针”一端呈方形以便与纸张齐平,另一端成三角尖形,以便于夹纸。而波纹型的回形针增加了摩擦力,可以防止纸张滑落。虽然这些变化都很小,但也不能被无视。去过雷曼文具店(Ryman Stationery)后,我想说,现如今,原版“宝石牌回形针”和改良版的“宝石牌回形针”各占半壁江山。

既然“宝石牌回形针”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好,为什么还被公认为是完美的设计?答案似乎是:不管从什么层面看,宝石牌回形针都能令人满意。虽然它不是完美的,但它已经够好了。综合各种因素,它能得8分(总分10分)。虽说稍作改动能使它某一方面的性能增强,但与此同时,会导致另一方面出现问题。比如,使其一端翘起可以让纸张更容易卡进去,但是这样一来,同样一堆文件需要占用的空间变大。又比如“哥特式回形针”,虽然更好用,但是容易把纸刮坏或撕破。而用波纹型的回形针,虽然纸不容易掉出来,可是要想把纸拿出来也不容易。“宝石牌回形针”尚不完美,人们还会继续努力改进,不过要面临一个挑战:设计出一种跟它一样,有着微妙平衡的新文具。

不仅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上有宣传广告,包装盒上也有条清单,列着同类型其他产品,包括一系列基础办公用品:

130——印章架

176——旋转文具盒

006——双辊道阻尼器

1365——阻尼器

1502——润湿型印泥台

还有一系列的维洛斯订书机和订书针:

347——长柄装订机

300——猎鹰款

325——温莎款

330——平头钉

23——起钉器

321——猎鸟款

还有一些穿孔器和打孔机:

4362——加强型打孔机

4363——简易打孔机

950——打眼及打孔机

4314——闪电款

4316——加强款

4324——四孔款

维洛斯系列还有75种以上不同型号的橡皮圈;5种型号的橡胶顶针;三层到五层不等的旋转式或层叠式案头文件盒;6种案头卷笔刀;3种卷笔刀袖珍模型;二十多种颜色的图钉,既有管装的也有罩板包装的;3种用来装微影卡和索引卡的小柜子(5'×3',6'×4',8'×5')。每套产品都有实物展示图,背景都是亮色。这些颜色在当时的报刊彩色增刊上都能找到,全都非常闪亮,像在蜜糖里泡过一样。从这些文具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热衷于将橙色和褐色搭配在一起,这种颜色组合让我有点怀念我的童年时光,太久远了,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我在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的第三个分格里放满了黄铜图钉。从名字就可以知晓,“图钉”一开始是制图员用来固定图纸的。这些图钉也曾形态各异、设计不一,从最开始简单的直钉子慢慢变化而来。

图钉的设计日渐完善,人们开始争论到底是谁发明了如今为人熟知的图钉。有人认为发明者是奥地利工程师海因里希·萨克思(Heinrich Sachs)。萨克思图钉设计于1888年,是中间有个V型切口的钢制小圆片。V型部分被折起,形成图钉尖。虽然这种图钉在英国不怎么流行,但在其他国家很受欢迎。

英国更常见的图钉是我放在文具收纳盒里的那种黄铜图钉,美国人称之为“拇指背”(thumbtack)。这种图钉顶端是个半球状黄铜,球心向下焊接尖锐的钉尖。还有人说,图钉是德国火柴制造商约翰·科尔斯滕(Johann Kirsten)于1902年至1903年间发明出来的。其中一种说法是:在那之前,科尔斯滕(跟此前的很多人一样,毫无疑问)只是用一根简单的直钉固定图纸。后来,他意识到,如果钉子顶端稍大一些而且是平面的话,就不会那么容易伤到手了。于是他敲出一块黄铜小圆片,并将钉子从圆片中间钉入。不过,这个设计并未给科尔斯滕带来多少好处。虽然他也卖了一些图钉给当地的工匠,但还是缺钱(很可能是因为他酗酒——好像还曾叫马车把他从家里送去隔壁的酒吧,而他的孩子全都在家挨饿),最后不得不把专利卖给工厂主亚瑟·林德斯泰特(Arthur Lindstedt)。可惜,这个设计有个缺陷:稍一用力,顶部的圆盘就会脱离钉子,严重影响了其商业潜力。总之就是不够好。后来,亚瑟的兄弟奥托(Otto)接管工厂,让员工解决了这个问题。1904年1月8日,奥托在柏林专利办公室为这个改良版图钉申请了专利(专利号15495770E)。靠着改良版图钉,奥托赚了一大笔钱,林德斯泰特工厂的每个员工每日都能生产成千上万的图钉,然后出口到欧洲各地(亚当·斯密要是知道这事,一定很骄傲)。科尔斯滕很快就被人抛诸脑后。

好吧,也没完全被人遗忘。2003年,为了纪念图钉发明100周年,利兴[9]城外一家小旅馆经营者克里斯塔·克特(Christa Kothe)花钱立了一尊雕塑。雕塑既没有立在利兴镇中心,也没有立在科尔斯滕工作坊附近,而是直接立在了旅馆外面。有人会说,整件事不过是旅馆的宣传噱头,而不是单纯为了纪念这个为文具作出贡献的“英雄”。其实,这个雕塑不仅立在了错误的市镇,甚至立在了错误的国家——而且,倘若真是为了纪念图钉发明100周年,时间上也晚了十年,因为科尔斯滕并不是第一个发明图钉的人,他的设计晚了好多年。

《牛津英语字典》中对图钉的解释是“用来将绘图纸固定在板、桌面等平面上的平头钉”,例句引用的是1859年的一个文本——F.A.格里菲斯的《炮兵男》(Artillerist's Man):

用图钉把它修得牢牢的……

我们还能找到更早的记录。《艺术科学登记簿》(The Register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第三卷对图钉有这样的描述:

因此,如果能够把一个小图钉固定在圆心,那么画出准确的半径会更简单、更精确。

从这段话中看不出所指的图钉是什么形状的,不过文中说它小而精致,估计只是简单改良了一下用了很久的直钉。另外,这段话中描述的图钉并不是用来固定图纸而是用来作辅助工具,以便画出圆润的弧线。因此,那种图钉与我们如今熟知的图钉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样看来,或许我们不该急于否定约翰·科尔斯滕。不过,罗伯特·格里菲斯·哈特菲尔德(Robert Griffith Hatfield)1844年写的《美国家庭木匠》(The American House-Carpenter)有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钉有一个小铜底,从下往上突出一根针。每个角戳一个图钉,就可以把纸张固定在板上了。

约翰·弗莱·希瑟(John Fry Heather)1851年写的《数学工具论》(Treatise on Mathematical Instruments)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图钉有一个黄铜平面,中间垂直立着一根钢针。

为表明他说的正是我们如今所知的图钉,希瑟还附了一张插图。确实是我们熟知且喜爱的那种图钉。老约翰(约翰·科尔斯滕)真可怜。不过,就像另一个约翰(约翰·瓦勒)至少能因为大家认为回形针是他发明的而心怀慰藉一样,他应该也感到一丝安慰吧,毕竟他的同胞被他感动,在他死后为他立了个不准确的雕塑,还选择在错误的时间来纪念他。多“光荣”呀!

看起来,图钉是欧洲的历史产物,不过我的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第四格里放的却是美国的“美式图钉”(pushin)——新泽西州的艾德温·摩尔(Edwin Moore)设计于1900年。摩尔在摄影实验室工作,他对当时可用的图钉都不满意,一直想找个更加简便的方法来悬挂需要晾干的相片:

“可是我发现用这个东西有很多不便,用它戳进相片之后,不易拿稳,总是手指打滑,不是不小心撕坏相片就是会在相片上留下红色指纹。而且洗照片的液体会腐蚀钉子和金属铁帽,在照片上留下污点。”

摩尔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给图钉加个柄”。小小的钢针顶上戴着顶精巧的玻璃帽子。他还曾建议再把针顶弱化,“适当装饰”一下。为此,他还做了个猪/狗/熊脑袋(图片不清晰)的小模型来做阐释。离开摄影实验室之后,摩尔拿出112.60美元的私人资金,开始经商,生产他设计的图钉。他晚上生产图钉,第二天早上拿出去卖。接到的第一笔订单只有144个,赚了2美元。不过他很幸运,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来自伊士曼·柯达公司[10]价值1000美元的大订单。接到订单后,他将赚到的钱再次投入生产,同时加大力度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第一支广告刊登于1903年出版的《女士家庭杂志》(The Ladies' Home Journal),广告费高达168美元,他的公司因此迅速腾飞。实际上,摩尔美式图钉公司至今仍在营业,主要生产“小玩意儿”,例如带编号的圆头图钉(长长的细针柄上顶着一个球形图钉头——我的维洛斯文具收纳盒第五格里就放着这些)、Pic-Sure-Stay(注册商标)牌和Snub-It(商标)牌的相框悬挂钩、Tacky-Tape(注册商标)牌高温密封胶带,当然了,还有自家的摩尔美式图钉(不过可惜,早期的玻璃帽图钉已经停产)。如今,摩尔美式图钉有塑料头的、铝头的和木制头的,还有一种细图钉(Thin Pin,扁平版的美式图钉,可以弯曲90度后夹资料,因而不用把纸戳穿)。

与欧式图钉相比,美式图钉有不少优点。因为加了“柄”,美式图钉更加容易取出,图钉针部被完全戳进平板的时候尤其如此。1916年版的《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杂志曾记载,有人试图设计出一种新图钉来解决这个问题:

……带半圆形柄,柄尾在图钉头部形成圆孔。图钉的圆头可以一半大一半小,那样柄尾可以与图钉头贴合,形成闭合的圆孔。

这个设计似乎过于繁杂,而且还是没有脱离“给图钉加个柄”这个层面,更何况美式图钉已经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美式图钉的造型决定了它无法与其戳入的平面齐平,因此不适合用在狭窄过道里的布告板上,因为路过的人一个不小心就会刮落用图钉戳在那的A4纸,可能会导致一些小问题)。

有些文具会造成意外伤害,老式图钉也存在危险,美式图钉则比老式图钉安全得多。老式图钉掉到地上往往针尖朝上,就等着你不小心踩上去,直接戳进脚底(而你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痛得直叫唤,惨兮兮地单腿跳到附近的椅子上坐下,拎起脚来才发现原来是图钉戳进了肉里)。而美式图钉头部较小,针部细长,落在地面上不太可能像老式图钉那样尖端朝上,应该会横躺着。要是当初RC哈米特屠宰有限公司用的是美式图钉多好,那样南清福德(South Chingford)的多丽丝·尼科尔斯(Doris Nichols)女士就不会有那次惨痛经历了。1932年6月18日,尼科尔斯女士在当地肉铺买了一只鸡、五个猪肉派。当晚,她正开心地享用着猪肉派,突然嘴里一阵钻心的疼痛,拿手去掏,竟取出来一根图钉。接着她的喉咙开始红肿发炎,看过医生之后还是不能进食。《泰晤士报》一则报道中说“至6月22日,她的病情已十分严重。6月23日及24日,她还出现吐血症状”。后来还有一则报道,是我见过关于图钉的描述中最可怕的一句话“6月25日,她排泄出一根图钉”。

肉贩承担了相关责任,但声明这种事故“随处都有可能发生”。他解释说,可能有人“拆台布的时候取出了固定台布用的图钉,忘了带走,而送猪肉派的人没留心,把猪肉派放在了图钉上”。可想而知,尼科尔斯要花上不少时间才能结束这段痛苦,接下去那几个月,她整整瘦了近14磅。同年11月,该案件庭审,尼科尔斯的医生布莱恩·布克利·夏普解释说:“她本来就很容易精神紧张,这次经历这么可怕的事情,很可能让她极度不安。”最终,麦克诺顿法官判给尼科尔斯女士200英镑赔偿金,麦克诺顿表示“没有什么比吞下一个图钉更让人不快,不论是谁,一旦经历这种事,很难忘记”,但同时,他也承认“这纯粹是个意外,猪肉派本身也没有错”。

我的维洛斯1377-旋转文具收纳盒最后一个分格里满满地放着24个不锈钢纸夹,跟瑞克的Supaclip纸夹(Rapesco Supaclip)推夹器相配套。瑞克推夹器结合了佩斯(Pez)推夹器和索尼克(Sonic)螺丝刀的优点,是一个透明的手持设备,使用时推动弹簧拇指触发器即可。夹钳状的金属纸夹从推夹器口出来时,纸夹口会被撑开,牢牢地夹住纸张。纸夹可手动取下,反复使用。瑞克认为其纸夹“新颖独特、独一无二”,而且深信有很多人想抄袭该推夹器:

告别回形针吧,注意辨别伪劣仿品。Supaclip(注册商标)40推夹器最多可夹40张纸——伪劣仿品无法做到这一点。

或许瑞克纸夹推夹器这么多疑是有道理的。有个问题他们被问了太多次,最终不得不将它列进常见问题(FAQ):

问:你们的纸夹适用于别的推夹器吗?

答:也许能用,但是会出问题。

1946年3月14日,瑞斯·皮奇福德有限公司(Rees Pitchford & Co.Ltd)注册了维洛斯商标,旗下产品有:

非摄影装备专用的胶黏材料(文具)、油画笔、办公必需品和电器(非家具)、打印机。小刀、堆垛机、冲压机或类似产品不在销售范围内。

不过,维洛斯这个品牌在注册之前就已存在一段时间了。瑞斯·皮奇福德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弗兰克·皮奇福德公司(Frank Pitchford & Co.),成立于20世纪早期,20世纪30年代末改名为瑞斯·皮奇福德有限公司。维洛斯品牌兴盛了多年,订书机上、卷笔刀上、打孔机上都印着维洛斯的经典标志“V”。可惜,维洛斯最终还是跟其他文具品牌一样,于2004年被企业收购,其商标被分配给亚柯品牌集团(ACCO Brands)。

亚柯品牌集团听上去籍籍无名,但其实是数一数二的办公文具供应商。一直以来,亚柯品牌集团逐步吞并别的公司,将其文具品牌收入囊中。该集团1903年成立,当时名为美国文具夹公司(American Clip Company),旗下有威尔逊·琼斯(Wilson Jones,成立于1893年,发明了3环活页夹)、斯温莱因(Swingline,成立于1925年,为装订类文具第一品牌,办公文具如订书机、打孔机、修剪机等领导品牌)、通用装订公司(General Binding Company,成立于1947年,其装订与层压设备供应全球领先)、蓝格赛(Rexel,专注设计与创新70年,蓝格赛旗下产品囊括了各式碎纸机、修剪机、多款文件夹,还有各种案头办公用品和工具)、德尔文铅笔(Derwent Pencils,“我们从1832年就开始在坎布里亚郡造铅笔了,我相信这门艺术已在我们手中臻于完美”)以及其他品牌。

就这样,维洛斯品牌从此不复存在,没入一家“其貌不扬”的跨国公司。维洛斯一名虽然还在,也不过是聊胜于无。蓝格赛的打眼机系列产品仍然使用维洛斯这个名字,但是这样一来,原本一家生产各类基础办公用品和必需文具用品的公司,沦为杂货店供应商。我对杂货店没兴趣,我只对文具感兴趣。不过,这要紧吗?我在伍斯特公园的文具店里发现那个旧盒子之前,压根没听说过这个品牌,为何要在意它的历史?可是,我对维洛斯了解得越多,就越想了解其他文具公司,还有那些我甚至从未听闻过的公司。除了维洛斯,必定还有其他品牌,是哪些品牌呢?这些文具品牌以自己的方式成为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们一度广为人知,最终却销声匿迹,几乎无迹可寻。于我们而言,如今众所周知的品牌,未来是否也将如它们一般被人遗忘?除此之外,我还关心人,那些藏身于我们司空见惯的文具背后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身上的往事。他们是谁?他们的种种经历到底如何?我想弄明白。

注释:

[1]高街:high street,一个城镇的主要商业与零售街道。

[2]佛乐斯:Fowlers Stationers。

[3]W.H.史密斯:W. H. Smith是大型连锁零售店,出售各种书本、文具、杂志、报纸等商品。

[4]希尔维恩:Silvine,一个英国文具品牌,由英国约克郡的辛克莱文具店(Sinclairs Stationers)创立。

[5]麻木:原文是法文blasé,意思是“感觉麻木的,感到乏味的,厌倦一切的。”

[6]早期办公室博物馆:Early Office Museum。

[7]BI挪威商学院:一所得到国际承认的私立大学,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成立于1943年,其标志BI来自学院原名Bedtifts Konomisk Institute。

[8]利器:The Evolution of Useful Things。

[9]利兴:Lychen,德国勃兰登堡州的一个市镇。

[10]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同类推荐
  • 快意小书生

    快意小书生

    行星观测员李尘,魂穿古代成为一介穷书生,意外发觉大脑推算能力发生惊天变化。可这世界没有最强大脑平台,只有一个六国并横,七道争锋的天下。再一看家中已无粮,仓无粟,除了一位可爱的小丫环外,啥都没有。众村民纷纷指着他腰,说道:“快看,李公子还有肾。”李尘:“......”且看小书生如何一展风华。
  • 鬼王溺爱:倾城鬼后

    鬼王溺爱:倾城鬼后

    被未婚夫杀害,带着网游系统穿越到了不受宠被欺凌致死的相府嫡女纳兰鱼的身上。再睁眼,她的眼里只有无情的清冷和要变强大的倔强。斗庶女,惩后妈,骗死人不偿命地敛财耍横,翻身当家做主把歌唱。但这一切却落入了一双清冷凤眸中。他勾起冷冽且红艳的薄唇,仿佛嗅到了猎物的狼王,男颜绝色,危险致命,怎奈仍有无数飞蛾不要命地投身于火。他修长的指节摩挲着玉质颜兰的下巴:这小东西,骗钱都骗到他这里来了。王府正好缺个会骗钱的王妃........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以史明智,文明的产生有时需要冲撞和摩擦。本书将为你揭示停滞的帝国。
  • 恣行明末

    恣行明末

    白山黑水铁蹄剽悍,川陕湖广流寇肆虐,江南天堂香艳淫逸,宫内宫外君昏臣庸……明末,一个诡异、动荡、酝酿着巨变的乱世。乱世出英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名现代卧底警察穿越而至,快意恩仇,恣意花丛,笑傲宦海,驰骋沙场……还华夏以朗朗乾坤qq群:123092606
  •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四部是我生长的地方,外界称其为双龙谷。四部为水部、火部、土部、木部,各部都拥有自己足以傲世的家传绝世武学,但四部先祖留有遗训凡四部中人不得与外界接触世代相传。直到二十年前我的父亲离开四部,三年后我的父亲突然的回来了而且身受重伤,按照祖训父亲被四部副帅绑上了祭龙台。事情过了十五年,也就是两年多前我为了搞清父亲离开后经历了些什么,想用一些事实洗清父亲的冤屈我毅然的离开了四部,外面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鬼使神差的误入太平洋中历经了无数磨难,也从中寻找到了父亲二十年前离开双龙谷的一些踪迹。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可控,反而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威胁到双龙谷的安全……
热门推荐
  • 大唐新手

    大唐新手

    穿越界的新手,重生的流放犯官之后,开国县伯宁家的独苗,却身在岭南这不毛之地,好在有京城几大国公的照顾,日子虽苦也还能过得去。平反了,终于能回到长安了,一干纨绔子弟,驰骋与长安的朱雀大街,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飞扬跋扈。有人眼红,有人嫉妒,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做手脚,一桩桩,一件件的祸事都落在了宁文头上,没办法,也不能就这么丢了穿越人士的脸面,于是振作精神,见招拆招,总算躲过了这些暗算。入朝当官,还是算了,这朝堂上都是一个个的大腕儿,哪里有宁文立足的地方,还是不趟这谭混水吧。挣大钱,修院子,圈土地,咱们直接到太平洋那边去,阿拉斯加的鳕鱼,哈哈,咱们建祠堂,修碑林,总之要让美洲人民知道,咱们才是正统。
  • 她的眸

    她的眸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主人公子枫的一生,包括他的家庭,情感和生活等等。
  • 你我都在努力逃离爱情

    你我都在努力逃离爱情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那是高三一节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我听着台上已经习惯了给自己讲课的老师在读到这句话时停顿了片刻,而这一个停顿,竟让我记了这么些年。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名人事迹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末世英魂

    末世英魂

    英魂也,古之人杰,集天地精灵而生,聚人世信念而出,是为末世一线生机。末世既出,英魂归主。灭世轮回,十方寂静。重回末世之始,李亦晨可否力挽狂澜。作为郭嘉的化身是否可以聚十胜十败而定乾坤。未来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可否逆天改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德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德国通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系统了解德国史,就无法全面理解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明。本书以德意志统一为线索,可说是相当权威的德国史。作者是国内研究德国史的权威,更在1990年亲眼见证柏林墙的倒塌。
  • 你看天边有朵五彩云

    你看天边有朵五彩云

    这本书就是些日常琐事,记录我生活的一些可爱的瞬间。这么说吧,因为有你们,生活充满欢乐!
  • 全球大考验

    全球大考验

    异变突起,令人类防不胜防,起初只是引起人类略微不良反应的病毒,撕下来伪装的面具,领感染者变得狂暴,丧失理性,各地相继沦陷,剩下苟延残喘的人类溃不成军。无政府状态下,幸存者能依靠的除了盛世下残留的工具,机械,武器只剩下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大脑。
  • 大日战神

    大日战神

    林飞只是一个普通人,可死后灵魂穿越到异界。这是一个天地虚空衍生五行,强者如云的世界,少年林飞重生一世不甘堕落,凭借异禀的天赋和坚韧的心智,终究踏上武道的巅峰,成就一代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