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61500000326

第326章 朱由校进德州城

张康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刘茂,苦笑着说道:“大人,这一次从京城出来的这些人的名单咱们早就拿到了吧?要是真有认识的人,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种两眼一抹黑的境地。”

“那你不会去拉拉关系?”刘茂没好气的说道。

张康也知道自己家大人心情不好,就没有再和他继续争论下去。现在这样的情况就是如此,大家都是人心惶惶,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德州这边人心惶惶,朱由校却不甚在意。

他之所以从德州下船看看,主要就是为了看看情况,顺便排解一下坐船带来的无聊。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目的,那还真的没有。

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德州官员,朱由校对徐光启说道:“让那边的人都回去吧,朕只是走一走,并不想惊扰地方。让他们回去好好做事,如果有需要的话,朕会召见他们。”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就派人去告诉德州知府了。他这种身份自然不会亲自过去传话。

在朱由校的身边,黄克缵则是说道:“陛下,是不是传旨山东巡抚?”

朱由校看了一眼黄克缵,黄克缵只是说传旨山东巡抚,却没有说告诉山东巡抚做什么,显然这里面是打着埋伏的。

如果自己传山东巡抚过来接驾,黄克缵说不让来,岂不是逆了自己的心思?反之也是亦然,所以黄克缵才这么说,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显然身边的这些大臣现在都开始这么说话了。

朱由校虽然觉得有些古怪,甚至觉得有些失落,不过也明白这种事情避免不了,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去解决这种问题。

在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势之后,这种情况就会频频出现。所谓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基本上也就是如此。

当皇帝足够强势的时候,臣子们说话需要掂量掂量,反之亦然。

“告诉他们,谁都不准来。”朱由校看着黄克缵说道:“朕要看看他们的政绩,看看他们是如何为朕主政一方的,不想让他们跟着。”

“是,陛下。臣马上安排人去传旨。”黄克缵连忙答应道。

张康和刘茂很快就接到了圣旨,两个人脸上全都是苦涩。

原本两人还想着打探一下消息,现在看来没有希望了,只能黯然地离开。

不过两个人也把心提了起来,准备回去好好收拾一下,绝对不能够让陛下对自己两人产生不满,不然的话恐怕就糟糕了。

朱由校没有去看他们两个,直接吩咐道:“准备进城吧。”

这么多人马,自然不可能全部进城,所以只能挑选一些人,十几个人也就足够了。

至于护卫,那是戚金要安排的事情。

徐光启把戚金叫到身边,直接问道:“安排好人手了吗?”

“回徐阁老,五百人昨天就安排进城了,他们早就已经找好了地方,只要陛下进城,周围就全都是我们的人。”戚金连忙说道。

徐光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再选十几个人护卫在身边吧。”

“徐阁老放心,已经准备好了。”戚金说道。

得到了戚金的回答,徐光启满意的走了回来,把情况和在场的几个大臣通报了一下。

一行人便向德州城走了过去。

德州本不是一个大城,但是因为京杭运河的存在,这里商贸繁华、人流众多,倒也颇有一番盛世繁华的景象。

朱由校一行人虽然人数不少,却也没有引起太大规模的关注。

这里行商坐贾的人很多,几十个人的队伍虽然不小,却并不稀缺。

只不过这一群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暗中有人盯着。看门的士卒早就被吩咐下来了,所以朱由校想看什么基本不现实。

在朱由校走到城门口的时候,百姓井然有序的排队,收捡的、收税的士卒执法文明,礼貌有加,面带笑容。

朱由校只是看了一眼,便摇了摇头。

太过虚假了。

别说在大明朝时代,即便是在后世,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明朝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服务意识了?

简直就是扯淡。

不过朱由校心里面也明白。自己这么来,底下的人终归是要做点样子给自己看的。

这种事情在后世更常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底层人质疑上层人的原因。

这么明摆着的事,上层人他们为什么不知道?

答案很简单,上层人他们根本就看不到。

比如自己,如果不是穿越来的,而是真的是长在深宫之宫的皇帝,看到这一幕会怎么想?

肯定会觉得繁华如此,果然是盛世。加上身边的人再说点好话夸奖一下,那自己就更看不清了。

一行人走进了德州城。

朱由校笑着说道:“咱们君臣难得出来,好好的逛一逛吧。”

说着,他便当先向前走了进去。

在城门口不远处的一座茶楼里面,换了便装的刘茂和张康两个人站在二楼的窗口,小心翼翼的向朱由校这边看着。

刘茂转头对张康说道:“你都吩咐下去了吧?没有什么差池吧?”

“大人您就放心吧,早就交代下去了。”张康连忙说道:“这可是关系到大家脑袋的事情,没有人敢怠慢。”

“那些灾民安顿好了吗?”刘茂看着张康,黑着脸问道:“别的事情我倒是不担心,唯独担心的就是那些难民。这要是让陛下看见,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听了这话之后,张康有些无奈的说道:“您放心吧,都安排好了。”

“不过这事也怪不到咱们头上来,朝廷的赈灾钱粮咱们没有,那跑过来的难民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大人也组织了城中富户捐款捐物,这些日子也没少救济,只不过这灾民太多,咱们德州府就这么大,朝堂也没拨下来钱粮,咱们管不了那么多。”

“说的轻巧。”刘茂没好气的说道:“这话你和谁说去?”

“咱们这里没受灾,灾民跑到咱们这里来,咱们就得管。这要是让陛下看见了,你以为陛下会听你解释?再说了,灾民为什么跑,还不是镇济不利?”

“朝廷拨了赈灾粮,而且还给了不少,钱也给了不少,可是那些东西到哪去了?你心里没数吗?何苦说这种话?”

“要是从咱们这里掀了盖子,咱们还怎么在山东官场上混?到时候巡抚衙门能饶得了咱们?”

“安安稳稳的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把陛下送走,这就是咱们最大的幸运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哪轮到咱们管?”

“人都说京城的官不好做,这山东的官是好做了。”

听着自己家大人的怨言,刘茂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人都说京官不好做,地方官是肥缺,可是在山东这个地面上,当家作主的可不是自己这些人。

山东的田是谁的?山东的地是谁的?山东的粮食在谁手里面?山东的官员都很清楚。

可是你清楚了怎么样?你敢说什么?你敢做什么?你甚至连问都不敢问。

有人囤积居奇,有人以次充好,有人可劲把粮价往高炒,你敢做什么?你连问都不敢问。

“大人,放心吧,没问题的,早就安排好了。”张康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家的大人了。

朱由校一群人在城里面溜达,不时的买一点东西,众人都陪着朱由校逛。

他们平日里出门的机会很多,对这些东西自然是不感兴趣。何况陪着皇帝逛街,心里面提心吊胆的,也更没有心情享受。

不过朱由校对此却无所谓。

只不过走着走着,众人就发现了,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因为有一个人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融入了队伍之中。

徐光启用目光询问戚金,按理说应该没有人能够接近这支队伍。毕竟戚金早就安排了护卫,如果谁都能够走到这里来的话,那这种护卫还护卫什么?

戚金看了一眼来人,迟疑着对徐光启说道:“徐阁老,那是内务府的人。”

听了这句话之后,徐光启就是一皱眉头,在心里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果然陛下不是无缘无故的下船,也不是真的想到德州来逛一逛,这就是有事情要办。

不过徐光启也明白,这种事情没办法。真的让陛下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看,那自己也做不到。

毕竟陛下这一次出行本身的目的就不单纯,只不过徐光启没想到陛下会见内部府的人。

朱由校看了一眼来人,问道:“你就是内务府山东的负责人?”

“回陛下,内务府山东行政司司丞吴继业,参见陛下。”吴继业连忙说道。

朱由校上下打仗了一番吴继业。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清瘦,留了一抹八字胡,看得出来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物。

“德州的情况怎么样?”朱由校看着他问道。

“回陛下,德州的情况尚可。”吴继业连忙说道:“德州虽然也来了一些灾民,但数量并不是很多。”

“德州知府刘茂也安排了镇济,组织了城里的富户捐款捐粮,也设了粥棚,同时还安排了郎中给灾民看病。虽然死了几个人,但不是饿死的,大多都是一路走过来身染重病,到了这里也救不过来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他做的还算不错。可是朕进城之后,却一个灾民都没看到,难道没有灾民入城乞讨吗?”

“灾民不许入城。”吴继业想了想之后说道:“灾民到了这里之后,都会被统一安排在城外,不允许入城打扰城中的百姓。”

“在得知陛下要来的时候,德州知府衙门已经把灾民全都赶到北边去了。知府刘茂做人还算踏实,没有直接让人驱赶灾民,只是把粥棚全都搬到了城北,让灾民全都到城北去了。”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点了点头。

如果按照吴继业的说法,那么这个德州知府刘茂还算是个合格的官吏。至于驱赶百姓,估计里面也是有隐情。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朱由校说道:“还是不想让朕知道。”

这话就没法回答了,这天下的事向来都是欺上不瞒下,何况是皇帝?

这个是真的手握生杀大权,稍有不慎就满门抄斩。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山东其他的地方呢?”朱由校看着吴继业继续问道。

“不太好。”吴继业想了想之后说道:“济宁周围的情况最严重,巨野等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艰难,大量的受灾百姓涌出了家门,四处求食。”

“朝廷的赈灾粮不够吗?”朱由校看着吴继业,缓缓的问道。

要知道,地震不像是旱灾和水灾容易导致百姓没有粮食吃。像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更多的是造成伤害,比如房屋倒塌,河流倒灌,更多的是人员上的伤亡。

土地虽然也会受损,但是不至于颗粒无收,说白了还是有吃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的赈灾粮一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办的。只要安抚人心,踏踏实实的组织灾后自救和重建,那么波及就会很小。

更多的则是死人,在这个时代,救灾手段也不多,死人恐怕很多。这一点朱由校无力改变,生产力摆在那里。

不过现在百姓住的大多都是土房,只要不直接被掩埋,基本上也能救得出来。

现在听到吴继业这么说,显然事情并没有和自己想的一样。

事实上,朱由校这一次之所以出来,原因很简单,为的就是山东的这一次地震。

要知道,这一次地震可没有那么快平息下去,之后直接引发了徐鸿儒造反。

自明万历二十九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白莲教的支派)组织农民,秘密活动二十余年,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造反。

徐鸿儒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

就是因为这一次地震。同时他造反的地方与这一次地震的地方高度重合,受了灾的百姓活不下去了,正好跟着他们造反。

朱由校怕的不是他们造反,本身也闹腾不起来。朱由校看中的是他们造反背后的东西。

朱由校要动的是这个天下的人心,

要颠覆的是大明的官场。

同类推荐
  • 极品山贼王

    极品山贼王

    醉酒不醒,醒来穿越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正躺在山贼头头的女儿床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年轻帅气的林天佑将何去何从呢?躲在床后的林天佑听到小姐要洗澡的时候,他又该如何呢?面对山贼之女,林天佑该如何解释自己呢?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大宋之天子归来

    大宋之天子归来

    姬云向来信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人生信条,他本是地质探查员,因为得罪上司,而被派望一处深不见底的溶洞中进行探查,可忽然绳子不知被什么人割断了,他掉入了溶洞中,等他醒来时,他已经身在宋仁宗时期,而此时的宋仁宗中刚刚亲掌天下权柄,欲重用范仲淹等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却遭朝廷众臣们的反对,最终以,短短的一年时间,范仲淹遭到了外放,至此,宋仁宗所有的雄心壮志宣布破产。对于皇帝、大臣们而言,不过是一场阴谋的权力之争罢了~但对于老百姓却是苦熬日子……原本打算辅佐宋仁宗的这一想法,也在官员们漠视之下,止了!自此,天子重归,恩加四海,引领他们过上应有的幸福生活
  •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是一本历史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主干,从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等角度表现了历史本身的多姿多彩,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之余更能品鉴人类文明的醇厚之味。
  • 徒魂苍穹

    徒魂苍穹

    为抵抗蒙军南下,看文弱书生如何用他的阴柔诡谲,力挽狂澜,鬼谱残军上演杀伐决断,人在城在,人亡城亡。蒙哥厉兵秣马,力图南下,杀人易,攻心难,他如何顾人心?施仁政?钓鱼城生死攸关,看冉氏兄弟如何转守为攻,不死不卸甲之大战。
热门推荐
  • 天将降大任于鸡肋也

    天将降大任于鸡肋也

    鬼使神差寄了魂,素人一个,丹海空空。从此安康是路人,日常拉胯,被迫亡命。天将降大任于鸡肋也,纯属天意,有害天意。
  • 月之魅

    月之魅

    一段情、一段事、一个人、热血、柔情,对与错的界线在哪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特战兵团

    特战兵团

    这是一支神秘的部队,也是一支尖刀战神部队。这就是在军界被喻为“魔鬼突击大队”的反恐精英部队,这里的军人个个都是兵王与英雄,他们的口号就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 盛世江山:公主有毒

    盛世江山:公主有毒

    春水凝碧,断雁越澄空。挥袖抚琴,七弦玲珑。芦苇客舟,雨蒙胧。那年竹楼,惘然如梦。白衣凝霜,泠泠雨惊鸿。琼壶歌月,长歌倚楼。水落紫蔷,风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芳华尽散,盈水展千华。飞花飘絮,百千夜阑。广袖霓裳,雪飘渺。清酒一盏,芙蕖尘嚣。
  • 松花酿酒繁华梦

    松花酿酒繁华梦

    都城长安长廊街,有个女娃娃,一出生就被化缘的长老赐名:蓝喜儿。长老说,从小得当男孩子养,不然女娃娃是非多,易夭折。当爹娘的当然点头同意,将原本属于的姑娘家的衣服鞋子全部换成男娃娃的……于是也对外宣称,蓝家生了个儿子。这儿子从小不听劝导,事事都反着来,街坊邻居都怕得很,直到有天蓝喜儿遇到了大麻烦……
  • 汉末万界之争霸

    汉末万界之争霸

    刘峰意外来到三国,看刘峰怎样在乱世之中崛起,复大汉光辉。然后开启万界征服之路,让汉族屹立万族之巅,创不朽运朝,成为帝圣。
  • 白首同归

    白首同归

    一对闺蜜的故事,平平淡淡,点点滴滴,不想被忘记。
  •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大猫老师的创意作文课

    关于孩子作文的事,家长们总有很多困惑和焦虑——“孩子读了很多的书,但就是不会写。”“孩子写文章干巴巴的,一点好词好句都找不着。”“跟他的同龄人比,他一点写作概念都没有!字数也总是不达标。”“这次考试作文又扣了很多分!”伴随着这些焦虑,孩子的灵性一下就成了鸡肋。孩子努力的心和思考如果黯淡下去,何时才能复返呢?在这本书中,大猫从五年的学生习作中挑选出49篇作品进行点评、解读和指导,结合世界著名的经典绘本作品的故事对比参照,深入浅出地挖掘这些习作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孩子的作文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孩子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作文素材。布局、伏笔、惊奇、线索……这些大作家的种种巧思,让孩子们也能玩儿得转。在这里的每一篇作品都盛放着热气腾腾的孩子,盛放着思考与他们成长的渴望。写作文,应当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
  • 文峰居随笔

    文峰居随笔

    收录50余篇篇幅长短不一的作品。内容涵盖了写史、怀旧、记人、忆事、纪游、赏物、评事、品文等等;形式有随笔、杂文、日记、书信、序跋等。内容五彩缤纷,形式杂然纷呈,这是一本多姿多彩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