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69600000002

第2章 乱世枭雄

王莽

王莽(前45~23)西汉末年外戚,后为新朝皇帝。字巨君。父王曼,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元后诸兄弟以外家封列侯,元成之世相继辅政,骄佚奢僭。王曼早死不得封侯,故王莽早年生活不如诸父兄弟。他折节恭俭,勤奋博学,谨事老母及寡嫂,抚养兄子,以德行著称。其伯父大将军王凤病,王莽侍疾,蓬首垢面,数月不解衣带。由于王凤临死前向元后和成帝推荐,王莽得拜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倾家财赈施宾客,招纳名士,结交公卿大夫又揭发外戚定陵侯淳于长的罪过,获取了忠直的名声。绥和元年(前8),王莽代替王根为大司马。他爵位愈尊,矫情伪饰愈甚。妻子见客,衣不曳地,布蔽膝,人以为使婢。哀帝即位,佞幸董贤与外戚丁、傅两家得势,王莽曾罢官就第,杜门自守。在国三岁,上书为他讼冤的官吏以百数。哀帝死后,年幼的平帝即位,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复任大司马,总揽朝政。他迫令董贤自杀,拔擢王舜、王邑、甄丰、甄邯、平晏、刘歆等亲信,树为党羽,竭力诛灭异己。元始元年(1),进位太傅,号安汉公,后加称宰衡。

王莽为了进一步培植自己的势力,授意公卿奏请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均由安汉公接见。又指使公卿大臣和吏民上书,要求立其女为皇后。为笼络人心,他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赋给贫民。还奏起明堂、辟雍、灵台,增加博士名额,广为儒生筑舍,网罗郡国能教授五经及通晓《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小学和医药方术的士人数千名,遣诣京师,令其改正前人乖谬,统一异说。由于王莽辞让新野田的封赏,吏民上书称颂其功德者竟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元始五年,王莽加九锡。平帝死后,他拥立两岁的孺子婴,自己仿效周公辅成王故事,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之位,朝会称“假皇帝”,臣民称“摄皇帝”,改元“居摄”。宗室刘崇和东郡太守翟义先后起兵声讨王莽,关中民赵明、霍鸿等也群起反抗,众至十余万,攻烧官府,但相继为王莽所镇压。其后,宗室刘京、梓橦人哀章等迎合王莽心意,伪造符命,宣称汉祚已终,“假皇帝应作真天子”。初始元年(8),王莽遂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次年改元为“始建国”。

王莽为了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9)下令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此外,又实行五均赊贷和六卬。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实行过程中又遭到地主阶级和商人的抵制和反对。尽管法令严禁买卖土地和奴婢,犯令者罪至死,但土地、奴婢的买卖照样进行。始建国四年,王莽不得不宣布买卖“王田”及私属者,勿拘以法。负责推行五均六筅的人员,大多是富商巨贾。他们与郡县官吏勾结,上下其手,牟取私利,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许多不便和痛苦。王莽还屡次改变币制,禁止使用五铢钱,另制各种各样的货币,名目既十分繁杂,换算比值又极不合理,甚至把早已失去货币性能的原始货币如龟、贝也拿来使用,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犯铸钱,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的以十万数。他们被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宫,罚作苦役,夫妇也被拆散重新婚配,因此愁苦而死者十之六七。

王莽还任意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如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改少府曰共工,改郡太守曰大尹,县令长曰宰。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后又恢复旧称。他颁行五等爵,滥加封赏,却把受封的人留在长安食禄,有的人因为俸禄无着不得不佣作为生。更多的官吏则竞为奸利,受贿赂以自给。

在托古改制的同时,王莽派遣使者四出,强迫各少数族的统治者更换原先汉朝封赠的印绶。他贬各族的王为侯,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因而引起各少数族的强烈不满。匈奴、高句丽和钧町王都起兵反抗,西域诸国也断绝与内地的联系而归附匈奴。王莽派兵远道征讨,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

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见赤眉、绿林起义)。西汉的官僚贵族和地方豪强也纷纷打出反莽旗帜。地皇三年(22),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率大军讨伐赤眉军,在成昌被赤眉打败。次年,派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发州郡兵四十二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又遭到绿林军内外夹击,全军覆没。绿林军乘胜分两路进军,一路北上攻洛阳,一路西向攻长安。这时,王莽众叛亲离,还继续玩弄符命,自欺欺人。卫将军王涉、国师刘歆和大司马董忠密谋劫持王莽投降更始政权。事败,董忠被戮,涉、歆自杀。当绿林军进抵长安附近时,王莽驱使京城的囚徒出城抵挡。但囚徒军一过渭桥,便立即哗变,掘毁王莽祖坟,焚烧九庙、明堂、辟雍。长安城中的人民也群起暴动,配合变兵攻入皇宫。王莽逃至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遂告灭亡。

董卓

董卓(?~192)东汉末年权臣。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性粗猛而有谋断,早年与羌中豪帅相交往,以健侠知名当世。后为州兵马掾,驻守边塞。桓帝末年,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复拜郎中,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起兵响应。董卓先后以东中郎将、中郎将、破虏将军、前将军的身份奉命镇压,屡屡败北。

中平六年,董卓被征为少府,他拒不到职。灵帝病危时以玺书拜卓为并州牧。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董卓入京。后因谋泄,何进兄弟被宦官所杀。袁绍勒兵入宫欲讨宦官,张让、段硅等劫持少帝及陈留王外逃。董卓闻讯,引兵驰抵京城,并领何氏所属部曲,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由此势力大盛,得以据兵擅政,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郡侯,进位相国。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财物,淫掠妇女,称之为“搜牢”。又虐刑滥罚,睚眦必死,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与此同时,他又为党人恢复名誉,起用士大夫,企图笼络人心。初平元年(190)冀州刺史孙馥与袁绍、孙坚等人兴兵声讨董卓。黄巾余部也陆续起兵关东。董卓挟持献帝西都长安,并焚烧洛阳宫庙、官府和居家,强迫居民数百万口随迁,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荒芜凋敝,无复人烟。次年,董卓又授意朝廷封他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车服仪饰拟于天子。他还拔擢亲信,广树党羽,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子孙年虽幼小,男皆封侯,女为邑君。又筑坞于厹(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号“万岁坞”,积谷可供三十年。后司徒王允与董卓义子吕布及仆射士孙瑞合谋诛卓。初平三年四月,献帝大会群臣于未央殿,董卓入朝时为吕布所杀。消息传开后,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士女争卖其珠玉衣装,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刘表

刘表(142~208)东汉末军阀。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少知名,是当时人所宗仰的“八及”之一。灵帝时为北军中侯,献帝初平元年(190),迁荆州刺史。得到蒯越、蔡瑁等当地名士、大族的支持,平定长江中游的反抗力量,徙治襄阳。当时群雄并起,割据南阳的袁术使孙坚进袭刘表,坚军被其击败,孙坚中矢而死,袁术袭夺刘表地盘的企图未能实现。初平三年,授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因实力雄厚,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在全国兼并战争中保地自守,中立观望。官渡之战,对袁绍、曹操两不相助。建安六年(201),刘备被曹操击败后投奔刘表,此后刘备依托他,在荆州数年。荆州二十几年中政局稳定,战争破坏较少,生产得以正常进行,关中、兖、豫学士归者以千数。他还建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闾、宋忠等撰《五经章句》。又广求遗书,形成“古典毕集,充于州闾”的盛况,起了保存文化的作用。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表病死。曹军到襄阳,刘表子刘琮举州降,刘备出逃,割据结束。

司马懿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名门望族的传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求贤若渴之时,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作官,管理河北地区。司马懿觉得曹操是阉宦的后代,出身卑微,自己在他手下讨差使干,是屈节辱命,便以身患风痹症为由,推辞不受。

曹操素有疑心,他怀疑司马懿有意推辞,便派人装扮成刺客前去试探真假。司马懿早料到了这一点,便整天整夜躺在床上装病,当刺客用匕首刺向他心口的时候,他眼不眨,身不动。司马懿用装病逃过了征召。

韬光养晦,心狠手辣

公元208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并且派使者传令:不论病否,定要应召,否则抓也要把他抓去。司马懿知道这次不是轻易躲得过的,便乖乖就范,担任了丞相府的文学掾。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操的深谋远虑和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令司马懿彻底改变了看法,使他非常敬重曹操。特别是有一次曹操被封为魏王,加九锡后,手下左右经常劝他干脆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司马懿也这样劝他。这时江东孙权呈递劝进表,也劝曹操代汉,而曹操不为所动,一眼看透孙权的心思,说:“这个碧眼小儿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哪!”并明确地告诉左右,他要好好做周文王。这件事令司马懿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他开始竭尽全力效忠于曹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博取曹操的信任和赏识。

不久,曹操升他为主簿,主管相府一切事务,并让他和儿子曹丕交游,用意很明显,想让他与曹丕成为至交,好辅佐曹丕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是,在委以重任的同时,曹操仍觉得放心不下,他通过各种渠道网罗司马懿的信息资料,多方调查、考察、验证。有一次,他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即向前走路猛然回头的时候,脸面正向后,而身躯不动,仍保持向前行走的姿态。他决定亲自验证。果然,司马懿确有狼顾之相。于是他告诫曹丕:“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不是做臣子的人,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你要防备他些才好。”并且多次想加害司马懿,以绝后患。没想到司马懿早已与曹丕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曹丕不但不把他父亲的忠告当成一回事,还多次保护司马懿,使他免遭杀身之祸。

尽管处境险恶,司马懿却镇静自若,一如既往,表现出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姿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韬光养晦之计,蒙蔽了老道的曹操,化解了曹操对他的猜忌。

曹丕称帝后,司马懿被提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丕出征,便命他镇守关中,处理政务,对他非常倚重,视为股肱之臣。

司马懿建功立业,主要在明帝时期。曹睿又继承乃祖、乃父事业,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这时正值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拒蜀的重任落到了司马懿肩上。诸葛亮带大军十万,扎营渭水之南的五丈原,分兵屯田,以解决远征粮食问题。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营以拒之。相持百余天,诸葛亮数次挑战,他高挂免战牌。诸葛亮赠送给他女人的衣服,嘲笑他胆小,他仍不出战,但为了安抚军心,装出大怒的样子,上表明帝请战。他感到诸葛亮攻势甚急,其中必有缘故,便向下战书的蜀兵询问,诸葛亮吃饭睡觉怎么样。使者回答说:“诸葛公夙兴夜寐,什么事都亲自过问,吃食不到数升。”司马懿便明白了,诸葛亮吃得少是心里烦,肯定活不几天了。果然,诸葛亮病重而死,其兵自退。

显示司马懿军事才能的是平定襄平之战。景初二年(238)春,明帝令司马懿带兵四万征讨辽东公孙渊。明帝问其战略,他说:“公孙渊必先拒辽水,后守襄平,我去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60日为休息,一年足以平定。”六月,司马懿军至辽东,公孙渊命将兵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司马懿说:“贼所以坚壁以守,想消耗我们的兵力,打持久战。我们若去攻打他,正中了他的奸计。贼兵大都守在这里,他的老巢必定空虚,我们若直接挥师襄平,一定唾手可得。”于是一方面虚张声势准备强攻,另一方面暗渡辽水,到达北岸,直扑襄平。公孙渊守将慌忙撤兵,被杀得大败,魏军遂进军围襄平。时值秋七月,暴雨季节,两月不止,辽水暴涨,平地水深数尺,三军恐慌,想移军而走。司马懿发布军令:谁再敢言迁宫,一律斩首!并将犯令的都督令史张静斩首以镇之,军心乃定。公孙渊依仗暴雨大水,用船运输辎重粮草,泰然自若。军士们想去抢夺,司马懿不允许,说:“这不是当年咱们攻打孟达的时候。孟达兵少而军粮够他们吃一年的,我们的兵力比他多四倍,而粮草不够一个月用的,所以我们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取得了胜利,即使以硬碰硬,用四倍的力量打他们,损失一半兵力将他们攻下来,也划算,这叫不计死伤,而争粮草。现在,敌众我寡,但我饱敌饥,大水围困,敌人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而我们并不怕敌人反攻,担心的是敌人逃跑,如今他们粮草将尽,如果抢掠他们的牛马粮草,等于驱使他们逃跑。作战应重视随机应变,敌人恃仗人多雨大,因此虽然饥困也不想束手就擒,我们应该显示出对其无能为力的样子,而使他们安于现状。”朝廷大臣闻军遇雨,想建议令司马懿撤兵,明帝不同意,说:“司马懿临危制度,擒公孙渊可计日而待也。”晴天以后,司马懿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作土山,挖地道,准备攻城的器具,昼夜强攻,矢石如雨,公孙渊窘急不堪,粮尽而人相食,只好派人请降。司马懿决不心慈手软,斩杀来将,对部下说:“作战要义在于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的就只有投降和死亡了。公孙渊不肯面缚请降,只好消灭他。”于是攻陷襄平,斩公孙渊父子,并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余人,可谓心狠手辣。

受托摄政,诡计多端

景初三年(239),明帝病危,召司马懿入见,他紧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我把后事全托给您,您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少子。我苦苦支撑病体等您回来相见,现在死而无憾了。”言毕叫出自己的两个儿子,让司马懿仔细认清哪个是传位的曹芳(即齐王),又叫曹爽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这时的司马懿表现得痛哭流涕。是日,立曹芳为皇太子。不久,明帝死去,曹芳即位为齐王,司马懿和曹爽分领三千人马轮番在宫廷内外值班。因为司马懿服侍曹家三代,年事已高,取得了曹家信任。所以包括曹爽在内,都将司马懿当作父亲对待,凡事必咨询于他,不敢独断专行。

但此后不久,围着曹爽转的一群朋党何晏、邓褕、李胜、丁谧、华轨等人想排挤司马懿,以让曹爽独揽政权,以此为进身之阶,于是便让齐王发诏,调司马懿为太傅,表面是提高了官位,尊重了他,实际是剥夺了他的实权。面对这种处境,司马懿忍气吞声,决定以退为攻,请求告者养病,又演开了他的拿手好戏——装病,趁机联络心腹,积蓄力量,暗中策划。

曹爽素知司马懿诡计多端,就趁心腹李胜调为荆州刺史之机,让李胜向司马懿辞行,看其是否真病。

李胜进了司马府,通报了姓名。好大一会,请其入见,只见两个婢女从床上扶起一个披头散发、神志委靡的老人来。婢女侍奉他穿衣,他抖抖索索,连衣服都抓不住,掉在地下服侍他喝粥,他也难以下咽,粥从嘴角流出来,弄得前胸和被子上一片狼藉。李胜上前向他问安,他又聋又哑,语无伦次,一付行将就木的样子。

“主上年幼,国家全仰仗太傅几日不见,太傅竟病重如此。今我蒙皇上圣恩,调到荆州,特来向您告辞。”

“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您去并……并州,靠近胡地,可……要严加防范哪!”

“我是去荆州,不是去并州!”

“什么,你刚从并州回来?”

“我、是、去、荆、州!”

“噢,您是从荆州来的?”

于是,李胜只好用笔写给司马懿看。司马懿装作大悟的样子,气喘吁吁地说:“您是去荆州啊,好好建功立业吧!我有两个儿子不肖,今后请您多指教见了曹爽大将军,也让他好好照顾他们。”话未尽便倒在床上老牛大憋气起来。

李胜得出的结论是司马懿已是朝不保夕,不足为虑了。曹爽接此报告,自然放松了警惕。

痹痹曹爽,策划政变

正始十年(249),明帝冥寿十年忌日,按照曹家制度,皇帝不可以去墓陵凭吊,以恐宫中空虚,发生不测。而曹芳、曹爽及其兄弟一行军政要员非要去亲祭不可。曹爽的智囊桓范劝道:“你们总理万机,统率禁军,不能一起出祭,应该留下几个人守城。否则城门一闭,你们谁还能够进得来?”曹爽说:“如今天下大权集于我一身,谁敢胆大妄为!”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运筹帷幄的司马懿岂肯错过这天赐良机。他率领亲信闯入皇宫,假借皇太后之命,集结军队发动政变。他先令司徒高柔代大将军职,占据曹爽军营又命太仆王观任中领军,占据曹羲军营,接管了曹家在城中所有的军事力量。然后关闭城门,占领武器库,占据洛水浮桥,切断曹家一党的归路。同时,上书齐王曹芳,弹劾曹爽一党违背先帝遗言,扰乱国纪,假天子之名作威作福,挑拨皇上与皇太后的关系,中伤皇族等几大罪名。

此外,司马懿又恐怕曹爽迁帝许昌,调外地军队和他决战,又派人去劝降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便可回到府第,一切爵位不变,决不食言。

这时,从城中冒死逃出的桓范,找到曹爽、曹羲弟兄,极力要他们迁帝许昌:“您这样的人,一旦失去权力,只有死路一条,任人宰割,投降无异于就死。从这里到许昌,不过一夜的路程,您可以召集军队,我帮您调集粮食,很快便可以挽回局势。”但昏庸的曹爽却选择了投降道路:“司马懿无非是和我争兵权。我交出兵权,照样是个富家翁!”

曹爽过分低估了司马懿,司马懿要的是曹魏天下,他要算总账,将一辈子的贡献一次结清,留给子孙一壁江山。

于是,司马懿软禁了曹家兄弟,拷问宦官张当,让其供认与曹爽里应外合,计划叛乱,以此为口实,将曹爽一党一网打尽,全部处以死刑,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

从此,曹魏朝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氏之手,曹芳沦为惟命是从的傀儡。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昭之心,更是“路人皆知”,到其孙司马炎,终于用禅让的形式逼曹芳让位,当上了皇帝,是为晋武帝,圆了改朝换代的帝王梦。

还有一件事情不可以不交待。司马懿临终遗命,严申不准谒陵,以防宫中趁虚改变又规定陵墓不封不树,即使后人想挖坟也找不到标志。致使至今晋代皇陵在何方,仍是个谜。可谓生前死后,算计无余。

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中华民国大总统。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叔祖甲三以督办安徽团练镇压捻军起家,累官至漕运总督。父保中系地方豪绅。叔父保庆曾在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次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当时朝鲜和中国有宗藩关系,吴长庆受命前往镇压。袁世凯负责前敌营务处,以整顿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并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吴长庆回国。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举,袁世凯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12月,朝鲜开化党在日本驻汉城公使馆支持下发动政变,捕杀事大党多人。袁世凯闻讯率领清军干涉,使事大党重掌政柄。日本政府借此要挟,袁被调回国。次年,复任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权代表,并以道员升用,加三品衔。1893年,升为浙江温处道,仍留在朝鲜。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化装逃出汉城,回到天津。战争爆发后,被派赴东北前线,协助前敌营务处周馥,负责筹拨粮饷,联络各军。

1895年12月,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小站练兵是清末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遥直上。1897年,擢直隶(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练兵。

时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袁世凯捐资参加强学会,以示赞同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密谋发动政变,推翻新政,光绪帝处境孤危,遂接受了维新派“抚袁(世凯)以备不测”的建议,于9月16日召见袁世凯,特赏候补侍郎。次日,维新派谭嗣同密访于法华寺,要求他统率新军进京,“除旧党,助行新政。袁世凯当面应允,但随即回天津向慈禧太后的宠臣、直隶总督荣禄告密。21日,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宣布重新临朝“训政”。次年6月,袁世凯升任工部右侍郎。12月,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前往济南。时山东境内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定义和团为“左道邪教”,派兵到各州县残酷镇压。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1901年11月,继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权势更加显赫。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并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力。1902年,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勖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至1905年北洋六镇编练成军,每镇一万二千五百余人,除第一镇系满族贵族铁良统率的旗兵外,其余五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重要将领几乎都是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军官。同时,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处心积虑扩张权势,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双方权力之争日趋激化。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任用私人,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1906年,袁被迫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次年,又被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即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次年初,袁世凯被载沣罢去一切职务,令回籍“养疴”。但他的许多部属依然位居要津,实权在握,袁世凯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1911年10月(宣统三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汉阳、汉口相继被革命军攻占。载沣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于10月27日任钦差大臣,节制湖北前线陆海军。11月1日又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指挥北洋军攻占汉口后,即进京组阁,并迫使摄政王载沣退回藩邸,接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他又命令北洋军攻占汉阳,迫使革命党人接受了停战议和的建议。12月,派唐绍仪南下与革命党人谈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以清帝退位和袁世凯宣誓效忠共和,作为选他当大总统的先决条件。于是,袁世凯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迫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退位。次日,向南京临时政府保证:“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15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继任,并议决请他到南京就职。但他以北京发生“兵变”为借口,拒绝南下。参议院不得不允许他在北京就职。

袁世凯虽然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从就职伊始便极力图谋专制独裁统治。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并试图组织政党内阁,以对袁的权力加以限制。因此,袁把国民党视为实行集权的最大障碍,策动北洋军警干涉政治,逼迫国民党人退出内阁;裁减南方各省的革命军队,派人刺杀国民党的领导人宋教仁;同时,拉拢以梁启超为首的清末立宪派,资助他们组成进步党,以此来与国民党人对抗。在外交方面,他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从五国银行团获得两千五百万英镑借款。经过一系列的准备,袁世凯于1913年7月公然派北洋军南下,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把北洋势力伸向长江流域各省。同年10月,袁世凯派军警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取得列强的正式承认。接着,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另行召集政治会议和约法会议,作为独裁统治的工具。1914年5月,宣布废除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撤销国务院,成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通过这次改组,迫使支持过他的进步党人退出政府,剥夺了段祺瑞等人的军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不仅可以终身连任总统,还可以指定继承人。

1914年底,袁世凯以为做皇帝的条件已成熟,示意心腹爪牙四出煽动,制造舆论,声言共和制度行不通,只有改为帝制,国家才能富强。为了取得日本政府对帝制的支持,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于1915年5月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中的大部分条款。不久,又唆使一些北洋官僚政客出面组织筹安会和请愿团,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至12月11日,御用的参政院以国代表大会总代表的名义推戴他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在假意推辞之后,于次日发布接受帝位申令。改民国五年(1916)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于1916年元旦加冕登极。

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各阶层的义愤。不仅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帝国主义列强亦不断对他提出警告。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北洋派内部危机四伏。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但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袁世凯陷于众叛亲离的境地。5月下旬忧惧成疾,6月6日在举国声讨中死去。

同类推荐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本书在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融合有关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成果,探寻古树文化特征及其生物学保护的意义。
  •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春节

    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为悠久、内涵最为丰富、庆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赤县神州的亿万子孙,从呀呀学语,就巴望过年,到耄耋高龄,仍难忘贺岁。一年复一年,谁曾不过年?说起新年的掌故和风俗,人人都能津津有味地来上一段。剥一句旧时的名言:中华儿女,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他都可以凭春节的风俗和记忆,给自己找到同胞。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何处温存

    何处温存

    婚姻是一座城池,最后弃城而逃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失败了。如果那段婚姻对于你而言再也毫无意义,你又何必同归于尽。至那些不甘心的女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僧保镖

    邪僧保镖

    奉师命下山历练红尘,也为了寻找幼时缺失的那段记忆,一不小心,堕入乱花丛,开始了他另类的异能佛修生涯。校花,白领,警花。。。。。。欢迎大家加入邪僧保镖QQ交流群:91320398
  • 废材逆天:脱胎换骨三小姐

    废材逆天:脱胎换骨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知名女神偷,却因偷盗遭雷劈穿越到风府最废物却最受宠爱的三小姐身上.他是四国国师,是大陆的神话,众女心中的男神,天资卓越的他竟看上胆小废材的她?她究竟是蒙上尘埃的珍珠还是真正的鱼目?
  • 稳住雷达哥

    稳住雷达哥

    独身在外打拼的青年男人,除了有点帅,没本事、没车、没房。普通到被准丈母娘嫌弃……得奇缘,变身高富帅,于是开始了逍遥生活……离远点,这女神是我老婆,你别挨这么近;喂!说你呢,放下这块玻璃种帝王绿,这块我不卖;什么,你说你在亚西马逊看见了白色大蟒蛇,稳住,不要怕,我马上来……
  • 瓜尔多

    瓜尔多

    一个神秘的瓜尔多丛林,一个远古生命起源之地,失去了它的历史。预言中的灾难逐渐变成了现实。一个名叫高里的少年,神秘的血脉,带有着人性固有的弱点,开始了一场自救与互救之旅.......
  •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来没有遇到过你……她做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别有用心。直到她从他的世界里消失,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心早已经跟着她走了。这一次,他还有机会挽回吗?
  •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斗智斗勇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100个斗智斗勇故事

    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从故事中,我们能够熟悉历史,认识人物,懂得道理,明白人生。故事教育我们,我们听着故事成长;故事鞭策我们。我们看着故事奋斗,故事也在提醒我们,我们讲着故事自察。
  • 轻漾欢喜

    轻漾欢喜

    我想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都曾出现过一个自己想要与她(他)共度一生的人。只是后来,后来的我们了无音讯,各自天涯。明明那么喜欢,那么在意,最后的最后,我们似乎不得不放手。我也一样,有一个特别特别喜欢的男孩,却似乎,没办法牵着他的手,敬各位来宾的酒。所以,我写下了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同样有着爱而不得,悲伤离殇,但我想给我的女主角和男主角一个好结局。青春年少的遇见和喜欢,纵使历经多年,依然能够再遇相守。这一次,绝对不会放开你的手。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内心有着深爱之人却无法触摸他(她)的人。愿能温暖你们的心,希望你们喜欢。
  • 我待天倾

    我待天倾

    何人偷换了青天?何人锁住了乾坤?如果镇魔碑下镇压的是仙那么香火之上供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