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68400000057

第57章 聚粮之策

『PS:今年就是2020年了,大家新年快乐了吗?另外,投票了吗?』

————以下正文————

“关于粮食之策,最有效的莫过于军屯田,尤其是对于边军而言。”

在安静的书房内,赵虞目视王尚德,侃侃而谈:“前两日彭将军前往鲁阳时曾向我等言及,他说倘若朝廷宣布发放五十万石粮草作为军粮,待运至将军这边时,可能就只有三十几万石,是故将军麾下军队缺粮,期间耗损的十几万石粮食……姑且就全算作途中的耗损吧,其实这类事自古以来屡见不见,虽有个别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两地路途遥远、运输不便。这些年将军驻军于南阳,剿杀荆楚叛军,然而所依赖的军粮,却需千里迢迢从河北、山东、徐州等地运至,似这般自然难免受到束缚。我猜将军迟迟未能给予荆楚叛军致命一击,彻底将其驱逐回大江以南,我想这也是一大因素。……对此小子有不成熟的建议,今宛北、宛南十室九空,尤其是宛南,无数田地因天灾人祸而遭荒弃,将军何不效仿古人施行‘边军屯田’之策?”

然而出乎赵虞的预料,与方才听到“军市”之策的反应不同,此刻在听到“军屯”之后,王尚德脸上并无太大反应,甚至有些失望。

这是怎么回事?

赵虞心中也有些纳闷。

而就在这时,便听孔俭在旁哈哈大笑道:“哈哈,孔某还以为能有什么好主意,原来是军屯。……小子,你以为就只有你想到了军屯之策么?早在数年前,王将军便已在宛南施行了军屯之策,但效果并不佳。”

『怎么可能?』

赵虞狐疑地看了眼孔俭,旋即转头看向王尚德,不解问道:“王将军,果真如此?”

王尚德沉默了片刻,徐徐说道:“不错,前些年我率军至宛南时,宛南已被叛军所控制,叛军杀死当地豪族,以田地之利诱使宛南的昏民对抗天军,然最终被我击溃。……我乃大晋将军,自然不会承认叛军那些许诺,将那些昏民的田地通通收回。因不舍良田搁置,当年我施行军屯,但后来考虑到叛军时而再犯南阳,我不能叫所有军队都专注屯田,便尝试征募宛南本土人,但效果不佳……大批宛南人因此向北逃亡。”

“……”赵虞越听越奇怪。

要知道屯田制是能安抚人心的高明之策,怎么到了王尚德手中,却反而出现了反效果呢?

他不解问道:“王将军可知那些人为何逃亡?”

王尚德沉默了片刻,这才说道:“有我麾下的军卒质问过,那些人的回覆是官收太重。”

官收,即指王尚德下令收取的田收比例。

赵虞有点明白了,立刻就问道:“多少?”

王尚德很坦率地给出了回答:“七成!”

听到这样的答案,赵虞恍然大悟,怪不得宛南人在王尚德施行屯田制的情况下仍向宛北逃亡,这官收也太重了,农民辛苦一年,秋收后八成交给军队,只有三成属于自己,这比例就算是放在丰收之年,也不过是勉强让参与屯田的农民一家得以糊口,更别说近些年天下普遍大旱,一年的收成本来都不如丰收之年,辛苦一年到最后得到的粮食还不足以养活一家,怪不得大量的宛南人纷纷向北逃亡。

“太重了。”赵虞摇摇头说道:“官七民三,不怪宛南之民向北逃亡,倘若是五五的话,那些人或许还会考虑留下来。”

“五五?”王尚德闻言微微皱了皱眉。

“将军觉得吃亏了?”仿佛是猜到了王尚德的心思,赵虞轻笑着说道:“是啊,将军付出众多英勇军卒牺牲的沉重代价,击败叛军,从逆助叛军的昏民手中夺回了宛南良田,租给宛南之民耕种,那些人无需流血便能得到良田耕种,最后却仍可得到五成田收,将军觉得吃亏了?……看来将军有些看贱平农啊。”

王尚德看了一眼赵虞,也不辩解什么,平静说道:“我只是为了能多得些粮食。”

赵虞闻言摇摇头:“倘若将军想借助屯田之法多得粮食,那就愈发要降低官收……”

“唔?”

王尚德皱起了眉头,显然是没有弄明白。

见此赵虞便解释道:“十分田利,官收为五,民得其五,相比较此前王将军所裁定的官收七分,似乎是少了二分田利?但其实并非那样。……将军应听说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本性,便是趋利。将军将官收提高至八分,为将军耕种田地的平农,辛苦一年最终竟难以糊口,他们自然会逃亡;相反,若将军将官收减低到两分,那就有无数平农自告奋勇为将军耕种……”

王尚德皱着眉头不说话,但彭勇此刻却不解问道:“但那样我军的官收不就太薄了么?”

“谁说的?”

赵虞看向彭勇,笑着说道:“我方才就说过,趋势乃是人之本性,倘若王将军将官收降低道三分利,耕民独占七分,那些耕民尝到甜头后,必然会扩大耕种的面积,打个比方,第一年是一百亩,第二年他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种两百亩,到秋收时仍按照官三民七的分成去算,对比第一年的百亩田,其实将军得到的是六分田利。……倘若耕民耕种三百亩,实际那就是九分田利,实际所得比将军眼下裁定的七分田利还要高了。……这里我只举例了一户,倘若十户呢?百户呢?”

王尚德面色微微动容。

他必须得承认,眼前这个小子所说的话,打破了他一些认知。

因为想要得到更多的粮食,因此他才会决定七分田利,甚至一度考虑过将官收增长至八分,但结果导致大批宛南人向北逃亡;而眼前这个小子劝他降低官收,乍一看他军队得到的粮食少了,可从长远来看,从大局来看,他军队能得到的粮食,确实明显要更多。

只是……

他看了一眼赵虞,平静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按照你的说法,倘若耕民耕种三百亩田,对比其耕种一百亩时,我军可得九分利,但那耕民却可得二十一分……”

赵虞一听就懂了:这位王将军心里不平衡了。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安,此乃天下至理,眼前这位王尚德王将军,他明显是一个‘军队至上’的将军,重视军卒而看轻平民——当然,以他的立场来说倒也不奇怪,因此,当发现自己雇佣的耕民最终的收获竟比官收更多,哪怕这位将军知晓其中道理,他心中仍然会感到不舒服。

见此,赵虞便讲了一个故事:“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或可解惑将军心中不满。……昔日有甲乙二人结伴出行,碰巧,甲在途中拾到铜钱十枚,乙便说,见者有份,甲考虑半晌,便说,分你三枚。然而乙却颇为不满,说你我结伴出行,拾到铜钱十枚,理当二人均分,为何你可以独得七枚?甲便说,这十枚铜钱是我捡起,我理当分七个。乙不从。最终,二人谁也不肯退让,最终将这十枚铜钱上缴官府,二人一无所获。”

看了一眼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王尚德,赵虞进一步解释道:“当时若甲愿意退让一步,二人皆得五枚铜钱,皆大欢喜;而倘若乙愿意退让一步,则甲则七个,他得三个,虽有不公,但也有所得;然而就因为乙不满其中不公,最终二人无法谈拢,只能将那十枚铜钱上缴官府,导致二人皆一无所得。……将军不觉得,您就是故事中那个乙么?”

“……”王尚德深深看了一眼赵虞,皱着眉头思忖起来。

在旁,刘緈睁大眼睛看着这一幕。

若非怕惊扰到王尚德的沉思,怕是他此刻要忍不住抚掌惊叹。

『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从献屯田之策,再到劝说王尚德降低官收,二公子皆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真乃奇才也!』

他有些羡慕地看向鲁阳乡侯,羡慕这位年轻的乡侯竟然有如此奇才的儿子。

而此时的鲁阳乡侯,却依旧是一脸茫然,眼神飘忽。

或许他才是屋内最震惊的那个。

他二子赵虞,以往那个懵懂顽皮、被他娘惯坏的二子,在祖宗的庇佑下开了智,居然有这等智慧?比他赵璟年幼时……这没得比了好么!

『不过……』

注意到刘緈投来的那道明显带有羡慕的目光,鲁阳乡侯不由自主地回以微笑,心中亦是莫名的舒畅。

而对过,孔俭此刻的面色却是完全沉了下来。

就像鲁阳乡侯所评价的,孔俭不是没有才能,他只是没有德,当赵虞解释过之后,他立刻就理解了赵虞所讲述的那些,也立刻就明白一件事:军屯田是可行的,只不过王尚德此前没有用对办法而已。

眼瞅着王尚德正在仔细琢磨赵虞所讲述的那些,孔俭心中大为着急。

要知道,他的目的是报复鲁阳乡侯、报复鲁阳县,因此他才会挑唆王尚德向鲁阳征收二十万钱粮,试图彻底搞垮鲁阳,可没想到,鲁阳乡侯的二子赵虞,前后向王尚德献‘军市’、‘屯田’两条策略——他不能否认,这两条计策的价值远远超过二十万钱粮,但问题是,他借王尚德的力量报复鲁阳乡侯、报复鲁阳县的复仇之事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硬着头皮打断了王尚德的沉思,冲着赵虞质问道:“小子,这仅仅是你片面之词,日后成效如何,却是两说。说到底,你巧舌如簧,不过是想哄骗王将军免除对鲁阳县征收的二十万钱粮而已。……就拿屯田之事来说,如你所言,要想看到成效最起码一两年,然而王将军此刻就想见到粮食……”

“可以啊。”赵虞点了点头。

“什么?”孔俭被说得一懵:“什么可以?”

“你不是就想为难我,假借王将军想要见到现成粮食的借口,质问我有没有短期内可以见到成效的聚粮办法么,我的回答就是可以。……屯田,只不过是我认为最见成效的长远之计,但我并没有说过这是唯一的办法。”

“……”孔俭张了张嘴,竟是不知该怎么把话接下去。

此时屋内,王尚德、刘緈、彭勇几人看向赵虞的目光再次流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鲁阳乡侯也不例外,看向儿子的目光中充斥着自豪、困惑、茫然等种种复杂的神色,旋即嘴里小声嘀咕着,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同类推荐
  • 永不消逝的城池

    永不消逝的城池

    本书收录虹玲从一名文学爱好者到成为一名作家的相应作品,可从中看出一名作家的成长心理路程。
  • 话三国之纵横

    话三国之纵横

    穿越到了三国,却发现这个三国是高武+超能版本的……====================一戟戳穿万人的吕布、随手撂倒一支军队的关羽张飞、能够控制天气的诸葛孔明、古代版闪电侠夏侯渊、拿着巨鼎作战的许褚、天天和死人对话的郭嘉、用文字伤人的陈琳、身上伤越多战斗力越强的黄盖、拨动琴弦,便能召唤熊熊烈火的周瑜……这个三国,和你所熟知的历史,相似而又不同。====================“主公,五胡来犯!怎么办!”“塞外野人,不识我大汉天威!子龙,你过来,先订个小目标,给我杀他一个亿!”“主公,在西域外擒获大秦军队,如何处置?”“细细拷问清楚,问清地理,我要亲征罗马!”====================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机会均等,人人异能……谁将会在这种乱世中,成为永恒的霸主呢?
  • 这不是我熟悉的历史

    这不是我熟悉的历史

    我叫夏建仁,原本是一名毫无人气的主播。但是自从有一天,我从一个神秘的书店,买回了一本书,我就发现我不普通了。我感觉我能穿越回历史中。穿越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总有很多人总是叫我一些奇怪的名字。我都说了,我叫夏建仁,不是你们的耶稣,不是阿拉,也不是伏羲,女娲!
  • 大明秘史传

    大明秘史传

    本书主要讲述从明成祖到明宣宗三朝历史,以明宣宗为主线,通过秘史手法还原明宣宗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斗争。其中涉及到明成祖和明仁宗暴毙的真相,以及明宣宗为什么那么喜欢玩蟋蟀以至于被称为促织天子!
  • 侠义书生

    侠义书生

    简介侠与义的结合,情与爱的纠葛。原本只想平凡的沐生不得不走上侠义之道,在情与爱的纠葛中他该何去何从,一切尽在书生当中。
热门推荐
  • 黑客入校园

    黑客入校园

    黑客王子,网络世界的王,却在大学处处碰壁?且看齐昊如何玩转校园生活!
  • 天才顽少

    天才顽少

    美女来袭,天才发现自己是个“牙签”男,怎么办?生到这个世上,出门对不起祖国,入户对不起祖先,上对不起父母,下对不起儿孙,不对,根本就没有儿孙……不凡奇遇,洗尽了男人羞丑,还变得异常强大,出生入死,屡建奇功,酬我男儿热血!驰骋官场,尽展胸中奇志,方显英雄本色!
  • 末土魔术尸

    末土魔术尸

    毁灭日的来临让人类没有了躲藏之地,是成为被圈养的牲畜,还是死在人类崛起的宏途,唯有强者才能活
  • 战国之长平屠

    战国之长平屠

    公元前263年,秦攻韩,韩王拟将上党郡献秦,郡守冯亭抗命降赵,赵国出兵。秦国的古风服劳役随大军出征韩国。赵国的蔡毅作为劳役随大军前往上党。古风等路遇韩国散兵袭击,祝虎中箭死,宋俣战斗威猛。蔡毅在长平修筑大营。宋俣遇以前军中结怨的同僚方侩,被阴谋加害,成为长戈兵作战。廉颇派赵茄试探进攻秦军失败。古风首战。宋俣被孟剀欣赏。陈林战死。廉颇制定据险防守的军略。秦军处境艰难。古风、蔡毅各自回忆蔡毅救古风的往事。赵国换帅赵括,秦军白起为将。赵括改守为攻,秦军诱赵军出击包围赵军,赵军突围兵败投降。宋俣战死。古风遇见俘虏蔡毅照料,后为救蔡毅,被出卖而抓,与蔡毅等一起活埋。
  • 王俊凯感谢年少有你

    王俊凯感谢年少有你

    王俊凯,一向高冷的男孩。曾经也有过纯美的初恋,但,在遭受背叛后,他变得更加沉默,面对女孩,他变得害怕。他不再愿意和女生来往。他怕,走回头路。可,当遇到她,他还是控制不住地想保护她。而她,最后再一次回来,他还会爱吗。她,他在乎过吗
  • 异界之配角称霸

    异界之配角称霸

    "遭遇女友背叛的白无风伤心不已,不料此时竟接到父母遭遇车祸双双身亡的消息。双重打击之下,白无风意外撞车后穿越到混乱大陆,又因带着一对红色“美瞳”被误认为大陆的救世者。,魔武双修,魔法全能,武技至尊,王子兄弟,公主老婆,白无风开始了自己逆天的新人生!
  • 姑妄听之姑妄言之

    姑妄听之姑妄言之

    首先,这是一篇一篇的短篇故事。嗯,我是个新手作家。所以可能写的有好有坏。大家多担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又或者脑洞大开。然后把这些变成文字,分享给大家。更新方面,日更,如果遇事,或者没思路就周更。至少每周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好了,就这样吧。
  • 惊雷吼

    惊雷吼

    山海的故事一直留在那里,神兽妖魔到底从哪里来,他们经历了什么在一夜间只留下人类孤独的活在地球。
  • 梦中麟

    梦中麟

    魏瑶穿越了。好不容易想透自己的命,位在正房,有吃有喝,贪生怕死这一生也就算了。偏偏,怎么就不肯给个清静。
  • 妃倾天下之风华绝代

    妃倾天下之风华绝代

    一场车祸让她穿越在古代成为一名人人都讨厌的公主,苏染眯着危险的双眼,口气不善道“嗯,很好”她要让天下所有人都看看讨厌二字怎么写 皇宫深墙,阴谋诡计,处处阻拦 越不让她过好,她偏偏要过的风生水起 不过传闻中她处处留情,不留名,艳史遍布天下苏染大怒:“扯淡,接着扯”我只不过调戏了一把美男而已,怎么就艳史遍布天下。某美男一挑眉,语气危险道“怎么,你难道还想不负责任,这天下可是有很多眼睛都看见了。”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