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100000008

第8章

论曰。五蕴随粗随染器等及界别故。次第而立。随粗立者。五中最粗。所谓色蕴。有对碍故。五识依故。六识境故。五中初说。四中最粗。所谓受蕴。虽无形质。而行相用易了知故。四中初说。三中最粗。所谓想蕴。取男女等。行相作用。易了知故三中初说二中粗者。所谓行蕴。贪等现起。行相分明。易了知故。二中初说。识蕴最细。故最后说。随染立者。谓从无始生死已来。男女于身更相染爱。由显形等。故初说色。如是色贪。由耽受味。故次说受。此耽受味。由想颠倒。故次说想。此想颠倒。由烦恼力。故次说行。此烦恼力。依能引发后有识生。故后说识。随器等者。谓色如器受所依故。受类饮食。增益损减有情身故。想同助味。由取怨亲中平等相。助生受故。行似厨人。由思贪等业烦恼力。爱非爱等异熟生故。识喻食者。有情本中为主胜故。识为上首受等生故。即由此理。于受想等。随福行中。但说识为随福行者。又由此理。说行缘识。复由此告阿难陀曰。识若无者。不入母胎。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于受想等俱起法中。如是等经。但标主识。随界别者。谓欲界中色最为胜。诸根境色。皆具有故。****受胜。于生死中诸胜妙受。具可得故。三无色中。想最为胜。彼地取相。最分明故。第一有中。行最为胜。彼思能感最大果故。此即识住。识住其中。显似世间田种次第。是故诸蕴次第如是。由此五蕴无增减过。即由如是诸次第因。于心所中别立受想。谓受与想。于心所中。相粗生染。类食同助。二界中强故别立蕴。已随本颂。且就转门。说次第因。四种如是。当就还门。复说一种。谓入佛法有二要门。一不净观。二持息念。不净观门。观于造色。持息念门。念于大种。要门所缘。故先说色。由此观力。分析色相。刹那极微。展转差别。如是观时。身轻安故。心便觉乐。故次说受。受与身合。定为损益。损益于我理必不成。由斯观解。我想即灭。法想便生。故次说想。由此想故。达唯有法。烦恼不行。故次说行。烦恼既息。心住调柔。有所堪能。故次说识。已说顺次。逆次应说。恐厌繁文故应且止。如是已说诸蕴次第。于界处中应先辩说六根次第。由斯境识次第可知。眼等何缘如是次第。颂曰。

前五境唯现  四境唯所造

余用远速明  或随处次第

论曰。于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意境不定。三世无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是故后说。境决定者。用无杂乱。其相分明。所以先说。境不定者。用有杂乱。相不分明。所以后说。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说。身境不定。大种造色俱为境故。所以后说。或时身根唯取大种。或时身根唯取造色。或时身根俱取二种。是故身识。有说。极多缘五触起。谓四大种滑等随一。有说。极多缘十一起。余谓前四。如其所应。用远速明。是故先说。谓眼耳根取远境故。在二先说。二中眼用远故先说。如远丛林风等所击。现观摇动不闻声故。又眼用速。先远见人撞击钟鼓。后闻声故。鼻舌两根用俱非远。先说鼻者。由速明故。如对香美诸饮食时。鼻先嗅香。舌后尝味。如是且约境定不定用远速明。辩根次第。或于身中随所依处。安布上下说根次第。传说。身中眼处最上。又显在面。是故先说。耳鼻舌根依处渐下。身处多下。意无方处。有即依止五根生者。故最后说。岂不理实。鼻根极微。住鼻頞中。非居眼下。如说三根横作行列。处无高下。如冠花鬘。理实应尔。然经主意。就根依处。假说如此。经主或言。似通异释。故今于此别作颂文。

前五用先起  五用初二远

三用初二明  或随处次第

于六根中眼等前五。于色等境先起功用。意后方生。是故先说。如本论言。色等五境。五识先受。意识后知。为自识依及取自境。应知俱是眼等功用。于五根中初二用远。境不合故。所以先说。二中眼用复远于耳。引事如前是故先说。鼻等三用。初二分明。故鼻居先。舌次身后。如鼻于香能取微细。舌于甘苦则不如是。如舌于味能取微细。身于冷暖则不如是。随处次第。释不异前。若色等境。五识先受。意识后知。云何梦中能取色等。有余师说。梦中忆念先所受境。若不尔者。诸生盲人。于其梦中亦应取色。有说。梦中非必忆念先所受境。境相现前分明取故。非于觉位忆念了别先所受境。如在梦中色等现前分明可取。非于梦位忆昔境时有殊胜德过于觉位。由此忆念先所受境。明了现前胜于觉位。是故梦中能取。非昔所受色等。然于梦位有时亦能忆昔境者。此非实梦。不能分明取境相故。若尔生盲何缘梦位不能取色。谁言生盲于其梦位不能取色。若谓梦中必定忆念先所受境。非先未受。应信生盲梦中取色。昔余生中曾见色故。又于梦中非唯梦见曾所更事。如余处说。是故生盲梦亦应尔。而本论言。色等五境五识先受意后知者。据容有说。非必定然。如是所言。于色等境。眼等先用。意后生者。亦非必定。眼等五识。展转互为等无间缘本论说故。此中且约非梦散位受了色等次第而说。由此已释定所取色。住空闲者。咸作是言。定中青等。是有见色。不可说言。此色定是眼识曾受异类色相。于此定中分明现故。此定境色。是定所生大种所造。清洁分明。无所障碍。如空界色。如是已说处界次第。即于此中应更思择。何缘十处体皆是色。唯于一种立色处名。又十二处体皆是法。唯于一种立法处名。颂曰。

为差别最胜  摄多增上法

故一处名色  一名为法处

论曰。虽十二处十色皆法。而为差别。一立总名。言差别者。谓各别处。若色法性等故名同。是则处名应二或一。诸弟子等。由此总名。唯应总知不了别相。为令了知境及有境种种差别。故立异名。由是如来于其声等眼等色上。立异义名。色处更无异义名故。总名即别。如能作因。诸立别名。为显别义。此显别义。故即别名。法处亦尔。言最胜者。由二因缘。唯色处中色相最胜。一有见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别。二有对故。手等触时即便变坏。又多种故。三眼境故。世共于此立色名故。诸大论师。非于声等立色名故。唯一名色。于法处中。摄受想等众多法故。应立通名。若离通名。云何能摄多别相法同为一处。又于此中摄名品类法名诸法。故立法名。谓择法觉支法智法随念法证净法。念住法无碍解法宝法归。此等法名有无量种。一切摄在此法处中。故独名法。又增上法。所谓涅槃。此中摄故。独名为法。诸契经中。有余种种蕴。及处界名想可得。皆在此摄。如应当知。且辩摄余诸蕴名想。颂曰。

牟尼说法蕴  数有八十千

彼体语或名  此色行蕴摄

论曰。有说。佛教语为自体。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用音声为自性故。有说。佛教名为自体。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不相应行为性故。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别体。教何是名。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齐何应知诸法蕴量。颂曰。

有言诸法蕴  量如彼论说

或随蕴等言  如实行对治

论曰。有诸师言。八万法蕴。一一量等法蕴足论。谓彼一一有六千颂。如对法中法蕴足说。或说法蕴。随蕴等言一一差别。数有八万。谓蕴处界缘起谛食静虑无色无量解脱胜处遍处觉分神通无诤愿智无碍解等。一一教门。名一法蕴。如实说者。所化有情。有贪嗔痴我慢身见及寻思等八万行别为对治彼八万行故。世尊宣说八万法蕴。谓说不净慈悲缘起无常想空持息念等诸对治门。此即顺显随蕴等言。无蕴等言。不为对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说。如彼所说八万法蕴。皆此五中二蕴所摄。如是余处诸蕴处界。类亦应然。颂曰。

如是余蕴等  各随其所应

摄在前说中  应审观自相

论曰。余契经中。诸蕴处界。随应摄在前所说中。如此论中所说蕴等。应审观彼一一自相。且诸经中说余五蕴。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蕴彼中戒蕴此色蕴摄。是身语业。非意思故。彼余四蕴。此行蕴摄。是心所法。非受想故。又诸经说。十遍处等。前八遍处。及八胜处。无贪性故。此法处摄。若兼助伴。五蕴性故。即此意处法处所摄。后二遍处。空无边等。四无色处。四蕴性故。亦此意处法处所摄。五解脱处。慧为性故。此法处摄。若兼助伴。即此声意法处所摄。复有二处。谓无想有情天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初处即此十处所摄。无香味故。后处即此意法处摄。无色性故。又多界经说界差别。有六十二。应随其相当知摄在十八界中。且彼经中所说六界。地水火风四界已辩。空识二界未辩其相。如是二界其相云何。颂曰。

空界谓窍隙  传说是明闇

识界有漏识  有情生所依

论曰。内外窍隙。名为空界。如是窍隙。云何应知。传说。窍隙即是明闇。谓窗指等明闇窍隙显色差别。名为空界。本论中辩此空界相。亦说名为邻阿伽色。言阿伽者。谓极碍色。大造积集。堪引往来。能有任持。极为碍故。邻是近义。此空界色与彼相邻。虽是彼类而非即彼。色谓****色处色蕴。为其自性。此邻极碍。复是色性。是故说名邻阿伽色。有说。阿伽即空界色。此中无碍故名阿伽。即无碍色。余碍相邻。是故说名邻阿伽色。所言传说。表不信承。彼说意言。何有此理。故彼上座。及余一切譬喻部师。咸作是说。虚空界者。不离虚空。然彼虚空体非实有。故虚空界体亦非实。此有虚言而无实义。虚空实有。后当广明。今因空界。且略成立。离虚空界实有虚空。故世尊言。虚空无色无见无对。当何所依。然藉光明虚空显了。此经意说。虚空无为。虽无所依。而有所作。谓能容受一切光明。以果显因。有实体相。虚空无者。应无光明。既有光明。眼识所取。是色差别。故有虚空。以能容受光明等故。实有虚空理极成立。由此所说。契经文句。显二分明。各别实有。又于****得离染时。亦说断此虚空界故。如世尊说。离色染时心于五界解脱离染。唯余识界不应说断。虚空无为。诸漏于中曾未转故。又契经说。此虚空界有内有外。非即虚空。如契经言。内虚空界。所谓眼窍。乃至广说。外虚空界。所谓空中及门窗等诸有窍隙。非无为法可言内外。岂不空界与空无为无障相同。体应无异。此言无理。所以者何。虚空无为无障相者。谓非能障。亦非所障。虚空界者。虽非能障。而是所障。被余障故。由此不应定说空界无障为相同彼虚空。若尔诸说。造色不离大种处者。彼说大种不障造色。大种亦非造色所障。是则大种无障为相。应同虚空。彼说非理。俱有对故。大种造色。互相障碍。应各别处。岂相容受。既不相容。如何大种无障为相同于虚空。又彼许色少分无障。故与虚空其相有别。彼说大造虽不相障而障余色。故异虚空。虽诸大种不障自果。亦复不为自果所障。而与余色互相障碍。是故虚空无障为相。异虚空界。理得成立。由此空界非即虚空。又体实有。经说有故。犹如地等。如契经说。实有六界成假士夫。又是有为假士依故。犹如地等。又是明闇显色性故。又是有漏。说此为缘入母胎故。离色染时说。断彼故。即由此因证体是色。又如颂言。

譬如盛满月  行无垢空轮

空即空界。显空是色。有垢无垢。在色体故。有别诵言。

如净满月轮  游历虚空界

此亦空界无障垢故。月轮无垢义不异前。或复如何说有色法行于无色。与理相应。又说汝等当观我手举在虚空。乃至广说。彼诸长老。不善谛观如是理教。随情所说。于古圣贤展转传授。顺理言教而不敬从。已说空界。识界云何。谓有漏识。何缘不说无漏诸识为识界耶。与识界义不相应故。由无漏法。于有情生断害坏等差别转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于有情生生养长因差别转故。是生所依。生因。谓识界续生种故。养因。谓大种生依止故。长因谓空界容受生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界是施设有情因故。非无漏法。如契经说。六界为缘入母胎故。由此界名随义而立。谓能持生。故名为界。入母胎缘。贯通六界。唯一识界。独能续生。彼经六界此九界摄。余随所应。当观摄义。故诸余界。十八界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启之人生征途

    重启之人生征途

    一个中年愤青从2015年回到1988年而开始的故事深坑慎入不喜勿喷
  • 女侯

    女侯

    唐姈回北玙不过三日,金銮殿的奏折就都快溢出来了。大臣们跪在皇帝面前鼻涕一把泪一把诉说着这小侯爷的“战绩”!皇上头秃几日后,大手一挥,将北玙这位建国以来出现的第一位女侯爷给扔进了军营,兵部的主事人当机立断,马不停蹄的告老还乡了。唐姈:弄啥来,这么空打算让我种地?算了算了,真香定律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会到来的。不久,皇帝的金銮殿又是一摞的奏折,不过这次全是求赐婚的折子。皇上又头疼了,看了眼他的爱卿铁青的脸,又看了眼自家小侄女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安阳,可愁人了!
  •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前世的大老板,现在的小商人,哪怕白手起家我也一样可以改造世界,通过与机械族合作,还原,改进,最后制作出最完美属于这个世界的营销方案。墨轩铭:现在我要成为这里最富有,不,自由且富有的旅行商。在这个灵力与科技共存发展的世界,双方虽有贸易往来,但却又一定的歧视之意只要结合二者才可以真正的强大。
  • 杂记之乱七八糟的童话

    杂记之乱七八糟的童话

    请不要以为这是一部言情,这只是因为没有童话专题,当然,如书名,里面是乱七八糟的童话,不喜欢请勿进。这里面部分是我的朋友而写,也有我写的。喜欢异想天开的人来看看吧。
  • 愫之芽

    愫之芽

    那是一个清新可爱的女孩子,身材修长,一头短发,一双大眼睛像小鹿般又黑又亮,炯炯有神。。。。面对爱她的初原,若白,廷皓,她会如何选择
  • 就是爱!

    就是爱!

    青春易逝,过往永存,秋天从来都不是一个讨人喜爱的季节,但那一年,我遇见了你,教室外的那个少年,你还好么?那套黑色运动服,你还穿么?
  • 苍穹变之剑啸九天

    苍穹变之剑啸九天

    一个一行四人........“我剑长啸,欲破天!”的世界!
  • 快穿之宿主她总是想偷懒

    快穿之宿主她总是想偷懒

    乔茸作为三界最会偷懒的猫,每天只喜欢吃吃鱼逗逗球再睡睡懒觉,却在爱子如命的恩人的恳求下,进入三千世界陪伴她的儿子历劫。历劫期间,乔茸本想继续偷懒,却次次都被恩人的儿子盯住不放。球球:宿主,男神在那里!乔茸伸个懒腰:哦,看到了。然后又躺下。球球:宿主,男神看到你了!乔茸打了个滚:别吵,我再睡会儿。男神慢慢逼近:你不是来陪我的吗?你怎么不过来?乔茸睡眼惺忪:男神有球好玩吗?男神拿出笼子:嗯?乔茸瞬间清醒:知、知道了!别动!我过去!…………历劫结束后,乔茸战战兢兢地跑去跟恩人负荆请罪:我真的不是故意玷污你儿子的……恩人笑靥如花地看着早就准备好的婚礼现场:没事,当我儿媳妇就好。【1v1】小甜文
  • 最强修神录

    最强修神录

    一梦千年,恍然之间已沧海桑田,时别数载,物是人已非……
  •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

    她是魏国最荣耀的女人,主宰朝政二十年,位总机要,手握王爵。朱门宫墙内,群芳争宠斗艳,多少红颜枯骨在眼前凋零,如那一日的血泪。她,十二岁被密养王府,十七岁入宫为奴。她,从卑微宫婢到一朝帝后,独得恩宠,人人艳羡。几代朝堂,机关算尽,为的不过是他的一句话,一个信仰。国乱政变,万骨铺就,从未想到,那个信仰却被他亲手毁灭。江山依旧,帝业如画,只是朱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