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100000047

第47章

然藉光明虚空显了由此定显虚空之相。所谓光明。所以契经复说此语。谓佛先说。风依虚空。后说虚空无所依止。勿彼梵志生如是疑。如何证知虚空是有。而世尊说。风依虚空。为遣彼疑。复说此语。若空非有。何藉光明。光明有色有见有对。若无虚空。谁能容受。故世尊说然藉光明虚空显者。显光明色能与虚空为实有相。然彼上座。不了此经所说义趣。妄作是诘。若藉光明虚空显了。虚空应是色法所收。如是诘言。何从而至。又虚空体。应实非无。以契经中如心说故。如契经言。虚空无色无见无对。当何所依。非于我中或兔角等。可有如是差别言说。此中彼释。为对所问。故说此言。如契经说。善调伏我。我是所依。若为对问说此言者。不应作是说。但应言梵志虚空无体当何所依。又不应说然藉光明虚空显了。非于前际说言可了。及于作者说言可得。而应说为如实对问。若于非有如有而说。此说便成无义利语。又所引喻于证无能。调我我依于心说故。此于内义已广思择。无色等言。若无实义。此所引喻。何所辩成。又彼所言。若虚空体少有实物。虚空常故。则有碍色应永不生。或应许此是有为摄。如筏蹉子。彼不审思。故作是说由彼所执。实不能容余碍色故。非虚空体被余碍色所障碍故。余色生时。虚空开避。成无常失。然此虚空。容受性故。非色性故。无劳开避。虚空界体是障色故。余色生时。理应开避。谓虚空界。是轻妙色。虽不障余。而被余障。可是无常有为所摄。虚空相者。既不障余。亦非余障。色法生位。宁是无常有为所摄。虚空与色。同住无违。故于诸位。无起无尽。然壁等中有障碍者。由有碍色居彼障余。非空无为彼中无故。虚空界色。微薄轻妙。不能碍余。被余粗重色排障时。即便开避。诸有对色。法应如是。若一所居。必无第二。虚空无对与空界殊。何容类彼有无常失。又彼所言。若虚空体。是实有物。应成有为。此与空界。无差别故。彼有虚言。而无实理。世尊自说有差别故。如契经言。虚空无色无见无对。又言空界离色染时。与四俱断。若虚空界。不异虚空。虚空无色无见无对。空界应然。应如识界说于无色离染时断。又经说空界成假士夫。及说藉光明虚空显了。若虚空界即是虚空。又即光明是虚空界。岂契经说然藉光明光明显了。故知有异。又契经说。所有诸法。若诸有为。若诸无为。于中离染。最为第一。然此经中。说法有二。无为是法。不可言无。无体不应成法性故。诸无为者。显彼体多。故有虚空及非择灭。足以离染方可成多。除此更无余无为故。由此空界非即虚空。上坐不思。言二无别。有余师说。无别虚空。于碍色无生空觉故。彼说非理。即由此因能证虚空。别有体故。异碍色处。别有虚空能为所缘。生空觉故。若无所缘。觉不生故。由斯彼说。但有虚言。又亦可言。无别碍色。于空无处。色觉生故。然非由此可证色无。故彼不能证空非有。若谓诸色有体可知。空亦应然。可比知故。谓如眼等。虽不现知。而由有用。比知有体。如是虚空。亦有用故。比知有体。用如前说。是故虚空。别有实体。又彼所说。已起随眠生种灭位。由拣择力。余不更生。名择灭者。如是择灭。理亦不成。缘阙不生。无差别故。择力缘阙二种不生。委细推征。竟有何别。又离圣道。亦有不生。岂不修道便成无用。此非无用。以修道力。能灭未生未来随眠及生种子。由种灭故。令未来世惑苦不生。若谓不尔。彼由何力而得不生。譬喻论师所执种子。前于思择得有无中。已拔其根片无遗漏。此种今者从何复生。设种非无。此随眠等。若由缘阙。后不更生。或由择力。灭彼种故。令不更生。此二何别。又不生法。犹如过去。必不更生。复何须断。种虽未断。而所生法。必不更生。犹如已断。勤修断道。应成无用。岂不汝宗亦于已得非择灭法更勤方便修能断道断彼得耶。我宗可然。由说通断三世惑苦别证涅槃诸不生法。犹如过去。得障涅槃。故复须断。汝宗不尔唯说随眠及苦不生。为涅槃故。种虽未灭。有如已灭。毕竟不生。如是不生。即涅槃体。与后何异委细推究。未见有殊。是故我宗。说择灭体。通断三世惑苦故得。说非择灭。唯于未来。诸行阙缘不生故得。由斯二灭相无杂乱。又彼所说。违背契经。经言五根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能令过去未来现在众苦永断。此永断体。即是涅槃。唯于未来。有不生义。非于过现。岂不相违。虽有此文。而不违义。此经意说。缘过现苦烦恼断故。名众苦断。如世尊言。汝等于色应断贪欲。贪欲断时。便名色断及色遍智。及至广说。过现苦断。义亦应然。或此经中。别有意趣。过去烦恼。谓过去生所起烦恼现在烦恼。谓现在生所起烦恼。如是二世所起烦恼。为生未来诸烦恼故。于现相续。引起种子。此种断故。彼亦名断。如异熟尽时亦说名业尽。未来众苦。及诸烦恼。由无种故。毕竟不生。说名为断。若异此者。过去现在。何缘须断。非于已灭及正灭时。须设劬劳为令其灭。如是一切。但有虚言。且破彼初所释经义。谓无漏道断烦恼时。无有能缘过现烦恼。可断彼故。而经说言。修习五根。断过现苦。然彼烦恼。当于尔时。为在未来。为在现在。定不可执在于过去。已灭无故。岂复须断。若在未来。彼执无故。与空花等。何有所缘。若在现在。便有二心。俱行过故。亦不应理。若谓有种。种已不成。设复许成。亦不应理。非心心所体无所缘。如何可言缘过现苦。不应计彼是无漏心。以无漏心非烦恼故。又非所断。如何可执由断彼故。亦说能缘过现二世诸烦恼断。今恣汝说此位断何能缘过去现在烦恼。故汝所言。都无实义。又缘离世所起烦恼。修习五根。应不能断。所以者何。经不说故。汝执经说断过现言。说断能缘过现烦恼。断未来言。亦应尔故。岂不经说。修习五根。断未来苦。苦言总故。亦摄能缘。离世烦恼。此岂如彼空花者。经无所依凭。随欲而释。世尊总说。修习五根能断去来现在众苦。何缘执此断过现言。说断能缘过现烦恼。即执此说断未来言是断未来众苦体义。汝必应释断未来言。唯断能缘未来烦恼。则缘离世所起烦恼。修习五根。应不能断。若汝定释断未来言。是断未来众苦体故。亦摄能缘离世烦恼。则应未来苦言总故。亦摄能缘过现烦恼。若尔契经不应别说。能断过去现在众苦。由如是理证立此经。断过现言。唯断苦体。故知择灭。通断三世众苦而证。非唯未来随眠及苦不生为体。又所引证。亦不相应。缘过现苦烦恼断故名众苦断。理不成故。言断贪欲名色等断。理亦不成。过同前故。如何名断。汝自应思。又色等蕴。非唯贪欲断故名断。由色等蕴亦恚慢等所缘境故。受想行识。亦与贪欲俱时断故。由此不应定说色等唯据能缘断故名断。如是亦应释断过现言非但据能缘烦恼断说。故彼引证。符顺此宗。于彼所宗。理非符顺。由斯亦破彼后释经以种子言。都无实义。依之说断。义岂得成。所引喻言。亦非同法。业望异熟。有别体故。非离烦恼有种义成。如何可言断彼种故名断过去现在众苦。故彼无义。但构虚言。又说不生为涅槃体。极为非理。无常过故。阿毗达磨说。诸圣者断烦恼已。有可退生。其理坚牢。后当广辩。故彼所说。非智所欣。又未来无。彼宗所许。如何可执无而复无先有后无世极成故。又彼论者。所执涅槃唯是不生。如何名得。由得对治。证得当起烦恼后有毕竟相违所依身故。名得涅槃。若尔才得初念圣道应得所治烦恼涅槃。当于尔时。已得此道所治当起烦恼。后有毕竟相违所依身故。如是安住。后学道时。应成无学。已得此道所治相违所依身故。安住此等无间道时。何所未证。求解脱道。已得涅槃。进修何用。无斯过失。初念圣道与烦恼种。俱时灭故。如汝所宗。诸烦恼得。非未永灭烦恼种时。名得当起烦恼后有毕竟相违所依身故。又非无间道未生时已能永灭诸烦恼种。故于安住。后学道时。无有已成无学道失若尔无学。应有烦恼。所以者何。初念圣道。既与烦恼种不相违。后亦应然。无差别故。然得非喻。许体别故。后时圣道差别生故。谓我许得别有实体。不违于忍与智相违。所以者何。智与烦恼得相违得俱时生故。汝宗唯说。烦恼所依相续转变。名烦恼种。及说烦恼毕竟不生。名为涅槃。有何法体。不违何法。与何相违。又初圣道。将欲生时。是异生身。将欲灭位。初圣道起。舍异生身。离彼有何别烦恼种。与初圣道。说不相违。次后便违无差别道。故汝宗义非为善立。又若涅槃都无体者。如何经说。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此最第一。如何无体。可立法名。如何说无于无中胜。现见诸法有自相者。展转相望。说有胜劣。未见有说兔角空花展转相望安立胜劣。是故决定别有涅槃。能持自相。故名为法。此于余法。其体殊胜。故涅槃体。实有义成。又佛世尊。定说为有。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定有无生。此若无者。生死众苦。应无尽期。由有无生。乃至广说。我亦不说全无涅槃。但应如我所说而有。如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不可非有说为有故。有义得成。说有无为。应知亦尔。有虽非有。而可称叹。故诸灾横毕竟非有。名为涅槃。此于一切有非有中。最为殊胜。为令所化深生欣乐。故应称叹此为第一。非如是说涅槃为有有义得成。所以者何。假实二有。不相应故。余种类有曾无说故。虽说此声有先非有有后非有。而应审决。为于毕竟非有物上说此有言。为此有言即于有上遮余而立。若别有物。居声先后可遮声故。说非有言。谓彼物中。此声非有。诸互非有。定依有说。若于毕竟非有物中而说有言。何不违理。非汝有物名为涅槃。可于其中遮苦有故。即说彼物。名为非有。故所立喻。于证无能。又不应引世俗言说。非拨胜义。朋援己宗。经主此中。亦不随喜。如是有义以作是说不可非有有义得成。世俗有言尚不随喜。如何可说无为有言。是故有言定应不可。依于毕竟非有而说。然彼毕竟非有涅槃。非假非实。更无余有。而许为有。彼譬喻师。立有法性。何极深隐。又曾无处见非有中有胜有劣。亦无智者。于非有中。有赞有毁。然作是说。有虽非有。而可称叹。此但有言如何复言。故诸灾横毕竟非有。名为涅槃。有非有中。此最为胜。谓唯灾横有体法中。见有胜劣。非于无体故彼所言。唯依妄执。岂不有法有差别故非有随之亦有差别。如色声等。非有各异。此亦不然。非有与有。相同相别。俱不成故。谓此非有有差别者。为由与有其相同故。为由与有其相别故。若由相同。应即是有。若由相别。应为指陈色之非有。何相非色。岂不非有即为此相。若尔色声非有相何别。而言色等非有各异耶。如色与声。虽同是有。而有种种相状差别。非有不然。无异体故。由此所说。有虽非有。而可称叹。乃至广说。但有虚言而无实义。故唯于有胜劣可成。于非有中。定无胜劣。世尊既说。离染涅槃。于诸法中。最为殊胜。应如色等实有义成。又若涅槃体非有者。岂令所化生厌生欣。非有中无胜劣相故。又应大圣惑所化生。于非有中如有说故。又若起见拨无涅槃。应成正见无倒解故。若谓此见不了涅槃。唯是行无故是邪者是则断见。应成正见。由彼唯缘诸行无故。若谓此见于唯行无非方便解故非正者。非于行无非方便见名为断见是余见故。然诸断见。唯缘行无。故不能遮成正见失。又于灭境。起静等见。应非正见。非实解故。非非有中有静不静如石女儿非勇非怯。现见病无别有调适。诸苦恼无别有安乐。如是亦应有为差别。非有之位别有无为。又若涅槃无实体者。如何可是圣谛所收。无体岂应名谛名妄。且言圣谛。其义云何。岂不此言属无倒义。圣见有无皆无颠倒。谓圣于苦见唯是苦。于苦非有见唯非有。此于圣谛义有何违。此有违者谓无境界。慧必不生。而言圣慧见非有境。何倒过此。思去来中当辩此义。如何毕竟绝名言无。而可说言。此是苦灭。而不违理。现见此彼指当名言。唯于有起。如何非有起此名言。又无如何成第三谛。此中经主。轻掉答言。第二无间圣见及说。故成第三。此答非理。今难者意。以若无境慧必不生。如何见无为第三谛。又若无体。但有虚言。何义说为第三圣谛。又若苦灭。唯是苦无。是则但应说苦治道。说道便显所治苦无。若不令无何名能治本依治道为令苦无故彼苦无说治便显。何离苦道别说苦灭。故若涅槃离于苦道。无别有体。但有虚言。何用说为第三圣谛。又汝应说。于立涅槃为实有宗。见何过失。而不信受。然许涅槃实有别物。于佛圣教所有义利。片无违失。虽彼所言若许实有朋虚妄计是名为失。然不应理。计毕竟无。亦名为有是虚妄故。又彼更有余虚妄计。谓未来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七星剑舞祭

    七星剑舞祭

    人,总要有个活着的理由!其实我,只是睡了一觉而已
  • 拯救黑化你的世界

    拯救黑化你的世界

    世人皆道你是魔鬼。恨不得杀你泄愤。可我依然记得十字街头走投无路的我你的一丝善意救了我。这样的你。我愿点燃我的生命来温暖冰冷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嫁昏君

    嫁昏君

    三从四德样样精通的大娘子林霖做了一辈子心怀大义的皇后。最后也舍身取义,惨死在皇帝姜恂的刀下。再次睁眼,她回到十五岁那年。她发誓再也不做所谓“通情达理”的女子,被父亲塞进红花轿里,嫁给昏君姜文祁皇帝昏庸?戒尺伺候。宦庶横行?宦官不过是她养的狗官吏贪婪?皇帝,玉玺拿来。后宫杂乱?没事,不碍着我玩乐就好了。林霖今生,本想随心随性恶毒一辈子谁知相处久了,那昏君变成了明君她又变成了贤后……昏君姜文祁觉得,他喜欢的女人就应该吃香的喝辣的,穿金的戴银的,斗鸡走狗,骄奢淫逸。只要小皇后高兴,让他去点骊山上的烽火也是值得。那个,坏事你放心做,黑锅朕来背就行了
  • 随身携带上古天庭

    随身携带上古天庭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权利在给人带来尊严时,也会带来自私!这是权利的游戏,一旦参与,就无法退场!..........一梦千万年!羽少君,重生年少时。前世的记忆,依旧清晰,因与果,爱与恨,悔与舍,悲与喜,错与对......我若身陷囹圄,单枪匹马,你在,此后世间无炼狱!我若指鹿为马,天下响应,归来,此后寰宇尽繁华!这是一本重生流,附带金手指的小说,希望大家喜欢。
  • 赌坛神话

    赌坛神话

    赌...是一种游戏!赌...是一种爱好!赌...是一种刺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赌!有人赌钱!有人赌命!
  • 剑世界里的ADC

    剑世界里的ADC

    这是剑的世界,人皆用剑,别无它法。直到,一位地球人穿越来了,他是一名冠军AD……
  • 莫名开始的都市之旅

    莫名开始的都市之旅

    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一次旅游所打乱,未来究竟在何方个鬼呀,能不能一天天的别给我在这瞎捣乱,让我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不好吗?
  • 剑轻云起

    剑轻云起

    一剑在手,身前无物,一剑同风,坐看云起,风轻云淡,与天同寿,这是一个站在众山之巅的剑仙在一场大战后四处游历的故事,而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不负所望。
  • 在罗德岛打工的干员

    在罗德岛打工的干员

    一觉醒来,来到明日方舟下的泰拉世界…别的不说,先去罗德岛打工吧一定要解开我心头的那个困惑阿米娅到底—『数据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