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100000030

第30章

论曰。寻伺别者。谓心粗细。心之粗性。说名为寻。心之细性。说名为伺。若尔寻伺体不异心。经即就心说二性故。此言非理。由不了达经义意故。经言所有心粗细性名寻伺者。由有此法。心起便粗。此法为寻。由有此法。心起便细。此法名伺。或作异释。故体异心。谓我不言。心之粗性名心粗性。心之细性名心细性。若尔云何。依心粗性。名心粗性。依心细性。名心细性。若尔粗细性相违故。不应寻伺一心俱生。虽一心中二体可得。用增时别。故不相违。如水与酢等分和合。体虽平等。而用有增。粗心品中。寻用增故。伺用被损。有而难觉。细心品中。伺用增故。寻用被损。有而难觉。若谓酢用一切时增故非喻者。此言非理。我不定说。以酢喻寻。伺喻于水。但有用增者即说如酢故。若心品中。寻伺二法随用增者。即说如酢。微便喻水。由是寻伺。虽一心中体俱可得。用时别故。而无一心。即粗即细。如贪痴性。虽并现行。而得说心为有贪行。随何心品。有法用增。由此为门。总摽心品。有说。现见别法所持。令其别法相续变故。心体相续既有粗细。故知别为寻伺所持。有余复言。为立寻伺。为定障故。说寻伺为心粗细性。云何知然。诸圣教内。处处于定立心名故。谓契经中。说四静虑为定根已。复说四静虑。为增上心学。又契经说。依住净戒。修习二法。谓止观已。复说。智者依住净戒。修习心慧。又契经言。离贪欲故。心得解脱。离无明故。慧得解脱。止观是彼亲近对治。故知于定建立心名。谓大仙尊。见有观行者。方欲趣入中间静虑时。有法为障。推求此障。知寻为体。复有观行者。方欲趣入第二静虑时。有法为障。推求此障。知伺为体。既能为障。故知别有。若言烦恼足为定障。何须别立寻伺障者。此言非理。烦恼唯障离染法故。非为定障。云何知然。下地烦恼有虽已断。而上地定不现前故。有虽未断。上地边定。亦现前故。又唯烦恼为定障者。应唯未断能与趣入上地为障。然寻伺等。要现在前。方与趣入上地为障。又契经说。静虑中言。寂静寻伺。离喜断乐。已离贪者。修诸定时。方说寻等寂静离断。故知烦恼外别有寻等障。于染善心。为障别故。不应责言烦恼障定。何须别立寻伺为障。是故所言为立寻伺为定障故。说寻伺为心粗细性。理善成立。定之粗障说名为寻。定之细障说名为伺。由此故说心之粗性。说名为寻。心之细性说名为伺。亦无有失。非于上地定过患中更有如斯粗细名想。故上地定。得一味名。由是彼无中间静虑非上诸地。如初静虑。于一地中。有渐除障。渐得胜定。可立中间。何故不说寻伺自相。如说。受等各别相耶。辩诸法相。有多门故。谓圣教中有约自性辩诸法相。或约相应果因功用及所缘等。且如说言。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不善。谓与无惭无愧相应。云何三摩地。谓心一境性。云何为触。谓三和合。云何为眼根。谓眼识所依。云何法智。谓于欲界所系诸行。或彼行因。或彼行灭。或彼断道。诸无漏智。如是等门。辩诸法相。皆于正理。无所乖违。是故不应责同受等。诸法性相。最极难知。辩静虑中当更分别。如是已说寻伺别相。慢憍别者。慢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胜劣若实不实。心自举恃。陵蔑于他。故名为慢。憍谓染著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于自勇健财位戒慧族等法中。先起染著。心生傲逸。于诸善本无所顾眄。故名为憍。于诸善本无所顾者。谓由心傲。于诸善业不欣修习。是谓慢憍差别之相。如是已说诸心心所品类不同俱生决定差别之相。然心心所于契经中。随义建立种种名相。今当辩此名义差别。颂曰。

心意识体一  心心所有依

有缘有行相  相应义有五

论曰。心意识三。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或种种义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或界处蕴施设差别。或复增长相续业生种子差别。如是等类。义门有异。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如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诸心心所名有所依。所缘行相相应亦尔。名义虽殊而体是一。谓心心所。以六内处。为所依故。名有所依。以色等境。为所缘故。名有所缘。即于所缘境品类相中。有能取义。故名有行相。平等俱时与他合故。说名相应。云何平等。五义等故。谓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事平等者。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有譬喻者。说唯有心无别心所。心想俱时。行相差别。不可得故。何者行相唯在想有。在识中无。深远推求。唯闻此二名言差别。曾无体义差别可知。又由至教证无心所。如世尊告阿难陀言。若无有识入母胎者。乃至广说。又说。或心或意或识长夜流转。生于地狱。乃至生天。又说。士夫即是六界。所谓地界乃至识界。又说。我今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又说。我今不见一法若不修习则不调柔无所堪能犹如心者。又如契经伽他中说。

心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能调伏难伏  我说婆罗门

此等诸经皆遮心所。又于心所。多兴诤论。故知离心无别有体。谓执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兴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或说有十。或说十四。故唯有识随位而流。说有多种心心所别。如甘蔗汁。如倡伎人。故无受等别体可得。心心所法。共一境转。生住灭等。分位是同。善不善等性类无异。体相差别。实难了知。非诸劣智能生胜解。故契经言。心心所法。展转相应。若受若想若思若识。如是等法和杂不离。不可施设差别之相。故应于此发起正勤求生胜解了差别相。诸契经中。处处说有受想思等。识俱生故。不可由不得一类别相便总拨一切圣教真理。纵仁于此识想差别。若得不得。然其想相离于识体。决定别有。我于此二差别相中。分明证得。谓若于彼诸境界中。总了其体。说名为识。别取名相。施设名想。复云何知。此二俱起。非于境界总了体识。无间灭已。别取名相。施设识生即名为想。由阿笈摩及正理故。阿笈摩者。谓契经中。先说识已。后说俱生受想思故。言正理者。谓于眼识所了色中。取相名想。若于后时。想方起者。前色已灭。云何今时有相可取。辩本事品。已遮眼识缘过去境。若言意识能取彼相。理亦不然。经说。眼触所生想故。若谓此如意近行说。此亦非理。意识不从触所生故。犹如眼识。非有诸识三和所生。如何可言识从触起。若彼复执。从意识后方生意地能取相想。此非眼识无间所生。便违所言如意近行。又从身触所生身受。若同彼想不现领纳身所取境。如何现前分明随领顺苦等触。不应许此领纳过去所触境生相分明故。又生次第。理不成故。谓经所说。眼触所生受想及思。三心所法。眼识无间。谁定先生。彼许此三是识差别。故识不可多体俱生。定次第生。无因证故。应说三法谁最初起。虽引至教证唯有心。而于义中无证功力。识于诸处有胜功能。非诸心所。是故偏说。又诸心所无不依心。但说所依能依已显。又心心所。随处随时。用有增微。就增者说。或有心品。识用增强。或受或想或复思等。随一一法用增强位。以此为门。总摽心品。故唯说识。不妨有余。心独行言。为遮心并起。不遮心所。如言人独行。故所引经。无证功力。言于心所有多诤论。故知离心无别体者。此亦不然。皆信有故。谓依理教。诸大论师。皆信离心别有心所。但于多少数增减中。经无定说。故兴诤论。若执受等是心差别。如何即心可名心所。据何定理。说识为心。复以何缘。即名心所。若谓诸识体即是心。受等诸法。是心体类。心相续中。有此法故。名心所者。何故不言所造诸色即是大种体类差别。即于地等相续位中。有此法故。名为所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离大种外。别有所造。辩本事中已广成立。若责何故知心所法决定离心别有体者。由阿笈摩及正理故。阿笈摩者。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触。俱生受想思等心所。如是诸法。是心种类。依止于心。系属于心。故名心所。此俱生言不说无间。但显心所同时而生。俱有因中。当更成立。又不容有心体俱生。故知但说心所俱起。若谓如前所引经说。心心所法。展转相应。若受若想若思若识。如是等法和杂不离。不可施设差别相者。此经意显。心所与心其体无别。此亦非理。寿识暖三。亦同此说。应无别体。不可说言识之与暖其体无别。又和杂言。显有别体。非无别体可说和杂。若唯有识。前识灭已。后识方生。云何可言如是等法和杂不离。若言由此受想思识无间生故名和杂者。此亦不然。理不成故。余契经说俱生言故。或识无间有此法生。容可说言和杂不离。非识无间有受等三俱时而起。如何可说受想思等与识和杂。故彼所执理教相违。又契经言。修观行者。得他心智。能知他心及心所法。而记别言。汝意如是。汝意如此。汝有此寻。汝有此伺。乃至广说。不应即心名为心所。如前已辩。由是等类诸阿笈摩。证知离心别有心所。由正理者。如前所说。谓于眼识所了色中。取相名想。若于后时。想方起者。前色已灭。云何今时有相可取。乃至广说。有余复言。如契经说。

名映于一切  无有过名者

由此名一法  皆随自在行

名者即是受相行识。既言一法。故知唯心无别心所。此言非理。以名如色多体成故。如契经言。法有二种。谓名及色。非大种等差别相法一法为性。此亦应尔。有余复言。若心心所。其体各异。于一心品。应有众多。能觉了用。故心所法应不异心。此亦不然。能觉了用。体唯一故。觉了谓慧。非心心所皆慧为体。如何令余非觉了性成觉了体。故无斯过。有余复言。我等现见唯有一识。渐次而转。故知离心。无别心所。此亦非理。受等如心体相分明。现可取故。又心心所。虽体俱生。而其功用。非无先后用增强位。体方可知。如诸大种。此亦应尔。有何定因。唯心心所俱时而起。说名相应。非诸大种。或所造色。由大种等体有增不增故。若尔心所体亦应然。不尔一相体无增故。又契经说。见为根信证智相应。故诸大种。或所造色。无相应义。若言不尔不遮余故。非彼经中说诸色法无相应义。又亦说色有相应故。谓于诤处。说二相应。此言非理。太过失故。如于一分佛说色言。应一切法皆色为体。若言世尊唯说大种所造为色。此亦非理。不遮余故。若谓变坏故名为色。知此色言。已遮余法。此亦非理。唯变坏义。非定知故。若谓经言手等触对故名变坏。唯变碍义。是色非余。此亦非理。不决定故。非彼经中说唯变坏是色非余。又余经中。亦说无色有变碍故。谓契经言。意为可意不可意法之所变碍。故无色法亦应是色。如是经言。了别境界。故名为识。应诸色法亦识为体。若谓不然。曾无说色识为体故。此不应理。如想受等。应成识故。又不遮故。若谓如何无所缘法而得说为了境识者。此亦非理。自计度故。何处经言。无所缘法不能了境。又何处说。色无所缘。是故应唯心心所法。有相应义。同一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等故。诸契经中。见心心所有如是义。非大种等。以大种等方处势用各各差别。虽暂和合不相离故假说相应。而非毕竟有相应义。唯心心所。毕竟相应。故相应言。义善成立。有余师说。如一器中煎水涌沸击烂烧动四用差别。俱时有故。知四大种。异体和杂。实有义成。如是众多心心所法。展转相助。虽同一时所依所缘行相相似。而其势用各各差别。无杂乱故。知有别体。如斯论旨诸部极成。皆已共摧唯有心论。故心心所别有义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妻主的哥哥

    妻主的哥哥

    “老天的宝贝”天悦和天铖离奇穿越到女尊国。无意间的走失,让强势的哥哥天铖在女尊男卑的国度里受尽颠沛流离,而软弱的妹妹天悦又如何踏上寻兄之路?冷漠的蝶衣,步步试探究竟是敌是友?痴儿青衣次次危难能否化险为夷?还有神秘的沈墨风,清傲的慕容雪——各个美男究竟何去何从?
  • 神秘王爷的刁蛮妃

    神秘王爷的刁蛮妃

    “王爷,深更半夜不睡觉来这里不太好吧!”“有什么不好的呢?我的王妃~”他正邪魅的笑着“王爷,您不要节操我还要呢!”她着那只邪魅笑着的妖孽大吼“你本就是本王的王妃,不如早点,你觉得如何”男子从后面抱住她,把她抱住怀里在她的耳畔吐气。“王爷,请您放开我”她脸爆红的说“如果我说不呢?”他勾起了她的下巴“我.....唔”她还没说完就被他吻上了樱唇。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温柔得让人沉醉的吻。
  • 大神师父是个傲娇鬼

    大神师父是个傲娇鬼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重生归来,撩美男,揍忘恩负义之徒,驭兽炼丹两不误,大神师父在身边保驾护航,这感觉不要太爽。只是自诩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她,今生依旧落入了某大神的温柔圈套。“师父,我好喜欢你。”某女醉醺醺地发着酒疯。某大神大手一捞,“准了。”霸气地将人禁锢在了自己怀中。
  • 乱世人间行

    乱世人间行

    修行者虽能飞天入地,搬山填海,与天地相争!人之极致也!非仙非神也!人若能活到极致,神仙之流又有何可羡慕的!有人就有江湖!有修行者的地方更甚!
  • 洪荒开天后

    洪荒开天后

    “什么?蚩尤大魔神和我爹是三千年前的结拜兄弟?是我的大伯?”水黎轩一脸绝望,颤声道:“我今年多大了?”“小主人,你今年13岁啊!两年后就要举行成人礼的,这是我弱水部落最盛大的日子?”老人小心翼翼地回复。一脸绝望:“小主人失忆了不成?蚩尤大巫作为九黎族的王,也是你的大舅,与魔神可是没有一点关系啊!”
  • 快穿之你的人设还要吗

    快穿之你的人设还要吗

    事实证明,人倒起霉来,是喝水都会呛死的。非常巧,顾若就是这个以生命作实践的人。好端端喝一口水,也不知道是老天瞥了她一眼还是怎么着,她突然喘地上气不接下气,在家里活生生地把自己呛死了。乌龙死后,她穿越了,有福利的那种。
  •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途经一场寂静时光

    遥望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时,到底多少具爱情的躯骸正在一点点失去温度。也许会擦肩而过,也许会成仇反目,也许会相忘于江湖。但是当黑暗降临,孤独蚀骨,在大脑沟回的纹路里,剩下最多的记忆,还是温暖。所有的爱恨情仇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当我们年华老去,躺在摇椅里,嘴角的那一抹微笑,但是,从来不曾后悔。失去与拥有,挥霍和珍惜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关于爱情,关于温暖,关于记忆,关于误会,关于秘密,关于背叛,关于迷失,关于逃离,关于那些活在纸上的我们每一个人,编织成那一条最华丽的成长轨迹。
  • 绝世毒妃:逆天七小姐

    绝世毒妃:逆天七小姐

    【全文完】安以若,华夏毒医世家第五代传人。一朝穿越,沦为安府废材七小姐。废材翻身,盛世风华,绝代容颜,轻功绝世,翻手飞刀,覆手银针。昔日废材,如今盛世风华,睥睨天下。前世今朝两茫茫,记忆醒,王者归,笑江湖。三世今生天注定,爱恨缘,浮生怨,今朝醉。一袭紫衣飞扬,笑傲江湖。一袭红衣傲天,宠妻上天。“娘子,待我平定天下,许你一世长安!”笔墨纵横,落下三千惆怅。丹青妙手,泼墨渲染祭年。红颜劫,樱花似雪漫天扬。可曾记得奈何桥边飘逸的身影。丹青妙手在宣纸上渲染出江山,墨笔飞扬书写着纵横的牵绊,黛眉轻佻遥望着尘世的凄美,鱼台钓月回忆着以往的沧桑……我愿执你之手,与你共度三世风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天武域

    玄天武域

    他一路走来,遇强则强;练无上神功,灭无尽敌人;最终超脱于凡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