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0100000215

第215章

论曰。八本等至随其所应。若全不成而获得者。诸净等至由二因缘。一由离染。谓在下地离下染时。二由受生。谓从上地生自地时。下七皆然有顶不尔。唯由离染无上地故。无从上地于彼受生。此中但说本等至者。以诸近分未离染时。有全不成由加行得。遮何故说全不成言。为遮已成更得少分。如由加行得净本等至。及由退故得彼顺退分。即依此义作是问言。颇有净定由离染得。由离染舍。由退得。由退舍。由生得。由生舍耶。曰有。谓顺退分。且初静虑顺退分摄。离欲染时得。离自染时舍退。离自染得退。离欲染舍。从上生自得。从自生下舍。余地所摄应如理思。无漏但由离染故得。谓圣离下染得上地无漏。此亦但据全不成者。若先已成余时亦得。谓尽智位得无学道。于练根时得学无学。余加行及退皆如理应思。虽有由入正性离生。获得根本无漏等至。而非决定。以次第者尔时未得根本定故。此中但论决定得者。圣离下染必定获得。上地根本无漏定故。染由受生及退故得。谓上地没生下地时得下地染。及于此地离染退时得此地染。无由离染及加行得。如是二时能舍染故。何等至无间有几等至生。颂曰。

无漏次生善  上下至第三

净次生亦然  兼生自地染

染生自净染  并下一地净

死净生一切  染生自下染

论曰。无漏次生。自上下善。善言具摄净及无漏。极相违故必不生染。然于上下各至第三。远故无能超生第四。故于无漏七等至中。从初静虑无间生六。谓自二三各净无漏。无所有处无间生七。谓自下六上地唯净。第二静虑无间生八。谓自上六并下地二。识无边处无间生九。谓自下六并上地三。第三四空无间生十。谓上下八并自地二。类智无间能生无色。法智不然依缘别故。从净等至所生亦然。而各兼生自地染污。故有顶净无间生六。谓自净染下净无漏。从初静虑无间生七。无所有八第二定九。识处生十余生十一。从染等至生自净染。并生次下一地净定。谓为自地烦恼所逼。于下净定亦生尊重故有从染生。次下净极相违故不生无漏。若于染净能正了知。可能从染转生下净。是则此净还从净生。以正了知是净摄故。非诸染污能正了知。如何彼能从染生净。先愿力故谓先愿言。宁得下净不须上染。先愿势力随相续转故。后从染生下净定。如先立愿方趣睡眠。至所期时便能觉悟。如是所说净染生染。但约在定净及染说。若生净染生染不然。谓命终时从生得净。一一无间生一切染。若从生染一一无间。能生自地一切。下染不生上者未离下故。所言从净生无漏者。为一切种皆能生耶。不尔云何。颂曰。

净定有四种  谓即顺退分

顺住顺胜进  顺决择分摄

如次顺烦恼  自上地无漏

互相望如次  生二三三一

论曰。诸净等至总有四种。一顺退分摄。二顺住分摄。三顺胜进分摄。四顺决择分摄。地各有四有顶唯三。由彼更无上地可趣。故彼地无有顺胜进分摄。于此四中唯第四分能生无漏。所以者何。由此四种有如是相。顺退分能顺烦恼。顺住分能顺自地。顺胜进分能顺上地。顺决择分能顺无漏。故诸无漏唯从此生。有余师言。顺退分者住彼可退。顺住分者住彼不退。亦不升进。顺胜进分者住彼能升进。顺决择分者住彼起圣道。有言住彼顺通达谛。由此无间能入离生。应知此中决定义者。谓诸圣道必此无间生。非此无间必能生圣道。若异此者是则应说。唯世第一法名顺决择分。有余师言。顺退分者。与诸烦恼下上相杂。染净展转现在前故。顺住分者。能以种种粗等行相。弃背下地静等行相摄受自地。顺胜进分者。观自地过上地功德。顺决择分者。如暖顶忍世第一法。无漏无间何分现前。有说通三除顺退分。理实唯二谓后二种。诸有修习超等至等。唯顺决择最坚胜故。诸瑜伽师作如是说。若观行者于自地定。不善通达不恒安住。于上地定不能欣求。数数现行顺下地想。彼之等持名顺退分。或由自地离染退得名顺退分。成就此定补特伽罗名为退者。如成牛行说名为牛。凶勃难回说名牛行。于自地定耽著不舍。于上地定不能欣求。彼之等持名顺住分。于自地定虽能多住而不耽著。于上地定欣乐。牵引彼之等持。名顺胜进分。于自上定皆不耽著多住厌想。为欲令断彼之等持。名顺决择分。诸有安住顺退分者。于广大果心多系缚。诸有安住顺住分者。数住自定不能上求。诸有安住顺胜进者。能展转求所余胜定。然胜进分总有二种。一者自地殊胜功德。二者上地殊胜功德。若能牵引彼名顺胜进分。此有二类或厌或欣。诸有安住顺决择者。乐断诸有乐修无漏。是名安住四分者别。若顺烦恼名顺退分。诸阿罗汉宁有退理。非彼犹有顺退分定。可令现行离染舍故。虽有此难而实无违。谓顺住中有顺退者。亦得建立顺退分名。从彼有退如先已说。此四相望互相生者。初能生二谓顺退住。第二生三除顺决择。第三生三除顺退分。第四生一谓自非余。有说亦生顺胜进分。如上所言净及无漏。皆能上下超至第三。行者如何修超等至。加行成满差别云何。颂曰。

二类定顺逆  均间次及超

至间超为成  三洲利无学

论曰。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往上名顺还下名逆。同类名均异类名间。相邻名次越一名超。谓观行者修超定时。先于有漏八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无漏七地等至。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次现前数习。次于有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次于无漏顺逆均超现前数习。是名修习超加行满。后于有漏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此中超者谓顿超二。一者超地。二者超法。唯能超一故至第三。远故无能超入第四。修超等至唯欲三洲除北俱卢。然通男女不时解脱诸阿罗汉。要得无诤妙愿智等。边际定者能超非余。定自在故无烦恼故。时解脱者虽无烦恼。定不自在。诸见至者虽定自在有余烦恼。故皆不能修超等至。胜解作意不能无间。修超等至势力劣故。此诸等至依何身起。颂曰。

诸定依自下  非上无用故

唯生有顶圣  起下尽余惑

论曰。诸等至起依自下身。依上地身无容起下。上地起下无所用故。自有胜定故下势力劣故。已弃舍故可厌毁故。总相虽然若委细说。圣生有顶必起无漏无所有处。为尽自地所余烦恼。自无圣道欣乐起故。唯无所有最邻近故。起彼现前尽余烦恼。离无漏道必无有能。断彼余惑成阿罗汉。是故有顶无漏无所有处依九地身。有漏无所有处依八地身。有漏无漏识无边处依七地身。空无边处依六地身。乃至初定依二地身谓自及欲。若成就依有漏如起无漏。一切依九地身。诸等至中谁缘何境。颂曰。

味定缘自系  净无漏遍缘

根本善无色  不缘下有漏

论曰。味定但缘自地有漏法。以有漏法是所系事故。所系言显是三有摄。不缘无漏法爱行相转故。若爱无漏应非烦恼。不缘上地法爱界地别故。不缘下地法已离彼贪故。净及无漏俱能遍缘。自上下地有为无为皆为境故。有差别者无记无为非无漏境。唯于有法说能遍缘。无非所缘前已说故。根本地摄善无色定。不缘下地诸有漏法。以下地法不寂静故。本善无色极寂静故。由此理故经于无色。皆言超越一切下地。于诸静虑不如是说。以本无色不缘下系。是故于下说超越言。诸静虑中有遍缘智。故于下地不言超越。既说超越色想等言。故知但依超所缘说。若此超越为显离系。应说超一切非唯色想等。又静虑中应言超越。自上地法无不能缘。虽亦能缘下地无漏。而但缘类不缘法品。以但能缘目全治故。法非全治如先已说。又法品道于无色界。虽能对治是客非主。亦不能缘下地法灭。既遮无色根本缘下。义准近分有缘下能。彼无间道必缘下故。味净无漏三等至中。何等力能断诸烦恼。颂曰。

无漏能断惑  及诸净近分

论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本净尚无能况诸染能断。谓本净定不能断下已离染故。不能断上以胜己故。不能断自与自地惑同一缚故。又自于自非对治故。若净近分亦能断惑。以皆能断次下地故。中间摄净亦不能断。近分有几何受相应。于味等三为皆具不。颂曰。

近分八舍净  初亦圣或三

论曰。诸近分定亦有八种。与八根本为入门故。一切唯一舍受相应。作功用转故未离下怖故。此八近分皆净定摄。唯初近分亦通无漏。皆无有味离染道故。上七近分无无漏者。于自地法不厌背故。唯初近分通无漏者。于自地法能厌背故。此地极邻近多灾患界故。以诸欲贪由寻伺起。此地犹有寻伺随故。若尔何缘毗婆沙说。诸近分地有结生心。非无染心有结生理。故应近分有味相应。今于此中遮有定染。不遮生染故不相违。或有余师作如是说。初近分定亦有定染。未起根本亦贪此故。由此未至具有三种。中间静虑与诸近分。为无别义为亦有殊。义亦有殊谓诸近分。是离染道入根本因中间不然。复有别义。颂曰。

中静虑无寻  具三唯舍受

论曰。初本近分寻伺相应。上七定中皆无寻伺。唯中静虑有伺无寻。故彼胜初未及第二。依此义故立中间名。由此上无中间静虑。一地升降无如此故。谓中间定初静虑摄而有差别。谓此减寻上立中间。减何成异故中间定初有上无。岂不契经说七依定。宁知别有未至中间。由有契经及正理故且有未至。如契经言诸有未能入初定等。具足安住而由圣慧。于现法中得诸漏尽。若无未至圣慧依何。又苏使摩契经中说。有慧解脱者不得根本定。岂不依定成慧解脱。由此证知有未至定有中间定。如契经说有寻伺等三三摩地。经说初定与寻伺俱。第二等中寻伺皆息。若无中静虑谁有伺无寻。以心心所渐次息故。理应有定有伺无寻。又大梵王是世界主。离中间定谁为胜因。由此证知有中间定。然佛不数说有未至中间。以二即初静虑摄故。说初静虑即已说彼。唯初近分名未至者。为欲简别余近分故。非此近分乘先定起。又非住此已起爱味。依如是义立未至名。非上定边亦名未至。皆乘先定势力引生。及住彼时已起味故。毗婆沙者作如是说。未至本地立未至名。是本地德未现前义。此中间定具味等三。以别系属一生处故。谓极修习中间定者。未来当在大梵处生。故亦具三如根本定。非根本地起爱贪彼。如所味有别能味亦别故。此有胜德可爱味故。无漏定生亦渐减故。此亦一向舍受相应。无三识身故无乐受。无喜受者已不共初。然于初贪未能离故。又由自勉功用转故。由此说为苦通行摄。非忧苦者已出欲故。由此一向舍受相应。此定能招大梵处果。多修习者为大梵故。

同类推荐
  •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An Essay on the East-India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说剑吟

    说剑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The Story of the Amul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瑜伽师地论释

    瑜伽师地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历代词话

    历代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攻略男神大作战

    快穿系统:攻略男神大作战

    任潇潇人生有三大最爱,一是自己的小命,二是金钱,而三就是美男了……一次死亡让她遇见了系统这个小正太,听说做任务能够见美男,呵呵……果断做,美男啊~美男,她任潇潇来了……温情竹马√,霸道总裁√,傲娇正太√,病娇哥哥√
  • 倘若青春长存,定不时光荏苒

    倘若青春长存,定不时光荏苒

    “谢谢你,让我的青春年华更美好。““不用谢。对了,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嗯?”“如果青春能够长存,是不是就不会偷偷溜走了呢?”他沉默不语,过一会儿,却说:“也许吧……”青春,的确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词语,却包含着无数人流逝过的大好年华。然而,一切也由青春作为开头,以假如作为结尾。一个女孩,原本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为一件又一件扑朔迷离的事件所困扰。辛亏,被青春谱写为永不改变的美好回忆。
  • 武弑诛天

    武弑诛天

    徒手撕裂天穹,一怒天地变色。即可只手遮天,亦可御统天河。一代天骄云铮,被奸人杀害,不幸陨落。几千年后,他重活于世,复生于幽州城一纨绔少爷体内。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多了一个天才。习无上神功,觉醒龙族血脉,一步一步轰杀出一条通往武道至强者的不朽之路!神佛避让,诸圣畏惧,万族诚服,这便是我云铮的道路!(新书开坑,存稿20W,每日稳定更新,求收藏推荐!)
  • 恋爱契约值加壹

    恋爱契约值加壹

    人家撞帅哥,她也撞帅哥,可为什么差距那么大a?人家撞帅哥能喜结连理,她撞帅哥为什么就成了【陪吃陪喝陪玩】的女佣啊,谁来解谜!!!果然是小说信不得,不然她也不会那么苦逼了。可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那个恶劣分子其实也不是那么坏呢?天啊,她脑子不会是秀逗了吧!!!
  • 大汉最强外戚

    大汉最强外戚

    秦汉相争数十年,以只凭勇武从而众叛亲离的项羽自刎乌江,以礼贤下士委曲求全但心有天下之志的汉高祖刘邦做了天下落下了这段波澜壮阔历史桥段的华丽大幕。但是殊不知夺得锦绣如画江山的高皇帝刘邦极其后代皇帝却迎来一个只能和亲忍让却无法凭借大汉军事力量制裁的敌人——匈奴!后代因为祖上世代经商的缘故成为华裔,但是从小就十分仰慕自己祖国那源远流长文化和万世不落的辉煌荣光的熊武在刚刚拿到国籍满心欢喜回国的那一刻的时候就遭遇了空难,结果就凉凉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汉景帝元年了……
  • 快穿逆袭:拯救反派boss

    快穿逆袭:拯救反派boss

    (1v1宠文)#当星际当红偶像再遇星际大佬#叶初阳:“精神力被困虚拟世界,需要我去拯救?”小一:“是的。情况危急,您是我们最后的希望!”被誉为最后希望的叶初阳进入虚拟世界,找到他之后——“失忆了?什么都不记得?”他一脸奸笑:“东方羲,你可算落我手里了!!!”
  • 西游魔仙传

    西游魔仙传

    西游终究无归者,九世仍然重轮回,世间有三苦: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世间有三磨:孟婆汤,黑白无常,彼岸花。世间有三难:摘星,望月,被爱。你若成仙我定自灭魔界,你若成魔我愿用一世修为渡你此劫!哪怕万劫不复…作者:ws木头人
  • 光头武僧在都市

    光头武僧在都市

    某论坛主题——“如果你能拥有一个dnd职业的能力,你愿意选择什么”易秋回复道:“当然是武僧啊!身体棒,跑得快。自带毒和疾病免疫,赤手就能怼流氓,在种花家这种武器管制而且食物自带化学元素表的情况下简直不能太赞,而且光头作为大佬标志自带威慑+3的buff啊……”于是易秋就真的成了武僧……这是一个普通地球青年获得武僧能力,没事刷刷副本,偶尔惩恶扬善的故事。书友群:166575132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因此,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推出了这本人生读本。“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以佛家感悟人世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汇了众多禅林小故事和生活智慧故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禅悟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