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3400000042

第42章 两个老太太

第四节:两个老太太

舍爱莲之风席卷着全师的每一个角落,舍爱莲思想,已成为改造人们思想的太阳。在那段时间里,舍爱莲精神已成为领导语言表达的惯性,几乎逢会必讲。在举行的各类学习班,要求人人作态。但就在此时,却把一道难题,悄悄地塞进我们的怀里。

这是一个清晨,韩政委终于找到了我们的门下。以几乎严肃的表情说:“现在,全师各单位都在培养自己的典型,我们也不要例外,也得有自己的典型呀!一旦典型在手,工作的大局就不用惹”。韩政委的话,等于向我们下达的又一道战令,因此得登营拔寨,冲锋陷阵了。

在团政治处,主持宣传的共有三人,我是团长的兼职秘书,自然成了团长手中的一只棋子。鉴于山区人才奇缺,韩政委大手一挥,便把两位知青调到了政治处,担任专职的宣传报导员,终于把压在肩上的担子,把其中的部份分解了出去。

为了培养典型,我们倾巢出动了。经过满山遍野的查找,却怎也无法发现一位高、大、全、美的人物,于是有点惶惶不可终日了。那一次,我们到师部听报告,从各团输送过来的典型中,大部分是外表华丽的女知青。他们有文化,有美貌,善于表达,当然成为各级的抢手货。而我们呢?知青本来就不多,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终于达不到理想。这时,陈小娟终于撞到了枪口上,当我们准备对她的事迹进行归整时,她本人极力反对,并动员大佛团长出面制止,我们又一次无计了。大佛团长的意思是,太年轻,经不起风浪,既然大佛团长如此之说,我们只好就此作罢。在处处碰壁,在走投无路下,终于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那一天,在无意中,一个60多岁的老太婆终于撞到了我们的脑门上。她已60多岁,但不甘寂寞,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职工缝补衣物。看到连队来了许多知青,他们第一次远离家门,生活不会料理。于是,她发现哪位青年身体不适,就把他们拉扯到家里来,帮他们煎药,煲粥给他们吃,就像母亲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知青们因此很感动,并称她为“妈妈”。据连队的介绍,我们上门了,终于找到了她。现巳60多岁高龄的她,驼着的背梁,行走时形成一个“7”字形,人未到时,头已经伸到,老在人们的屁股下面转动着。

“杨大妈呀,你为什么天天为人做好事,而你又从来不对人说,这图的是什么啊。”我们问起她。

“工人天天出工在外,家里的事情我就帮他们料理一下,也没有什么的。”杨大妈说。她表现得平静,没有什么豪言壮语。

“你经常为青年们煲药、煲粥什么的,哪来的米呀?”我们问。

“他们客气,吃得少,用不了多少米。他们年纪小,又远离父母,想起来觉得可怜,于是关心他们一下而已。”杨大妈终于还原了她思想的本意,没有跨大其词。但无法提升,自然达不到高、大、全、美的境界。

尽管通过拔高,达到了高、大、全、美,但以她这番模样,只字不识,就是写好了稿子给她,也无法读。在强调高、大、全、美的年代里,够不上典型,于是作罢了。

这时,有人向我们介绍说F连有一位家属,她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管胶十多亩,实属可贵。于是,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到那里。这里在水库水的包围下,水陆不通,如果走陆路,只能绕过一个半月形的大湾才能走出去。如果走水路,就得派人划着竹排把你送到对岸。这里的竹排是家庭出行必备。三根大麻竹拼成的竹排,如果是初次乘坐,一旦失重就会滑落水中,造成伤亡在所难免。那年,有一位上头来的知识分子,在返回时,他力邀职工用竹排把他送到对岸。谁知上了竹排后,以尝试一番乘坐竹排的滋味。他水性不行,不会找平行,一个摇晃便跌入水中,一条生命就这样结束了。过后因此还闹出点事情来。

我们到了连队后,找到了单位领导。据他们介绍,家属姓钟,丈夫早年去世,身边有两个孩子,都成了家。也是一位年过60岁的太妈。她伸手向连队要了一片橡胶林,共十三亩。连队没有给她肥料及一切管理费用,她就到村前村后,收集散乱的猪屎牛粪,施肥、除草,管理等,一律自主地进行,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坚持了数年,从不间断。

“钟姨,你今年多大了?”我们开始对她进行了采访。

“什么?我听不清呀!”她边说,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说。看来她耳聋,听力有问题。

“我问你,今年高寿?”我又提高声调,反复地问着。

“啊!你是说天快下雨了?不怕,我备有雨衣呀!”她答非所问。

我们提高了音量,配合手语大声问地起来后,她才久久地说:“啊,我今年65岁。”说完有点懊丧地低下了头。

“你为什么不好好在家休息,要上山管胶呀?”我们又提高音量地问。了解彩访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心中的思想、感情,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反复地进行思想交流,属于写作的第一道工序,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哎呀,我家呀就住在办公室的对面,那里乱蓬蓬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她以为我们要去她家坐,于是她说。

“我是说,你这什么不在家里休息,而天天上山管理胶苗图的是什么?”我们在配合手语加问话。

“噢,我天天在家闲着,出来做些事,对国家也是贡献噢,天天闲着在家做什么呢?”看来钟老太,语言不多,句句说在心里,我们不能不为她的精神而赞服。

调查归来,我们只能扫兴而归。因为面对着采访,现在即使再用工,进行怎能样的挖(挖掘)、拔(拔高)、提(提炼)、培(培养、培训)的技巧,也不会达到高、大、全、美的型象。于是如实地向韩政委作了汇报。

韩政委说:“这就是典型,现在就是要采取什么手段,去如何发挥她们在职工中的推动作用的问题。如果要她们上台演讲就没有必要,因为她们没有文化,连听话都有困难。但我们可以把她们的材料整理出来,向全团下发,再由各连队组织职工去宣读,通过对材料的推广学习,去发挥典型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一种办法,何必非要请她们走上中呢?”韩政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摆设,不搞空架子,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指路。

根据团党委的决定,我们采取分工负责的方法,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两份题为《60岁老人的一颗红心》、《橡胶林里闪耀着一颗爱国心》的文章。材料以政治处的名义下发,全团通过职工学习日,安排学习。那时上级有规定,职工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学习,叫做天天读。我们发挥典型的作用,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一种创造。这里没有轰轰隆隆,没有电闪雷鸣,而是稍悄悄地进行着。

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两位老太太终于成明星了。职工们不约而同地找上门来,向两位老人请教,要求俩位老人谈经验。其中有一位女知青,找到了杨大妈的门下。一进门便说:“大妈,你好啊!你不愧为我们知青的好妈妈,我们知识青年从小就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妈妈,你就是我们知识青年的好妈妈!我代表所有的知识青年向你老人家问好,祝你健康长寿!”最后,还把几元钱塞到老人的手里。但老人家执意不要,过后只能通过别人之手,把钱退给那位青年的手中。

那一天,有一位S团的政治处主管张大民,从远路到我们团联系业务。席间,他突然暴出了一句惊心动魄的话,着实使我们政治处黄主任始料不及。他说:“你们团培养出来的典型,不是老太婆,就是驼背的,难道你们没有人了吗?象我们团呀,典型都是年轻美貌的女知青。她们一站到讲台上,便把会场给镇住了,于是引发了共鸣。紧接着以她可人的口才,便引发出强烈的政治效应,这就是典型的力量呀!”

黄主任连声说:“你们好呀,我们真为你们骄傲。我们团的那俩位老人呀,是从另一个方向为全团做出了榜样,这是实实在在的,是一般人无法代替的,也许与你们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我们实在不想那么去做。”自然黄主任的回答,也是独出心裁的。

听说那位S团的政治处主管张大民,对典型的挖掘很有一套。他们团光是知青,就来了几百人,貌美者众,怪不得招来了那么多犯罪的案件。光由师部出面查处的男女关系就不下于10起。听说有几位团级领导,就是因为男女关系被拉下了水,其中有一位就是团政治处主管。他们培养的全是年轻貌美的女性,相信他们是卯足了功夫的。

这是一次全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汇报会,中心议题是紧紧围绕培养典型为中心进行,各团的政委与团长参加。那时,政委与团长的职责没有绝对划分,只要涉及到全局内容的,都得参加。

A团,培养典型两个,女,知青,芳龄22、23,职务:橡胶管理;

C团,培养典型俩个,知青,一男一女,芳龄25、23,一位从事养猪业,一位从事苗圃管理;

K团,培养典型俩个,一位知青,一位本场职工子弟,均为女性,芳龄21、24;

H团,培养典型俩个,女,芳龄65、63,均为职工家属.。

坐在一旁的大佛团长在静静地听着。他开始越来越感到不是滋味:各团培养的典型,知青占了70%,而75%均为女性,芳龄都在25岁以下。这是偶然,还是现实呢?我们团的那两位老太婆就不应属于典型之例吗?

在会上,针对典型挑选的条件,一度争论不休。到底是否需要把年轻貌美列入选择的条件?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说,典型是同类的代表,目前知识青年居多,挑选了一定比例知青,对于稳定知识青年队伍非常必要。有的认为:典型就是一道风景,一定的貌美可以驾驭现场,容易引发轰动效应。

坐在一旁的韩政委与大佛团长,静静地听着每一位的发言者。开始时,他一言不发,最后大佛团长突然挺起了腰杆,看来他已胸有成竹,于是他终于要发言。他说:“我们之所以需要培养典型,是要发挥典型对工作、对思想的引导与启迪作用。靠什么去引导呢?就是典型的思想,是崇高而伟大的品质,而不是美貌。如果是美貌,就是在那里选美,而不是培养典型了。我们不要把典型的培养推向不正常的轨道上。我们团历来人才缺乏,年轻美貌的人才少,也许是我们的一个劣势,但我们不会执意去追求这个美点,我们实在做不到,同时也不想这样去做。我们团培养起来的那两位老太太,她们的思想品质驾驭了全团,驾驭了职工的思想,我们一直为她们而骄傲,她们不愧是我们团的一面旗帜。”

大佛团长的发言,有赞成,也有反对,但最终持反对意见的毕竟是少数。大家的意见是,典型主要是看是否对工作的大局发挥启动性作用为标准,而不是什么身份与美貌。

同类推荐
  • 终极人生:一生一画

    终极人生:一生一画

    从一幅画开始,始终画不出那样的感觉————亲身体验!用尽一生的心血————画出了千古沧桑,画出无尽哀鸣!
  • 召唤我的魔法少女

    召唤我的魔法少女

    张扬坐地铁回家的途中,无意间获得了一个稻草人,却召唤出了一个强大的绝色小妞,是个萝莉妹子,而且她居然会魔法!从此,开始了他邪恶的少女养成计划……
  • 天生不是好医生

    天生不是好医生

    【每天一更保底,正常两更,多更看心情,努力保证全程无断更,安心收藏】当年,最亲近的祖父死于庸医之手,这让张少白从小立志成医。系统说,我可以帮你成为最出色的医生,不过——来完成个任务先。为了任务,他唱歌、写作、攀岩、健身、滑雪、和女生约会……总之,这是一个有关于励志青年张少白从医而终的故事。
  • 一汪深水

    一汪深水

    昏暗的教室,一场爱与希望的救赎;幽深的走廊,一场罪与无罪的争执;错乱的岁月,一场跌宕命运的抗战;手心的温存,一场荒唐不堪的爱情;眼角的泪痕,一场轰轰烈烈的青春……
  • 乱入十二年

    乱入十二年

    他是中国版的雾都孤儿,本来应该窝在实验室,好好的做一个安静的技术宅。但自从遇到一个出尘绝艳的女刺客之后,命运显然醉的一塌糊涂。技术海归男无奈乱入民国江湖,奇葩、诡异、搞笑、励志、热血……都不足以形容这段传奇。
热门推荐
  • 绝世爱恋之木槿花之恋

    绝世爱恋之木槿花之恋

    前世,她是舜木槿,今生,她是安木槿,前世,她高傲但不骄傲,今生,她平凡但不平庸,看前世今生,如何谱写不一样的人生。不管前世今生,我爱你,都如木槿花一般永恒坚韧。
  • 我成了反派头子

    我成了反派头子

    【无敌,爽文,腹黑,反派】最强反派,我不仅自己是反派,还收拢了一大批反派,建立了九州大陆最强反派势力天门,横扫九州无敌手。“这位兄弟我看你骨骼精奇,行事高调,乃万中无一的超级反派,我这有本《反派的自我休养》见与你有缘,十块元石卖给你了!”林昊踏上了一条成为反派的道路,每天不是自己去搞事,就是教导自己的手下如何搞事。 反派家族群:132785583【大量空位,可以和贼会躺的作者一起玩游戏呦~】
  • 蓝色属于大海

    蓝色属于大海

    "你爱过我么""肯定""为什么后来恨我""肯定恨你啊因为你刚刚骗我了你一直在骗我"谢柠永远不明白他的爱也不明白他的死他们的爱太深沉李永南和谢柠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爱上对方的或许是另一种方式吧不需要在一起却从没分开
  • 我的小妹就这么可爱

    我的小妹就这么可爱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最恨的莫过于“别人家的孩子”。这位大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考试从没得过第一名以外的成绩,长相出众,运动万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位还能上各种顶尖学校,赚无数金钱……我的表妹就是这么个“别人家的孩子”。自从她春节来到我家,我从此永无宁日:卖得了萌,装得了逼,玩得起小清新,吃得了重口味……不过我说,小妹,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可爱?
  • 网游之化神传说

    网游之化神传说

    孤儿的丁丁以超级特别的方式应聘成了华天集团的游戏测试玩家,当公测开始之际,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辉煌。仙器神器手到擒来,小爷一锹在手,天下我有!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苍穹武玄

    苍穹武玄

    此书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有点小兴奋,多多评论吧
  • 活着是一种修行

    活着是一种修行

    这是一本让当下社会中的人们转换心念、远离烦恼的幸福顿悟书和心灵安顿书。本书从生命、信仰、抉择、自我、挫折、欲望等最受人们关注的人生关键问题着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精彩分析和诚恳而深入的解读,让读者收获心灵的宁静,在繁华纷乱的世间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乞丐转世到异界

    乞丐转世到异界

    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为了生存每天都要向人乞讨。冷漠的人们要么不加理会,要么给一个钱就认为自己会成为佛祖。也许是老天没有开眼,他为了救人而死了。又或许老天真的开了眼,让他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了这个充满梦幻的世界。拥有前世记忆的他能否让自己从乞丐转变成一个绝世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