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9900000049

第49章 韩信攻代斩夏说 招兵巡察雁门关

第四十八回韩信攻代斩夏说招兵巡察雁门关

回前词《高阳台》

胜兵出征,直袭代城,顿使敌军惊恐。守将无能,不过信坚平庸。率兵出战无策谋,陷阵中,逃窜无成。虽骨硬,被擒不降,授首尽忠。兵马调离无奈情,只得新招募,数目不丰。闲暇凑趣,西去雁门关城。千盘百绕险山道,无尽头,惊步云中。高鸿过,飞越威楼,俯望丛峰。

话说魏王豹背汉向楚,汉王刘邦派人劝说无效,便恼动用兵,派韩信为帅,曹参灌婴两将为辅,领军平定魏国叛逆。韩信领兵到了临晋津,看魏兵依河为阻,挡住汉军去路,便设计用木罂偷渡黄河,奇谋袭敌之妙策,果然骗过了魏王豹和魏军。于是乘夜渡过河去,从背后向敌发起攻击,出其不意的占据几座城邑,便向魏都平阳城进发。魏王豹听说汉军过河入魏,顿时慌了手脚,便调兵遣将进行拦截,自己也亲自率兵出击阻敌,却遭到惨败,逃跑中被围投降,其它魏国军将兵士也均降汉军。当魏豹被押解到荥阳见汉王,竟被痛骂一通,贬为庶人完事,其家眷全部没官充役做了奴仆。但其中魏豹爱妾薄姬,却被刘邦看上做了嫔妃,竟一夜交欢得子为文帝,真也是天意昭然。韩信请兵平赵,张耳会兵同往,汉王设宴送行,张良犒军设谋,连续紧锣密鼓,开始实施灭楚大计。

且说张良完成犒军之事后,便要告辞张耳韩信,返回荥阳战地,临行前单独见韩信,当面秘授机宜。张良说道:“我这次来见将军,还有一事相告,就是攻赵与陈余交战,将军是否要活擒此人,如魏豹相似交与汉王报功?还是杀掉了事呢?”韩信猛然一听,就知张良有些事先交待,便忙道:“若是活擒怎样?即时杀掉如何!就请军师教我。”张良便道:“若是要杀死陈余,我料恩公必然不肯,或会阻拦截下,那时汉王与将军都不好办了!可这陈余太过歹毒,要是留在恩公身边,我等实在不放心,稍有疏虞,或会给恩公带来危险,就不如除掉为上策,可永远消除后患。将军可说对否?”韩信一听,觉得言之有理,便忙说道:“若是恩公执意阻拦,我还真无法下令执行,不知如何是好啊!军师可有计策否?”说的也是显为难。

张良便微然一笑道:“难道将军就没法办了吗?其实这事甚易,不必有所顾虑,尚需如此如此!便连那赵王歇一同除灭,防止恩公心慈手软,留下将后患无穷。此事办完后,恩公必定不肯干休,你就推在我身上,实话实说,此为我的主意,恩公就是着急埋怨,也是我受着,不会为难将军的,他还能怎样呢?也就不好与将军计较了。”韩信听后,连说妙计,称赞张良智谋过人,自己有所不及,心中知道张耳与张良,的确关系非同一般,竟敢违拗行事,使张耳不好计较,不是他人敢做的。也或许这是汉王的意思,真是难于猜测,于是点头应诺。张良又道:“将军知道平定赵国后,当如何办否?”韩信还是有些迷茫,说是就请军师指点。张良便道:“当要知道汉王心思,灭赵之功,不可自居,当举恩公为王,汉王才会高兴,要细心揣摩为好!”韩信听完,顿时明白了张良的用意,只有这样做,才会得到各方的满意,于是韩信很快应诺遵办。

等送张良走后,韩信与张耳商议攻赵谋略。因为赵相陈余之事,本已出兵跟从汉王攻楚,可自各国联军被楚军所败,赵兵许多散卒归国后,报说闻听张耳根本没死,还在汉军中率兵守御荥阳,这消息顿时恼动陈余,深恨汉王刘邦欺骗了他,便即与汉绝交。这次伐赵之意,韩信便以此作为话柄,谴责陈余背汉叛逆,用为攻赵的由头。那陈余本为代王,只因赵王歇不能主事,便由陈余辅助其立国,俨然大权在握,完全掌控赵国事务,难于离开归国,而派亲党夏说去做代国丞相,替他守着代国。韩信张耳挥兵长驱攻代,也是一次谋划好的突然袭击,竟然向北穿过介休和晋阳诸城,直接攻入阙与城,夏说闻听汉军兵马已到代郡,距城不过几十里,随即领兵出战。当与汉兵前队相遇时,汉将先锋曹参,跃马舞刀,直奔夏说杀来,夏说也挥刀相迎,约战了一二十回合,曹参即虚晃一刀,拍马便走,看似战败,汉兵也跟随败逃而去。

夏说见汉兵逃去,便挥兵大进,逶迤追赶下去,约莫走了二十里远,忽然两面喊声大起,左有灌婴,右有张耳,两路兵杀出,顿时冲断代兵,又见曹参返身引兵杀回,三面夹攻,杀的代兵大败。夏说眼见中计,连忙下令撤回,可汉兵却勇猛从后急追,不肯放夏说回城,走至邬东地方,已被曹参追及,抡刀割伤夏说坐骑的后股,那战马负痛倒地,竟将夏说掀翻地下,被冲上的汉兵擒住。曹参便劝其投降,夏说反骂汉王欺人无信,激怒曹参恼性,便手起刀落,将夏说劈下头颅,即挥兵攻入代城。待安民已毕,便去迎接韩信张耳,等二将帅进城后,安顿好各路兵马收复各城,收集降卒散勇,便商议再移大兵攻赵。可却在这时,接到汉王使命急书,要调回大部将士,赶到敖仓守护,只因楚军要来争夺粮道,不能没有重兵防守。

韩信只好遵命,放曹参灌婴率军回援,君命难违,也是无奈之举。那曹参率军到了邬城,竟被赵将姓戚将军所阻,经过一场恶战,曹参力把戚将军劈死,方才打通了路径,赶回敖仓守御去了。但韩信麾下军将,唯曹参灌婴最为智勇,所率军兵也都英勇善战,如今南下,只好由他们带走,韩信张耳不得不在代地招兵募勇,为下步攻赵做好准备。好在张敖便在其父身边,早年曾在此地招军募卒,有些威望根基,便好帮助出力,却也起到不小作用。因这时汉军兵马多已调回,只剩下张耳所带的原赵国军伍,再就是一些降卒,还要守护代地城垣,根本就不够用,能抽出的兵将不过两万人。闻说赵军已集兵近二十万,在太行山中的井陉关口守护,准备抗击西面的汉军,如何以少数军兵去平赵地,一时成了棘手的难事,使韩信与张耳很是着急,只好等待兵马招到,才可率军东行。

在招兵筹办粮草期间,韩信张耳仔细察看了代郡山势地形,原来这里多为高山环绕,代郡城便在南北大川中间,靠向东边山势较平地方设垒。在代城东北方向,是高耸入云的五台山,山上常年白雪罩头,形如白帽一般,使人难于攀登,多数乡民生活在大川中,村落很是稀少。在大川西面,也是崇山峻岭,离城西北不足百里处,便是一座险关,当地人号称“雁门”,也就是如今尚在的“雁门关”。其上有条通向西面草原之地的道路,是东西交流的唯一通道,险峻无比,艰难攀登才可通达,大家习惯称为关外。那里便是草原民族的家园,却也时常进犯代地,所以秦时便设关驻兵防守,也是商品交换的集市之地,联系着山关两边民众的生活需要,却也是重兵把守之地。当时代地如何发生战乱,也不敢撤出守关军伍,就是怕关外草原之民趁虚而入,抢掠代地民众物资,将人带回为奴,物品便为自用,很是珍贵得很,因其不会制造所致。

这日天气晴朗,韩信张耳便想去到雁门关巡视游览一番,因为此关守军已接受投降汉军,并派遣了所带军伍接管,军将大多已换成了亲信,安全不成问题。所以简单做些准备,便由代郡古城出来,有大道通向西北方向的雁门关,于是韩信张耳各率卫队,纵马疾向西山奔去。张敖这时也陪父亲此行,由于他曾到此招过兵,对关上地势较为熟悉,便可到关口做些介绍,韩信自然很为赞成。一队人马奔驰向前,很快到了西山脚下,而后沿着盘山道路,进入大山腹地,只见道旁两侧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危岩耸峙,险要无比。张耳韩信及所率军伍,多在中原驰骋作战,虽也有少数人曾越过秦岭,走过高山大川,却也是在这盘绕崎岖的山道中,显得有些心惊胆战。可见张耳韩信两人饶有兴趣,不时指点群山险道,互相说些赞叹话语,倒是风趣无限,便也都紧随其后,不敢稍有疏忽。待走到中途,忽见前面先头探马来报,说是山路渐陡,行进攀登艰难,请将军们善操坐骑,以免遇到险情。

张耳韩信忙抬头向上看去,只见山峰渐入云端,上山道路不知要绕多少弯,而往下望,竟看到刚才上来的道路,如同一条飘带,弯曲盘绕在山峰脚下,感觉十分壮美。于是张耳说道:“听人说这雁门关,是这北地最险要的关隘,今日看来还真是不假!”韩信忙道:“恩公说的是,若是没到过此地,还真不知这雁门关的险峻哩!可要小心坐骑,不可有所闪失呀!”说完便叫过身边卫士,要在前面骑行,保护好张耳的安全,不可出现任何纰漏,那几个卫将兵弁自是应诺,便赶在了张耳周围,一同护卫前行。张耳便呵呵笑道:“将军不必太过担心,吾曾走过太行山的险路,骑术还是娴熟的,这些高山大道,比起那些崎岖山路,还算是好走些呢?”说完便打马向前,也是不服老迈,韩信只能打马跟进,也是佩服这位恩公老当益壮。

这正是:汉军攻代出奇兵,智擒守将夺先声。宁死不降头颅掉,入城安民遍压惊。忽调军马急令到,精锐将士返程匆。募招卒勇欲攻赵,喜登雁门显倥偬。

再说韩信张耳攀山越岭,登峰下涧,好不容易越过了高山峡谷,走到了雁门关前的峻岭之上,真是做了一番艰难努力,才算接近了雁门关口。在峰腰处向下望去,盘山道犹如长蛇弯曲,白云在山间飞动,真是群峰隐现,树木葱翠,涧水争流,气象万千,凸显了这北方高山的雄浑气势。使韩信张耳等人,全面体验了这条东西险道的艰辛,也看到这雄关阻挡内外的作用,不禁慨叹此道的险峻奇拔,却也领略了这无比惊艳的风光美景,都是惊目吐舌,不胜感怀。待稍作歇息之后,便循着下峰之道前行,战马也觉轻松许多,不由得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又绕了许多弯路,才到了雁门关口。当看到大山腹地的雁门关,有守军营盘壁垒,还有汉军的鲜红旗帜飘扬,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当时汉军因汉王刘邦崇尚红色,旗帜便都为红色,也是显得鲜艳夺目,更觉格外威风。这时早有一群兵将,在雁门关前迎接,锣鼓自然敲得热闹轰响,引得群山回应,万壑争鸣,弄出一番大的动静,令人心生激情。

当张耳韩信到达关门时,守将便率全体将尉夹道相迎,二人下马后,便被拥簇到关中营垒歇息,其卫队便由张敖暂且安置,也是需要喂饱战马,便好午后下山回城。少时守将报说,已为两将军等备下午饭,因军中供给艰难,难于设宴以待,只好吃些军将饭菜充饥,可否即时开吃,张耳韩信表示理解,并不怪罪,说是应与守兵共甘苦,使守将军兵很感动。两将军看时候尚早,便决定先去视察关垒,再吃饭不迟,于是动身出屋,来到军营驻地,也就是关垒要塞所在地,边慰问将士,边视察关垒设置。看到这雁门关原在山中险口立设,把住唯一一条山道,别处不能通过,在山凹处设了门垒,两边均有军营驻防,连续有两三道关口。也是从前秦朝时,为防外兵所设之旧垒,全用石块砌成,不须再设新垒便可继用,且坚固难破,尤其是外面骑兵,更是难于攻破,也是一道山中天险,道中坚堡。韩信看后表示满意,嘱咐守将数语后,便同回营中吃饭歇息,随后便率队赶回了代郡城中。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本作者以六十五岁高龄,曾亲自驾车前往雁门关实地考察游览,其路难行,天下少见,虽经整修的公路盘山道,却是艰峻无比,须过十八盘才可到达,却有百十个急缓曲弯,在山间环绕。特别是拉煤的大车,都是成队往来,且频繁超常,遇到险峻路段,却是迎头转弯,感到惊心动魄,稍微操作失误,便有车毁人亡的危险。好在本人且喜走山道,更喜在悬崖峭壁间穿行,已有数十万里行程的考验和经验,所以有所不惧,奔行自如,很是有些过瘾的感觉。在雁门关城内外观览,其关口城门设置,还有城楼城墙,因地制宜,高大蜿蜒,令人大开眼目,深感震撼,也为古人劳苦建城,具备高超的军事智慧而惊叹。遥想两千多年前,肯定是相对简陋,后经历朝历代增扩补建,才形成了如今宏大规模,成为我国长城中,屈指可数的几个坚隘雄关之一,确是代表了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战争所创杰作,堪为惊叹奇观。

闲话少叙,再说张耳韩信回到代郡城中,等来招军回报,也是竭尽全力,才招兵两三万人,总共也不过四五万军马,只因此地山广人稀,难于满足实际需要。韩信与张耳盘算,若是要留够守护军兵,所能抽调攻赵之军,充其量也不过两三万人马,实在显得不足,要以如此少的兵将,对抗多于近十倍的赵军,真有点杯水车薪,却也再无能为力。因此韩信颇为着急,便与张耳商议道:“咱这里看来,也只有这几万人马,且无大将勇战之人,若去攻赵,是否会是以卵击石,有些不自量力呀!”张耳便道:“如今之计,再要请汉王调兵来,恐是已无可能,只好依靠我们现在的力量,想出奇谋妙策之法,才可与那陈余的赵军抗衡,取胜把握不大,不知将军能否想出好法呢?”韩信摇头说道:“我虽然善设军谋,却也不能做无米之炊,去以卵击石,枉送军兵性命。所以,不知恩公或有妙策否?”说完还是看着张耳面露愁容,张耳这时也是思谋不定,难有什么高明计策说出,于是两人都陷入沉思。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张耳便说道:“我已派人到赵地打探消息,近日回报说,那陈余将其军,均集结到太行山中部,就在井陉关口附近,却不分散设置,这样便不能使我们各个击破。且那井陉关,又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当初秦军守关,派那赵将李良带兵去攻取,却未能击败秦军,也是因其凭险固守,因此不能攻破,后来才发生了李良请求添兵,到邯郸后因事发生骤变,才导致赵王武臣和另一丞相被杀,此情我记忆犹新。”韩信便道:“这井陉关固然险要,可那陈余会固守不出吗?若要在我们前去路上设险阻截,却是很难办之事。”张耳便道:“陈余稍通军略,最难办的是,有个赵国李牧将军的后人,叫作李左车,却是个颇通军略之人,对将军的谋略定能看破,此人却是个劲敌哩!其它赵将均不可惧,也没有什么勇猛战将,要么能作壁上观呢!”说完点头叹息。

韩信听后,不禁吃了一惊,连忙说道:“敢情还有这样人物,这赵军中果然是藏龙卧虎呀!真也不可小觑。这李左车到底为何人物呀?”张耳便道:“这李左车是我立赵歇为王的荐言者,那是在赵国叛将李良,杀死赵王武臣后,我侥幸逃过厄难,便在襄城集兵,与陈余一道,准备攻向邯郸平叛。这时李左车投来效力,建议我立赵国后裔为王,就好号召原赵国子民,同心协力战胜那叛贼李良,这叫作‘名正言顺,民心向归’,其实只打旗号,权力还在丞相手中。我觉得他此言甚当,为凝聚民心,利于平叛,我当时也不愿自立为王,怕是国民不服,或被反贼污蔑,却对平叛不利。还有就是要报陈王,难于即时获准,影响平叛大计,所以问李左车,知道赵国后人在否?他便说有个赵歇即是,只是秦时不敢露面,隐藏民间不发。我后经了解,确认是赵原国君后人,就此立为赵王,也就省得向陈王报请。”韩信听后才知有此过程。

只见张耳继续说道:“这李左车却与赵王歇早识,又有荐王之功,便留在国王身边任职,却是个文韬武略的能者。在巨鹿大战中,率军独挡一面城墙守御,却也顽强奋战,不畏生死,真是一员好将臣,使我很是佩服。此人小我几岁,却也贤名卓著,是个不可多得的贤才。可惜此人追随赵王歇,跟从来了这代郡城,后来陈余反叛,才又随赵歇回到赵地,如今便在陈余手下任职,只是自有一批人马,与陈余的人马不大相干,虽也合起辅国,到底是貌合神离。此人乃为赵王歇的心腹臣将,我曾待其不薄,拨兵与他,对我不会怀仇,只会对汉军怀恨,定然拼死抵抗,却不可轻视。”张耳说完看着韩信,也是想听其有何想法。

韩信一听,却也颇为重视,连说此人当为我军劲敌,若是难于用计收降,应设对策除之为上。张耳听后忙道:“将军不可!此人为有用贤能之士,岂可轻易置于死地,当设法收降为上策。如今我已派人暗赴赵都,去给李左车送信,料他此时必不肯降,便相机散布些与其联络消息,不管真假,只要让陈余知道,便会疑其与我有来往,引起猜疑便好,自会不听李左车的谋略,这对咱们攻赵实有好处。不知此计如何?”韩信听后说道:“恩公欲施反间计,却是高妙之策,若能成功,当受大益,何愁攻赵不破!”说的很为赞赏。

这正是:大山深处雁门关,

跃上崇岭百曲弯。

盘旋升降劈山道,

马踏车飞行云间。

宏城坚门扼隘口,

高墙箭楼鸿阵穿。

自古兵家必争地,

烽火硝烟三千年。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三国时代之皎皎明月

    皎皎明月,何时可辍。一次意外让她来到这个另她又陌生又熟悉的时代,是幻?是梦?还是太着迷?谁也说不清楚,正如谁也不知道她会遇到什么?三足鼎立之争,她会走向哪?又看到了哪些历史真相?
  • 召唤之群雄逐鹿

    召唤之群雄逐鹿

    不一样的汉末,各个时代的帝王乱入做诸侯,各路猛将相继出世,且看主角如何在这乱世当中崛起,一统大汉,扩充疆土
  • 遥望帝都挥热泪

    遥望帝都挥热泪

    都城是一个华丽的陷阱。看上去宏伟壮丽,里面却包藏着无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乱世,帝都更是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心。有人想趁乱取利,有人起趁乱夺权。忠诚与奸侫、阴谋与正直,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密布着扑朔迷离的阴霾。包括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内,每个人都不清楚自己是谁的猎物,他们只能不断地追求更大的权力,以猎取更多的生存机会。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在此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真真假假,谁又能分辨得清楚?
  • 汉末双雄

    汉末双雄

    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到汉末剿灭了黄巾,成为大汉丞相,权倾天下之际;主角王栩带着一本无字天书也闯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汉末双雄,并立于世;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何会穿越?无字天书是谁之物?太平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一切皆在《汉末枭雄》,欢迎友友们阅读,不要忘了点收藏哦!
  • 大唐暮云

    大唐暮云

    一场大唐帝国分水岭式的兵变,一位史上有争议的多疑帝王,初见钟情的藩镇鸳侣,两度错过缘分的封疆大吏,三个政权的暗中较量,四方节度使叛乱与勤王的胶着,五年的纷乱时光。精彩终是我大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解救男主计划

    快穿之解救男主计划

    清漓死了,遇到一个坑货系统,然后无缘无故的开始拯救男主
  • 雾隐传说

    雾隐传说

    当武侠遇到魔法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当生活在大唐的两兄弟莫名来到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这个阴谋正在发生着。所有生命物种都将被卷入其中,而人们还在为彼此的利益明争暗斗。战争的阴影袭卷而来。而真正的危险也正在来临。是谁的魔爪在沿伸?谁又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 魔妃很纨绔:君上,消停点!

    魔妃很纨绔:君上,消停点!

    自打穿越以来,沈朝歌就过上了锦衣玉食,横行霸道的日子,活脱脱成了一个血腥残暴小萝莉!新婚夜,她把自己剥光躺倒,“夫君,该睡觉觉了!”他害羞地扑了上去。第二天,她脱力地拿着刀抵在他胸膛,“不要了,再来就捅死你!”男人委屈地拨开她的手:“应该是…我捅你才对。”
  • 异途归路

    异途归路

    大学毕业生,被来自高等星球的生物谋杀后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经历?引我入异星,必揪起滔天巨浪!为寻回家路,必浴血战尽八方!
  • 心跳频率

    心跳频率

    一次因为救下一名少女,那少女报恩说要以身相许。她在安景枫的叔叔百货店外面等了许久,有一天总算是知道他的消息了,但是去找他后才知道他居然又回去了。带着不满的心情,林静馨又回到安景枫叔叔家。因为怕自己孙女不会说话,所以林静馨的爷爷林动风亲自出马去安景枫那里;只是他没有想到,分别多年的结拜兄弟居然是安景枫的外公,而他爷爷居然也是他的结拜兄弟。至此,安景枫的生活开始美满起来,不再需要过辛苦打工供大哥上大学的生活,家里也不需要再欠别人钱。心脏的跳动不是每一次都是心动,有时候,也会是心痛。ps:虽然文笔不怎么样,但作品几乎完本,所以绝对不会太监,放心阅读。
  • 我叫90后辅导员之南城旧事

    我叫90后辅导员之南城旧事

    “性感是一辈子的事,差一分一秒都算不得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他恰恰从一开始便输了,只因他的容貌跟性感半点打不着关系。但直到后来我才知晓他嘴里所谓的性感原来是指他的文字。他在故事里是主人公,也是个跑龙套的。我第一次见到有人写高校辅导员这类人,也第一次看到属于他的也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故事。那段青枝绿叶的青春,有人尚未踏足,有人正在经历,也有人早已挥手告别,但终成永恒。他是90后辅导员,加上书名号就成了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太过草率,但好像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总之:本书会引起轻微不适,纯属正常情况,请慎重选择阅读!
  • 精神狂欢盛宴

    精神狂欢盛宴

    这是一个虚构的恐怖故事,内容过于限制,请勿代入情绪,故事只是故事,生活仍然美好。
  • 校花守护之神

    校花守护之神

    一位拥有神力的神秘少年,为了守护所爱的人,踏上了成神的道路。
  •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那一夜,她身重迷药,神思恍惚之际,竟然霸王强上弓的把贵为摄政王的他吃干净抹嘴走人。朝庭之上,她是高高在上古圣国最尊贵之人,当今的天子,而他则是以辅助天子为任,冷酷无情的摄政王。深宫宅院,耍的是手段,是阴谋,在这后宫之中,她步步为营,与他并肩携手,这一场皇位争夺,到底是谁的天下?皇位,那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到底是凤凰涅槃重生还是绝路逢生。要江山,还是要美人……
  • 徐仙翰藻

    徐仙翰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