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9900000028

第28章 秦皇赵高剑锋尝 子婴除奸屈膝降

第二十七回秦皇赵高剑锋尝子婴除奸屈膝降

回前词《永遇乐》

大厦将倾,谁可支撑?离析分崩。一统江山,悠忽变色,君臣皆失聪。内斗不断,奸诈迭现,堡垒妄说难攻。除佞贼,睿智奇谋,反掌易见成功。重整军伍,招兵募卒,意想力保都城。已成螳臂,何挡车行?金鼓已争鸣。催降书到,阅之仓皇,只闻哀叹悲声。实无奈,奉玺屈膝,暂保残生。

话说楚军另一路西征军,在沛公刘邦的率领下,一路攻城掠地,也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却避开了秦军主力,竟是顺风顺水,攻占了数十座城垣。还在沿途大战中,刘邦与结交甚笃的智星张良相遇,合兵攻占了韩国之地,夺取了南阳郡数十座城池,使韩国有了稳定的疆土。还新结交了彭越郦食其等豪将智才,为今后夺取天下打下了根基,通过奇谋运作,收获颇丰,军伍壮大多倍,方顺利攻入关中,逼近秦都咸阳,灭秦大业指日可待。而秦朝的皇帝,此时还被蒙在鼓里,当他知道了危机之后,却无能为力,难于挽救这将要倾倒的帝国巨厦。只因那赵高奸诈弄权,又无才华执掌国政,只好设计将秦皇逼死,以求能保住全家性命,也是痴心妄想,奸佞歹毒终究是要付出代价。

且说秦二世皇帝胡亥,求生不得,独有死路,心说与其被人杀死,还不如自刎好看些,只好横下心肠,拔出御剑往脖子上狠命一抹,便就呜呼哀哉了。算来其在位三年,年仅二十三岁,生时浑浑噩噩,只图享乐自娱,死时却凄凄惨惨,不知悔恨无用,真是应了“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说道。纵观其短暂一生,并未尽到一个君主的应有责任,而是放纵无度,不学无术,却又私欲强烈,全无自知之明,将好端端的一个帝国,生生断送在其手中,真不如不当皇帝好,说不定可苟延生命。其父秦始皇,雄才大略,征服六国,四海归一,建成大统,千古一帝,万代垂名!尽管残暴统民,好大喜功,开辟新政,宏思浩想,可却是一种伟大实践,为后世留下宝贵借鉴。再与之对比,这秦二世所作所为,简直是天上地下,相差之悬殊,真乃鲜明的对照。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之言,实为谬论也!就是有能继承先辈所创基业者,甚或增辉添彩,有所更进者,也是少之又少,不足为论。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再说秦二世死后,阎乐返报给赵高,他听后自然大喜,立即进入宫中,抢得传国玉玺,随即挂在身上。也想自己篡位,因恐中外不服,难于统辖臣民,遂将公子婴,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辈,抬举上皇帝宝座,妄图再进行摄权专政。然后再与楚军讲定和议,先稳定住王位,再作后图。主见已定,乃召集一班朝臣及宗室公子等,当众晓谕道:“二世不能从谏,恣行暴孽,天下离叛,今日已经自刎了。公子婴仁厚德众,应该嗣立接续。为我秦本一王国,自始皇统驭天下,乃称皇帝,现在六国复兴,海内分裂,秦地比前益小,不应虚延帝号,可应照前称王为是。”众人听说,心中俱怀反对,因为积威所致,均都未敢有异议,只好勉强应答,听凭赵高裁夺。

赵高便令子婴斋戒,择日在庙堂行见,举办受玺即位之礼。一面令人收拾二世尸首,也不封荣服衮冕举丧,建墓安葬,只视作寻常百姓一般,草草棺殓之后,便埋葬在杜南宜春苑的篙草从中,也真是无情无义到了极点。秦二世做了三年皇帝,最后落得求生不得,死后却也不让穿皇服冠带,就如平民百姓一般,实在也觉可怜可悲。这真是:凤凰落架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皇上下台遭民斥,娘娘被贬做行妓!世间人情冷暖,不过瞬间转换,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其实论起胡亥所为,此样死了还算庆幸,试想,若项羽入关后见到,说不定会切下他的脑袋示众,也未可知!那样岂不死得更惨,所以说那胡亥,还算得了便宜。

赵高采取权宜之计,先将大事安排妥当,还有些自鸣得意。可那公子婴虽未担过大任,却也心中明白,赵高敢于弑主,岂能放过他去,早晚是会被害,只是此时将他摆上台去,做充个样子而已。若不设法铲除这个祸害,迟早会被其篡位。他旁顾殿上大臣公子,竟无一人可与同谋,事关生死机密,只好与自己两个儿子密商,这本是亲骨肉,尽可说出实话。只见他回家后对两儿说道:“赵高敢弑二世,岂会畏惧于我?不过布置未妥,只将我做个挡头罢了,必然徐图废立之事,我若不先杀赵高,就必然被其所杀,你们也不能免祸,这将如何是好?”他那两个儿子听后,都只是恐惧垂泪哭泣,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正在密议间,忽然有一人踉跄跑来报说道:“可恨那丞相赵高,已遣使往楚营去求和,将要大杀宗室皇亲了!还要想自立为王,与楚军平分关中呢!”子婴一瞧,乃是心腹太监韩谈,心说可与他密商计谋,因而低声怨说道:“我原料他不怀好意,今使我斋戒数日,再入庙去告祖先,明明是欲在庙中害我,我当托病不去,才能免遭毒手。”韩谈说道:“公子但说有病,尚非善策!其必逼迫就范。”子婴便道:“我若不去告庙,拖延时辰未到,高必会自行来请,此为出其不意,未必有所防范。汝可与我两子三人,暗藏刀剑伏于两侧,待他进见之时,共同突出刺贼,定要杀死才行,大患便可永除了。”韩谈听后,欣然领命,便与子婴二子暗做准备,专等赵高进来时,便一同下手杀贼。

赵高正遣人去沛公营中,说明要分关中之地,各自称王恢复七国之制,偏沛公刘邦不肯允许,高声怒斥来使,命人赶出营帐。赵高此计不能得逞,且恐人心益散,更会不可收拾,亟欲子婴告庙就位,还可镇定一时,也是有些黔驴技穷,便不计得失如何了。因此匆忙定了日期,派人去报给子婴准备好,子婴并不推辞,痛快答应下来。等到了这一日,赵高等官臣公子先到了秦祖庙中,等待多时,并不见子婴到来,眼看时辰已到,一再派人前去催促,回称子婴公子发病,恐怕不能亲临了。赵高惶急愤然道:“今日是大好吉日,怎可因病不来呢?这让诸臣如何去办!我当亲自去请,快速驾到才行。”说毕,即匆忙上车驰入斋宫,连卫士也不多带,也是惶急失智,却意想不到会出危险。

当他下车进入宫门,便远远看见子婴公子,正伏在案桌上睡觉,他也顾不及多想,便快步走进宫中,嘴里还大声说道:“公子今已为王,宜速入庙告祖!怎能迟迟不行?”话音未落,已来到案桌前。就见两旁突然出现三人,都持刀剑向他扑来,口中大喝:“弑君贼子,还敢胡言?”赵高顿时惊慌,还不及答话,便被韩谈砍翻倒地,子婴二子也双刃并举,连砍两刀,赵高当即毙命,连吭一声都没来的及。子婴见赵高已诛,急召群臣入宫,指着赵高尸体,历数其罪恶道:“此贼奸佞凶狠,不仅挟皇帝谋害忠臣,专权自尊,扰乱朝纲,还胆敢弑杀皇上,真是罪该万死,罄竹难书!我今日已命加诛,为皇上和被残害的臣将报仇,清除了朝中孽障,就请诸臣公断!”群臣早被压抑已久,看到赵高尸体,又听子婴之语,无不称颂公子英明,敢于为朝廷除害,真乃皇庭英主也。

随后群臣都说,赵高死不足偿罪,应夷三族!方解众人恨意,子婴点头首肯,便命宫中皇卫兵将,分路去抄捕赵高家属,并那赵成阎乐两家一并拿到,俱处死刑。于是便率群臣往告祖庙,在众臣将拥护下嗣登大宝,继承了秦朝皇帝之位。随即征兵遣将,派军前往峣关防守,抵御楚军攻击咸阳,决心保卫秦都,也是同仇敌忾,有了与前不同的气象。纵观赵高多行谄媚,惑主蒙少,就连丞相李斯,何等精明强智,也被其诱惑上当,可见绝非是一般狡诈阴险之徒,实为智能超凡之辈。只是其心智没用到正经地方,而是存小人之志,抱损他利己之思,怀谋权害人之心,行残暴凶孽之事,可谓登峰造极。却不计后果,不顾得失,不思报应,不循常情,专做那被人不齿或切齿愤骂之事,却乐此为荣,真乃史册稀见之毒人也。

再说秦朝廷又发变故,时有探报得知消息,便报到进军中的楚营刘邦处,沛公便欲出兵进击,张良便进言道:“现秦兵尚强,未可轻敌冒进!我探知守关秦将为一屠户之子,没有见过什么资财,我料其必然贪利。不如暂停进兵,先派人携带些金宝银钱,前去贿赂此将,再派兵在峣山四面,登山张旗,以为疑兵,使其惧怕,自会胆怯。秦将内贪重贿,外怯强兵,哪里还敢不降?”刘邦听说,抚掌道真妙计。于是,刘邦便派郦食其携带金银珠宝,入关招降秦将,也是发挥其善辩能说的才能,定会不辱使命。另派将带领数千军兵,悄然爬上山去,择地遍列旗帜,作为疑兵虚阵,使秦军倍感大军压境,意图让其心理产生恐惧。秦军将领登高观望,看到高低上下,漫山遍野都是楚军旗帜竖着,不由得心裂胆寒,均有恐惧之心。

可巧这时郦食其,前去叩关入见,带了许多珍宝金银,摆到了秦将面前,引得那秦将心花怒开,看得是喜爱非常。便问沛公何故,馈赠如此贵重之物,郦食其便说:“沛公素仰将军大名,所以备了礼物致意!并告知眼前之事,还请将军试想,我军数十万众西来攻秦,如泰山压顶,大势已定。秦军不过垂死挣扎,还能抗拒多久?既然现实如此,秦朝还能尚存么?将军若困守关中,就是愿为秦死,又能起何作用?不过是当个殉葬之人罢了!就不如降了沛公,还可封官赐爵,坐享富贵,尚不失将臣之盼。望将军三思,速请定夺!”那秦将不等他说完,便爽快答应降楚罢战。

这正是:佞臣使诈杀丞相,继而弑君害皇上。灭国保家施奸谋,弄个傀儡妄顽抗。谁料弱主藏睿智,随手除却诡孽障。任尔狡猾阴狠辈,恶极终须毙命丧。

待郦食其回报刘邦,说明与秦将相约投降之事,刘邦当即让其准备再入关去,赶到秦营签约。忽然一人忙道:“万万不可!”刘邦回头一看,却是献计者张良,不禁疑惑,忙问为何?张良便道:“刚才听郦公所言,那秦将过快答应降顺,这不过是其一人而已,贪利忘义之徒,何能轻信?我料他部下未必尽都服从。我军若是骤然与其军联合,入关同行,万一其将卒生变,半途潜袭我军,岂不危矣!”刘邦郦食其听后一惊,连忙道是,却问当如何办好!张良即道:“最好是乘他喜得厚礼,相信我会派人定约,必然放松警惕。我军便乘其不备之机,前军按兵不动,造成要等派人履约的假象。而暗地却派一支强军,绕到峣关背后,突然袭击,必然得手!再命前军适时夹击,定获全胜,再夺关而进,便无可阻挡了。”刘邦听后连声称善。

于是派大将周勃率军,从小路绕到峣关后面,去突袭秦军。这周勃本是刘邦沛县同乡,从小家贫如洗,少时学习蚕箔赚钱糊口,又因其善能吹箫,常去帮人办丧葬吹打,成为一名乐工。后来长的身体强壮,高大力猛,遂习学弓马武艺,无不娴熟,样样精通,成为一名骁将。刘邦起兵后,听闻周勃技勇,便招他为将军,领兵为亲将先驱,多建功劳,在随军西征中又战绩卓著。此刻领楚军精锐劲旅,去峣关背后袭击秦营,那秦军守将以为郦生回去,必然会复来立约,所以安心待着等消息,并没做任何战事准备。忽然听说有一队楚军,从军营背后攻来,不禁大惑不解,连忙到阵前观看,果然是有许多敌兵,凶猛地攻了进来。秦兵顿时茫然无绪,犹如梦境,纷溃奔逃,惊惧四窜,那秦将亲出营门查看,不防一大将飞马突入,挥刀便斩下秦将头颅,这人正是勇将周勃。

秦军见主将被杀,顿时惊慌四散,周勃指挥楚军攻入秦营,杀的秦军拼命逃窜,再加刘邦率大军迎面攻击,秦兵多被斩杀致死,有些腿快的逃往咸阳而去。刘邦便命周勃率部追击,在路上又遇一队秦军,还未等其明白过来,便挥军冲了上去,竟将秦军队伍即刻打垮,都一溜烟的跑回咸阳城中。这时那秦公子婴延秦旧历,正要准备改元,朝臣交相庆贺,其实此时为后来的汉元年,这是历史的真实记载。因为许多溃兵陆续逃回,彻底打断了秦朝延续的美梦。当秦公子婴听说刘邦楚军,已经逼到了咸阳附近,公子婴惶急失措,忙召集大臣们计议,可好多时却没有几个人来,而且均都束手无策,莫敢发言,公子婴急的焦灼万分。过不多时,忽有军书送来,公子婴取过一阅,见是沛公送来的招降书,不觉凄然仓皇。于是默想了一会,知如今秦都兵少将寡,人心已散,到了既不能战,亦不能守的境地,已无挽救的可能,真是回天乏力,败亡即在眼前,自己也只好听天应命了。

于是,公子婴便驾着素车,乘着白马,用带套颈,双手捧着传国玉玺,泪流满面出城,将车停在道旁,守候着沛公刘邦到来。这时只见刘邦率领楚军,队伍雄壮的来到近前,公子婴不得不屈膝跪地,俯首请降。沛公刘邦便接过玉玺,命子婴起身跟随入城,军队也随之进入城内,却命不得胡乱抢掠,首先掌控各处要地衙门库府,对民不得侵犯虐待,违者处罪,顿使咸阳百姓感恩戴德,一致称颂沛公仁义。当刘邦等众将佐进入秦皇宫后,将子婴等朝臣官宦,集于朝堂之外等待发落,然后相议当如何处置。有人提出杀掉公子婴等朝臣,以绝后患。刘邦道:“怀王遣我入秦,正是因我宽容大度,不为私情寡意,况且他已投降,杀之不仁,也为不祥之举,恐被他人非议。请君等幸勿多言,依我主张便了!”于是命人看管好公子婴等,不必虐待无度,也是想施仁政之举,以此赢得民心。

其实在收到公子婴的降书后,刘邦便与萧何张良等臣将商议,将如何对待秦朝这些君臣,如何处置咸阳占据之策。张良便道:“若要想长期占据此地,当以怀柔之策对待,要宽厚待民,才能取得民心拥戴,便于今后治理稳固。否则便会失去民心,就是在此称王,也必然遭到反抗,难于服众,岂有稳固可言!”萧何也道:“张君所言甚为有理,要想在此站稳脚跟,就必须多施仁政,不可滥杀无辜,人心稳才能坐稳王位,就看那项羽当如何了?在此定议之前,还是多施仁义为上策。”刘邦遂点头称善,与自己想法甚合,于是进城后即行发令,收到了安定民心之效。

再说秦公子婴,虽说秦朝的毁灭落在他头上,名声累及其人,可究其根源却是由赵高所为,再深究也为李斯之过所系。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秦朝的根基并不稳固,归一统治,也不过十几年时间,而且大兴土木,超出国力,不恤民生,暴政肆虐,定然会出现反抗,难免会遭到颠覆。还有便是战乱数年不断,破坏了其经济基础,秦军虽有强悍战力,可六国之地域,多已不为其有,资源自会匮乏,难于支撑长期战争需要。必然会因后勤供应困难,转运难度倍增,而导致最后失败。再加上少皇无知,荒淫暴***佞乱政,大权旁落,内部倾斩,臣将离心,等其它综合原因,败亡势在必然!到了帝国大厦将倾之际,确已无力支撑,非公子婴之罪。这也是历代史家的一致看法,本作者也以为然。

且说刘邦进入宫殿后,观看秦宫豪华装饰摆设,真是琳琅满目,难于暇接,尽为雕梁画栋,曲榭回廊,楼台亭阁,样样精美华丽。他本生在乡间农家,虽然也到过县城郡府和咸阳国都,却哪里有机会进宫观赏,这回可是真开了眼。看到内殿外殿规模宏阔,构筑精工,内中帐幕形形色色,各种珍玩奇妙罗列,目不胜睹,看这皇帝竟如此奢华,心中也是羡慕不已,毕竟还是怀私之心作祟。当他走到皇帝座前时,不禁就有想坐之意,但却还是忍住了,毕竟还知有僭越之嫌,那不是任何人想坐,就敢坐上的位置。当它随意走到后宫时,看到很多美女皇眷,衣着华丽多姿,都对他低首扬头,真是越看越觉欣赏陶醉,于是便到皇宫内室中坐下休息,再也不肯起来。

这时军将们乘机到宫内库府,拿出许多金银财宝分用,只有萧何带人到丞相府,收取秦朝图籍一并装好,待今后查看海内情形,便会一目了然。还有关塞险要之处,各地户籍多少,都可按图寻索,真是治国要事,也为萧何曾为县丞,不愧有做丞相的本色,所想到的细微精密之处,却与他人不同。再说刘邦在内宫看到宫女娇怯怯,有的是粉脸生红,云鬓甩翠,有的是带雨海棠,莹莹欲泪,不禁好色之心斗起,便想在此住下不走,却惹恼一个人,竟然对他怒斥不休。

这正是:公子除奸可谓忠,

帝厦将倾难支撑。

重掌朝纲大势去,

弱君何阻狂飙风。

雄威先皇怜后辈,

屈膝跪降灭朝宗。

虽道始祖开先路,

且看后世承继中。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曹小象

    曹小象

    重生成为三国第一神童曹冲的曹小象,能够给历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吃货唐朝

    吃货唐朝

    一个现代吃货,来到唐朝,他想干什么?他能干什么?一个字:吃!诗词歌赋可以吃,瘟疫灾害可以吃,拓土开疆照样能吃。吃出个繁华似锦,吃出个太平盛世!唉,真是太失败了,吃了这么多,我怎么就胖不起来呢?!吃货李佑嘚瑟地说道!
  • 武松纪

    武松纪

    重生少年武二郎,拜师周侗走天涯,结识好汉遇娇娘,逐鹿天下拓封疆。群号:611895475
  • 江左枭雄

    江左枭雄

    温家大司马!纵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 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在那洪荒之中,有一条时间长河,蜿蜒曲折流淌不息,明朝就如一叶扁舟,航行在那时间长河之中,杨齐一不小心坠入其中。穿越了,还是明朝末年~兵荒马乱,灾难连年,不过想想或许能见到崇祯皇帝,或许能和李自成、吴三桂、后金女真过过招儿,或许还能和卢象晟称兄道弟?貌似也不是不可以!那就让这明朝末年,因我而不同!兵荒马乱?我平!灾难连年?我赈!定要扬我大国之威,四海八荒臣服来贺!本书又名《梦殇大明》,查证大量历史资料,因为明朝没有“明史”,所有历史皆是清朝历时四任皇帝编纂,经三次大改,最终修编成册,所以很多历史均以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本人追本溯源,力求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明朝末年。
热门推荐
  • 家教之晚安委员长

    家教之晚安委员长

    一名女大学生穿越到家教的故事,每天的乐趣就是弹弹琴/情,画画风景/委员长,看看某主角的倒霉事。
  • 天眼

    天眼

    楚南本是一位率性冲动的差等自卑生,一次无心的帮助,让他拥有了神奇的天眼,通过吸收各种玉石的灵气,天眼法力的提升,他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越来越大,透视、读心术,催眠术,。。。,刮彩票,鉴宝,赌石,赌博,看病,破案,探矿藏,游刃有余,最终炼成真正的天眼。
  •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大方等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单纯美好的喜欢

    单纯美好的喜欢

    一个初入中学的初中生,在玩笑中喜欢上了隔壁男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别两宽z各生欢喜

    一别两宽z各生欢喜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她喜欢她的淡雅清尘,他恋她的欢喜可爱,他和她,缘起缘落,纵然万千喜欢,却依然眉眼如初,风华如故……“你好啊”“嗯”“你有一点点帅”“嗯”“不能多说一个字么”“不能”…………
  • 始终心怡他

    始终心怡他

    “我跟你说,这门亲成了以后,就再也别见我了啊!″林小小,最普通最平凡的学生党一枚,却在睡梦中意外穿越到架空王朝。接待她的剧情是她最万恶,最可恨的虐文,也就是“男主虐我千百遍,我待男主如初恋″的经典剧情。此刻的她,开始了默默寻找男二之路。“嘿!这位温文尔雅,一表人才,玉树临风,清新俊逸的小公子,想必就是男二吧。"
  • 识味

    识味

    青青是你的衣领,悠悠是我的思念。纵然不曾找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是你的佩带,悠悠是我的情怀。纵然不曾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独自徘徊张望啊,在城门西边的高台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三个月那样长。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李家有女,人称子染
  • 冥媒正娶,腹黑鬼王废材妃

    冥媒正娶,腹黑鬼王废材妃

    一场“意外”,让备受圣宠的三皇子东方鹤突然夭折,一场冥婚,让易家的嫡出大小姐易珂珂活生生嫁给一个死人陪葬,但是头七当天,两个原本已经死透的人居然一起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