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062

第62章 剑器近

太巧了,房屋倒塌的时间太巧了。

这是王棣听完后的第一反应,除此之外倒是说不上哪里不对,但总感觉就是……不对劲。

不管怎样,他对高俅的观感又好了一分,这是个知情重义的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有失偏颇,却也有道理。的确,讲义气的多半是一些从事卑贱职业的大字不识几个的下层民众,因为知道生活不易,所以知恩图报。

高俅家并非贫困潦倒的破落户,否则也供不起他读书识字,但家境的确清寒,尤其是居住在帝都汴梁,生活压力沉重。幸好苏轼见他写得一笔好字,脑子又活络,惜才心切,聘他做了小史,薪酬不低,亦不拿当仆从驱使,着实赢得了他的折服。

也幸是如此,在危急关头,高俅方会出手相救。一饮一啄,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反之亦然。

倒是后世野史称高俅“文武双全”,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会些拳脚功夫,尤其擅长蹴鞠,后积累军功而一迁再迁,任职殿帅。想来其是真会武功的,方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救苏轼一命,且自己毫发无损。这反应速度,非常人所能及也。

于王棣而言,高俅乃是“后王安石时代”的领袖之一,仅凭这一点,便天然多了几分亲近。再因此次苏东坡事件,让他对这个后世被黑化的奸邪之人的印象大大改观,刮目相看也。

二人到现场时,数名衙役正在清理残垣碎瓦,废墟里面还压着两位因公殉职的同僚呢。

不多会儿,有人低呼:“找到了,小心点。”

两刻钟后,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被小心翼翼的抬了出来。长时间被掩理,几已辨不出面目,那惨状,不忍直视。

高俅悄悄观察王棣的表现,见这少年神情自若,不由得暗暗称奇。他年少时在汴京和一帮泼皮厮混,没少打架斗殴,算是见惯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场面,这会见了这两具不成一样的尸体,也是肠胃不适直欲呕吐。这少年郎只有十六岁吧,却没事人一般,心够大呀。

其实,王棣何尝不是胃酸翻滚不已,但心里有事,倒是勉强压住了呕吐感。

想了想,他沿着断墙慢慢走了一圈,仔细地察看这处倒塌房屋的建筑构造。

“三郎,可瞧出有甚不对了么?”高俅自不会被王棣的年龄“蒙骗”,感觉这少年的举动定是有的放矢的。

“这房子有后门、侧门各一处……”王棣只说了这么一句,便不再言语。

高俅下意识的“哦”了声,摸不着脑袋,却也没多问什么。

又过了两刻钟,趁衙役休息的当口,很是随意的聊了几句。

高二也不插话,竖起耳朵旁听。

王棣貌似随意的几个问题,如“北城建筑格局”、“居民谋生手段”、“居民籍贯出身”之类,片鳞半爪的,也不挨边。

高俅却琢磨出了些门道,重点是眼前这栋房子的格局。很奇怪,不大的房子,却开了三扇门,有别于相邻的建筑格局。还有,据坊间保长介绍,这户人家祖孙三代四人,户主三十出头,长年卧病在床;媳妇是聋哑人,且智力有些问题;孙子只有七岁,天生哮喘;婆婆倒算精明,虽已年过六十,但耳聪目明、手脚麻利。这样的人家自是困顿贫穷的,全指着婆婆领着媳妇帮人缝补浆洗贴补家用。

总之,这种赤贫居户并不多,算是社会最底层。

而王棣那句“这户人家是拜佛还是……信摩尼教”在高俅看来,应是重点。

一般而言,越是家境不好或遭灾遇难的人家越会信教,佛教道教摩尼教什么的,寻求心理慰藉嘛,麻痹苦痛折磨。这户人家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遗憾的是,保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也能理解,谁愿意去沾惹这样的家庭?

歇了盏茶工夫,衙役们重新开始清理废墟。

王棣静静的在一旁看着,面无表情。

在这么个少年郎面前,高俅居然感受到了压力,暗自哂笑。不过,坦然吧,从没见苏学士如此器重一个后辈呢。但他如此看重这废墟之事,莫非怀疑……

高俅兀自想着心事,隐隐感觉这残垣败瓦间似乎藏了些什么东西,有些不安。只是灵感这种事,往往捉摸不着。

忽然,衙役的嘀咕声让他一震,瞬间明白了——

“奇怪,搞了这么久,怎么没见这户人家……”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这户人家老少四口人,再加那绑匪,一共五人,找不着了?昨晚明明是在屋子里的,不翼而飞了?

高俅只觉得背脊发凉,终于晓得自己为何不安了。

其中不止是蹊跷,而是阴谋,是针对苏学士……或者是针对本地太守的阴谋。念及于此,后怕不已。若昨晚早进去那么几呼吸时间,这会儿也该被压在废墟里了。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废墟已清理的七七八八,仍不见原本应该被压的那五人。

“走吧。”王棣淡淡的说了声,给高俅智珠在握的感觉。

事后,王棣就此事发表了言论,刑事案件勘查,必须第一时间到案发现场仔细寻找与案情有关的东西,任何蛛丝马迹都有利于案件的侦破。他说了一句很牛的话:死人,也能说话,只要够细心,就能听见死者的倾诉。

术业有专攻,斟验之术多是师徒相授、口口相传,这就导致此类人才的紧缺,少不得有滥竽充数者,当然也就难以避免有冤假错案。

针对这种情况,朝廷可以增设法科,用以培养专业人才,可称为“法医学”。但这又涉及到了开科取士,很麻烦。

说起科举,其实是有弊端的。

唐朝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唐代制科更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不求显达)科、“高蹈丘园”(隐居丘园)科。常科之中,明算科要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等,道举科要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医举科要考《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等。

类科分的很细,但最吃香的只是进士、明经少数几科,余者应试者寥寥无几。本朝前期分科更繁,有进士,九经,五经,三礼,三传,通礼,学究,明法等科。

熙宁变法时,罢去各科,只留进士一科。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但这带来很多弊病,或者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或者只要求强记博诵,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后来变法失败,《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但不论是秦朝以前采取的“世卿世禄”制和军功爵制以及世袭制,抑或是汉朝的推举制,以及隋唐以来的科举制,都是有其弊端的。

就拿科举制来说,虽然改善了用人制度,没有世家背景的平民百姓,只要有才识,还是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推动整个社会读书的风气。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试举内容,盖由统治者制定,成为了统治者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第二就是加重了官场的腐败,滋生很多贪官以科举考试内容作为收受贿赂的一个捷径。第三导致部分人产生畸形的价值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能一举成名的太少了,所以经过那么多年“寒窗无人问”成名之后的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他从法医学延伸到科举利弊,所言者有理有据,令苏轼、李格非及高俅三人沉思其中。

当然,这是后话,王棣也没想着勉强去改变什么,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连王安石、司马光这等牛人都难以根治其弊,他拿什么去改变?正如他回答苏轼的“何以改变”时如此说:除非,读书成本极高,甚至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人人有书读……到那时,才真的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拥有各类人才。

呵呵,这在苏轼等人看来几乎不可能,遥不可及,若人人都可免费读书,岂不是人人都做官了?

读书,科举,不就是为了做官么?往大了说,唯有做官才能为国为民谋福祉。

此乃后话,略过不表。

那日,从案发现场回去,在仍积水的太守衙门,王棣和李格非、高俅商讨案情提出:一,要查清那户人家的社会关系,重要的是最近数月来与之与密切交往的人;二,查探那栋房子的侧门和后门通往何处,并尽可能寻找昨夜酉时经过此路段的目击证人;三,查明本城摩尼教的所有事宜,如聚集地、首领头目等。

关于第三条,他提供了方十三在西城的大致住处。苏轼在西城遇险,方十三也住在西城,在王棣看来,二者间一定有关联。

同类推荐
  • 北宋捉妖师

    北宋捉妖师

    因为一只千年老妖的失误,程章来到了北宋宣和二年。此时的北宋,依然是一片太平光景,但是靖康之耻的风暴已经逐渐临近。原本一心只想回家的程章,却又意外地得到了捉妖师的传承。此时的名臣李光有云:怨嗟之气,结为妖沴因此捉妖师唯有抚平了这世上的怨气,才能使妖异不再为害。程章能否改变北宋的命运?他与这时的历史名人,又会发生怎样的交集?
  • 今侠在

    今侠在

    血镇山河刀剑笑,洗月轻盈云飞绕。古道西风,一剑封喉,谁有美酒送姑娘。夜未央,天道凉,君老我独少。何为道,人间繁华是沧桑,但求无愧心不老。
  • 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

    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

    本书既将钱氏家族的历史当作一个既存的过去,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历史的还原。也将叙述当成是立足现在与过去不断对话的过程,过去不是一个被动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被不断开掘的意义源泉。在对历史意义的不断阐发中,所有的叙述既映照着当下的思想焦虑和问题意识,也必将丰富着对于人自身及其所构造的世界的理解。
  • 带座北平到大明

    带座北平到大明

    意外穿越到大明末年,李子明发现脑海中竟然有座北平城,他可以从中提取到任何东西……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
  • 黔中心法

    黔中心法

    作品通过描写远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叫花子斑鸠的经历,将人心性在社会变迁中的经历和磨练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引人入胜却又包含很丰厚的历史知识。实乃磨剑十年之大作!
热门推荐
  • 武道至极传

    武道至极传

    三十三重天孕育着无数生命,上九层天称为天界,下十八层天则为地狱,中六层天则被称为六合界,被人类占据。修真路分为十一个境界,练体境,人元境,地元境,天元境,化龙境,王者境,皇者境,帝者境,仙台境,灵域境,圣域境,神域境。然而武道之路没有尽头,需要不断突破极限去探索。且看主人公从小小的城镇起,一步一步迈入至高武道。
  • 这穿越剧情有点不对

    这穿越剧情有点不对

    身为小说主角的宏亮兄,午夜码字离奇穿越,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一切尽在本文。
  • 捉鬼奇谈之阴阳法师

    捉鬼奇谈之阴阳法师

    黄河古道,十多年前奸尸的捞尸人,改变了小孩的一生。陆为山,川亦水;山为阳,水为阴,阴阳相衡,故名:陆小川。一对阴阳眼,一通幽冥婚,迫使他走上了阴阳道。鬼开棺、百鬼围宅、尸抱船、黄河宝藏、鬼市、传说中的鬼门关……种种诡事接踵而来。“我是阴阳法师,陆小川,随我一起,踏遍阴间诡道!”今天建了一个群,群号:218310395新群没人,欢迎各位的到来,一起卖萌、发红包、讨论剧情、吹牛打屁!
  • 我家侧妃是专宠

    我家侧妃是专宠

    那一年,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她嫁于他,洞房花烛,那一年,她欢喜有孕,他许诺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但她却不幸滑胎,那一年她再度有孕缺不料事事难为,那一年他运筹帷幄,杀伐果断却不顾她,他曾许诺她的一切,到头来只是当时已惘然。
  • 影帝

    影帝

    二十一世纪,北日帝国的“贪狼城”,是一个聚集了一切黑暗的交易场所。打架、吸毒、烂交甚至还偶尔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只会是企图调查证据的卧底和一些被黑吃黑的可怜虫。
  • 我从今天开始修仙

    我从今天开始修仙

    妖魔乱界,神鬼厌世。妖皇幼童,三五六岁就敢指点江山,分定一界。仙盟长老,隐而不动,想要棋盘之上分高低。剑客走仙侠,道士捉妖鬼,看着众生一场戏,几分愁苦几分恨。只有那痴儿,想要斩出个天下大乱,分出个天清地浊,劈开生死两路...不老鬼童,幽冥圣子,道门天骄,天门怪胎,论英杰无数,可愿为人族开路,为众生开路...仙路之上,我只求快意恩仇...我顺就顺,不顺,我就一剑斩之...---------意外生死,方奇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游戏世界《修仙封神》当中...成天修仙,乐此不疲,问道诸界,舍我其谁...(ps:简介写的是太虚了,随便看看就好,我已经放弃挣扎了)(修仙大佬,在线性感写作...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界外宗门系统

    界外宗门系统

    "叮,恭喜激活六界最强宗门系统,你将在本系统的支持下建立六界最强宗门““真的假的?不会是我又做梦了吧?what?这……这是真的”叶羽从此逆天崛起,且看他如何建立六界最强宗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顾南衣

    顾南衣

    “等你归来,我便十里红妆迎你为妻”记忆里熟悉的声音指引着她前进,路走到尽头蓦然回首,原来你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