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060

第60章 花非花

两世为人,王棣对苏小妹的心思绝不至于一知半解。

这数年未见,懵懂孩童已长成青春少年。十六、七岁当如花季,若即若离恰是慕艾萌动的表现,少女情怀总是诗。

她的性子有着天府女子与生俱来的大气,但总有差赧甚至胆怯之时,譬如在他面前。

他对她是极有好感的,不算温柔,几近于后世女子的“霸道”,但反而让他心生亲近。毕竟,能体会到前生的依稀点滴,也是难得。

只是,他与她之间隔着一层纸,固然一捅就破,却谁也不捅。这感觉,很微妙,很奇特。

他自是不愿她出什么意外,让方腊那么指指点点,不太对劲。

一刻钟后,那边三个人分开。待方十三与另外那人离去后,王婆磨磨蹭蹭的跟在了队伍后头,过了一会儿脱离长队低头慢吞吞的向山上走去。

王棣目光闪动,见宗沐冲自己比划了个手势,暗暗缀在方十三二人身后跟了上去。

那个手势是“跟上去”的意思,呃,前世特种兵影视看多了,感觉特种手势很酷,便胡乱学了一通。在玩珠峰,两个精力充沛的少年没少研究这个,倒是自成系统了,且许下豪言壮志,日后若在军中,定要组建一支特种作战部队。

酉时末,宗沐返回,说了此前所见所闻。

是时,宗沐悄悄靠近,隐蔽在三丈开外,太近了容易暴露行踪。这距离不算近,而且王婆三人话声不大,很是谨慎,因而听的不是太全——

“莫紧张,咱们只是……做客,太守妹子……份量重……”

“对啊,摩尼教不害人……就放她回来……”

“城里人都说苏太守是好官……他妹子有甚用……”

“……当官的有哪个是好的……这狗官支持新政……捞了好处的……”

“……他妹子不相干的……”

“……咱们摩尼教乃是光明使者……还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不成……”

“…………”

“还有那琴清……敬酒不吃吃罚酒呀……”

“王婆……这事……大功一件……”

“对呀……教中头面人物了……你家大郎也脸上有光……”

“……只要想办法把那小娘子带出来,其余的不干你事……”

谈话到这结束,宗沐尾随方十三而去。一路上那两人并无言语,好几次或停顿或折绕试探有没有人跟踪,很是警觉。

宗沐不敢跟的太近,远远的缀着,直到见那二人进了北城一座宅子许久都没有出来,方返回凤凰山。

绑架?!

虽然宗沐复述的不太连贯,却很容易组织拼凑完整:方十三密谋绑架苏小妹。

我勒了个去,胆子够肥呀。不过也对,胆子不大也不敢“起义”呢。

呵呵,看来苏太守在杭州为官之路不怎么顺畅。不过,方十三说苏轼支持新政当然是不正确的。当然,苏学士对新政亦非全盘否定。

其实,苏轼在仁宗朝时就主张改革,但他不同意王安石的“激进”措施,因此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批判和抵制。

他曾连续三次上书神宗全面批评王安石新法,先在《议学校贡举状》中指出王安石的《贡举法》:“或曰乡举德行而略文章;或曰专取策论而罢诗赋;或欲举唐室故事兼采誉望,而罢封弥;或欲罢经生朴学,不用贴墨而考大义。此数者,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

接着,苏轼不顾“渎犯天威”之罪和王安石的打压,又连续两次《上神宗皇帝书》,全面抨击王安石新法的弊害。

他认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实际上是夺取原来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的权,另外任用一批新人来推行变法:“制置三司条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与使者四十余辈,求利之器也……故臣以为消谗嬺以召和气,复人心而安国本,则莫若罢制置三司条例司。”

《青苗法》就是政府放贷赚取高额利息。地方官吏为多放青苗钱以邀功,强迫借贷交息,百姓苦不堪言,必须立即取消《青苗法》;

《农田水利条约》只规定“功成则有赏,败事则无诛”,会让那些投机取巧的“浮浪奸人”肆无忌惮地从中牟取国库和人民的财富;

《雇役法》的弊端在于原来不负担差役的女户、未成丁户都要按定额的半数交纳役钱(即所谓“助役钱)会加重一般老百姓的负担,会使那些贪官污吏,“庸钱不除,差役仍旧,使天下怨毒”;

《均输法》“亏两税而取均输之利”的做法,不仅不能增加朝廷收入,相反为推行《均输法》而“设官置吏,簿书廪禄,为费已厚”,会增加国库的开支,加重百姓的负担。

其他,诸如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等,苏轼也都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之后,他又通过《上神宗皇帝书》、《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招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等奏状表达了对新政的批判和担忧。

不愧是嘴炮苏老泉之子啊,青出于蓝胜于蓝。

这能是支持新政?

老苏算是真人,这也是随爹。想说就说,不为图名。

废话,就东坡先生那些个奏状有几个读过?终究还是记住“明月几时有”、“生儿当如孙仲谋”了。

但熙宁后呢,继续往下,老苏同志很尴尬。当然,他不晓得往后的事情。

元丰党,元祐党?大抵还是挨后者多些。

但,咋就外放知杭州了?

个中秘辛之事,不足为外人道。

看不惯啊,新政固然伤筋动骨,但总有某方面是好的。介甫公……太急了,须缓缓图之。然后,就因为这“可图之”,学士难“图”也。

为啥自请外任?眼不见为净。又或是,暂避锋芒?

大概,东坡居士也完不转这红尘俗世。

哪晓得,原本的杭州福地成灾地了。呃,太难了。

更难的是,众口难调。

说的透彻些就是,无法调和。

十三兄拿“新政”说事,且拿老苏说事,这……也太糊弄人了吧。

摩尼教,政治思想工作没做到位啊。

王棣竟笑了笑,让宗沐摸不着头脑。

“有点意思哦,木头同学,我想着……趁这机会,咱是不是要玩一票大的……”

宗沐眨了眨眼睛,一脸懵逼的表情。实在是跟不上三郎的思维节奏啊,话说小王貌似一本正经的,其实可逗逼着呢。不过,也只有在相熟的人面前,他才会这般“放肆”。

王棣是真有想法,若是能趁这机会拿下方十三,便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了。

虽然不知道方十三为什么要对苏小妹动手,但综合种种迹象判断,大抵与摩尼教圣女之事有关。据他对摩尼教可怜的仅有的了解,圣女只有一个,已知备选的就有琴操和苏小妹。想来,他们是要网罗一些份量重的“人才”呢。

这事,似乎不好惊动苏轼,只能悄悄谋划。也毋需兴师动众,只要盯紧王婆这眼线即可。

被洗脑的人真可怜,完全没有主见,如提线木偶。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王婆这种冷血无情之人不值得同情。

吩咐宗沐暗地里盯紧了王婆的行踪,王棣想着该找苏过聊聊借苏府几个人用用,以备不时之需。

但,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苏轼出意外了。

王棣得到消息是次日早上。

心里有事,他早早的起了,去找苏过说人手之事。

走到西院,见仆婢匆匆往来,俱是低头敛目,神色惶惶。某间屋子里传来隐隐约约的抽泣声,那好像是云姨的住所。

王棣皱了皱眉,心里生起不祥之感——莫非是苏小妹……被绑架了?木头没盯紧王婆?

他正揣测不定,却见苏小妹从屋子急急走了出来,表情凝重。

见王棣关切地望着自己,苏小妹蓦然红了眼眶:“棣哥儿,二兄出事了。”

苏轼兄弟三人,大哥早夭,他排行第二。苏小妹打小跟在苏轼身边,兄妹情深。

她很少称呼王棣,书信间也以“你”替代,貌似无礼,却显得亲近,许是心里悲切无助,这声“棣哥儿”脱口而出。

苏轼是在巡视灾情时出的意外。昨夜来报信的人没说的太清楚,只说苏太守亥时许在北城被倒塌的房屋砸压了,全身多处挫伤,双腿骨折,好在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太守府里接受药局郎中的诊治。

这消息让阖府惶乱不已,王闰之抱恙坐镇,让苏过带人去城里探视了解,得了凿实情况再回来禀告,其他人该做什么仍做什么。她又下令封锁消息,所有人不准外传此事。值此乱局,太守出事会令杭州人心惶惶,绝不能再乱了。

危急时刻,苏府女主人沉着应对,着实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

对王闰之,王棣又添了几分敬服,有这样的女主人,实是苏府之幸啊。

但是,太守出巡,身边一定有下属护卫,何以出此意外?

此事有些蹊跷,他决定进城,或许得去实地察看察看。

同类推荐
  • 宅耀天下

    宅耀天下

    穿越到异世大陆,乙一引领起一股时尚潮流宅文化。中兴人类,吊打魔族,横扫兽界,荡尽海妖。便是那高高在上的仙与神,也让他们跪下来唱征服。这是属于亿万宅者的大时代。华夏儿女终将御荣耀之风,遨巡天下。
  • 不冕王

    不冕王

    带着神奇核心穿越类似明初的古代世界。先攒个机器人做帮手,再认了皇帝爹当靠山!习异术、开医馆、兴科技、强国祚、慑万邦。不屑天子权杖,终成不冕之王!
  • 三国之枭雄

    三国之枭雄

    一个退伍兵穿越在三国的故事。
  • 兰州历史文化(十二):歷史名人

    兰州历史文化(十二):歷史名人

    本书介绍了历朝历代诞生的四十余位兰州地区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 离人何处聚

    离人何处聚

    国乱战事连连,七国群雄争霸。她,赵雪冄,一代名垂千古的女将军。谁说战场是男子的圣地,谁说女子不能打仗,她定要试试!可,女人终究是女人。当那个克了自己一生的人出现时,她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兲南晟,那铭记一生的名字。
热门推荐
  • 柒竹

    柒竹

    她是刚满修行的狐妖,他是一胸怀天下的穷书生,他知道她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夺得帝位,宠她,爱她,只是假象,为了帝位他什么事做不出,他终于登上帝位,只是那个全心全意爱他的女子已不在。柒竹,泣竹,他终究逃避不了自己的心。
  • 真武烽华

    真武烽华

    壮志冲云震乾坤,烽火狼烟起连天。龙骑践踏破山河,剑血横空洒方维。
  • 鲫予苍穹

    鲫予苍穹

    我饮下满杯的相思,徒醉了清风。ps:简介暂时这样.jpg\
  • 至尊成双

    至尊成双

    她,神界一宫之主,百无聊赖之际,被自己兄弟坑入了凡人道。说好的只是走走呢?为啥真的成了凡人?为啥那么多骨肉亲情?为啥还有焉黑焉黑的奇葩男人?吼吼吼--为毛还有从没见过的生物?好吧,她忘了自己只是一个凡人。一朝朝风云,看她如何带着身边之人以血肉之躯横行天下,对,就是横霸天下!他,彷徨天地,寻寻觅觅,因一件神器与她相遇相识……艾玛,那么多字咋个缩嘛!还不如来个:男女双强,身心白白净净的!一句话搞定!
  •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

    全书把《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的创作和改变,根据原著的一百二十回内容,创作了一百二十篇七言押韵组诗。书稿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三国演义》的内容,并且使用诗歌的语言。可以说,《原来〈三国演义〉可以这样读》比原著更加精炼、优美,比原著更加有韵味。
  • 婉雪传

    婉雪传

    本来是庶女,不得宠,入宫到底是好还是恶呢?
  • 重生之长姐持家

    重生之长姐持家

    富家千金莫云霏很郁闷,她不过是离个婚,怎么就变成了古代的农家妞,一个到处都是鸡屎鸭屎的地方,简直让人无法呼吸!父亲是酸腐秀才,母亲是包子性格,家里还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周遭又全是极品亲戚,莫云霏很忧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 神医丑妃

    神医丑妃

    当现代天才外科圣手穿越至天启王朝,成为了徒有医术却奇丑无比的痴情嫡女时……“过去的秦清已死,从今往后,我将为自己而活!”当第一丑女赐婚给第一美男子,世人皆道:幸亏本就是个短命鬼,否则看这丑女一眼也命不久矣啊。新婚洞房之夜,新娘子哀嚎:等等,谁说她夫君短命鬼来着?有这么勇猛的病秧子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起时因为你

    云起时因为你

    高高山上川,迟迟林中泽原来缘起,是因为遇见你“那怕再给我十年,我都不会相信所谓的爱情。”“那是因为你没有遇见我。”
  • 传闻中的七朵花

    传闻中的七朵花

    他对她一见钟情、怦然心动,她却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不愿纠缠。七朵花,各有各的美丽与芬芳,也各有曲折动人的故事……第一朵:牡丹——牡丹花品冠群芳,百般颜色百般香。第二朵:海棠——褪尽东风满面妆,一片春心付海棠。第三朵:玉兰——微风轻拂香四溢,亭亭玉兰倚栏杆。第四朵:蔷薇——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第五朵:百合——篱外娇颜三两枝,如玉百合笑梦远。第六朵:茉莉——茉莉开时香满枝,此味黄昏我独知。第七朵:玫瑰——稼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