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178

第178章 琼台

三月初十,春暖花开,良辰吉日。

今日殿试,皇宫集英殿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二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落第进士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李昉“用情取舍“,要求殿试,以求公道。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十一人落选。张榜后,朝野大哗,李昉降职。这次科举案,成了殿试的发端。

开初,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仁宗得知后心有不忍,自此凡参加殿试者皆不點落,此举也被后世历朝所效仿。

但也有另一种说法,可信度极高。

宋初的殿试,有末尾淘汰制。就是在殿试时排名最后的考生会被黜落。仁宗时,发生过一起举子因累举进士不第,便愤而投靠西夏,并帮助西夏攻打宋朝的事件。这位在数次殿试中都被黜落的举子叫张元,他自恃才高,负气倜傥,有纵横才,屡试不中后,愤而走西夏。当时正值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当政,且早有觊觎中原之意,元昊得张元后委以重任。当时与张元叛逃的还有另一吴姓书生——“华州有二生张、吴者,俱困场屋,薄游不得志,闻元昊有意窥中国,遂叛往,以策干之,元昊大悦,日尊宠用事,凡夏国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二人教之。”

在张吴的辅佐下,西夏国力大增,曾三次大败宋军,并有意夺取关中之地,攻占长安,但因宋军顽强抵抗,西夏军战败。张元当年的“走夏州”之事,给宋朝以极大震撼与教训,仁宗嘉佑二年,宋朝改革了当时科举进士中的殿试实行的末尾淘汰制,凡是进入殿试之人,一律录取,成绩只作为排名依据。

单以此论,张元之后的进士是得感激此人冲冠一怒的。

殿试只是一天,考一道策问题。

宋初承袭前朝旧制,殿试题为诗赋,太宗时又增加了策论的内容,但在实际评卷过程中,考官仍主要以诗赋的好坏来作为主要评判标准,策论好坏的重要度不高——

“进士先试策三道,次试论,次试诗赋,先考策论定去留,然后与诗赋通定高下。”

神宗始,用王安石推行变法,大力改革科举,取消了诗赋及明经诸科,增加进士科名额。殿试题从诗赋论改为策问一道,成为了后世效法的典范。

相比诗赋的浮华,策问就实在得多,可以让考生自由发表见解,针对国家现实进行思考,避免了死记硬背,也有利于统治者甄选出所需要的经世之才,顺应了科举考试趋成熟的必然要求。

殿试在辰时正开始,卯时正,新晋进士便齐聚皇宫城墙前,等待官家诏入大内集英殿。

千余名进士及诸科大宋日后的希望种子排成两列,浩浩荡荡。省元王棣与亚元马涓排在队首,挺胸收腹,傲然而立。

王棣第一次近距离观视大宋皇城,心下颇多感慨。

但凡大一统的中央王朝都会建造成金碧辉煌的宫殿来彰显身份、国力。秦朝有阿房宫、汉朝有未央宫、唐朝有大明宫,王棣去过明清两朝的故宫紫禁城,眼前这大宋皇宫确是够寒酸的,平淡无奇。

皇宫规模很一般,周回仅五里。所谓的“周回五里”指的是周长五里,要知道唐朝的大明宫,周长最少也达到十五里。而且宋朝的“宫城周回五里”指的还是皇城,皇城之内还有宫城,而大明宫的的周长十五里指的可是宫城。两相比较之下,宋朝的皇宫简直就是“四合院”。

这样的宫闱建造跟宋朝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是背道而驰。要知道宋朝的经济在封建王朝当中是名列前茅的,而且发动的商品经济、海外贸易经济为宋朝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其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二成左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按道理来说,在这种发达经济的支撑下,宋朝的皇宫就算不像大明宫那么磅礴大气,也不至于如此“小家碧玉”。

实际上,宋朝皇宫“小家碧玉”是有原因的。所有的宋朝皇帝都算比较平庸,除了宋真宗好大喜功去泰山封禅外,大部分皇帝的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的处理国家政务,没有特意的去追求物资的享受。

再加上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一直在思考如何汲取前代教训使江山社稷得以永固,感怀前朝百姓因收到剥削压迫而最终奋起反抗,遂下令命人刻了一座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间密室里,平时遮蔽得很严,任何人不得进入,只有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这间密室才能打开,届时天子在一名不识字的宦官引领下进入,别人都不知道碑上刻的是什么。

呃,作为开挂的王棣知道那座石碑上刻的是:“保全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

也正因为“不加农田之赋”,所以宋朝治国也秉承着“勤俭持家”的原则,尽量不去增加百姓的负担,自然而然就减少了修建宫殿的频率。

当然这三句话更多的是要表达赵氏皇族对前朝皇室、对士大夫、对农民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可不是口头说一下。事实上,在宋太宗继位后感怀皇宫太小,想要扩大皇宫的规模。当即找来了工程师傅,连图纸都画出来了,可是在马上就要施工的时候,却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拆迁。为了顺利修建皇宫,赵光义派出了许多说客去做周边农民/市民的思想工作,希望皇宫附近的这些人家迁走,但最终落得一个“居民多不欲徙”,赵光义只好放弃了扩建计划的结果。

还有就是但凡朝廷因故要拆一些房屋,如果这些房子都租出去了,所以在制定补偿标准时不仅考虑了对房屋主人进行补偿,对租房人也给予了补偿,但即使如此,仍有人提出标准不够高,朝廷于是再行审核,稍与添给,最后提高了补偿标准,并增加了一笔搬家费,才妥善处理了这件事。

大宋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敬畏之心、怜悯之心可见一斑。

王棣虽未进过大内,却也知道此间格局。

大宋皇宫是仿洛阳宫殿格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皇宫正殿叫大庆殿,是举行大典重大仪式的地方,大庆殿北侧是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乃是朝会典礼完成时接受使节的地方。大庆殿西是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相当于书房、客厅。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上下朝小憩的地方,还有集英殿,升平楼等。后宫规模不大,池阁亭台却是有的,以供后妃们娱乐。

辰时初,宦官尖锐的声音将王棣从神游太虚中拉了回来:“皇上有旨,诏令新科进士入集英殿。”

众进士鱼贯而入,井然有序,途中目不斜视,缄口不言。

皇宫礼仪繁多,有诸多禁忌避讳,自有殿中侍御史提前告知注意事宜,以免尊前失礼。

殿中侍御史虽只是正七品官,但职掌言事,分纠大朝会及朔、望、六参官班序,身份尊贵,可是轻易得罪不起。

这位殿中侍御史,王棣在苏辙府上曾与其有过一面之缘。

此人叫做韩川,字元伯,陕州人,元丰八年乙丑科焦蹈榜进士及第,授开封府推官。元祐元年以荐为监察御史,极论市易之害。元祐四年升任殿中侍御史。

说起元丰八年科试的故事,且有一桩事故。是年贡举,户部尚书权知贡举,众贤等寓贡院,焦蹈也在其中。四更夜时,火灾起,陈之方、马希孟皆焚死。其后择地另考,焦蹈为魁。曾有谚语:“不因南省火,安得状元焦。”

据传,姑苏有一盲者,能揣骨听声,为人算命。发榜之日,盲者嗟惋不已,有人询问焦蹈之命,并问仕途如何。盲者答:“不能食禄,安问官职也?”众人皆惊曰:“已为大魁,安得无官职,盲者之言必谬。”但不久,自京师来人道:“揭榜六日后,焦蹈死矣。”

这位状元公焦蹈可够悲催的,他通经史百家,四次首列乡荐,却均落落无为。元丰八年,试前南宫火起,由礼部改试日期,在考中进士四百六十人中,名列第一,却在中状元后第七天,未授官病卒。

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焦状元乐极生悲,魂归天国。此科进士入仕数年,混的好的也只寥寥数人,如榜眼刘逵,调任越州观察判官,后奉召入京,历任太学、太常博士,礼部、考功员外郎,去年任国子司业。再有一个便是这韩川韩侍御史了。

只见此君目如鹰隼,手里拿一本小册子,谁个殿前失礼便记上黑名单,便是丞相也是一般。

这算是大宋王朝权力最大的纪律委员了,可不敢让他盯上。

同类推荐
  • 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西游记疑点

    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西游记疑点

    颠覆你这些年看的西游记---------解析那些西游疑点
  • 天书十二鉴

    天书十二鉴

    天书现世,九州动荡,天下为局,世人如子,你为棋手,还是棋子?
  • 江正品传奇

    江正品传奇

    清道光年间蓬溪姜糕研发人的传奇经历...
  • 明清何不为清明

    明清何不为清明

    本书会将明清两朝代的出场顺序进行颠倒,大胆猜想历史的进程与改变。本书中有关明朝和清朝的很多人物及事件都是虚构,相当于架空了明朝和清朝,相信,这样的历史,肯定会更有趣!
  • 不负大明不负卿

    不负大明不负卿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冬,清丈全国田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条鞭法也已在全国各地施行,万历中兴达至鼎盛。然而首辅张居正病重,卧床不起生命垂危,为物色首辅接班人伤透了脑筋,为自以为得意非凡的学生万历皇帝操碎了心。而此时的万历皇帝却渴望亲政,试图摆脱皇权被三座大山架空的尴尬处境,乃至明着关怀暗中盼望严苛的老师张居正早死。这时,潞王朱翊镠被灵魂附体,血液里流淌着对大明王朝的无限热情,仗着万历皇帝和慈圣皇太后李氏的宠信,上佐天子(当然,听话就佐,不听话就干),外震四夷,书写属于他璀璨的大明篇章。这是一个拯救张居正维系张居正的改革成果,拯救大明让大明登上巅峰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图说世界名人:安徒生(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多为简历式的的介绍和事件的记叙与说教式叙述,多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伟人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把传主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 我不该遇见你

    我不该遇见你

    许多年后想起林落,夏叶凡仍然心痛到快要窒息,他想如果当初没有遇见林落,他的人生,也许不会因为她而大起大落
  • 科学伴你行——无畏的开拓者

    科学伴你行——无畏的开拓者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家有良夫(全集)

    家有良夫(全集)

    《家有良夫》,全集超值读!路心爱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模人样的汉子,居然是小时候那个粘着她的鼻涕虫。可就算他长得再英俊潇洒,也改变不了他是个卖猪肉的事实。她做为一个都市白骨精,跟他本不应该有什么牵扯,却不由自主的陷了下去。可就在她自己都以为一朵鲜花插在了肥料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的人生像开了做作弊器一样强大。到底谁是肥料,谁是鲜花,还不一定……
  • 他的小可爱是个粘人精

    他的小可爱是个粘人精

    “君琰哥哥,你等等我。”“别跟着我,我不喜欢小鬼头。”厉君琰扭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小丫头,一脸的嫌弃。*乔蔓蔓重生了,重生到了自己十二岁的时候。不过这并不耽误她找某个人求宠爱。“君琰哥哥,我好累,你背我好不好?”“谁让你跟着来得,活该!”嘴上说着活该的大少爷,却在她面前蹲了下来。众兄弟:琰少,你自己打自己的脸好玩吗?琰少:都给老子闭嘴!*“君琰哥哥,你自由了,我去找阿栎了。”“不许去!”厉君琰一把拉住了准备转身离开的女孩儿,女孩儿眨了眨灿若星辰的眼睛,“阿栎说喜欢我,以后要娶我当老婆。”他神情偏执如狂,“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众兄弟:琰少,你这是在打脸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啊。琰少:老子乐意!
  • 画天神帝

    画天神帝

    是谁,喝一杯酒,就杀人无数;是谁,为了一壶酒,就踏入修罗界,瞬杀万人;千万年来,就只有他能让生死帝尊恐惧;他甚至能让吞噬一切的轮回在他体内生存……他只凭一剑就足以笑傲江湖。
  • 酔红颜

    酔红颜

    主写:少年沈星梦自幼背负着血海深仇,经姑姑严厉教导成为了一个外冷内热的杀手,经当遇上女主林雅擦出了火花经历种种磨难,相知相爱的两个人,是否能坚信自己的初心走到最后……
  • 美葬

    美葬

    “我本善良,奈何世人逼我成魔!”“除了懵懂无知的孩童,世人皆有罪,所以在我看来没有不可杀之人!”“你是我见过灵魂最干净、最善良的女孩儿,我不想你被这个世界污染,你既然从没有杀过人,那就不要拿起屠刀,由我护你一生平安。”“我不要了,我的善良不要了,如果我的善良连黎暗哥哥都保护不了,反而成为他的累赘,那么,这善良不要也罢!”没有人知道,在所有人还在为修炼资源杀戮、挣抢时,黑暗正在悄悄逼近!
  •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优秀小学生成语接龙1000条

    我国是一个具有上千年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古老的文化和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成语,这些精辟的成语诠释了一个又一个深刻的道理,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和民族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