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140

第140章 无闷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王棣开始了深居简出的生活。

王旁四人也是一般埋头苦读,不敢懈怠。

说来奇怪,原本王安石兄弟位高权重,王旁与王旉是可荫官的,但二人均是侍奉双亲左右不愿出仕。一拖再拖,反而造就一门叔侄五人同科中举的佳话。

但此时不是明清,中举便可选官,若是礼部会试落榜,仍需再度参加发解试,过关后方可应礼部试。

而明清时的科举更为严苛,即便考上秀才也不安生。

秀才就是生员,不但免除徭役,还有点小小地位,比如不归地方官管,出了事情只能交给学校处理。生员分三种,廪膳生员国家管吃管喝,增广生员没有粮食补贴,其它是附学生员。按照惯例刚入学的新生员都是附学生员,然后考试,成绩好的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生员平时小考不断,由学校教官进行月考和季考,大考是提学官主持的两种考试:岁考和科考。

岁考主要为了考察学业情况,然后以成绩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成绩最差的一等会被剥夺生员资格。

科考主要为了选拔科举生员,以成绩决定是否参加乡试,所以不是所有生员都能参加乡试,当然,科考另一个作用和岁考一样,补充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

此时的科举虽比明清时流程简单,但也真心不容易中试哪。

太祖皇帝在位时,科试十五次,录进士一百八十八人,平均每科十三人;太宗朝一千四百八十七人,平均每科一百八十六人……仁宗朝平均每科三百五十一人,此后每科录取进士皆为四、五百人。

再来看看唐朝,唐朝一共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开科取士二百六十八次,所招录的进士七千四百四十八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平均每一次招录的进士,只有二十七名。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唐玄宗天宝十二年,这一年录取了五十六名进士。录取人数最少的,是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只招录了十二名进士。

诗人孟郊,一直考到了四十六岁,这才被选拔为进士,他激动之余,才有了那首道尽科举之路痛并快乐着的诗: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由此可见,唐朝的进士相当稀罕,能够考上进士的,都会像孟郊一样骑着马在长安城里到处嘚瑟。

而考不上进士的,就会像张继一样,乘着一艘小船,在姑苏寒山寺外独自难眠。像张继这样的落榜生数不胜数,像孟郊这样的幸运儿,却少得可怜。

如此纵向一比较,大宋朝的读书人似乎赶上了好时代了,何其幸运啊。

但,更难了,难上难。

自古以来,读书很花钱,寻常家庭根本无力供养完全脱产的读书子弟。

到了本朝,商业和贸易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各行各业非常的繁荣,并且由于宋朝的疆土相对来说小很多,因此各方面的支出这张对少了许多。

由于赵宋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官员比较多,这也为百姓提供许多机会,普通百姓家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考取功名,获得职务,再加上发达的工商业,老百姓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还可以进入商业领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老百姓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收入,生活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

饱暖思淫……呃,百姓安居乐业,虽然朱门狗肉臭,却极少路有冻死骨了。手头趁了俩钱,温饱有了保障,自动会动歪心思……读书,绝对是不二选择。

国人历来有从众心,更爱攀比,一看别人家的孩子都读书识字了,咱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呀,否则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一来,大宋读书人日多,文风愈盛。

读书人基数成几何倍增长,大宋二十三路、二百五十四州府、一千二百三十四县该有多少读书人?要想考中进士,又何止是万中取一?

就以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为例:童生考生员四百取一,生员考举人三十取一,举人考进士五取一。如此算来,六万个读书人中,只有一个人可能中进士。

放诸全国,则大抵在七万人取一。

OMG,后世高考被称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哪及古时科举之难?

也就是说,进京应礼部试的举人近五千人之多,最终金榜题名的只有四百人左右。落榜者三年后再来吧。

人生漫漫,能有好多个三年……

当然,朝廷不会对屡次落榜生坐视不理的。

开宝三年,太祖特诏赐贡士、诸科连续十五次以上未录取的一百零六人,授予本科出身。

太宗时期,因为需要破格录取了一百八十四名落榜的举人,被称为“特奏名”之后,破格录取落榜举人的恩科制度才正式形成。但是这个政策也是有要求的,只会对省试多次落榜的举人才有资格。皇帝在这些人中选一部分,特别允许他们参加殿试,表现得好,就有机会被赐予相应官衔。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特奏名”。

至景祐元年,仁宗下诏:“进士三经殿试,诸科五经殿试,或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虽不合格,特奏名。”

神宗元丰年间,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儒在特奏名殿试策问试卷写道:“臣老矣,不能为文也,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便被“特给初品官,食俸终身”。

如真宗咸平三年录取进士四百零九人、诸科四百三十、“特奏名”九百余人,计一千八百余人。正是:“较艺之祥,推恩之广,近代所余未有也。”

但王旁叔侄会潦倒到跑去参加特奏名恩科么?显然不会,丢不起那人哪。

王氏家族,按王棣的辈份算,曾祖父辈王益、王贯之、祖父辈王安仁、王安石、王安仁、王安礼、王安上、父辈王雱皆过了礼部试,是为“一门八进士”,就问你牛不牛叉?

榜样在前,你们王氏子孙好意思混吃等死、偷奸耍滑?好意思恩荫补官?好意思沦落到特奏名赐官?堂堂正正的进士选官方是正途。

怎奈何,科举这种事,有时候还需命运垂青、老天眷顾,否则才华横溢如柳耆卿何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成了“奉旨填词柳三变”?临了临老方因恩科而暮年及第?

王氏叔侄有柳三变的才情么?自然没有。固然是参加经义科,但也是谁都没有把握中试,包括王棣。

王棣倒是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毕竟是受过高度文明教育的,且在社会大熔炉历练了二十年,也算是经历了风浪沉浮,最是学会了淡定。

在他看来,科举的最终目的是做官,好有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方便做一些事,譬如高瞻远瞩的在某个历史拐点到来时保护身边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真有那能力,也不妨去改变改变历史进程。

既如此,恩荫补官也好,特奏名恩科也罢,为何要抗拒?名望有污?不存在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再者,经义经义,并非短时间的穷读烂记便成了的,还需要天赋。

儒家有经典传注发展为阐发经旨即义疏,再演变为经论,即所谓经义。

“经义”是一种文体,实质是论说文,即后世的议论文。

不过经义与一般的“论”又有所区别,“论”乃借他题目说自家道理,而经义则需严守经传注疏,不能自作别解。

作文,始终都需要兴趣与天赋。你若不爱阅读,词语储存量不够,即便脑子里有天马行空的东西,也是无法诉诸笔端,书到用时方恨少嘛。同样的,你读再多的书,只是死读书,机械的强读硬记,思维苍白呆板,写出来的东西也定然是一个个毫无生气的文字。

经义文章考量的绝不仅仅是背了多少书,毕竟考试内容皆出斤互《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五部大经及《论语》、《孟子》两部兼经,苦读数载,有几个不能背诵的?关键还是得活学活用,能吃透书中深意,并结合当下时代背景,以此表达自己的论点,这才勉强算是言之有物。

王棣在发解试中之所以一鸣惊人,便是在于他用了大招——八股文。

八股文这种科举试文简直让明清莘莘学子、芸芸考生们飘飘欲仙、痛不欲生,但也不乏个中好手。玄就玄在,正儿八经、中规中矩的八股文往往写的是云山雾罩、花团锦簇读之则空洞乏味如同嚼腊。

但王棣“首创”此种文体,却如同在大宋文坛亮出了惊艳一枪,叫一干文人士子如痴如醉、拍案称绝,这段时日已有不少人参照他的解试文章解析、模仿,只是绝无可能一蹴而就。

而王棣自是要乘胜追击的,要化优势为胜势啊,骚年。

也正因为心中有底,这段日子虽然闭关修炼,却也非闭门造车,读读书写写字,找聂、蔡二女探讨探讨音乐,劳逸结合嘛,享受生活才能创造人生。

同类推荐
  • 三祖争王

    三祖争王

    远古时期,氏族众多,各氏族间纷争不断,炎帝、黄帝、蚩尤经过不断征伐,建立了神农、轩辕、九黎三大部落,他们又为了争夺天下共主,在远古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神、人、兽之间的气势恢弘、情景惨烈、战术诡谲的战争……
  •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三国之主宰中原天下

    赵翊故作神秘道:“此物是用来加工酒水的,加工过后的酒香气扑鼻,醇馥幽郁,香气浓烈,而且清澈如水,比之你如今喝的水酒好上数倍不止”
  • 乱世二公子

    乱世二公子

    楚江魂穿一位被遗忘的诸侯公子,手握一本《天工开物》,为了在乱世中得以生存,他不得不被卷入一场场权利的阴谋,逐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乱世生存之道。
  • 群鸦盛宴

    群鸦盛宴

    财富,名声,权力,世人所追求的一切虚妄的成就,让整个亚特兰蒂斯大陆的人们,趋之若鹜的沉沦其中,在一场场阴谋与背叛中揭露的人性阴暗。我欲为王!像所有人一样,趋之如骛的投身其中,让这个世界迎来了“暗黑时代”。
  • 充满鲜花的世界在哪里

    充满鲜花的世界在哪里

    刘意名牌大学毕业后从普通销售一直做到某外企销售经理,外表光鲜,内心苦闷,挣扎在为了拿单无所不为的状态,一次关键项目为了取悦客户,在KTV连续几天饮酒,竟然最终饮酒过量而死。醒来后已置身乱世,原来是穿越了....乱世重生的刘意醒来后就在一个尸横遍野的古战场,身上除了一块画有龙纹,刻有吉字样玉佩之外,一无所有。刘意如何在乱世生存,找寻自己的身份,利用超越时代千年的智慧保护所爱之人,开创一翻惊天动魄的事业
热门推荐
  • 万王归一

    万王归一

    仙珠下凡,先天神力,后天努力,为情为义,争天斗地,所向披靡。
  • 左肩草莓印

    左肩草莓印

    你相信灰姑娘的故事吗?善良、努力的仙蒂瑞拉被继母、姐姐欺负,但仍然心怀美好,最后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莫筱艾不太相信,但是一不小心,惹到了一个人,怎么这么像王子呢?
  • 他从垃圾场来

    他从垃圾场来

    “怎么翻遍了整个垃圾场,才找到这么几块灵石!”“呸呸呸!我这明明是在上古遗迹寻宝,怎么搞得像翻垃圾一样。”少年启安整了整衣衫,保持着作为修士的尊严,然后一头钻进了垃圾堆里......垃圾场地,困苦境遇;修道一途,欲穷天尽。莫欺少年,逆旅争锋;青衫紫剑,唯我心明。且看这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道途之巅!
  • 免相思:亲爱的,请温柔

    免相思:亲爱的,请温柔

    一场花嫁只是你精心设计的骗局,年少时的白衣少年,逆着光,而我现在已经看不清楚你的笑容里是什么。你说你不爱我,没有关系,我可以对你好,我可以傻傻地追在你身后,因为我相信我会感动你。但是我错了,我的爱换回来的是一次次欺骗与伤害,直到我什么都没有了。而你这个时候说爱我,我又该拿什么去相信你,拿什么去原谅你。我不相信你,这难道不是又一个骗局吗?
  • 女人你很嚣张啊

    女人你很嚣张啊

    这个小说会以都市爱情,霸道总裁为主来写,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勿喷!谢谢!
  • 斗罗之龙神降临

    斗罗之龙神降临

    有一个2b青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没想到他没死,意外穿越到了斗罗世界,获得祖龙传承,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闯出一片天地
  • 在路上

    在路上

    “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你就叫我萨尔吧。我是个年轻作家,我内心渴望自由自在,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唯有疯疯癫癫的家伙才有意思,他们热火朝天的生活,随时随地高谈阔论,渴望被救赎,对一切充满热情,从未懈怠或沉迷于平庸的话题,他们燃烧,燃烧,燃烧……肆意狂野的迪安——就是这样的家伙。我很高兴我有这样一个朋友,我们一无所有,我们两手空空,就在刚才,我们决定横穿全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世界,直到找到真正的自己!
  • 汉末华出

    汉末华出

    大汉。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汉鼎之威,御驰万国;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汉之强!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一半苦

    一半苦

    唐似锦&潜程纪思念&姜远航“就算让我选一百万次,我也选她”“念,无人及你”
  • 忘回头

    忘回头

    “置我死地,我却后生。天不亡我,便是亡你。”一个被迫杀人的人,一个不得已而登巅峰之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