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92200000136

第136章 佳色

到得冬月下旬,东京已落了好几场雪。

中原地区雨雪天并不多,既不似江南那般潮湿,又不像北方那般干燥,但一入冬却也寒意刺骨。这于前世今生都生活在江南的王棣便算是一种肉体上的打磨了。好在他这些年从无间断过锻炼,身子骨可远非寻常文弱书生可比,倒也无惧这寒意。

前世年少时倒是没少遇见雪天,孩童贪玩,风雪无阻,竟是赤着脚在雪地上奔跑嘻闹,堆几个四不像的雪人,打几场敌我不分的雪仗,肆无忌惮的叫喊着、笑闹着,小伙伴们个个脸蛋通红,鼻涕成了最尴尬的装饰品。但心是暖和的,感觉是愉悦的。这样的场景数十年后仍清晰记得,仿若昨日。

但雪这玩意儿逐年减少,渐行渐远渐无息,乃至于到了后来,稀稀落落的飘了些雪花,非止孩童们兴高采烈,大人们也变得大惊小怪。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平台上各种“XⅩ的第一场雪”。嗯,遇到啥事别惊慌,拿出手机拍照发发朋友圈。更有那些个网红,各种角度,各种P图,来和纯洁无暇的雪来一张合影。雪自是无辜的,雪崩的时候没有ⅩⅩ是无辜的。

推开窗,抬眼望去,但见积雪未消,青砖黛瓦皆披素妆,那松梅竹柳上,一簇簇的雪,白的晃眼。

偷得浮生半日闲,枣家子巷位置稍偏,却也正是闹市当中难觅的宁谧之处。

搓了搓手,拿温水研墨,蘸了蘸墨在纸上落笔,几个浑圆小楷跃然纸上:大学章句。

这月余连轴转,抽不出时间“写”书,如今士林间都噤声不语,算是默许了自己的狂妄之举,既如此,便当趁热打铁。

好在工地量不是很大,《论语集注》共十册,会在年前推出,十四册的《孟子集注》早已完稿付梓,但暂不面世。

他接着写了一段序言曰:“四书者,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处……先读《大学》,立其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原本,是应推出《大学章句》的,但他早决定从衍圣公府着手,自然得先拿出《论语集注》。现在可谓是打响了头炮,那便再接再厉、一鼓作气。

那个时空,朱熹注释“四书”,目的不仅仅是整理和规范儒家思想,宣扬和贯彻儒家精神,其更主要的目的是把“四书”纳入到自己的理学轨道,用“四书”中的哲理作为构造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间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书章句集注》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大成,而且是朱熹儒学体系的基础。

而这个时空的发展轨迹稍稍提前,理学大盛,二程力主将《孟子》、《中庸》、《大学》与《论语》并重,并尝试了做与朱熹同样的事情,即将儒学著作掰开揉碎再整合成一整套的学术,以此夹带私货,将理学观念注入其中。只是,这项工程太过浩大,得倾注人力物力精力方能显效,只能暂时搁置。

王棣在这个节点推出《四书章句集注》,恰恰是最适当的时机,早几十年定会被打入万丈深渊,晚几十年……便是朱夫子大放异彩了。

倒是毋需着急,《论语集注》才刚刚出到第二卷呢,《大学章句》总共才两千一百余字,不用两个时辰便可默写完毕,明日便可交与许五先了。

这许五先办事效率还真是快,到汴京十天便在城西选址定下了“染墨坊”京城分店,之后一通忙乎,印刷设备和工人都是从江宁带来的,有条不紊的做好了一应开铺事宜,再选了黄道吉日开张大吉。

王棣未向外界透露过自己是“染墨轩”股东身份一事,却每拜见名儒便会说《论语集注》后面几卷将会在“染墨坊”独家首发。

免费的广告啊,而且效果极佳,这不,《论语集注》第二卷共五千册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幸好许五先早有准备,一面将预留的五千册摆上书架,另一面让工人们加班加点,一直印了足足三万册方罢休。

这还是仅限汴京呢,且仍有拓展空间,若是加上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南京应天以及江南文风鼎盛之地,乖乖,至少也得十万册吧。

再算算纯利,一册赚二百钱,便是近三万贯,偶滴个天,仅《论语集注》便可获利三十万贯。

宋代是中国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各类技术飞速提升,印刷业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活字印刷。宋代的大城市经济十分活跃,书籍的商品化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册书大抵卖钱六百文足。印造用纸一百六十幅,碧纸二幅,赁版钱一百文足,工墨装背钱一百六十文足。而一部《杜工部集》,十册二十卷,书价才一千文。《汉隽》两册一百六十页,价格六百文。

许五先给《论语集注》定价为四百钱一册,这个价格比寻常书籍略贵,但因是经义释注,算是科举工具书,价格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而“染墨坊”本身就有一整套印刷器具,工人也都是熟手,是以即便成书用纸是较为名贵的澄心纸,一册书也有五成纯利。

幸福来的太突然啊,许五先这些日子脸上的笑就没断过,在王棣面前也愈发恭顺了。

术业有专攻,王棣并没有插足刊印事宜,只交待许五先切莫在上世之前泄露了稿件。

许五先自是拍着胸脯保证,大有“稿在人在,稿丢人亡”的慷慨激昂。他又请示说,下一步会在各地分店同步开售,尽可能地抢在盗版出现之前争取尽量利益最大化。

对于营销术,王棣在前世可没少见,便思忖着提了几点建议。许五先略一思索便品咂出了其中的奥妙,当然又是奉上一通彩虹屁。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择了与“染墨轩”合作,且成了股东,王棣相信许氏兄弟的营商手段,只负责提供书稿,绝不参与发行。

如此,双方合作的极是愉快,互惠互利,大家发财。

写了一会儿,他又险些用上标点符号。入乡随俗,为免太过特立独行,他一直让自己按现今的书写习惯作文写字,句与句之间稍稍空开些方便句读。初来乍到时可是吃尽了句读的苦头,“发明”标点符号是早晚的事情啊。

有道是心动不如行动,他扯过一张纸,将标点符号的用法一一列举出来,准备放在《大学章句》卷首。至于书写习惯……慢慢来吧。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王棣停笔静静的听着,听这歌声应是蔡云英,那么抚琴的是聂胜琼了。

嗯,唱的是老苏同志的《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后面还有一句“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云飞乱,空有年年雁。”

这阕词是苏轼今年重阳节所作,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明朗而高昂的调子。

纵观此词,或翻用古诗,或引用典故,均是为了突出开篇两句中“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豁达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在苏轼看来,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悲观失望。

老苏同学可真够豁达的,否则也写不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的词句来。

大文豪便是大文豪,随随便便写一阕词便能广为传唱,这才是大宋最闪亮的明星呢。

他名声之盛非止只在大宋,在辽国也是备受推崇。

自从辽国建国后,契丹贵族百官们,就极其热爱汉家诗歌。

比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在辽国圈粉无数。辽圣宗还曾亲自用契丹文翻译白居易作品,分发给官员们认真读写。

但诗文惊艳天下的苏东坡,却不知不觉抢了白居易在辽国的“偶像”地位。宋使张芸叟出使辽国,竟发现辽国馆驿的墙壁上,都刻着苏东坡的诗,辽国“粉丝”们搜集编纂的苏东坡诗集,更是火热畅销多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也体会了苏东坡在辽国的强大知名度,以至于写诗发出感慨:“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

这,是国际偶像,比后世那些所谓的顶流小鲜肉可牛叉多了,不可同日而语。

说起这辽国,现在的皇帝耶律洪基可是亲宋派,坚持持对宋通好,精通音律,善于书画,爱好诗赋,与臣下有“诗友”之交,常作诗赐于外戚、大臣。诗作风格受唐诗影响较深,讲究韵致,反映了契丹贵族崇尚唐文学,积极学习吸收汉文化的倾向。

苏辙评曰:“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念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这般喜好汉唐文化,辽国臣民自然不乏熟谙汉文化之人,如那个讲一口流利大宋官话、成语运用自如的萧羽飞。

对了,那萧丫头还说要来拜访呢,呵呵。

他正兀自放飞思绪,便听屋外王小丫禀告道:“三郎,外面有个叫萧羽飞的小娘子求见,说是与三郎约好的。”

萧羽飞?约好?

王棣不由愣住了。

同类推荐
  • 怒海扬帆1609

    怒海扬帆1609

    初来乍到,请大家给予公羊支持鼓励!之前《纵横大航海》在起点书坊成绩一般,这次换个马甲过来继续书写航海文。喜欢大航海的可以互相交流!聊天打屁群331544737!
  • 汉血

    汉血

    马踏匈奴,封狼居胥!远征西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民族所有荣耀和尊严都伴随着“黄巾之乱”“董卓乱政”被彻底埋葬。当三国的门阀豪强们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的时候,他们或许只看见站在高处手握生杀的权利。所有的英雄故事、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皇图霸业……几乎耗光了汉民族的精血!建立晋朝的武帝司马炎,他在窃喜获得天下的同时,北方的胡人睁开了阴森的眼眸露出了残暴的獠牙!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段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历史……友情提示:【两部全本保证】——求收藏、求投票、求关注!
  • 隋末世家天下

    隋末世家天下

    世家,从夏朝的家天下开始诞生,不断发展到后面可以影响国家的发展。而后多少帝王为巩固皇权而打压;多少次流民屠杀;多少次改朝换代;但它一直存在,到现在也只是换一种方式存在。既然不能消灭那就让它远离中原去发展。
  • 截而行

    截而行

    《周礼》有言: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圣人有言:顺而受命,谓之阐明;截而行之,谓之魔逆。王公高于士大夫,此为周礼;魔不胜正,此为天道。他不读周礼,不信天命。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死而受命,不如截而行之。……历史玄幻,战国末年,且看小小少年如何逆天,大周王朝八百年江山如何崩坏!
  •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官渡决战在即,颜良、文丑被诛,他替补袁尚,企图力挽狂澜!奸雄临九锡,进封魏王,他受天子密诏,号召天下诸候勤王讨贼!蜀汉大丞相五丈原殉命,又是他,率领托孤文武与司马懿决战巅峰!三国全面战争打响,与朋友为战,与敌人为战,与命运之神死斗到底!未来将会怎样?
热门推荐
  • 回归于零

    回归于零

    我们是否只是存在一个循环,所谓的历史是否是未来,所谓的毁灭是否是重生。
  • 军阀大人求放过

    军阀大人求放过

    传说在吃人不吐骨头的丛放街住着一对方姓姐妹,其中姐姐凭借以一敌百的嘴皮子功夫名声大噪,小小年纪便成了奇葩纵横年代中的佼佼者……我问候你大爷,你爸妈没教过你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看!这小王八蛋染发都没人管,你奶奶的腿,我为什么不能做大姐头?这年头做警察的脑子都被驴踢过了,不对!你们都是拿枪扫射自己的大脑!
  • 迷途知你

    迷途知你

    谢安安经常幻想着与夏晓晨的未来,当他有了女朋友,谢安安才发现自己原来做了很长的梦,梦见他也喜欢自己,试着放下,试了很久,才知道记住一个人很容易,忘记一个人很难,以为时间能冲淡一切,直到他重新出现在自己面前。
  • 美锦如婳

    美锦如婳

    如婳摸了摸自己有点凉飕飕的脖子,赶紧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她的小脑袋还在。上一世,如婳亲眼目睹姐姐被羞辱惨死,爹爹被奸人栽赃陷害,一家人一同被押上断头台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一世,如婳发誓绝不坐以待毙,她要保护姐姐不被渣男骗色,要赶走一窝自私恶毒的黑心亲戚以及虎视眈眈的阴险世交,最重要的是她要让凤锦楼强大到无人敢欺!什么?跟你成亲?~世子自重,你要是再过来,我就喊人了!~你喊吧,喊破喉咙也……啊——!一声惨叫后,宣韶看到自己变得像刺猬的手掌心,欲哭无泪。~你这个狠心的女人,真舍得拿针扎我,还扎了这么多!如婳心一软,将手掌伸到宣韶面前,“好了,大不了我让你再扎回来。”宣韶的唇轻轻落在如婳的掌心,抬起头粲然一笑,“我扎完了。”看美人如画,云锦铺道,凤三小姐如何走出一条锦绣前程。
  • 尊主重生之藐视天下

    尊主重生之藐视天下

    一朝重生,再次醒来已不是当初叱咤风云,人人敬仰的尊主大人还重生成一个小废物。 “没事,从头再来就是了”慕尊主信心满满 小废物还有点平 “没事,发育发育还是可以长大的”某尊主安慰自己道却不想这天上还掉下来了个奶娃娃,只是这小娃娃干嘛老是凉凉的看着她? 时光飞逝,小娃娃变少君,还说要娶她?“这一世,本座要逍遥自在,坐拥三千美男!咳咳,那个!夫君你听我解释!!!” 且看她一身红衣,一手艺术,一身修为,携一美人,重回巅峰!
  • 异世界之真实战记

    异世界之真实战记

    这是一个男儿带着系统面板穿越到游戏世界,靠着不断地做任务,一路升级、一路变强的故事。这里有悠闲、有趣的日常,也有惊险、刺激的战斗……在这个异世界里,人们成为进化者,走上了进化之路,在进化之路上前行、探索;进化兽在荒野、山林中自由地奔跑、捕猎;魔化兽用红色的眼睛盯着人们,威胁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在秘境中,一幕幕精彩的战斗,正在发生着。
  • 弈天下

    弈天下

    一王战四皇,是禁忌?还是传奇?一剑断山河,是人为?还是神力?一人当万军,是战神?还是信念?铁马金钩,一曲长歌啸长空,夜尽天明;江山如画,千丈灵力破万法,万念使然;岁月峥嵘,万无黎光照寰宇,长河不息。三年前,沦为弃子;三年后,拜上京师。一念苍生灭,一目夺生死……少年惊天而生,星耀万里,无问之剑,斩破苍穹;乱世起,王朝征伐千万里,天命之人主浮沉,君临天下逆苍天。
  • BOSS的次贷爱情危机

    BOSS的次贷爱情危机

    如果一个女人的一生中,遇上一个总裁,那她是幸运的,如果遇到两个总裁,那她是荣宠的,如果同时遭遇五个总裁,那便是灾难,世界性的灾难;她是全球医药大亨,陆总裁的未婚妻,婚礼前夕,却背着“潘金莲”的骂名远走美国;她本是堂堂海归留学生,人人尊敬的“美女老师”,然后却莫名其妙地成了签约艺人;她本是名不见传的小人物,却成了叱咤金融界的大神;从一名乡镇老师登上女总裁宝座,在她人生最辉煌的巅峰时刻,最爱她的男人却将她嫁入豪门。这是一段穿越星球的爱恋,演绎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段励志的草根逆袭逸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生存潜规则……一切尽在书中。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莱辛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莱辛寓言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许你红尘白首

    许你红尘白首

    九泉之下的孟婆对着他道:“殿下,她已行过忘川之桥,已喝下孟婆汤,已至轮回之门,就算您把她拉回来,她也已忘却前尘往事,您又何必执着?”他满眼凄苦笑道:“哪怕忘却了我,我也守在她的身边,我答应过她,许她一个红尘之地,陪着她永生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