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35700000003

第3章 结果逻辑 让工作落地生根

先完成工作,再谈利益

在优化工作的底层逻辑时,任何时候都十分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用结果去落实。

结果总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做事都得有始有终,用最终的成果说话。就是说,只要开启一件工作,就得让它落地生根。这是工作的本质,也是我们通过工作使能力获得成长的需要。

你所获得的回报,不是由你的期待决定的,是由你提供的结果制造的。

公司与客户在谈一个手机项目,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我让小晶汇报一下进度和下面的计划。

小晶早有准备,开口便说:“老板,除了向您汇报该项目的进度外,我打算多申请一成的奖金,然后看看能不能给大家一天的带薪假期,还有商家送的样品能不能直接给咱部门,还有……”

“你给我打住。”我叫停,“怎么着听你这口气,这个项目已经拿下了?”

“没啊,这不还差一点么。”

我笑了:“项目没完成,你就敢跟公司要利益?”

“我这不是想先跟您谈好再去做嘛。”

我说:“项目没完成,你跟老板要什么都是浮云,项目完成了,你跟老板要一家公司玩玩,没准老板都能给你,懂了么?”

与希克曼合著有《创造卓越》一书的著名学者席尔瓦说过一段话:“在任何一个能和对手博弈的场合,胜利总是属于在思想上、计划上以及行动上比对手高出一筹的一方。”剖析这段话,席尔瓦的重点是——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是他的思想、计划及行动所创造的效果。

不管他是怎么想的,都要先出了效果再谈,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打个比方说,小晶可能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员工,她的创造力卓越,文案能力出众,说起工作头头是道,但这只能说明她的思想和计划上是优秀的。我表示赞赏,却不能认可。假使不能拿出同样优秀的行动和结果,她就称不上卓越,对公司而言在利益的分配上便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所以,在工作和利益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不是大脑中的思维,是行为结果。

作为员工一定要勇于主动和优先地做事,不仅把工作做完,还要做得漂亮。当你能够在老板过问之前就将一个完美结果准备好的时候,你想要的利益自然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能赚钱就是有担当

公司的金秘书好管闲事,整天担心哪件事又出了问题会让我骂他一顿,所以他喜欢向我透露一些员工在工作中的问题。说好听点,他有责任心;说难听点,他喜欢打小报告、挑别人毛病来转移自己的责任。

有一次他又来报告:“老板,小宋那个方案您没仔细看一眼就签字啦?我之前看过,老觉得他的方案有漏洞,建议您还是详细研究下,否则出了差错您可别怪我啊!”

“知道了,你回去吧。”我说,“我才不管他的方案是否光鲜亮丽完美无缺,我只知道小宋这个方案一定能给公司赚钱。记住了,能赚钱就是有担当,结果是好的,其他的我不需要多管。”

我们的工作哪个地方最值钱?就是在这个环节:

第一,说得好听,不如做得好看,计划完美与否没关系,结果才是评价标准!对此我们应该都有体会,有的人字写得好看,话说得漂亮,方案也逻辑严谨毫无漏洞,可就是结果令人侧目,创造不出好的成绩,又有什么用呢?

第二,能赚钱的不一定是好员工,但好员工一定能给公司赚钱!在事业上不要羞于谈钱,谈钱不是坏事,尤其是要算一下自己能帮公司赚多少钱。这是你的命根子,公司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担当,就看他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而不是他有多少奇妙的想法。

这两条是员工优秀的底层逻辑的行为标准,也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是评估员工是否称职的铁律。

金秘书站在自己的角度所思考的,其实也遵循了这两条标准,他要保证自己的工作可以给公司带来利益,因此必须承担防微杜渐的义务。同时,我也告诫他用这两条标准去看待自己的同事。

公司招聘你来干什么?

马云说过:“公司请你来是干什么的呢?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所以我们要让解决问题的人高升,让制造问题的人让位,让抱怨问题的人下课。”

这句话清清楚楚表明,员工的行为逻辑是遇到问题就要拿得出解决方案,否则就不是正确的员工思维。

公司与客户的项目在开展中遇到了一点问题,负责人小周为此忙得焦头烂额,向我提意见。他认为关于这个项目的问题已经向我汇报两次了,问题他也都说了,可我只是听一听,并不告诉他怎么做,这让他感到迷茫,不知道这个项目该怎么完成。如果我再不发话,他认为项目就要黄了。

他说:“您不发话,我心里没底。”

我问:“公司为什么招聘你?”

他一愣,然后答:“因为我专业能力强?”

我说:“公司招你进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问题都让老板自己解决了,那么公司花钱招聘你干什么?难道只是让你提出问题吗?工作出了差池很正常,你可以跟我汇报,但一定是带着解决方案来的,如果你只提问题,没有解决方案,公司要你何用,我自己去干不好吗?”

小周只能羞愧地离开。

有句话说:“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你就坐多高的位子;你能解决多少问题,你就能拿多少薪水。”

老板和员工的区别在这件事上有明显的体现,老板的逻辑是:“我要安排任务让人做好,分配好任务就是我的责任。”员工的逻辑则应该是:“我要把老板安排的任务做好,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带着问题去找老板汇报。”既然承担了一项任务,就要让它落地生根,而不是只负责挖坑,然后让别人去填。

如果一个人只能发现问题但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他本人就成了一个问题。

别让厉害停在嘴上

有的人不管生活还是工作都习惯了光说不做,比如公司技术部门的佳佳。

同事都觉得佳佳很厉害,因为她硕士毕业,英语六级,还报了很多培训课程,有机会就认真充电,是公司出了名的学霸,也是“考证狂魔”,许多员工都羡慕得想和她一样去参加几个资格考试,多拿几个证书。但问题来了,佳佳在公司两年了,为什么还是一名普通员工呢?

她在工作中并没犯什么错误,但她每个月的业绩是最低的。她水平很高,说起理论来也头头是道,可是光嘴上厉害,无法学以致用,是嘴上的高手,行动的矮子。对一家公司而言,老板总是需要员工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厉害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公司也不是学校,不看学分评价人,就算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如果没有业绩也得靠边站。

第一,评估员工能力的最大标准,是你所负责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写在纸上的想法。挂在嘴上的厉害是虚的,能动手的厉害才是实的。管理者可以只动动嘴,员工一定要学会跑腿。就是说,要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实干派。没有技能证书并不影响工作的质量,只要你的动手能力强。

第二,好的结果要先从小事做起,不要一次目标太大。凡是在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要一件件努力做好。做到了这一点,你的嘴上不说,公司也能看到,老板也会记在心里。

有成绩的加班才是加班

员工小宋每天发朋友圈向人晒他的加班照片,同时写上“加油、努力”之类的词语。有时他晚上11点了还在公司忙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干出了多大的成绩,其实他和同事8小时的工作量差不多。

我看不下去了,便批评他:“小宋,你天天晒加班,想干什么呢?”

小宋说:“老板,我这不是想让大家看看我有多努力么,特别鼓励一下同事,也给客户留个好印象,希望他们认可我。”

我说:“你的项目没谈好,没有业绩,还晒加班是会让我讨厌的,我是该给你加班费呢还是该装作没看见呢?还有客户,你负责的项目搞定了吗,客户打电话催我,说你已经严重耽误进度了。你让他看见这些加班的照片,他一定不会赞扬你,而是会嘲笑你无能,说那么点活你整天加班都干不出来,哪儿来的认可呢?”

小宋明白了,5分钟后就删了自己的朋友圈。但愿他是真的明白。

评估能力,需要综合判断

公司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估是立体的,不是单靠某一项的分数,比如加班的时间,而是需要综合判断。例如,在你完成一个项目的时候,公司看的是你的工作效率,是对于时间的利用质量,而不是看你这一周加了多少班。

效果永远是第一位的,花费的时间则不重要。所以,在上司对员工的评价逻辑中,加班并不是一种加分项,相反当你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完不成规定的任务时,加班还是减分项。

加班不是目的,出成绩才是目的

对于加班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人们坐在办公室通宵达旦地加班时,究竟是否记得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当你深夜11点仍然忙于工作并自我感动时,有没有计算过自己从加班中获得了多少成绩?事实是,多数人的加班只是在弥补白天疏忽、偷懒的过失,而不是为了多干出点成果。

加班从来都不是目的,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是。所以永远不要无效加班,要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

表现不对等于瞎表现

有一次我找小宋找不到,最后发现他帮兄弟部门搬产品去了。

他放着自己手里的项目不跟,工作不做,却去忙着帮与自己无关的人搬东西,目的是为了表现一下,让人力资源部门的人看看自己有多勤奋,想多挣一点考核分。

我批评他:“你一个销售部门的业务精英,上人力资源部门的同事面前表现你搬东西的体能?”

小宋还有所不满:“您的意思是我不该在他们面前表现吗?”

我说:“表现没问题,但你表现不对就是瞎表现,你表现出对于销售技能的精通,拿出公司认为很棒的销售成果,公司一定给你奖金;如果你能表现出对于财务的专业,我也会放心地把钱交给你;如果你能表现对于公司的忠心,我会高兴地培养你。上面这些是可以表现的,但你偏偏想展示体力活,怎么着,你是想去库房上班了吗?记住这次教训,要知道自己擅长干什么,然后在这上面多表现,不要去你不擅长的领域瞎表现!”

现在不少人都是这样的状态——他们好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时时刻刻在领导面前表现,比如经常性地加班到深夜,每次上司看到他时,他都在忙。但是细究他的工作,你会发现他的效率很差,正事没做几件,闲事做了一堆。这其实不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而是工作的心态不对。尽管忙忙碌碌,造成了一种他很勤奋的印象,实则没出几件像样的结果。

很多人问过我应该如何提高效率,以便能做更多事情的问题。我的员工也曾向我请教:“老板,我怎么表现才是对的?”

我一般会这么回复:人的时间有限,就以时间尺度而言,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真正得到突破性提高的。精力再厉害,他也只能将一天的1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潜力挖掘出来。精力有上限,效率自然也有天花板。因此,我们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无关的事情,多在与自己有关并且重要的工作上下工夫。

表现对了,工作效率才能提高,结果才能更好。

没有功劳,苦劳再多也无用

正如上面所说,表现再多却没有结果,就是一种苦劳。

没有功劳的苦劳值得赞赏吗?显然,这样的苦劳在公司的眼中不值一文。

企业只认功劳,管理者也只看成绩。所以千万不要觉得我是一个基层员工,只要表现得十分勤奋就可以了,反正我人又没闲着,流血又流汗,公司不会不奖励我吧?如果你这么想,早晚是要失业的。

不久前公司淘汰了蜂蜜的项目,负责人小晶不甘心:“老板,我们可是连加了一个星期的班啊,还自掏腰包付了招待费,而且辛苦了这么长的时间,没功劳也有苦劳吧?就这么下马了,我不服气!”

我答:“那又怎么样,项目没谈下来,没有功劳,苦劳就是白劳,知道吗?”

小晶:“这也太不人性化了。”

我说:“在公司里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们觉得忙了半天没有功劳,心里委屈,其实我也没有任何回报,项目没做成,公司的损失更大。不过如果你觉得委屈,就去给大家买一份下午茶吧,这个费用我出。”

在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结果”的评价。到底,是结果(功劳)重要还是过程(苦劳)重要?

听一听巨人集团的创始人史玉柱是怎么说的。

他在一次节目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有一个项目,分别由两个团队实施,到了年底,第一个团队完成了任务,拿到了事先约定的高额奖金,另一个团队没有完成任务,但他们很拼很辛苦,全都尽了力,只是没有完成任务,你会奖励这个团队吗?”

不少人觉得应该给予奖励以鼓舞军心,但史玉柱却说:“我不会给任何奖金,有功劳才是对公司有贡献,苦劳对公司的贡献是零,我只奖励功劳,从不奖励苦劳。不过,我会在发年终奖的当天请他们吃饭。”

人们也常问:究竟什么才是执行力?在我看来,能够拿出结果的能力才叫作执行力。在成功人士和精英人才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中,我们从中归纳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底层逻辑,就是“时刻关注结果。”

要想把事情做成,我们唯一的兴趣点就是结果。你要疯狂地追求结果,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

只有结果是好的,才能回过头去关注过程,否则过程便毫无意义。

同类推荐
  • 组织工作精细化操典

    组织工作精细化操典

    本书利用精细化的理念、对组织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和程序多、环节多而且复杂的工作进行精细化。大体每部分都按照“综述”、“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图”、“参考例文”的体例行文。其中“工作流程图”部分简洁、直观、明了,是本书特色之一。
  • 慈星密码

    慈星密码

    本书以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10年的发展为研究蓝本,解读慈星股份从新星到明星的倍增奇迹聚焦孙平范董事长从平凡到模范的企业家品牌关注慈溪“创二代”从创业到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从相对优势到绝对领先的异军突起。
  • 每天学点销售学全集

    每天学点销售学全集

    销售很简单,只需要你有决心,有毅力;销售不简单,有时候需要你考虑很多方面。本书将向你揭示成功销售员的成功秘诀,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只需每天付出一点点,最终就能够通过本书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不要再等待了,踏上优秀销售员的第一步吧!
  • 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征服世界的私有银行

    这是一部金融学专著它系统阐明了我们今天一次次金融海啸的根由及其前景;这是一部史学巨献它详尽真实地再现了人类自有银行业以来的整个金融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银行家犹如一个特殊物种,他们通过操控私有银行从政府那里攫取货币发行权,控制整个金融系统。政府虽然能够制定政策、发布命令,甚至发动战争,却不得不举债度日。这就是银行家的阴谋:通过控制货币来摆布政府,独揽经济、政治大权,不断从民间攫取财富。这样的事情自美国诞生之前就已开始,贯穿整个美国历史。请记住:货币战争只是表象,货币阴谋从未退场。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场者!
  • 创新时代企业战略管理

    创新时代企业战略管理

    本书简要介绍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在创新环境下企业通过科学的战略分析所应解决的问题;分别从五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在创新时代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制定过程中面临的难题;阐述了影响企业战略执行效果的因素,并概括地提出了旨在提高企业战略执行能力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樱花落时正少年

    樱花落时正少年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樱花有种莫名的情愫,后来上大学以后,有一次回老家找到了理由,因为那是我青春里的意象。我的初高中由一座高架桥连接,中间只隔一条马路,我记得从那条路回家的路上,种满了樱花树,一到春天的时候,真的有日漫里那种落樱树下翩翩少男少女们青春洋溢的样子。所以我开始写这些故事,它们是我的故事,它们也不仅仅是我的故事;故事里有我的青春,但也不仅仅是我的青春。我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他们告诉我太多太多啦,多到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组织起来写到纸上,所以我就只能这么慢慢的想,慢慢的写,慢慢的和过去的老朋友们重逢,再慢慢的和他们告别。人生不是什么盛大的遇见,也不是什么盛大的告别,对我而言,人生可能只是一场相逢,短到不过一次擦肩,长到不过一场厮守,所以我要把这些像樱花一样美丽的故事写下来啊,这样也许我会在写到某一刻时突然感慨,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落花时节又逢君”呢?因此,谨以此本小说,献给我25岁前有幸遇到的所有人,献给每一个你的,我的,和我们的落樱般缤纷的故事。
  • 娱众不同

    娱众不同

    三流小报的娱乐记者韦特新,因为下河救人而牺牲,却穿越到一个和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成为了华国一名酒吧歌手。这里的娱乐业也很发达,但是却没有Beyond,没有地球那些经典歌曲和电影,这是韦特新重生后的娱乐之旅:写歌、唱歌、写小说、拍电影……且看韦特新如何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娱乐王国!…………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写下去的动力,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各种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艾拉的世界

    艾拉的世界

    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每一个人的头顶上都顶着名字,身份,和等级,所有人都过着按步就章,规规矩矩的生活,却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就好像游戏一样。然而没有一款游戏能够这样真实,也没有一款游戏会不允许玩家下线——更何况,艾拉很怀疑自己现在的身份,到底是一个NPC,还是一个玩家。
  • 诸天最强魔帝

    诸天最强魔帝

    地球灵气复苏,你在网上搜集修炼功法。你练着练着,居然练到了异界,还成了魔帝。周围全是魔族大佬,帝后又以死相逼,你内心慌的一批。为了人身安全,你依靠系统回到了地球。从此,你能任意往返地球与异界,混的如鱼得水。直到两界合二为一,身为魔帝的你,该咋办?
  • 今天你开小卖部了吗

    今天你开小卖部了吗

    有一天自己和闺蜜开的玩笑居然成真了!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钥匙,再看了看面前的小卖部,月瑶表示一脸懵逼。本想这个小卖部是卖辣条,卖汽水,卖雪糕的,虽然的确也是,但是这个小卖部也不简单啊。顾客1:有泻药吗?月瑶:???顾客2:有樟脑丸吗?月瑶:???顾客3:有得白内障的药吗?月瑶:???顾客4:有智障丸吗?月瑶:???顾客要求一个比一个奇葩,本想在这个小卖部里好好捞一桶金的,结果发现自己还是穷得叮当响。月瑶:谁要这个小卖部谁拿去。【本店出售任何世间道具,不过支付方式很特殊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
  • 王源奇遇爱情

    王源奇遇爱情

    他遇见了她,于是他就爱上了她,他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精彩事件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