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2700000007

第7章 学前儿童的发展(3)

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表现在对周围成人心理的影响。而成人又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儿童在没有学会改变物体的状态之前,已经会用情绪影响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儿童的表情是影响成人心理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婴儿的微笑或咯咯笑声使父母对他们更加钟爱,不少孩子从小就会用哭来“威胁”成人,使成人屈服。

(三)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

客观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客观因素的变化,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例如出生时身体健康的儿童情绪比较愉悦,情绪愉悦又有利于身体健康。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也受到儿童心理的影响,反过来儿童心理又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四、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都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发生的。只有通过活动,外界的环境刺激才能转化为儿童的主观心理活动。也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可能产生心理内部矛盾,继而产生发展的动力。

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活动。对物的活动也叫及物活动,是以操作摆弄物体为主的活动。与人交往的活动,主要包括与成人的交往和与同伴的交往。

(一)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

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且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任何有意行为或活动,都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而人的心理总是通过他的语言、行为或活动表现的;动作和活动是心理的外部表现,也是儿童发展水平的体现和客观指标。

2.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

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儿童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客观事物同儿童主体的矛盾在儿童头脑中的反映。一句话,儿童心理内部矛盾是在儿童本身的积极活动中产生的。

不仅如此,儿童心理内部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也同样是在儿童的活动中实现的。

3.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各种活动在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游戏活动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因而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游戏的作用表现为:

(1)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丰富深化积极情感,疏导消极情感;

(3)游戏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儿童心理是在同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发展的。儿童与周围的实际联系是以成人为中介实现的;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儿童逐渐形成一个社会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掌握人类交际的语言,使儿童心理机能发生重大质变,形成真正的人的意识;儿童的个性也在交往中形成。在不同时期,儿童的成人交往的作用不同。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协作关系,它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2)同伴交往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3)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三节 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在儿童发展领域,有众多学术观点与科学理论,我们研究儿童发展,就必须学习和研究有关儿童发展的各派理论及其观点。

一、成熟势力的发展理论

格塞尔将发展看成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在成熟论看来,发展的本质是结构性的,只有结构的变化才是行为发展变化的基础。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成熟是由一个内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它的基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学习并不是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格塞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由这个实验得出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所谓准备,就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过程,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所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格塞尔发现,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了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儿童突然向前进入一个新领域后,又会适度退却,以巩固取得的进步,然后再往前进。对教师和父母来说,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高的阶段时,应该更严格地要求他们;当儿童处于发展质量较低的阶段时,应该现实地看待他们,等待和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避免因粗暴和急躁而伤害他们。

二、知觉学习理论

“世界就在那里”,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似乎就说明了这点。他们认为,知觉学习不是由于中介或联系的结果,而是由于观察者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刺激特征的敏感性逐渐增加的缘故。其结果是导致观察者对感觉世界中的刺激有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学会了辨别刺激的各个方面。刺激的各个方面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观察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刺激的所有信息,只有通过不断的辨别,才能实现知觉学习。吉布森关于知觉的概念建立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之上,如“视觉悬崖实验”,儿童并不知觉一个孤立的、不连续的刺激,儿童在环境中接收的信息取决于儿童学会如何知觉,取决于儿童如何将有关的信息加以联系、组织,而不是被动组织,简单相加。

吉布森认为儿童在认识事物时,通过不断辨别信息,分化出对象特征来认识事物,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的生态学研究,注重研究儿童在具体环境中知觉的自然行为。他把人的知觉行为看作适应行为,人为了适应环境,需要知觉周围环境中的对象、空间位置、各种偶发的事件。

知觉学习理论注重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和生态学研究,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树立积极儿童观,改进学前儿童研究方法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和变化都可以用S(刺激)—R(反应)这一公式来解释。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推测刺激。那么,想要儿童习得预期的行为,只需控制刺激,以产生相应的反应,并使之习惯化,这样就能达到塑造行为的目的。所以,发展是儿童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的过程。将人看成是被动的,仅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反应。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斯金纳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说。他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做了某个动作而得到了教育者的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几率就会大于没有受到强化的动作。强化的次数增多或强度增大,几率也随之增大,这就导致了人的操作行为的建立。

四、精神分析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弗洛伊德把人看成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口唇期(0—1岁),力比多主要投放在口唇部位,口唇刺激是愉快的来源,像吸吮、吃手指、咬东西等。****期(1—3岁),刺激的中心是****。这阶段对儿童进行卫生训练很必要,训练的好坏影响儿童以后的个性发展。弗洛伊德又把这一时期称为“前生殖阶段”。生殖器期(3—5岁),力比多转移集中于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该阶段儿童开始产生“恋父”和“恋母”情结,孩子都喜欢自己的异性父母。潜伏期(5—12岁),儿童处于很平静的时期,性活动受到压抑,儿童的快乐来自外界,喜欢交友,与同伴一起玩耍,喜欢学习和运动,儿童的社会性情感开始发展起来。青春期(生殖期)(12—20岁),女孩从11岁、男孩从13岁进人青春期,中心是对异性的感情,特点是从父母那里摆脱,建立自己的生活。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个性发展方面的许多差异都是由于上述各个发展阶段进展的不同情况造成的。在力比多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在某一阶段如果得到过多满足或受到过多挫折,就会在其人格中留有该阶段的特定印记,造成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固着和退化。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有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经受着内外部的一切冲突。其发展顺序按渐成的固定顺序(即有机体的成熟程度)分为八个阶段,信任—怀疑(0—2岁),自主—羞怯(2—4岁),主动—内疚(4—7岁),勤奋—自卑(7—12岁),一致性—角色分离(青少年期),亲密感—孤独感(18—25岁),创造感—自我专注(停滞期)(25—50岁),完善感—绝望感(50岁以上)。

艾里克森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五、日内瓦学派认知发展理论

日内瓦学派是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派别之一,该理论流派通过对儿童科学概念以及心理运算起源的实验分析,探索智力形成和认知机制的发生发展规律。皮亚杰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机体具有组织和适应两种功能。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认知层次的适应是物质层次的适应的延伸,都是使机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手段。适应机能的实现须以某种基本的结构存在为前提,而结构又是组织机能的产物。适应具有两个功能侧面———同化和顺化:同化是主体把外界刺激整合于主体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认知格式或结构;顺化指格式或结构受到不易同化的刺激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同化与顺化之间的调节或平衡化的实现,就是认识上的适应。支配认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这种平衡化的内在趋势。依据认知结构的发展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六、社会文化历史的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其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等。维果茨基认为,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维果茨基明确提出,社会交互作用对人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举一个儿童的指示性手势形成的例子。最初的时候,这些手势仅仅是婴儿对远处物体的无意义的抓握动作。然而,当其他人对这些动作作出了某些反应(如把物体递到婴儿手里)后,这些无意义的动作就成为有意义的行为。因此,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会方面的关系,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维果茨基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人。他认为,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前面对发展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其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引导并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如果离开教学,发展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尤其在研究心理时要特别注意。因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以致不能反映人心理本来的面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对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

(三)活动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因此,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从他们的活动中进行分析。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因为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都比较自然,研究者可以比较真实地获得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资料。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

同类推荐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包打听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包打听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语文新课标必读-童年

    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在社会底层饱尝人间的苦难,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科学发明家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科学发明家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诚信小故事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诚信小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盛开: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获奖者范本作品.A卷

    本书为2015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作品集,获奖者均为当下正游走在校园里的少年作者,他们拥有最崭新的视角和情感,以此描绘出新一代最年轻的成长面貌和梦想导航。作为《盛开》每年推出的特色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辅导类和课外阅读类书籍。
热门推荐
  •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楚楚穿越到兽世,带着女娲娘娘的使命!帮炎帝复仇,一统兽世……教兽人们有生有色的生活。(一统兽世后,楚楚跟炎帝和皇帝说我们的后代叫炎黄子孙可好!)
  • 捉妖笔录

    捉妖笔录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那么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传说在青川县境内的摩天岭上,住着一帮和尚……
  • 妹魂

    妹魂

    魂穿日本,成为一名候补神官,还继承一大笔遗产?高桥泉觉得自己不需要在努力了,却不想外挂到账,又冒出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突然变得吵闹起来。
  • 末日的钢炼

    末日的钢炼

    末日骤然来临,宁静的世界在丧尸的嚎叫声下破灭。然而这只是灾难的开端,兽类变异,曾经统治地球的遗失文明将从沉睡中醒来,宇宙深处的窥视者探出了魔掌,最终末日的预言之日即将到来,整个世界即将踏入新的纪元。异能将在人群中觉醒,一名刚毕业半年的青年在危难中觉醒了操纵金属的能力,为了保护自己所在乎的一切,克服种种困难,走上变强而坚定的道路。
  • 年少余生皆是你

    年少余生皆是你

    她是万千追星女孩中的一员,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是佛系少女,不会去接机,更不会大声呐喊,只是把他作为自己年少的一缕光,想和他一样,做一个优秀的人,努力奔向更好的自己,期待着某天在某座城能够远远的看他一眼足矣。然而,一次偶然她有幸触碰到心中的那缕光,自此便再也舍不得离开,贪恋着他的温暖,一触成瘾……
  • 正气修仙救天下

    正气修仙救天下

    成仙,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信仰正义!天下妖魔邪教横行,他承化正义之人的信仰,奉天之意,执行拯救天下苍生重任。结果,他步入修仙,就把宗门灵田里的灵药给吃了,他师父只是把他屁股打烂;又发明了无与伦比的烤肉术,完成了他生财有道的梦想;又偷遍全宗女子肚兜,他只是觉得这是正义之举。然后被宗门上下,甚至整个修仙界,列入天下苍生恶人榜第一人。他只是淡淡说了句:没人懂我的正义,霄爷我很寂寞。没错,他只是个熊孩子,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也是条不归路……
  • 我们不知道的花名

    我们不知道的花名

    十二个故事。从十月写到九月,每个主人翁的专属心事。
  • 灵妖神

    灵妖神

    主要写一个少年为了成为最强灵妖师不断的与他的灵妖与伙伴一起冒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星传说

    破星传说

    《破星传说》是我看了许多小说,有感而发,也让我觉得写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