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99700000004

第4章 灵感少女

1、

18岁的林冰之走到了生命的岔路口。时局动荡,母亲劝她早早结婚,另一种选择:秘密逃婚去上海。1922年1月,张敬尧在湖南宣布湖南为自治省。政治局势越发动荡,三个女同学接受新式教育,满脑子新思想,她们不服从命运安排,决定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表哥许志青第一次上门,冰之就知道母亲的用意:这是母亲给她寻的对象,时局太乱,让她早早嫁人了事。

这种草率安排让18岁的林冰之感到受到被轻视和侮辱,所以他第一眼看见表哥就感觉不顺眼,他脸很长,瘦瘦的瓦刀脸,小眼睛里泛着贼光,据说他很会做生意,是个不错的商人,他经营的湘绣远销湖南、湖北,就连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也有销路。这次上门,他就带了几幅绣品给母亲,表哥管林冰之的妈妈王德芬叫“德娘”。他一进门就毕恭毕敬地说:

“德娘,这是店里的一点小玩意儿,请您笑纳。”

说着,躬身展开一幅绣品,绣品上画的是两条活灵活现的鱼,一红一黑,还有一条绿色蜿蜒的水草。鱼的周身闪着白光,与水的银白色光亮相响应。鱼儿扭动身体游来游去,仿佛要游出画面一般,真是精美好看。

“这幅画叫什么呢?”娘问。

“鱼水之欢。”表哥答。

“在店里有出售吗?”

“没有。我们每一幅作品都是孤品。”

“这么说很值钱咯?”

表哥抽动着嘴角,轻轻笑了一下说:“送给德娘的东西,当然得是最好的罗!”

这样一幅小小的绣品,就俘获了母亲的心。母亲觉得这个许志青会做生意人又灵活,在这乱世,找到一个知根知底可以托付之人,实在不易。

冰之却觉得这种安排过于草率。

她天生对做生意跑买卖的人很反感,他们满脑子都是金钱,倒买倒卖,今天囤米,明天囤茶叶。“商人重利轻别离”,这些人没有情感,只有利益。冰之是天生的文艺青年。唐诗宋词,屈原的《九歌》,烂熟于心。她小小年纪,得过“神童”的称号,从此以后就在“神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命运之神仿佛给她事先划好的轨迹,她只需要一路往前跑,不用往两边看。

过了一会儿,周围的人、画儿上的鱼、亲切的老妈子全都消失了,母亲也不知去向,堂屋里空空荡荡,只剩下八仙桌两端的一对男女,大眼瞪小眼,不知说什么好,气氛尴尬之极。

过了好久,他才憋出这样一句:

“小姐平时读什么书?”

“没什么。就是学校里那些课。”

“小姐读的是教会学校女中?”

“是。”

“没别的爱好?”

“没。”

“喜欢去哪儿玩?”

冰之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一个地方来。“最近有一个地方,倒是很想一去。”

表哥一张油腻的脸凑近她说:“想去哪里,告诉哥,哥带你去!”

“你肯定不认识道儿。”

“哪里嘛,你说出来听听!”

说到这里,二人有了一点默契。许志青对这个大眼睛的小表妹一见钟情,非常愿意跟她在一块儿玩。

“瓦公寨有个瓦片山你知道吗?”

表哥有些兴奋,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来,咽一口唾沫,略微有些结巴地说:“有啊有啊!你想去的话,明天我就让我家车夫套上马车,咱们一起去瓦片山游玩,如何?”

“好!”

林冰之口头上虽是答应下来,内心却有些犹豫。她并不喜欢眼前这个人,要跟他外出游玩,内心多少有些不痛快。但另一个她又很想去瓦片山看看,因为她听一个搞文字研究的同学说,有人发现瓦片山上有一种瓦片,上面刻有神秘的图案,这种图案很有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起鼻祖,所有的象形文字都起源与此。

冰之对文字的起源很感兴趣。

2、

他们选了一个礼拜天的早晨去瓦片山。教会学校礼拜天放假,林冰之就叫上同学江婉红和范文美一起去,范文美还带来一个上海来的大学教师王一白。

王一白是新派打扮,穿了一身白西装,站在路口特别显眼。

几个女孩坐在马车上叽叽喳喳,远远地看见王一白,就全都不说话了。小县城里很少有这种西式打扮的男子,何况他又那么年轻。

“啊!在那儿哪!”范文美兴奋地喊起来。

“那就是我朋友王一白,从上海来的!”

表哥许志青说:“车上坐不下那么多人吧?”

范文美说:“坐不下你就下去吧!”

“车是我家的车,凭什么我下去啊?”

说着话,马车停下来,范文美伸手拉王一白上车。就这样一个“伸手一拉”的动作,让情窦初开的林冰之忽然间有点开窍,原来,男女间还有这样一种情愫,叫做“两情相悦”,再看看坐在前排车夫旁边的表哥许志青的后脑勺,只觉得反胃。她是太不可能跟这个男人在一起了,虽然母亲满心欢喜。

下午时分,马车到达瓦公寨,几个年轻人跳下马车,顾不上喝上一口水,就要往瓦片山方向走,去征服传说中的“文字山”。传说中人类最早的文字吸引着这几个年轻人,他们跃跃欲试,想要一探究竟。

大表哥却说;“各位不要急嘛,先吃了饭再说!”

听了这话,“白衣少年”王一白立刻揉揉肚子表示“正好我也饿了!”

于是,大伙一起去瓦公山小茶棚吃饭。小茶棚安插在绿水青山间,凉风习习,风景极好。几个年轻人的到来,让一向冷清的小茶棚热闹起来。店老极腰间系着蜡染布围裙,步态灵活地在客人中间穿梭,乐颠乐颠,状若跳舞。

大表哥熟门熟路地点了菜,问王一白要不要酒。白衣少年毫不犹豫地说,可以来一点。几位小姐立刻跳出来反对,她们说喝了酒还怎么爬山啊。

王一白说,不要紧,我有工夫的。喝点酒,脚步更轻盈。

许志青说,有工夫啊?呵呵!待会儿吃饱喝足了给我们打一套拳。

王一白抱拳一笑,说道:“得令!”

虽是一个类似玩笑的动作,但做者无心,看者有意,王一白的英气和豪爽一下子点燃了林冰之的少女心,蓝天之下,这个面容英俊的青年刹那间成了神一样的存在。林冰之坐在小竹椅上,仰视他,感觉到了心跳加速,不一会儿,竟连整个脸都红起来,脸蛋两边挂着红霞一般,幸亏大伙吵吵嚷嚷,没人注意到冰之的脸,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就继续上路了。

酒足饭饱之后,大伙背着水和少许干粮去爬山。满目清翠,凉风习习,真是个难得的爬山的好日子。冰之欢天喜地地走在队伍里,心中升起一轮太阳,这太阳炽热的光灼伤着她的心脑和大脑,她却甘愿为此受伤。

冰之眼中有了一白,每走一步都要瞟一眼他。一白却浑然不觉,边爬山边聊天,他特别健谈,说话风趣幽默。他说:他任职的上海大学是一所革命的大学,是和以前所有学校都不一样的大学。

“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

“收不收女生呢?不会只收男的吧?”

“革命是什么意思?”

“革命”二字打开了话匣子。王一白步履轻松地爬着山,一边解释说:“革命就是破除旧习俗,比如说,妇女裹脚……”

林冰之立刻抢着说:“对!没错儿!我妈就参加过天足运动!”

“你妈参加过天足运动?那她是个了不起的新女性啊!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位思想进步的好母亲,不像我妈,满脑子旧思想,一天到晚阻碍我进步。”

二人说着话,就渐渐地落在了队伍后面。走在队前的大表哥逐渐发现了端倪,往回走去找林冰之和王一白,发现他俩有说有笑聊得火热,立马心生妒意,怪腔怪调地说道:

“唷?你们两个这是开小会呀!不想跟我们大伙儿一起玩了吗?”

“别这么酸好不好?我只想听听一白说说学校里的事。”

“学校里的事?有本事你跟他走啊?跟他私奔啊?”

“谁说我要私奔啦?”

“不私奔就好,否则你妈饶不了你!”

“提我妈干嘛,我又不是为我妈活着?”

“不为你妈活?那你为谁活?”许志青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了。

“我为我自己活。我有权利决定我自己的命运。因我愿,乾坤变,我将来是认定了要做大事的人!”

“哼哼,女娃子还想干什么大事,真是笑话!女娃子一旦嫁人,不管嫁什么样的丈夫,就算是给根木头也得抱着走!因你愿,乾坤变,我呸!我倒要看看这世界会怎么变!”

两人一来二去竟然呛了起来,火药味儿十足。冰之平时最恨看不起女娃的男人,加之这位大表哥又是母亲看中的人,她越想越气,竟独自一人返身往山下跑去。

“冰之!冰之!”

朝山下追的人自然是王一白。

王一白没想到,这个性格刚烈的、像火一样的女子,竟然奔跑起来像一只小鹿,速度快得惊人。有宽边的草叶从眼前掠边,绿糊糊的一团,穿红衣的在眼前跳动的女子,就像一团火。

这女子注定了要像火一样度过一生。

2、

“上海局势风云变幻,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在上海刚刚成立,就有大批进步青年涌入学堂,拦都拉不住,实在太火了。想不到中国女性的热情这么高,她们冲破千年枷锁,寻找思想的解放。”

王一白说这番话的时候,林冰之听着很新鲜。

他俩坐在山间的一块大石头上,刚才的急速奔跑使他俩都还有些喘,胸脯一起一伏,呼吸急促。王一白说着说着,站了起来,他谈上海的局势,谈进步青年的想法,谈革命,谈办学,谈改变世界。他满嘴的新词吸引着林冰之。

林冰之仰起头来,看着他,正好有太阳的光线从他耳朵两侧照射过来,王一白,他,一个普通男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发光体。他代表着能量,代表着光明,代表着未来。

山风徐徐,清凉无比。太阳灼灼,能量升腾。

“王一白,我要跟你走!带我走吧!我要跟你去上海,去读平民女子学校。带我走吧!”

“这,不太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

“我听你表哥许志青说,你已经订婚了。”

“谁说的!表哥造谣!太气愤啦!”

由于生气,她的声音忽然提高了八度,惊得树上的鸟儿纷纷振动翅膀,扑啦啦飞走了。

就在他俩热烈地谈话的同时,有个人正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偷窥他俩。听着他俩的谈话,他肺都要气炸了。各种的羡慕嫉妒恨,一起朝他涌来。稍后,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3、

这日,秋高气爽,丽日当空。长街上忽然响起了锣鼓声,这锣鼓声由远致近,冰之娘一开始还站在门口看热闹,后来才知这敲锣打鼓的一队人马,抬着满满十大箱笼,正朝着她家浩荡而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大表哥许志青。

“德娘,我是来向冰之求婚的。”

“求婚?怎么这么突然?你这样搞得我都没退路了!”

“没退路了要得!我就喜欢你家姑娘!我就是要娶她,娶定她!”

说着话,许志青叫人把那满满当当十大箱笼一字排开,大声向街坊邻居炫耀,说里面有多少多少金银财宝。躲在屋内的林冰之羞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逢钻进去。

“这个许志青实在太俗气了!跟王一白相比,他简直就是个俗人!”

“十个大箱子都顶不上王一白一句话!”她恨恨地说。

冰之在心里愤愤地说着表哥的坏话,母亲在前面张罗应酬,她在自己房间里悄悄收拾东西。“这地方一刻也不能呆下去了!”说来也巧,就在这天,她跟闺蜜江婉红约好,让她下午四点在墙头后面接应,她把换洗衣服准备好,打成一个包袱,从墙头扔出去,然后翻墙逃跑。

其实,逃跑也挺难的啊!

先说衣服。冰之从小在这间屋子里长大,从婴儿时期的小衣物,到少女时期的学生服,再到长大以后的绢丝白旗袍,样样美,样样珍贵,拿哪件不拿哪件,都成了一个问题。

再说物件。冰之家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东西还是有一些的,项链,耳环,玉镯,扔得哪儿哪儿都是,想要把它们都带走,显然是不可能的。冰之捡了一些重要的拿,不是考虑哪件好看,而是考虑哪件值钱。逃婚,显然是需要盘缠的。

锣鼓声在前街咚咚做响,像是战斗的号角,催促林冰之快点离开。逃离了这段母亲安排的婚姻,未来会怎样?前途一片渺茫。

4、

“快点!快点!别让你娘发现了!”

躲在围墙外面的江婉红压低嗓门儿大叫:“快把东西扔出来,咱们赶紧上路啦!”

江婉红今天做了男装打扮,戴一顶压得低低的鸭舌帽,灰色对襟布衫松松地套在身上,下身一条黑布裤。她面色黧黑,身轻如燕,站在围墙外跳着脚地喊:“冰之,冰之!快点呀!”

没见到人影儿,只见用白色包袱皮儿裹着的包裹从天而降,一个、两个、三个,一个比一个大,有一个直接砸到了江婉红头上,江婉红“哎唷”一声,捂着头蹲下。过了一会儿,只见林冰之本人也跟个包袱皮儿似的,忽忽悠悠从墙头上坠落下来,跌落在三个包袱中间。

“冰之快走!”

“不行,我还有两个包袱没弄出来呢!”

“没出来就不要了!”

“里面全是好看的衣服!”

“好看的衣服可以再买!嫁了蠢男人一辈子可能完啦!”

“可是,我还是舍不得那些衣服!”

就在这时,两个女孩听见墙里响起冰之娘的声音。

“冰之,冰之!你在哪儿?”

两个女孩相互看了一眼,压低声音同声说道:“不好,快跑!”

待到冰之娘爬上墙头朝外张望之时,只见两个姑娘的背影一溜烟地钻进马车。那架镶着金边的马车绝尘而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青石板路,上面留有几片落叶。

一切消失不见。没有人看见,马车里的冰之,对着母亲越变越小的脸,轻声呼喊一句:“娘,再见!”

林冰之秘密逃离去上海,得到了上海来的青年教师王一白的接应。要说逃亡,这是一次极其浪漫的胜利大逃亡,在林冰之的履历薄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天,镶金边的马车像一只怪兽,将两个年轻姑娘吞入腹中,并带着她们去遥远的地方,浪迹天涯。这是冰之从小的梦想,她希望离开这里,离开福安小城,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天大地大,一匹白马驰骋期间,前途未知,心中却充满豪情。

王一白站在码头接应她俩。

原本说好的是林冰之跟江婉红两个人一起走的,跟王一白去上海,没想到临到码头,范文美也追了来,这是一个临时的决定,范文美以前没想好要去上海,临时跟母亲呕气,拌了几句嘴,连行李也没准备,只带了一双鞋就从家里跑出来。那是她最喜欢的一双鞋,上面绣了一对鸳鸯。

谁也没想到这一追,追出了一个上海电影明星。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命运深不可测,就像在翡翠绿的湖水,深不见底。

天空阴霾。湖中有铅灰色云翳的影子。

王一白见马车来,招呼姑娘们上车。两个姑娘变成了三个姑娘,船有些往下沉。船是象牙白的小船,行驶在一潭碧绿的湖水之上,美若仙镜。

王一白想,要是没有灾荒,没有战乱,那该有多好!

象牙白小船载着林冰之和她的朋友们,缓缓离开家乡小城,离开福安,离开传说中闯王隐藏之地。

5、

林冰之她们落脚的那个学校,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校里还办有一张报纸《妇女声》,林冰之她们一进去就赶上报社招编辑,林冰之和江婉红都报名了,范文美却说,她对当编辑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

“那你对什么感兴趣呢?”

“我想考明星剧团当学员,学习唱歌、跳舞,我对唱歌和演戏感兴趣。”

“去考红剧团吧,那儿的老板我认识。”

王一白回到上海,如鱼得水,课余时间经常和三个女孩在一块儿。他在平民女子学校里教国文,同时也是《妇女声》报纸的主编,在社会上他也有一些关系,认识红剧团的人。

红剧团当时在上海已小有名气。老板姓蒋叫蒋兆新,他成立的红剧团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戏班子,红剧团不唱戏,以演唱创作歌曲为主,还照葫芦画瓢搬来一些西洋舞蹈排练,清一色的女生,齐唰唰地跳“大腿舞”。许多保留节目在上海都很轰动。

林冰之性格中的“闯”劲又来了,都传说她是李闯王的后代,不管是真是假,她身上还真有李闯王那种不管不顾的劲儿,天不怕地不怕,女中豪杰。

“要考红剧团是吧?文美,别怕,我陪你去!”

王一白说:“对!冰之胆大!让冰之陪你去考试!”

真到了去考试那日,范文美被吓得腿肚子都抽筋了,说话都哆嗦,她对林冰之说:“冰之,要不咱们别去了吧!还要站在人前表演,想想都头疼!”

“走!”

冰之不管不顾,拖着文美的袖子往外走。宿舍里拥挤不堪,这一拖一拽撞倒了屋内的晾衣架,天崩地裂,乱作一团,红的衣绿的衣绿的衣,缠绕上来,好像有伸出无数只胳膊,伸向她俩,阻拦住她俩。

冰之和文美,两人倒坐在衣服堆里笑了起来。

“哈哈!我说不去了吧!”文美的紧张症好了一半。

“哪能不去考!瞧,一白的字条儿,写给蒋先生的,喏!你自己瞧瞧吧!”

原来,那是一张王一白给红剧团团长蒋兆新写的字条,这字条就像一道“符”,逼着两个姑娘出门去办事。稍微收拾了一下房间,冰之和文美就出门了。

外面刚刚下过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到处都是积水。范文美说,千万不要滑一跤啊,大衣上沾上泥点可就难看了。话音未落,就有一辆跑得飞快的黄包车从她俩身边经过,车轮不小心落进一个泥洼里,大大小小的泥点飞溅起来,溅在范文美浅藕合色的呢大衣上,素色大衣成了花大衣。

没想到这溅了泥点的大衣,倒帮了范文美的大忙。二位姑娘一进门,就看见蒋校长盯着大衣上的泥点看,左瞧瞧,右看看,围着姑娘转了一圈,然后他说:“这大衣上的泥点,倒很有艺术气质呢!”

原来,蒋校长在干文艺之前,是上海滩的红帮裁缝,对衣服的式样,做工以及裁剪,都比一般人要敏感几倍。他在做裁缝的同时,也爱好文艺。他最终选择了文艺,创办了“红剧团”,这个“红”字,就是为了纪念他的“红帮裁缝”生涯。

一开始,他是为歌舞班的缝制漂亮衣裙,后来渐渐迷上了“小剧团”这一行,成立了自己的剧团,先风气之先,时机赶得好,居然还很赚钱。

“那么,考试开始吧!”

蒋先生从“裁缝”摇身一变变成“主考官”,脸上好像有门帘似的,“垮哒”一声拉下来。

“朗诵一段诗歌怎么样?”蒋先生说。

“朗诵?我没有准备呀?”范文美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显得特别无辜。

“那古诗词你会不会?”

“古诗词?来哪一段呀?”

“《长恨歌》如何?”

“《长恨歌》太长了,我背不下来。”

林冰之立刻抢上前说:“《长恨歌》,《长恨歌》我会背,我来!”

林冰之不由分说,抢了范文美的先。她似乎已经忘了,她是陪范文美来考试的,她本人不需要做任何表演。她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人,勇于表现,闯劲十足。只见她清了清嗓子,站在场地中央,开始背诵起白居易的《长恨歌》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冰之的朗诵惊呆了全场。不在于声音,不在于节奏,考场的老师还有蒋先生全都惊讶于她的“熟”。他们不知道林冰之是当过小城状元的女孩,是个神童,只要背诵过的诗篇,全都烂熟于心。她身上好像有个自来水开关,开关一拧开,诗篇像流水一样哗啦啦流出来,只字不差,太熟练啦。

“冰之,要不你留下当演员吧?”蒋先生十分诚恳地邀请。冰之却笑道:“对不起,我忘了,我是陪同学来考红剧团的。喧宾夺主了!”

林冰之说:“快让正主上场吧,我同学范文美舞跳得可好啦!”

音乐响起,范文美舞了一支蒙古舞,惊艳全场。

6、

林冰之后来跟范文美开玩笑说,是她亲手把范文美送上“战场”,考上了上海响当当的歌舞剧团“红剧团”。考“红剧团”是上海当时许多年轻女孩子的梦想,上台表演,出名,还可以一夜暴富,挣很多钱。当时有许多名演员的酬金收的都是金条,腕儿越大,给的金条越多。

“范妹砣,考上红剧团啦!以后我们大家就花你的金条啦!”

“瞧你们财迷的,哪来金条啊!我现在还是小萝卜头,先混个饱饭吃,肚皮不饿了再说!”

为庆贺范妹砣考上红剧团,几个女孩相约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男教员只有一个,王一白全全代表。冰之最近在报纸当小编辑,兜里略微有了一点点小银子,朋友们就嚷嚷着让她请客吃饭,这不,又好正赶上闺蜜考上歌舞团,此时不请,更待何时?

她们找了一家街拐角处的名叫“川香”的川菜馆吃饭,几个女孩叽叽喳喳像群小鸟似的,吵个不停,为争着点一道什么,闹得差点打起来。

林冰之却好像在另一层平行时空里呆着,多少笑闹都跟她没关系。从表面看上去,她也置身其中,对于吵吵闹闹的同学们,她面带浅浅微笑,目光却越过同学的肩膀,看着较远的地方。她在想,这趟上海是来对了。来了大城市,见了大世面,再也不会当个井底之蛙,只知道“福安”、“福安”的。

上海,对林冰之来说,好象打开了一扇门。

门里门外绝对是两个世界。

这里的知识分子,都是胸怀天下的,好象胸中没有藏着小“我”。他们在一起讨论的,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

林冰之入读的平民女子学校,就是陈独秀、李达等共产党人创办的,学校的宗旨为是:“本校是我们女子自己创办的学校,专在造就一班有觉悟而无力求学的女子,使其得谋生工具,养成独立精神。”

来到大上海,林冰之心门大开。她很喜欢这段话。她要独立,她要寻求跟男子一样的机会改造社会,创建新世界。她坐在纷繁的花朵中间,眺望远方。她的心志比旁边的小妹要高一些,她不满足于读一点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成为职业女性,自己养活自己。

她想,是的这样是很好,但她绝不满足于此。

她要飞得更高,要出人头地,她要成名成家。

她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她要跟男人比肩,甚至更出色。她要干!

大上海的土壤让她热血沸腾!

7、

众声嘈杂。远远地,她看见一个人朝这边走来,准确地说是三个人,为首的男子年轻俊朗,穿深蓝色学生装,举止潇洒,侃侃而谈,明眼人看得出,他并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首领。

他们谈笑风生地从饭馆门前走过。隐约间,可以听出他们说的是俄语。

“他们说的是俄语?”林冰之自言自语地问。

“你不知道啊?那个说俄语的人,就是许秋白。”

王一白的话,一语点醒梦中人。平时上课的时候,冰之常听老师同学谈起许秋白,说他文章写得好,还随陈独秀出访过俄国,他当翻译,他俄语好得不得了。只是这一眼,冰之就对他钦佩有加,忙用旋风般的语速,向王一白询问,王一白一一作答,自嘲“像开记者会”。这无意间的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林冰之,她闯劲儿又来,一拍脑门儿说道:

“我也要采访许秋白!”

采访许秋白是林冰之一时冲动的决定。她的人生有很多“一时冲动”,都说冲动是魔鬼,其实也不尽然,运气好的人冲动也是行动,遇到事想那么多干什么?先干起来再说。

林冰之采访许秋白是突然袭击。她在上海大学不认识任何人,只在《民国日报》找到了地址,掏出钢笔唰唰唰记在小本上,然后择机行动。

她是一个有行动力的女子,但凡日后成功的人,多半是有行动力的人。总的来说,这世界是由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耽于幻想型的,托着腮帮子总在那儿想啊想,腿好沉,迈不动步,离不开书桌。另一种是行动派,头脑灵活,身轻如燕,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他们把行动放在第一位,想做一件事,不管好坏,先干起来再说。

那日,林冰之穿前借来的薄呢大衣,脖子上系了条白色丝光围巾,淡妆宜人,风姿绰约,兴冲冲地出了门。

她出门叫了一辆黄包车。

“小姐去哪儿?”黄包车的师傅问。

“去上海大学采访。”

她特意把“采访”两个字说得特别重,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小姐是记者吧?”

“嗯,就算是吧!”

上海是职业女性最活跃的城市,职业女性受人尊敬。黄包车师傅在大上海拉车,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对记者这种职业尤为敬仰,不由得多看了冰之两眼,只见她穿着浅藕荷色薄呢大衣,白色高跟鞋,整个人显得十分摩登,自信又美丽。

“好嘞!上海大学我认识!走吧!”

日后林冰之回想起来,黄包车上这一路,是她革命之路的开始。她一念之差要去采访许秋白,为她日后从事文学创作埋下了伏笔,当然,在去的路上她混然不觉,她只觉得心里有一团火,想要认识这个会说俄语、气质不凡的男子。

和许秋白的见面出奇地顺利。冰之到的时候,许先生正在上课。他是上海大学社会系的教师,因为受学生欢迎,课安排得满满的。冰之毕恭毕敬站在楼道里等了他一会儿,他就出现了。

“许先生好!我的报社的记者林冰之,我想采访您!”

许生生愣了一下,扶了一下眼镜,问道:“哦,报社的?哪家报纸?”

“《妇女声》。”

“《妇女声》?我好像并没有听说过。”

“我是平民女子学校的,《妇女声》是我们学校新办的一份报纸,我在报社做兼职记者。”

许秋白说:“那你跟我到办公室来吧!”

在许秋白布置雅致的办公室里,林冰之第一次喝到咖啡。这是许先生特意让秘书小王到对面咖啡馆去买的,浓香型的美式咖啡,香气弥漫满整天房间。

林冰之端着素色骨瓷咖啡杯,小口小口地喝。她想,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喝的东西?来一趟上海,喝过一次这样的东西,也不枉来这世上一趟,就是死也值了。

没想到想着想着,她竟然把这话说出口了。秋白听罢笑道:“这才哪儿跟哪儿呀?你就‘死也值了’?真是个孩子啊!”

同类推荐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哲理美文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身体里的故乡

    身体里的故乡

    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出现规模空前的南下和北上打工潮,其中从外地到北京的务工者被称为“北漂族”。印子君便是“北漂”中的一员。约略记得1997年深秋,川南富顺一老作家到京造访,陪同前来的一小伙,正是印子君。于是知道印子君是四川富顺人,其时,他在北京亚运村一家餐馆打工,负责后勤采购工作。每天,印子君骑着三轮车不断往返于餐馆和菜市场之间,工作之余坚持读书写作,常有诗歌作品在报刊发表。因为这个缘故,当时北京不少媒体对他进行了大量报道,一时间成了引人注目的“民工诗人”或“打工诗人”。印子君上街或到菜市场买菜,许多并不认识的当地居民都主动向他打招呼,投来钦羡的目光。
热门推荐
  • 大秦之歌

    大秦之歌

    神州大地群雄并起,战乱纷扰。大秦帝国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王子乱臣觊觎帝位,朝纲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被放逐的镇国公世子为了寻求救世之法,通过异宝穿越到了现代。二十年后再次回到了那个世界,一幅传奇画卷正徐徐展开...(PS:本书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年代,并非历史中的秦朝。)
  • 王与机器

    王与机器

    这本书虚构了一个离奇的世界,讲述了在机器人研发继而控制世界之后,美学家和希望党人各自的主张和争论,它们围绕着爱与平等,但有时又与本意偏离,这是理想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交锋,也是理想主义与世俗的交锋,书中的人物马丁博士面对世界的巨大变革演讲道“世界是世俗的,但热爱自由的心是理想主义的,世俗与理想主义的交锋带来的往往是毁灭,也是新生”,书中的时代是充满激情的,也是虚伪的,在一些人对世界的未来充满绝望的时候,美学家和希望党人都站了出来,为自己心中的世界而战。是啊,无论时代怎样更迭,鲜花依然盛开,时间虽然短暂,玫瑰却始终高昂着头。
  • 翻身农女把歌唱

    翻身农女把歌唱

    她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因病毒感染而死去,意外的获得一次重生的机会,重生在古代农家,怼渣奶,怼极品亲戚,手撕黑莲花,脚踹绿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斗得过渣渣,打得过流氓,学医,种药,开店忙,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冉文月觉得自己人生圆满了,直到救下一个少年。少年:“你是谁?这是哪?”从此失忆的少年就跟在了冉文月的身边,她努力给他医治,却不见好,她百思不得其解,却没看见某人微微勾起的嘴角。少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冉文月:“大佬求放过。”少年:“嫁给我,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包括我也是你的。”冉文月:“大佬别闹!”少年:“没闹,你不嫁给我,我嫁给你也可以。”后来有一天发现有人惦记上了少年,冉文月该出手时就出手,“我的人也是你能惦记的!”掐灭桃花一朵朵。少年见状提枪上阵,“惦记她的,通通都该下地狱。”
  • 起东风的黑夜

    起东风的黑夜

    前世的她,天赋异禀,年纪轻轻修为,天下第一,成为长阳宗掌门,并带领弟子封印魔头,这之后竟选择结束自己的短短二十余载的一生。转世后的她,原本天真无邪,却难抵灵魂契约带来的纠葛,再遇那魔头。可是现在的她打不过那魔头怎么办?本文基本一对一CP,有甜有虐。【阅读指南】本文分为三部分,建议从第五卷前世篇往后开始阅读,看完前世篇之后再从第一卷开始。
  • 轮回错恋:枕边之人你是谁

    轮回错恋:枕边之人你是谁

    前世因,今世果,宿命难改,爱也别离,恨也别离,心空空肝肠寸断,唯留下一腔悲切。逆辰珠,我已经有了‘今世的果’,为什么还要让我找那‘前世的因’?轮回了前三世,以为找到了那个命定的他,然而,却是另一个人为我舍生忘死,为我失去一切。我该舍谁取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新婚总裁看错妻

    新婚总裁看错妻

    “你搞什么鬼?你妻子没了关我什么事!?”“宝贝别闹了,我们都要结婚了!”“我们都不认识...结婚?什么时候?”“明天啊....”.....晕..总裁在搞什么鬼,虽然你帅,但也不能任性到这种程度吧.........
  • 王俊凯可否牵你手一起走

    王俊凯可否牵你手一起走

    他——王俊凯,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而她——洛诗琪,是老师眼里的坏学生,她与他本应该一生都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她不是四叶草,不是小螃蟹,她从不追星,却误打误撞成为了王俊凯的同学,刚开始,她对他一直都是不以为然,可为何,到了最后,想他竟成了她的一个习惯。她想要好好珍惜的时候,再回首,却发现他早已不在她的身旁,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他身边有了一个青涩的女孩儿……难道,她,和他,真的只是彼此的过客吗?又是不是,放到人海中也挑不出来的那般平凡的她,和聚有万千宠爱的他根本没有在一起的可能?“可是,王俊凯,认识你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如果一切又重新开始了,我也依然会爱上你。”——洛诗琪
  • 西城旧忆

    西城旧忆

    若干年后才发觉: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 御龙乾坤行

    御龙乾坤行

    一语天下安,一怒乾坤变。五代十国后周幼主柴宗训喝下毒药诈死,骗过陈桥驿兵变的赵匡胤,化名宗羽入江湖,登庙堂,周旋江湖、南唐、北汉、北宋、契丹各国,积累势力成就一代霸主,作品以北宋初年为背景,带你走进五代十国的乱世情仇,体味一番不同的历史故事。
  •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废材逆天:倾世风华

    她,是令世人闻风丧胆的金牌杀手——凤翎玥。被同伴背叛,含恨而死。而她,是凤府的五小姐。本该享受致尚的荣誉,却因为不能修炼,被视为废物。惨遭家姐的毒打,导致死亡。当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成凤府的废物五小姐后,看她如何在这强者为尊的异世上,一步步走向巅峰!欺她者、辱她者,她将百倍奉还!废材?不能修炼?拉倒吧!她若是废材,那么,你连废材都不如!强者之路,她定踏上!这芸芸众生,将为她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