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39100000041

第41章 第卌一章

几千年了,人民何曾像现在一样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同月最后一天,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至此,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走到了日暮穷途之境。

此刻,全海洲的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之中。过了元宵佳节,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海州的青壮年们高喊“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争前恐后参军参战。

看到这一盛况,石柱羡慕不已。

“要是能年轻个几岁,定和他们一块堆去上战场杀敌!”其实石柱说这句话只是在自我安慰,他很清楚,即便再年轻个几岁,家里人也断然不会让他去参军的,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和村里人一起搞好春耕、多种粮食、支援前线。

两个多月后,南京宣布解放,其后,解放军便如摧枯拉朽般追歼国民党残余势力。

到了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消息一出,举国欢腾,海州人民自然也不例外。

隔了一天,石柱收到了张半仙的邀请,他的孙子大毛将在农历八月十六这天结婚。这可是新中国成立后,谷圩村的第一桩喜事。石柱和张大毛算是远房姨兄弟,此番婚礼前的诸多准备事宜,他没少出力。

婚礼当天,张半仙饮了不少酒。借着酒劲,他来到众人中间,对亲朋好友说道:“今天是唔家孙子张大毛大喜的日子,刚过过八月半,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光临。在此,我祝两位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偕老,也祝在座的各位幸福团圆!”

大伙立马鼓起了掌,直呼“好好好”。还有人打趣地说道:“俺叔,你这是想早点抱重孙子了吧?”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张半仙也笑了,随后他又搬出了文房四宝,说道:“今天,我想说几句话,我,张坤乾,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举人’,但直到今天,我才算明白,在解放以前,我只不过算是‘三姓家奴’!怎么讲,我在大清国、中华民国和小日本占据时期,只不过是个奴才,哪有什么身份地位。直到解放后,我才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主人,翻身了,不再受压迫了!今天,新中国刚刚成立第七天,我乘着这个好日子,赋诗一首,献给新中国。”

随后,张坤乾便在宣纸上边念边写下一首七言诗:

千秋九鼎万世梦,

只在帝王笑谈中。

无论汉唐清民国,

不及东方一抹红。

写罢,张半仙抬头问石柱道:“柱子,你帮我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石柱抽了口烟,眨巴眨巴眼睛,想了片刻,站起来说道:“张先生,您这首诗写得大气磅礴、意境深远,我才疏学浅,一时想不出个名字能配得上如此文笔,不如就叫它‘无题诗’好了!”

“‘无题诗’,好,好,就叫‘无题诗’!”说罢,张半仙又大笔一挥,随后便将写好的诗展现给众人观摩一番。

“好,好......”、“诗写得好,字也好看!”,席间立马发出热烈的掌声,连带着欢呼声一片。确实,很少有人能在现场看到张半仙挥毫泼墨,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几个人能看懂他写的字,绝大多数只是跟着鼓掌,假装附庸风雅罢了。

过了一会,张半仙结束了精彩的表演后,便继续跟石柱聊了起来:

“张先生,现在解放了,咱们总算是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这句话我说了几十年了,也盼了大半辈子,现在,它实现了,以后,我终于不用再说啦!发现来,发现去,还是共产党好啊!”

“嗯!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石柱抽完烟,把烟袋收了起来,又问道:“张先生,现在咱新中国也成立了,你感觉以后国家的形势会怎么样?”

这会又换成张半仙抽起了烟袋,他笑着说:“柱子,现在新中国是成立了,但还没有实现全国解放,当务之急就是要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再有,历来改朝换代几乎都是百废待兴,国家建立了,就得发展,但新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一帆风顺的。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要养活中国五万万人,不容易啊!我估计,蒋介石结底要退到台湾去。”

“要是退守台湾,那就有些麻烦了,不大好打!”石柱读过些书,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和些许历史。

“是啊,不好打。但只要下决心打,肯定能打下来的!蒋介石一定会想着天法子反攻大陆,派特务来破坏我们,甚至会勾结其他国家来阻碍我们发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今后咱中国,我就总结出了四个字。”说到这,张半仙伸出了四根手指头。

“哪四个字?”石柱有些急切地问道。

“很简单,‘任重而道远’!”说罢,石柱和张半仙都哈哈大笑起来。

或许是人越老心态越年少吧,亦或是张半仙今天实在太高兴了,他又用数字和手指头跟石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这是很少见的-石柱记得,上回张半仙跟他开玩笑,还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老石头还在世。那年过年,石柱去张半仙家磕头,张半仙就逗他玩-张半仙先伸出一根手指头问他这是几,他回答说是一;又伸出两根手指头问这是几,他回答说是二;最后,张半仙又伸出了三根手指头,问他一加一等于几,他不假思索地说“三”。张半仙笑了起来,石柱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一加一等于二,张半仙伸出三个手指头是在逗自己玩。

石柱当时也笑了,笑得很开心,就跟今天一样。但今天,他明显喝高了,从前的一幕幕不时浮现在脑海里,等他稍有意识时,已经躺在了自家床上,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怎么回来的,他一概记不得。但就那么一小会清醒之后,他又睡着了。

这时季氏闲了下来,便烧些水给石烁先洗了个澡。随后,她将脖子上的玉坠摘下收在床头柜里,自己到锅屋里插好门,洗起澡来。

石柱在睡梦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床头柜里有道白光一晃而过,但他睡得很沉,已然记不得了。

洗完澡后,季氏便到床头柜里找玉坠,可翻来翻去依然找不到,急得她满头是汗,眼泪似乎都要掉下来。她只好使劲晃醒了石柱,问道:“他哒,是不是你把俺那玉坠子拿走了?”

“我没拿啊,正才一直就在这睡觉!”石柱有些懵。

“那,俺那坠子怎么没有的了?!”季氏的声音里明显带着哭腔。

在院子里的石裕氏听到声音,也踱着步子进来,问出了什么事。知道玉坠不见了,她便说道:“思恩,正才你在小锅屋洗澡时,我跟烁儿就在外头,没有人进来。你看看,是不是你放在其他地方,忘失的了?”

“奶奶,不得会的,俺每回拿下来,都是把玉坠放在这里。除非它自己长了翅膀拐,飞的了!”

听到这,石柱突然坐了起来,想了想,说道:“思恩,正才我睡觉时,朦朦胧胧好像看到床头柜里头冒了道白光,在我眼跟前一晃。不过,真记不清了!”

石裕氏听罢,思考了片刻,说道:“这玉坠子本来就是个灵物,想必去了它该去的地方!思恩,既如此,就不必找了,随它去吧!”

虽然听了石裕氏如此一说,季氏还是感觉有些内疚,总觉得这玉坠子是她弄丢的。

这一天,奇怪的事情还不止一件。

晚上时候,石烁突然跑到石裕氏跟前,万分焦急地说道:“唔老太,金毛跑没有的了,我和唔哒各落都没找到!”

金毛从未在晚上乱跑过。石裕氏听石烁一说,立马站了起来,她知道,肯定是出事了。虽已腿脚不便,她还是把把家里家外、屋前屋后统统找了一遍,又从村东头找到村西头,甚至还叫石柱到河边、地头都找了一遍,仍未找到金毛。

第二、第三天金毛还是没有下落。这时石裕氏大概明白了,金毛今年至少十一岁,应是去了极乐世界。但凡有灵性的宠物,预知自己将死之时,皆会跑到外面一个隐秘的地方等着,以免主人伤心。如此看来,金毛是有意出走的。

“唔老太,金毛人呢?”在其后的一段时间,石烁仍经常问石裕氏这个问题。

“金毛啊,它老了,去天上了!”石裕氏每次都这样跟石烁说。

“那,老太太,你也老了,怎么没去天上的?”

“快了,太太很快也要到天上去了!”石裕氏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

“那我也去天上,去找金毛,还要陪老太太一块堆玩!”

听到这,石裕氏猛地睁开了眼睛,哈哈一笑:“傻孩子,你才多大点啊!要到天上去,还早着呢!”说完,她又眯起了眼睛。

有些事情总会慢慢地被淡忘,甚至被遗忘。过了几个月,也便没人再提这件事了。

到了第二年,刚过完春节没几天,石柱便和张大毛还有村里的一些小伙子一起随大部队前去开挖“新沂河”。苏北这一“导沂整沭”工程声势浩大,从去年十一月底就已经全面开工。灌云总队负责的工程位于末端南北两堤。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石柱他们第一次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止是他,所有人皆热情高涨,唯恐落在了别人后头。

大毛出发时,他的媳妇仇氏已经怀了身孕,这可把张家人乐坏了。仇氏的婆婆张祝氏把她当成公主一样服侍,各种无微不至,过年时候都没有舍得杀的母鸡,连烀了好几只给她吃。

张半仙这大半年时间,每天都乐呵呵的,盼望着能抱上重孙子。他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终于等到了孙媳妇临盆这一天,但当大毛告诉他,媳妇生了个闺女时,他有些失望-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的,他的内心其实是失望透顶。

虽说张半仙读了很多圣贤书,但那毕竟是在留着辫子的清朝,他脑子里永远无法抹去重男轻女这一观念。然而,这又不能完全怪他,归根结底,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有此观念的人数不胜数,它并不会因为新中国成立了就会在一夜之间消失。

张半仙的大儿子张友才在庄上可是出了名的“玉皇大帝”,这一头衔看似至尊无上,实际上是被村里很多人看了笑话,笑话他是“七仙女”的爹-张友才的媳妇张韩氏一连生了七个闺女,其后便没有再生。一提到这事,张友才就骂她没有用,净生些没有用的丫头,而张韩氏从来都不敢顶撞一句,在她看来,这确实是她的责任,没能为张家留后。

张半仙也是满脸苦恼,甚至连大儿子家的门都不挓。直到小儿媳妇张祝氏生了大毛,他才抱上孙子,在村里挽回了一丝颜面,因此把大毛当成个宝。

“倒头坎,怎又生了个丫头!?”张半仙听大毛说孙媳妇生了闺女,便坐在那里抽着烟袋生闷气,美好的愿望一下就落空了,甚至都感觉自己以后又没了脸面。至此,他对孙媳妇爱理不理,至死连重孙女都没抱过。

就在大毛闺女满月时,发生了一件大事: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在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到了十月二十五日,便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次又让张半仙说对了-新中国的发展绝不会一帆风顺的。

正当抗美援朝战争激烈进行之时,中国还在进行另一场无声的战争-反敌特、反间谍战争。这看似同普通百姓没啥关系,可海州这个不起眼的谷圩村却与之产生了联系。

这天西北风吹得人骨头都发冷,除了那帮小孩子还在玩耍外,连麻雀都不想飞出来觅食。早上,从县城大伊山驶出一辆小型军用卡车,一路晃悠悠到了谷圩村。车停下后,便下来四个人,都穿着公安的制服。

村里很多人这时都躲在背风地方晒太阳、喳呱,看到有车来了,也跟在小孩子后面一拥而上,想瞧瞧发生了什么。

过了一会,村负责人夏安康夏队长跑了过来,他是谷圩村原来的村长老夏的堂侄儿,民国成立后出生的新一代,共产党员,个高、人瘦,看上去很精干,衣服上的补丁清晰可见。看到公安局的人来了,他便说道:“公安同志,我是这里的队长,出啥事了?”

“你好,夏队长!我们是县公安局的。”这时其中一人掏出了证件,而后介绍起了另外三人,“这是我们的陈副局长,这两位是办事员小谢、小王。”说罢,几个人分别同夏队长握了手。

“这次我们来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陈副局长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几个名字,“麻烦夏队长把我们领到这几家去,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弄清楚。”

“好,好!”夏队长一看,名单上几乎都是姜家人,唯一的罗二荠家还是姜家的女婿,一时间他也摸不着头脑,只能前头带路,招呼公安同志跟他走。

每到一家,公安局的人都先将目之所及细细观望一番,随后便或在院中背风处,或在堂屋里询问这家的人。陈副局长负责询问,两位办事员主要负责记录,偶尔也会在不经意间补充一些问题。剩下的那个人则和夏队长在外面站着,不准任何人靠近。

询问完几户姜姓人家后,夏队长便按照名单,把公安局的人带到了罗二荠家,家里只有罗二荠的媳妇姜氏带着三个孩子-此刻,应该管姜氏叫姜寡妇。。

听说有公安局的人来了,姜氏的婆婆罗王氏也跟了过来,暂时照看下三个孩子。

“说一下你的姓名。”陈副局长率先问了起来。

“唔娘家姓姜,也不知道大名叫啥,反正娘家人都叫我大丫!”

“认识姜立兴么?”

“姜立兴是唔小兄!他怎么了?”

“他怎么了?你是他姐姐,不知道么?说说,你最后一次见到他是什么时候?”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海州解放那年暑假时间,他到唔家来玩的。后来开学了,我就没见过他。家里头去学校找了,也没找到他,我估计是挨国民党抓去当兵了,说不定现在人都死的了!你们正才不是去过唔哒跟唔妈那边问过么,他们没跟你说么?怎么还问我的?”

“他们归他们说,我就是想听听你是怎么说的!实话告诉你,姜立兴跟着国民党蒋介石跑到台湾去了,我们有理由怀疑他跟国内的国民党特务有联系!你知道什么就跟我们说什么,不得隐瞒!”

“啥,唔小兄去台湾了!?”姜氏惊讶得眼睛都睁圆了,“你们是在怀疑我是特务?唔家男人还有唔大兄都是挨国民党杀掉的,我跟他们有血海深仇,怎么可能还当他们的特务?”姜氏一边说着,一边哭哭啼啼起来。

“同志,我们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是说你就是特务!”小谢这时唱起了红脸,“不过,你正才说估计你小兄是挨国民党抓去当兵了,为什么会这样说?”

“唔家男人就是解放前在板浦挨国民党抓去当兵的,过了小半年,人死的了,唔家人才晓得。唔大兄也是那个时候死掉的,我才估计唔小兄也是挨国民党抓起当兵了。”

“你大兄就是姜立同吧?那你说说,你丈夫跟你大兄的事情,是哪个告诉你的?”陈副局长问。

“是的,唔大兄就是姜立同。这些都是庄上的石柱告诉唔家的,那时候他也挨国民党抓去当兵,都在一个部队。后来他们打算一块堆跑出来,都挨铳的了,只有石柱一个人跑了出来!”

“那好,今天就到这了,谢谢同志!要是再想起什么来,随时跟我们联系。”

陈副局长他们出来后,夏队长便问道:“名单上各家都到过了,陈副局长还有没有其他吩咐?”

“你们村有叫石柱的吧?麻烦你再带我们去他家一趟,有些事情要了解一下!”听陈副局长这么一说,夏队长便领着四个人去了石柱家。

问题还是那几个问题,事情还是那件事情。等石柱把经过大概说了一遍后,陈副局长便问道:“姜立同有没有跟你提过姜立兴的事情,或者他们俩那时候有没有联系?”

石柱说道:“公安同志,那时间不许我们往外寄信,外面人更不知道我们在哪,所以在国军那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有联系的。我就听姜立同说过,他小兄在板浦灌中念书,学习成绩很好,以后还打算去上大学的。公安同志,是姜立兴出什么事了么?”

“是这样,姜立兴跑去台湾去,灌中里面还有不少学生一起去的。我们是担心这些人会跟内地的特务有联系,所有才挨家挨户来了解下情况。”

石柱听罢,说道:“我跟他们虽是一个庄上的,但不熟,他们什么情况我真不清楚!”

“嗯,那好,就到这吧。谢谢同志你的配合,要是想起什么,随时告诉我们!”就在陈副局长几人刚跨过门槛时候,石柱忽然喊住了他们,说道:“公安同志,我陡陡想起另外一件事,不知道跟这事有没有关系。”

陈副局长停下脚步,掉过头来说道:“石同志,你想起什么就直说吧。”

“你们说的去台湾的这些学生,都是板浦灌中的?”

“是的。都是国民党时候板浦灌中的学生!”陈副局长特地强调是国民党时候的板浦,因为建国后,灌云县人民政府住址已迁到了大伊山,离板浦有四十多里路。

“那,国民党时候,板浦教育局有个卫副局长,你们知道吧?”

陈副局长想了想,说道:“是有卫民国这么个人。原来叫卫清,后来才改的名。”

“卫副局长有个侄儿叫卫五四,也是挨抓去当兵的,和我在一个班里。听卫五四说,卫副局长对国民政府死心塌地,卫五四就是他让人抓去当兵的,说是等建功立业后,就带他一块堆追随蒋总统。解放后,我到下车街卫家去把卫五四的死讯告诉他们,好像记得卫五四的老娘一边哭一边说,他小爷本来打算带着他跟一帮人一块堆南下的。”石柱看几个人听得很认真,便又大着胆子继续说道:“公安同志,你们看啊,姓卫的是板浦教育局的副局长,去台湾的又都是板浦灌中的学生,那,姓卫的,会不会,跟这事有关系呢?”

“不过,”石柱补充道,“这些只是我个人瞎猜的,也许就是巧合。要是不对,就当我没说吧!”

陈副局长却不认为这是巧合,他说:“同志,你说的这些情况很有价值,我们会派人好好查一查的。但是这事一定要保密,希望你不要对其他人提起!”

“这个请放心,一定!”石柱说完,便目送夏队长带着公安局的同志离开。

陈副局长乃是海州一带搞情报的老手,此次调查灌中学生随国民党去往台湾一事,他从石柱提供的信息中敏锐地察觉到,姓卫的跟此事极有可能有关,即便无关,也得查一查。很快,他便获悉,卫民国的确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

随后,公安机关便对卫民国在大陆的关系网进行了调查,经过一番努力,隐藏在灌云乃至海州的国民党地下情报网便逐渐浮出了水面,不久,所有国民党特工、情报人员悉数落网。

经过审讯得知,为了给党国多留一些人才,早在济南战役之后,卫民国等人便利用职务之便,有计划、有组织地怂恿、诱骗灌中的学生随国民党南下,甚至是进行直接的胁迫。很多学生不明就里,以至于有的整个班的学生都随国民党南下,最后又不得不去往台湾。

为了不至于引起海州老百姓恐慌,公安机关在办理此案时极为隐秘,并未向群众透露相关信息,因此,这样的结果石柱自然无从得知。

石柱只记得第二年吃完粽子后,村里开了村民大会,要让大家提高认识,提防特务渗透。为此,他还当上了村里的义务巡查员,密切注意村庄周围的可疑人员。不过到临了,也没遇到过-当然,这是好事。

到了这年国庆之时,天气非常怡人,石柱家也迎来了远方的客人。

陆春花和鲍虎子正赶着骡车往海州而来,这次他们还带着一个宝贝疙瘩-一岁半的儿子,小海州。

这天石柱和季氏正在院子里捶黄豆,石烁和石烨也在旁边“帮忙”,他们把黄豆从这边抓到那边,忙得不亦乐乎。这把石裕氏也给忙坏了,拖着七十多岁的身体,不时拽着这个,又拉着那个,怎奈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还得石柱出面,才阻止两个小孩的“帮忙”。

正当这一大家人忙得热火朝天时,虎子一家出现在了院门口。

石裕氏先看见了骡车,眯着眼睛一瞧:“呀,这不是春花跟虎子么!来,快进来,今天咋有空来的?路上累坏了吧?”一边说一边招呼着他们进来。

石柱和季氏也停下手中的活,招呼他们进来,在满院的桂花香中满脸笑容。

一进门,春花便挤了挤身旁虎子,说:“他爹,你快叫人啊!”虎子这次竟开口说话了,笑眯眯地点着头:“石大奶好,柱子哥、嫂子好!”不过那手还是死死地拽着春花的衣角。

“好,好,都好!”石裕氏心里头也高兴,“虎子总算不怕人了,能跟我们说上话了!”

“大奶奶,自从有了小海州,就是咱儿子!”春花朝还在睡觉的儿子指了指,“他呀,整个人就高兴了,遇见人,也能跟人家说上两句话了,不像以前见了生人就不敢开口。不过还是整天黏着我,跟在我旁边不肯撒手。”

“好啊,看见你们都好,我这心里头也高兴!小海州多大了?”

陆春花说:“快两周岁了。自己能走路,尿尿、拉屎啥的都能喊大人了,我们才把他一块堆带来,不然路上不大好照顾。”

这时石柱披上了外套,抽着烟袋问道:“春花,这一路差不多有六百里,怪辛苦的!俺小舅家,你去看了么?”

“嗯,我们昨天到的海州,先去了祝庄,在那住了一宿。老爷跟太太对我恩重如山,去看看他们也是应该的。老爷他身体还行,只是,我看他精神头很不好。这两年一直在反对资产阶级,村里开会时候他经常挨点名批评,好在,还没有把他提到台上去站大会。要不然,不知道他能不能熬下去了!”说到这里,春花鼻子一酸。擤了把鼻涕后,她继续说道:“我也想经常过来看看他跟太太,照顾一下他们,只是济宁离这实在太远了,这一回来,还不知道下一回什么时候能来呢!”

石裕氏拍着春花的手,安慰道:“丫头,别难过了,这也不怪你!上头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下面的人把这经给念歪了。事情总会过去的,你呀,要是得空了就来看看,实在没时间来,也没人会怪你的!”

说到这,春花才稍宽慰些,“石大奶,您看,我净说些丧气话,差点都忘了。他爹,去把车上带的东西拎下来吧!”说罢,她便推了推虎子。

虎子把东西都拎进屋后,春花便将口袋打开说道:“这是我们从济宁带来的一点土特产,在祝庄那分了点,这些是专门带来给您老人家尝尝的。您看,这是今年刚晒干的大红枣,是自家枣树上摘的。还有这个......”

“这是曲阜的孔府糕点:菊花饼、桂花饼,还有这个是百合酥!”没等春花介绍完,石裕氏便先介绍上了,“小时候在当官人家看过,后来进了宫,尝过,可好吃了!这个,是微山湖的咸鸭蛋吧?小时候家里亲戚从济宁府带给家里吃过,那味道我一辈子都记得!”

“是啊,好吃!石大奶,您记性真好!”春花又拎出一小袋像面粉似的东西,给了石裕氏,说道:“石大奶,这个是专门给您带的山芋粉,是泗水那边的山芋加出来的,给您冲着喝,不能给旁人喝啊!”

石裕氏笑了笑,说道:“好,好,好!春花,你能来看看我们就很好了,还带这些东西来干嘛呀!不过,俺还真得谢谢你,看到这些东西,俺也想起了小时候的事。那时,俺家也有几棵枣树,都这么粗的。”石裕氏用手比划了下,“每年这个季节,俺跟俺哥就会帮俺爹俺娘打枣子,然后在开水里淖一下,捞起来沥一沥,放在屋顶上晒。通常啊,还没等枣子晒干,就挨俺兄妹几个吃了一半了!”

说到这,石裕氏哈哈笑起来,可笑着笑着,她忽又捂着脸,鼻子一酸,竟抽泣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土匪营

    土匪营

    是穿越,但失去了记忆;是英雄,却偏爱儿女情长;穿过国军的衣裳,吃过八路的饭,目的只有一个:揍他娘的小日本!他叫叶途飞,一个不记得自己过去的土匪头子,带着他的土匪营,铸就了一段铁血抗战传奇!
  • 江山豪气

    江山豪气

    这是一段穿越到异世的热血传奇!有征战沙场,有庙堂斗智,有江湖风雨,有爱恨情仇......最后,当帝国大厦将倾之际,是他率领一支威武之军,以勇猛无畏的决心,誓死捍卫着帝国的寸寸山河与可敬的苍生......******PS:本书是热血爽文,预估会写七卷。不过,第一卷的前半段,各路逗比人物会轮番登场,无节操无下限的卖萌,so_读者君阅读请慎重啊…..
  • 混在战国初

    混在战国初

    开局一座岛,生死必须逃!穿越到战国,好坏全靠混!
  •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神音独角戏

    神音独角戏

    一道旋律,一个人,一出戏,逆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书生,通过自己的演绎,最终,被六国拜相,战国的时候,总是,精彩不觉
热门推荐
  • 你比星星还遥远

    你比星星还遥远

    “我不能喜欢他吗?”“秦柒月,我喜欢你!”“刘汶瑞,我也喜欢你!”“刘汶瑞,生日快乐!”“秦柒月,我很喜欢这个礼物。”“秦柒月,我们分手吧。”“好……”“刘汶瑞,我来追你!”“秦柒月,我们其实还能在一起。”“你为什么删她?”“她会遇到更好的人。”对方通过你的好友请求“你烦不烦”红色感叹号可真好看“为什么分手?”“滚”我好想你我有女朋友了(本小说涉及早恋,请勿模仿,学习时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超神打造

    超神打造

    抱回个垃圾筒居然藏个女超神打造者,未来科技打造超越现实的所有物品,不过需要杀变异体保护世界换取积分。尹龙从次开始了每天刷刷副本保护地球,闲来低调的用未来科技拯救世界,保护小美女呵护天使然后与腹黑御姐一同作战的精彩人生。
  • 轩辕嗣

    轩辕嗣

    远古的轩辕氏逐渐没落轩辕顺临终留下遗言发扬光大轩辕氏且看轩辕氏最好一人轩辕逍遥如何在这斑斓危险的世界中逆天而行
  • 元气少女结缘

    元气少女结缘

    有一个人类小女孩,她的爸爸欠了别人好多线,把房子买出去了,就不知道去那了,后来她成了土地神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择秋侠

    天择秋侠

    一叶而知秋,天择而得剑,顺着时间河流,看过世间百态时间本蹉跎,人世且奈何爱情、生命,如此美好的东西,世间又有多少人珍惜如此而已,已而如此,拔剑只为了守护心中那人那景那份心!
  • 我的性感姐妹花

    我的性感姐妹花

    韩茹和韩雪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是商业帝国的女强人,一个是娱乐圈里的大明星,偏偏姐妹俩不对付,这可就苦了杨万里,作为一个已经过气的兵王,他不仅要在姐姐面前表现出强悍的一面,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要在妹妹面前,表现的很废物,来讨对方的欢心!为了赚俩钱,他容易吗?!看一个过气的兵王,是如何在商界和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最终抱得美人归!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浮灯灭,金花散

    浮灯灭,金花散

    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遗憾,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悲哀。她以为她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他,所以她等了她四年,谁曾想,她却把最美好的自己留在了等待,剩下的不美好都留给了他。总有一种感情,叫有缘无份。
  • 重生上流社会

    重生上流社会

    生父不详,曾为影后的母亲生下她便撒手人寰。曾为豪门长女的她不愿活在母亲的阴影下,自甘平凡,偏安一隅,以为平凡的生活能够换取和乐。被入室歹徒勒死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的人生有着太多追悔和遗憾。诡异的重生,有一个人对她说:重门应启路,通籍引王侯,我就是为你打开重门之人。这一次,她不愿逃了。昔日的豪门长女化身豪门长媳,她要站在那云端,叱咤风云,做那人上之人!(新人求收藏,求推荐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