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54200000001

第1章

唐朝末年,宦官乱政,藩镇割据,豪强并起,天灾频至,民不聊生,盛世大唐早已远去百年,如今这奄奄一息的王朝也气数将尽。

乱世是生灵涂炭的血泪悲剧,可乱世也是群雄登场的最绚丽也是最悲壮的舞台。

公元868年,庞勋戍卒起义拉开唐末乱世帷幕。

公元874年,王仙芝揭竿而起,黄巢聚众响应,大举义旗。

公元880年,冲天大将军黄巢义军杀进洛阳,同年,攻克长安,建国“大齐”。

公元884年,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击破黄巢。

公元901年,宣武节度使梁王朱温挟持天子,占据长安。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定东都开封府,改国号大梁,唐灭。

腐朽如将倾大厦的大唐虽然摇摇欲坠已达百年,人人都知道已不可救药,人人都知道苍天已死,新王当立。帝国的终结似乎已经是必然,只有一个人始终不相信,他就是李克用。大唐昨日的光荣和今日的尊严,依然支撑着李克用,他虽然知道大势已经难以扭转,但却不能面对这王朝的毁灭,更不能容忍恶贼朱温竟自立为帝。昔日叛军降将,不思勤王报恩,难道还要他李克用叩拜朱贼,唤一声圣上吗?从共克黄巢反贼,到谋图天下,李克用和朱温开启了一段你死我活长达数十年的梁晋恩怨厮杀。没想到这争霸大业刚刚拉开,命运就给李克用开了个悲伤的玩笑。

一、

帐外,寒风呼啸,晋字军旗黑压压的在营中招展。比这入夜后慎人的天色相比,更令人畏惧的是晋军军营里的肃杀之气。李克用的晋军原为沙陀骁骑,自起兵以来,一身黑骑黑甲的沙陀军百战百胜,寒光所至,寸草不生,击破各路义军,成为唐王朝的中流砥柱,人送威名“黑旗鸦军”,整个大唐皆视李克用为救命恩人,领河东节度使加爵晋王,不仅令黄巢义军闻风丧胆,同时也让觊觎天下的朱温妒忌已久。双方各显身手争霸天下,名将世家出身的李克用,领麾下勇将十三太保各路征战,扩充势力,而读书人出身的朱温,则是运筹权谋,把持皇权发号施令。双方激战数十年,未分胜负,天下大局未定。

可如今,李克用已经英雄迟暮了。迟暮的并不是他的年纪,事实上李克用比朱温还要年轻几岁。朱温在汴州登基称帝让李克用遭到巨大打击,他虽然在战场上用尽全力,身先士卒,仍然无法与文武双全精于权谋的朱温相抗衡。如今朱温建国称帝,收拢各路势力,而自己忠于唐王朝断不可能自立为帝,所以不过是一个河东节度使加晋王,声势上依然输掉大半,加之连年征战,身体和心里上,李克用都已如强弩之末,临近极限。

又是一年寒冬,身体每况愈下的晋王李克用仍然在外征战。帐外的阴冷,帐内闪烁的烛火,似乎预示着他的命运。帐前侍从行色匆匆,进进出出为李克用准备着热水和汤药。帐外亲信将领神色复杂,踱步踟蹰。

“三弟,父王情况怎么样了?”大太保李嗣源急匆匆赶到帐前,边说边摘下了头盔。

“大哥,父王…父王怕是很难挺过去了。”李存勖似乎声音里有些许慌乱。

三太保存勖少年英雄,年方二十,勇武过人,随晋王征战数载堪称年少成名,然而下了战场的他却大相径庭。在军营里他从不披甲持剑,一袭白衣便服,跟长安城里的贵公子别无二致。在他自己的帐内,时而安静地品读诗书,时而抚琴吹笛,起舞弄剑,在这令人心生惧色的晋军军营内,李存勖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一股清流。大哥李嗣源常常玩笑道:我们黑旗鸦军虽精通剑术,但我们只称得上是使剑,唯有三弟配得上舞剑二字。

李存勖确实从小得到李克用的格外偏爱。

这其一,存勖自小气度非凡,不似大哥李嗣源老成持重但略输风采,也不像十三太保李存孝勇霸无敌而过于刚直,更有文武兼备的王者之风。李克用常常在思考,为何自己纵使竭尽全力仍然在与朱温的争斗之中日渐力不从心,或许自己确是缺点什么东西,而在李存勖身上他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虽然很是不甘心,但是如果大业能由如此优异的儿子接续,他也不枉此生的奋斗了。

这其二,李存勖乃是晋王李克用的独子,又如此出类拔萃,岂有不用心栽培之理。大太保李嗣源乃晋王义子,虽也颇有王者风度,但毕竟不是自己亲生血脉,只希望他能日后好好辅佐存勖共图天下。

李存勖自小与众兄弟相处融洽,尤其敬重大哥李嗣源,在父王身体日趋不济的情况下,有大哥操持内外往往让年轻的存勖感觉到一种安稳。然而在军中,存勖的朋友并不多,大哥李嗣源的女婿阿瑭算一个,而十三太保李存孝则算是亦师亦友的另一个。

此刻阿瑭正紧跟在李嗣源身边,只见他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但是挡不住的是英气逼人,一身龙鳞铠甲在夜色之下依然是银光闪闪,俊俏年轻的面庞和挺拔的身姿在众将领中显得尤其夺目。

“亚子,别担心,晋王不会有事的。”阿瑭低声安慰着存勖。

李亚子,这是存勖的小名。这世上只有阿瑭和存孝大哥会这样称呼他,阿瑭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连晋王李克用都不再称呼这个小名,此时一声亚子让存勖突然感觉到温暖的感觉。此刻他仿佛感觉自己不再置身军营,而是身在一个平凡的家庭,虽然为父辈的健康安危揪心,但身边有大哥李嗣源和阿瑭这样的亲人,还是能体会到征战杀伐中的些许安心。

而另一个亲切称呼他“亚子”,他牵挂的人,早已远去。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悲剧,他始终坚信。存孝英勇过人,威名远扬,曾经是黑旗鸦军的头号战将。他武艺超群为人豪爽但是过于率真执拗,存勖从小把他当作亲哥哥,一身拔群的武艺大多来自于存孝大哥的教授。存勖心里明白,要论武功刀剑,自己离存孝大哥差之十万八千里。

如果说存勖的勇武来自于存孝大哥,那他文智的一面与阿瑭关系颇大。要说这军营里跟存勖最像的人便是阿瑭了,阿瑭也是自幼喜爱读书,颇有文人气质。进了这晋军之中,跟存勖更是成为了知己。他们二人是这沙陀军队中少有的对读书论道有极大兴致的年轻人,虽说存勖对诗词歌赋更为心之所向,但修整之余也常常研究兵书诡道,探讨天下英杰,颇有惺惺相惜之感。曾经存勖也暗自打算,待他日自己继承大业之时,文有阿瑭,武有存孝,消灭朱贼复兴李唐指日可待。如今阿瑭依然在自己身旁,却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存孝大哥。

此时一个匆匆的身影径直奔至帐前。

“玉锦!”阿瑭叫住她。

这玉锦是阿瑭新婚的妻子,是大太保李嗣源的掌上明珠。俗话说将门无犬女,这李玉锦从小在晋军中长大,习得一身好武艺,小小年纪已经是沙陀女军的统帅将军,虽说这沙陀女军不能与黑棋鸦军相提并论,但是在大大小小战役中也是担负起侦察敌情,护送粮草的重责,李玉锦更是冲锋在前,智勇双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阿瑭从小在大太保李嗣源身边长大,李嗣源看重其智谋无双,早已决定将爱女许配给他。阿瑭一表人才,才学过人,风度翩翩,在这军营里显得尤其儒雅,玉锦也是从小倾心有加,如今两人结为夫妻也格外相爱。不过两人性格志趣大相径庭,阿瑭冷静睿智,不喜舞刀弄枪;而玉锦性情直率爱恨分明,从小深得阿爷李克用和父亲李嗣源的宠爱。

“阿瑭哥,阿爷怎么样了?”玉锦着急地问阿瑭。

“玉锦不要着急,晋王吉人自有天相。”阿瑭还是依然冷静地说。

“玉锦!不是让你护送伤残将士回太原,暂时不要再过来了吗?”李嗣源略带着急地问道。

“放心父亲,任务玉锦已经完成了才赶来河东大营,这个时刻我一定要陪在父亲身边。”玉锦已经留下了两行热泪。

李存勖转头看看玉锦,向她点了点头,以示安慰。

“晋王召大太保,三太保进帐!”内侍出帐向大家宣布道。

此刻大哥李嗣源和李存勖正紧握双手在寒风中相互支持着,听到父王召唤立刻进帐叩见。

“存勖…嗣源…”晋王的声音虽然有些小声,但是却听出了几分坚定,人生到了此刻,他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必须明白地告诉他们。

二人快步走向前,双双跪倒在晋王的床榻之前。帐内的陈设还是如此简单又熟悉,晋王沙场征战数十载,回城入殿的时间寥寥无几,他不仅把这军中帅帐当做了自己的家,也当做了自己最后的归宿。除了晋王随身的刀剑铠甲,只有床头正对的那把雕刻着青龙头的弓箭赫然醒目正对大帐门口。

“存勖吾儿。”晋王努力地把头侧向这边,目光竟透露出一丝温情。

“父王,存勖在。”存勖抬头看了看晋王的脸庞,沧桑的脸上,眼部的伤疤异常显眼,晋王在战事中损伤了一只眼,独眼将军的威名令敌人胆寒心惊,也令属下心生敬畏。但这一刻,李存勖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疼,心疼作为父亲的晋王即将油尽灯枯,心疼作为英雄的晋王壮志未酬。这眼上的伤疤是晋王英雄一生的勋章,也是作为父亲庇佑着自己成长的利剑。

“存勖,你可记得你来自哪里?”晋王轻声地问。

“回父王,孩儿李存勖,沙陀人,本姓朱邪,世受皇恩。”李存勖熟练地回答着,自小父亲就常常如此教导自己。

“本王李克用,沙陀人,本姓朱邪,世受皇恩。”晋王收回目光,望向帐顶,目光透出骄傲与坚毅。

“陛下赐我国姓,克用平乱诛贼,恢复神器,职责所在,身死不悔。”

晋王顿了顿,目光看向挂在床头的青龙头弓箭。弓顶雕刻的龙头獠牙寒光凛冽,伴随着屋外寒风呼啸,弓箭似乎发出了滋滋的嘶吼声。

存勖似乎明白了父王的意思,他起身敬畏地取下了弓箭,双手托举过头顶,献于父王。

“此青龙弓乃黑旗鸦军圣器,箭锋所指,攻无不克,今日将其托付于你,未完大业一日不可懈怠。”

晋王示意从箭袋中取出三支弓箭,李存勖将青龙弓背在后背上,将三支弓箭托举过头顶,庄重地聆听晋王的嘱托。

“为父起兵数十载,斩敌掠地无数,然今日仍有三事无法完成,留下毕生遗憾,望存勖能替我消灭这最后三个敌人。”晋王的面色再次变得坚定起来,尽管已是弥留之际,但他终究不能只是作为慈父的凡夫俗子,他是战士,他是一代枭雄。

“这第一支箭,送给幽州刘仁恭。”晋王眼中开始出现仇恨的怒火。

“幽州刘贼本为唐臣,降于本王,本王助其占据幽州,领卢龙节度使。盼其与本王配合呼应夹击朱贼,光复李唐,然而为一己私利多次推脱阻塞。本王不计前嫌仍与其合作抗敌,此贼竟斩我晋军将士献媚朱温,投靠逆贼与本王作对。此叛徒本王未能亲手取其首级,实乃死不瞑目。”

“这第二支箭,送给契丹贼寇。耶律阿保机与我结为盟友,誓为手足,兄弟同心共同光复大唐江山,后来却背信弃义结盟朱贼,竟公然入侵我境,必讨伐之将其赶出中原。”

“这最后一支箭,必是属于朱温反贼!”晋王拳头捏了捏,恨已经逼红了他的双眼,眼中的怒火已经快要喷射而出。

“本王与朱贼不共戴天,盼尔等一定替父报仇。二十多年前,朱贼就欲谋害本王,在上源驿幸亏天降大雨浇灭了大火,才侥幸逃生。朱贼本为黄巢叛军降将,后又反叛李唐屠戮宗室,首鼠两端,三姓家奴,此乃不忠不孝;与本王结为盟友共击黄巢,却又谋害兄弟,更有甚者杀降屠城,戮尽百官,此乃不仁不义。这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狗贼,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此箭我要你们取下朱温性命,以慰本王,以慰被其篡逆谋害的大唐圣上。”晋王将自己最后的力气全然释放,对朱温的仇恨使他一口鲜血喷薄而出。

“父亲!父亲!存勖谨记教诲!”存勖已经哭红了双眼,看着父亲仇恨未报的痛苦与遗憾,此刻他恨不得立刻发兵出征,希望能让父亲大仇得报。

“义父!嗣源定当竭力辅佐存勖,一定不放过这三个仇人!”李嗣源看到病榻上愤恨的晋王,也为之动容,泪如雨下。

“嗣源...这些年辛苦你了。以后要好好帮助存勖,如果他懈怠不前,你要及时鞭策助力,光复李唐靠你们齐心协力了,为父看不到那一天了。”

“父亲,父亲...”

“义父!”

“为父还有一桩心事,单独交代存勖。”晋王目光开始又变柔和,对仇敌的愤恨逐渐消去,因为已经将未竟之事托付后人,似乎他又回复了一个普通父亲的角色。

“是,义父,嗣源先退下了。”李嗣源起身擦干眼角的泪水,退出了帅帐。

此刻帐外的风呼啸声似乎停了,帐内变得安静起来。只剩下父子二人,紧紧地握住双手。

“存勖,你应该知道为父要说什么吧。”

“父亲,存勖不论心存什么疑问,都会坚定地支持您。”存勖抬头坚决的望着晋王。

“我也像你一样思念存孝!”晋王的泪水喷涌而出,一生勇武坚韧的晋王李克用,此时弥留之际突然像孩童一样让自己的眼泪任性地释放。

李存勖显然被父亲伤心欲绝的哭泣所震惊了,他明白此刻他面前的晋王李克用,这威震天下的飞虎子,杀敌无数斩首如麻,竟然在他面前痛哭流涕,这是二十年来他从未见过的。

“我对不起存孝,可是我身不由己。”晋王已经彻底释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一位老父亲对儿子的愧疚,也包含了许多深埋的秘密。

“当初存孝受人挑拨陷害,我也遭受蛊惑离间,造成我们父子反目成仇,非常时刻存孝公然抗命,我不得不军法从事。”

“父亲,不要自责,存孝大哥应该会理解您的,不然不会最后束手就擒。”存勖也已经泪流满面。

“只不过...”存勖欲言又止。

“只不过我对他过于残忍,是吗?”晋王接话道。

“当日我下令将其五马分尸,以儆效尤。虽然你们都没有说什么,可我知道大家都觉得我过于残忍绝情,是吗?”

“存勖不敢。”存勖又低下了头。

“大敌当前,为稳军心,以消众怒,我不得不下这样的命令。但是我没有杀他...我只让他永世不得回晋,放他离开。”晋王终于吐露了多年的心事,长吁了一口气。

“啊?”存勖大吃一惊,难道说自己思念已久的存孝大哥并没有死?他觉得一切都仿佛是梦一样虚幻。

“这要交代给你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由你找回存孝,亲自下令召回,辅佐你成就大业。还希望你查明当初的真相,还他一个清白!”晋王此时已至弥留,言语已经逐渐不太清晰。

“存孝,存孝...”

“父王!父王!”存勖已经顾不得礼节体面,扑到了晋王身上,父子二人的泪水融为一体,一代枭雄李克用,就此辞世。

帐外听到动静,已经哗啦啦跪下一片,从北方一路打到中原的这支沙陀铁骑,在李克用的带领下站稳了自己的脚跟,如今大家要向他告别了,致以敬意和哀思。大帐顶上几只黢黑的乌鸦,扑哧着翅膀飞向了远方,带走了李克用对人世间的留恋。接下来,这帐前悄悄抹干眼泪的众军士们,他们要做的就是开创新的大业,让这支黑旗鸦军继续横扫天下。

李存勖从大帐中缓缓走出,与他往日在营中翩翩公子装束不同,他穿上了李克用的银盔黑甲,背着青龙头弓,手上紧紧抓着三支弓箭,似乎要把箭柄捏碎一般。

“众军愿为晋王殿下宏图大业尽忠效命,万岁!”李嗣源高声带头向李存勖喊道。

“晋王殿下万岁!”

“万岁!”

众军士在李嗣源的带领下,纷纷向李存勖大声呼喊道。

这一刻李存勖似乎有点懵,是啊,从今日之刻起,他就是黑旗鸦军新的晋王了,虽然这个使命他早有准备,但是毕竟他还只是二十岁的少年,习惯了一代英杰父亲的庇荫,如今需要他去开创新的伟业,不,这不是开创新事业,这更是为了生存,他知道如今晋军的命运是不进则退,朱温势力已达顶峰,其他各路诸侯纷纷依附,现今统帅猝亡,确实已是危急存亡之秋。纵然这王的命运并非自己所求,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音律,舞乐和诗赋——他知道自己足够优秀,也能做一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决胜千里的王者,这也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愧对父亲榻前令人动容的不舍和嘱托,还有这数万沙陀壮士的期望。

新王加冕。

李存勖抬起头,环顾四周,他看到了大哥李嗣源鼓励的眼神,身旁悲伤又伴着坚定的二哥李嗣昭,还有时时刻刻都令人感觉冷静又智慧的阿瑭。他知道还有前线奋战的几位兄长,和后方负责转运粮草,招募兵勇,父亲最为信任的李存贤大哥,此刻都一定坚决助力辅佐自己,以慰父王在天之灵。

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军奋战。但他仍然思念一个人,那个从小最爱护幼弟,教他习武健体,带他第一次走上前线的存孝大哥。此刻,他要是在身旁该有多好,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局面多么危急,如果存孝大哥在他身旁,就一定能专注杀敌,坚信胜利。

“我一定要把他找回来。”晋王李存勖默默告诉自己。

望着黑压压的一片黑旗鸦军战士,他终于感受到一股力量逼迫他应该说些什么了,一步一步走上点将台,每一步都踏得如此沉重,他猛得一转身,手握三支利箭高举过头顶,大声说道:

“众军听令:消灭刘仁恭,驱逐契丹,取逆贼朱温首级!”

说罢点将台旁的黑色战鼓敲得隆隆作响,军营中杀声震天,令人胆寒。

大哥李嗣源和二太保李嗣昭也走上点将台,两人对视片刻。

“大哥,二哥,你们现在怎么看?”李存勖对两位兄长问道。

“晋王殿下,现在一切由您定夺!”

“可是...”李存勖忽然觉得一种陌生感,他知道不是兄长不愿为自己分担,而是如今身份转换,这当着全军上下的第一道命令必须由自己亲自定夺,才能确立自己在黑旗鸦军的绝对权威。

“本王今日在此立下誓言,恢复李唐,安定天下!”说罢李存勖拔出佩剑,剑指南方,台下万岁声又震耳欲聋。

说罢他走下点将台,李嗣源和李嗣昭也随行而下。走到台下,他低声对一旁的阿瑭说道:

“你随我过来一下。”

进到自己的帐中,李存勖示意阿瑭坐下,阿瑭拱拱手对他低声说道:

“您现在是晋王,和属下过于亲近不利于执掌大军,只怕被有心之人利用。现在黑旗鸦军不分派系,拧成一股绳,我的身份还是站着好。”

“好。你觉得眼下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怎么做?”李存勖也不过多客气。

“有三件事情我们必须马上着手。”

“请讲!”

“一是立即集中兵力收缩防守,保护河东大营,目前僵持的局势在于各路势力慑于先王的虎威,一旦今夜消息传出,刘仁恭,契丹和朱温都将蠢蠢欲动,其他依附晋王的势力也会有倒戈的风险。我们现在战线拉得过长,必须暂时放弃部分占领城池,集中优势力量准备与敌人决战,不以地盘一时得失计成败,直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阿瑭目光紧盯李存勖,坚定地说道。

“二是立刻快马加鞭通知后方十太保李存贤将军,稳住太原城局势,尤其加强粮草大营和转运通道的戒备,此刻如果我们的后路被袭击,前方大军将不战而溃。”

“第三,将先王风光大葬,昭告天下,先王为讨逆复唐鞠躬尽瘁,晋王将继承遗志誓死捍卫李唐,展示我们的士气和决心。”阿瑭说完三点,自己点了点头。

李存勖听完也重重地点了点头,此刻他知道阿瑭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他不是没有主意,而是如今责任重大,他需要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阿瑭,如今关系存亡之局势,正值用人之时,我需要你担起更多的职责。”李存勖虽然跟阿瑭交好甚久,可是毕竟之前自己没有权力给他军中职权,如今需要阿瑭担起辅佐自己的重任了。

“晋王殿下,阿瑭目前尚无半分军功,这里是军营,殿下刚刚继位就急着封官,实为不妥。”阿瑭推辞道。

“如果殿下不嫌弃,阿瑭愿做晋王帐前幕僚...不过,这可能需要跟大太保大人说明。”

“这是自然。”李存勖向阿瑭摆摆手。

大家都知道阿瑭是大太保李嗣源的幕僚,又贵为其乘龙快婿,一直是李嗣源身边最亲近之人。有这层身份,纵然其在军中并无半分职衔,但还是有几分说话的分量。如今有阿瑭到自己身边做军师,李存勖感觉顿时有底气了几分。

“那就按方才的策略,你立即传令下去!”李存勖决绝地发布了这关键时刻的命令。

“是,晋王殿下。”阿瑭退了出去。

李存勖摘下父王的银色头盔,放在桌上,庄重地取下背上的青龙弓和箭袋,将青龙弓挂在自己的榻前,再把三支利箭放在自己的桌案之上,后退两步咚一声跪在案前。

“父王放心,这三支箭时刻督促着存勖不断进取!”

李存勖磕了三个头,才缓缓起身。他又转身看看自己帐内的笛子和古琴,还有一旁书架上的满满诗书古籍,摇了摇头。他知道无论他本来是谁,如今只能是一个复仇者,一个负重前行的统帅,只能暂且告别自己本来的面目。

“或许有一天我还能再捡起它们。”他自己轻声安慰自己道。

如果真是这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如果他李存勖还能做回自己,那就证明他已经完成了父王的遗志,而现在,他只能是晋王,必须要放下一切杂念,没有选择。逐鹿中原,大戏已经拉开,一开幕就把这少年公子推上了最前台。

同类推荐
  • 世道人心

    世道人心

    什么叫世道,那原是古人所云圣王的治世之道,也是按照国人的传统理念所构建出来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环境。……当圣人不再成为圣人,他们的治世之道也同时不再为人们所乐道。世道变了,变得如此之快!它将生活干其中的人们也一同裹胁了去。以前,人们追求的崇高精神正日益被万能的金钱所奴役,过去的革命理想变成了金钱拜物教。世道之变所形成的新风气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由世道之变而来的世风之变,在今天正渐渐演化为一种人心的跌落与更督。今天,说世风日下,还多少有些厚古薄今,但是说人心不古,恐怕没有多少人不同意了…
  • 教父外传

    教父外传

    故事延续了《教父》中的元素,是《教父》的继承与改编。故事略有不同,如有不足,敬请指正,不胜感激。
  • 缥缈人生之—三国

    缥缈人生之—三国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东汉末年,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一位不起眼的帅气男生,异军突起,掌控着实事格局。典韦是我大哥,吕布是我小弟,曹操,袁绍,刘备等辈尽在掌控之中,看我辈如何玩转三国,匡扶汉室……
  • 司马家的三国

    司马家的三国

    见证汉唐之威,回顾元清之狼狈。我和她,你和他。携手共铸天上朝!民心悦,天下平!美哉——手持三千甲兵无畏,纵然万敌也无惧。汉之鹿,一出世!天下英雄共逐之!我便是,其中的,一人——!(以上正经版,以下滑稽版。)古人果真不傻!我得叫人弄点特大号蒙汗药给他们当饭吃……
  • 三国之召唤隋唐英雄

    三国之召唤隋唐英雄

    关公战秦琼,我看行。穿越成刘辨,开始了在三国艰难的历程。刚来什么都没有,没事我有系统。隋唐英雄任我调遣,虎牢关下元霸双锤战吕布。什么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一块来,不要怕,看我召唤隋唐十八条好汉秒杀你。三国豪杰,历史猛将,汇聚一堂,沙场争锋,看谁是英雄?
热门推荐
  • 一个木头一个丫头

    一个木头一个丫头

    “木头,在干嘛?”“丫头,在想你呀!”“嘻嘻!”“丫头,我想问你,为什么你喜欢会喜欢我,而且,为什么要叫我木头?”“你就是一根大木头!”本文根据身边朋友真人真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一溪流水水流云

    一溪流水水流云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深爱的无法浪漫的无法刻骨铭心的就像他们在小说里替我们去深爱去浪漫去刻骨铭心!讲述女主因为偶然的机遇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目睹了康熙九子夺嫡的历史事件,并与康熙的几位阿哥之间纠缠不情的情感,本文内容虚构,时间模糊,请勿比对历史!
  • 异游人

    异游人

    无尽的黑暗里,有你想象不到的恐惧!放大你的瞳孔!你看不到那些家伙吗?他们可是盯上你了哟!你知道你的血液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美妙的食物吗?你开始害怕了?别怕!看!他来了!他会替你撕碎他们的!相信我!这是他的工作
  • 彼岸情缘录

    彼岸情缘录

    她本是忘川河畔的一株彼岸花,怎料时间长了竟修得人身。她是妖?却不曾害人,她是人?当然不是,因为她不老不死,她是神?谁会认她这个野路子。她与孟婆和阴间鬼使交好,她喜爱在人间不知疲倦的走,看人与人,人与妖,妖与妖之间的故事,这便是她存在的意义。
  • 逆思维言语

    逆思维言语

    不正经的故事配上不正经的人,脑回路清奇的林清羽遭遇一连串正常人一辈子都碰不着的事情,会说话的黑猫,外星人的离奇坠落,莫名的地震种种奇怪的事情似乎预示着灾难的降临……
  • 魔妃太招摇:魔君靠边站

    魔妃太招摇:魔君靠边站

    因前世怨孽,美男各种送上门。什么XX国第一美男算什么,这里清高、冷傲、霸道...各种美男各种有,要什么有什么,想要随便拿;什么XX神兽算什么,这里上古神兽、超神兽数不胜数,不过想要有条件;什么XX万年绝迹药材算什么,这里千亿年变异;上古炼丹秘方在手,上古丹药随手炼。
  • 放开玄离眼

    放开玄离眼

    左眼里的宿主对他说:“小鬼啊,你这双完美的眼睛简直可以让我在此获得重生了。渺小,脆弱不堪的你摒弃渺小脆弱不堪的人界吧,放眼到人界之外的成千上万个异界中去吧,放开你那伟大的双眼!”结果不出几年之内他在异界征战中,征服了的异界一个连着一个。那双眼看透了一切物质变幻,时间与空间,森罗万象,历历在目!右眼吸收一切物质与吞噬魂魄如黑洞的贪婪,左眼操控一切心灵与穿越时空似游鱼般自如!!占据了太阳本体所在的“离恨天界”,与太阴本体所在的“玄天地界”之后,便龙袍加身,自居玄离大帝,,,自大,癫狂,目中无人!是神,是帝,一眼万年!但是,目空一切之时,也是,,,,
  • 海贼之称霸世界

    海贼之称霸世界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能产生的恶念,尤其是在一个无拘无束武力至上的世界。欲望是无尽,权力,名声,金钱,这不就海贼追求的一切么。
  • 鹿伴晗心

    鹿伴晗心

    书名之所以叫“鹿伴晗心”是因为鹿晗在伊斯庭大学中与女主角韩雪的甜美爱情。
  • 魔花行记

    魔花行记

    小然到各处去探险旅游,无意间去到了森林里的一朵花面前,之后就落入到花里。花里竟然有个世界,这让小然感觉很神奇,探寻之路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