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9400000010

第10章 地方诸侯的大叛乱

汉高祖刘邦搭建帝国大厦时,在地基上埋下了几颗定时炸弹。汉初实施中央集权与分封诸侯的二元政治制度,这种混杂型的制度设计被证明是不高明的。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积极铲除异姓诸侯王,七个异姓诸侯王,被消灭了六个,只剩下长沙王吴芮。吴氏长沙国传五代后,因为第五代国君无后,最后被撤除。

刘邦不信任异姓诸侯王,却信任同姓诸侯王,毕竟是一家人嘛。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他大力分封同姓诸侯王。然而,天下并没有由此太平。集地方军、政、财权于一身的地方诸侯,反而成为中央政府的一大威胁。同姓又如何?在权力面前,父子尚且可以反目、兄弟成仇,这样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央与地方诸侯的关系,实际的根基是很脆弱的。

在地方诸侯中,吴国最为富饶,这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的侄儿,年轻时体格剽壮,英气逼人。二十岁那年(前196),英布起兵叛反,他以骑兵军官的身份,追随刘邦讨伐英布。刘濞作战勇猛,深得皇帝的赏识,战后刘邦封他为吴王,共计三郡五十三城。不过,刘邦很快就后悔,原因说来奇怪,他觉得侄儿的面相不好,有反相,以后会造反。可是君无戏言,既然已经任命,刘邦只好告诫他说:“天下同姓本为一家人,你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有反叛之心。”刘濞听得一愣一愣,叩首拜道:“不敢。”

吴国的豫章郡有铜山,当时汉帝国的货币政策并不严厉,刘濞便收罗许多亡命之徒,私自铸钱。同时,吴国地处东南沿海,刘濞又煮海水生产盐。在古代盐乃是暴利的商品,故而吴国的财富很快积累起来,成为最富裕的封国。

一件惨剧的发生,令刘濞对中央政府产生怨恨敌对心理。

刘濞的儿子、吴国太子进京朝见,陪皇太子刘启喝酒、玩游戏。那时两人还只是小孩子,玩着玩着就闹起来。吴太子从小养尊处优,在封国哪个人不让着他呢,所以他习惯了,一生气态度就有点傲慢。岂料吴太子选错了对象,坐在他面前的,乃是皇太子。皇太子刘启何尝被人怠慢过呢,一怒之下,拿起游戏用的台盘,往吴太子的脑袋扔过去。这一扔,扔出人命,吴太子当场被砸死。

吴太子的尸体被送回吴国,刘濞一看气炸了,怒道:“天下同姓本为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好了,何必送回吴国!”又把吴太子的尸体送回长安。这是对汉文帝抗议:你儿子打死了我儿子,你看着办吧。汉文帝无话可说,自知理亏,儿子打死人,可也不能杀人偿命,把国家储君也杀了吧。

皇帝没吭声,刘濞大怒,索性从此称病,躲在吴国,不再到京城朝见。中央政府派人前去吴国调查,查清楚了,刘濞根本没生病,身体还很硬朗哩。司法官员要求将他捉拿治罪,汉文帝没有同意,他心里明白,刘濞身体没有病,可是有心病,怨恨的心结不容易解开。皇帝网开一面,不仅没将刘濞治罪,还派人送给他坐几与拐杖,并交代他说,年纪大,路途遥远,就不必来朝见了。

汉文帝刘恒与吴王刘濞是堂兄弟。当然,他这么做的原因,不全出自兄弟之谊,也是出于权谋。吴国富甲东南,坐拥地利,军事力量颇强,在封国中有影响力,且刘濞本人是个出色的将领,万一逼急了,说不定他真会造反,倒不如示之皇恩浩荡,让他没有造反的理由。只要等刘濞去世,两家的恩怨,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

由此可见,分封的诸侯国不仅没有成为中央政权的拱卫者,反而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

对于地方诸侯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目光宏远的政治观察家已经看出苗头,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人:贾谊与晁错。

贾谊是汉代著名的政论家与文学家,他曾上《治安策》,强调“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其着眼点,就是把大诸侯国分割成数个小诸侯国,以弱其力,这样中央政府才能牢牢控制诸侯。

与贾谊相比,晁错更是锋芒毕露。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他是太子家令,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被称为“智囊”。他曾经多次上疏汉文帝,涉及的内容广泛,也包括削诸侯的主张。

公元前164年,汉文帝终于迈出削藩的重大一步,将齐国分割为齐、济北、菑川、胶东、胶西、济南六个小诸侯国;淮南国分割为淮南、衡山、庐江三个小国。但对于吴国,汉文帝采取谨慎的态度。他的想法,大概是想等到吴王刘濞去世后,再名正言顺地分割吴国。计划赶不上变化,刘濞还没死,汉文帝先死了。

公元前156年,太子刘启继承皇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器重的晁错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如今位高权重,更深得皇帝的信任,不遗余力地鼓吹削藩论。他的说法是“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汉景帝不如父亲文帝深谋远虑,且对吴国确有畏惧之心。他是杀死吴王刘濞亲生儿子的罪魁元凶,虽然事过二十年,吴王对他的怨恨心理,从没有消除。齐国被分割为六个小诸侯国后,吴国成为最大的诸侯国,地位举足轻重。晁错估摸到汉景帝与吴王之间的矛盾不可调解,便大肆鼓吹吴王必反。他对汉景帝说:“吴王因为太子事件,称病不朝,开矿山铸钱,煮海水为盐,收罗天下亡命之徒,阴谋作乱。他迟早要反的,削地是反,不削地也是反;削地,他反得快,祸小;不削地,他反得迟,祸大。”

吴王是否真有谋反的想法,这个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如果汉景帝能够像汉文帝那样,宽容一点,示以恩惠,估计他很难反。吴王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只要耐心地等到他去世,吴国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在晁错的怂恿下,汉景帝迫不及待地大力削藩了。

吴王刘濞被揪出历史问题:在文帝时假装生病不朝。汉景帝要清算历史问题,削去吴国豫章、会稽两郡。这个决定,能不把刘濞逼反吗?吴国总共就三个郡,削去两个,且这两个郡一个产铜,一个产盐。朝廷突然翻历史老账,把吴国地盘削掉三分之二。要说历史老账,刘濞跟汉景帝也有一笔老账,杀子之仇要怎么算,你是皇帝,我得罪不得,我蜗居在东南,不问朝廷事,这样还不行,朝廷还要苦苦相逼,老子也是有脸有面的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呢?

被削地的不仅是吴国,楚国被削一个郡,赵国被削一个郡,胶西国被削六个县。打击面太大了,中央政府与地方诸侯的矛盾急剧扩大。

激愤之中的吴王刘濞再也咽不下这口怨气,不反不行了。光凭吴国要跟中央政府对抗,力量是不够的。刘濞率先联络胶西王,告诫他说:“诸侯纷纷被削地,按理说,诸侯并无大罪,恐怕背后不是只削地这么简单。”暗示朝廷的意图乃是要铲除地方诸侯。

胶西国是汉文帝分割齐国的产物。当年齐国被一分为六,六个诸侯王中,胶西王最为骁勇,他喜欢带兵打仗,其余五个小诸侯都畏惧他。胶西王削减六城,心里正郁闷,刘濞派人前来游说造反,他爽快地答应,与吴国一同起兵,对抗中央政府。

由于胶西王在诸齐地盘中的影响力,他很快就联络齐、济北、菑川、胶东、济南五个小诸侯,密谋共同发难。不过,有两个小诸侯最终没有加入反叛的行列。一个是齐国,齐王经过反复考虑后,最后决定退出叛乱集团;另一个是济北国,其国王被大臣劫持,无法出兵。故而诸齐六国,参加叛乱的是胶西、菑川、胶东、济南四国。

另外两个参加叛乱的诸侯是楚国与赵国。这两个诸侯国都是削藩政策的受害者,楚国被削东海郡、赵国被削河间郡。这样,楚、赵、吴,加上诸齐中的四个诸侯,总计七个国家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与汉景帝、晁错的削藩政策紧密相关。七个国家中,有四个国家被削去土地,另外三个国家与胶西国同属于“诸齐”系统。其他诸侯国由于没有被削地,没响应叛军。由此可见,七国之乱与汉景帝政策的不当有着必然的关系。当然,晁错作为皇帝的“智囊”,负有很大责任。

吴王刘濞下达命令:“寡人今年六十二岁,亲自率军作战,小儿子十四岁,也在士兵行列。国内凡年龄上与寡人相同,下与小儿相同者,一律要出征。”从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男子,全部要应征入伍。这样,刘濞很快组建起一支多达二十万人的军队。征兵之所以能顺利进行,得益于其治下宽松的政治环境。刘濞的吴国有铜、盐之利,长期实行免征百姓赋税的惠民政策,不过,这些仁政在中央政府看来,只是他收买人心的阴谋。

吴国与楚国合兵后,发布告诸侯书,宣布晁错的罪状,以清君侧为名,与朝廷公然分裂对抗。但是此举并没有得到其他诸侯国的认同,吴楚联手后,进攻梁国,梁国不支持叛乱,引兵拒吴楚联军。刘濞宝刀不老,旗开得胜,在棘壁之战中,梁军伤亡数万人,被迫退守睢阳城。

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四国叛军则攻打毁约的齐国,包围临淄城。赵国屯兵于西境,等待吴、楚联军前来会合,并秘密与匈奴联络,约请匈奴出兵。

面对七国突如其来的叛变,汉景帝措手不及。

其实晁错在鼓吹削藩时,就预料到这种措施必定会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对。他对诸侯的叛乱是有心理准备的,故而事变发生时很镇定。汉景帝却非常紧张,不知怎么办才好,紧急召晁错商议军事。晁错胸有成竹,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长安。

晁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自视过高了。长期以来,汉景帝对他的信任,让他不知天高地厚。史书说他“峭直刻深”,他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政敌袁盎乘机在背后捅上一刀,密禀汉景帝:“诸侯反叛的原因,在于晁错削夺其地。只要陛下杀晁错,赦免吴楚等七国,恢复其领地,便可兵不血刃结束战争。”

专制者的眼中只有利益,所谓伴君如伴虎是也。晁错过高估计自己在汉景帝心中的分量,其实他只是帝王的一只猎犬罢了,放出去与狮子搏斗,斗得赢就有利用价值,斗不赢就牺牲猎犬了。为了平息事态,汉景帝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和平。

皇帝派人召晁错上朝,懵然无知的晁错穿着朝服上了马车,行至东市,突然被拉下车,结结实实捆绑起来,押到刑台。行刑官宣布其罪状,立即执行死刑。这个自以为深得皇帝信任的人,现在才明白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他为专制者拥有更大的权力而奔走,最终却被抛弃了。皇帝送出的最后礼物,是让他死得痛苦不堪。他被处腰斩,一截两断。几分钟前,他还是朝廷一手遮天的重臣,几分钟后,他已横尸街头。皇帝还额外送了一份礼物,只是晁错没能看到,他的妻儿老母兄弟,无论老幼,全被砍头了。

杀了晁错,汉景帝如释重负。

然而,反叛者并没有放下武器。政治斗争你死我活,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刘濞就此罢兵,能保证朝廷不秋后算账吗?再说了,他还要为儿子报仇雪恨呢。

刘濞不仅不投降,反而以“东帝”自居,公然与汉景帝分庭抗礼。

汉景帝牺牲了晁错,却颗粒无收,很失败。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遗言,国家有危难时,可以任命周亚夫为统帅。周亚夫被提拔为太尉,掌管全国武装,这位名将之后,能否续写先父的传奇呢?

周亚夫率三十六名将军东进,对抗吴楚叛军。出发前,周亚夫对汉景帝说:“楚兵悍勇,难以争锋。请暂时放弃梁国,切断叛军粮道,如此方可克敌制胜。”汉景帝批准了周亚夫的作战计划。大军抵达荥阳后,梁国正面临吴楚叛军巨大的军事压力,频频向朝廷告急,请求救援。周亚夫不为所动,并没有实施救援梁国的作战计划,反而屯兵昌邑,按兵不动。梁王的告急书如雪片般地飞往京城,汉景帝不得不下诏给周亚夫,要求他立即解梁国之围。

奉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原则的周亚夫,拒绝执行汉景帝的命令,仍然坚持自己的战略方针,在昌邑挖深沟垒高墙,坚不出兵。另一方面,周亚夫派轻骑兵部队切断吴、楚叛军的后勤补给线。后勤补给线是战争的生命线,即使吴、楚士兵再骁勇,也不可能饿着肚皮作战。很快,吴、楚联军的粮食供应出现巨大的困难,饥荒开始蔓延。

梁国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艰难地作战。在梁国保卫战中,有两人功不可没,一个是老成持重的韩安国,另一个是勇猛善战的张羽。两人力挽狂澜,苦撑危局。吴王刘濞忧心忡忡,攻梁受挫,后勤补给线被切断,进退两难。他决定在粮食断绝之前,挫败周亚夫,扭转困局。吴楚联军大举进攻周亚夫驻屯的昌邑,周亚夫仍然坚守不出,叛军发动强攻,几次均被汉军击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进攻频频受阻,又面临断粮的困境,不可一世的吴军终于露出疲态,刘濞不得不下令撤退。

耐心的等待之后,战机终于出现了。

周亚夫判断叛军已是强弩之末,果断下令追击,务必全歼叛军。饥寒交加的吴、楚叛军全无斗志,撤退成了一场大溃败,损失兵力超过十万人。关键时刻,吴王刘濞自己先动摇,他脱离大部队,带着数千人逃往丹徒,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心灰意冷,自杀身亡。

这一战成为“七国之乱”战争的转折点,也是关系到汉帝国命运的大会战。如果从民心向背来看,吴王刘濞并不完全处于下风。汉帝国刚刚经历文帝的仁政时代,应该说百姓对朝廷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吴王刘濞统治吴国四十余年,根基很深,实行全免赋税的政策,百姓也是受益匪浅。从战争的起因看,朝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这些诸侯国是被逼反的,所以也不乏同情者。

汉军的胜利,归功于周亚夫的深谋远虑。他的战略思想十分明确,而且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不仅得罪梁王,也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最后的结果证明他的持重战略是正确的。

吴王刘濞虽然骁勇,但军事思想陈旧。首先,吴、楚联军进攻思路简单,就是从东向西攻掠。吴国将军吴禄伯曾劝谏说:“兵聚屯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就是说,这种进攻思路,很容易被汉军所扼制,应该派出一路奇兵,沿江、淮而上,取淮南国、长沙国,出奇制胜,可是这个意见被刘濞否决了。其次,吴军以步兵为主,而汉军则以车骑部队为主,步兵适合在山地作战,车骑部队适合在平原作战。吴国有位将军提议,吴军应该从大战略思想出发,不要逐城争夺,应该放弃沿途的城池,急速西进,控制洛阳、敖仓,凭借山河之险,阻止汉军车骑部队出关中,这样便可以号令东部中原各诸侯。这个提议,也被刘濞轻易否决了。

由此可见,刘濞手下不乏将才,可惜他不能识才,也不能用才。刘濞弃军而逃后,吴、楚残兵只得向汉军投降。刘濞逃到东越,汉朝廷派人贿赂东越人,刘濞被当地人诱杀,首级送到长安城。

吴王刘濞的叛乱,前后只有三个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汉景帝的英明之处,就是记住父亲文帝的最后遗嘱,关键时刻,起用周亚夫,这是胜利的保证。

再来看看叛乱的另外两个战场。

一个是齐国战场。由于齐王毁约,拒绝加入叛乱集团,齐国便成为胶西、菑川、胶东、济南四个叛国的眼中钉,叛军围攻临淄城,但久攻不下。汉景帝派将军栾布率军增援齐国,栾布挫败叛军,解了临淄城之围。齐王事先曾经与四国有叛乱的约定,栾布击退叛军后,准备向齐王问罪,齐王在担惊受怕中服毒自杀。

参加叛乱的诸齐四王,深知朝廷必然要追究,与其被杀,不如死得体面点。胶西王刘卬、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先后自杀,四国之乱结束。在诸齐六国中,只有济北王由于受到大臣劫持,没有参加叛乱,后来朝廷赦免其罪。六个王,五个自杀,只有他一个活了下来。

另一个是赵国战场。赵王刘遂屯兵西境,等待与吴楚兵团会师,不料吴楚起兵才三个月便被周亚夫打得大败。汉景帝派将军郦商率军讨伐赵国,赵王将兵力撤回到邯郸,据城固守。郦商围攻七个月,仍然没能攻下邯郸,此时栾布已经取得伐齐的胜利,回师协助郦商攻赵。栾布采取引水灌城的战术,终于摧毁邯郸城的坚固城墙。赵王在汉军杀进城之前,畏罪自杀。

这样,“七国之乱”中的七王全部丧命,叛乱宣告结束。这次动乱,是中央与地方诸侯权力的大洗牌,最终以中央政权的胜利而告终。这次事变,对汉代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君主专制权力进一步扩大,地方诸侯权力进一步被压缩,因而在汉景帝去世后,后继者汉武帝终于将君主专制推向极致。

同类推荐
  • 蜀愤

    蜀愤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三国梦——三国一统之后不久,即是五胡乱华。如果“汉”字大旗仍在,又怎么会让胡人肆虐?蜀汉也是汉。蜀汉灭亡之际,姜维、赵广、诸葛瞻、诸葛尚、李球、黄崇……无数人以身殉国,军中更是“将士咸怒,拔刀斫石”,我们尚在为国奋战,为何君主却降?得人心如此却难逃败亡,怎能不让人愤懑。历史上的刘禅,何尝不是个可怜人?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若不是赵云,连他自己都差点死在乱军中。他有聪明才智,可惜却没用在治国上。
  • 重生武大郎

    重生武大郎

    穿越了!没有成为王侯,没有成为神仙妖怪,悲催的成了武大郎!幸好是少年,于是侏儒式的武大郎经由现代菜鸟调教,长成了八尺大汉!上梁山,战土豪,斗官僚!现代人在战火纷飞的乱世能否成就一番霸业?
  • 发个红包去古代

    发个红包去古代

    历史系大三学生王磊,在夜里给昵称叫“古代”的微信好友发了个一分钱的红包,等到这个微信红包被拆开后,他立马就两眼一闭晕厥了过去。等到他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古代,开启了他成为一个古代人妙趣横生的穿越之旅!
  • 直播相声闯大清

    直播相声闯大清

    肃小六,一个曲艺学校毕业的无业相声演员,带着他的直播间和观众,穿越到相声萌生的清朝末年,凭借他“说学逗唱”的本事,和满腹的相声段子,把庙堂和江湖都变成他的相声园子,开启了一段笑语连珠的逗哏之旅!
  • 烛龙卷珠帘

    烛龙卷珠帘

    庙堂是珠帘,江湖也是珠帘。烛龙睁眼为白昼,闭眼为黑夜,吐气为冬天,吸气为夏天。师父,我何时能够成为那烛龙,卷起这一方珠帘。
热门推荐
  • 锦鲤仙妻有点甜

    锦鲤仙妻有点甜

    锦鲤小妖清璃费尽心思与晚庭殿下在一起,却未想到是如此哭笑不得的结局。清璃甩着晚庭的衣袖一脸不满,“你能不能别整天对仙女说子非鱼!”晚庭轻笑,“怎么了?”清璃皱眉,“我怕她们知道我们……”“不怕,她们知道也好。”
  • 一生韶

    一生韶

    少女的心事你别猜,在家里和学校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和状态,透过原生家庭看出一位少女的悲哀!
  • 想当年爷也是个风云人物

    想当年爷也是个风云人物

    身处乱世,危险如影随形。各方势力争霸不休,世间再无世外桃源。本不问世事的逍遥门也难以幸免。唯一幸免的秋石本想隐遁。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一场豪门厮杀之中。为了活着他只有再次拿起了手中的刀,用热血及战火给自己开辟一条求生之路。
  • 一拜天地,河山永蔚

    一拜天地,河山永蔚

    从囚笼中逃出,却亲眼看着他娶了她人。他误她伤她,最后她当着他的面,拔剑自刎以证清白。她的血溅了他的衣,尸身从高处坠落,万劫不复。后来他才知,过往的岁月里,她一直在等他归来……流转百年,他不生不死,不老不灭,报以孤独百年,寻得来生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难忘那缕幽香

    难忘那缕幽香

    他是一位工匠。父母离世,他便将所有的爱给了妻子与亲家。四年来的奔波,只为了那一刻钟声敲响的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恒征尘

    永恒征尘

    我会忍受所有的寂寞,也会感叹时光的蹉跎;你的眼泪像一颗琥珀,融化了这世间的落寞;爱像一片宽阔的湖泊,拯救生命干枯的沙丘;相爱更像是致命邂逅,就让我不知天高地厚!
  • 神之奇葩

    神之奇葩

    千百年前,神魔大战,硝烟弥漫,六界之内无一幸免。女娲大神与众神众佛合力施展封魔大法将魔妖合力封印与魔界内派六人守护魔界的六处,因太白金星的疏忽使人间的封印开了个口魔尊和妖王和心腹逃了,玉帝大怒将太白金星问罪,众神求情玉帝才让之将功赎罪,寻人间四方神二十八星将魔王缉拿归案。‘玉帝,四方神不是千百年前被魔王一击打散了魂魄,还没死啊’太白金星。‘你个逗比,我是什么,玉帝,当然预料到了今日之事,早已将四方神等魂魄护住已将之转入轮回,今日你只需找到他们完成任务就可低过了’玉帝。‘额,那为什么不我们直接去消灭他们呢?’太白金星。‘唉,最近的电视不怎么好看,开发点新剧情’玉帝。‘。。。’太白金星。
  • 贵族学校之吸血鬼

    贵族学校之吸血鬼

    吸血鬼,从人类角度来说,是没有的。但是这个学校,却隐藏着一个秘密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回不到的过去,到不了的未来。胡鹏站在这座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的自己已经27了。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平台,这些年在这座城市糊里糊涂的成长到了27。27岁对于农村的他来说,意味着结婚生子,家里人不是一次两次的催他了,妈妈经常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小孩比你还小已经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同岁的小孩都会叫爸爸了”。铃铃铃,胡鹏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不用说又是为了结婚这个事。